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57200000074

第74章

◎蔡邕(六)

◇陈留太守行县颂(并序)

府君劝耕桑于属县。(《文选·陆机吴趋行》注,又《孔稚北山移文》注)

◇行小黄县

大颢为政,建时春阳我君劝止,戾慈小黄,济济群吏,摄齐升堂。乃训乃厉,示之宪方。原罪以心,察狱以情。钦于刑滥,惟务求轻。有辜小罪,放死从生。玄化洽矣,黔首用宁。惟以作倾,式昭德声。(《艺文类聚》五十)

◇行考城县

暧暧玄路,北至考城,劝兹穑民,东作是营。农桑之业,为国之经。我君勤心,德章邈成。率雨苗民,慎不散德,女执伊筐,男执其耕。申戒群僚,务在宽平。罪人赦宥,囹圄用清。(《艺文类聚》五十)

◇颍川太守王立义葬流民颂

哀此骼《骨此》,惋彼孤魂。遭水为泥,逢风成尘。殓以时服,葬于洛滨。(《北堂书钞》三十九)

◇胡广黄琼颂

岩岩山狱,配天作辅,降神有周,生申及甫。允慈汉室,诞育二后。曰胡曰黄,方轨齐武。惟道之渊,惟德之薮。股肱元首,代作心膂。天之蒸人,有则有类。我胡我黄锺厥纯懿。巍巍特进,仍践其位,赫赫三事,七佩其绂。弈弈,四牡,沃若六辔。衮痛职龙章,其文有蔚。参曜乾台,穷宠极贵。功加八荒,群生以遂。超哉貌猗,莫参其二。(《·后汉胡广传》,熹平六年,灵帝图画广及太尉黄琼于省内,诏议郎蔡邕为其后》注引《谢承书》,本集《外传》、《文选·潘岳西征赋》注引末一语,《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诗》注引末二语)

◇京兆樊惠渠颂

《洪范》八政一曰食,《周礼》九职一曰农,有生之本于是乎出,货殖财用于是乎在。九土上沃为大田多稔,然而地有角脊,种有垫下,溉灌之便,形趋不至,明哲君子,创业农事,因高卑之宜,驱自行之势,以尽水利,而富国饶人,自古有焉。若夫西门起邺,郑国行秦,李冰在蜀,信臣治穰,皆此道也。阳陵县东,厥地衍讠农,土气辛螫,嘉投不植,草莱焦枯。而泾水长流,溉灌维首,编户齐氓,庸力不供。牧人之吏,谋不暇给,盖常兴役,犹不克成。光和五年,京兆尹樊君讳陵字得云,勤恤民隐,悉心政事,苟有河以惠斯人者,无闻而洗焉。遂谘之郡吏,申于政府,佥以为因其所利之事者,不可已者也。乃命方略大吏遂令五琼揣度计虑,揆程经用,以事上闻,副在三府。司农遂取财于豪富,借力于黎,元树柱累石,委薪积土,基功坚,体势强壮,折湍流,款旷陂,会之于新渠,流水门,通窬渎,洒之于畎亩,清流浸润泥,潦浮游,曩之卤田,化为甘壤,粳黍稼穑之所入,不可用胜算。农民熙怡,悦豫且康相与讴谈疆畔,斐然成章,谓之樊惠渠云尔。其歌曰:「我有长流,莫或於之。我有沟浍,或达之。田畴斥齿,莫修莫治。饥馑困瘁,莫恤莫思。乃有樊君,作人父母。囗囗囗囗,立我畎亩。黄潦膏凝,多稼茂止。惠乃无疆,如何勿喜。我壤既营,我疆斯成,泯泯我人,既富且盈。为酒为酿,畀祖灵,贻福惠君寿考且宁。(本集,《艺文类聚》九《书钞》三十九)

◇祖德颂(有序)

昔文王始受命,武王定祸乱,至于成王,太平乃洽,祥瑞毕降。夫岂后德熙隆渐浸之所通也?是以《易》嘉「积善有馀庆」,《诗》称「子孙其保之」,非特王道然也,贤人君子,修仁履德者,亦其有焉。昔我列祖,暨于予考,世载孝友,重以明德,率礼莫违,是以灵祗,降之休瑞,兔扰驯以昭其仁,木连理以象其义。斯乃祖祢之遗灵,盛德之所贶也,岂我童蒙孤稚所克任哉!乃为颂曰:

穆穆我祖,世笃其仁。其德克明,惟懿惟醇。宣慈惠和,无竞伊人。岩岩我考,莅之以庄。增崇丕显,克构其堂。是用祚之,休徵惟光。厥徵伊何?於昭于今,园有甘棠,别斡同心,坟有扰兔,宅我柏林。神不可诬,伪不可加。析薪之业,畏不克荷。矧贪灵贶,以为己华。惟予小子,岂不是欲。干有先功,匪荣伊辱。(本集,《艺文类聚》二十)

◇五灵颂

△麟

皇矣大角,降生灵兽。视明礼修,麒麟来乳。春秋既书,尔来告就。庶士子Θ,获诸西狩。(《初学记》二十九)

△白虎

大梁乖精,白虎用生。思睿信立,绕于垣。(《艺文类聚》九十九)

△焦君赞

猗欤焦君,常此玄墨。衡门之下,栖迟偃息。泌之洋洋,乐以志食。鹤鸣九皋,音亮帝侧。乃徵乃用,将受衮职。昊天不吊,贤人遘慝。不惟一志,并此四国。如何穹苍,不昭斯惑。惜哉朝廷,丧兹旧德。恨伊学士,将何法则。(《艺文类聚》三十九)

△太尉陈公赞

公在百里,有西产之惠。赐命方伯,分陕馀庆。馀庆伊何?兆民其观。少者是怀,老者是安。纲纪文王,文王用平。东督京辇,京辇用清。乃登三事,三事攸宁。契稷之佐,具于尧庭。今则由古,于穆诞成。(《艺文类聚》四十六。案太尉陈耽,陈球俱与邕并时,此疑是陈球。)

◇赤泉侯五世像赞

(《御览》七百五十引孙之《述画》曰:「汉灵帝诏蔡邕图赤泉侯杨喜五世将相形像于省中,又诏邕为赞,仍令自书之。邕文画书,于时独擅。案《历代名画记》以赵岐、刘裒,蔡邕、张衡并列,今人不复知有蔡画矣。)

闻之前训曰:「君子以朋友讲习,而正人无有淫朋。「是以古之交者,其义敦以正,其誓信以固。逮夫周德始衰,《颂》声既寝,《伐木》有「鸟鸣」之刺,《谷风》有「弃子」之怨,其所由来,政之缺也。自此以降,弥以陵迟,或阙其始终,或强其比周。是以缙绅患其然,而论者谆谆如也。疾浅薄而携贰者有之,恶朋党而绝交游者有之。其论交也。曰富贵则人争趣之,贫贱利人争去之。(案《文选·应琚与曹长思书》注引蔡邕《正论》云:「皮朽则毛落水涸则鱼逝其势然也。当是此下脱《正论》即《正交论,选》注落一「交」字。)是以君子慎人所以交己,审己所以交人,当富则无暴集之客,贫贱则无弃旧之宾矣。故原其所以来,则知其所以去:「见其所以始,则睹其所以终。彼贞士者,贫贱不待夫富贵,富贵不骄夫贫贱。故可贵也。盖朋友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离。善则久要不忘平生之言,恶则忠告善诲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故君子不为可弃之行,不患人之遗己也。信有可归之德。不病人之远已也。不幸或然,则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怨其远矣;求诸己而不诸人,咎其稀矣。夫远怨稀咎之机,咸在乎躬,莫之能改也。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而二子各有闻乎夫子,然则以交诲也。商也宽。故告之以拒人,师也褊,故训之以容众,各从其行而矫之。至于仲尼之正教,汛爱众而亲仁,故非善不喜,非仁不亲,交游以方,会友以文,可无贬也。谷梁子亦曰:「心志既通,名誉不闻,友之罪也。」今将患其流而塞其源,病其末而刈其本,无乃未若择其正而黜其邪与,与其彼农皆黍而独稷焉。夫黍亦神农之嘉谷与稷并为粢盛也,使交而可废,则黍其愆矣。括二谕而言之,则刺薄者搏而洽,断交者贞而孤。孤有羔羊之节,与其不获已而矫时也,走将从夫孤焉。(《后汉·嘉朱穆传谕》注)

