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身观者。已于空中见佛生身。当因生身观内法身。十力四无所畏大慈大悲无量善业。如人先念金瓶后观瓶内摩尼宝珠。所以尊妙神智无比。无远无近无难无易。无限世界悉如目前。无有一人在于外者。一切诸法无所不了。常当专念不令心散。心念余缘摄之令还。复次一切愚智当其死时。外失诸根如投黑坑。若能发声声至梵天。大力大苦大怖大畏无过死贼。唯佛一人力能救拔。能与种种人天涅槃之乐。复次一切诸佛世世常为一切众生故不惜身命。如释迦牟尼佛昔为太子时。出游道见癞人敕医令治。医言。当须不嗔人血饮之以髓涂之。乃可得差。太子念言。是人难得。设使有者复不可尔。即便以身与之令治。若为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佛恩深重过于父母。若使一切众生悉为父母。佛为一分。二分之中常当念佛。不应余念。如是种种功德随念何事。若此定成除断结缚。乃至可得无生法忍。若于中间诸病。起者随病习药。若不得定。六欲天中豪尊第一。飞行所至宫殿自随。或生诸佛前终不空也。若人药和赤铜。若不成金不失银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