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7300000052

第52章

方论(三十)

〔陆氏(仲远)千金圣惠方〕佚江南通志曰。陆仲远。青阳人。医不嗜利。有逸士风。能察 穴经脉。审荣卫顺逆。轩履到门。日数百。而园池竹石。觥筹铿铿然乐也。年老思九子芙蓉不能去。日着千金圣惠方。子孙守之。遂家于此。

〔尧氏(允恭)德安堂方〕补元志一百卷 未见〔王氏(开)增注医镜密语〕补元志一卷 未见倪灿曰。王镜泽失其名。兰陵人。

按王镜泽名开字启元。见于金华府志。今据着其名。

〔孙氏(允贤)医方集成〕佚王元福序略曰。文江孙氏集诸方取切要者。各以类编。名为大成。各类首又取三因及严氏诸家之说。合而为编。庶观者得其说。而求其方。了然在目矣。编成求序。锓梓以广其传。使阅方者。一览而尽得之。可省蓄方之繁。而行远者。亦可挟以自便。或可为卫生之一助云。辛酉至治初元。文江王元福序。

〔熊氏(彦明)类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十卷 存题词曰。医方集成一书。四方尚之久矣。盖所谓济生拔萃。宣明论。瑞竹堂。孙子和徐同知囗方。尤为切要。

所不可遗。本堂今得名医选择奇方。增入孙氏方中。俾得通贯。

名曰医方大成。重新绣梓。以广其传。合众流而归一源。使览者便之。不必求之他书可也。明医之士。幸共鉴之。

熊均曰。孙允贤文江人。元仁宗延 中。选医方集成。予先祖彦明公选宣明拔萃等方。而附益之。是谓医方大成。

四库全书提要曰。类证南北经验医方大成十卷。旧本题元文江孙允贤撰。本名医方集成。此本为钱曾也是园所藏。犹元时旧刻。目录未题。至正癸未菊节。进德书堂刊行。前有题识曰。医方集成一书。四方尚之久矣。本堂今得名医选择奇方。增人孙氏方中。俾得通贯。名曰医方大成云云。则坊贾所为。非允贤之旧矣。

按 先子曰。是书称南北经验者。谓南北之城。寒燠各异。然书中诸方。用之通治。俱得其效验。故以命书者也。后阅吉田意庵(宗恂)释是书。南北之义。与先子之说相符。

〔熊氏(宗立)医书大全〕二十四卷 存自序曰。医善专门。方贵经验。古今方书。传于世者甚众。盖初学之士。犹临海问津。焉能适从哉。书林旧刊文江孙氏医方集成。后之名医。续增宣明拔萃等方。又谓之大成。是皆经历效验。有不待试而百发百中者。诚卫生之快捷方式也。然其方中证类混杂。分两欠明。俾我同志。不无憾焉。余自幼多病。喜读医书。暇日因取前方。

芟证归类措方入条。复选诸名方中。有得奇效。而孙氏未尝采者。与夫家世传授之秘。总汇成编。凡二十四卷。

目之曰医书大全。各卷分门。各门析类。各类载方。方名之上。次序顺流。以一二三四之数。而标记之。与目录互相贯通。使人展卷。提其纲领。而节目分明。治病之际。审其证候。而方药备具。得无检阅之繁。庶免狐疑之患。书成藏于家塾。以供自治之需。

非敢谓之当也。坊中好事者。固请梓行。与众共之。余不能已。因述其梗概。题诸篇端云。正统十一年。岁在丙寅。暮春之初。鳌峰熊宗立道轩序。

按天文中。洛医吉田意守(宗桂)钞出是书诸论。题曰医方大成论。以便初学。越前一柏翁者。亦尝为之。

〔陈氏(子靖)医方大成〕佚吴澄序曰。以一药治一病者。本草也。以数药治一证者。医方也。医方祖于本草。而其合数药以为一方也。

审其五气。酌其五味。定其君臣佐使。如乐师调律。如军师布阵。主对处置。一一得宜。非心通乎大化。智周乎小物。不能也。是盖出于上古圣神之所为。而后世名医。以渐增益焉者也。然上古之方。如所谓伊芳尹汤液论。不复可见。今之所存。惟伤寒论之方最古。而千金次之。后贤增益。以至于今多矣。公家之圣惠则太繁。私家之易简则太略。上方观道士陈子靖。赋质清粹。务学精勤。用力于医。尤专类古今诸家之方。而去取之。名曰医方大成。所取率皆尝试有效者。备而不繁。要而不略。实医方之至善。其可以参赞上古圣神。后世名医。弘济生民之功行者夫。

