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3500000011

第11章

佛说缘起圣道经(四纸欠) (南效北良)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说佛初坐树下。观十二因缘流转还灭道理,而成正觉。

佛说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三纸半) 同上 (亦名闻城十二因缘) (南效北良)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

佛说旧城喻经(四纸余) (南兴北临)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二经并与前同。谓逆顺观十二因缘。如行旧道。而达旧城。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上下合卷) (南敢北赖)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以十一种殊胜事故,于缘起初,说无明以为缘性。一所缘殊胜,二行相殊胜,三因缘殊胜,四等起殊胜,五转异殊胜,六邪行殊胜,七相状殊胜,八作业殊胜,九障碍殊胜,十随缚殊胜,十一对治殊胜。

佛说缘生初胜分法本经(上下合卷) 同上

隋南天竺沙门达摩笈多译

与上经同。

大乘舍黎娑担摩经(五纸) (南履北临)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佛在鹫峰,告诸苾刍,若于十二缘生而能见了,是名见法见佛。舍利子以问慈氏菩萨,慈氏细为解释十二因缘甚深之义。乃性相二宗要典。

佛说了本生死经(四纸) (南效北良)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

与上经同。而是舍利弗为比丘说。

佛说稻秆经(六纸欠) 同上

附东晋录

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秆喻经(六纸半) (南流北与)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二经亦并与前同。

佛说法身经(三纸半) (南与北深)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说化身及法身二种功德,法身中具明增一法数。

佛说十号经(二纸) (南命北尽)

宋中印土沙门天息灾译

阿难一一致问。佛为一一解说。

称赞大乘功德经(四纸余) (南效北良)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佛住法界藏殿。德严华菩萨问,何等是新学菩萨恶友,应须远离?佛言,无如乐二乘人,乃至宁堕地狱,不应起二乘作意。次明谤大乘罪,及释大乘名义。

妙法决定业障经(三纸) 同上

唐于阗国沙门释智严译

与上经同。

佛说大乘四法经(一纸欠) 同上

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初译

佛在祇园,为苾刍说,一不舍菩提心,二不舍善知识,三不舍堪忍爱乐,四不舍阿练若。

佛说菩萨修行四法经(一纸欠) 同上

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译

与上经义同而文小异。

大乘四法经(七纸半) 维

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

佛在祇园,文殊师利菩萨以宝盖供佛,明菩萨供养无有厌足,及说种种四法。又说三十五住菩提法。应离十慢。

佛说大乘百福相经(六纸余) (南男北良)

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译

佛在舍卫国普妙宫中,文殊师利请问如来福德之量。佛为明十善福,轮王福,帝释福,自在天福,初禅福,二禅福,摩醯首罗福,辟支福,后身菩萨福,如来毛孔福,八十随好福,八十随相文福,三十二相福,大法言音福,展转增胜。又明有二种法,生如来身,一者胜愿力,二者方便力。

佛说大乘百福庄严相经(三纸半) (南效北良)

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译

与上经同。而字稍增减。

佛说妙吉祥菩萨所问大乘法螺经(五纸) (南思北斯)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亦同前经,但初禅作魔王,后身作初发心。

大乘造像功德经(上下合卷) (南羔北知)

唐于阗国沙门提云般若译

佛往忉利天上,优填王初造佛像,佛从天下,王问功德,佛深赞之。弥勒因问灭业障事。佛一一细答。

佛说造立形像福报经(三纸余) (南才北知)

附东晋录

佛在拘罗瞿国。为优填王说。

佛说作佛形像经(二纸) (南效北知)

附后汉录

与上经同。

佛说造塔功德经(有释圆测序) (共二纸) 维

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译

佛在忉利天,为观世音菩萨说。内分别一四句偈义,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如是偈义,名佛法身。汝当书写置彼塔内。何以故?一切因缘及所生法性空寂故,是故我说名为法身。

