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履六三眇能视跛能履
又
象曰眇能视不足以
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有行也
睽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囗初有终按程
传天髡首也劓截鼻也天而又劓言重伤也
夬九三壮干頄有凶按本义頄颧也九三当决之时
以刚而过乎中是欲决小人而刚壮见于面目也
诗经郑风子之丰兮按注丰丰满也
又
子之昌兮按
注昌盛壮貌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又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按注眉
目之间婉然美也
齐风卢令令其人美且仁
又
卢重环其人美且鬈按
注鬈须鬓好貌
又
卢重镅其人美且偲按注偲多须
之貌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按传昌盛
也颀长貌抑美色扬广扬美目扬好目扬眉也
正
义
扬
是颡之别名抑为扬之貌颡贵阔故言广扬美目扬
目扬俱美也欲辨扬是眉故省其文言好目扬眉眉
毛扬起故名眉为扬按朱注抑而若扬美之盛也扬
目之动也
又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按传目上为名目
下为清正义曰释训云猗嗟名兮目上为名孙炎云
目上平博郭璞曰眉眼之间尔雅既释如此清又与
目共文名既目上则清为目下按朱注名言其威仪
技艺之可名也清目清明也
又
猗嗟娈兮清扬婉兮
按传娈壮好貌婉好眉目也按朱注娈好貌清目之
美也扬眉之美也婉亦好貌
秦风颜如渥丹其君也哉按笺渥厚渍也颜色如厚
渍之丹言赤而泽其君也哉仪貌尊严也
陈风东门篇视尔如蕎按注言视尔颜色之美如芘
芣之华也
月出篇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按注佼人美人也僚好
貌
又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按注懰好貌
又
月出照兮
佼人燎兮按注燎明也
泽陂篇有美一人硕大且卷按注卷鬓发之美也
又
有美一人硕大且俨按注俨矜庄貌
桧风素冠篇棘人栾栾兮按注栾栾瘠貌
曹风候人篇婉兮娈兮季女斯饥按注婉少貌娈好
貌
大雅抑七章辑柔尔颜按注辑和也
烝民章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按注仪威
仪也色颜色也
周颂振鹭篇振鹭于飞于彼西雍我客戾止亦有斯
容按注此二王之后来助祭之诗言鹭飞于西雍之
水而我客来助祭者其容貌修整亦如鹭之洁白也
礼记曲礼将即席容毋怍
又
执尔颜正尔容
又
毋侧
听毋淫视毋怠荒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
又
父母有疾饮酒不至变貌
又
居丧之礼毁瘠不形按
疏居丧许羸瘦不许骨露见骨为形之主故谓骨为
形
又
临丧则必有哀色介胄则有不可犯之色故君
子戒慎不失色于人
表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是故君子貌足
畏也色足惮也按注不失足于人故貌足畏不失色
于人故色足惮
又
圣人之制行也容貌以文之衣服
以移之是故君子服其服则文以君子之容有其容
则文以君子之辞是故君子耻服其服而无其容耻
有其容而无其辞
又
君子不以色亲人情疏而貌亲
在小人则穿窬之盗也
