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3600000027

第27章

敕创翻十地经论。厥初命章宣武皇帝亲自笔受。然后方付沙门僧辩等讫尽论文。佛法隆盛英俊蔚然。相从传授孜孜如也。三藏留支从洛阳宣武帝永平元年戊子。至邺都孝靖帝天平二年乙卯。将三十年相继翻译出金刚般若等经十地等论共三十部。帝又敕清信士李廓撰众经录。廓学通玄素条贯经论雅有标拟。故其录云。三藏法师留支房内。经论梵本可有万夹。所翻新文笔受[葶-丁+呆]本满一间屋。然其慧解与勒那相亚。而神悟聪敏洞善方言。兼工咒术则无抗行矣。尝坐井口澡灌内空。弟子未来无人汲水。留支乃操柳枝聊撝井中。密加诵咒才始数遍。泉水上涌平及井栏。即以钵酌用之盥洗。旁僧具见莫测其神。咸共嘉叹大圣人也。留支曰。勿妄褒赏斯乃术法。外国共行此方不习谓为圣耳。惧惑世罔遂秘不宣 奋迅王问经二卷 不必定入印经一卷 一切法高王经一卷 第一义法胜经一卷 一顺中论二卷(已上五部七卷长房等录并云菩提留支所译今按经初本译序记并云瞿昙流支非菩提也今移在瞿昙录中) 宝髻菩萨四法经论一卷 三具足经论一卷 转法轮经论一卷(已上三部三卷房等亦云菩提留支所译按序记乃是毗目智仙故此三部亦移录) 众经论目录一卷(此是留支所撰非是梵本别翻今目录中叙此不复存也) 菩萨境界奋迅法门经十卷(宝唱录云菩提留支译今以即是萨遮尼干子经异名故不存别) 十法经一卷(元象二年于邺都出第二译与梁伽婆罗出者同本今编入宝积当第九会名大乘十法会) 无畏德菩萨经一卷(亦云无畏德女经元象二年于邺都译第五出阿术达经等同本编入宝积当第三十三会昙林笔受) 如来师子吼经一卷(正光六年于洛阳出第一译与唐日照方广师子吼经同本) 银色女经一卷(元象二年于邺都译第二出与西晋法炬前世三转经同本) 正恭敬经一卷(一名威德陀罗尼中说经或名正恭敬经元象二年邺都出第一译与阇那崛多善恭敬经同本) 转有经一卷(元象二年于邺都译第二出与菩提留支方等修多罗同本) 阿难陀目佉尼诃离陀邻尼经一卷(第八译与支谦无量门微密持经同本) 金刚上味陀罗尼经一卷(正光六年于洛阳出第一译与隋崛多金刚场经同本) 摄大乘论二卷(普泰元年于洛阳出与陈真谛唐玄奘所译摄论同本阿僧佉作) 无字宝箧经一卷(元象二年于邺都出第二译与留支等出者同上十部并见隋费长房录及唐内典录等)

右一十部一十一卷(前九部十卷见在后一部一卷阙)

沙门佛陀扇多。魏言觉定。北印度人。神悟聪敏内外博通。特善方言尤工艺术。以孝明帝正光六年乙巳至孝靖帝元象二年己未。于洛阳白马寺及邺都金华寺。译十法等经十部。沙门昙林等笔受 得无垢女经一卷(或无得字一名论义辩才法门兴和三年于邺都出第三译与宝积无垢施会及法护离垢施经同本见长房录)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三卷(兴和二年于邺城金华寺出昙林笔受第五译或四卷与宝积善住意会及法护如幻三昧经等同本见长房录) 毗耶娑问经二卷(初出与宝积广博仙人会同本兴和四年七月十七日于尚书令仪同高公第译三十日毕沙门昙林笔受见经前叙记) 奋迅王问经二卷(第二出与罗什自在王经同本兴和四年七月三十日于尚书令仪同高公第内启夹创译沙门昙林笔受见经前序记) 不必定入定印经一卷(初出与唐义净入定不定印经同本兴和四年九月十九日于尚书令仪同高公第译沙门昙林笔受见经前序记) 一切法高王经一卷(一名一切法义王经第三出与诸法勇王经等同本兴和四年六月二十三日在窦太尉定昌寺译沙门昙林笔受见经前序记) 第一义法胜经一卷(初出与大威灯光仙人经同本兴和四年九月一日于尚书令仪同高公第译沙门昙林笔受见经前序记) 金色鹿王经一卷(兴和四年于金华寺沙门昙林笔受第二出与昙摩留支出者同本见长房录) 八部佛名经一卷(亦云佛经兴和四年于金华寺出沙门昙林笔受见长房录) 顺中论二卷(无著菩萨造武定元年八月十日尚书令仪同高公第译沙门昙林笔受) 唯识论一卷(一名破色心或云唯识无境界论在金华寺出天亲菩萨造第一译与陈真谛唯识论及唐译二十唯识论并同本见长房录) 壹输卢迦论一卷(龙树菩萨造在金华寺出见长房录云伊迦输卢迦论) 正法念处经七十卷(兴和元年于邺城大丞相高澄第译昙林僧昉等笔受见长房录) 无垢优婆夷问经一卷(兴和四年出见长房录) 解脱戒本一卷(出迦叶毗部武定元年在邺部侍中尚书令高澄请出见经前序僧昉笔受并制序亦见长房录) 菩萨四法经一卷(金华寺出昙林李希义等笔受见长房录) 宝意犹儿经一卷(于金华寺为高仲密出见长房录) 犊子道人问论一卷(于金华寺为高仲密出李希义笔受见长录)

