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58200000008

第8章

勇猛品第十四

尔时最胜菩萨前白佛言。云何菩萨初发心行无能断者。云何菩萨意识安隐不可舍离。是时世尊告最胜曰。初发意菩萨当学所学。不滞生死不畏吾我。虽处过去当来现在亦不畏惧。便能勇猛毁坏邪见。初闻法味信根成就。意常系在灭尽之处常离世业。唯慕无上正真之道。咨叹经典听之无厌。设遭苦乐不以为惓。所以然者。其心牢固不可移动。或经一身二身三身。应时逮得如来正受三昧定意。复得信受不妄三昧。复得想持受决三昧。渐渐便至无所从生不起法忍。以是名曰发意菩萨内心所行无能断者。菩萨专意不着色相。不念是常非常有苦有乐。若好若丑若远若近。亦复不念过去当来现在之法。亦复不念吾当成佛典领三千大千刹土。不念有想不念生想着想染想结想心想。无量门受其妙法。不还亦不见还。不厌亦不见厌。不足亦不见足。不废亦不见废。无舍无坏。无见亦不有见。不增亦不有减。不异亦不有变。不自然行非不有行。所以然者。言自然者。虚空法界之所摄也。如是菩萨无限无量弘誓之心而自成就。不厌不患亦不退转。赐欲度脱一切众生。所以然者。菩萨欲度一切众生使般泥洹。住十七劫不舍不离。分别三世诸法虚寂。诸法空诸法无我。何以故。欲从此至彼故。菩萨大士至虚空界以天眼观。依地大住众生多耶。虚空界众生多耶。然观虚空众生。不可称计无有边限。天眼菩萨复更思惟。吾今所观极为玄远。宁从四天下绕须弥山。其中所有虚空无形众生多耶。为有形众生多耶。佛告最胜。天眼菩萨犹不能知无形众生之多少。所以然者。非彼境界。今吾引喻重解斯义。有明目者。当了此譬。犹如辟方八肘虚空上下俱等无空缺处。算计其中无形众生。与四天下众生共等。欲知数者从一数至亿以亿为一。复从一至亿还数亿为一。如是数至七。欲知无形虚空众生限者其数如是。复告最胜。天眼菩萨观虚空无形众生之时。犹如人观辟方大石。上下俱等实而无缺。故不知数。发意菩萨从初起学上菩萨位。当度尔许众生心不移动者。当知不为魔所扰固。游于三界凭善知识。恐畏之难亦不复生。其有菩萨住于是者至诚受莂亦不复久。行权方便兴发劝助。指授泥洹说灭度决。加说四谛如来印章。一一分别而示其路。若有众生不肯觉寤。无数方便以为唱导。习痴所惑而致诸苦。能断爱欲乃应无著便得越度正觉。所有圣贤默然则为解脱。所名解脱解脱生老病死。彼亦不死亦不为死。彼亦不脱亦不为脱。何所解脱。无著无缚无灭无生。无所成无所办无所逮乃应正道。众生迷塞不时开解。如来哀愍现出于世。在所游处便现导师。闻法众生至不退转。若有欢喜奉持正法。便逮无生不起法忍。发意菩萨常念思惟。眼耳鼻口身意分别六衰。为从何生复从何灭。法自生法法自灭法。不见邪不见正。不造不作不见是我所非我所。不依内性自观。不依外当分别。复当思惟。色痛想行识不过去色。过去色不在内不在外。不两中间得。不过去痛想识行。过去痛想识行。不在内不在外。不两中间得。不过去色住。不过去色不住。不在边不在此。不过去眼耳鼻舌身意法。过去眼耳鼻口身意法。不在内不在外。不两中间得。不过去意想知灭。不在内不在外。不两中间得。当来现在色痛想行识。眼耳鼻口身意想知灭。亦复如是。复次最胜。