问丧悲哀在中故形变于外
古谚妍皮不裹痴骨
白璧不可为冶容多后福
庄子骈拇篇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附赘县
疣出乎形哉而侈于性多方乎仁义而用之者列于
五藏哉而非道德之正也是故骈于足者连无用之
肉也枝于手者树无用之指也多方骈枝于五藏之
情者淫僻于仁义之行而多方于聪明之用也是故
骈于明者乱五色淫文章青黄黼黻之煌煌非乎而
离朱是已多于聪者乱五声淫六律金石丝竹黄钟
大吕之声非乎而师旷是已枝于仁者擢德塞性以
收名声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而曾史是
已骈于辩者累瓦结绳窜句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
而敝跬誉无用之言非乎而杨墨是已故此皆多骈
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彼正正者不失其性命
之情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跂长者不为有余
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
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
意仁义其非人情乎彼仁义何其多忧也且夫骈于
拇者决之则泣枝于手者龁之则啼二者或有余于
数或不足于数其于忧一也
尸子禹长颈乌喙面目颜色亦恶矣天下独贤之
史记留侯世家太史公曰高祖谓运筹策帷帐之中
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
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
之子羽留侯亦云
淮南子修务训尧眉八彩九窍通洞而公正无私一
言而万民齐舜二瞳子是谓重明作事成法出言成
章禹耳参漏是谓大通兴利除害疏河决江文王四
乳是谓大仁天下所归百姓所亲皋陶马喙是谓至
信决狱明白察于人情
曼颊皓齿形夸骨佳不待脂粉芳泽而性可悦者西
施阳文也哆咴籧蒢戚施虽粉白黛黑勿能为
美者嫫母仳倠也
论衡齐世篇语称上世之人侗长佼好坚强老寿百
岁左右下世之人短小陋丑夭折早死何则上世和
气纯渥婚姻以时人民禀善气而生生又不伤骨节
坚定故长大老寿状貌美好下世反此故短小夭折
形面丑恶
说文晰人色白也皤老人色也
抱朴子清鉴篇貌望丰伟者不必贤形器尪瘁者不
必愚咆哮者不必勇淳淡者不必怯
发蒙记丑男鬷蔑丑女离春
梁元帝与鲍泉书云面如冠玉还疑木偶须似猬毛
徒劳绕喙
续博物志禹长九尺九寸汤长九尺孔子长十尺文
王长十尺伍子胥长一丈眉间一尺韩王信八尺九
寸金日磾八尺二寸东方朔九尺三寸王莽时奇士
巨无霸长一丈大十围本出于蓬莱魏咸熙大人见
襄武长二丈脚迹三尺二寸苻健皇始四年有长人
身长五丈是月霖雨河渭泛滥中流得大屐一只长
七尺三寸屐指长尺余
汉武故事东郡送一短人长七寸曰巨灵光武时颍
川张仲师长二寸东方朔曰西北荒中有小人长七
寸朱衣元冠鹤国男女皆长七寸海鹄吞之腹中不
死
尧若腊舜若腒桀纣之君垂腴尺余
酉阳杂俎饮酒者肝气微则面青心气微则面赤也
脉勇怒而面青骨勇怒而面白血勇怒而面赤
今人谓丑为貌寝误矣魏志曰刘表以王粲貌侵体
通侻不甚重之一云貌侵体通侻甚重之注云侵貌
不足也
北梦琐言唐十军军容使开府严遵美门客杨寅善
袁许之术于京城西畿逢一李生亦唐之疏属隆准
龙颜垂手过膝杨生异之说于中尉由是暗以资遗
之意其必至非常黄寇犯阙僖宗幸蜀李生为士民
挟持入京升含元殿不逾浃旬寻亦遇害岂大人之
