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86000000006

第6章

傳曰。僧伽難提尊者至摩提國。見伽耶舍多尊者。時伽耶方為童子。既與薙落。聞風吹殿銅鈴聲。僧伽難提問曰。鈴鳴耶。風鳴耶。伽耶舍多曰。非風非鈴。我心鳴耳。曰。心復誰乎。伽耶舍多曰。俱寂靜故。於是僧伽難提尊者曰。善哉。善哉。繼吾道者。非子而誰。即付法。偈曰。心地本無生。因地從緣起。緣種不相妨。華果亦復爾。其後伽耶舍多至大月氐國見鳩摩羅多。付法作偈曰。有種有心地。因緣能發萌。於緣不相礙。當生生不生。

維摩經曰。何謂病本。謂有攀緣。從有攀緣。則為病本。何所攀緣。謂之三界。云何斷攀緣。以無所得。若無所得。則無攀緣。

傳曰。瑜伽師地論曰。如經言。清淨行苾蒭。於時時間。正作意思惟五相。乃至廣說方便。勤修增上心者。乃得名為清淨行。諸惡不善。欲等尋思。及親里等所有尋思。皆於此行為障礙故。唐方士邢和璞。嘗與房琯游。至夏口佛祠。和璞使人钁於古松之下。得大甕。甕中有畫一軸。展視之。乃婁師德.永禪師像也。和璞謂琯曰。能憶此乎。琯罔然不知。和璞令靜默少頃。琯忽自見其身為永禪師也。溈山祐禪師住山久。自乃知前身嘗為越州村寺。誦法華經僧也。

法華經曰。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

傳曰。經蓋嘗言。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豈一部之經。首尾自相違戾。曰。予論此經。蓋皆象也。聖人非不欲正言。以有不可勝言者。唯象為能盡其意。佛意以智身不可以三昧處求故也。以智體無所住.無所依故。若生想念願樂見之。即如所應現。無有處所依止故。猶如空谷響。但有應物之音。若呼之即應。無有處所可得故。華嚴經曰。有欲見普賢身及座者。但生想念是也。夫於散亂心時。一念佛號。便得覺道。但生想念。即見普賢。而十劫在定。謂佛法不現。徧會推求。謂普賢不見。非鈍根所知之境也。

大法炬陀羅尼經曰。復次應觀是色作無相想。云何觀色作無相想。當知此色生滅輪轉。念念不停。毗舍佉。如是色相。不可眼見。當知彼是意識境界。唯意所知。是故不可以眼得見。

傳曰。護法菩薩曰。五識唯緣實五塵境。不緣假法。以任運而緣。不作行解。不帶名言。是現量故。如眼識緣青.黃.赤.白等實色之時。其長短方圓之假色。雖不離青.黃.赤.白等實色之上。然眼識但緣實。不緣假也。既不緣假。則是意識作長.短.方.圓之心而緣也。蓋五識之初念。與明了意識緣五塵境之時。唯是現量。得五塵之實色。若後念分別意識起時。即是行解心中。作長.短.方.圓之色而緣。是比量心緣也。故經曰。當知彼是意識境界。唯意所知。是故不可以眼得見。奉先慧超禪師每曰。大眾。見聞覺知。只可一度。其有得於此乎。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曰。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傳曰。華嚴十萬偈。而十地品第六地唯論十二緣生。十二緣生者。三苦已成之軀是也。首楞嚴十卷。披剝根境詳矣。而其終特言五蘊。亦三苦已成之軀是也。佛意若曰。吾之法妙。不出眾生日用。使學者於凡夫身實證耳。如與阿難微細推檢陰入界處一一皆空。非因.非緣.非自然性。夫非因。即是不自生也。非緣。即是不他生也。既不自生。又不因他。則安有和合。即是不共生也。非自然性。即是非無因生也。四句無生。界從何有也。永嘉曰。明識一念之中五陰者。謂歷歷分明。即是識陰。領納在心。即是受陰。心緣此理。即是想陰。行用此理。即是行陰。穢汙真性。即是色陰。此五陰者。舉體即是一念。一念者。舉體全是五陰。歷歷見在一念之中。無有主宰。即是人空慧。見如幻化。即是法空慧。予觀永嘉之談五蘊。如駭雞犀之枕四面。視之其形常正。蓋無師自然智所成就也。