〔艾氏(元英)如宜方〕二卷 未见四库全书提要曰。如宜方二卷。元艾元英撰。元英东平人。始末无考。此本为三山张志宁所刊。前有二序。

一为至正乙未林兴祖作。一为至治癸亥吴德昭作。其书首列药石炮制总论。不过数十味。未免简略。第一卷。述证。自中风至杂病。凡三十类。第二卷。载方。凡三百有余。其曰如宜者。如某证宜用某汤。某证宜用某丸散。

是也。其说一定不移。未免执而不化。焦氏经籍志。高氏百川书志。俱不着录。然相其版式。犹元代闽中所刊。非根据托也。

按万历壬寅陈嘉猷重刊是书。附以其家传脉法。并历试效方。改名曰回生捷录。

〔王氏( )泰定养生主论〕医藏目录十六卷 存自序曰。中阳立是。清净幽居。将二十载。以静待动。备见正邪。其为枉病枉死。盲医瞎灸。莫知所由。故澄心适兴。信笔而书。或一日得数千言。或迤逦连月。不欲措一辞。中间论不避嫌语其害生者。方不贵多。载其必效者。今年六月。峻绝人事。谩编成卷。一家之说。未能尽善。故泄二教之机奥。引九流之绪余。疏谬之辞。

固不足取信于人。尽其在我。庶可杜门。然则是书之于世也。如邮亭之于歧路。而示人曰。此去则有虎野狼出没。

彼去则为驿程大道。征人感念曰。此蹊径也。憧憧往来者。莫非行役乎。彼大道也。行役几希。而我独进之耶。

或者一旦遇害。则征人唯曰命矣。夫彼之大道。又乌知其为果无野狼虎乎。余故知世人之情。闻鹊声则众喜之。如有所得。殊不知鹊亦能噪凶。闻鸦声则众恶之。如有所失。殊不知鸦能使人避凶。而亦能报吉。故鸦纯吉。而鹊半凶。而终不恶鹊。终不喜鸦。呜呼。凶乎吉乎。喜乎恶乎。事在于彼不在此。而鹊不得不噪。鸦不得不报。

唯人自裁之。虽欲勿用。养生其舍诸。故首以原心。为发明之始。次序婚合孕育。婴幼童壮。衰老宣摄避忌。以御未然之病。然后运气标本。阴阳虚实。脉证病治。以为全生去病之法。然后类方对证。以为规矩之用。备述痰证一条。以为方书补阙拾遗之式。更类杂治活法。常验之方。并无毫发苟简穿凿之妄。仓卒乏医之处。虽不能明脉问疾用药。井井有条。外选肘后秘宝。诸家备急数门。续抄古今明训二道。自省一篇。以为闲邪存诚之要。用质高明。非敢固望人人共为枯槁幽栖。然后尽善。但于一切据方用药之时。知有所生之心耳。或曰。吉人之辞寡。而子之辞。无乃喋喋乎。余曰。吾闻晋书云。平蜀之后。其将问蜀士曰。孔明言句。何其琐碎。士曰。简辞惟圣。与圣则可。彼师旅之众。故当详喻。于是余之反复而言。正欲人人共晓之也。始作于泰定改元。又庄子云。宇泰定者。发乎天光。故命曰泰定养生主论。庄子亦有养生主论。养生而有主。