佛说右绕佛塔功德经(二纸余) (南贤北景)

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

佛在祇园,舍利弗请问,佛以偈答。

佛说楼阁正法甘露鼓经(三纸半) (南力北忠)

宋中印土沙门天息灾译

阿难问,云何种清净善根,云何作曼拏罗,乃至作如来像,云何功德?佛为广说曼拏罗,乃至作像功德极大。

无上依经(二卷) (南效北良)

萧梁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

校量造佛功德品第一,佛住竹林,与比丘菩萨优婆塞优婆夷诸大众俱。阿难问造佛功德,佛广为校量显胜。

如来界品第二,明如来界性不可思议,烦恼所隐,名众生界,修菩提道,说名菩萨,出离烦恼过一切苦,洗除垢秽究竟清净,说名为佛。于三位中,一切处等,悉无挂碍,本来寂静。依如实知,依如量修,正觉众法。悉平等如,住无余涅槃,不舍众生利益事。

菩提品第三,明如来最极清净转依,常乐我净功德,超过声闻缘觉大地菩萨三种意生身,是名菩提不可思议。

如来功德品第四,明如来一百八十不共之法,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六十八法(十力,四无所畏,三念处,大悲,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种如来独得)。

如来事品第五,明如来有十八事最妙最上,因百八十法而成。

赞叹品第六,阿难偈赞如来功德。

付嘱品第七,明以十法受持此经,一书写,二供养,乃至十修行。

佛说未曾有经(三纸欠) (南男北良)

后汉失译人名

佛说甚希有经(四纸半) 同上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二经皆即上造佛功德品。及付嘱品。

佛说诸法勇王经(一卷) 洁

刘宋罽宾国沙门昙摩蜜多译

佛在竹林,有新出家比丘问毕报施恩事。佛以入僧数,修僧业,得僧善利,三法答之。次问发大乘心而出家者,具三法否?佛言,不在三法。比丘三致疑问。佛三止之。次放白毫相光照大千界,集诸大众。舍利弗复致三请,佛为说阿耨达池喻,广显发心功德。谓无人能报恩者,唯除漏尽,及发大心耳。次较持经功德,及为发心者说性空法。魔军落地,佛亦敕其持经。

一切法高王经(一卷) 贞

元魏中天竺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诸法最上王经(一卷) (南维北行)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等译

二经并与上同。

佛说施灯功德经(一卷) 难

高齐乌苌国沙门那连提黎耶舍译

佛在舍卫给孤独园。告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为一切众生无上福田。若七众以灯供养,其福不可思议。于现在世,得三种净心。于临终时,得三种明,又复得见四种光明,便生三十三天。于五种事而得清净,还生人中。出家持戒,又得四种可乐之法,得四种清净。又若住于大乘施灯明者,世世得八种可乐胜法,得八种无量胜法。又以灯施说法者,得于八种无量资粮。又见他施如来灯,生随喜心者,得八种增上之法。次叹五种法最为难得:一得人身,二信乐法,三得出家,四具净戒,五得漏尽。次说偈较施灯福德,唯发大菩提心者为最。

浴像功德经(三纸余) (南才北知)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

佛在鹫峰山顶。清净慧菩萨请问佛涅槃后,宜作何供养?佛言,供舍利如芥子,得十五功德。浴佛形像,应用香水。作坛沐浴,功德无量。

佛说灌佛经(一纸半) (一名灌洗佛形像经) 同上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佛说灌洗佛经(三纸余) (一名摩诃刹头) 同上

乞伏秦沙门释圣坚译

佛说浴像功德经(二纸半) 同上

唐迦湿蜜罗国沙门宝思惟译

三经并与前同。而圣坚所译,云四月八日。宜如佛初生时,以香水浴像。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四纸半) (南忘北短)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佛在耆阇崛山,为文殊菩萨,说前世功德,今致相好。

佛说内藏百宝经(六纸余) (南莫北短)

