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1600000001

第1章

老子閑居作七言,老子者,先天地而生,後天地而存,有三十六校七十二名,及胞李母八十二年而生,故作《 黃庭》 以遺後世。運周反覆,道畢自然。得其人,跪而受之。不得其人,萬世勿語也。

解說身形及諸神。

老子恬淡自然,周流八極,恍惚莫測,變化無常,自能把符攝錄,總校諸神。道無二家,究備使然,道無二親,常與善人。

上有黃庭下關元,黃庭者,在頭中,明堂、洞房、丹田此三處是也。兩眉問卻入一寸為明堂,二寸為洞房,三寸為丹田,此三處為上元。一也。黃庭者,兩半於洞房中共生赤子,則為真人也,常思之,慎無失,赤子化為真人,在明堂中,字子丹,故知一者在明堂一處也。行氣導引,閉目內視,安心定志,混沌無涯,政精上流泥丸,運真人子丹也。明堂中有君臣,後洞房中有父母,丹田中有夫婦。一解云:黃庭者,脾也,長尺餘,在太倉之上,臍上三寸。脾為中主黃老君,中央神也,治在其中矣。關元,在臍下三寸,元陽之門在其前,懸精如鏡,明照一身,不休是道。

後有幽闕前命門。

幽闕者,兩腎也,如覆杯,卻著脊,去臍三寸,上小下大。又有日月命門者,及臍下也。

呼吸廬問入丹田,呼吸,喘息,氣出為呼,入為吸。廬,鼻也,謂吐故納新之要。眉問卻入三寸為丹田官也,謂引氣從鼻入至丹田也。

玉池清水灌靈根。

玉池,清水,口中津液也。靈根者,舌也,常當啄齒漱液,灌溉舌根。

審能修之可長存。

令人晝夜修行不懈,可得長生。

黃庭中人衣朱衣,存思脾中有子母,從胃管入脾中,著赤衣。

關門壯籥合兩扉。

下丹田之門,籥無妄開也。

幽闕使之高巍巍,兩腎在闕門之門,地官之樓,生氣之府,上通於耳,耳在頭兩邊,故日巍巍。

丹田之中精氣微。

臍下三寸是也,方圓亦三寸,其氣微妙,存之則在,忘之則無,又易失,故日微。

玉池清水上生肥,玉池,口也。清水,口中津液也。上生肥者,津液會聚舌上,故日肥也。

靈根堅固老不衰。

靈根者,舌根也,常卷舌根啄齒,行之勿令舌根凋燥,常存其神,久壽不衰。

中池有士衣赤衣,常存思心中赤子,著赤綾絳衣居丹田,古凶緩急,可驅使也。

田下三寸神所居。

謂脾也,在下胃上焦,下有臍,中靈根神所居也。

中外相距重閉之,令人閉精自守,勿妄施,若閉以金關玉籥也。

神廬之中當修理。

神廬為鼻,鼻中毛,常須修理除去之,行氣鼻中,除邪惡也。

懸膺氣管受精符,舌下為精符,喉嚨為氣管,精氣從上下也。上元合會氣微妙,真人上下通神路也。

急固子精以自持。

令人閉氣,還精自守,勿妄施泄。還精補腦,不死之道。

宅中有士常不絳,常存思心神著絳丹衣出入,無災害,可卻眾邪也。

子能見之可不病。

精念心神,思之不止,內見赤子,則身無病也。

橫立長尺約其上,脾橫長尺餘,覆在太倉之上。

子能守之可無恙。

常守養脾神,思之不止,則無災病也。

呼嗡廬問以自償,以鼻引氣,入口咽之,元氣潤澤,故德天之償也。

保守完堅身受慶。

保精養氣,身神光澤,故日受慶。

方寸之中謹蓋藏,丹田方寸,念守精氣,謹潔護持,為饉蓋藏也。

精神還歸老復壯。

還精鍊形,以填腦氣,齒堅髮黑身不老。

使以幽闕流下竟,引明堂中赤子,下看絳官,值臍且存,變爻精流入丹田,以養其形。又思兩腎間氣從上至下,吸氣自上及黃庭。一日眉問為幽闕使也。

養子玉樹令可壯。

常當守下元精氣,如玉堅閉。精守神令,可枝壯也。

