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1900000040

第40章

久闻居士精意华严。极怀敬仰。兹接手教殷勤。直欲尽法界众生而纳之一乘性海。是普贤大愿也。然不肖虽崇尚净土。而实则崇尚华严不异于居士。夫华严具无量门。求生净土。华严无量门中之一门耳。就时之机。盖繇此一门而入华严。非举此一门而废华严也。又来谕谓不肖以弥陀与华严并称。因此遂有著论驾净土于华严之上者。此论谁作乎。华严如天子。谁有驾诸侯王大臣百官于天子之上者乎。然不肖亦未尝并称也。疏钞中特谓华严圆极。弥陀经得圆少分。是华严之眷属流类。非并也。古称华严之与余经。喻如杲日丽天。夺众星之耀。须弥横海。落群峰之高。夫焉有并之者。此不待论也。又来谕谓宜随机演教。为宜净土人说净土。为宜华严人说华严。此意甚妙。然中有二义。一者千机并育。乃如来出世事。非不肖所能。故曹溪专直指之禅。岂其不通余教。远公擅东林之社。亦非止接钝根。至于云门。法眼。曹洞。沩仰。临济。虽五宗同出一源。而亦授受稍别。门庭施设。理自应尔。无足怪者。况不肖凡品乎。若其妄效古人。昨日定今日不定。而漫无师承。变乱不一。名曰利人。实误人矣。何以故。我为法王。于法自在。平民自号国王。不可不慎也。二者说华严则该净土。说净土亦通华严。是以说华严者自说华严。说净土者自说净土。固并行而不相悖。今人但知华严广于极乐。而不知弥陀即是遮那也。又来谕清凉不会华严义旨。而裂全经为四分以属四法。夫信解行证虽贯彻全经。而经文从始至终亦有自然之次第。非清凉强为割截也。其贯彻也。所谓圆融。其次第也。所谓行布。即行布而圆融。四分何害。使无行布。圆融何物。必去行布而圆融。则不圆融矣。且信住行向地以至等妙。佛亦自裂全经为五十二段乎。何不将五十二段一句说尽。而为此多卷之文乎。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因果未尝不同时。而亦未尝不因自因果自果也。何必定执八十卷经束作一块。都卢是个无孔铁锤。而后谓之圆融乎。定执一块。不许分开。即死杀法。即钉椿。即守窟。安在其为活泼泼也。方山之论自是千古雄谈。而论有论体。疏有疏体。统明大义。则方山专美于前。极深探赜。穷微尽玄。则方山得清凉而始为大备。岂独方山。即杜顺而至贤首诸祖亦复得清凉而大备。岂独华严诸祖。即三藏十二部百家论疏亦复得清凉而大备。温陵解华严以方山为主。清凉为助。已为失宜。而居士顾訾之。此不肖之所未解也。又龙树于龙宫诵出华严。而愿生极乐。普贤为华严长子。而愿生极乐。文殊与普贤同佐遮那。号华严三圣。而愿生极乐。咸有明据。皎如日星。居士将提唱华严以风四方。而与文殊普贤龙树违背。此又不肖之所未解也。况方山列十种净土。极乐虽曰是权。而华严权实融通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故淫房杀地无非清净道场。而况七宝庄严之极乐乎。婆须无厌皆是古佛作用。而况万德具足之弥陀乎。居士游戏于华严无碍门中。而碍净土。此又不肖之所未解也。不肖与居士同为华藏莫逆良友。而居士不察区区之心。复欲拉居士为莲胎骨肉弟兄。而望居士之不我外也。居士爱我。不赞而规。今妄有所规。亦犹居士之爱我也。病笔略申梗概。殊未尽意。惟鉴之谅之。