◇铭论

《春秋》之谕铭也。曰:「天子令德,诸侯言时计功,大夫称伐。」昔肃慎纳贡铭之苦知,所谓天子令德者也。黄帝有巾几之法,孔甲有于之诫,殷汤有《甘誓》之勒,鼎有丕显之铭。武王践阼,咨于太师,而作席机楹杖杂铭十有八章。周庙金人,缄口书背。铭之以慎言,亦所以劝进人主,勖于令德者也。昔召公作诰,先王赐朕鼎出于武当曾水,吕尚作周太师而封于齐,其功铭于昆吾之冶;汉获齐侯宝樽于槐里,(此句从《御览》七十一补。)获宝鼎于美阳;仲山甫有补衮阙,式百辟之功;《周礼·司勋》凡有大功者,铭之大常,所谓诸侯言时计功者也。宋大夫正考父,三命兹益恭,而莫侮其国;卫孔悝之父庄叔,随难汉阳,左右献公,卫国赖之,皆铭于鼎,晋魏颗获秦杜回于辅氏,铭功于景钟,所谓大夫称伐者也。钟鼎礼乐之器,昭德纪功,以示子孙,物不朽者莫不朽于金石,故碑在宗庙两阶之间。(此句从《文选·头陀寺碑》注引补。)近世以,来咸铭之于碑。德非此族不在铭典。(此二语从《文选·新刻漏铭》注引补。《御览》五百九十。《续汉律,历志中》补引邕《命论》一段「命」当作「令」《乃月论》也。见卷十二。)

◇陈仲举李元礼论

仲举强于犯上,元礼长于接下。犯上为难,接下为易,仲举为先,元礼后矣。(《御览》四百四十七姚信《士纬》引陈留蔡伯喈云。)

◇叙乐

世祖追修前业,采谶纬之文,曰《大予乐府》,日《黄门鼓吹》。(《北堂书钞》九十六《讥篇》牙《邕叙乐》案此即戍边上章之乐意,唯多首二语耳。本傅称邕所著百四篇有叙乐一篇,即此篇也)

◇车驾上所陵记

建宁五年正月,车驾上原陵,蔡邕为司徒掾,从公行,到陵,见其仪,忾然谓同坐者曰:「闻古不墓祭。朝廷有上陵之礼,殆为可损。今见其仪,察其本意,乃知孝明皇帝至孝恻隐,不可易夺,或曰:「本意云何?」昔京师在长安时,其礼不可尽得闻也。光武即世,始葬于此。明帝嗣位逾年,群臣朝正,感先帝不复闻见此礼,乃帅公卿百寮,就园陵而创焉。尚书陛西陛为神坐,(《通典》作「尚书阶西祭设神座」。)天子事亡如事存之意,苟先帝有瓜葛之属,男女毕会,王、侯、大夫,郡国计吏,各向神坐而言,庶几先帝神魂闻之。今者日月久远,后生非时,人但见其礼,不知其哀。以明帝圣孝之心,亲服三年,久在园陵,兴此仪。仰察几筵,下顾群臣,悲切之心,必不可堪。「邕,邕见太傅胡广曰:「国家礼有烦而不可省者,昔不知先帝用心周密之至于此也。广曰:「然。子宜载之,以示学者」邕退而记焉。(《续汉礼仪志上》注引《谢承书》又见袁宏后汉纪二十三《通典》五十二)

◇连珠

道为知者设,马为御者良,贤为圣者用辩为知者通。(《书钞》九十九引蔡邕《连珠》)臣闻目耳鸣,近夫小戒也;狐鸣犬嗥。家人小袄也,犹忌慎动作,封镇书符,以防其祸。是故天地示异,灾变横起,则人主恒恐惧而修政。(《御览》四百五十九引蔡邕《广连珠》)

