登陆注册
4654100000041

第41章

解缙《太平十策》言:“及今丰岁,宜于天下要害之处,每岁积粮若干。民乐近输,而国受长久之利,计之善者也。”愚以为天下税粮,当一切尽征本色。除漕运京仓之外,其余则储之于通都大邑。而使司计之臣略仿刘晏之遗意,量其岁之丰凶,稽其价之高下,粜银解京,以资国用。一年计之不足,十年计之有余。小民免称贷之苦,官府省敲扑之烦,郡国有凶荒之备,一举而三善随之矣。

先生《钱粮论》略曰:古天下之所为富者,菽粟而已。为其交易也,不得已而以钱权之。然自三代以至于唐,所取于民者,粟帛而已。自杨炎两税之法行,始改而征钱,而未有银也。《汉志》言秦币二等,而银锡之属施于器饰,不为币。自梁时始有交广以金银为货之说。宋仁宗景祐二年,始诏诸路岁收缗钱,福建、二广易以银,江东以帛。所以取之福建、二广者,以坑冶多,而海舶利也。至金章宗,始铸银,名之曰承安宝货,公私同见钱用。哀宗正大间,民但以银市易,而不用铸。至于今日,上下通行,而忘其所自。然而考之《元史》,岁课之数为银至少。然则国赋之用银,盖不过二三百年间耳。今之言赋,必曰钱粮。夫钱,钱也;粮,粮也。亦乌有所谓银哉?且天地间银不益增,而赋则加倍,此必不供之数也。昔者唐穆宗时,物轻钱重,用户部尚书杨于陵之议,令两税等钱皆易以布帛丝纩,而民便之。吴徐知诰从宋齐邱言,以为钱非耕桑所得,使民输钱,是教之弃本逐末也,于是是诸税悉收、穣帛、细绢。是则昔人之论取民者,且以钱为难得也,以民之求钱为不务本也,而况于银乎?右度土地之宜,权岁入之数,酌转般之法,而通融乎其间,凡州县之不通商者,令尽纳本色,不得已以其什之三征钱。钱自下而上,则监恶无所容,而钱价贵,是一举而两利焉。无蠲赋之亏,而有活民之实;无督责之难,而有完逋之渐。今日之计莫便乎此。夫树谷而征银,是畜羊而求马也;倚银而富国,吴倚酒而充饥也。以此自愚,而其敝至于国与民交尽,是其计出唐、宋之季诸臣之下也。

又曰:自古以来,有国者之取于民为已悉矣,然不闻有火耗之说。火耗之所由名,其起于征银之代乎?原夫耗之所生,以一州县之赋繁矣,户户而收之,铢铢而纳之,不可以琐细而上诸司府,是不得不资于火。有火则必有耗,所谓耗者,特百之一二而已。有贱丈夫焉,以为额外之征,不免干于吏议。择人而食,未足厌其贪惏,于是藉火耗之名,为巧取之术。盖不知起于何年,而此法相传,代增一代,官重一官,以至于今。于是官取其赢十二三,而民以十三输国之十;里胥又取其赢十一二,而民以十五输国之十。其取则薄于两而厚于铢,其征收这数,者,必其地多而豪有力可以持吾之短长者也;铢者,必其穷下户也。虽多取之,不敢言也。于是两之加焉十二三,而铢之加焉十五六矣。薄于正赋而厚于杂赋,正赋耳目之所先也,杂赋其所后也。于是正赋之加焉十二三,而杂赋之加焉十七八矣。解之藩司,谓之羡余;贡诸节使,谓之常例。责之以不得不为,护之以不可破,而生民之困未有甚于此时者矣。愚尝久于山东,山东之民无不疾首蹙额,而诉火耗之为虐者。独德州则不然,问其故,则曰:州之赋二万九千,二为银,八为钱也。钱则无火耗之加,故民力纾于他邑也。非德州之官皆贤,里胥皆善人也,势使之然也。又闻长者言:近代之贪吏倍甚于唐宋之时,所以然者,钱重而难运,银轻而易赍,难运则少取之而以为多,易赍则多取之而犹以为少。非唐宋之吏多廉而今之吏贪也,势使之然也。然则银之通,钱之滞;吏之宝,民之贼也!在有明之初,尝禁民不得行使金银,犯者准奸恶论。夫用金银,何奸之有?有重为之禁者,盖逆知其弊之必至此也。当时市肆所用皆唐宋钱,而制钱则偶一铸造,以助其不足耳。今也泉货弱而害金兴,市道穷而伪物作,国币夺于上,民力殚于下。使陆贽、白居易、李翱之流而生今日,其咨嗟太息必有甚于唐之中叶者矣。曰:子以火耗为病于民也,使改而征粟米,其无淋尖、踢斛,巧取于民之术乎?曰:吾未见罢任之仓官,宁家这斗级,负米而行者也,必鬻银而后去。有两车行于道,前为钱,后为银,则大盗之所睨常在其后车焉。然则岂独今之贪吏倍甚于唐宋之时;河朔这间所名为响马者,亦当倍甚于唐宋之时矣。