至道不煩無旁午,無至憤亂,安心定意,正行向午也。背子向午,腰帶卯酉。

靈臺通天臨中野。

心為靈臺,上通氣至腦戶,下通氣至脾中。其氣周匝一身也。

方寸之中至關下,喉嚨廣一寸也,明堂中真人下和丹田,上還明堂也。

玉房之中神門戶。

陰陽為神門戶,主其精約也。男日精,女日約,男以藏精,女以月水,故日門戶。

皆是公子教我者。

心為太府公,正當左腎為司徒公,右腎為司空公,皆受精氣,不得漏泄,能守一則見之。

明堂四達法海源,眉頭一寸為明堂,氣皆流達,如海之元也。

真人子丹當吾前。

赤子為真人,字子丹,在明堂中,常能思之壽乃可延。

三關之中精氣深,關有三部:天關,口也;地關,下部也;人關,兩手也。掌握固閉塞三關,邪氣不生也。

子欲不死修崑崙。

崑崙者,頭也。令人養腦中泥九,不死得長生也。

絳宮重樓十二級,喉嚨十二環,在心上為絳官也。

宮室之中五氣集。

五藏之氣,心為帝王,最居中央,眾神來會於赤子之側也。

赤城之子中池立,赤城,心也,舌謂之子,口為中池也。

下有長城玄谷邑。

小腸為長城,引氣入於胞中也。

長生要妙房中急,養性要妙,閉固精門。

棄捐淫慾專守精。

長生要妙,守精為上。

寸田尺宅可理生,目為寸田,面為尺宅,理生仰觀上部,一神也。

繫子長留心安寧。

常觀赤子之身形也,魂魄常在,萬神不傾,恬淡無欲,心不恐惶,故自安寧。

觀志遊神三奇靈,守上部靈根舌也,守中部靈根臍也,守下部靈根精房也。

閑暇無事心太平。

恬淡寂寞,守虛無情,身體安寧,心太平也。

常存玉房神明達,玉房,神之門戶,常存精氣往來,神明自達。

時念太倉不飢渴。

太倉,胃也,五穀之廚,時思念之,不復飢渴。

役使六丁神女謁,帝思黃庭中真人,則六丁玉女自來自衛,可役使也。

閉子精路可長活。

絕邪棄俗,關閉精路,可得長生。

正室之中神所居,正室,明堂洞房也。常思赤子生其中、為真人。存之則在,不思則忘也。

洗身自理無敢汙。

清靜獨處,焚香思真,絳官真人、諸玉女當來見形,與凡人言語。

歷觀五藏視節度,常思五藏諸神,勿離己身。

六府修治潔如素。

六府也,膽為一,胃為二,膀胱為三,大腸為四,小腸為五,臍為六,都府也。凡此六府,常須潔淨。

虛無自然道之故,虛無十有二氣,自然為先,人離道遠,無知其真。

物有自然事不煩。

能知自然為真人,坐在立亡,萬世常存,何煩也。

垂拱無為身體安,恬淡無為,塊然獨處,安心定志,正氣自居,故身體安泰也。

虛無之居在幃問。

幛問,自陣閉洞房,修道常居此都,不與人爭,故日幛問之居。

寂寞曠然口不言,閒居自處,念道思真,見之勿驚,閉口不言也。

恬淡無欲遊德園。

寒不衣,暑不汗,恬淡無欲,塊然獨居,出隱於山,不食榮貴也。

清淨香潔玉女存,清淨獨處,專心自禁,香薰齋潔,玉女侍衛也。

修德明達道之門。

令人守命門、端坐正念、無邪視也。修道明白,觀表知裹,神自為人開道戶也。

修真十書黃庭外景玉經注卷之五十八竟

修真十書黃庭外景玉經注卷之五十九

黃庭外景玉經註

梁丘子註解

作道優遊深獨居,作道當入淨室中,及胎鍊形,還於精神也。

扶養性命守虛無。

虛無者,自然也。守道養形,修契自然,無離於己身也。

恬淡無為何思慮,恬淡清淨,養神愛體,遠害萬里,無復思慮也。

羽翼已成正扶疏。

學道俱備,身體輕舉,恍恍惚惚,如有毛羽,來即舉昇,故曰扶疏。

長生久視乃飛去,得道不死,度世長存,乃能白日魂飛入太清也。

五行參差同根節。