菩萨大士以神通慧修无碍道。一切诸佛功德慧业尽共计之十倍百倍千倍万倍。不如发意菩萨安一众生发无上道心成一切智。具足一切诸佛之法。妄想已断无复狐疑。诸天世人无不恭敬而礼拜者。达知诸法幻化非真。一切有形进趣于道。便获如来神足之力。是时座上十四亿众。渴仰如来神足之德。迟见如来现其威变。佛知众会心中所念。即于座上放大光明。身诸毛孔亦放光明。一一毛孔放百千亿光明。一一光明有百千亿夜光神宝。雕文刻镂众宝杂厕。众花杂香而覆其上。宝四角头悬四香璎一一宝上有百千亿帐。一一宝帐有百千亿自然莲花师子之座。一一座上有百千亿殊异之色。一一色中有百千亿摩尼珠宝在莲花上。一一花上复有百千亿种种殊异宝交露盖。一一盖下有百千亿如来说法。一一如来有百千亿诸佛刹土。一一刹土有百千亿自然浴池。一一浴池有百千亿凫雁鸳鸯自然游戏。尔时宝交珞台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复放百千亿光明。一一光中复有化佛。一一化佛各说发意菩萨所行功德。十二因缘无常苦空非身之法趣泥洹门。一一门中转百千亿不退转法。古昔未转今日如来而为转之。现佛威仪神足变化。未曾所见未曾所闻。不可思议不可称计。是时诸来会者。叹未曾有甚奇甚特。是我等福乃能见此神足变化。燃法炽法。无尽之化如来。如如来藏。不住于住。无形像无根本。不得得不获获。甚深玄远。实而不虚。智慧广博。除去愚惑亦不破坏。成就法界。当来过去现在诸佛之法皆现在前。出如来力增益诸佛国。为佛意印出生菩萨道。于现法中为净眼法王。慧眼清净。种性纯熟。佛眼无碍由慧眼知。分别句义而开法门。与善知识成就道心。不毁境界不败种性。为一切众生而作覆护居家成就。若处在众无所畏难。所兴巧便无适不化。名德清净无复悕望。胞胎均政。增上智业兴无盖云。智炽猛火烧疑结聚。阐扬政教振于道场。慈悲四等总持审谛。九观六业勇力无畏。信念慧定行训无尽。入三昧定由观十方。礼拜恭敬供养诸佛。是谓最胜菩萨大士心难沮坏。犹如菩萨性空自然。有目之士知是为空。空不自知言我自空。菩萨行本亦复如是。度人恒沙复过恒沙。及至诸佛所游刹土。而度众生非算所筹。菩萨不自念。我今乃度尔所众生。使至涅槃寂然无为。亦不言我缘斯果报。当成无上正真之道。发意菩萨执心牢固。从初发迹乃至道场。坐树王下降伏魔众。其中所作功祚福业。尽为众生不自为己。犹如虚空普覆无外。然不自知言我是空。如来神德智慧光明。周接黎庶使成法眼。无离无著一切诸法不可沮坏。无人无我以智慧明善权利剑。一切诸佛所用正教。无量功德除去疑网。菩萨大士之所修行。菩萨所行净三梵堂。无空不空。空亦不生亦无所有。无人无我无寿无命。亦不见生亦不见死。独步无侣无可思议。不毁境界。无想亦空。不生亦不见生。亦不见出。无去无来无作无造。法界无量成道场业。空界无边无所缚着。为众生故故作处所。是我所非我所。起吾我想菩萨执意依善根本。无量智慧而净其道。去心垢意以智慧除。如是最胜。菩萨入净观三昧。观察十方恒沙众生。谁应法行。谁应智行。谁应净行相应。若有众生应受法者。便当与说二十五法。云何为二十五。诸法无相。诸法无形。诸法忍。诸法想。诸法无根。诸法境界不可得。诸法无所取。诸法不二入门。诸法无度。