参丝之绞以弦琴,缓张则挠,急张则绝。(《御览》八百十四引蔡《邕广连》珠)

◇东鼎铭

维建宁三年秋八月丁丑,延公于玉堂前廷,乃诏曰:「其以大鸿胪乔玄为司空」。再拜稽首以让,帝曰,俞信哉,三让,然后受命,公乃虔恭夙夜,帝采勤施八方,旁作穆穆,以封扬天子丕显休命。越在先民,毗佐天子,罔不著其股肱,毕其思心,式率天行,式昭德音。公亦克绍厥由鉴由法,罔敢不法,宪于诫,罔敢不诫用总是群后,保义帝家勋在方策,民咸曰:「休哉,惟帝念功,越若来。」二月丁丑,迁于司徒。(本集《艺文类聚》四十七)

◇中鼎铭

维建宁四年春三月丁丑,延公登于玉堂前廷,乃制诏曰:「其公司空乔玄为司徒。」公拜稽首以让,帝曰:「俞,往哉:「三让,然后受命。公允迪厥德,宣力肆勤,战战兢兢,以役帝事。越其所以率夫百辟,媚于天子,天子曰,都慎厥身,修思永,同寅协恭,以和天衷。」德则昭之,违则塞之,回乃不敢弼,枉乃不敢不匡。股肱之事既充,三事之繇允备。灾眚作见,乃引其责曰:「凡庶徵不若,彝伦不叙,是惟臣之职,祗以疾告表。」越十日庚午记此。(本集,《艺文类聚》四十七,《书钞》五十二,《御览》二百八)

◇西鼎铭

维光和元年冬十二月丁己,延公入崇德殿前,乃制诏曰:「其以光禄大夫玄为太尉。」公拜稽首曰:「臣闻之,三让莫或克从,臣不敢辞。臣大马齿七十,可以生,可以死,其戮力闲私,悉心在公,以尽为臣之节。」于时侍从陛阶与闻公之昌言者,莫不厉,如履薄冰,既乃碑表百代。(本集)

◇黄钺铭

孝桓之季年,鲜卑入塞杪,盗起匈奴左部,梁州叛羌逼迨兵诛,淫衍东移,高句丽子百固逆谋并发,三垂骚然为国忧念,西府表乔公,昔在梁州,柔远能尔,不烦军师,而车师克定,及在上谷汉阳,连在营郡,膂力方刚,明集御众,徵拜度辽将军,始受旄钺钅正鼓之任,捍御三垂。公以吏士频年在外,勤于奔命,人马疲羸挠钝,请且息州营横发之役,以补困惫,朝廷许之。于是储廪丰饶,室罄不悬,人逸马同,弓劲失利,而经用省息,官有馀资,执事无放散之尤,簿书有进入之嬴,治兵示威,戎士勇跃,旌旗曜日,金鼓霆奋,守有山岳之固,攻有必克之势,羌戎授首于西疆,百固冰散于东邻,鲜卑收迹,烽燧不举,视事三年,马不带钅史,弓不受驱,是用镂石,作兹钲钺军鼓,陈之东阶,以昭公文武之勋焉。铭曰:「帝命将军,执兹黄钺。威灵振耀,如火之烈。公之莅止,群狄斯柔。齐斧罔设,介士斯休。(本集,艺文类聚》六十八,《北堂书钞》一百十五引此篇为《鼎铭》)