敝郡断凡上人索书上谒。附致悃素。顾承来翰。规切究竟。殷殷亟也。荷荷谢谢。来翰云。华严具无量门。求生净土。华严无量门中之一门。就时之机。繇此一门而入华严。非举一门而废华严。又谓华严圆极。无可驾于其上者。并为确论。第华严是法身佛说。一乘妙义迥异诸经。而人多与释迦经一目之。故疏此经者。贤首爰肇其端。方山深契其旨。在清凉则择焉而弗精。在温陵则语焉而未详。至有撰为纶贯者。抑末矣。温陵云。方山为正。清凉为助。此见最倬。而尊者以为失宜。似未知温陵。亦未知方山者。诸不了义经论。及别行普贤行愿品。与起信等论。皆称说净土。此岂无因。然华严经中未尝及之。即方山所第十净土更晰也。法华鳞差十六王子。内有弥陀。未尝定为一尊。其赞持经功德。旁援安乐。实说女人因果。首楞严二十五圣证圆通。文殊无所轩轾。但云方便有多门。又云顺逆皆方便。然继以迟速不同伦。则于无轩轾中又未尝无所指归也者。故要极于普门。而不推诩夫势至。更加贬剥曰无常。曰生灭。若夫释尊。祇说大小弥陀。不啻足矣。胡为乎纷纷然三藏十二部为乎。贤首清凉诸师亟标小始终顿圆五教。佥以为允。而未尝品及净土。心宗家流尤所荡扫。大鉴之言且未及诠。更拈一二。如志公曰。智者知心是佛。愚人乐往西方。如齐己禅师曰。惟有径路修行。依旧打之绕。但念阿弥陀佛。念得不济事。又曰你诸人日夕在径路中往来。因恁么当面蹉过阿弥陀佛。又曰其或准前舍父逃去。流落他乡。东撞西磕。苦哉阿弥陀佛。此之三言或以为苛。然岂无谓而彼言之。亦必有道矣。古德云。一切众生。自己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乘。又有云。直下顿了此心本来是佛。无一法可得。此是无上道。此是真如佛。学道人祇怕一念有。与道隔矣。又有云。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他不是目前法。若向佛祖边学。此人未具眼在。何不向生死中定当。何处更拟佛拟祖替汝生死。有智人笑汝在。所以达者亟道祇劫辛苦修行。不如一念得无生法忍。又道一念缘起无生。超出三乘权学。况毋论三乘一乘。要之无我我所。今之往生净土也者。我为能生。土为所生。自他历然。生灭宛然。忻厌纷然。所未及悉。顾从来谭莲乘者。必曰华开见佛悟无生。盖必待往生而见弥陀。始从观音若势至。抑或弥陀诲以无生。此时方悟。岂其上品绝少。中下滋多。滞在祇劫。似为迂迟。矧欲修净土。亦须先修有无等四四十六观门。试问所观者是何轨则。能观者还有几人。所以念佛者如牛毛。往生者如麟角。何似反而求之。自有余佛在也。彼寒山之勖丰干。谓往五台礼文殊不是我同流。此在通达佛道者。出词吐气自别。且也一切佛道以金刚般若为入门。以佛华严为究竟。金刚则曰实无少法可得。而佛华严所称佛地二愚。一则曰微细所知愚。一则曰极微细所知愚。所以阿难自道不历僧祇获法身。识者犹且呵之。故或曰佛疮。或曰佛魔。文殊瞥起佛见。未免贬向二铁围。嗟嗟。见河能飘香象。智主不受功德。道人心无住处。踪迹不可寻。故不历。权乘独秉一乘。此则不佞之所为惓惓者也。彼诸佛诸祖为一分执着我识下劣众生。以及小乘弟子惟依一意识。计以现在色心等为染净依者。悯其四大既离。一灵无归。如失水鱼。踯躅就毙。故不得不将错净土而安置之。此亦化城之类也。传有之。若能悟法性身。法性土。要归于无物。是真佛土。若华严性海所现全身。如人身中有八万四千毛孔。东药师。西弥陀。各各在一毛孔中说法度生。人若涣毛孔。彻全身。未尝不可。