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68600000009

第9章

五人道禮記云人者五行之端說文云天地之性最貴者也尚書云惟人萬物之靈孔氏傳云天地所生惟人為貴是故人字象臂脛之形也。

弗婆提者亦云毗提訶此云東勝身洲良以身形勝餘身故閻浮提者亦云瞻部無熱池側有瞻部林樹林高大此方無故所以不飜若準西域記音中飜為穢樹也。

瞿耶尼者亦瞿陀尼此云牛貨劫初之時須彌山西有一寶牛以此寶牛而為貨易故以名焉。

鬱單越者亦云俱盧此飜勝處於四洲中此最勝故。

四洲文下注壽歲者東南西三亦不局定爾許之歲今從極分而說之耳然南洲壽最不定也唯有北洲壽定千歲故俱舍云諸處有中夭除北俱盧洲以壽定故以樂極故以執堅故所以聖人不出其中。

言八難者一地獄二畜生三餓鬼四北洲五無想天六佛前佛後七世智辯聰八生盲瘖瘂北洲即在八難中一然則若論果報最勝北洲為上南洲為下若論值佛得聞正法南洲為上北洲為下故大論云南洲三事尚勝諸天況北洲乎一能斷婬二識念力三能精進是故生於南洲值佛聞法名為上上因緣仁義禮智信五也百王不易常也仁者忍也好生惡殺善惡含忍也又博施濟眾愛人利物也義者宜也裁制其事合其宜也禮者體也事得其體則君臣父子進退撙節若無其禮則非法也智者知也照了博察無所不明也信者忠也誠也驗也夫人之言既忠且誠可以驗用無虗妄也又愍傷不殺仁也清察不盜義也防害不婬禮也持心禁酒智也非法不言信也不殺不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五也能防身口名為戒也餘如下辨大論十二十三廣釋法界次第亦略示之然此五戒前四是性後一是遮即是在家受已而為清信士女也一不殺者云何名殺知是眾生發心欲殺而奪其命是名為殺若不如是名不殺也二不盜者云何名盜知他之物而欲取之去離本處是名為盜若不如是名不盜也三不邪婬者云何名邪婬若在家女父母兄弟姉妹夫主王法守護若出家者戒法守護乃至自婦受一日戒有娠乳兒及非道處如是犯者名曰邪婬若不如是名不邪婬也四不妄語者云何名妄語欺誑於他言無真實若不如是名不妄語也五不飲酒者酒有三種一穀酒二果酒三藥酒穀酒可見果酒者蒲萄阿梨咤樹果等名果酒也藥酒者種種藥艸和米甘蔗變成酒味不飲斯等名不飲酒也能行五常及持五戒則人道不失矣故堯舜禹湯以五常而治于天下仲尼軻雄祖述之則君臣父子夫婦正也夫人王以五常而治世法王以五戒而化物不殺則仁不盜則義不邪婬則禮不妄語則信不飲酒則智是故五常五戒名異而義同也世之君子謂佛之道無益于天下者豈其然乎豈其然乎昔宋文帝元嘉年中問侍中何尚之曰范泰謝靈運等皆云六經本是濟俗若性靈真要則以佛經而為指南如其率土皆純此化朕則坐致太平矣何尚之對曰臣聞渡江已來王導周覬宰輔之冠盖王蒙謝尚人倫之羽儀郄超王謐王坦王恭或稱獨步或號絕倫謝敷戴逵范汪孫綽皆致心於天人之際靡非清淨之士皆謂釋氏之教無所不可何哉且百家之鄉十人持五戒則十人淳謹百人修十善則百人和睦傳此風教周徧天下則仁人百萬矣夫能行一善則去一惡去一惡則息一刑一刑息於家百刑息於國則陛下之言坐致太平是也。