诸法不可断。诸法甚深不可追寻。诸法觉不觉者。诸法力不可坏。诸法成不成者。诸法无毁而毁。诸法无常去常。诸法无染污。诸法行净。诸法性观。诸法无漏。诸法过去已舍。诸法拔疑去网。诸法无从生慧受决。诸法本无无苦名。是谓菩萨清净修行二十五法。复次菩萨。行三忍智。过智。无过智。亦不过亦不不过智。云何菩萨修行过智。不坏法界身是本无。如来之所修行。非缘觉罗汉之所修习。无过智者。增上慧明。贤圣缘觉之所修行。非佛罗汉之所行也。亦不过智亦不不过智。阿罗汉之所修行。非佛缘觉之所修行。云何过智。是佛所行非罗汉辟支。于是菩萨弹指之顷。以智慧念。我当弘济无底众生。无边无崖缘想智业。金刚正受亦无转还。弘誓之心过出罗汉辟支佛上。是为过智。非是罗汉辟支佛之所修行。云何亦不过智。贤圣辟支佛之所修行。于是菩萨发心起学。欲净法界导引众生。宣畅佛法演甘露慧。为无上道求诣道场。若有众生直从一径至菩萨所。头目髓脑国城妻子。意所爱物尽用惠施给与乞者。除父母师长。施果不求报。如是一世至百世。一劫至百劫。财物惠施亦不见物。物是谁许为从何生。本从何来灭至何处。解物无本。不见住止屋舍。时此菩萨以空慧观。亦不见身亦不见物。亦不见人。亦复不见何处惠施。然此菩萨积行殊久心意捷速。欲成无上正真之道。慕度众生净佛国土。然此菩萨心乐闲静常处山岩。意想静寂系念在前。内自思惟。前后所施众德具足。应成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然佛出世众相严身。广济众生至无为岸。要须大圣于无余界而取灭度。然后我当进成佛道。佛告最胜。彼菩萨心所念所行愿不违错。如来在世教化周讫。于无余泥洹而般泥洹。正法灭尽世无复佛。一劫二劫或至百劫。山泽菩萨方自克责。咄哉所为唐劳其功。佛去世久像法灭尽。宿缘众生尽为所在心怀烦恼。周章经行诣一树下。以右手指爪刮于树皮。正值空处騞然有声。心霍然寤。便成无上正真之道。左右顾视不见翼从。隐形匿相不转法轮。如凡常人。人间分越。是谓亦不过智贤圣辟支之所修行非佛罗汉也。云何亦不过智亦不不过智。罗汉所修非佛辟支佛耶。于是菩萨从久远以来积行勤苦。欲得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行施行忍行精进行禅行智。或施头目国财妻子仆从给使。有所求索不逆人意。但刺身出血多于四海。体骨布施遍四天下。然于其中不获其证。渐渐却退在凡夫行。厌患生死心不猛进。忆本所作内心窃悔。趣欲脱身捐舍众生。久久方便求师咨受。承声闻法乃得觉寤追前功劳想责无逮。是谓亦不过智亦不不过智罗汉所修非佛辟支佛也。云何菩萨净行相应。是佛罗汉辟支佛之所修行。所谓净行者。净三场。净三眼。净三聚。戒净定净慧净解脱净解脱见惠净。从三善法至十八无漏之法。道俗善法皆悉清净。佛辟支佛阿罗汉修此净行。至成得道不有中还。众想不兴亦不可见。不起不灭亦无识止。有终有始便有窠窟。达无终始岂有处所。时最胜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离欲菩萨心无增减。亦复不念是苦是乐是好是丑。亦复不念前后中间。去来现在禅止三昧。复不自念吾于欲无欲。