起信論曰。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問曰。若如是義者。諸眾生等。云何隨順。而能得入。答曰。若知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念。亦無能念.可念。是名隨順。若離於念。名為得入。

傳曰。以方便觀。其說并念。皆無能所。謂之隨順。而觀行深久。妄念自離。則契彼無念真理。謂之得入。夫言若離於念。名為得入。而論者曰。方便觀法。久自離念者。為鈍根說也。據佛祖本意。即不如是。予聞雲門偃禪師初扣陳尊宿之門。尊宿開門。把住曰。道道。速道速道。偃擬議。尊宿托開曰。秦時[車*度]轢鑽。雲門於是大悟於言下。如雲門可名得入也。

黃龍寶覺禪師作老黃龍生日偈曰。昔人去時是今日。今日依前人不來。今既不來昔不往。白雲流水空悠哉。誰云秤尺平。直中還有曲。誰云物理齊。種麻還得粟。可憐馳逐天下人。六六元來三十六。

傳曰。法華經曰。時富長者於師子座。見子便識。心大懽喜。即作是念。我財物庫藏。今有所付。我常思念此子。無由見之。而忽自來。甚適我願。我雖年朽。猶故貪惜。即遣傍人急追將還。爾時使者疾走往捉。窮子驚愕。稱怨大喚。我不相犯。何為見捉。使者執之愈急。強牽將還。於時窮子自念。無罪而被囚執。此必定死。轉更惶怖。悶絕躃地。又常不輕菩薩不專讀誦經典。但行禮拜。乃至遠見四眾。亦復故往禮拜讚歎。而作是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四眾之中。有生瞋恚。心不淨者。惡口罵詈言。是無智比丘。從何所來。自言我不輕汝。而與我等授記。當得作佛。我等不用如是虗妄授記。如此經歷多年。常被罵詈。不生瞋恚。常作是言。汝當作佛。說是語時。眾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擲之。避走遠住。猶高聲唱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夫窮子追之即躃地。常不輕直告之。即被捶罵。是二者。不知直中有曲。種麻得粟者也。

金剛三昧經偈曰。法從分別生。還從分別滅。滅是諸分別。是法非生滅。

傳曰。中觀論曰。無物從緣起。無物從緣滅。起唯諸緣起。滅唯諸緣滅。以是知色生時。但是空生。色滅時。但是空滅。譬如畫水成文。未嘗生滅。玄沙曰。鐘中無鼓響。鼓中無鐘聲。鐘鼓不交參。句句無前後。此真緣起無生之旨也。

肇論曰。觀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

傳曰。此明三時無去來。以辯不遷也。如人初在東方立。即名未去。故未去不得名為去。若動一步離本處。反望東方名已去。故已去不得名為去。或入便轉計云。動處則有去。此中有去時。非已去未去。是故去時去。龍勝所論。正破此執。曰。若有已去未去。則有去時。若無已去未去。則無去時。故偈曰。離已去未去。去時亦無去。如因兩邊短。有中間長。若無邊短。即無中間長也。於是以偈斷之曰。已去無有去。未去無有去。離已去未去。去時亦無去。

法華經偈曰。狐狼野干。咀嚼踐蹋。嚌嚙死屍。骨肉狼籍。

傳曰。狐貪而疑。狼貪而很。野干貪而痴。疑則痴之別。很則瞋之別。即三毒雜相也。咀嚼踐蹋。言於不淨之境。味著不厭。蹈籍不離也。嚌嚙死屍。骨肉狼籍。言於無常之身。計較不捨。紛亂不攝也。予論此經皆象。象以盡意。欲眾生深觀自悟耳。

