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3800000007

第7章

多集补药而已也。总而论之。血证属虚痨门。固宜滋补。第恐瘀邪未清。骤用补法。则实以留邪为患。而正气反不受益。历见干血痨瘵等证。皆系医人横用滋补。以致旧血不去。新血不生。不知旧血。客于经络脏腑之间。如木之有蛀。不急去之。非木死。其蛀不止也。故仲景治干血。用大黄 虫丸。夫既成虚痨之证。而内有干血。犹须峻药去之。则其虚未成者。更不可留邪为患。故实证断不可用补虚之方。而虚证则不废实证诸方。恐其留邪为患也。或虚中实证。则攻补兼用。或十补一攻。在医者之善治焉。

以上所论。吐血始终治法略备。惟于兼证变证不及详言。另立门类。缕分条析。查证治者。可以钩考而得之。

呕血

吐血者。其血撞口而出。血出无声。呕血者。血出有声。重则其声如蛙。轻则呃逆。气不畅遂而已。同是血出口中。治与吐血无异。但吐无声。而呕有声。证既小异。而治法若不加详。安能丝丝入彀。以轻重论。则吐轻而呕重。吐则其气尚顺。呕则其气更逆也。以脏腑论。吐血其病在于胃。呕血其病在于肝。何以言之。盖肝木之气。主于疏泄脾土。而少阳春生之气。又寄在胃中。以升清降浊。为荣卫之转枢。故伤寒论少阳为病。

有干呕呕吐不止之病。是少阳转枢不利。清气遏而不升。浊气逆而不降也。金匮呕涎沫头痛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取吴萸降肝之浊气。肝气降而呕自止。是肝木失其疏泄之常。横肆侮土。故成呕逆。主用吴茱萸。降肝之浊气。肝气不逆。则呕止矣。由此观之。可知凡呕皆属肝胆。而血又肝之所司。今见呕血之证。

断以调肝为主。诸家皆言呕血出于肝。而未详其理。吾故旁引金匮伤寒。以证明之。但金匮伤寒之呕。乃杂病之呕。属于气分者也。而失血之呕。则专主血分。治法自有不同耳。

先干呕。然后呕血。呕血后仍发干呕者。皆少阳之逆气也。用大柴胡汤。加蒲黄丹皮桃仁当归治之。呕血既止。再服小柴胡汤。以调和荣卫。转枢表里。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呕哕自止。血自安静。而不上潮矣。然肝胆相连。胆病未有不及肝者。丹栀逍遥散。可并治之。

但呕不吐。属少阳。呕吐兼有。属肝经。肝气善怒。其火最横。观伤寒论。肝气侮肺名曰纵。刺期门。肝气侮脾名曰横。刺期门。皆取刺法以泻之。则知肝气怒逆。而为呕逆。尤宜攘除肝火。不可纵敌为患。今本仲景刺法之意。变用汤药。宜当归芦荟丸。加丹皮蒲黄。凡发怒呕血。以及肝气横逆。其证恶闻人声。欲死不欲生。

欲按剑杀人。及惊狂骂詈。不认亲疏。皆肝经无情之火。非此大剂不能歼除。若此时因循。延至日久。病气未衰。正气先衰。虚中挟实。不攻不愈。欲攻不堪。是犹宋用贾似道。养奸为患。至国促而始去之。晚矣。若审其病稍轻者。但须凉肝血。调胃气。则呕血自止。犀角地黄汤。加柴胡枳壳。服后血止。再服逍遥散。加阿胶牡蛎香附以收功。

有平时呕酸呕苦。以及失血之后。常呕酸苦者。呕酸是湿热。试观夏月热汤过夜。则变为酸味。便知呕酸是湿热。呕苦是相火。胆寄相火。胆汁苦。故相火之味。能变胃津使苦。宜借用左金丸。再加血分药。以治血分为宜。盖此二药。辛苦降泄。治血药中。以为引导尤效。

呕血止后。如肝胆火旺。血虚烦躁。颊赤口渴。胸胁刺痛。发热盗汗。魂梦不安。此乃相火内炽。欲作骨蒸痨瘵。宜柴胡清骨散以治之。如兼咳嗽。喉间作痒。乃肝肺之气不相调协。宜用四逆散。香苏引。再加杏仁枳壳枯芩知母当归白芍治之。如咽喉中常若有气哽塞。善哕气打呃者。乃肝与心之气不畅故也。香苏饮。

加柴胡薄荷射干牛蒡子尖贝当归旋复花治之。逍遥散尤为治肝经之要药。加减得宜。皆能应手而取效也。

呕虽属于肝胆。然亦未有不关胃府者也。胃气逆上。治法已详吐血门。今并为医者补言之。凡血证带呕者。但治其血。血止而呕自止。凡呕证带血者。有如回食病。呕后见血水。此胃逆血枯。难治之证。大半夏汤。

