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54100000085

第85章

元移刺迪为常州路总管,刻其所点《四书章句或问集注》,其凡例曰:“凡序注或问中题头及空处并存其旧,以见当时忠上之意。近岁新刊《大学衍义》亦然。”时天历元年也。《资治通鉴·周太祖、世宗纪》。太祖皇帝皆题头,至今仍之。《孟子·见梁襄王章》。未注苏氏曰:“予观孟子以来,自汉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太祖”上空一字。永乐中修《大全》,于其空处添一“宋”字,后人之见,与前人相去岂不远哉!

名父名君名祖

《金膝》:周公之祝辞曰:“惟尔元孙某”;《左传》:荀偃济河而祷,称“曾臣彪”。名君也。《左传》:楚子围宋,申犀见王,称“无畏”;知荦对楚王,称“外臣首”;鄢陵之战,栾针曰“书退”,名父也。华耦来盟,称“君之先臣督”;栾盈辞于周行人,曰“陪臣书”,日“其子黡”,名祖若父也。

弟子名师

《论语》: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孟子》:乐正子人见曰:“君奚为不见孟轲也?”是弟子而名师也。

同辈称名

古人生不讳名,同辈皆面呼其名。《书》周公若曰“君奭”,《礼记·曾子间篇》老聃曰“丘”,《檀弓篇》曾子曰“商”,《论语》微生亩谓孔子曰“丘”是也。

以字为讳

古人敬其名,则无有不称字者。《颜氏家训》曰:“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终则讳之,字乃可以为孙氏。孔子弟子记事者皆称仲尼。吕后微时,尝字高祖为季。汉袁种,字其叔父盎曰丝。王丹与侯霸子语,字霸为君房。江南至今不讳字也,河北士人全不辨之。”故有讳其名而并讳其字者,《三国志·司马朗传》:“年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常林传》:“年七岁,有父党造门,问:‘林伯先在否?’林不答。客曰:‘何不拜’林曰:‘虽当下拜,临子字父,何拜之有!’”《晋书·儒林刘兆传》:“尝有人著靴骑驴至兆门外,曰:‘吾欲见刘延世。’兆儒德道素,青州无称其字者,门人大怒,兆曰:‘听前。’”《旧唐书·韩愈传》:“拜中书舍人,有不悦愈者,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椽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近者均于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至于山阳公《载记》言:“马超降蜀,尝呼先生字,关羽怒,请杀之。”此则面呼人主之字,又不可以常侪论矣。

自称字

《汉书》注:“张晏曰:“匡衡少时字鼎。世所传衡《与贡禹书》,上言‘衡敬报’,下言‘匡鼎白’。”《南史》:“陶宏景自号华阳,隐居人间,书札即以‘隐居’代名。”此自称字之始也。

《东观馀论》言:“古人或有自称字者。王右军《敬谢帖》云“王逸少白”,《庐山远公集》卢循《与远书》云“范阳卢子先叩首”,柳少师《与弟帖》云“诚悬呈”。今按唐权德舆《答杨湖南书》称“载之再拜”,柳冕《答郑衢州书》称“敬叔顿首”,白居易《与元九书》称“乐天再拜”,宋陈抟《谒高公诗》称“道门弟子图南上”。

唐张谓《长沙风土碑铭》:“有唐八叶,元圣六载,正言待理湘东”;张洗《济读庙祭器币物铭》:“濯缨不才,谬领兹邑”;元稹作《白氏长庆集序》自书曰“微之序”,乃是作文自称其字。

自称其字不始于汉人,家父、吉甫、寺人,孟子之诗已先之矣。

人主呼人臣字

汉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景帝曰:“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皆人主呼人臣字也。

晋以下,人主于其臣多小呼名。《南史》:“梁蔡撙为吏部尚书侍中。武帝尝设大臣饼,撙在坐,帝频呼姓名,撙竞不答,食饼如故。帝觉其负气,乃改唤‘蔡尚书’,博始放箸执笏曰‘尔’。帝曰:‘卿向何聋,今何聪?’对曰:‘臣预为右戚,且职在纳言,陛下不应以名垂唤。’帝有惭色。”又南朝人加王敬宏、王仲德、王景文、谢景仁,北朝人如萧世怡、李元操之辈,名犯帝讳,即以字行,不复更名。魏王昕对汝南王悦自称“元景”,北齐祖琫对长广王湛自称“孝徵”,隋崔颐《答豫章王启》自称“祖浚”,王贞《答齐王暕启》自称“孝逸”,而唐太宗时如封伦、房乔、高俭、尉迟恭、颜籀,并以字为名,盖因天子常称臣下之字故尔。其时堂陛之间未甚阔绝,君臣而有朋友之义,后世所不能及矣。