五藏法五行,或上或下,參差同一喉嚨也。

三五合氣要本一,上下三五合一室,三五虧則返一也。

誰與共之斗日月。

左目為日,主父,治在其中。右目為月,主母,治在其中。斗者,七星候也,亦為七政。

抱玉懷珠和子室,碌碌如玉,落落如石,行氣握之,念如運珠。

子能知之萬事畢。

修道守一,服氣延年,反命神仙,萬事畢矣。

子自有之持勿失,閉精自守,念赤子也。

即得不死入金室。

修道審入九室,返胎煉形,修理玄白,真氣恬然,閉塞三關,邪氣不生也。

出日入月是吾道,日月為兩目也,俠於左右,所治也在紫房官中,出為道之真。

天七地三迴相守,天有七星,地有三精,元氣回行,無窮極也。

昇降進退合乃久。

元氣昇降,上下混沌,亦無形端,天地得之乃能長生。

玉石珞珞是吾寶,玉白如石,在下部也。

子自有之何不守。

閉精自守,受氣養神。

心曉根基養華釆,根基者,謂人知守一也。華釆者,謂入面目悅澤,體有光華也。

服天順地合藏精。

天氣下降,地氣上升,二合成德,變化相生,閉氣守精,養神煉質。

九原之山何亭亭,泥丸中氣王色明,真人太一住其中。亭亭,心也。

中住真人可使令,真人赤子,可為使令也。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內陽三神可長生。

陽,謂元陽也,白也,須臾變異。長生之要,守三黑之神者也。

七日之五迴相合,七竅五藏,共相和同,共於一室。

崑崙之山不迷誤。

崑崙為頭也,真人所遊戲其中。日月運行,寒暑更變,終不誤也。

蔽以紫宮丹成樓,丹田上通紫官,中有五城十二樓,真人在其中遊戲。

俠以日月如連珠,兩目也,玄氣明照,出若連珠,五色恍恍,子常念之,壽命無窮也。

萬歲昭昭非有期。

真人得道,萬歲易形,男八女七,從此而生。與日月相守,天地相保。

外本三陽神自來,三陽,三九曆候也。嬰兒生時,一神魂魄來入形中也。

內養三陰可長生。

鼻引陽氣,取之以內養。赤子、真人、嬰兒是日三陰,亦食神也。

魂欲上天魄入泉,魂陽魄陰也。謂世人無道德,魂魄離身,歸散本也。

還魂返魄道自然。

拘魂制魄,令不動作,帝在身中,道以自然。

修真十書黃庭外景玉經注卷之五十九竟

修真十書黃庭外景玉經注卷之六十

黃庭外景玉經註

梁丘子註解

璇璣懸珠環無端,璇璣運轉,氣豚流通,無復休竟也。閉口養神,漱煉醴泉如流珠。

迅牝金籥常完堅。

陰為牝,陽為籥,兩不相傷得中和之氣,還精鍊形,故得完堅。

載地懸天周乾坤,地載人,人懸天,道不在上、不在下,微妙在乾坤中央,故周流天下也。

象以四時赤如丹。

明堂四達,應為四時,真人子丹之所居矣。子能思之,咀嚼其氣,則壽無窮也。

前仰後卑各異門,頭與足、腎與心,心赤腎黑,本同根水火相剋,故異同。

送以還丹與玄泉。

丹者,血也,化入下源,變為白精。當此之時,縮鼻還之,上至泥丸,下至口中,變為玉泉也。

象龜引氣至靈根,以鼻引氣至於舌根,嚥送腹中,則雷嗚應之,真氣使之然也。

中有真人巾金巾。

赤子著絳衣,冠金巾也。

負甲持符開七門,服符六甲,辟卻邪兇,布氣七竅,耳目聰明。又云背子向午,腰帶卯酉。符者,氣也。

此非枝葉實是根,自然要道,非虛文也。

晝夜思之可長存。

晝夜思道,勿懈也。開目視真,閉目思神,可得長生。

仙人道士非有神.,

道無二家,充備使然。同共一根,無復他神,和心定志,故道日生。

積精所致為專年。

陰陽不妄施,精神不漏洩,積精受氣,壽可萬歲矣。