五铢钱

今世所传五铢钱,皆云汉物,非也。南北朝皆铸五铢钱,《魏书》言:“武定之初,私铸滥恶,齐文襄王以钱文五铢名须称实,宜称钱一文重五铢者听入市用,计百钱重一斤四两二十铢,自余皆准此为数。其京邑二市、天下州镇郡县之市各置二称,悬于市门,民间所用之称皆准市称以定轻重。若重不五铢,或虽重五铢而多杂铅错,并不听用。然竟未施行。”《隋书》:“高祖既受周禅,以天下钱货轻重不等,乃更铸新钱,背面肉好皆有周郭,文曰‘五铢’,而重如其文,每钱一千重四斤二两,悉禁古钱及私钱。置样于关,不如样者没官销毁之。自是钱币始台,百姓便之。”是则改币之议,始于齐文襄,至隋文帝乃行之,而今之五铢亦大抵皆隋物也。按四斤二两是六十六两,每一枚当重六分六厘,今五铢钱正符此数,不知汉制如何。

古钱惟五铢及开元通宝最多。五铢,隋开皇元年铸;开元,唐武德四年铸。

开元钱

自宋以后,皆先有年号,而后有钱文。唐之开元,则先有钱文而后有年号。《旧唐书·食货志》曰:“武德四年,铸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萦,积十钱重一两。”又曰:“开元钱之文,给事中欧阳询制词及书,时称其工。其字含八分及隶体,其词先上后下,次左后右,读之自上及左;回环读之,其义亦通。流俗谓之开通元宝钱。”马永卿曰:“开元通宝,盖唐二百八十九年独铸此钱,洛、并、幽、桂等处皆置监,故开元钱如此之多,而明皇纪号偶相合耳。”

《旧唐书》:“高宗乾封元年四月庚寅,改铸乾封泉宝钱。二年正月,罢乾封钱,复行开元通宝钱。”

钱法之变

《太祖实录》:“岁辛丑二月,置宝元局于应天府,铸大中通宝钱,与历代之钱相兼行使。”至嘉靖,所铸之钱最为精工。隆庆、万历加重半铢,而前代之钱通行不废。予幼时见市钱多南宋年号,后至北方,见多汴宋年号,真行草字体皆备,间有一二唐钱。自天启、崇祯广置钱局,括古钱以充废铜,于是市人皆摈古钱不用。而新铸之钱弥多弥恶,旋铸旋销,宝源、宝泉二局只为奸蠹之窟。故尝论古来之钱凡两大变:隋时尽销古钱,一大变;天启以来,一大变也。昔时钱法之弊,至于鹅眼、綖环之类,无代不有。然历代之钱尚存,旬日之间便可澄汰。今则旧钱已尽,即使良工更铸,而海内之广一时难遍,欲一市价而裕民财,其必用开皇之法乎?