《因话录》:“文宗对翰林诸学士因论前代文章,裴舍人素数道陈拾遗名,柳舍人瓃目之,裴不觉,上顾柳曰:‘他字伯玉,亦应呼陈伯玉。’”

两名

《礼记》正义:“公羊说《春秋》,讥二名,谓二字作名,若魏曼多也。”左氏说二名者,楚公子弃疾弑其君,即位之后,改名为居,是为二名。许慎谨案云:“文武贤臣有散宜生,苏忿生,则公羊之说非也。”今按古人两名见于经传者,不止楚平王。如晋文侯名仇,而书云“父义和”。楚灵王名围,而《春秋》书“弑其君虔于乾溪”。赵简子名鞅,而铁之战自称“志父”。南宫敬叔名说,一名縚,字容,又字括,《蜚廉石棺铭》自称“处父”。屈原名平,其作《离骚》也,名正则,字灵均。《贾谊传》:“梁王胜”注:“李奇曰:《文三王传》言揖,此言胜,为有两名。”

假名甲乙

《史记·万石君传》:“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甲乙非名也,失其名而假以名之也。《韩安国传》:“蒙狱吏田甲”,《张汤传》:“汤之客田甲”,《汉书·高五王传》:“齐宦者徐甲”,《严助传》:“闽越王弟甲”,疑亦同此。《任安传》:“某子甲何为不来乎?”《三国志》注:“许攸呼魏太祖小字曰:‘某甲,卿不得我,不得冀州也。’”《左传·文十四年》:“齐公子元不顺懿公之为政也,终不曰‘公’,曰‘夫己氏’。”注:“犹言某甲。”

《汉书·魏相传》:“中谒者赵尧举春,李舜举夏,儿汤举秋,贡禹举冬。”不应一时四人同以尧、舜、禹、汤为名,若有意撰而名之者。及读《急就章》,有云“祖尧舜,乐禹汤”,乃悟若此类皆古人所假以名之也。或曰:高帝时实有赵尧,然非谒者。

蜀汉费祎作《甲乙论》,设为二人之辞。晋人文字每多祖此,虚设甲乙。中书令张华造甲乙之问云:“甲娶乙为妻。后又娶丙。”博士弟子徐叔中《服议》,以母为甲,先夫为乙,后夫为丙,先子为丁,继子为戊。梁范缜《神灭论》有张甲、王乙、李内、赵丁。而《关尹子》云:“甲言利,乙言害,丙言或利或害,丁言俱利俱害。”《关尹子》亦魏晋间人所造之书也。先秦以上即有以甲、乙为彼此之辞者,《韩非子》:“罪生甲,祸归乙,伏怨乃结。”

以姓取名

古人取名连姓为义者绝少,近代人命名,如陈王道、张四维、吕调阳、马负图之类,榜目一出,则此等姓名几居其半,不知始自何年。尝读《通鉴》至五代后汉,有虢州伶人靖边庭。胡身之注曰:“靖,姓也。优伶之名与姓通取一义,所以为谑也。”考之自唐以来,如黄幡绰、云朝霞、镜新磨,罗衣轻之辈,皆载之史书,益信其言之有据也。嗟乎,以士大夫而效伶人之命名,则自嘉靖以来然矣。

以父名子

《左传·成十六年》:“潘尫之党”,潘尫之子名党也。《襄二十三年》:“申鲜虞之傅挚”,申鲜虞之子名傅挚也。按《仪礼·特牲馈食礼》:“筮某之某为尸”,注曰:“某之某者,字尸父而名尸也。”亦此类也。

以夫名妻

《左传·昭元年》:“当武王邑姜,方震大叔。”《汉书·杜钦传》:“皇太后女弟司也君力。”《南齐书》:“周盘龙爱妾杜氏,上送金钗镊二十枚,手敕曰‘饷周公阿杜。’”《孔丛子》:“卫将军文子之内子死,复者曰,皋媚女复’。子思闻之,曰:‘此女氏之字,非夫氏之名也。妇人于夫氏以姓氏称,礼也。’”