则不惑于二三说也。逸人洞虚子王中阳自序。

杨易跋曰。上泰定续养生主论一编。予得之藩参东皋冒公。旧本但称洞虚子。称中阳。竟不知作者名氏。比读匏庵吴先生集。始为元之其人。王均章之书也。其略云。均章名 。自号中阳老人。生元盛时。年未四十。弃官归隐虞山之下。慕丹术。尤邃于医。年余九十而卒。又谓见吴思庵跋。乃考之元史。无其传。敏德吴公思庵集。

无其跋。盖薄荣愿慕高蹈之流。而国史家集。偶遗之也。所着之书。凡数种。此特其一。且长于绘事。钱氏所藏虞山图。乃其手写隐居所。有柴关册灶药栏之属。亦以其诗而知耳。东臬公雅好医术。而笃于奉亲。问尝以是编及予。知予有老母也。兹欲刻梓以传。又将推及予之心。以及于人人。养生君子。时一阅焉。当不待藏刀牧羊之悟。其亦思过半矣夫。正德辛未夏六月初吉。进士建安杨易读跋。

四库全书提要曰。泰生养生主论十六卷。旧本题元洞虚子王中阳撰。其书论婚孕老幼。阴阳气运。节宣之宜。

并摘录服证方剂。以资调摄。取庄子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及养生主之语名之。前有中阳自序。及至元戊寅段天序。盖正德间。兵部郎中冒鸾所重刊也。后有杨易跋。谓吴宽集中。载中阳为吴人。名 字均章。自号中阳老人。生元盛时。年四十。弃官归隐虞山之下。慕丹术。尤邃于医。

〔萨德弥实瑞竹堂经验方〕国史经籍志十五卷 存王都中序曰。曩予诵范文正公良相良医之言。未尝不敛衽嘉叹。何则。良相辅弼元首。佐治邦政。兴利除害。

选贤任能。使人乐其业。而其仁之见诸事者。足以泽被四海。良医导人有脉。疗理有证。脱 起痼。干元气而开寿域。使人安其生。而其仁之蕴诸心者。亦足以被及万姓。盖出处之辙虽殊。而吾人之用心则一。君子不可斯须而忘吾仁。则吾仁之在天下。不可胜用矣。谦斋萨公志文正之志。学文正之学。初以 马绣衣。风威所及。奸贪破胆。而生灵奠安。由柏垣而登薇府。一以是心。民以是浓。兹守建昌。殆将小试龚黄事业。为异日姚宋良相之效。公乎囗哉。公犹以为未尽。乃退而考订名家方书。及游宦博采以经验诸方。分门别类。为书一十五卷。锓梓郡庠。题曰瑞竹堂经验方。将以传之万世。如公之仁。可为至矣。予辱公之知。属序编首。俾人诵兹集者。不唯知公之心良于医。抑以知公之志良于相。相者皆自其仁心中之流溢也欤。时泰定丙寅九月望日。闽中王都中序。

程文海萨德弥实谦斋御史瑞竹诗曰。江南御史弹琴处。插竹为援竹自成。不见稚丛缘节上。浑疑邻笋过墙生。

清阴已比甘棠爱。直气先占衣绣荣。回首荆台旧亭下。高枝应有凤凰鸣。(文集)四库全书提要曰。瑞竹堂经验方五卷。元沙图穆苏(原作萨理弥宝今改正)撰。沙图穆苏。元史无传。其事迹不可考。以吴澄王都中二序核之。则其字为谦斋。尝以御史。出为建昌太守。是书即其在郡时所撰集也。原书本十五卷。杨士奇等文渊阁书目。载有一部一册。而晁 宝文堂书目内。亦列其名。则是明中叶以前。原帙尚存。其后遂鲜传本。今据永乐大典所载。搜采编辑。计亡阙已十之五六。而所存者尚多。谨根据方诠次。分立二十四门。厘为五卷。

中间如调补一门。不轻用金石之药。其处方最为醇正。又女科之八珍散。即四君子汤。四物汤之并方。其用尤广。

明薛己医案。已详着之。至疮科所载返魂丹。与今世疡医所用梅花点舌丹。夺命丹相类。内托千金散。以治痈毒。

亦见殊功。是皆可资利济之用。惟幼科之褐丸子。与苏沈良方中所列褐丸。名目相类。治疗亦同。特彼用乌头、桂、香附、干姜、陈皮、配合。攻补兼行。颇为周密。此乃用黑牵牛、京三棱、蓬莪术诸品。殊病其过于峻利。

