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3500000001

第1章 叙

心外无法,祖师所以示即法之心;法外无心,大士所以阐即心之法。并传佛命,觉彼迷情。断未有欲弘佛语,而可不深究佛心;亦未有既悟佛心,而仍不能妙达佛语者也。今之文字阿师,拍盲禅侣,竟何如哉。呜呼!吾不忍言之矣!昔世尊示入涅槃,初祖大迦叶即白众云:“如来舍利,非我等事。今者宜先结集三藏,勿令佛法速灭。”嗟嗟!傥三藏果不足传佛心,则初祖何以结集为急务耶?窃谓禅宗之有三藏,犹奕秋之有棋子也。三藏之须禅宗,犹棋子之须活眼也。均一棋子也,善奕者则着着皆活,不善奕者则着着皆死。均此三藏也,知佛心者则言言皆了义;不知佛意者则字字皆疮疣。若为惩随语生见,遂欲全弃佛语,又何异因咽废饭哉!夫三藏之不可弃,犹饮食之不可废也,明矣!不调饮食,则病患必生;不阅三藏,则智眼必昧。顾历朝所刻藏乘,或随年次编入,或约重单分类,大小混杂,先后失准,致使欲展阅者茫然不知缓急可否。故诸刹所供大藏,不过缄置高阁而已。纵有阅者,亦罕能达其旨归、辨其权实,佛祖慧命真不啻九鼎一丝之惧。而诸方师匠,方且或竞人我,如兄弟之阋墙;或趋名利,如苍蝇之逐臭;或妄争是非,如痴犬之吠井;或恣享福供,如燕雀之处堂,将何以报佛恩哉!唯宋有王古居士,创作《法宝标目》;明有蕴空沙门,嗣作《汇目义门》,并可称良工苦心。然《标目》仅顺宋藏次第,略指端倪,固未尽美;《义门》创依五时教味,粗陈梗概,亦未尽善。旭以年三十时,发心阅藏,次年晤壁如镐兄于博山,谆谆以义类诠次为嘱,于是每展藏时随阅随录。凡历龙居、九华、霞漳、温陵、幽栖、石城、长水、灵峰八地,历年二十祀,始获成稿。终不敢剖破虚空,但藉此稍辨方位。俾未阅者,知先后所宜;已阅者,达权实所摄;义持者,可即约以识广;文持者,可会广以归约。若权若实不出一心,若广若约咸通一相,故名之为《阅藏知津》云。

缘起

古德云:“般若如大火聚,四面不可入。”又云:“般若如清凉池,四面皆可入。”般若其有二乎哉?何一不可入,一可入也?余钝根学佛有年,不独大火聚不能捱身,即清凉池亦无能插足。惟是尝闻《华严.普贤行愿品》有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书写经卷,积如须弥。故每于方册经卷少刻流通,非敢云作檀度法施,盖欲藉此稍种般若种子耳!昔者灵峰大师开讲报恩三藏,余因得亲法席。后欲辄申供养,师嘱云:“吾有《阅藏知津》一书,共四十八卷,计一千余纸。居士能为我梓行,则胜如以四事给我矣!”师化去忽十年,尘务纷纷,未得酬此愿。去夏癸卯,勉力抽资,并劝一二同志共襄其事,遂鸠工藏舍倡刻。至今夏甲辰,得以告成。所愿刻施微因,用荐先父思山府君、先母魏氏孺人脱苦恼于三途,证莲华于九品。更冀阅是书者一展卷时,如扁舟渔父忽然误入桃源,则如来法海虽宽广无涯,一弹指间可以即登彼岸矣!其他律教之异同、禅净之差别,具述大师序中,兹不更赘。余因述发心刻施之缘,聊识数言以记岁月如此。

溧水佛弟子夏之鼎和南述

阅藏知津凡例义门但分五时,不分三藏。谓三藏小教,但属阿含一时也。然天台备明五时,各论通别;别则但约一类机缘,通则华严乃至涅槃,无不遍该一代。又从古判法,多分菩萨、声闻两藏。就两藏中,各具经、律、论三。若据《智度论》说,则凡后代撰述合佛法者,总可论藏所收。若据《出曜经》说,则于经、律、论外,复有第四杂藏,今谓两土著作。不论释经、宗经,果是专阐大乘,则应摄入大论;专阐小道,则应摄入小论;其或理兼大小,事涉世间,二论既不可收,故应别立杂藏。若据五时次第,则华严之后,应叙阿含。然以小教加于方等般若之前,甚为不可。故必大小各自为类,庶显权实轻重不同。据密部之中,亦有以华严为名者,亦有以般若为名者,亦有以法华为名者,但既涉坛仪印咒,并属秘密一宗。只此密宗,并是方等大教,并通四十九年所说故也。法华、涅槃,虽同醍醐一味,而一重显实,一重谈常,故仍分二也。大乘律,本在诸经论中,不同小乘条然各别。今为令学菩萨戒者,易于寻究,故顺历代藏经旧例仍列数种,而出没取舍略与旧目不同。大乘论藏,自有释经、宗经,及转释诸论之不同。今故分为三别,三中又各先叙西土、后叙此土,所以尊天竺也。此土释大乘经,虽有巧拙浅深不同,然既附经文,不可摄入杂藏,故并入论藏中。若义门各附经论之后,又似经论,太无分别矣。此土述作,唯肇公及南岳天台二师,醇乎其醇,真不愧马鸣、龙树、无著、天亲,故特收入大乘宗论。其余诸师,或未免大醇小疵,仅可入杂藏中。西土撰述,但以义兼大小,或复事涉抄撮,故名为杂。此方撰述,则以诸家不同,体式亦异,故名为杂。此土,净土宗如《妙宗钞》、《十疑论》等,台宗如《玄义》、《文句》、《三止观》等,贤首如《华严疏钞》等,并已收入大乘论藏,故所列咸皆无几。俟法海观澜中,乃当备列各宗要书。义目于华严、法华等经,便取贤首、温陵等意旨释之,未免依他作解,障自悟门。今但列其品题,并品中事理大概,使人自知纲要。唯至疏钞玄文,方略出其释经之法,使知各家制立轨则不同。义目每于重单译中,先取单本总列于前,后以重本别列于后,相去悬隔,查考稍难。又每以先译为主,不分译之巧拙,致令阅者不知去取。今选取译之巧者,一本为主,其余重译即列于后。俾不能遍阅者,但阅其一,即可得旨。若能遍阅者,连阅多译,便知巧拙之得失也。凡重译本,于总目中,即低一字书之,使人易晓。至后录中,则与主本或全同、或稍异,仍备明之,使人知其或应并阅、或可不阅也。诸经或已流通,则人多素晓;或虽未流通,而卷帙不多,则人易翻阅,故所录皆略。唯《大般若》,实为佛祖迅航,而久不流通,卷盈六百,故所录稍详。又宝积、大集,及诸密部,并阿含等,凡卷帙多而人罕阅者,亦详录之,庶令人染一指而知全鼎之味云尔。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孤魂海葬