尔时世尊告最胜曰。无欲菩萨游处欲界。周游往来说法教诫。心虽无染如处煻煨无底火坑。愍彼众生结着四流没十二海。欲求出路不知当如趣。内心堪忍不以为难。分别五阴兴衰之法色痛想行识。思惟四大诸所生灭。水泡野马芭蕉幻化。虚而不真亦不牢固。何以故。甚深之法难可究竟。色法甚深道亦如是。五阴甚深俗法亦尔。俗法甚深虚空界亦尔。善察虚空界及与法界。亦无识想我人寿命。挍计斯者实如幻化。思惟世俗八无闲法。秽浊染污妨人趣道。净观思惟悉无处所。何以故尔。非常苦空非身之法。有目之士能达此者。是谓菩萨心无增减不见苦乐善恶好丑。都无三世缘起之着。地种为刚境界自然。水性为湿性自柔软。火性隆炽性自然热。风性漂摇动转不住。法性观察寂无四大。地水火风为从何生复从何灭。若菩萨分别法界。设地增者。水火风性各各不如。神识自溺渐不相应。地重神轻各欲相离。若水增者。地火风界转转衰微。神辄欲移不安其宅。犹如有人处在静室。意欲出行造余村落。先出右脚在门阈外。是谓地大增也。次出右手复在门外。所谓水性增也。转出左脚在门阈外。是谓火性增也。复出左手在于门外。可谓风性增也。进前趣路。是谓神以逝矣。诣村落者趣五道也。其知是者乃了法界。不坚不柔不热不轻。刚为所在柔为所至。热为所趣轻为所向。如是菩萨分别法界。一一观了亦无处所。思惟法界性自不同。养神长体各自殊异。四大之中火为盛毒。余三大者性自相应。所以然者。菩萨当观内外四大亦复如是。三界众生四大不同。欲寻其原莫知处所。当复思惟六情所趣。其眼亦空眼识亦空。解于空者乃为法界。菩萨大士复当思惟解于六衰。眼之视色色亦无有。前物入色亦复无有。耳鼻口身意亦复如是。菩萨复当学谛相非谛相。道相非道相。空相非空相。云何菩萨学谛相非谛相。于是菩萨审解本无。本无为一而无有二。亦知道证而无有证。不见受证不见不受证。亦不见应亦不见不应。了应不应。是谓谛相。菩萨谛相。在空亦谛远空亦谛。亦不在亦不不在。是谓谛相金刚正受猗空习本取护得尽。解此三事者。亦是谛相。菩萨谛相达内无实。知外无入。不见爱乐不见不爱乐。不见是处非处。亦是谛相。于内不断正见于外示现。若如闲居心常寂静。外若愦乱。知苦等住所适亦等。其谛相者。道证明验五阴空。五阴无主。所从缘起亦复是空。不住不见住慧尽想。不住在疑结亦无住。不在五事不随十善。十恶世间本末。是曰谛相。如是菩萨行谛相者。则不退转。非谛相者。虚空界最第一义。知之为寂缘解无缚。是谓菩萨非谛相也。云何菩萨学道相非道相。犹豫结疑世间不可爱染。自用横害中暴堕苦。是谓道相。现在身作来世受报。不猗师不向善知识。亦是道相。云何菩萨亦非道相。非道相者。三十七品。有为无为法所趣入。不在二亦不远二。不从缘不离缘。不住缘不随缘。不度非不度。不果非不果。不一二三四。乃至十非不十。非所生非不生。非灭尽非不灭尽。非起灭非不起灭。非言教非不言教。非解空非不解空。非思止非不思止。若菩萨察二十四事。观了本末分别在心。不处生死离于缚着。无胜负心亦无强梁。不自举不下人。便应碎身游散三昧。于百亿定为最上首。为尊为贵无过是者。非是罗汉辟支境界。尔时世尊。即于座上三昧正受。其三昧名一意无畏。使四部之众上下齐同。各无他念亦无乱想。是时世尊告最最胜曰。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今为汝分别三昧。使来会者各无狐疑。最胜对曰。如是世尊。愿乐欲闻。乐者令得安隐。佛告最胜。有三昧名散诸结。令无限无量刹土有形众生。除去苦痛无复众恼。复有三昧名勇慈明。使诸众生各无怨储。