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7800000007

第7章

巴豆

主治心腹胸膈之毒。故兼治心腹猝痛、胀满吐脓。

考证

桔梗白散证曰∶咳而胸满、及吐脓。

备急丸证曰∶心腹胀满、猝痛。

九痛丸证曰∶心痛、及腹胀痛。

以上三方,巴豆各一两。

走马汤证曰∶心痛腹胀。

上一方,巴豆二枚。

据此诸方,则巴豆或一两,或二枚,然本与诸药等分。但白散之方,巴豆一两,以配桔梗、贝母各三两。《金匮要略》九痛丸方,附子本作三两,余皆等分。《千金方》但作一两。

盖作一两,则附子亦与诸药等分今从此。凡仲景之用巴豆也,虽备于急卒之病,皆是驱逐膈间之毒物,荡涤肠胃之闭塞,故诸方皆为等分。夫巴豆同桔梗用,则使毒成脓;同贝母用,则能去咽喉之毒;同杏仁用,则能驱心胸之毒;同大黄、干姜用,则能吐下心腹结毒急痛;同附子、吴茱萸用,则能治心中寒冷毒痛。仲景之方用巴豆者,唯此四方,大抵足尽巴豆之功效矣。

互考

走马汤、备急圆、九痛丸三方,皆不载诸本论,而载诸《金匮要略》,盖脱误矣!走马汤证曰∶中恶。又曰∶通治飞尸鬼击病。《千金方》走马汤证曰∶治肺脏飞尸鬼注,因名曰飞尸走马汤。九痛丸证曰∶兼治卒中恶。备急圆证曰∶若中恶客忤,停尸卒死者。按上三方证,曰飞尸、曰鬼注、曰鬼击、曰中恶、曰客忤、曰停尸,皆是晋唐医人之所附会,而决非仲景之意,又非疾医家之言。古者巫医并称,故后世遂以巫者之言,混于医事,实晋唐医人之所为也。故彼所前言诸证,似证非证,孰恶孰鬼,将何以分别之乎?不可从焉!假令巫有前数事,亦于医事何与之有,故随其证而后治之,则何必论是恶是鬼乎哉?若夫天地之间,有恶者,有鬼者,有尸者,有注者,有停者,有忤者,亦人无一毒畜积于身躯间者,则是恶是鬼,亦岂有注之击之中之忤之者矣乎?此人尝有一毒,畜积于身躯间者,故是恶是鬼,亦能注之击之中之忤之也。医者宜治其一毒而已,晋唐医人之说,不可从矣!况于宋明之医说乎?

辨误

桔梗白散法曰∶强人饮服半钱匕,羸者减之。又曰∶若下多不止,饮冷水一杯,则定。

走马汤法曰∶老少量之。九痛丸法曰∶强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二丸。但备急圆,最备其急卒之病,而其服法,无量老少强弱者何也?曰∶此方者,最备其急卒之病,则服法不必量老少强弱也。夫病苟至急卒,则岂遑于量老少强弱乎?宜随其毒浅深轻重治之耳。如彼走马汤白散证,却急于备急圆证矣!然今云量其老少强弱者,恐非仲景之意也。盖仲景之治病也,惟随其证而治之。故其证重,则方亦多服之。其证轻,则方亦少服之。故虽强人,其证轻,则方亦随少服之。虽羸者,而其证重,则方亦随多服之,是仲景随证治之之法也。何必羸者弱者减之,强人壮人多服之乎?所谓量老少强弱者,是唯为粗工垂其戒者欤。医之守之,慎之至也。至彼饮冷水止,其下多者,最是后人之恐巴豆者之言,其妄添亦可知己。凡恐药者,不知恐病者也。不知恐病者,则病不可得而治焉。是医者之所常病也。今也不然,有医而恐药者,是不知治病之方法,与察病之规则者也,无如之何而已。夫病患之恐医也,恐其医之药也,是医施已恐之之药也。是无他,夫医不知其察病之规则,与治病之方法,而欲施已恐之药也。可胜叹哉!呜呼!医犹且恐之,病患岂不恐之乎?此天下古今之通病,而所以恐巴豆及诸药者,为之故也。夫苟有其证,而服其药,又何恐之有?苟无其证,而施其药,则百药皆可恐焉,又何独巴豆之恐乎?

品考

巴豆带壳者良,是唯一品,无有伪品。宋王硕曰∶巴豆不压油而用之,巴豆之功,多在于油也。王硕者,能知巴豆之功者也。

同类推荐
  • 千百年眼

    千百年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Mountain Woman

    A Mountain Wo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外科疠疡癜风门

    外科疠疡癜风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初学记

    初学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灵界第一

    灵界第一

    “若想扶摇而上,自当忤逆苍天!”少年冯唐踏上修仙路,闯荡浩瀚灵界。法阵镇天地,玄雷渡邪魔!驭万物,容万法。苍天无涯,灵地无际。想要问道成仙必定斩前尘,断往事。浮游噬真身,无根自在人!“可你抛弃了因果,如今它们一个接着一个的又寻来,你又能如何?”“自当成仙!”世间有万法,前生虚浮飘渺,后世万古长存!
  • On the First Principles of Government

    On the First Principles of Governm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绿色发展(地球一小时)