傥抛撮全身入一毛孔。不但海沤倒置。而蝇投窗纸其谓之何。昨不佞手疏所云为宜净土人说净土。为宜华严人说华严。自谓不悖诸佛法门。亦是为尊者赤心片片。尊者乃欲携我莲胎。则昔人所云若捉物入迷津。与夫弃金担草之谓矣。更稽之古人有云。若欲究竟此事。须向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若闺合中软暖物舍不得。有恁么用处。又有云。诸经所称无瞋恨行。此之瞋恨非凡情可比。恨者。恨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福相而不自觉。瞋者。瞋吾度脱之未至也。以故自觉觉他。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有世出世间上上智。举以语人。得无违拒。庶几能利益于人。溯昔三教圣人出兴于世。无不为一大事。且观时节因缘。偏者补之。弊者救之。微者显之。要之以心性开示于人已耳。以今天下拘儒株守传注。旷士溺意虚玄。余之手木患而口弥陀者。自通道大都。迨穷村僻巷。居相望而肩相摩也。尊者又从而和之。非所谓顺世情之教波随而风偃者乎。是在不佞不能无疑。而来翰乃称虽崇净土。实尚华严。又云繇此净土一门而入华严。此如古德所云。但为弘实。而众生不信。须为实施权。以浅助深。又云用与适时。口虽说权。内不违实。但使含生得权实诸益也者。则不佞诚契之。祇领之。且羡且慰矣。乃会下听众。自杭过苏者。时时有之。罔弗津津九品。间与之言。少涉上乘。则骇心瞠目。或更笑之。此其过在弟子耶。在师耶。大丈夫气宇冲天。而度生为急。若出世矣。开堂矣。敷座矣。不具大人作略。祇作闾巷老斋公斋婆举止。忽被伶俐人问着。或明眼人拶着。拟向北斗里潜身耶。抑铁围山里潜身耶。不见道若是大鹏金翅鸟。奋迅百千由旬。蹑影神驹。驰骤四方八极。断不取次啖啄。亦不随便埋身。且总不依倚。佛法大事非同小可。愿尊者重厝意焉。来翰又云弥陀不异遮那。是也。第化境化仪各各差殊。盖诸佛教义通宗因缘。既堕因缘。岂无大小。定有深浅。故谓诸佛为异。则千佛一佛不可谓异。谓诸佛为同。则遍照能仁二尊亦自不同。古人以为一切诸法同异重重。不可一向全同。不可一向全异。不可以全同作全异。不可以全异作全同。迷此同异二门。则智不自在。如云拟向白雪芦花处觅。则以温州橘皮作火得乎。首山念有云。夫为宗师。须具择法眼始得。所以古来有拈古颂古。又有别古憋古。如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又云至道最难。须要拣择。所以华严第八地曰寂灭真境现前矣。犹云应起无量差别智。又云观察分别诸法门。此非作而致其情也。我之鉴觉自性本自圆明。如大宝镜。胡汉不分而分。如如意珠青黄不异而异。若是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人。何尝离却拣择别求。明白这些道理。便是拣择不拣择。所谓善巧分别清净智非耶。方山为论。清凉为疏。皆综佛乘。共阐圆宗。虽论有论体。疏有疏体。然惟其义。不惟其文。文或殊而义则一耳。如以其义。则见地迥别。清凉演说诸经。真善知识。惟于华严。其句训而字释。岂无补于舍那。其挈领而引维。实弗逮夫枣柏。清凉枣柏之区别弗明。则卢舍那经之旨要终晦。所谓信解行证四法。裂全经而瓜豆之。此其大者。自余更多。不佞谓之择焉弗精非无以也。傥以为未然。请更质之于枣柏大士。