复有三昧名德充。如来入此三昧。使众生类无饥渴想。复有三昧名清净。如来入此三昧。使诸众生得法眼净。复有三昧名耳根清净。如来入此三昧。使众生类得天耳听。复有意寂三昧。如来入此三昧。使众生类回邪就正。复有除恶三昧。如来入此三昧。使众生类修十善行迹。复有三昧名独步。如来入此三昧。使众生类不怀邪见而受正道。复有趣路径三昧。如来入此三昧。使众生类趣道不迷。复有三昧名成办。如来入此三昧。使众生类舍于恶戒就清净戒。复有三昧名惭愧乐。如来入此三昧。使众生类奉持忍辱。复有三昧名进德。如来入此三昧。使众生类懈慢堕者兴勇猛意。复有三昧名一己无侣。如来入此三昧。使喜妄众生速入禅定。复有三昧名曰降伏。使执愚众生智慧自珞。复有三昧名无穿漏。使无信众生安处信根。复有三昧名总持德。如来入此三昧。使少闻众生而获多闻。复有三昧名威仪则。如来入此三昧。使众生类仪容整顿不失礼节。复有三昧名施恩。如来入此三昧。使着欲众生永无爱欲。复有三昧名以度。如来入此三昧。使嗔怒众生断除恚恨。复有三昧名无惑。如来入此三昧。使愚痴众生亲习智业。复有遍至三昧。如来入此三昧。使众生类不着三有。复有三昧名一切身体形色三昧。如来入此三昧。使十方国土一切众生化作百千亿形色。然彼众生各各不相知。我今最胜略说其要。设当如来从劫至劫。乃至百劫说如来所入三昧者。不可究尽。唯佛世尊乃能畅耳。是时最胜前白佛言。甚奇甚特。如来身相所造变化。不可思议无能测量。以无形善权而自严饰。如来所说所入三昧。昔所不见昔所不闻。若有菩萨闻此三昧名号定意持讽诵者。在所游处常得自在。若复劝助代其欢喜。为以供养诸佛法已。诸声闻等非其境界。缘觉之乘复不能及。若有毁谤斯定三昧。常处闇冥未尝决了。设复人身入无救狱。罪犹鲜微盖不足言。若有憎嫉定意三昧。其罪难量动有劫数。聋盲喑哑终不闻法。虽得为人恒多苦痛。两舌诈欺口不能言。自非菩萨广博多闻。乃能信此正定三昧。若有劝发诵习此定。寻时得见诸十方佛。又我今日讲解定意。志不改易乃应正定。尔时最胜承佛威神复白佛言。今日此众诸来会者。菩萨四部天龙神鬼。备欲得见如来定意所可感动。或能蒙斯多所润泽多所成就。唯愿世尊。垂愍见怜。放大光明照诸十方佛佛刹土。其中纯淑众生之徒。蒙光得化普得度脱。尔时世尊。可其所说。寻于座上。即如其像三昧正受。其三昧名右足指轮定意。放大光明。其光明照此忍世界已。复照十方诸佛恒沙刹土。十方国土诸菩萨等。百千亿众寻其光明来至忍界。东方去此九十六江河沙等诸佛刹土。过此数已国名海宝。有佛名宝净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现在说法。彼有菩萨名曰辩聪。不退转大士。见此光明。便往至宝净如来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尔时宝净如来。告辩聪菩萨曰。汝到彼土。摄持威仪无失宜则。所以然者。彼土志性刚强所行卒暴勿见苦乐。彼土众生多怀憍慢不顺正法。若见有短慎莫惊惧。能如是者宜知是时。彼佛刹土众多菩萨。自白其佛。我等快得善利宿福自贺不生忍土。是时辩聪菩萨。将十千菩萨前后围绕。犹如力士屈伸臂顷。来至忍界。往至释迦文佛所立。尔时世尊。知而告最胜曰。汝颇见辩聪菩萨及余菩萨不乎。对曰唯然已见。佛告最胜。此菩萨者。义辩第一慈悲喜护。言语柔和志行高远。先笑后言和颜悦色。问不复重所说约少。接度众生如佛之度。成不退转立菩萨道。是时辩聪菩萨及十千菩萨。礼世尊足右绕三匝。叉手向佛而叹颂曰