【科】六天道二十八天不同(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初欲界六天者一四天王天(居須彌山腹)二忉利天(居須彌山頂自有三十三天已上二天單修上品十善得生其中)三夜摩天四兜天五化樂天六他化自在天(已上四天空居修上品十善兼坐未到定得生其中)次色界十八天分為四禪初禪三天(梵眾梵輔大梵)二禪三天(少光無量光光音)三禪三天(少淨無量淨徧淨)四禪九天(無雲福生廣果已上三天凡夫住處修上品十善坐禪者得生其中無想天外道所居無煩無熱善見善現色究竟已上五天第三果居處上〔之〕九天離欲麤散未出色籠故名色界坐得禪定故得禪名)三無色界四天(空處議處無所有處非非想已上四天只有四陰而無色蘊故得名也)。

六天道天之名義如前已明二十八天者三界豎論也注文顯矣。

四天王天者東方提頭賴吒此云持國居黃金山領二鬼一名乾闥婆此云尋香行天帝俗樂之神也二名富單那此云臭餓鬼中勝者也或云主熱病神也南方毗留勒叉此云增長居瑠璃山領二鬼一薛茘多此云祖父餓鬼中劣者也二鳩槃荼此云甕形似冬瓜即厭魅鬼也西方毗留博叉此云非好報居白銀山領二鬼一毒龍二毗舍闍此云噉精氣鬼噉人及五穀之精氣也北方毗沙門此云多聞居水精山領二鬼一夜叉此云輕捷飛行疾也二羅剎此云可畏亦云暴惡也居須彌山腹者須彌此云玅高四寶所成名玅出七金山名高此山舉高三百三十六萬里八萬四千踰繕那山之半腹去地四萬二千踰繕那準樓炭經須彌山半廣二十四萬里若讀文句須知此說俱舍頌云玅高層有四相去各十千傍出十六千八四二千量堅首及持鬘常憍大王眾如次居四級亦住餘七山二忉利天忉利此云三十三也故須彌山頂有四峰一峰八天四八乃成三十二天帝釋居中成三十三俱舍頌曰玅高頂八萬三十三天居四角有四峰金剛手所住中宮名善現周萬踰繕那高一半金城中有殊勝殿周千踰繕那所言自有三十三者謂此山頂自有故也非謂除帝釋外別自有也單修十善者若夜摩已上兼修定力此中無定但修十善得生其中故云單修也三夜摩天夜摩此云時分亦云善時以此天中時時多分唱於快樂也四兜率天兜率此云喜足亦云玅足以此天中於五欲境生喜足故五化樂天於境變化而自樂故六他化自在天於自他境皆能自在變化故也已上四天悉空居者良由因修定力故使果報居空未到定者亦云未至未入根本地根本地未現前而能離欲故云未至未到也故止觀云若端坐攝身調和氣息泯然澄靜身如雲影虗豁清淨雖復清淨而猶見有身心之相是則名為欲界定也從此已去忽然不見欲界定中身首衣服牀鋪事等猶如虗空冏冏安穩身是事障事障未來障去身空未來得發如是名為未到地相無所知人忽若得此謂無生忍性障猶在未入初禪豈得謬計無生忍乎言性障者欲界惑也。

次色界中十八天者然此乃是清淨之色不同欲界垢染色也初禪三天一梵眾者梵眾即是梵王民也二梵輔者梵輔即是梵王臣也輔者弼也助也三大梵者世界之主故名大也二禪三天一少光者居二禪初其光且少名少光也無量光者光明勝前無有限量名無量光也光音天者此天語時口出淨光也音語音也又復彼天無有覺觀及以語音但以光當語故云光音也又火災之焰至此天際初生天者悉皆怖畏舊天語云勿怖勿怖以念火光故云光音也新譯謂之極光天矣。