盖金元方剂。往往如斯。由北人气禀壮实。与南人异治故也。此在于随宜消息。不可以成法拘矣。

〔张氏(道中)古今通变仁寿方〕佚吴澄序曰。世之医方不一。唯有所传授。得之尝试者多验。予最喜严氏济生方之药。不泛不繁。用之辄有功。

盖严师于刘。其方乃平日所尝试而验者也。淮南张道中学脉法于朱炼师永明。朱之师刘君。名开。刘之师崔君。

名嘉彦。伤寒一科。专学于李。祖李氏意。集诸家所用药。分门类证。名之曰古今通变仁寿方。观其中风伤寒二部。药皆精审。视济生方加详焉。是亦有所传授。得之尝试。岂苟然也哉。其所学于崔刘者深。探今原别有编类文。不止药方而已。(文集)〔徐氏(文中)加减十三方〕一卷 存徐克昭曰。徐文中。字用和。宣州人也。自少传其妇翁针药方术。又善符咒。鞭龙缚鬼。以此名湖间。始为县吏。即弃去。又为安陆府吏。后弃去。游吴。吴大户患湿腿肿。文中与疗。针行病除。留为郡吏时。镇南王妃卧疾。不可起坐。王府御医。皆不能愈。南台侍御史秃鲁。以文中名闻。即驰驿就吴郡召之。至则王以礼见。赐坐便殿。道妃所疾苦。延入诊视。王曰。疾可为乎。对曰。臣以针石。加于玉体。不痊其安用臣。遂请妃举手足。

妃谢不能。文中因请诊候。按手合谷曲池。而针随以入。妃不觉知。少选请举如前。妃复谢不能。文中曰。针气已行。请举玉手。妃不觉为一举。请足足举。王大喜。明日妃起坐。王大设宴。赐赏赉无算。声震广陵。皆以为卢扁复出也。(稗史集传)〔亡名氏加减十八方〕国史经籍志一卷 存四库全书提要曰。灵秘十八方加减一卷。旧本题德府良医所良医胡嗣廉校编。前有嘉靖十七年可泉子序。云。

不知何人所辑。则嗣廉但校正编次算。非所撰也。其书以世人多用和剂局方。不知加减之用。因以此十八方。各详其因证加减之法。以便于用。然病机万变。相似者多。但据证以加减药味。似非必中之道。仍与执局方者等也。

十八方后。又附补中益气汤等四方。共为二十二方。亦不知何人所加。或即嗣廉续入欤。

按是书。收在于 仙活人心下卷。盖演徐文中之方而所编。仍附于此。

〔潘氏(阳坡)加减方〕一卷 未见朱 曰。刘守真先生。金朝人也。初传得刘君荣甫。再传得刘君吉甫。三传得阳坡潘君。(心印绀珠经序)按上见于 竹堂书目。

〔李氏(仲南)永类钤方〕医藏目录二十二卷 存自序曰。尝闻病家有抱病以用医者矣。有人子而不知医药。纳死生囗他人之手者矣。医家有曰。家传秘密贳药。而不录方。因有以药试病者矣。世之方药何限矣。仅可以备医氏之搜检。而或尚昧于所施。病者医者。隐忍诖冒。何所逭哉,钤方之作。本之医经。伤寒有法。杂病有方。伤寒属外因。言法者一定之例也。杂病通三因。