后汉月支国沙门支娄迦谶译

文殊问沤和拘舍罗所入事。佛答以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若干种种诸事,其实佛无种种事也。

佛说最无比经(八纸欠) (南效北良)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佛为阿难较量三归功德,不可思议。次及十善,八关,五戒,十戒,式叉摩那戒,尼戒,比丘戒,乃至发菩提心功德。以次转胜,不可思议。

佛说希有较量功德经(五纸) 同上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

与上经同。而缺发菩提心一节。

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一卷) (南诗北率)

后汉月支国沙门支娄迦谶译

舍利弗欲问法,佛言,若从文殊师利但问怛萨阿竭署因缘法名,未悉得其事。今为汝说之。舍利弗及目犍连等作礼,请问菩萨摩诃僧那僧涅。佛言,怛萨阿竭署者有四事,一者发意,二者阿惟越致,三者菩萨坐于树下,四者具足佛法。及种种问答以显其义。次有迦叶等各呈学署法门,次有五百婆罗门来问法,各各述己瑞应。

佛说明度五十校计经(二卷) 丝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

十方菩萨问何因缘,菩萨有痴有黠,乃至智慧有厚薄?佛言,知校计为黠,不修校计为痴,因广说五十校计法。

入定不定印经(一卷) (有武周新翻三藏圣教序) (南发北被)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

佛在鹫峰。妙吉祥问菩萨退不退行。佛言,有五种行,一羊车行,二象车行。三日月神力行,四声闻神力行,五如来神力行。前二有退,名不定。后三不退。名定。

不必定入定入印经(一卷) 同上

元魏中天竺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与上经同。

佛说谤佛经(六纸欠) 男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

佛在耆阇崛山。时有十菩萨,曾七年勤修陀罗尼。心苦不静,舍戒还家。不畏行菩萨,为彼请佛开化。佛说其过去谤法师,久受种种恶报,并七百世勤修无克因缘等。次为说陀罗尼,令仍出家。七日住于慈悲无常念佛三昧,一心持之,得见十方千佛,恶障尽灭,获陀罗尼,得不退转。次重诫人于善恶法师,失命身死,不应见其过,而以应具四种净法释之。末略示修此陀罗尼法。

佛说决定总持经(七纸半) 男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与上经同(总持译作华言)。

佛说象腋经(一卷) 慕

刘宋罽宾国沙门昙摩蜜多译

佛在灵山。与五百比丘,六万菩萨俱。舍利弗说偈叹安乐德。佛放身光集众。观文殊而微笑。文殊启问,佛唱经名。阿难请说,佛赞许之。文殊启问,佛为说六度及六三昧。次明欲入此经,如入虚空。六十增上慢比丘欲从座去,舍利弗留之,更请问佛,佛为解释,令大众获益。增上慢者得证,于是文殊重问云何学,云何行,云何住,云何修进?佛以偈答,次明信解者得二十功德,并说往古金刚幢菩萨,以咒疗众生病。

佛说无所希望经(一卷) (一名象步经) 慕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与上经同。

佛说甚深大回向经(四纸欠) (南贤北景)

刘宋出祐公录

佛在祇园。明天菩萨问曰,云何少修善本,而获大果?佛言,应于去来现在佛所,修慈身口心行,所谓随喜叹善。又于去来现在诸众生所,修慈身口心行,所谓持十善戒。以此功德,共一切众生回向无上菩提。

佛说大方广未曾有经善巧方便品(四纸欠) (南渊北斯)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大意菩萨问修菩萨行者,于五欲境,作何方便取而不着,虽复常行,无所障碍?佛答以于诸佛所深种善根,名为善巧方便,即得诸佛共所建立。所谓行少分施,起增上心,回向一切。一香一华,一灯一衣,乃至园林饮食,皆为众生普发大愿。又于所见一切境界,皆为众生普发大愿。略与华严净行品同。