右一十八部九十二卷(解脱戒上一十五部八十九卷见在菩萨四法下三部三卷阙本)

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魏云智希。中印度波罗奈城净志之种。少学佛法妙闲经旨。神理标异领悟方言。以孝明帝熙平元年游寓洛阳。后京师迁邺亦与时从。以孝靖帝元象元年戊午至武定元年癸亥。于邺城内在金华昌定二寺及尚书令仪同高公第内。译得无垢女等经一十八部。沙门僧昉昙林居士希义等笔受 回诤论一卷。业成就论一卷(已上二论长房等录皆云瞿昙流支译今按经初本译序记乃云毗目仙今依经记为正)

又续高僧传云。当魏时有沙门菩提流支。与般若流支前后出经。而众录传写率多轻略。各去上字但云流支。而不知是何流支迄今群录译目相摄难得详定。升今搜校实录件注如前。余所未见侯诸后进耳 摩诃迦叶经二卷(亦云大迦叶经或无大字兴和三年于骠骑大将军左仆射内侍中司徒公孙腾第译见经前序今编入宝积当第二十三会) 僧伽吒经四卷(元象元年于司徒公孙腾第译见续高僧传) 频婆娑罗王问佛供养经一卷(兴和三年出增一阿含第二十六异译见长房录)

右三部七卷(前二部六卷见在后一部一卷阙本)

王子月婆首那。魏言高空。中印度优禅尼国王子。以孝靖帝元象元年戊午讫兴和三年辛酉。于邺都司徒公孙腾之第。译迦叶等经三部。沙门僧昉笔受。首那从魏之梁及于陈代更译诸经。如别所述 宝髻菩萨四法经论一卷(题云宝髻经四法优婆提舍天亲菩萨造兴和三年九月一日在金华寺为御史中丞高仲密译沙门昙林笔受见经前序记) 三具足经论一卷(题云三具足经优婆提舍天亲菩萨造兴和三年九月十三日在金华寺为骠骑大将军高仲密译沙门昙林笔受见经前序记) 转法轮经论一卷(题云转法轮经优婆提舍天亲菩萨造兴和三年八月十一日在金华寺为开府仪同三司渤海高仲密译沙门昙林笔受见经前序记) 业成就论一卷(天亲菩萨造初出与唐译大乘成业论同本兴和二年七月二十五日为高仲密于金华寺译沙门昙林笔受见经前序记) 回诤论一卷(龙树菩萨造兴和三年三月二十日于金华寺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御史中尉渤海高仲密译沙门昙林笔受见经前序)

右五部五卷其本见在

沙门毗目智仙。北印度乌苌国人。刹利王种释迦之苗裔。曩者流离王坏迦毗罗城诛残释种。当斯时也有四释子。忿其见逼不思犯戒出外拒军。流离遂退归还本国城中不受。告曰。吾为法种誓不行师。汝退彼军非吾族也。既被放斥远投诸国。本是圣胤竞宗树之。四释支离皆王一国。今乌苌梵衍王等并其后也。嗣胤相承于今不绝。智仙法师即斯王种。妙闲三藏最善毗昙。与瞿昙流支同游魏境。至瞿昙流支尊事为师。以孝靖帝兴和三年辛酉。于邺城内在金华寺。共瞿昙流支译宝髻论等五部。沙门昙林笔受。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御史中尉渤海高仲密为。檀越启请供养。并见经前序记。而智仙法师游方弘化。踰越沙险志在利生。既启梵文应多部卷。但余见浅狭寻览未周。所睹五部经件述如右。后进傥遇幸希续补。使法门无谬岂不善欤。自魏及唐传录非一。智仙法师未蒙编载。弘法之名莫着。高行之迹靡彰。伤哉悲哉深可叹矣 涅槃论一卷(或云大般涅槃经婆薮盘豆菩萨造略释大经见内典录初出)