立方者。当谨所向也。要知伤寒之法。可以推而治杂病。而杂病之方。未尝不出于仲景百十三方也。今人讳疾恶目伤寒之名。弃其书而不读。乃攻杂病之方以出奇。是皆弃其本者。是编以风寒暑湿四中四伤。居其前。以伤寒杂病。通为一门。凡仲景伤寒证中。有此病者。因以杂病之亦有此病者。附其后。而加三因之所向以明之。并以脉病因证治。增为五事。钤而为图。贯串彼此。互为发明。泛观者。必以博为烦。详考之。当知其约且要也。医学家不独得处用感发之助。卫生家实可备持循切急之救。岂复有隐忍诖冒之失哉。虽然。医经犹易经也。医者意也。易者变也。程子之序易曰。至微者理也。予所传者辞也。由辞以得意。则在于人焉。愚曰。易之阴阳。亦犹夫病之有阴阳也。羲黄是书。理固由此而出也。推意而知变者。当自得之。钤成。允贤孙君常恨其集成之略。揭治法于此。补订加详焉。倡诸公之刻则盛。中天隐德君子也。方本曰锡类者。天池先兄夸言之。今曰永类。诚欲着吾永感也。至顺二年辛未至日。栖碧山中李仲南序。

滕宾序略曰。是编曰锡类钤方者。吾天池李君名乃季栖碧所为也。栖碧平生无世俗嗜好。见其光四方。其弟馆百里外。念伯季既不可以俱出。而双亲老恩。有以寿之者。则谢诸公馆聘,结道院水月间。以延方外。必有如眇道士回先生者。过之有以寿其亲也。既于还丹之学有得会。而乃翁还。初先生不相待矣。则慨曰。丹之道远矣。庶几明方脉。以寿吾母耳。则大集古人医书。条其钤列。为锡类之书,盖诸科之方药。一阅而无不在目者矣。仓卒遇证。如暮夜求水火。无不应者。嗟乎。栖碧方着是书。岂搜猎岐黄之遗哉。求以生其亲。而不可得。则是衔哀茹痛。恨得其道之不早。而先君子之不可复生也。而其寿母夫人者犹在此,则此书之传。岂非以锡类为孝哉。

钱曾曰。永类钤方二十二卷。栖碧山中人李仲南。校检古今医书。并以脉病因证治。增为五事。钤而为图。

贯串彼此。发明成书。使人一览了然,其初名曰锡类。后改为永类者。仲南以书成于亲殁之后。衔哀茹痛。所谓着其永感耳。

〔危氏(亦林)世医得效方〕国史经籍志二十卷 存自序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后工。乃精医者。舍方书何以为疗病之本。自难经汤液灵枢伤寒论等篇出。而后之医师。着述者殆数百家。盖发纵指示。俾对病而知证。因证而得药。其用心亦仁矣哉。仆幼而好学。弱冠而业医。重念先世授受之难。由鼻祖自抚而迁于南丰。高祖云仙游学东京。遇董奉二十五世孙京。授以大方脉家。而医道日行。伯祖子美。复传妇人正骨金镞等科。其父碧崖。得小方科于周氏伯熙。载进学眼科。及疗瘵疾。至仆再参究疮肿咽喉口齿等。及储积古方。并近代名医诸方。由高祖至仆。凡五世矣。随试随效。然而方浩若沧海。卒有所索。目不能周。乃于天历初元。以十三科名目。根据按古方。参之家传。

昕夕弗怠。刻苦凡十稔。编次甫成。为十有九卷。名曰世医得效方。首论脉病证治。次由大方脉杂医科以发端。

至疮肿科而终编。分门析类。一开卷间。纲举而目张。由博以见约。固非敢求异于昔人。直不过欲便于观览云耳。

敛惟国朝念群黎之疾苦。惠民有局。设教有学。于医尤切。然自愧山林鄙陋。见闻不博。妄意纂集。舛谬惟多。

尤赖当道缙绅医师。进而教之。订其讹。补其偏。俾绣诸梓。则庶几广圣皇好生之仁于无穷。岂不韪欤。仍至元三年岁丁丑七月既望。嘉禾后学达斋危亦林拜手谨书。

啥刺歹等题辞曰。南丰危亦林世医得效方。编次有法。科目无遗。江西提举司校正之。笺上于院。下诸路提举司重校之。复白于院。院之长二僚属皆曰善。付其属俾绣梓焉。噫。是方之效。岂以此一言。而遂传欤。至元五年。太医院识。