自汉五铢以来,为历代通行之货。未有废古而专用今者,唯王莽一行之耳。考之于史,魏熙平初,尚收令任城王澄上言:“请下诸州方镇,其太和及新铸五铢并古钱内外全好者,不限大小,悉听行之。”梁敬帝太平元年,诏杂用古今钱。《宋史》言:“自五代以来,相承用唐旧钱。”至如宋明帝泰始二年,则断新钱,专用古钱矣。金世宗大定十九年,则以宋大观钱一当五用矣。昔之贵古钱如此。近年听炉头之说,官吏、工徒无一不衣食其中,而古钱销尽,新钱愈杂。地既爱宝,火常克金,遂有乏铜之患。自非如隋文别铸五铢,尽变天下之钱,古制不可得而复矣。

钱者,历代通行之货,虽易姓改命,而不得变古。后之人主不知此义,而以年号铸之钱文,于是易代之君,遂以为胜国之物而销毁之,自钱文之有年号始也。尝考之于史,年号之兴,皆自季世。宋考武帝孝建初,铸四铢,文曰“孝建”,一边为“四铢”。其后稍去“四铢”,专为“考建”。废帝景和二年,铸二铢钱,文曰“景和”。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更铸钱,文曰“太和”、“五铢”。孝庄帝永安二年,更铸永安五铢。此非永世流通之术,而高道穆乃以为:“论今据古,宜载年号。”何其愚也!

近日河南、陕西各自行钱,不相流通,既非与民同利之术,而市肆之猾乘此以欺愚人,窘行旅。《盐铁论》言:“币数变而民滋伪。”亮哉,斯言矣!

乏铜之患,前代已言之。江淹谓古剑多用铜,如昆吾、欧冶之类皆铜也。楚子赐郑伯金,盟曰:“无以铸兵,故以铸三钟。”古金三品:黑金是铁,赤金是铜,黄金是金。夏后之时,九牧贡金,乃铸鼎于荆山之下。董安于之治晋阳公宫,令舍之堂皆以炼铜为柱质。荆轲之击秦王,中铜柱。而始皇收天下之兵,铸金人十二,即铜人也。阖闾冢铜椁三重,秦始皇冢亦以铜为椁。战国至秦,攻争纷乱,铜不充用,故以铁足之。铸铜既难,求铁甚易,是故铜兵转少,铁兵转多。年甚一年,岁甚一岁,渐染流迁,遂成风俗。所以铁工比肩,而铜工稍绝。二汉之世,愈见其微。建安二十四年,魏太子铸三宝刀、二匕首。天下百炼之精利,而悉是铸铁,不能复铸铜矣。考之于史,自汉以后,铜器绝少,惟魏明帝铸铜人二,号曰翁仲;又铸黄龙、凤凰各一。而武后铸铜为九州鼎,用铜五十六万七百一十二斤。自此之外,寂尔无闻,止有铜马、铜驼、铜匦之属。昭烈入蜀,仅铸铁钱。而见存于今者,如真定之佛,蒲州之牛,沧州之狮,无非黑金者矣。

同类推荐
  • 赏心乐事

    赏心乐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北征事迹

    北征事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饵黄精

    饵黄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拔陂菩萨经

    拔陂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谋财夫妇的作妖日常

    谋财夫妇的作妖日常

    【隐忍情深,日久生情,男强女强,本文1V1】本书又名《决斗吧王爷》上班族凤云清因交通事故身亡,醒来穿越到异世,成为凤家唯一继承人。本以为是人见人爱的大小姐,奈何却是京城声名狼藉的“天煞孤星”她为了守护凤家,既要提防凤家养子挑衅,又要抵御霸道王爷找茬,忙得很!凤云清头痛不已,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关于某腹黑男他说:“终有一天,我也会让你在这个世界上消失!”“我要夺走你的一切!”“就算要死也只能死在我手里,所以你可不要轻易死掉了,我会少了很多乐趣。”突然有一天他却对她说:“你难道不知道我一直喜欢你吗?”某女顿时错愕……关于某霸道男他说:“如此不知检点的女子,怎可能入得了本王的眼睛!”“就算没有皇家祖训,我也不会看上她!”可后来的他却说:“即便背弃神明,背弃祖训,我也要把她强留在身边。”【文风轻松,过程惊心,结局欢喜】
  • 北苑别录