相只为一升殿乎莫可知之杨生叹嗟不复言知人
之鉴也王蜀先主时有道士李皓亦唐之宗室生于
徐州而游于三蜀词辩敏捷粗有文章因栖阳平化
为妖人扶持上有紫气乃聚众将举而败妖辈星散
而皓罹其祸焉其适长裕者临邛之大儒也与皓相
善不信皓之造妖良由躯干国姓为群凶所凭所以
多事之秋灭迹匿端无为绿林之嚆矢也
归田录世言闽人多短小而长大者必为贵人章郇
公身既长大而语声如钟岂出其类者是为异人乎
其为相务以厚重镇止浮竞时人称其德量
希通录荀子仲尼之状如蒙倛韩退之注四目为方
相两目为倛杨倞注倛蒙茸按子虚赋蒙公先驱慎
子云毛嫱西施天下之至姣也衣之以皮倛则见之
者皆走也若是则蒙倛为二物倛音欺韵略无此字
有魌字类杨倞说非
缃素杂记史记武安侯列传云武安者貌侵韦昭注
云侵音寝短小也又云丑恶也又汉本传云蚡为人
貌侵服虔注云侵短小也韦昭则以侵为寝服虔止
读如本字皆有短小之义而颜师古并无注释余谓
当以侵为正案酉阳杂俎云今人谓丑为貌侵误也
魏志曰刘表以王粲貌侵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一
云貌侵而体弱注云貌侵不足也又云貌寝谓貌负
其实也通侻者简易也侻他活切玉篇云轻也晋书
载左思貌寝口讷而词藻庄丽唐书载欧阳询貌寝
侻敬羽貌寝甚又南史云王筠状貌寝小北史邢逊
传云祖效貌寝有风尚倦游录载终慎思风貌寝陋
皆以侵为寝盖循袭之误也或云侵当作寝
懒真子仆为夏县令寄居司马文季朴家出藏先圣
画像示仆传云王摩诘笔也仆因令善工摹之眼中
神彩殊不相类使人意不满画像上长下短其背微
偻以传考之想当然耳庄子载老莱弟子出薪遇仲
尼反以告曰有人于此修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视
若营四海注云长上而促下耳却近后而上偻末偻
谓背微曲也然此皆可画若夫视若营四海乃圣人
忧天下之容非摩诘不能作
孔氏杂说相之不可凭也南史庾敻家富于财食必
列鼎其状貌丰美颐颊开张人皆谓必为方伯及魏
囗江陵敻以饿死时又有水军都督褚蕴面甚尖危
从理入口竟保衣食而终唐柳浑十余岁有巫告曰
儿相夭且贱出家可免死浑不从仕至宰相魏朱建
平善相锺繇以为唐举许负何以复加然相王肃年
逾七十位至三公肃六十二终于中领军耳史氏以
为蹉跌吾以为相不可凭也
西溪丛语墨子云楚灵王好细腰故其臣皆三饭为
节胁息然后带缘墙然后起韩非子云楚庄王好细
腰一国皆有饥色刘禹锡踏歌行云为是襄王故宫
地至今犹自细腰多未知孰是
杜甫赠韦十六评事子虽躯干小晋书载记刘曜时
壮士陈安战死囗上歌曰囗上健儿有陈安躯干虽
小腹常宽
挥麈前录本朝及五代以来吏部给初出身官付身
不惟着岁数兼说形貌如云长身品紫棠色有髭须
大眼目有若干痕记或云短小无髭眼小面瘢痕之
类以防伪冒至元丰改官制始除之靖康之乱衣冠
南渡承袭伪冒盗名字者多矣不可稽考乃知旧制
不为无意也
梦溪笔谈世人画韩退之小面而美髯着纱帽此乃
江南韩熙载耳尚有当时所画题志甚明熙载谥文
靖江南人谓之韩文公因此遂谬以为退之退之肥
而寡髯元丰中以退之从享文宣王庙郡县所画者
是熙载后世不复可辨退之遂为熙载矣
闻见后录予旧于滍城孔宁极家见孔戣私纪一编
有云退之丰肥喜睡每来吴家必命枕簟近潮阳刘
方明摹唐本退之像来信如戣之记益知世所传好
须髯果韩熙载也
石林燕语王右丞正仲口吃遇奏对则如流欧阳文
忠近视常时读书甚艰惟使人读而听之在政府数
年每进文字亦如常人不以异贵人真自有相也余
为郎官时尝遇视朔过殿有御史为巡使者法当独
立于殿庭之南北向以察百官失仪其人久在学校
素矜囗无疾始引就位辄无故仆地既掖而起又仆
如是者三上遥望以为疾作亟命卫士数人扶出逮
至殿门步行如常问之曰自不能晓但觉足弱耳其
人官后亦不显亦其相然也
鉴戒录前史称腰带十围者甚众近者北史又云庾