四库全书提要曰。世医得效方二十卷。元危亦林撰。亦林字达斋。南丰人。官本州医学教授。是编积其高祖以下五世所集医方。合而成书。一曰大方脉科。分子目九十有一。二曰小方脉科。分子目七十一。三曰风科。分子目十。四曰产科。兼妇人杂病科。分子目三十有三。五曰眼科。分子目十二。六曰口齿兼咽喉科。分子目六。

七曰正骨兼金镞科。分子目二十九。八曰疮肿科。分子目二十四。共十九卷。附以孙真人养生法节文一卷。其总目针灸一科。有科无书。校检其文。皆散附各科之中。盖标题疏舛。实非阙佚。自序称,创始于天历元年。迄功于后至元三年。其用力亦云勤笃。前有至元五年太医院题识。备列院使十一人。同知院事二人。佥院事二人同佥院事二人。判官二人。经历二人。都事二人。

掾吏一人,衔名盖江西官医提举司。以是书牒医院。下诸路提举司重校。覆白于医院。而后刊行。亦颇矜慎。序中称其高祖遇仙人董奉二十五世孙。传其秘方。虽技术家根据托之言。不足深诘。而所载古方至多。皆可以资考据。

未可以罕所发明废之也。

〔仁存孙氏(阙名)治病秘方〕十卷 阙文渊阁书目。孙氏仁存方。一部四册阙。

按 先子曰。是书。向有同僚藏去者。借而阅之。旧人钞本。盖二百年前物。缺自首卷至第四卷。所存第五卷以下。仅六本。是虽零残。然希世之异编。因钞而藏之。甲子冬。偶诣少将云州公(治卿)邸。座间有书数卷。

公举见示。乃是书 本。亦恨阙第一卷。然文本端雅。纸刻精妙。实元板也。余遂贷归,钞补前四卷。虽未至完。

然各病门类。于是始具矣。但无序跋。故不得知孙氏何代人。熊均医学源流曰。仁存孙氏治法方。虽有板刻以行。

未详其年代出处。今考其书体例。论病集方之旨。亦为元人无疑矣。本草纲目附方。引孙氏仁存堂经验方。考诸是书。靡有载者。岂别有其书者欤。

〔孙氏仁存堂经验方〕未见按上见于本草纲目附方。

〔亡名氏神异诸方〕文渊阁书目一部一册阙 佚

同类推荐
  • THE TALISMAN

    THE TALIS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Iphigenia at Aulis

    Iphigenia at Auli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忆四明山泉

    忆四明山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Moon Endureth

    The Moon Enduret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释摩男本经

    佛说释摩男本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以我痴情,换你相思

    以我痴情,换你相思

    我爱你,你看不见。你爱她,我知道。苏艺看着他冰冷的眼,冷得她的心脏都缩了一下,为了另一个女人,你还要怎样折磨我呢?在爱他这条路上,苏艺已经走了一生的永远,逃不脱,也不想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逃爱手册:权少夺心太凶猛

    逃爱手册:权少夺心太凶猛

    想要钓到狂拽酷帅高冷男,靠什么?答案:一对大砍刀。杨诗乐提着砍刀踢开门,本以为是救人,却不想掉进某男挖好的坑。“今晚,你们两个必须留下一个人。”权少的表情阴冷冷。从此,女汉子被迫走上苦逼之路。装高贵,玩高冷,偶尔还要客串一把小太妹。数年后,酷帅小正太直瞪面前的狂拽男:“想泡我妈?打了再说!”冷面小正太vs狂拽高冷男,到底谁被ko?读者群:188274568
  • 结巴的火车

    结巴的火车

    记住一件事永远不忘不叫永恒。永恒的事未必非要永远不忘或牢记。相反,在李挺的记忆里,有一列生锈的土火车至今还在冒着黑烟向前行驶。李挺仅是冒着黑烟向前行驶的土火车上其中的一员,穿着上黄下蓝没有领章也没有帽徽还不叫兵的军装。前10分钟,即十几辆绿色的六轮卡车从县城把所有的兵运到火车站,然后要兵列成队,鱼贯而行进入生锈的铁皮厢,厢内空荡荡地生冷,一根蜡烛就成了照耀兵的太阳。踏进去的人席地而坐,那一页页编织粗糙的芦苇席子就变成了地铺。
  • 代币券