    北苑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独尊天下

    独尊天下

    修士之路,逆天而行,练己身、破生死、掌轮回,方能证道不朽!少年林叶,魂穿九州,得神秘玉蝶,修无上宝术,繁华盛景,谁主一世浮沉。
  • 妃倾谣

    妃倾谣

    封氏嫡女,恋与景王,相恋五年,终是得愿。夫君边关留守五月,归来之际,帝君突然派军抓走景王妃,挖去腹中九月胎儿,景王妃含恨死去。景王妃逝,帝君昏庸无能,景王上除昏君下斩奸臣,辅佐幼帝登基,手持滔天大权,为摄政王辅佐朝政。“瑶瑶莫怕,他们……都要为你陪葬。”封倾瑶重回年少时期,桃花夭夭,那人似是花之妖精一般美好,让她……欲罢不能。纠缠两生两世的爱恋,这一世,她不会再为昏君赴汤蹈火;这一世,她希望他平安无忧,远离宫朝之中的斗争——初见面,灼灼桃花扰乱了他的心,少女牵着身旁男子的手,嫣然一笑,至此,她便在他的心上刻下一道痕迹。再见面,万花灯会上,他摘下脸上的面具,覆盖在她的脸上,低低一笑,“以后请多指教呀,封小姐。”后来……好像又过了很久很久。都说景王恋上封家嫡幼女,甚至不惜与兄长反目成仇,甚至不顾皇帝与太后的阻拦,以十里红妆迎娶封倾瑶。少女凤冠霞帔,灿烂夺目的眸中满是笑意,她看着他,手中红线的两端分别绕到了二人的小指上,“阿临,上天都不会舍得让你我分开。”【两生两世的爱恋,岂是他人所能更改阻拦?】【莫怕,我一直……在你身边。】
  • 穿越时空再爱你

    穿越时空再爱你

    2014年,井上彩乃逝世,魂魄却穿越到2110年,并进入一个没有灵魂的肉体里,以雾惠的身份重生,但大脑一片混乱。彩乃由此开始了与雾惠的丈夫——秀同处一室的生活,并对秀渐生好感,但她始终无法忘记自己在2014年的丈夫祐司。同时,肉体的主人雾惠原有的记忆也在慢慢恢复,但这份记忆却让彩乃面临艰难的抉择。两世的记忆牵绊,四人的情感纠葛。灵魂与肉体分离的真相,记忆和道德束缚来搅局,彩乃和秀的爱情,该何去何从?
  • 地球的绿色卫士:植物

    地球的绿色卫士:植物

    令人肃然起敬的植物世界,体现了古老而惊人的生命力。植物界是随着地球的发展,由原始的生物不断地演化,大约经历了30多亿年的漫长历程,形成现在已知的50余万种植物的。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所利用的能量均来自太阳的光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藏在光合作用的有机产物中。人类日常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物质,也主要由历史上绿色植物的遗体经地质变迁形成。因此,地球上绿色植物在整个自然生命活动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是无可代替的。而植物覆盖着地球陆地表面的绝大部分,并且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也是如此。
  • 乖军师大人

    乖军师大人

    军师大人,以后不准和别人太好了我会吃醋所以你给我安分一点嘛~
  • 嫡女惊华:王牌宦妃

    嫡女惊华:王牌宦妃

    成亲之日,盖头揭起,顿时她凌乱了,这不是那恶贯满盈的大太监吗?当现代异能者穿越为惨命嫡女小姐,步步为营,惊心算计,抢人夫君,可是谁能告诉她揭了她盖头的九千岁是怎么回事?百年王朝,一代佞臣,祸国容姿,血染朝堂。当阴谋与爱情丛生,她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市场营销中的潜规则

    市场营销中的潜规则

    本书在内容和结构上都作了调整、优化与创新,本书有意识地把消费者行为学的普遍原理与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特殊性及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最新具体实践相结合,即在阐述世界各国消费者行为的共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阐述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特殊性。学会这些潜规则将对你...
  • 匆匆,太匆匆

    匆匆,太匆匆

    我不敢怨恨上帝,不敢怨恨命运,只是不懂,真的不懂,为何如匆匆地带去了我的驼驼,这是韩青和驼驼真实而凄凉的爱情故事,年轻的生命;许以生生世世相守的爱恋;单纯不曲折的故事,却如此结局,怎不令人扼腕?令人叹息?也许把握现有的,珍惜身边的一切,人生可以不怨恨、不后悔;匆匆,太匆匆!匆匆,太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