佛说十二头陀经(四纸半) (一名沙门头陀) (南贤北羊)

刘宋中天竺沙门求那跋陀罗译

佛在给孤独园。食已,至阿兰若处,趺坐微笑。摩诃迦叶请问笑缘。佛言,阿兰若处,十方诸佛皆赞叹,无量功德,皆由此生,三乘圣道,皆由此得。行此法者,有十二事,一在阿兰若处,远离二着。二常行乞食,三次第乞食,四受一食法,五节量食,六中后不饮果蜜等浆,七着弊衲衣,八但三衣,九冢间住,修止观,十树下止,十一露地坐,十二但坐不卧。更宜系心一处,观五蕴空,比丘菩萨,依教谛观身相,各获果证。帝释,文殊,发愿护持。

佛说四辈经(二纸半) (南贤北景)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佛在祇园。自说末世弟子能坏佛道,于是舍利弗作当机,听佛说四辈弟子法非法事。

佛说三品弟子经(二纸余) (一名弟子学有三辈) 同上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

佛在祇园。为阿难说在家弟子,有上中下辈功德罪业不同。

佛说四不可得经(四纸余) (南莫北短)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因四仙人避无常而不能免,佛为比丘说四不可得,及说菩萨初中竟善。

佛说佛印三昧经(二纸半) (南行北羊)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

佛在耆阇崛山,入于三昧,光照十方,大众云集。弥勒,舍利弗,向文殊问佛身所在。文殊令入三昧观之,皆不能见。须臾佛现,乃问其义。佛言,住深般若佛印故也。

佛语法门经(三纸) (南忘北短)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

佛住毗耶离大林。龙威德上王菩萨请问,佛为分别是佛语非佛语门。龙威德上王悟无生忍,众并获益。

佛说法常住经(一纸余) (南贤北羊)

附西晋录

佛在祇园,为比丘说有佛无佛,法性如故,如来出世,为众生故。分别演说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等法。若行者与合,无彼无此,犹如众流合海。

佛说罪业报应教化地狱经(五纸余) (南尺北敬)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

佛在耆阇崛山,因信相菩萨请,放眉间光,照于地狱寻光见佛。信相问二十种恶报罪因。佛一一答,诫令修行报恩,大众获益。即慈悲道场忏法中所引。

佛说辩意长者子所问经(八纸余) 当

元魏沙门释法场译

答生天乃至佛会,各有五事,共说五十法要。次于请食时,一乞人发恶意,即感恶报。一乞人发善意,即得善报为国王。还供佛僧。

佛说大自在天子因地经(六纸半) (南命北尽)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目犍连于大自在天宫乞食,大自在天先为天后赞佛功德,次以食施,兼语目连过去无数劫事。目连食竟,入定思惟,不能得知。舍利弗,大迦叶,亦不能知。共往问佛,佛乃说其往因。

佛说尊那经(五纸半) (南夙北临)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佛在憍睒弥国瞿师罗林。尊那尊者问无尽功德,佛答以七种布施、七缘发心。

佛说弟子死复生经(五纸) 当

刘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优婆塞先事外道,后奉佛戒。死去十日复生,述冥中所见之事,化一家皆见佛得果。

佛说七女经(五纸半) (南尺北敬)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

拘留国婆罗门七女,喜自贡高,有分儒达居士为之问佛,诃其不好,并说往昔国王七女因缘。

佛说懈怠耕者经(一纸) 当

刘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耕人遥见佛来,发心欲见。寻退,欲俟闲时。佛放光集众,说其已过六佛,今又懈怠。彼人闻已,乃趋见佛,悔过闻法,得不退转。