信身长八尺腰带十围围者环绕之义古制以围三
径一即一围者三尺也岂长八尺之人而系三十尺
之腰带乎甚非其理此围盖取两手大指头指相合
为一围即今谓之一搦是也大凡中形之人腰不过
六尺七尺今一小围是一尺则身八尺腰带一丈得
其宜矣又沈存中笔谈云杜甫武侯庙柏诗霜姿溜
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四十围乃是径七尺无
乃太细长乎余谓存中善九章筭法独于此为误何
也四十围若以古制论之当有百二十尺围有百二
十尺即径四十尺矣安得云七尺也若以人两手大
指头指相合为一围则一围是一小尺即径一丈三
尺三寸又安得云七尺也武侯庙柏当从古制为定
则径四十尺其长二千尺又宜矣岂得以太细长讥
之乎老杜号为诗史何肯妄为云云也存中又云防
风氏身广九亩长三丈又云姮室亩广六尺九亩乃
五丈四尺如此防风之身乃一饼啖耳此又误也按
禹戮防风氏赋云可一亩广及长三丈盖古者亩广
六尺长六百尺防风氏身广九亩六尺长三十尺乃
为得理乃云九亩不知得之于何书然当以赋为正
而存中之说误也
侯鲭录东坡云久在江湖不见伟人在金川见滕元
发乘小舟破巨浪来相见出船巍然使人神耸好一
个没兴底张镐滕公且为我致意别后酒狂甚长进
也杜甫诗云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正
谓张镐也
话腴写照非写物比盖写形不难写心为难也夫帝
尧秀眉鲁僖公亦秀眉舜目重瞳项羽朱友敬亦重
瞳沛公龙颜嵇叔夜亦龙颜世祖日角唐高祖亦日
角文皇凤姿李相国亦凤姿尼父如蒙魌阳虎亦如
蒙魌窦将军鸢肩骆宾王亦鸢肩扬食我熊虎之状
班定远乃虎头司马懿狼顾周嵩乃狼肮若此者写
之似足矣故曰写形不难夫写屈原之形而肖矣傥
笔无行吟泽畔怀忠不平之意亦非灵均写少陵之
貌而是矣傥不能笔其风骚冲淡之趣忠义杰特之
气峻洁葆丽之姿奇僻赡博之学离寓放旷之怀亦
非浣花翁盖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否
则君子小人貌同心异贵贱忠恶奚自而别形虽似
何益故曰写心为难
释常谈身小谓之囗么春秋后语曰齐相孟尝君入
秦秦王留之不放归本国君乃逃去至函谷关关犹
未开秦法候鸡鸣关方开孟尝君有门客诈作鸡鸣
乃开遂得出关径往赵赵之人闻孟尝君至观者如
堵及见乃曰向来闻孟尝君之名将谓是魁梧之士
此乃囗么丈夫耳
人有失意瘦恶谓之憔悴春秋云屈原事楚襄王为
三闾大夫为佞臣靳尚所谗王乃流放之原遂游于
江潭行吟泽畔形容憔悴
癸辛杂识有传邓光荐赞文山像云目煌煌兮疏星
晓寒气英英兮晴雷殷山头碎柱而璧完血化碧而
心丹呜呼谁为斯人不在世间
偃曝谈余历查古人异相见于书史者如吕望芝眉
唐叔生而有手文曰虞遂以为名吴夫差肉食而有
墨色仲子鲁惠公夫人生有手文曰为鲁夫人干将
子眉广三寸公孙吕面长三尺广三尺张良手纹如
琴陈平手纹有兵符其妻萧氏手有帝金花印诸葛
亮手长八尺形细面粗犹如松柏皮肤枯槁文理润
泽石崇声似鼓顾思远头有肉角长寸许寿一百三
十岁七子迨死少子六十矣杜皇后长犹无齿晋成
纳采之日一夕尽生刘曜须髯百根长五尺身长九
尺三寸苻坚背有文隐起曰草付慕容皝版齿吕光
左肘有肉印刘渊须三尺当心有赤毫三根长三尺
萧道成鳞文遍体梁武舌文八字两骻骈骨项上隆
起有文在右手曰武梁简文眉翠色梁武妃丁贵嫔
左臂有赤痣上有五采而体多疣纳之其疣并失沈
约左目重瞳腰有紫痣王敬则两腋下生乳各长数
寸侯景左足上有赤瘤状如龟战应克捷瘤则隐起
分明如不胜瘤低及王僧辨至石头瘤隐陷肉中又
左足偏短不便弓马章昭达少遇相者曰卿貌甚善
须小亏则贵后醉堕马鬓角小伤侯景之乱中流矢
眇一目相者曰卿相善矣仕陈位至司空释昙如足
白于面虽跣涉泥水未尝污浊陈武章皇后手爪长
五寸面并红白每遇囗功之服则先折一爪张丽华