    绿色发展(地球一小时)

    绿色发展理念来源于三方面: 一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智慧,成为现代的天人合一观,即源于自然,顺其自然,益于自然,反哺自然;人类与自然共生、共处、共存、共荣,呵护人类共有的绿色家园; 二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成为现代的唯物辩证法; 三是可持续发展,成为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观。
  • 妖后别爬,朕在修墙

    妖后别爬,朕在修墙

    一朝穿越,她成了众人嗜之的目标,连老天都看她不顺眼,给她来几道雷,劈她回原形,看着那白绒绒的爪子,是什么动物来的?而他却恰好出现在她面前,救她于水火,她痛哭感言后,随他一起走。他的细心,他的贴心,曾经令她感动,而他的爱,却让她如履薄冰。穿越一个月,莫名其妙就怀孕了,孩子他爹是谁?她懵了。被‘请’到宫里,可是这一个月的身孕无疑是给皇帝带绿帽。于是背着硕大的包袱爬宫墙,结果撞崩了墙角,压坏了墙,天上乌云一大片的飘过她的头顶,真是流年不利,转身赶紧回到后宫去装无辜。风声一过,她蹭手蹭脚的接着路过那道宫墙,搭起梯子,继续向上爬。墙的那一边传来了砌石声,和一个令她泪奔的声音,“别爬,朕在修墙。”【错别字就像是田园菜地里生出的虫子,怎么也避免不了,望友友们不要介意】
  • 历史迷雾中的廖仲恺案

    历史迷雾中的廖仲恺案

    1925年8月20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被刺杀于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外。此为中华民国史上一宗扑朔迷离、在一定程度影响并改变了历史走向的突发事件。此案过去80多年矣,而许多谜团或疑点,至今未能破解。这除了恐怖事件本身的诡秘性使人难以全面窥测外,案发后不断添加的一些人为因素,更降低了案情的能见度,以致今天对“廖案”的梳理,仍有许多不甚了了的东西。打开今天的互联网,只见有人这样写道:根据调查与审讯,“证明”刺杀廖仲恺的主使者是朱卓文、胡毅生、魏邦平、梁鸿楷、林直勉等人,胡汉民、许崇智涉嫌。
  • 异界召唤之千古群雄

    异界召唤之千古群雄

    这里有西楚霸王‘项羽’。这里有绝代杀神‘白起’。这里有千古奇人‘鬼谷子’。这里有西府赵王‘李元霸’。这里有盖世猛将‘吕布’。……这是一个开挂的故事,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人呢?快进来扶扶朕(疯狂暗示加入书架),朕要拿传国玉玺,给读者老爷们砸核桃!什么?不吃核桃?没关系,拿朕的金箍棒来。给读者老爷们先剔剔牙,再随朕前往天庭吃鸡!……书友交流群573134668
  • 平凡之死

    平凡之死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历代宋帝都有两大忌讳:一忌武将,二忌国之重器。忌武将,因此杯酒释兵权;黄袍加身,因此忌国器,遂刻印十数方玉玺,怎料传国玉玺何等身份,岂是能仿制的,因此也在不停寻找。终于,这一年,猎宝之三出世,记载的消息,正是国之重器:传国玉玺。紧接着,长安城临兵镖局被灭;司马家家主被枭首;司马一族封地减半;四大权倾朝野的贵族,外加江湖纷争,人心叵测,主角凡念,不自觉被搅入到这趟浑水之中。入浑水,得一线生机;妄自清,人神共弃!
  • 天才军械师:首席独宠

    天才军械师:首席独宠

    (我们郑重承诺,本作不含任何防不胜防)安语筱活了二十余年,母胎单身,可如今却面临着一个难题:全世界都以为自己和京城第一世家君家少主有一腿。安语筱:怎么可能?我们就是关系好,救命恩人的那种。君某:救命的恩要怎么报啊?众人:当以身相许,撒花。(作者脑子烧坏,万年不遇的搞笑片段。)
  • 做人不能太老实

    做人不能太老实

    老实人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有着众多的缺陷,但具备特有的优点。他们保持下来的或许正是我们所不应该丢掉的光闪闪的金子。我们不认为老实人一无是处,我们也不是在责骂老实人,更不是一棒子将其打死。我们的初衷是,让老实人走出困境,克服缺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点,让弱势的人群过得更好。让每个人都明白老实人的困境,做人不能太老实。本书从老实人的各个方面:交际、心态、财富、爱情、事业、说话、办事、做人、竞争中去分析老实人,解读老实人,帮助老实人,其中从人性方面,从现实角度,深刻而客观地分析了老实人的优点和缺点,并为老实人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方法和技巧。相信会对每个老实人有所帮助。
  • 向氏春秋

    向氏春秋

    曾几何时,她是世家千金。他是官家子弟。身处皆是达官显贵,年少单纯却抵不过岁月磨砺。终成回首:“忆得当年宅第深,京都街头任来去。回头来时巷依旧,只剩天涯人断肠。”当年事,不堪回首。不是不堪回首,只是,回首时却发现,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如今那些人和事都变更的让人感觉时光如梭,岁月却不静好。经历这许多,只得二不过:“最美不过红颜初,最忆不过少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