回兼举名字

史文有一人而兼举名、字,如子玉得臣“百里盂明视”之类,已于《左传》见之。若骈俪之文,必无重出,而亦有一二偶见者。《焦氏易林》:“申公颠倒,巫臣乱国。”刘琨《答卢谌诗》:“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谢惠连《秋怀诗》:“虽好相如达,不同长卿慢。”沈约《宋书·恩幸传》论:“胡广累世农夫,伯始致位公相;黄宪牛医之子,叔度名动京师。”皆一人而兼举其名、字也。古诗:“谁能刻镂此,公输与鲁班。”下一“与”字,竟以公输鲁班为二人,则不通矣。

排行

兄弟二名而用其一字者,世谓之排行,如德宗、德文,义符、义真之类。起自晋末,汉人所未有也。《水经注》:“昔北平侯王谭不同王莽之政,子兴生五子,并避乱隐居。光武即帝位,封为五侯:元才北平侯,益才安喜侯,显才蒲阴侯,仲才新市侯,季才唐侯。”是后人追撰妄说,东汉人二名者亦少。

单名以偏旁为排行,始见于刘琦、刘琮,此后应璩、应玚。卫瓘、卫玠之流,踵之而出矣。

今人兄弟行次称一为大,不知始自何时。汉淮南厉王常谓上“大兄”,孝文帝行非第一也。

二人同名

有以二人同名而合称之者。《左传·庄二十八年》:晋献公外嬖梁五与东关嬖五,晋人谓之“二五耦”。《战国策》:杜赫谓楚王曰:“此用二忌之道也。”以齐田忌、邹忌为二忌。唐高宗显庆二年诏曰:“踪二起于吴、白。”盖仿此称。

字同其名

名字相同,起于晋、宋之间。史之所载,晋安帝讳德宗,字德宗;恭帝讳德文,字德文;会稽王道子,字道子;殷仲文,字仲文;宋蔡兴宗,字兴宗;齐颜见远,字见远;梁王僧孺,字僧孺;刘孝绰,字孝绰;庾仲容,字仲容;江德藻,字德藻;任孝恭,字孝恭;师觉授,字觉授;北齐慕容绍宗,字绍宗;魏兰根,字兰根;后周王思政,字思政;辛庆之,字庆之;崔彦穆,字彦穆之类,至唐时尤多。

《藩镇传》田绪,字绪;刘济,字济,此起家军伍,未曾立字,如李载义辞,未有字之比尔。史家例以为字,非也。且其文不可省乎?

变姓名

古人变姓名,多是避仇,然亦有无所为而变者。范蠡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第五伦客河东,自称王伯。齐梁鸿适齐,姓运期,名耀。

主而日讳

生曰名,死曰讳。今人多生而称人之名曰讳。《金石录》云:“生而称讳,见于石刻者甚众。”因引孝宣元康二年诏曰:“其更讳询”,以为西汉已如此。《蜀志》刘豹等上言:“圣讳豫睹,”许靖等上言:“名讳昭著。”《晋书》高頵言:“范伯孙恂。恂率道名讳,未尝经于官曹。”束晳《劝农赋》:“场功毕,租输至。录社长,召闾师。条牒所领,注列名讳。”

主称谥

《汉书·张敖传》:“吕后数言张王以鲁元故,不宜有此。”刘攽曰:“史家记事,或有如此追言谥者。”《史记》:贯高与张敖言,谓帝为“高祖”。《公羊传》:“公子翚与桓公言:吾为子口隐矣。”皆此类。今按传记中此例尚多,如《左氏传》:石磃曰:“陈桓公方有宠于王。”《国语》:鲍国谓子叔声伯曰:“子何辞苦成叔之邑。”《战国策》:智过曰:“魏桓子之谋臣曰赵葭,韩康子之谋臣曰段规。”《史记·秦本纪》:晋文公夫人请曰:“缪公怨此三人,人于骨髓。”《鲁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宋世家》:华督使人宣言国中曰:“殇公即位十年耳,而十一战。”《楚世家》:国人每夜惊曰:“灵王入矣!”随入谢吴王曰:“昭王亡,不在随。”齐湣王遗楚王书曰:“今秦惠王死,武王立。”《郑世家》:庄公曰:“武姜欲之楚。”共王曰:“郑成公孤有德焉。”《赵世家》:吴延陵季子使于晋,曰:“晋国之政,卒归于赵武子、韩宣子、魏献子之后矣。”《韩世家》:屈宜臼曰:“昭侯不出此门。”《吴起传》:“公叔之仆曰:“君因先与武侯言。”《仲尼弟子传》:子羔曰:“出公去矣,而门己闭。”《鲁仲连传》:新垣衍谓赵王曰:“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诸先生补《梁孝王世家》:窦太后谓景帝曰:“安车大驾,用梁孝王为寄。”《三王世家》:公户满意谓燕王曰:“今昭帝始立。”《荀子》:周公谓伯禽之傅曰:“成王之为叔父。”《吕氏春秋》:豫让欲杀赵襄子,其友谓之曰:“以子之才,而索事襄子。”《淮南子》:先轸曰“昔吾先君与缪公交。”诸御鞅复于简公曰:“陈成常、宰予二子者,甚相僧也。”《吴越春秋》:子胥曰:“报汝平王。”《说苑》:景公曰:“善为我浮桓子也。”卫叔文子曰:“今我未以往,而简子先以来。”并是生时不合称谥。又如《礼记·曾子问》孔子曰:“季桓子之丧,卫君请吊。哀公辞,不得命。公为主,客入吊,康子立于门右。”孔子没时,哀公、康子俱存,此皆后人追为之辞也。自东京以下,即无此语,文益谨而格卑矣。