右一部一卷其本见在

沙门达磨菩提。此云法觉。内典录云达磨菩提译涅槃论。不显帝代而编魏末。今同彼附于此中(复有涅槃论三卷亦题达摩菩提译寻文乃释前论或疑是人造)

齐高氏都建业(亦云北齐)

从文宣帝天保元年庚午。至高恒无谥承光元年丁酉。凡经六主二十八年。缁素二人。所出经论八部五十二卷

沙门那连提梨耶舍(七部五十一卷经论) 居士万天懿(一部一卷经) 菩萨见实三昧经十六卷(或十四卷大统四年于天平寺出今编入宝积当第六十会) 大集月藏经十卷(题云大集经月藏分第十二或十二卷或十五卷或直云月藏经大统二月于天平寺出) 大集须弥藏经五卷(内题云大乘大集经须弥藏分第十五或题云须弥藏经天保元年于天平寺出) 大悲经五卷(天保九年于天平寺出大周录云涅槃支流) 月灯三昧经一卷(或十卷天保八年于天平寺出) 施灯功德经一卷(亦名然灯经天保九年于天平寺出) 法胜阿毗昙心论经六卷(大德优波扇多造或七卷或无法胜字或加别译字或云法胜字或加别译阿毗昙论清河二年北天寺出并见长房录)

右七部五十一卷其本并在

沙门那连提梨耶舍。齐言尊称。北印度乌场国人。正音应云邬茶茶音持耶反。奘法师云。乌仗那唐翻之苑。谓昔轮王之苑囿。其王与佛同氏亦姓释迦。刹帝利种。齐云土田主也。由劫初之时先为分地主因即号焉。今所谓国王者是也。舍年十七发意出家。寻值名师备闻正教。二十有一得受具足戒。闻诸宿老叹佛景迹。或言。某国有钵某国有衣顶骨牙齿。神变非一。遂即起心愿得瞻奉。以戒初受须知律相。既满五夏发足游方。所以天梯石台之迹。龙庙宝塔之方。广周诸国并亲顶礼仅无遗逸。曾寄竹园寺一住十年。通履僧坊多值明德。有一尊者。深识人机见。语舍云。若能静修应获圣果。恐汝游涉终无所成。尔日虽闻情无领悟。晚来欲想悔将何及。耶舍北背雪山南穷师子。历览圣迹仍旋旧坏。乃睹乌场国主真大士焉。自所经见罕俦其类。试略述之。安民以理民爱若亲。后夜五更先礼三宝香华伎乐竭诚供养。日出升殿方览万机。次到辰时香水浴像。宫中常设日百僧斋。王及夫人手自行食。斋后消食习诸武艺。日景将昳写十行经。与诸僧共谈法义。复与群臣量议治政。暝入佛堂自奉灯烛。礼拜读诵各有恒条。了其常业乃还退静。三十余年斯功不替。王有百子诚孝居怀。释种余风胤流此国。但以寺接山阜野火所焚。各相差遣四远投告。六人为伴行化雪山之北。至于峻顶见有人鬼二路。人道荒险鬼道利通。行客心迷错寻鬼道。渐入其境便遭杀害。昔有圣王。于其路首作毗沙门天王石像手指人路。同伴一僧错入鬼道。耶舍觉已口诵观音神咒。百步追及已被鬼害。自以咒力得免斯厄因复前行。又逢山贼专念前咒便蒙灵卫。贼来相突对目不见。循路东指到芮芮国值突厥乱西路不通。反卿意绝。乃随流转北至泥海之旁。南距突厥七十余里。彼既不安远投齐境。天保七年届于邺都。文宣帝洋极见殊礼偏异恒伦。耶舍时年四十。骨梗雄雅物议弹之。缘是文宣礼遇隆重。安置天平寺中请为翻经三藏。殿内梵本千有余夹

敕送于寺处以上房。为建道场供穷珍妙。别立厨库以表尊崇。舍从文宣帝天保八年丁丑。至高纬(无谥)天统四年戊子。于邺城天平寺译菩萨见实经等七部。敕照玄大统沙门法上等二十余人监掌翻译。照玄都瞿昙般若流支长子沙门达摩阇那(齐言法智)及居士万懿传语。舍于齐时大兴正法弘畅众心。文宣重法殊异躬偏恭敬。其奉信推诚为如此也。耶舍每于宣译之暇时陈神咒。冥救显助立功多矣。未几授昭玄都俄转为统。所获供禄不专自资。好起慈惠乐兴福业。设供饭僧施诸贫乏。狱囚系畜咸将济之。市廛闹所多造义井。亲自漉水津给众生。又于汲郡西山建立三寺。依泉旁谷制极山美。又收养疠疾男女别坊。四事供承务令周给。又往突厥客馆劝持六斋羊料放生受行素食。又曾遇病百日不起。天子皇后躬问起居。耶舍叹曰。我本外客德行未隆。乘舆今降重法故尔。内抚其心愧惧交集。耶舍后至隋代更出诸经。备在隋录具如后述 尊胜菩萨所问一切诸法入无量门陀罗尼经一卷(第三出与无涯持法门经等同本或直云尊胜菩萨所问经亦直云入无量门陀罗尼经)