声振彻十方  功德名训称

人尊所适方  靡不蒙其度

佛土界清净  不闻五道名

舍彼而就此  慈悲难喻等

世尊今所现  人中实难有

德积如须弥  自投于足下

正使行精进  一劫至百劫

不如须臾间  忍界行哀心

诸佛兴出世  先选清净土

仁尊独能忍  于此五浊世

善哉甚难有  将护平等度

流教及三乘  令净身口意

既成菩萨道  亦无退转心

意趣倍精进  今故稽首礼

断诸狐疑结  快修十善行

诸佛法具足  所说智海渊

若在本刹土  亿百劫导师

不如在此土  住劫度一人

亦游无量刹  恒沙不可计

不闻有苦恼  及八无闲处

此人多刚强  众垢以成身

四谛真如水  洗浴内外净

我等信心至  故远来归命

欲闻定意法  愿时敷演之

尔时辩聪菩萨。以偈赞佛已前白佛言。何谓菩萨志意坚牢堪受定意。所闻教诫亦无厌足。云何菩萨言行相应内性柔软。尔时世尊告辩聪曰。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其义。对曰如是世尊。佛告辩聪菩萨。修定心成就四法。使菩萨志意坚固堪任受定。所闻教诫亦无厌足。何谓四法。所谓慈悲四等心不懈怠。所度人民如幻如化。谓佛智慧无与等者。是谓辩聪菩萨成就四法志意坚牢堪任受定。云何菩萨一意趣向言无错乱。佛告辩聪。于是菩萨复当成就四法。何谓四法。菩萨一向说众生空说诸法空。于诸受入都无所著。叹誉菩萨所作功德。分别善恶有为无为之法念行善权。是谓四法。云何菩萨增益善根转多不减。佛告辩聪。复有四法增益善根。云何为四。一曰信。二曰闻。三曰施。四曰出要。是谓四法令菩萨增益善根。云何菩萨心不乱错亦不狐疑。佛告辩聪。复当思惟四法意专不乱。云何为四法。所谓心常专之。禁持礼节。不望利养。不求名称。是谓四法意不有乱。复有四法增益善根。云何为四。所谓四法。教他立信。既施之后不望其报。及护法之主。菩萨言教教授不违。是谓四法之所修行。复有四法。菩萨当念思惟。从一地复至一地。或退或进。云何为四法。教众生类习其善根。远离诸恶。不行愚惑。无舍弘誓意不怯弱。是谓四法菩萨之所修行。复有四法菩萨之所奉持。云何为四。所谓化众生以权方便。立凡夫人在于信地。所度无虚妄。现佛威相而接众生。是谓四法菩萨之所奉持。复有四法。菩萨当念思惟。云何为四。所谓随宜进止。不着服饰。随彼时宜。恒忍苦乐。是谓四法之所修行。复有四法。云何为四法。所谓自伏意性。常发道心。不离善权。专意念佛。是谓四法。复有四法。菩萨当念思惟。云何为四。于是菩萨当念独处。远声闻心及辟支佛意。求法无厌足。所闻正法广与人说。是谓四法。复有四法。菩萨当念思惟。云何为四。求宝给穷乏。医药疗治病。求义无厌。忍一切苦。是谓四法。复有四法。菩萨当念思惟。云何为四。行不起忍。超灭尽忍。思惟根本十二因缘。于忍不着忍各各自离。是谓四法。复有四法。菩萨当念思惟。云何为四。思惟恶露不净之观。数出入息。行清白法。当自谦卑。是谓四法。复有四法。菩萨当念思惟。云何为四。当观应法众生然后投药。常念恭敬无得自高。若在大众不着利养。行权方便所适无碍。是谓四法。复有五法。菩萨当念思惟。云何五。受平等法而不遗漏。观己彼身等无有异。与善知识从事。永断结使令无有余。是谓五。复有五法。菩萨当念思惟。云何为五。自省己过不见彼短。若在恶部使行慈心。燃炽诸法去其缘着。道心牢固终不忘失。亦使前人行其道意。是谓五。复有五事菩萨当念思惟。云何为五。施恒在前。次复教人使行惠施。执心施时亦不选择观众生是非。诸法甚深皆得解脱。至成作佛庄严道树。是谓五法。复有五法。菩萨当念思惟。云何为五。知行起灭。于力无畏不舍众生。分别众智。亦知增上知。不相违背。是谓五法。复有五法。菩萨当念思惟。云何为五。在五道中永度无极。供养诸佛礼事恭敬。入慈三昧以自娱乐。佛智无量现在目前。无量三昧亦不疑难。是谓五。复有五法。菩萨当念思惟。云何为五。发弘誓心终不中悔。言从语用言不妄发。依禅不着禅。念持不着。游处当不乐。是谓五法。辩聪菩萨菩萨摩诃萨。修此定意本行。便得如来正受。尔时世尊说此法时。二亿诸天世人发无上正真道意。复有五千天子得不起法忍。是时诸佛刹土诸菩萨等。各赍华香而兴供养。花至于膝。

同类推荐
  • 对山余墨

    对山余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dawn of amateur radio in the U

    The dawn of amateur radio in the U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闺人赠远二首