三禪三天一少淨者居三禪初少分清淨名少淨也此淨勝前無有限量名無量淨也其淨周徧名徧淨也四禪九天一無雲者此從所依以立名也三禪已下雖云空居然其所依猶有雲故從四禪去諸天居空而無有雲此天居四禪之首在無雲之初是故從初名無雲也有福德力乃生此天果上說因名福生天也所感之果廣而且大名廣果天也無想天義如向已明無煩天者煩謂煩雜生此天中無諸煩雜名無煩天也無熱天者生此天中無諸熱惱名無熱天也善見天者色身殊勝善相見故名善見天也善現天者色相轉勝善變現故名善現天也色究竟天者色界諸天此天最上終極無過名色究竟天也離欲麤散者謂欲界之色麤而心散而今離之得色界之色細而心定也未出色籠者在於色界為色所罩未得無色四空之處名色籠也坐得禪定得禪名者謂根本四禪也此之四禪亦云四定諸文中云四禪八定四在八數而重列者若色無色二界相對色界名禪無色名定故云四禪四空定也若色無色對欲界散則上二界俱受定名故云四禪更云八定或云八禪亦上二界通名為禪定對欲亂禪亦名靜故諸聖教隨用不定三無色界有四天者揀異色界故云無色然無色界宗計不同故大眾部云有細色但無麤色故名無色故無色天變身萬億共立毛端空量地界阿含經說無色界天淚下猶如春月細雨佛邊側立皆是化作隨時大小非業果身仁王經列無色天眾涅槃經說無色界色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故大小乘皆說有色又毗曇云無色界中有道共戒道共戒是無作色法無漏緣通故此戒色隨無漏至無色界也成實論云色是無教不至無色故無色界有色無色宗計不同欲知成論色是無教不至無色須讀天台大部補注又中陰經說如來至無色界中無色諸天禮拜世尊華嚴經云菩薩鼻根聞無色界宮殿之香有色無色審自詳之言空處者行人厭患色籠如牢如獄心欲出離乃修觀智滅三種色得生此天空無所有名空處天言識處者行人厭患虗空無邊於是修觀捨其空處更緣識處名識處天言無所有處者行人厭於識處無邊於是捨之入無所有名無所有處天言非非想者捨二邊想而入定者名非非想行人厭於無所有想處如癡有想處如癰如瘡更有上定名非有想非無想處於是乃捨二邊求生此天亦云凡夫外道得此定時謂證涅槃斷一切想故云非有想也佛弟子眾如實知有細想煩惱故云非無想也得失合論故名非有想非無想矣受想行識四也能覆真理陰也蘊者聚也四言陰色言蘊文互現耳舊譯謂之陰新飜謂之蘊。

【科】上來所釋從地獄至非非想天雖然苦樂不同未免生而復死死已還生故名生死。

二上來下釋生死故前束別為總文云六道生死如向六段釋六道竟故今乃釋生死之說人多不知所以云爾。

【科】此是藏教實有苦諦。

三此是下結成苦諦以三藏人所解諸法是實有故摩訶衍人所解諸法皆如幻故七種二諦豈不思乎。

【科】二集諦者。

二集諦分三初標列會同分四初標名二集諦者即標名也所言集者以招集為義也則是心與諸業相應聚集招於生死之果也故集有三種業一善業即十善也二不善業即十惡也三不動業即四禪八定也四心流動見思煩惱與前業合定能招聚三界生死之苦果矣。