入楞伽經曰。諸法無法體。我說唯是心。不見於無心。而起於分別。

傳曰。以此偈觀之。則凡見自心者。皆無分別矣。而可乎。曰。如世幻師。幻作男女牛馬。而觀者皆生著想。獨幻師無著想。了是自心所生故。又如良馬見物輒驚。獨見自影而無所驚。知從身所出故。以是義故。知雖分別。不礙明見自心也。

瑜伽師地論。勝義伽陀者。如經言。都無有主宰。及作者受者。諸法亦無用。而用轉非無。唯十二有支。蘊處界流轉。審思此一切。眾生不可得。於內及於外。是一切皆空。其能修空者。亦常無所有。我我定非有。由顛倒妄計。有情我皆無。唯有因法有。諸行皆剎那。住尚無況用。即說彼生起。為用為作者。眼不能見色。耳不能聞聲。鼻不能齅香。舌不能嘗味。身不能覺觸。意不能知法。於此亦無能。住持驅役者。法不能生他。亦不能自生。眾緣有故生。非故新新有。法不能滅他。亦不能自滅。眾緣有故生。生已自然滅。由二品為依。是生便可得。恒於境放逸。又復邪升進。愚癡之所漂。彼逐邪升進。諸貪愛所引。於境常放逸。由有因諸法。眾苦亦復然。根本二惑故。十二支分二。自無能作用。亦不由他作。非餘能有作。而作用非無。非內亦非外。非二種中間。由行未生故。有時而可得。設諸行已生。由此故無得。未來無有相。過去可分別。分別曾所更。非曾亦分別。行雖無有始。然有始可得。諸色如聚沫。諸受類浮泡。諸想同陽燄。諸行喻芭蕉。諸識猶幻事。日親之所說。

傳曰。彌勒菩薩曰。此中依補特伽羅無我勝義。宣說如是勝義伽陀。為欲對治增益.損減二邊執故。於所攝受。說為主宰。於諸業用。說為作者。於諸果報。說為受者。如是半頌。遮遣別義所分別我。諸法亦無用者。遮遣即法所分別我。由此遠離增益邊執。而用轉非無者。顯法有性。由此遠離損減邊執。用有三種。一主宰用.二作者用.三受者用。因此用故。假立主宰.作者.受者。所言二品者。無明乃至受。愛乃至老死也。無明至受者。有因諸法者也。愛至老死者。有因眾苦者也。然予觀所言。即說彼生起為用.為作者。乃是提無生法之綱領也。

玄沙有用處不換機句。

傳曰。夫以言逐言。以理遣理。皆世流布想。非能見道。楞伽經曰如楔出楔。如玄沙嘗曰。學者當用處不換機。而雖老於叢林者。亦莫識此語。可嘆也。玄沙嘗食茘支。問眾曰。這箇茘支得與麼紅。這箇茘支得與麼赤。你諸人且作麼生。若道一色。又是儱侗。若道是眾色。只成箇斷常。你諸人且作麼生。彥瑫曰。也只和尚自分別。玄沙曰。這儱侗愚癡。有什麼交涉。沖機曰。都來只是一色。玄沙曰。總與麼儱侗。有什麼了時。乃回顧問皎然。汝作麼生道。皎然曰。不可不識茘支。玄沙曰。只是茘支。又曰。汝諸人如許多時在我這裏。總與麼說話。不辯緇素。不識吉凶。我比來向汝道用處不換機。因什麼只管對話。有什麼交涉。道巘禪師曰。先聖憫汝顛倒馳逐。將一句子解落汝。知是這般事。掉放閒處。自著些筋力。卻於機語上答出話頭。將作禪道。非唯自賺。亦乃賺他。