    闺人赠远二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清道宝经

    上清道宝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Georgics

    The Georgic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

    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

    先秦、汉魏、两晋时期的文学,是中国文学逐渐成熟的阶段,是一幅幅陶冶性灵、崇尚自然,充满激情的生活画卷,它们的美满溢着情窦初开、浪漫忧思、风骨铮铮,为后世的文学树立了不同的典范。
  • 豪门挚宠调香妻

    豪门挚宠调香妻

    "六年后,她回归故土,在亲人们的哀求以及家族企业受困的双重压力下,她答应了与他人订婚,成为别人的新娘。然而就在这时,他回来了。他说,“宋佳蕊的良人是我,我才是宋佳蕊的名副其实的未婚夫,一个月后我们也将完婚!”他以全新的外貌及尊贵的身份再次闯入了她的生活,摇身一变成为了她的准未婚夫、准新郎……"
  • The Song of Roland

    The Song of Rol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密码—紫蓝石

    穿越密码—紫蓝石

    一个次意外变身,炎暖阳从普通女孩变成了黑帮老大的妹妹。玩转了黑帮又穿到了一个陌生的朝代。在这里步步为营,卷入一场爱与恨,权与利的争夺。最后是回归还是死亡,今世果,前世因。
  • 唤你一声柯太太

    唤你一声柯太太

    冷昀曦以为,跟他结婚他是不会碰她的,结果新婚当晚就把她吃的连骨头都不剩!“本小姐看上你了,允许你做我男朋友!”冷昀曦抓着他的领带,高傲的说道,男人宠溺一笑:“老婆,我整个人都是你的。”再加一个小包子,够么!婚后,冷昀曦开启了没羞没躁的日常生活。柯亦晨则是开启了宠老婆,疼老婆的日常生活。众人:“请别撒狗粮了,谢谢。”
  • 超写实游戏

    超写实游戏

    “我是浣熊市的幸存者。”“我是潘多拉星球秘藏的寻宝猎人。”“我是下一任的暗夜猎手。”跟着他走吧,我们去切身实地的去到每一个曾经梦寐以求的游戏世界,让那里的历史和剧情,为我们而改变。
  • 答问

    答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皇朝有女忒彪悍

    皇朝有女忒彪悍

    天煜皇朝,有一州十分特别,名唤:鹿州。此州阴盛阳衰极为严重,男人几乎绝种,所以女人们为了生存变得十分强悍。为了繁衍生息,她们只有偷偷捉周边的男人回去强行配种,被天下人嘲笑和不耻。而这群女人中的魁首,便是获封“骠骑大将军”头衔的——鹿缇莹。她武功高强,大义凛然,是一个在女人眼中帅气,在男人眼中独具魅力的奇女子!也正因为此,各种桃花朵朵开。上到皇帝,下到普通百姓,都为她的魅力所倾倒……她的身后几乎每天都有人在喊:“将军,求嫁!”“将军,求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钢琴精灵的美好时光

    钢琴精灵的美好时光

    小朋友,你听说过钢琴精灵吗?她热爱音乐,她善良可爱,她最喜欢与小朋友们为伴。她与小朋友们的故事随着美妙的乐曲在人间广为流传。在《钢琴精灵的美好时光》这些故事中,你会看到钢琴精灵那轻盈美丽的身影,她用充满智慧的头脑引领你走进美妙的童话世界,为你的童年增添一分靓丽的色彩;她那颗善良的心会帮助你克服困难,让你学会坚强;她的故事像是一个传奇,又像是发生在你身边。请轻轻地走近她吧,让她陪伴你成长,让她的美好心灵陪你度过美好的每一天!
  • 双姝清穿记(大结局)

    双姝清穿记(大结局)

    她们俩本是一对好姐妹,在一次事故之后来到了康熙朝,一个成了康熙的敏妃,一个却成了他的十三儿媳。她,一个被认为不祥的孤儿,来到了清朝,本想按照历史的发展完成自己使命,但后宫的斗争却不容许她安稳的走完历史,何去何从,是争斗?还是忍受?她,一个活泼开朗的企业家千金,成了十三爷的嫡福晋,她是如何帮助十三阿哥走过荆棘重重的九龙夺嫡的呢?她们的出现会给历史带来变化吗?而历史真的是如书上所写的那样吗?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究竟有多少真相被淹没了呢?秋秋的QQ群:66457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