右一部一卷其本见在

居士万天懿本姓拓跋。北代云中人也。魏分十姓因为万俟氏。世居洛阳故复为河南人也。后单称万氏。少曾出家师婆罗门。而聪慧有志力。善梵书梵语兼工咒术。由是应召得预翻传之数。懿以武成帝湛河清年中。于邺都自译尊胜菩萨所问经一部。见长房录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潇少晗婉轩

    潇少晗婉轩

    她在最美的时光遇到了他,可是命运的捉弄却让他们分离……两年以后,他们再次相遇,而他的身边却有了新的恋人……她万般无奈下成了另一个人的“女朋友”,却不知道这背后竟有不为人知的秘密……洗尽铅华,当一切结束之后她带着狼狈的身心离开这伤心地,逃离这一切。然而命运的再次捉弄又让她不得不卷入其中……错综复杂的上代恩怨,扑朔迷离的感情纠葛,到底是谁的错?他们的爱情又将何去何从?小说章节会持续更新中。放心阅读,不会弃坑!验证QQ群:452279560欢迎亲的加入~
  • 情落千年之与伊人共眠

    情落千年之与伊人共眠

    今生:她,颜昔眠,千川国丞相之嫡女,丞相待她冷淡如水,自小她就一直待在出面,自从得知江湖上流转一个千年墓宫有不少人间至宝,而地图在天下第一庄中,她就夜探山庄,没想地图未偷到,则惹上了难缠的他.他,千川牧凡,千川国的世子,他才识,相貌,武功等皆天下第一,他自己建造了天下第一庄,他在世人眼中已是完美之人,可是当她夜探山庄,欲偷墓宫地图,与他在樱花林的初遇,她的灵动,狡猾,以及那撼动了他心中最深处的爱恋,他就知道他的目光,他的世界就只剩下了她.推荐新文:寻三生之邪后很嚣张
  • 入浮石山

    入浮石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说剑吟

    说剑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霜华传

    霜华传

    沈氏有女,名为霜澪。炎朝不过于她鼓掌之物。一生权谋算计,一生机关尽布。兜兜转转,只待为她画眉人。**不正经版。吃人不见骨的沈家,沈霜澪会被吃掉?N0,她还玩转了皇朝,斗了天下。与她斗智?抱歉,你还是回幼儿园吧。和她比美?抱歉,去整容吧。面对算计,沈霜澪眉眼尽是不屑。众人偏头,“王爷!”沈四小姐在前方虐,薄珩也陪老婆一起虐。不过,一个虐渣,一个虐狗而己。
  • THE PLANET MARS AND ITS INHABITANTS

    THE PLANET MARS AND ITS INHABITAN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诗话总龟后集

    诗话总龟后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燕去雁归(中国好小说)

    燕去雁归(中国好小说)

    婚姻不幸的农村妇女月竹在复杂的家庭矛盾中苦苦挣扎,找寻不到出路,生活的琐事压得她踹不过气,生活究竟如何走下去,她在思考着,探索着……
  • 唐朝谜案

    唐朝谜案

    一个发生在唐朝的高智商探案的故事。新晋文状元陈瑾枫意外地接手了一起武状元被杀案子,看似普通的一桩谋杀案,其背后原来隐藏着重大的秘密,看一个小小的客栈连环凶杀案,是怎样挑起错综复杂的宫廷斗争,是怎样推进突唐交战的历史进程,是怎样揭示埋藏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秘密。而这个幕后之人,又是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设局过程中,达到目的,玩弄世人。一个小小的文状元,能否冲破谜局找到答案。真相到底是什么,故事情节出人意料,内容新奇,请大家跟着主人公的脚步,一起去探索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玲珑玲珑安红豆

    玲珑玲珑安红豆

    南禺之山梧桐之上为凤族的栖地,玲珑作为未来百鸟领主不知凤言。只晓得吃喝玩乐,游戏人间。时不时裹上青丘的大王去人间寻欢作乐,喝喝小酒、听听小曲儿。某日,把自己当狐狸,一身骚气的逗了逗某个路过的小少年、逗出了篓子......完了,这个篓子有点社会,摆脱不了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