“史记·田敬仲世家》:齐人歌之曰:“妪乎采芑,归乎田成子。”《史通》曰:“田常见存,而遽呼以谥。”苏氏曰:“田常之时,安知其为成子而称之?”

称王公为君

称周文王为文君,《焦氏易林》:“文君燎猎,吕尚获福。号称太师,封建齐国。”汉张衡《思玄赋》:“文君为我端蓍兮,利飞遁以保名。”称晋文公为文君,《楚辞·惜往日》:“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淮南子》:“晋文君大布之衣,牧羊之裘。”又云“介子歌龙蛇,而文君垂泣。”称宋文公为文君,《墨子》:“‘昔者宋文君鲍之时。”称楚庄王为庄君。《荀子》:“庄君之{勿月}。”称齐庄公为庄君,《墨子》:“昔者齐庄君之时。”称鲁昭公为昭君,《焦氏易林》:“乾侯野井,昭君丧居。”称齐景公为景君,宋何承天《上陵篇》:“指营丘,感牛山,爽鸠既没景君叹。”称宋襄公为襄君,周庾信《入彭城馆诗》:“襄君初建国。”称宋元公为元君,《庄子》:“宋元君夜半而梦。”

同类推荐
  • 灵剑子引导子午记

    灵剑子引导子午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六壬明鉴符阴经

    太上六壬明鉴符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INTENTIONS

    INTENTIO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官常典鸿胪寺部

    明伦汇编官常典鸿胪寺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宜盂禅师语录

    三宜盂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道可道:内外修为,人生即道场

    道可道:内外修为,人生即道场

    崇尚自然无为的天道、秉承顺其自然的天人关系、追求返璞归真的精神气质、修炼隐逸之士的人文关怀,这是千百年来道家思想不变的文化基因,也是今人为人、处事的行动策略。本书从深邃的道家文化中摘取精髓,从集理性与感性于一体的道家文化中找到生存的智慧,从深刻而浅显的道家文化中找到快乐的源泉,从而明晰人生的航向、把握生存的本质,并为心灵提供滋养。
  • 傲月传

    傲月传

    少年从小习武,心向强者,然而一次次的意外导致了少年不得不背井离乡。为了完成使命,强迫自己坚持下去,除内奸、斩外敌、与君同谋;领千军、攻万城、浴血奋战;热血男儿当自强,家仇国恨当相报!
  • 落魄千金:凌少宠妻入骨

    落魄千金:凌少宠妻入骨

    一觉醒来,她把所有的事情都忘了个干净。紧接来的车祸,她“意外”的成了冉氏大小姐,并且,收货了个帅气多金的老公。可是,她怎么觉得他似一只披着羊皮的狼?阿勒,虽然你是我老公,但是,我现在不认识你耶!你干什么?公司的事你帮我?好累啊,这么大一个公司你还是帮我保管着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科学决策的边界

    科学决策的边界

    转型期中国的决策者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诸如社会调节阀失控、利益诉求多元、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公共舆论渠道增加、决策主体公信力下降,等等。这些挑战给科学决策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科学决策的边界》以有限理性理论为基础,剖析了决策主体、决策过程在转型期的新变化,阐述了制度和结构、目标和注意力、组织心理和文化、信息、时间压力、外部环境几大因素造成的决策边界。通过理论关怀决策实践,向转型期中国决策者建言。
  • 追昔抚今