    代币券

    天井寨开始只有小弟王、牛肚子、八百六几个年轻人出去打工,经他们左一邀右一带,先是村子里的男劳动力基本上出去了,后来是年轻媳妇也跟着出去。你想,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与老婆隔得天远地远的,一年都没见上几回面能行吗?老的就只能在家带孙崽孙女了。说来也怪,寨子里的年轻人个个像是吃了换花草一样,家家如此,总是生一男一女两个孩。要么是先开花后结果,要么就是先结果后开花。天井寨人说话爱用比喻,开花就是生女孩,结果就是生男孩。换花草是天井寨的一种草药,据说吃了能维持男女生育平衡,头胎是女,二胎定是男孩;头胎是男,二胎定是女孩。
  • 二次遇见

    二次遇见

    第一次遇见他是什么场景,她已经记不清了,唯一清楚的就是她那不知来处的欢喜,仿佛见了他,所有的苦楚都不在话下。这满腔的欢喜支撑她走过一个又一个的年岁,在极长的一段岁月里,她不求回应,只希望外面风雨淋琅之时,屋里有金粉金沙深埋的宁静。然而他终究是被她遇见了,她的深情有了回应,虽不是掷地有声,但也算找到了归途。只是,或许是他们遇见的契机不对,阳光和空气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在荷尔蒙的干预下变得太过强烈,让她错以为那一时的情动就是她一生最缱绻的眷恋。所以当他们第二次遇见,她选择打马转身,不想情动,亦不想牵挂。
  • 黑猫岭诡秘事件

    黑猫岭诡秘事件

    传说黑猫岭是一个神秘莫测的小镇,镇中的大户李大善人被藏龙山的土匪袭击灭门以后,李家大宅被焚烧成为焦土,唯余一座塔楼。从此以后,黑猫岭的诡秘事件渐渐出现了!李大善人的儿子李莫展回到黑猫岭的那天,许常德在荒山遭遇了匪夷所思的事情。
  • History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History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20th century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unique in human history. It has seen the rise of some of humanity's most important advances to date, as well as many of its most violent and terrifying wars. This is a condensed version of renowned historian Martin Gilbert's masterful examination of the century's history, offering the highlights of a three-volume work covering more than 3,000 pages.From the invention of aviation to the rise of the Internet, and from events and cataclysmic changes in Europe to those in Asia, Africa, and North America, Martin examines art, literature, war, religion, life and death, and celebration and renewal throughout the world, and throughout this turbulent and astonishing century.
  • 小农女的田园生活

    小农女的田园生活

    韩氏集团的大小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只可惜一朝穿越却成了被人欺负的农家女。只能和吃货弟弟相依为命。厨艺.赚钱.怼人!已经是信手拈来的事情。平静的生活终于被打破,冥冥之中的缘分自有天定。“我不允许你们成亲!”天子的话胜过一切!身世成迷!且看她将如何翻云覆雨,与他携手走遍天下!
  • 当家蛮妻

    当家蛮妻

    她,疾恶如仇,身手不凡的女警,一次任务不幸身亡。一觉醒来成为孟氏集团当家人的侄女?孤儿?他,冷氏集团当家总裁,外界口中的商业鬼才,一场蓄意的谋杀,却只能在轮椅上度日。一时的心软,一句承诺,却被某人紧抓不放,非要她兑现承诺——嫁给他。
  • 逝水流年只是一眼繁华

    逝水流年只是一眼繁华

    他们邂逅在秋风涤荡的午后,秋叶零落,迷藏娇嗔。此后的七年里,两个人频频邂逅,却未能遂愿。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他为了她走上文字的道路,开始写小说。她为了他,从冰山冷美人,变成温柔俏佳人。经历了2012,经历了生与死,经历了爱与恨。到最后,是否依旧难舍难分,扪心自问,心中那一汪清流到底作何解释,那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