【科】即見思惑。

二即見思惑一句是集諦體也見思惑者界內四住也若約界外即五住焉見思名義前文已明。

【科】又云見修又云四住又云染污無知又云取相惑又云枝末無明又云通惑又云界內惑。

三又云下列異名集諦之體有種種名是故列之言見修者見即見道所斷煩惱即見惑也修即修道所斷煩惱即思惑也言四住者見惑若斷無有前後是故合之為一住也思惑且分三界次第所以離之為三住也住者著也以有見思則住三界不能出於火宅故也又云染污無知者文中作污字之誤也見思二惑能招生死名為染汙於境不悟名曰無知然小乘中立二無知染汙無知無明為體不染汙無知劣慧為體謂味勢熟德時數量耳大部補注已引注之又云取相者即起信論六麤是也所謂智相計名字相執取相相續相起業相業繫苦相也或云見思取生死相名取相也又云枝末無明者枝末乃對根本得名皆從喻也故別圓教障中無明即根本也障真無明即枝末也不了法界名曰無明無所明也何者法界中道喻如大地迷中道故名為不了即是無明如樹根本依地而生故云根本然而復迷根本無明於茲更起虗妄取相猶如枝末從根本生即是障中微細無明而生障真見思惑也又云通惑者通惑即對別惑得名通惑即是枝末無明別惑即是根本無明若塵沙惑亦別惑收文句記云二障只是煩惱所知此之二障若別論者在別地前無知唯是界外塵沙若通上下無知即攝內外無知及以無明故知但是開合異耳故地持中明煩惱障及似智障今家乃依大品大論開為三惑是故智障兼於事理障事智者是塵沙惑障理智者是無明惑若以通惑通於四教別惑別在別圓教者且如塵沙既是別惑通界內外及以四教豈得謂之別在別圓須知通惑通於三乘兩教二乘四教菩薩皆須伏斷見思惑故別惑別在菩薩所斷四教菩薩皆斷塵沙但前二教不斷無明之別惑耳夫通別二惑及通別習氣一家教部所明斷位其說不同何者止觀云初信破見二信至七信破思八信至十信斷習引華嚴云初發心時正習俱盡界外未盡界內盡耳輔行云八信至第十信習盡者習通界外塵沙無明引華嚴者初證初住却望十信故云界內正習盡也光明文句云二乘斷通菩薩斷別若通若別究盡在佛引地持云若入第九清淨淨禪通別惑累正習皆盡有人釋云通惑正使圓七信盡習氣至佛同別習盡又云佛地不唯別盡通亦窮邊以由見思徧十方故又有人云通盡已久望前總說云皆盡耳余謂此說得輔行釋初住却望十信習盡次第意也又有人云通別惑累至佛盡者此約界外自分通別又有說云通惑正習圓住前盡別惑正習初住已上至佛盡者約豎說也通別惑累至佛盡者約橫說也今謂止觀所明十信界內習盡且順教道次第云耳若依圓玅是則須明六即之義何者五品即是觀行三觀六根即是相似三觀初住已上分證三觀玅覺即是究竟三觀是則通別不出三惑三惑諦觀位位既玅何得前後橫豎落耶光明文句正示圓玅故云通別至佛方盡況輔行云從初已來三諦圓修與次第義永不相關此論麤惑任運斷處與次第齊若乃圓玅豈可只破通惑者哉位位圓玅如何解耶又云界內惑者以有見思故生界內通惑若盡則生界外此約大教云界外耳。

【科】雖名不同但見思耳。

四雖名下會同上來所列種種異名雖然不同葢是隨機篤論其意體是見思故云雖名不同但見思耳。

【科】初釋見惑有八十八使。

二初釋下別釋見思文分為二初釋見惑又二初通標名數初釋見惑是標名也有八十八是標數也。

【科】所謂一身見二邊見三見取四戒取五邪見(已上利使)六貪七瞋八癡九慢十疑(已上鈍使)。

二所謂下別釋其數文自分二初列十使為本一身見者於五陰身立以主宰名身見也二邊見者從身見上復計斷常執斷非常執常非斷隨計一邊名邊見也三見取者於非涅槃而生取著執以為勝名見取也四戒取者於非戒法謬有執持如外道持雞狗等戒名戒取也五邪見者邪心取理撥無因果名邪見也六貪乃是引取無猒。

同类推荐
  • 明史纪事本末

    明史纪事本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华下逢杨侍御

    华下逢杨侍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蜀鉴

    蜀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

    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经穴汇解

    经穴汇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严氏济生方

    严氏济生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冷少的娇妻

    冷少的娇妻

    她是艾宝儿,艾氏的小公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只是这一切在家族事业倒塌那一刻,荡然无存,被父亲亲自推出去牺牲,丢了最后的一点尊严,从此变得没心没肺,冷看人生。他京都商业巨贾,传闻他阴森冷血,邪肆残暴,如同恶魔般存在的男人,却独独宠着一个女人,宠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正文:门外,冷擎浑身是嗜血的杀气,仿佛是从地狱爬出来的撒旦,冰冷残暴的眼眸里是深深的刺痛与野兽般的哀鸣。“为什么!”男人怒吼,就像垂死的野兽。艾宝儿低下头,遮住眼里闪过的一丝不明情绪,再抬起头时,她嘴角已经带了一丝笑容,随手捡起一边的衬衫披上,走到男人的身边,指尖轻点他心脏的位置:“冷擎,我很早就说过的,这里,别对着我敞开。”“可是,我爱你啊。”他喉咙有些干涩,出口的话低沉沙哑,带着无尽的悲伤。艾宝儿转开眼,心竟然有一丝陌生的酸以及淡淡的疼。她看着屋内的冷天宇,淡声道:“我不爱你,一点也不爱,我要爱的,是他。”
  • 妖颜祸君之卿家九娘不好惹