    追昔抚今

    《追昔抚今》的书名“追昔抚今”并不是通常说的“抚今追昔”的笔误。今天,我们生活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复兴的基础是五千年的辉煌。复兴人人有责,这就要求人人懂历史、爱历史。遗憾的是,如今有的中国人,对中国历史所知不多,还说:“都什么年代了!”“追昔抚今”这个书名,把“追昔”换到前面,有意突出“追昔”,是友情提醒,更是郑重呼吁:“追昔抚今”还有一层意思,便是从“追昔”入手,把落脚点实实在在地放在“抚今”,强调昔为今用,不致读史写史沦为空谈。具体讲,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合乎逻辑而不牵强附会地让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时代前进中释放正能量。
  • 快穿系统:世界欠我小金人

    快穿系统:世界欠我小金人

    “我是一匹悍跳狼,请叫我演技派。”熬夜猝死的陈熙为了自己的重生带着系统一路秀演技拼命完成任务,没想到最后还是搭上了自己。【你自己招惹的债自己还。】官方吐槽666,最为致命本文1v1,各种脑洞出没,男主各种精分。每小单元风格各异,有苏有爽也有可能虐。作者菌:“求求你们看我一眼!”
  • 绝世女神医:祸水皇后倾天下

    绝世女神医:祸水皇后倾天下

    十年前,他对她许下我拱手山河讨你欢的诺言。十年后,他将她变成了囚在冷宫的弃后。她从万丈高楼跃下,摇身一变变成了名满天下的神医,用医术一步步地实现她的倾国誓言。当现代天才女医师卯上古代腹黑暴君。当一切诺言变成谎言,他和她该如何自处?她说:“我要让你眼睁睁地看着你的帝国被一点点倾覆。”他说:“女人,这辈子你都无法逃脱我的掌控。”纸醉金迷的世界,无上的权力。谁又能与谁生死相许?且看一代绝色神医,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谢谢美工半月做的封面,很美啊~】
  • 我能看见战斗力

    我能看见战斗力

    “如果总有人要成为最强,那为什么不能是我。”一个被流星带到异界的倒霉青年,发出不甘地怒吼。我只是想写一个,看起来不那么假的玄幻世界。阅前提醒1:觉得人性能用简单好坏区分的,慎点。阅前提醒2:觉得家族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吹捧主角的地方,慎点。阅前提醒3:觉得全世界都是主角装逼的舞台,所有人都是主角装逼的垫脚石,慎点。书友QQ群:256133197欢迎加群讨论
  • 康熙四妃

    康熙四妃

    他,爱新觉罗.玄烨,是大清朝的皇帝,在经过多年的勤于政务,操心国事后,天下四海清平,一片繁荣,大清统治的根基稳固下来。世人都道他,勤于政事,没有真正的对任何一个女人动过感情,在他眼里心里,江山比什么都重要,这话也对也不对,的确,天下太平,大清的江山才稳固,这是比什么都重要的,但是在他内心深处也有自己心爱的女人。在他登基之初,就陪伴他的,荣妃——马佳.云荣荣妃,温柔秀美,恬淡平和明府相识,文采超群的,惠妃——那拉.惠如惠妃,清丽多姿,雍容典雅在幼年见面,就心有好感的,德妃——乌雅.蓉德德妃,端丽贤淑,温润恭和街头偶遇,爱抱打不平的,宜妃——郭络罗.谨宜宜妃,明艳无双,率性爽朗她们四个都是早年就开始陪伴康熙的妃子,她们都全心全意的爱着他,可以为了他付出生命,值得庆幸的是,她们都陪他走过了,一生的岁月,她们四个都为他生了两个以上的儿女,共同操持后宫事物三十余年,把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使他安心在前朝处理政务,真正的劳苦功高,是他一生的灵魂伴侣。时间越长,他对长久岁月的陪伴他的几人感情越深。谨宜,在雍正十一年八月二十五日薨,是四人中最后一个离世的,自此,几十年的康熙后宫生活,多少的故事就都沉没于历史浩瀚的烟海中了。本文以康熙和荣惠德宜四妃的感情为主线,以康熙60多年的执政春秋为辅线,故事层层推进展现在那个充满爱与火的年代,展现发生在康熙后宫那一段段感人动魄,可能早被历史遗忘的后宫故事。
  • 日记缘

    日记缘

    一个俊美如妖孽的男子斜躺着,邪恶一笑说:“老婆,过来帮我脱鞋。”冷场了!她恨得咬牙骂:“你给我正经一点!”而他淡定回之:“对你,我一直不想正经。”“……”腹黑、妖孽、极品、强大集一身的伦少,正经起来也不是人!(本书简体出版名:《最好的年龄,遇见最美的你》,喜欢的亲们,请购一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