麦门冬汤治之。玉女煎。加蒲黄麻仁亦效。四物汤。加甘草寸冬枳壳茯苓藕汁萝卜汁生姜荆竹油。皆清利胃气。养血止呕之药。

此篇论血。单以呕血论。然失血证。未有单见一证。而不兼见诸证者。今欲详其条目。不得不分门立说。至于用方。则须参考诸证而变化之。若拘守一门。以求方治。岂不胶柱鼓瑟。

咯血

咯血者。痰带血丝也。昔人谓咯血出于心。谓心主血脉。咯出血丝。象血脉之形故也。又谓咯血出于肾。盖肾主五液。虚火上升。则水液泛上。凝而为痰。然第吐痰已也。而何以又带血丝哉。盖肾气下行。则水出膀胱。今肾经之气不化于膀胱。而反载膀胱之水上行为痰。膀胱者。胞之室。膀胱之水。随火上沸。引动胞血随之而上。是水病兼病血也。观女人先发水肿。然后断经者。名曰水分。是水病而连累胞血之一证。又观伤寒论。热结膀胱。其血自下。夫热结膀胱。是水病也。而即能惹动胞中之血。从小便而下。又水病兼动胞血之一证也。据此。可知水泛为痰。而亦能牵引胞血矣。古法但谓咯血出于肾。而未能发明。致庸劣者竟谓其血出于肾脏。非也。所谓咯血出于肾者。乃肾气不化于膀胱。水沸为痰。而惹动胞血之谓也。此论从古未经道及。而予从伤寒悟出。千虑一得。不容自秘。医者知此。则可知治咯之法。并可知治痰之原矣。仲景猪苓汤。化膀胱之水。而兼滋其血。最为合法。再加丹皮蒲黄。以清血分。凡痰之原血之本。此方兼到。或用地黄汤。加旋复花五味天冬寸冬蒲黄。火甚者。用大补阴丸。加海粉牛膝云苓丹皮蛤蚧。凡此数方。皆主利痰立法。是就肾主咯血之说。以出治也。肾水化于膀胱。故泻膀胱。即是泻肾。膀胱与血室同居一地。

膀胱之水不泛。则自不动血室之血矣。数方皆治膀胱。兼治血室。故效。

夫痰为肾之所主。血实心之所主也。况水火互根。肾病及心。心病亦及肾。其有心经火旺。血脉不得安静。

因而带出血丝。咳逆咽痛者。导赤饮。加黄连丹皮血余蒲黄天冬寸冬尖贝茯苓治之。地骨皮散。加茯苓射干旋复花牛膝。太平丸亦治之。以上数方。皆就咯血出于心之说以立法。心主血脉。部居胸中。与肺为近。肺气咳逆。犹易牵动心部之血。故痰咳者。往往带出血丝。治血丝以心为主。肺为水之上源。水不清而凝为痰。痰不降而牵动血。治肺之痰。又是治咯血捷法。盖痰血之来。虽由心肾。而无不关于肺者也。太平丸为治肺通剂。紫菀散。保和汤。皆善能涤除肺痰。补泻兼到。另参咳血唾血门。可尽其治。

唾血

脾主消磨水谷。化生津液。津液腾溢。水阴四布。口中清和。湛然如露。是以终日不饮。而口不渴。亦终日闭口。而唾不生。唯脾之津液。不能清和散布。于是凝聚而为唾。是唾者。脾不摄津之故也。知脾不摄津而唾津。则知脾不摄血而唾血矣。唾津其常耳。而唾血则又甚焉。盖津乃气分之阴液。其源即在胃中。凝而为唾。其来既近。其伤不多。至于唾血。则出于阴分。内经云。脾为阴中至阴。盖五脏俱属阴经。而脾独名太阴。

以其能统主五脏。而为阴之守也。其气上输心肺。下达肝肾。外灌溉四旁。充溢肌肉。所谓居中央。畅四方者如是。血即随之。营运不息。所谓脾统血者。亦即如是。世医不识统血之义。几指脾为贮血之器。岂不愚哉。脾能统血。则血自循经。而不妄动。今其血走泄胃中。为唾而出。是脾之阴分受病。而失其统血之常也。

审系脾经火重。唇口干燥。大便秘结。脉滑实者。宜用泻心汤。加当归生地白芍花粉寸冬枳壳蒲黄甘草。

若是脾经阴虚。脉细数。津液枯。血不宁者。麦冬养荣汤。加蒲黄阿胶。甲己化土汤。加生地花粉人参寸冬藕节侧柏叶莱菔汁枳壳。皆滋利脾阴之要药。如或七情郁滞。脾经忧虑。伤其血而致唾血者。以脾主思虑。故每因思虑而伤脾阴。睡卧不宁。怔忡劳倦。饮食不健。宜用归脾汤。以补心脾。再加阿胶柴胡炒栀棕灰血余。以解郁火。清血分。此治脾兼治心。心脾为思虑所伤者。应手而效。又凡脾经忧抑。则肝木之气。遏于脾土之中。不能上达。故清阳不升。郁为内热。不须清热。但解其郁。郁升而火不遏矣。逍遥散主之。