大法炬陀罗尼经(二十卷) 使可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

缘起品第一,善威光天子请问陀罗尼门,佛入大力庄严三昧,令过去境界一切现前,次为阿难说过去放光如来说此经事。

伏魔品第二,授魔记品第三,三乘行品第四,问法性品第五,菩萨行品第六,相好品第七,四念处品第八,四圣谛品第九,忍较量品第十,三乘教品第十一,三法藏品第十二,法师相品第十三,谤法果报品第十四,劝受持品第十五,智成就品第十六,忍成就品第十七,证涅槃品第十八,劝证品第十九,法师行相品第二十,遮谤品第二十一,功德品第二十二,为他悔过品第二十三,六度品第二十四,求证品第二十五,诸菩萨证三昧品第二十六,召诸菩萨品第二十七,问等觉品第二十八,三昧因缘品第二十九,供养法师品第三十,入海神变品第三十一,佛升须弥山顶品第三十二,天伏阿修罗品第三十三,阿修罗本业品第三十四,杂类本业品第三十五,说无相品第三十六,劝修行品第三十七,三字法门品第三十八,将护法师品第三十九,放光佛本事品第四十,教证法品第四十一,说无住品第四十二,说听功德品第四十三,诸菩萨证相品第四十四,如化品第四十五,缘生法品第四十六,信解品第四十七,离恶友品第四十八,辨田赞施品第四十九,付菩萨品第五十,付天帝释品第五十一,法师弘护品第五十二,以上五十二品,皆述昔时放光如来所说法也。

大威德陀罗尼经(二十卷北作十六卷) 覆器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

佛为阿难说陀罗尼法本,先列种种根数。次一一法中,示多种名,多种义。亦广说末世恶比丘事,及示菩萨住母胎中楼阁庄严。

尊胜菩萨所问一切诸法入无量法门陀罗尼经(一卷) (南莫北罔)

高齐河南居士万天懿译

东方菩萨兴无量供养,利益群生。见佛入一真谛法,请问此陀罗尼门。

佛说无崖际总持法门经(一卷) 同上

乞伏秦沙门释圣坚译

与上经同(咒作华言)。

金刚场陀罗尼经(一卷) 同上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

佛于灵山妙色聚落,入一切法平等相三昧。诸比丘皆不见佛所在,诸天亦尔。次见在金窟,以神通力,使诸菩萨去地而坐。其大菩萨各入三昧,令众获益。佛腾空微笑放光。文殊请问,佛乃说金刚场陀罗尼法,无一切善不善,有为无为,乃至一切诸法,一切平等同故。欲是陀罗尼,恼是陀罗尼,痴是陀罗尼,乃至天龙八部女相男相地狱等,皆是陀罗尼。又说入无二法门,无明乃至生是陀罗尼。

金刚上味陀罗尼经(一卷) 同上

元魏北天竺沙门佛陀扇多译

与上经同。

同类推荐
  • 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竹书孔子诗论

    竹书孔子诗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School For Scandal

    The School For Scanda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箓斋启坛仪

    金箓斋启坛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庄子

    庄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浮躁世界里的我们,都欠自己一个专注

    浮躁世界里的我们,都欠自己一个专注

    在这个速食的时代里,浮躁的人们行色匆忙,看似忙碌的做着努力,可工作生活始终没有得到预期的满意效果。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心太忙了,不能专注于一件事情。我们应该放慢脚步,静下心来,去专注于一件事。有了专注力,你就不再浮躁迷失,三心二意,急功近利;从此专注自律,执着坚持,管好自己;世间美好的事物都会跟随你!书中通过具体的分析解析,直击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安抚自己浮躁的心,慢下来,静下来,专注做好手头的事情。培养我们的专注力可以使我们在收获成功的同时,也额外收获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享受幸福的心。容易分心、浮躁的时代,你仅靠专注就能胜过大部分人!
  • 出局者