人皆食穀與五味,俗人食土地之精,以身死報地。聖人食元和之氣,以身仙報天。

獨食太和陰陽氣,學仙之士,朝食陽氣,暮食陰氣,并食元氣。

故能不死天相既。

得道者不死也,年命無極,與天相既也。既者,通也。

試說五藏各有方,五藏象五行,四肢象四時,土為之主,居中央。

心為國主五藏王。

心如雞子,危而難安。國有賢,致太平。心處清,身安寧。

意中動靜氣得行,謂存守內神,身心安靜,不妄驚動,氣易行之故也。

道自持我神明光。

守一念道,持護我精,神明光也。

晝日昭昭夜自守,謂思心中赤氣,明照萬神。守日月光,思兩腎根,晝即守光,夜即守神故也。

渴自飲漿飢得飽。

飢食自然之氣,渴飲華池之漿,不飢不渴,可得長生。

經歷六府藏卯酉,耳也根生六府,藏出卯酉,要妙達矣,不可得也。

轉陽之陰藏於九,陽反屬陰,轉體相剋,還藏於九。九為頭也,故經云:左二右七,藏九居一也。

常能行之不知老。

常以雞嗚時仰外被髮,啄齒三十六通,吞津咽氣,遠死之道。

肝之為氣修而長,謂修氣上行,達於頂以補泥丸。

羅列五藏生三光。

五官六府各得所主,腎上下各有日月三光。三光者,日月星侯之謂也。

上合三焦道飲漿,三焦,三關元也。飢食自然氣,渴飲華池漿,不復飢渴也。

精候天地長生道。

精是吾神,氣是吾道,佩精思氣上下,食方理也。

我神魂魄在中央,中央魂魄,兩腎也。左魂右魄,晝當以魂守魄,暮當以魄守魂。拘魂制魄,不得動作也。

津液流泉去鼻香。

陰陽交接,漏液失精,飲食無味,鼻失芬香。

立於懸膺含明堂,舌下為懸膺,肺為明堂。含氣咽之,灌於明堂,流行身中也。

通我華精調陰陽。

謂畜精養神也。負陰抱陽,調精神也。

伏於玄門候天道,門為鼻也,候上部之一神。

近在我身還自守。

令守神精,自念已也。

清淨無為神留止,內當修道作無為,外當修道作無欲心不煩亂,精神留止。

精氣上下關分理。

氣當精思上下部,守一神也。

七孔已通不知老,頭面七孔,精神門戶,通利身識,不知老也。

還坐天門候陰陽。

朝食陽氣,暮食陰氣,都會於口中也。

下於喉嚨通神明,喉嚨有十二時亭長,皆持玉戟,使守喉嚨。真人住其中,主通氣上下。

過華蓋下清且凉。

眉為華蓋,神住其中。

入清虛困見吾形,入腦戶見泥丸君也。

期成還丹可長生。

却自住年,身不衰老,故得長生。

還過華池動腎精,從腦戶歷脊,下至腎中也。

望於明堂臨丹田。

眉問卻入一寸為明堂,卻行三寸為丹田也。

將使諸神開命門,鼻引真氣,晝夜綿綿。鼻為天根。

通利天道藏靈根。

頭圓象天。靈根,舌也。

陰陽列布如流星,面有七孔,象七星。極陰反陽,觀日而望見列星也。精施氣布,入玄庭矣。

肝氣似環終無端。

肝氣周流身中,似環無端也。

肺之為氣三焦起,肺氣出由三關。天關,口也。人關,手也。地關,下部也。

伏於天門候故道。

天門為口。候故道者,通腦戶也。

清液醴泉通六府,漱湧華池,灌沃舌根,流通大腸、小腸、膽、青、膀胱、命門,乃六府也。

隨鼻上下開二耳。

元氣出入鼻中上下,通於二耳,任以為也。

窺視天地存童子,天為頭,地為下部,童子為存念守一神也。

調和精華理髮齒。

令人吸五氣,啄齒三十六通,咽液三十六過,乃理玄白也。

顏色光澤老不白,令人卻白住年,面目即生光澤,髮不復白也。

下于喉嚨何落落。

喉嚨中有十二亭長,持玉戟使守喉嚨。

諸神皆會相求索,謂諸神聚會也。心意存之在八極也。

下入絳宮紫華色。

謂心神赤氣色紫也。