同类推荐
  • 海上尘天影

    海上尘天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丹四百字

    金丹四百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拈古请益录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拈古请益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Resurrection

    Resurrect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成语和方言

    成语和方言

    方妍:老师,你你你这样是要闹绯闻的啊~程予:什么绯闻?没听见,今晚下课我去接你回家。众人:哦,了然。程予:不想挂科就散了吧。众人:方妍,不用送。方妍:不是,你们回来,听我说~~
  • 菊花尘(一)

    菊花尘(一)

    事件发生于明治42年秋。这年秋天,韩国总监伊藤博文于哈尔滨车站身中三枪倒地。划破满洲寂静夜晚的三发枪声,正如日俄战争以来,低靡而暗潮汹涌的平稳世局的响声。不仅季节,连时势也走向暗黑的冬季而舞落最后一片落叶。地点是包围着旧德川幕府广大的武士豪邸白砂町的一隅。入夜突然一阵狂风,风声切破了闇夜,又再次凝结成寂静。此时武士豪邸外长长的石墙,仿佛连夜尘也一扫而清般浮现一条丝带般的白色夜景——至少在那时如此。
  • 美国父母这样教孩子自立

    美国父母这样教孩子自立

    孩子总有一天是要自立于社会,自立于人生,如果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管、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的自我管理习惯,就能增强孩子行动的独立性、自主性、目的性和计划性,这对于孩子今后生活的幸福和成功有巨大的帮助。《美国父母这样教孩子自立》就为你提供了美国父母教育孩子自立的妙招,本书从八个方面为我们做了详细阐述,这也是美国孩子从很小就拥有很强自立能力的根本原因。希望对中国父母教育孩子有所借鉴,让孩子们都成为能走的出家门、跨的出国门、自立自强于世界的精英。
  • 千秋不负君之情

    千秋不负君之情

    慕晚车祸醒来发现穿越到了古代,还成了慕府三小姐,被两个大佬哥哥护着成了个小霸王,偷看小姐姐洗澡,手撕白莲花...最后却被某无敌腹黑男收入房中,自此某个王爷家里被闹的鸡犬不宁...
  • 若不曾见过你

    若不曾见过你

    二十二岁的夏悠草是个谜般的女孩,有着清秀出尘的外表,有着令人意外的行为,还有个身有残疾的男友。秦炎柏从警校毕业回家,被这个总也看不透的女孩所吸引。但走得越近,却发现事情越脱离自己的想象。外界的种种似乎都在告诉他,这是个危险的女孩。她做过牢,在夜总会打工,甚至还有盗窃嫌疑。卧室里的带血的麻绳,额头上的疤痕,似乎都越来越清晰地证实了他不愿相信的事实。他们原本应该是两条毫无交集的平行线,却因为霎那的悸动羁绊了心灵。为了她,他愿意抛开一切执着前行。当真相公诸于世时,她已经奄奄一息。如果不曾见过你,或许我将永远被困在这里。
  • 海上魂

    海上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校园之女王耀世归来

    重生校园之女王耀世归来

    [重生,校园,爽文]说好的高冷男神呢!那么这位动不动就醋意大发的家伙是谁!白琳琅无奈抬头望天,天晓得了!好不容易出一次任务,偏偏还被某个正牌军长给逮了个正着,看着身后那些憋红了脸的兄弟,她到底是露脸呢!露脸呢!还是露脸呢!。。
  • 琴堂谕俗编

    琴堂谕俗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孔门学渣

    孔门学渣

    乐歌穿越重生到一个傻子身上,他想改变形象,却被人当成傻子。已经习惯了的他,觉得并没有什么不好。老子说他是:大智若愚。孔子说他是: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子路说他:力气大、剑法好、对我脾气!子贡说他:你要是个商人,绝对奸商一个。颜回说他:什么都懂……师娘亓官氏说:唉!他就是个长不大的淘气包。
  • 那一片火红的柿子林

    那一片火红的柿子林

    这篇小说主要描绘了主人公所在的西部落后村庄——田家屯里所发生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村社会改革发展图景,主人公田华是一个热心公益事业,乐于助人的年轻青年。他在新农村建设中担负起了村长的重任,在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改变旧有观念过程中,培养新人,让村庄成为新农村建设典范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