華嚴經曰。如是自性。如幻如夢。如影如像。悉不成就。

傳曰。以真如之性。法爾隨緣。雖即隨緣。法爾歸性。以隨緣時。似有顯現。如觀幻法。不有而有。如觀夢境。不見而見。如觀水中之影。非出非入。如觀鏡中之像。不內不外。以無性隨緣。故理不成就。以隨緣無性。故事不成就。理事不成。則一切法俱不成也。六祖為至徹禪師說常.無常義曰。無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善惡一切諸法分別心也。徹曰。如和尚所說。大違經文也。六祖曰。吾傳佛心宗。豈違佛經。徹曰。經說佛性是常。和尚卻言無常。善.惡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無常。和尚卻言是常。此豈不相違。令學人轉加疑惑。六祖曰汝知不。佛性若常。更說什麼善惡諸法。乃至窮劫無有一人發菩提心者。故吾說無常。正是佛說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諸法若無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死生。而真常性有不徧之處。故吾說常者。正是佛說真無常義也。佛比為凡夫外道執於邪常。諸二乘人於常計無常。共成八倒。故於涅槃了義教中破偏見。而說真常.真樂.真我.真淨也。汝今依言背義。以斷滅無常。及確定死常。而錯解佛之圓妙最後微言。縱覽千徧。有何所益。於是至徹大悟於言下。

瑜伽師地論曰。法光明能治三種黑暗。由不如實知諸法故。於去來今多生疑惑。於佛法等亦復如是。此中無明及疑。俱名黑暗。又證觀察。能治昏沈睡眠黑暗。以能顯了諸法性故。

傳曰。百門義海曰。顯光明者。為見塵法界真如理事之時。顯了分明。此是智慧光明照也。若無智光明。理事不顯。但見法時。即是光明。由積智功圓。是故放一光明。則法界無不顯示。常觀察一切法界。是為放光明照一切也。藏公可謂能如實知諸法也。彌勒菩薩教令學者曰。睡當累足。作光明想。寶積經曰。法光明門。而能出生諸法理趣善巧方便。亦能出生一切法印。能入一切法印之門。於一切法所應作者。能了能入。於法光明。能得能說。以法光明隨順趣入諸法明門。

永嘉偈曰。惺惺寂寂是。無記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亂想惺惺非。

傳曰。六祖嘗謂眾曰。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諸人還識不。神會者出曰。是諸佛之本源。神會之佛性。祖曰。向汝道無名無字。汝便喚作本源佛性。他日汝但作知解宗徒。又嘗令道明安坐。曰。不思善.不思惡。正當與麼時。阿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而道明乃悟旨。自是觀之。祖師未嘗肯以是法印人。而永嘉顯告曰惺惺寂寂是。則過矣。而不可以不辯。幽州盤山寶積禪師知此意有所垂示。則曰。心月孤明。光吞萬境。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忘。復是何物。至於騰騰作一鉢歌曰。萬代金輪聖王子。只這真如靈覺是。菩提樹下度眾生。度盡眾生出生死。不死不生真丈夫。無形無相大毗盧。塵勞滅盡真如在。一顆圓明無價珠。騰騰殆可以嗣永嘉也。

溈山祐禪師曰。學道人。慎弗令心地掩染。但約莫眾苦盡。即是佛心。

同类推荐
  • 法华义疏

    法华义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同纪事

    大同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宫闱典外戚部

    明伦汇编宫闱典外戚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废材轻狂:绝色战魂师

    废材轻狂:绝色战魂师

    【完结】【爆笑女强】一觉醒来,穿越异世,身边只有一把破剑。草包?废材?臭乞丐?睁大你们的24KX眼看清楚,魂系血能觉醒,魔剑诞生,三只惊爆眼球的神兽匍匐在侧,看我灵漓如何只手玩转这个世界!“灵漓,你跑的掉么?”本想设计让这风流帅公子当自己保镖,谁知这货竟是强到吓人的千尊邪王,不仅没坑到他,反而被吃干抹净,拆的连骨头都不剩。在第1002次逃跑未遂后,某女满面苦容,“莫渊你丫的怎样才肯放过我!”邪王殿下歪着脑袋沉思片刻,“唔,先去把床暖了。”【读者群:123268613】
  • 佛说未曾有正法经