    孤魂海葬

    窗户不知被谁打开了,站在船舱的通道里,就能够看到铅色的天空和深沉的海面,一派黯淡,芝浦地区阴云密布的景色也渐渐地映入了眼帘。从窗户吹了进来的北风,在耳畔响起呜呜的呼啸声。荒崎守是山景丸这艘货船上的一等航海士,此时他走出房间正要去厕所。荒崎守刚才在甲板上呆过一会儿,他穿着登山用的防风衣,脖子上围着他妻子给他织的红色条纹的围巾。从穿着打扮上来看,他并不像是个海员,不过,这条围巾在整艘船上都已经出了名,因为那是他新婚不久的爱妻特地作为礼物给他编织的。他路过一个船舱,看到门口有一枚纸片被风刮落,荒崎身手敏捷,连忙上前一步踩住了那枚纸片。
  • 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

    本书选取了胡适著作中关于青春、人生与理想的篇章,其中包括胡适对年青人在思想修养、能力提升、个性培养等方面的建议和引导。主题是关于青年人如何成就自己的人生,这是胡适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今年轻人在求学做人方面面临困惑时的最好引导,对当下的年轻人如何做最好的自己,过好自己的人生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 青春饭,我们都爱重口味

    青春饭,我们都爱重口味

    一个美食狂人从酒桌上看出去的真人生异乡饭、茶泡饭、蛋炒饭,口口都是伤心饭。一本讲述吃饭的书,更是一本回忆青春的书。通过这本小宽编著的这本书,你可以读到具体的饭食,更能感受到吃喝背后的人情冷暖与时代变迁。吃与喝是人类生存的必须 ,几十个与吃喝相关的故事,承载了作者整个青春时代的情感世界。吃喝只是借口,人们之间情感的碰撞与交流才是饭局、酒局的真谛。读着美食记者小宽闲散的文字,从饕餮大餐到闾巷小食,你能触摸到他的内心并与之共鸣 ,因为青春是所有人心中的最宝贵的时光。
  • 荒村灵异手记

    荒村灵异手记

    刚大学毕业的杨羽被分配到一座荒村支教,村子表面风平浪静,实际上极为恐怖。杨羽到来后,荒村的恐怖事件更是越演越烈:老屋闹鬼,连环性变态杀人魔,十年前的重案,神秘的基督,水鬼凶灵,午夜哭声,索眼鬼屋,阴阳眼,冥婚,假死,诈尸,蛊咒,黑瞳,六头怪,普渡慈航,第九道门,宗教,谋杀,鬼上身,灵魂出窍,丧尸,启示录等等,隐藏在雾村背后的到底是些什么?恐怖的谜底为你慢慢揭开!事实的真相另人瞠目结舌。杨羽中的蛊咒能否难逃一死?当你一直背着一个女鬼生活时是什么样的恐怖?这是谜一样的荒村,让我们一层一层揭开它的恐怖面纱!事实的真相令人瞠目结舌。
  • 劫个夫君来洞房:抢婚王妃

    劫个夫君来洞房:抢婚王妃

    远嫁和亲,她万万没想到新郎竟是个死人!且还死了很多年!只因姐姐想嫁人中之龙,便要毁了她的一生,这让人如何甘心?多年的隐忍一朝爆发,她要让世人知道,她从来就不是任人摆布的柔弱女子。朝堂之上,当着满朝文武,她不但拒婚,更是抢了姐姐的夫君,夺了她的妃位。
  • 童心脉脉(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童心脉脉(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檇李谱

    檇李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成才习惯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成才习惯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对于小学生来说,拥有好习惯是成才的重要因素。《方洲新概念·优秀小学生必读:成才习惯大全集》用丰富多彩的故事和浅显易懂的道理告诉小学生如何培养好习惯,改掉坏习惯。它能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堪称照亮成长之路的指明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不越

    不越

    再过十年,只要十年。我希望,在最初的那个地方,还有最初的我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