隱藏華蓋通神廬,眉為華蓋,下通氣至鼻也。

專守心神傳相呼。

當存念心神為國主,諸神為民,使呼召,無有不到也。

觀我諸神辟除邪,精思內達,見於神明,邪氣無復敢干也。

脾神還歸依大家。

赤子還入黃庭中。脾為中主,制御四方,道之深者也。

藏養靈根不復枯,令人養靈根,不復乾燥也。舌下有醴泉,出如流珠,常含而咽之,勿妄吐也。

至於胃管通虛元。

本文缺此一句,按御臨本收入。

閉塞命門似玉都,人生係命於精約,常當愛養精約,勿妄施泄,精凝如玉,在下部也。

壽傳萬歲將有餘。

令人卻向住年,還丹養命,身不衰老,可得長生。

脾中之神遊中宮,脾在太倉,上朝為老君,守坐堂上,游明堂官,為太一君也。

朝會五神和三光。

脾官中主諸神,皆會於闕下。三光,日月照也。

上合天氣今明堂,自氣上昇,下還腦中,今會明堂中也。

通利六府調五行。

五藏六府各有所主,五行下法五常,主為五星也。

金木水火土為王,金為白,木為青,水為黑,火為赤。土為黃,為中主,制御四方。

通利血脈汗為漿。

五內安寧,血豚不驚,手足汗液,神明之信也。

二神相得下玉英,謂道有雌雄,轉相成玉,兩不相傷也。

上稟元氣年益長。

謂食元氣,勿傷內精,氣與神和,故壽三百年,得為地仙,遊於人間矣。

循護七竅去不祥,面有七竅,皆悉開通,耳目聰明,音聲孔彰,邪氣不生,喜氣自至。

日月列布張陰陽。

謂兩目也。左目為日,主父,主陽。右目為月,主母,主陰。

伏於太陰成其形,謂嬰兒在於胎中,幽隱慎固,陰成其形也。

五藏之主腎為精。

腎卻著脊,去臍三寸,主吐精氣,頭戴日月星辰。

出入二氣入黃庭,謂元氣從鼻口兩孔中出入,通於黃庭。黃庭者,脾也。

呼吸虛無見吾形。

握固鍊形,自見虛無之形。

強我筋骨血脈成,謂骨輕肉騰也。肉化為骨,腸化為筋,血化為精,神化為丹,乃成神仙。

恍惚不見過青靈。

謂坐在立亡,過歷腦戶,變化無常也。

坐於廬下觀小童,鼻者,廬也。觀見赤子住其中也。

日一夕存在神明光。

朝暮存神,不離己身,光輝常在目前。

出於無門入無戶,既已得道,能自隱於出入。行步不由門戶,而乃為神也。

恬淡無欲養華根。

恬淡無欲,以道自存,修行玄白,養黑髮根。

服食玄氣可遂生,謂服食兩腎間白氣,故云玄氣。

還返七門飲太淵。

謂面有七竅,皆通達也。飲太淵者,謂咽食口中體泉也。

通我喉嚨過青靈,氣為道也,氣從喉嚨中下歷於膽也。

問於仙道與奇功。

仙有三千六百法,備有萬端,得道稟氣,守自然不死之衍,各有奇功。

服食靈芝與玉英,不獨名山有芝草玉英也,五藏中亦有芝草玉英,常服藏中芝英,故壽同天地也。

頭戴白素足丹田,巾月履日,還精補腦,名日鍊形,長生不死之道。

沐浴華池灌靈根。

華池,口也。靈根,舌也。當漱滿醴泉,灌沃舌根也。

三府相得開命門,

洞房、華蓋、明堂,為官府也。命門者,鼻也。開通陰陽,合會耳目,故令聰明也。

五味皆至善氣還。

漱滿口中醴泉,五味皆至,還丹鍊形,故得長生也。

大道蕩蕩心勿煩,大道如江海,持之不極,思行守一。勿侈思慮,恐亂神也。

被髮行之可長存,分髮食日月之精,與日月相保,故得長生也。

吾言畢矣勿妄傳。

此道非人勿妄傳也。

同类推荐
  • 禅门章

    禅门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蒲江词

    蒲江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奇经八脉考