脾土阴而用阳。脾经阴虚火郁者。上法略备。又有脾之阳气不旺。无以统运阴血。心战脉弱。四肢清冷。饮食不健。自汗身热者。用归脾汤。补脾之阳以生血。人参养荣汤。正元丹。皆治之。

亦有清晨唾血。每早初醒。血液满口。唾出即净。明晨又唾。乃卧后血不归经。溢退场门中。实证则由肝不藏血。必有头痛口渴便闭之证。用当归芦荟丸治之。虚证则由脾不统血。必有怔忡虚烦不眠等症。用归脾汤。加丹皮山栀棕灰五味治之。此证与肾虚齿衄相似。宜参看之。

高士宗曰。偶然唾血。一哈便出者。不药可愈。谓其血近胃。如先血后便为近血一般。故不药可愈。吾谓亦宜少用清味之药。可服甲己化土汤。加银花竹茹莱菔汁。丹溪又谓唾血皆属于肾。是混唾咯为一证。而以肾血之来。其路最深。其证最重。用保命生地散治之。吾谓先唾痰水。唾久然后唾血者。此血来路远。其证深。可用丹溪法治之。然亦有丹溪法所不能治者。即吾所定诸方。亦有不能尽治。别参吐咳诸门。自有治法。勿谓予论之不备也。

咳血

肺主气。咳者气病也。故咳血属之于肺。肺之气。外合于皮毛。而开窍于鼻。外证鼻塞。皮毛固闭。则其气反而内壅。呛出喉间。发为咳嗽。此外因之咳也。肺之气下输膀胱。转运大肠。通调津液。而主制节。制节下行。

则气顺而息安。若制节不行。则气逆而咳。此内因之咳也。夫外因之咳。不过其窍闭塞。肺气不得达于肤表。于是内奔喉间而为咳。其于肺之本体。固未常受伤也。至于内因之咳。则由于制节不行之故。盖肺为金体。其质轻清。肺中常有阴液。冲养其体。故肺叶下垂。如天道下际。其气泽之下降。亦如雨露之下滋。因之膀胱通。大便调。五脏六腑之气。皆得润利而不壅遏。肺气通调之益也。设肺中阴液不足。被火克刑。则为肺痿。肺叶焦举不能下垂。由是阴液不能垂之下注。肺中之气。乃上逆而为咳。此内因之咳。难治之证也。以上二者。乃肺之本病。自致咳嗽者也。又有为他脏所干。而亦咳嗽者。则以肺为华盖。诸脏皆居其下。

故他脏痰饮火气。皆能上熏冲射。使肺逆咳。故内经咳嗽论。详别脏腑。而总言之曰。聚于胃关于肺。病虽由于他脏。而皆关于肺。此肺之所以主咳嗽也。人必先知咳嗽之原。而后可治咳血之病。盖咳嗽固不皆失血。而失血则未有不咳嗽者。或外感失血。病由皮毛。内合于肺。自应咳嗽。或由胃中积热。火盛乘金。气上而咳。或由肝之怒火上逆而咳。此失血之实证。必致咳嗽者也。或由阴虚火旺。肺失清肃之令。痿燥作咳。或挟脾经忧郁。心经虚火。以致咳嗽。或肾经阴虚。阳气不附。上越而咳。此失血之虚证。不免咳嗽者也。

又有痰咳。界在半虚半实之间。又有气咳。属在虚多实少之证。或先咳而后失血。或先失血而后咳。或暂咳即愈。或久咳不止。种种不一。必细推究之。而于失血虚劳。庶得调治之法。

一实咳。外感风寒。先见头痛。恶寒发热等证。仲景云。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吐血者。用麻黄汤。李东垣师其意。用麻黄人参芍药汤。可见咳嗽吐红之证。多有因外感者。古法用麻黄。乃劫病之剂。且是气分之药。于血分尚少调治。须知咳固气病。然使不犯血分。又何缘而失血也哉。故必以兼顾血分为宜。医宗金鉴用苏子降气汤。予则用小柴胡汤。加紫苏荆芥当归白芍丹皮杏仁。于气分血分两兼治之。最得和表清里之法火重秘结者。加酒军。恶寒无汗者。加麻黄。胸胁腰背刺痛胀满者。为有瘀血。再加桃仁红花。盖小柴胡。为通利三焦。治肺调肝。和荣卫之良方。加减得宜。左宜右有。凡血家兼有表证者。以此方为主。极为妥当。普明子止嗽散亦可用。但药力薄。不堪治重病。如咳嗽轻带血少者。又须用此轻剂以调之。斯为中病。