◇鼎铭

忠文朱公,名穆字公叔,有殷之胄。微子启以帝乙元子,周武王封诸宋,以奉成汤之祀。至元子启生公子朱,其孙氏焉。后自沛迁于南阳之宛,遂大于宋,爵位相袭。列祖尚书令,肃宗之世,守于临淮。考曰实,为陈留太守。及及忠文,克慎明德,以绍服祖祢之遗风;悉心臣事,用媚天子,显允其勋绩;寻综六艺,契阔弛思,所以启前惑而觉后疑者,焉,虽商、偃其犹病诸。初举孝廉,除郎中、尚书、侍郎。独念运际存亡之要,乃陈五事,谏谋深切。退处畎亩,以察天象,验应著焉。孝顺晏驾,贼发江淮,时辟大将军府,实掌其事。用拜宛陵令,非其好也,遂以疾辞。复辟大将军,再拜博士,高第。作御史,明司国宪,以齐百僚,矫枉董直,罔肯阿顺,以黜其位,潜于郎中。群公并表,乃迁议郎,登于薄观,纂业前史。于是冀州凶荒,年馑民匮,而贪婪之徒,乘之为虐。锡命作牧,静其方隅,乃摅洪化奋灵武,昭令德,塞群违,贞良者封植,残戾者芟夷,去恶除盗。无俾比而作匿,用陷于非辜,复徵拜议郎,病免官,徵拜尚书,清一以考其素,正直以醇其德,出纳帝命,乃无不允虽龙作纳言,山父喉舌,靡以尚之。享年六十有四。汉皇二十一世,延熹六年夏四月乙巳,卒于官天子痛悼,诏曰:「制诏。尚书朱穆,立节忠亮,世笃尔行,虔恪机任,守死善道,不幸而卒,朝廷闵焉。今使权谒者中郎杨贲赠穆益州刺史印绶,魂而有灵,嘉其宠荣。呜呼哀哉!肆其孤用作兹宝鼎,铭载休功。俾后永用享祀以春先之德。(本集)

◇酒樽铭

酒以成礼,弗继以淫,德将无醉,过则荒沈,盈而不冲,古人所箴。尚鉴兹器,茂勖厥心。(《艺文类聚》七十三)

◇警枕铭

应龙蟠蛰,潜德保灵。制器象物,亦(《艺文类聚》、《御览》作「示」)有其形。哲人降鉴,居安虑倾。(《北堂书钞》一百三十四《艺文类聚》七十《御览》七百七)

◇铭

华就用,以享嘉宾,内丹其实,外若玄真。(《御览》七百五十八)

◇铜铭

黄钟之宫,长九寸,空围九分,容黍一千二百粒,称重十二铢,两之为一合。三分损益转生十二律。(《隋书·律历志上·审度》祖孝孙云:「相承傅是蔡邕铜。)

◇女训

舅姑若命之鼓琴,必正坐操琴而奏曲。若问曲名,则舍琴兴而对,(「而」字从《书钞》一百九补)曰某曲。坐若近,则琴声必闻;若远,左右必有赞其言者,凡鼓小曲,五终则止;大曲三终则止。无数变曲,无多少,尊者之听未厌,不敢早止,若顾望视他,则曲终而后止,亦无中曲而息也。琴必常调,尊者之前,不更调张。私室若近舅姑,则不敢独鼓;若绝远,声音不闻,鼓之可也。鼓琴之夜,有姊妹之宴则可也。(《御览》五百七十七)

◇女诫

礼,女始行服,,绛,正色也。红紫不以为亵服,缃缘不以为上服。缯贵厚而色尚深,为其坚纫也。(《御览》八百十四)

而今之务在奢丽,志好美饰,帛必薄细,采必轻浅。或一朝之晏,再三易衣,从庆移坐,不因故服。(《书钞》未改窜本一百二十九引蔡邕《女诫》,陈禹谟本作衣箴张溥等皆为所误。)

夫心,犹首面也。是以甚致饰焉,面一旦不修饰,则尘垢秽之;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人咸知饰其面,而莫修其,惑矣。夫面之不饰,愚者谓之丑,心之不修,贤者谓之恶。愚者谓之丑,犹可,贤者谓之恶,将何容焉?故览照拭面则思其心之洁也,傅脂则思其心之和也,加粉则思其心之鲜也,泽发则思其心之顺也;用栉则思其心之理也;是思其心之正也;摄鬓则思其心之整也。(《文选·张华女史箴》注,《御览》三百六址五四百五,十九七百十四,七百十八、七百二十。)

同类推荐
  • 肇论

    肇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痰门

    痰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吴船录

    吴船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妙色王因缘经

    佛说妙色王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西湖水利考

    西湖水利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只怪你太可爱

    只怪你太可爱

    (女扮男装+女宠男)陌子柒16岁博士学位毕业,被父母送回国,去上高中。顾名思义体验一下高考的气氛,找麻烦,呵,尽管来,爸爸教你做人,可是好像有什么不对,这个来找麻烦的男生好像还挺可爱啊!
  • 龙血剑神