    出局者

    那天周黎在午睡起来之后,迈着极其闲散的步子,哼着小调晃晃悠悠走出学校大门。他在距离门卫跟前不远处将右腿高高地翘起,做了一个下车的动作——那个迂拙的门卫每次总在周黎飞驰着自行车外出的时候勒令他下车,可是今天他似乎缺乏一定的想象力,他把头慢慢地扭向一边,一副视若无睹的样子。周黎在穿越人行天桥的时候,一个人向他迎面急凑过来,穿着不是很引人注意,但他的眼睛一直在四下里转悠着不停,贼贼的。太阳光在下午还很猛烈,马路周围的树木都奄奄的无精打采,那个人一定在天桥上挨了半天的烤炙。
  • 原野上的草原

    原野上的草原

    这是一部用心来诉说蒙古草原上的感动的作品,在作者深情地勾勒下,我们仿佛能听见牧民们的放歌与交谈,孩子们的追逐与嬉闹,看见门外树桩上拴着的马,以及狗在来来回回跑。在这篇纯净的土地上,牧民们外出时家里不需锁门,对待外来的客人异常热情谦恭。这是作者的故乡,也是作者的天堂。他写草原上的每一个眼所能见、心所能感的东西,每一种东西、每一缕思绪无不洋溢着他对草原、对蒙古最热烈的、最深厚的爱。那种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热爱,读后能让人的心灵得以净化并归于平静。他的笔很淡,却写活了他所身属的草原,给人以强烈的触动。
  • OF THE EPIDEMICS

    OF THE EPIDEMIC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第一霸:齐桓公

    中国第一霸:齐桓公

    谈起春秋五霸,首推齐桓公。就政治、经济、军事而言,在七十多个诸侯中,齐桓公并不出类拔萃。他用财无度,好酒,好猎,好女人。然而他有一最大优点:爱惜人才。哪怕是自己的仇人,一旦认准了,破格提拔,委以重任,言听计从。在贤相管仲等人的辅佐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荣登霸主宝座。然而,齐桓公的结局并不好。作为一个堂堂霸主,竟被活活饿死。始作俑者,是他生前最宠爱的三个大臣。这个中的滋味,很耐人寻味。在众多的诸侯中,齐恒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天下?成为春秋第一霸主。本书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再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过程。
  • 玄冥匿天

    玄冥匿天

    玄冥大陆亿万里山河是修炼者的天地,其间宗派林立,各种势力鱼龙混杂。在这个异世大陆上,有一条永恒不变的法则——强者为尊。所有的修炼者都尊崇强者,渴望成为强者。叶无为,一个武道都不能修的废物,经过一系列的奇遇,打击,生死逃亡,终成为玄冥宗主。武道为基玄为终,玄为基兮冥为道。
  • 别扭的你

    别扭的你

    “后来我才发现,原来在茫茫人海中,与一个人是那么难那么难。好在,最后我还是找到了你。”
  • 世界上最神奇的青少年做人做事课

    世界上最神奇的青少年做人做事课

    本书将成功做人做事的道理融入一个个清新优美、积极向上、充满哲理的小故事中,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指导并鼓舞青少年,为他们开启一扇成功做人做事的智慧之门,使他们从中有所启迪、感悟和收获。
  • 论道德原理 论人类理智(译林人文精选)

    论道德原理 论人类理智(译林人文精选)

    《论道德原理 论人类理智(译林人文精选)》完整地论述了关于道德思想与人类认识之间的关系。如今,在当代思想界的最新成就的基础上,让我们用现代的眼光来重新整理历代经典,更能体验到人类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人类文明的反思。
  • 庶女倾心

    庶女倾心

    前世,夫君被嫡姐所抢,正妃之位被夺,产子那日,还被逼死。重生回到五年前,她要改变一切,我的命运不由天定,就算逆天,我也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夺我所有,抢我所爱,这一世我不会让你好过的,嫡姐既然你要抢夺正妃之位,那么就让给你吧,我要成为皇上的贵妃,看是你王妃大,还是我贵妃大?爱恨情仇终究是空,姐妹斗,且看谁会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