    妖颜祸君之卿家九娘不好惹

    他是天纵风流的晋王,大历朝少女争相追逐的对象。她是机敏睿智的庶女,卿府姐妹们随时想要将她置于死地。彼时,她还懵懂,不谙世事。只当随手行个方便,救他一命。彼时,他还一心想要问鼎九五。只因她一个回眸,立誓娶她为妻。此刻,这一句,于她不过是句玩笑,于他却是山盟海誓。——————成墨云揽过那盈盈一握的小腰,嗔道,“九儿,瘦了硌手。”“燕瘦环肥四处有,九州万里我卿九娘是独一份儿!”此时她傲娇如我,一转身,细想,莫不是真瘦了?几日胡吃海塞再见夫主,他捧着她的脸,“这是一坨包子下凡来?”“啪。”墙角乖乖跪好。说好的相夫教子呢?说好的举案齐眉呢?说好的相敬如宾呢?某女横眉冷对,“都说是说好的,又没说要做!”
  • 徐锦传

    徐锦传

    四国九剑,腥风血雨。徐锦年少背负着家族使命,与北嘉皇子牵扯不断,却又与南颐将军墨谨卫结缘,徐锦看不懂自己的心,看不透这世道,只想安安稳稳过日子,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如何面对一件件撕心裂肺的事?徐锦不知道,你也不知道。
  • 台北春宴之何香芸

    台北春宴之何香芸

    在写何香芸的时候,我身边刚好发生了几件令人不快乐的事,所以情绪被我摆在十分低潮的位置。那时写了又撕、撕了又写,后来将已经完成的前三章又全部撕毁,决定暂时不写了。如果连自己都看不下去,怎能请读者老爷过目呢?
  • 我做僵尸一百天

    我做僵尸一百天

    天生尸命,生人勿进。只是结个婚,就把自己给结死了,这种倒霉法,也是空前绝后,没谁了。我死了,一个神秘男人出现,说是我的命中人,给我了一百天的寿命,让我替他办事。随之而来的诡异事件,扰乱了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之后,那个命中人纠缠着说,他是我的守护者老公,他想要娶我入门,这是什么鬼?他的口味实在太重了,我可是一个死人啊。
  • 影坛骄子:谢晋传

    影坛骄子:谢晋传

    谢晋,中国最杰出的导演,许多脍炙人口的电影《女篮5号》《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等影片均出自他的手,这些电影印证了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说明即使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中国文化也可能出现以生命历程组接成的大手笔,下一个世纪的中国文化,正可由此开启。我们在阅读谢晋的生平时,有如也一起阅读了一部中国电影史。
  • 清代扬州盐商的诗酒风流

    清代扬州盐商的诗酒风流

    本书研究清代扬州盐商的诗文、戏剧活动;梳理其文学艺术活动的基本面貌和对地方文事活动的贡献,探究盐商作家文学创作的内在动机,重新认识、评价盐商文人群体的精神追求及其创作的社会价值、盐商作家的文化品格;探究商人群体与文人阶层的互动影响,揭示造就地域文化繁荣的特点、机制等。其中重点研究清初的盐商诗人孙枝蔚、雍乾和乾隆时期的盐商诗人马曰琯和马曰璐兄弟、乾隆时期以布衣交天子的盐商文学活动家江春等人的文学活动经历。
  •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混江湖,不了解杜月笙,注定不得善终;混官场,不了解杜月笙,注定籍籍一生;中国帮会三百年来第一人,在民国江湖的腥风血雨中,他凭什么做成“谦谦君子”,在民国政坛的波诡云谲中,他稳坐钓鱼台,是什么,让杜月笙在乱世之中游刃有余?是什么,让杜月笙总能在危机之时,全身而退?
  • A Modest Proposal

    A Modest Proposa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