发长七尺后魏拓跋浚立发委地每卧则须垂至脐
高澄贾子儒相之曰人有七尺之躯不如一尺之面
一尺之面不如一寸之目崔浩纤妍洁白如美妇人
杨大眼眼如车轮芦曹身长九尺臂毛逆如猪鬣力
能拔树尝卧疾犹伸足举二人黄巢足有黄巢二字
唐高祖体生三乳马周妻卖饼媪也袁天纲见之言
法当贵周纳之封夫人高力士胸有七黑子安禄山
双足黑痣有毫李光弼之母有须数十长五寸诰封
韩国夫人杨都女生而连眉果得仙王钦若项有附
疣朱仲晦面有七星秦桧眼有夜光吕文德足长尺
余有咫赵子昂尖头小书生
珍珠船汉书张敞言昌邑王清狂不慧苏林注云凡
狂者阴阳脉尽浊不狂似狂故云清狂或曰色理清
徐而心不慧曰清狂犹云白痴也
刘尹道桓温鬓如灰猬反眉如紫石棱自是孙仲谋
司马宣王一流人
书蕉李龙眠所画七十二弟子像灭明猛毅甚于子
路则夫子所谓失之子羽者谓其貌武行儒耳又按
渡河投璧斩蛟则勇又不下子路也
妮古录李伯时未识山谷画王右丞像正与山谷同
但多髯耳秦少游藏一右丞像亦甚类之晏公一日
见韩愈画像语坐客曰此貌大类欧阳修夫永叔为
退之后身鲁直为摩诘后身二公根器清故出世皆
自不俗
见闻录詹东图云相术言人发际高者聪明低者愚
钝如汪司马伯玉李督学于鳞则低极去眉曾不二
寸余而发又重极皆以大聪明闻天下豫南习公论
及琅琊兄弟曰大美神仙相也小美王子相也余则
谓相书云形貌秀丽举动严肃性明心灵能涉造化
常有虹霓之志此自星辰中来则极类元美先生形
貌奇异举动急速性慧气刚言涉威福常有祭祀之
心此自神祇中来则极类敬美先生
群碎录王蒙长三尺张仲师长二尺二寸
孔子无须孔丛子子思告齐君先君生无发眉天下
王侯不以此损其敬今像多须误
名公像记倪文僖公与子文毅公像俱方面大耳丰
颐颏微髭须文毅尤为肥硕闻其曾孙翰儒言腰带
围可容中人四躯也公无子里中传文僖祷北岳其
夫人姚梦岳神指捧香合童子曰以为尔子孕而生
公故名岳言公隐宫公曾生子祝枝山野记亦言文
毅颀躬广颐美如冠玉腹大十围体有四乳云而陈
中丞人物志言文僖双目如电体有四乳祝或误也
阙里图像志按汉灵帝光和二年始置鸿都门学画
先圣及七十二弟子像观此则知画像始于汉也至
梁元帝初在荆州时自画先圣像为之赞而书之时
人称为三绝犹未闻设像也至唐开元八年司业李
元瓘上言孔宣父庙颜渊配其像立侍准礼宜坐侍
乃诏颜子十哲俱为坐像观此则知设像自唐已有
之然不知起于何时也及考魏兴和元年兖州刺史
李仲挺修庙碑云乃命工人修建容像雕塑十子奉
进儒冠于诸徒亦青衿青领圣容肃穆丹素陆离观
此则知设像始于魏也宋建隆元年诏修祠宇塑绘
圣贤像明天顺元年置先圣像一龛于文渊阁像乃
铜范饰金自是阁臣每晨入必先行四拜礼云
按四十七代孙孔传云家庙所藏衣燕居服颜子从
行谓之小影于像最真唐刘禹锡新州庙碑谓尧头
禹耳华冠象佩取之自邹鲁者即小影也四十六代
孙宗寿云家藏唐吴道子画先君夫子按几而坐从
以十弟子者亦谓之小影其立而颜渊侍者谓之行
教行教已有石本小影但摹传之虑久而讹今亦刻
之坚庶愈久不失其真也一广陵马大年为夏县
令寄居司马朴家见所藏先圣画像乃唐王维笔眼
中神采殊不类常像上长下短背微偻(
以传考之当然庄子载老
莱子出薪遇先圣反以告曰有人于此修上而趋下末偻
而后耳视若营四海一注长上而促下末偻微
曲也后耳耳近后也视若营四海则忧世之心可掬也)
抑形状末也论语曰子
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则虽摩诘亦安能作也一
元邹县尹司居敬曰蜀有文翁石室设孔子坐像其
坐敛跖向后屈膝当前盖古人席地而坐此像之最
古者阙里行教像颜子从后者顾恺之笔杏坛小影
像吴道子笔及近年司寇像皆汉晋衣冠耳若夫文
宣王像自唐以来加冕服之制者今并列图于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