    龙血剑神

    【不好看你打死我的无敌免费爽文,燃爆肾上腺】我若掌龙庭,万界皆来朝!一剑光寒十九州,龙血镇压十方天域,我为龙血剑神!
  •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

    本书精选《一千零一夜》中最脍炙人口也最为有趣的十个故事,包括《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渔夫和恶魔的故事》等,底本取材于19世纪伊斯兰文学译者培恩的英译本,由《魔戒》《精灵宝钻》《人类的故事》等作品的译者邓嘉宛倾心翻译,以简洁优美的中文呈献,最大程度保留原版故事的完整性和语言风格,令读者品味到原汁原味的神话故事。随机附赠充满阿拉伯异域风情的精美素描藏书票。读者无论是初探或重履这个充满奇异历险和脑洞大开的国度,都能享受阅读世界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纪念碑”的乐趣。
  • 我与我的世界

    我与我的世界

    《我与我的世界》是曹聚仁先生晚年所写的回忆录,后由家人整理增补,按“传记文学”自觉经营,坦诚自白,纵横上下,酣畅洒脱,是一部具有重要史料价值与文本意义的传记。它将其生平世界“不加掩饰地揭示出来”。从金华童年的”神道黄昏”,到浙江一师的“四大金刚”;从“国学”和“文坛”,到“我与鲁迅”和“文白论战”,从上海春秋、报刊生涯,到抗战军兴、执笔从戎;不但阅历丰富、见识繁多,而且他颇想勾画出那一时代的生活轮廓及文化工作”,所以“史的意味,比较更重一些”。正因如此,才是一本既有史料价值,又具文学可读性的大家作品。
  • The Girls
  • 龙王之我是至尊

    龙王之我是至尊

    出生时因为天资太高,为上天所不容。我是龙王,一个站在巅峰的强者。
  • 我愿意等你,即便错过所有的花期

    我愿意等你,即便错过所有的花期

    若是遗憾能动人如满天烟火,也不妄韶华倾负有你的黄粱一梦。
  • 追求财富的赢家(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追求财富的赢家(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这个倡导终身学习的时代,在北大、清华等一流学府之外研修来自一流学府的成才课程,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并日趋融入主流教育。书中融会了他们在青年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教学心得和工作经验,很好地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这一称谓的崭新内涵,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特殊要求。本系列图书自1999年第一版问世以来,历经四次修订改版而持续受到欢迎。十年后的这次全新修订,历时一年有余,对各个分册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增加和删改,使之结构更为合理、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活泼,以期成为当代青年素质教育领域具有持续生命力的经典读物。
  • 愿你的孤独不负走过的路

    愿你的孤独不负走过的路

    当你跨越孤独这座山丘,才会发现之前所受的苦,终将成为一种人生力量。初心客厅专栏作者、张德芬空间签约作者、读者公号专栏作者蔡尖尖,始终认为“尖尖而立,孤独自行,不负时光”,用41篇暖心的故事,讲述每个人所遇到的孤独而美好的人生故事。蔡尖尖曾是新媒体大潮下的一员,社会的喧嚣,生活的压力,职场的无奈,爱情的美好,梦想的憧憬……好比战场,你亲自去经过,征战过,才能赢过。她在自媒体平台受到很多读者的热捧,原创了多篇10万+的文章。
  • 故人故事

    故人故事

    记得是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吧,上面提倡跟苏联小朋友交朋友,其实就是给苏联小朋友写信,信中还可附上照片呀,邮票呀,自己画的画、做的书签、绣的手帕呀什么的,通过我国的“中苏友好协会”,邮给苏联的“苏中友好协会”,再转给某个苏联小朋友。对方回信也是由两国的友好协会代转。这样就建立起了跨国互相通信的“国际朋友”关系了。这其中邮信的过程,那是许多年后才知道的。那时候尊苏联为“老大哥”,口口声声讲向苏联老大哥学习,口口声声讲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