    奇经八脉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华严纲

    华严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乘二十颂论

    大乘二十颂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殷小萱大闹三王爷

    殷小萱大闹三王爷

    party过后深睡,不料竟然穿越,不知何年何月何地,既来之则安之,但是宫廷之中满是算计,真的能安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蛙

    青蛙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侦破故事

    侦破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龙语兽修

    龙语兽修

    每个男人都是一头野兽,兽欲潜藏在你的内心。不可否认征服与占有的快感。功成名就、妻妾成群,古往今来,或明或暗,都让你我心里想的痒痒。这个故事中的欲望,来源于周围的人,石三努力的思索,却不能完全表达出来。适度意淫,总之不会让大家看的憋屈就是了。故事概要:毕业三个月的内连续失业三次的汪大林捡到了一颗玻璃球,随即、巨型牛肉馅饼接连二三的砸到了他的头上。本以为这辈子注定是小人物的他,却拥有巨龙语言的天赋。一个普通的五雷咒,也能发挥出惊天动力的威力。魔机一般的金属巨兽,强化的恐怖魔兽,神界的黄金巨龙——让整个修真界都看到,渺小的兽修,也能拥有强大的力量!本书群号:石三书友会:29829723(已满)《龙语兽修》书友会:36553212(已满)《龙语兽修》:24086023(未满)龙语兽修书友群:38538190(未满)欢迎大家加入进来!
  • 超时空维护系统

    超时空维护系统

    “超时空维护系统,维护诸天万界的安全,解决灭世级别的隐患,九死一生的任务,而我却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接受,而且毫无怨言。”墨悠靠在椅子上,看着自己刚刚发下来的两千块钱工资,不由得陷入了沉思。“所以,我那么拼命的原因到底是为了什么?”系统轻轻的瞄了一眼墨悠身旁的各种各样的黑科技装备,冷漠的说道:[拼没拼命你自己清楚,心里有点B数。]
  • 绝色神偷:第一王妃

    绝色神偷:第一王妃

    (关于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开头,薇薇准备写个番外给大家看,看了之后你们家会明白了。)她叶阡陌,一个从小小的鱼村出来的鱼家姑娘,表面上是位善良的渔家姑娘,到了晚上她就是江湖人人想要抓住的绝色神偷轻风但是就因为把武林盟主的秘密之宝偷掉,又加上个个对她积怨已久的世家联合压打,而她叶大神偷早已潜入皇宫。调戏公主?小意思,偷看皇子洗澡?小意思,偶尔进御书房把玉玺拿来玩玩,没事偷看那些那些深宫娘娘们的风流韵事,可是不知她是否命中犯桃花,一个王爷咬定她就是她的王妃,还有位帅个哥自称是她的师叔,还有位王爷说他俩早已定下娃娃亲......
  • 顽劣凤后:相君来接驾!