而不致太过。止血者。再加蒲黄藕节。清火者。再加枯芩寸冬。降痰加尖贝茯苓。降气加杏仁枳壳。补血加当归生地。凡上两方。及加减之法。皆为新病咳血而设。其有外感既久。陈寒入肺。久咳喘满。因而失血者。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末世重生之活着

    末世重生之活着

    重生而来是重走旧路,还是踏上新的征途。她救下昔日闺蜜却冷眼看着相依为命的母亲命丧车下。活着,为什么要活着,活着才有希望。强者有强者的尊严,弱者有弱者的手段。既然你不想活,那么我就会连你那份一起好好活下去!
  • My Name is Red

    My Name is Red

    In the late 1590s, the Sultan secretly commissions a great book: a celebration of his life and his empire, to be illuminated by the best artists of the day - in the European manner. At a time of violent fundamentalism, however, this is a dangerous proposition. Even the illustrious circle of artists are not allowed to know for whom they are working. But when one of the miniaturists is murdered, their Master has to seek outside help. Did the dead painter fall victim to professional rivalry, romantic jealousy or religious terror?With the Sultan demanding an answer within three days, perhaps the clue lies somewhere in the half-finished pictures … Orhan Pamuk is one of the world's leading contemporary novelists and in My Name is Red, he fashioned an unforgettable tale of suspense, and an artful meditation on love and deception.
  • 网住你的爱

    网住你的爱

    【两岸文学PK大赛】有句话说得好: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在现代都市中,获取爱情的类型多种多样,而网购来的爱情,你尝试过吗?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快递公司快递员,而每天要邮递的快件不计其数,其中就包括邮递网购的商品。就是这样一份工作,让我获得了一份永生难忘且刻骨铭心的爱情。
  • 记忆真相

    记忆真相

    一场车祸,迷案重重,目击者少年路向天和警界神探冯司重寻找记忆与真相………
  • 拯救蛮荒女神

    拯救蛮荒女神

    地球屌丝易笑意外来到蛮荒大陆,成为了剑圣的弟子,他勤奋修炼,只想找到回家的路,奈何他及身边的红颜们都卷入了惊天阴谋之中,在不断拯救身边女神的过程中,他一步步变强,成为了绝世战神。冲冠一怒为红颜!想动我的女神,没门!神来诛神!
  • 盛唐巨子

    盛唐巨子

    我不是学霸,我不会虚空造物,更不会奇幻武功,我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一个神奇的匠师!
  • 天下姐妹

    天下姐妹

    大姐与边防军黎京生深深相爱,由于家庭变故,黎京生转业回到了北京。五年里,两人天涯咫尺地固守着一份承诺。二妹考大学来到北京,她代替大姐照顾黎京生和他的母亲。终于也代替姐姐嫁给了他。大姐为了圆自己的军人梦,偷偷改了三妹的大学志愿,三妹考上了军医大学,姐妹却反目成仇。多年以后,二妹为了事业远赴重洋,黎京生却失业下岗,并且得了尿毒症。大姐放弃自己的事业和优秀的男友,再次来到他身边,为他捐肾。三妹的丈夫在执行一次飞行任务时牺牲,留下了遗腹子。来自一个家庭的三姐妹,在经历了坎坷风雨之后,终于都得到了自己坚定地追求的东西。
  • 隐婚秘恋:陆少娇妻太嚣张

    隐婚秘恋:陆少娇妻太嚣张

    众所周知,陆彦廷是江城一众名媛心中的如意郎君,有钱有颜。为了嫁给陆彦廷,蓝溪无所不用其极——设计偶遇、给他当秘书,甚至不惜一切给自己下套。一夜后,他将她赌在酒店,咬牙:“就这么想做陆太太?”她妩媚地笑。陆彦廷娶了声名狼藉的蓝溪,一时间成了江城最大的新闻。婚后,他任由她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夺回一切家产。人人都说,陆彦廷是被蓝溪下了蛊。成功夺回家产的那天,蓝溪看到他和前女友纠缠在雨中。她笑得体贴无比:“抱歉,陆太太的位置坐了这么久,是时候该还给顾小姐了,我们离婚吧。”“你想得美。”男人抓着她恶狠狠的开口。直到那一刻,蓝溪才发现,这个男人根本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物流经济地理

    物流经济地理

    本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牵头规划,是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专业系列教材之一。本教材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专门研究,分别探讨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等部门的生产布局理论和地域组织的形成、特征、结构、分类和分区。本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 如来师子吼经

    如来师子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