    佛说未曾有正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们身边的空缺

    我们身边的空缺

    《我们身边的空缺》作者高安侠通过富有鲜明个性的文字,充分地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感悟凸显出来。关注“人”,特别是关注身边小人物,他们的苦痛作者感同身受,在平静的文字背后暗藏悲天悯人的情怀,充满了个性和智慧。在文本中有很大比重的作品是对历史的独特诠释,作者常常试图叩开锈迹斑驳的历史之门,造访历史。《我们身边的空缺》以古人古事为题材,诠释那一个个高贵的或者是丑恶的灵魂,非常智慧地注入她自己独特而新鲜的感悟与见解,时不时闪现一种超越时空的哲思,令人耳目一新。
  • 邪王追妻

    邪王追妻

    原书名《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她,21世纪金牌杀手,却穿为苏府最无用的废柴四小姐身上。他,帝国晋王殿下,冷酷邪魅强势霸道,天赋卓绝。世人皆知她是草包废材,任意欺压凌辱,唯独他慧眼识珠对她强势霸道纠缠誓死不放手。且看他们如何强者与强者碰撞,上演一出追逐与被追逐的好戏。
  • 大气婉成

    大气婉成

    父母早早外出打工,剩下舞婉嫣与奶奶相依为命,性格内向的她难以融入到新的学校,不敢与人交流,时常被人欺负,在18岁生日这天,她无意的走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改变了她的生活…
  • 关于真善美的格言(经典格言)

    关于真善美的格言(经典格言)

    知识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欲的目的是美,真善美,即人间理想。本书汇集了关于情感、热情、激情、忧伤、爱憎等名言数百余条,包括有格言、谚语。它们或文中所摘,或诗中所抄,或从大众口头所采。本书通过这些名言,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阅读它们,能对人的思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能更好的体会真善美。
  • 名人传记丛书:富兰克林

    名人传记丛书:富兰克林

    名人传记丛书——富兰克林——他从苍天那里取得了雷电,从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权:“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奇山秀水张家界

    奇山秀水张家界

    张家界号称有“三千奇峰,八百秀水”,人称“名动全球,到此实堪三击掌,热拔五岳,归来不用再看山”,是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其自然风光具有雄、奇、险、秀、幽等五大特色,其中黄石寨、金鞭溪被推介为国际黄金旅游线。本书重点介绍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国家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武陵新秀杨家界、百里画廊茅岩河等风景名胜区,26条游览线,总计240多个自然风光景区和人文景点,并为旅游者提供旅程设计、旅游交通、旅游食宿娱乐和旅游购物等实用资讯。本书内容丰富,照片精美,实用性强,是自助旅游的好向导。
  • 执政组织资源与执政党的组织建设

    执政组织资源与执政党的组织建设

    执政党的组织资源,是执政党的资源系统中的首要资源,是其他资源发挥作用的基础和载体。因此,充分发挥和利用党自身的组织资源的功效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有效执政的关键。由沈建红编著的《执政组织资源与执政党的组织建设》共9章节,内容为组织资源理论的基本概念,组织资源理论的历史形成追溯,执政党组织资源整合的基本要素,中国共产党组织资源整合的历史经验等。
  • 鬼戏

    鬼戏

    有一天我穿上了爷爷一直祭拜的戏服,却生了一场大病,从此我就要踏上这条不归路,开始做一个戏子,只不过我唱戏不是给人听,而是给鬼听,稍有差池,就有性命之忧……我到底该如何抓恶鬼,斗恶人,在人世间,最为可怕的到底是人是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