    顽劣凤后:相君来接驾!

    前世她只剩具枯骸,今生幻化为人她成了西瑾国众星捧月的皇子殿下!她炼丹炼药全靠一口锅,你没听错,她苏九卿背着口锅战遍天下炼丹师!打遍天下无敌手!她没灵宠打架?对不起她的灵宠不需要打架,她的灵宠早就化成美男跟着她吃香喝辣她还直接开上后宫养兽成仆!她需要女扮男装,简直美死她了好嘛,撩遍妹子掰弯男人的路还很长呢!可是本以为她苏九卿逍遥日子长久,没想到半路竟然还杀出个男人,他霸道将她拥入怀抱:“你是我看着长大的,羊肥了就要喂狼了!”世人都知道他睚眦必报、毒舌腹黑霸道不饶人甚至小气至极、不分黑白,却不知他的温柔、宠溺、宽容、大方、纵容、都给了一人。他能转眼跟别人说他一毛不拔,转头就为她挥洒一座金银宫阙!
  • 中宫

    中宫

    她是郡主,无忧无虑,原本是要嫁给皇子。她不想和任何人争斗,身边的一切都有人打理的井井有条,自己也冰雪聪明。皇子是最有威望的皇子,将来最有可能成为一国之君。他是皇子,要什么有什么,讨好他的人挤破了门槛。她原本是富家千金,但是那段记忆就像是一场梦。自从自己懂事开始,自己就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就这样生活直到遇见了她。他是个落难的皇子,为了生存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那段过去是自己最大的伤痛,在外人眼里他是个冷酷的人。我的生活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少他的爱。我可以什么都没有,我可以忍受任何的痛苦,可是就是忍受不了他不喜欢我。我很想知道他对我到底是什么感觉,因为我不相信他对我没有感觉。——幕歌我一点都不想活着,活着的每个瞬间都是致命的伤痛。不要怪我,你抢走了我的,我为什么不能拿走你的,对于发生的一切,我虽然没有怪过你,但是我永远不会原谅你。——幕歌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一生会是这样的度过,如果可以选择我愿意做树做草,就是不要在做人。我这一生亏欠了很多人,亏欠了很多东西,是我永世都还不完的情。我以为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别人,所有人都说我做的事情害了他们。我想每一个人都过得很好,但是我每天都看着他们痛苦的活着。——若儿我多希望生活可以这样一直继续,可是为什么就是做不到。是因为当初犯下的错才会有今天这样的结果吗?为什么我感觉到你不再爱我,为什么你离我越来越远了,这一切到底算是什么。——若儿我从来不觉得我亏欠你什么,你想要的我能给的,你都会有。可是为什么你就是不知足,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我对你那么好,你就是不理我,我觉得你不在乎我,为什么能感到你的关心?——四皇子原来你真的不爱我,如果你是爱我的你不会这么做。为什么你不再爱我了,原来我心里是有你的,可惜那时我没有珍惜,错过了你是我这一辈子最大的错。——四皇子我爱你就会守护你一生一世,今后不管发生任何的事,世道如何,我都不会让你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孤寂
  • 舌尖上的狂欢

    舌尖上的狂欢

    生是我们永远的追求,而口腹之欲是通向终极目标的必由之路。盛宴与简单的食物并存,滋润着生命的天天与年年。洪烛的笔悄悄敷衍开来,在这个仿佛人人都可以表述的领域,他更有说服力,也更加深入、精确。通过感受的舌尖。我们一次次登上五味筑起的狂欢天堂! 有人说中国文化是饮食文化,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 《舌尖上的狂欢》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进行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
  • 怪将军

    怪将军

    变化莫测的阵法,千奇百怪的制之策,用我一生戎马,换你一世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