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5100000374

第374章

朱子二

论自注书

总论

傅至叔言:「伊洛诸公文字,说得不恁分晓,至先生而后大明。」先生曰:「他一时间都是英才,故拨着便转,便只须恁地说。然某于文字,却只是依本分解注。大抵前圣说话,虽后面便生一个圣人,有未必尽晓他说者。盖他那前圣,是一时间或因事而言,或主一见而立此说。后来人却未见他当时之事,故不解得一一与之合。且如伊川解经,是据他一时所见道理恁地说,未必便是圣经本旨。要之,他那个说,却亦是好说。且如易之『元亨利贞』,本来只是大亨而利于正。虽有亨,若不正,则那亨亦使不得了。当时文王之意,祇是为卜筮设,故祇有『元亨』,更无有不元亨;祇有『利贞』,更无不利贞。后来夫子于彖既以『元亨利贞』为四德,又于文言复以为言,故后人祇以为四德,更不做『大亨利贞』说了。易只是为卜筮而作,故周礼分明言太卜掌三易:连山归藏周易。古人于卜筮之官立之,凡数人。秦去古未远,故周易亦以卜筮得不焚。今人纔说易是卜筮之书,便以为辱累了易;见夫子说许多道理,便以为易只是说道理。殊不知其言『吉凶悔吝』皆有理,而其教人之意无不在也。夫子见文王所谓『元亨利贞』者,把来作四个说,道理亦自好,故恁地说,但文王当时未有此意。今若以『元者善之长,亨者嘉之会,利者义之和,贞者事之干』,与来卜筮者言,岂不大胡涂了他!要之,文王者自不妨孔子之说,孔子者自不害文王之说。然孔子却不是晓文王意不得,但他又自要说一样道理也。」

某释经,每下一字,直是称等轻重,方敢写出!

某解书,如训诂一二字等处,多有不必解处,只是解书之法如此;亦要教人知得,看文字不可忽略。

某所改经文字者,必有意,不是轻改,当观所以改之之意。

每常解文字,诸先生有多少好说话,有时不敢载者,盖他本文未有这般意思在。

问:「先生解经,有异于程子说者,如何?」曰:「程子说,或一句自有两三说,其间必有一说是,两说不是。理一而已,安有两三说皆是之理!盖其说或后尝改之,今所以与之异者,安知不曾经他改来?盖一章而众说丛然,若不平心明目,自有主张断入一说,则必无众说皆是之理。」

方伯谟劝先生少著书。曰:「在世间吃了饭后,全不做得些子事,无道理。」伯谟曰:「但发大纲。」曰:「那个毫厘不到,便有差错,如何可但发大纲!」

小学之书

问:「小学云:『德崇业』」曰:「德是得之于心,业是见之于事。」

问小学「舞勺舞象」。曰:「勺是周公乐,象是武王乐。」曰:「注:『勺,钥也。』是如何?」曰:「而今也都见不得。」

问:「『衣不帛襦裤』,恐太温,伤阴气也。」曰:「是如此。今医家亦说小儿子不要太暖。内则亦是小儿不要着好物事。」

问:「小学举内则篇『四十始仕,方物出谋、发虑。』先生注云:『方物出谋,则谋不过物;方物发虑,则虑不过物。』请问『不过物』之义?」曰:「方物谋虑,大概只是随事谋虑。」

「方物出谋、发虑。」方,犹对也。只是比并那物,如穷理一般也。

「和之所问小学『方物』之义,乃是第二条。莫只且看到此,某意要识得下面许多事。」和之因问「五御」中「逐水曲」及「过君表」等处。先生既答,曰:「而今便治礼记者,他也不看。盖是他将这个不干我事,无用处,便且卤莽读过了。」和之云:「后当如先生所教,且将那头放轻。」曰:「便放轻,也不得。须是见得这头有滋味时,那头自轻。」

问:「小学立教篇,大司徒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后面『八刑纠万民』,却无不友之刑,虽有不弟之刑。又注云:『不敬师长。』如何?」曰:「也不须恁地看。且看古之圣人教人之法如何,而今全无这个。且『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作之君,便是作之师。」倪。

杨尹叔问:「『严威俨恪,非所以事亲也』,注『恪』为『恭敬』,如何?」曰:「恭敬较宽,便都包许多,解『恪』字亦未尽。恪,是恭敬中朴实紧切处,今且恁地解。若就恭敬说,则恭敬又别。恭主容,敬主事,如『居处恭,执事敬』之类。」安卿问:「恪非所以事亲,只是有严意否?」曰:「太庄、太严厉了。」

问:「小学明伦一篇,见得尽是节文事亲之实。」曰:「其中极有难行处。」曰:「爱敬与倪为一,自无难行。」曰:「此便是爱敬尺度。须是把他去量度,方见得爱敬。」倪。

叶兄问小学君、师、父三曰:「刘表遣韩嵩至京师。嵩曰:『嵩至京师,天子假嵩一职,则成天子之臣,将军之故吏耳。在君为君,不复为将军死也。』便是此意。」

问林兄:「看小学如何?」林举小学「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先生曰:「人既自有这良能、良知了,圣贤又恁地说,直要人寻教亲切。『父慈而教,子孝而箴』,看我是能恁地不恁地?小学所说,教人逐一去上面寻许多道理。到着大学,亦只是这道理。又教人看得就切实如此,不是胡乱恁地说去。」

问:「『疑事毋质』,经文只说『疑事』,而小学注云『毋得成言之』,何也?」曰:「『质,成也』,『成言之』,皆古注文。谓彼此俱疑,不要将己意断了。」问:「『直而勿有』,亦只是上意否?」曰:「是从上文来,都是教人谦退逊让。」

问:「小学实明伦篇,何以无朋友一条?」曰:「当时是众编类来,偶无此尔。」

安卿问:「曲礼『外言不入于阃,内言不出于阃』一段甚切,何故不编入小学?」曰:「此样处,漏落也多。」又曰:「小学多说那恭敬处,少说那防禁处。」

近思录

修身大法,小学备矣;义理精微,近思录详之。

近思录好看。四子,六经之阶梯;近思录,四子之阶梯。

近思录逐篇纲目:(一)道体;(二)为学大要;(三)格物穷理;(四)存养;(五)改过迁善,克己复礼;(六)齐家之道;(七)出处、进退、辞受之义;(八)治国、平天下之道;(九)制度;(十)君子处事之方;(十一)教学之道;(十二)改过及人心疵病;(十三)异端之学;(十四)圣贤气象。

近思录大率所录杂,逐卷不可以一事名。如第十卷,亦不可以事君目之,以其有「人教小童」在一段。

近思录一书,无不切人身、救人病者。寿昌。

郑言:「近思录中语,甚有切身处。」曰:「圣贤说得语言平,如中庸大学论语孟子,皆平易。近思录是近来人说话,便较切。」卓同。

或问近思录。曰:「且熟看大学了,即读语孟。近思录又难看。」

近思录首卷难看。某所以与伯恭商量,教他做数语以载于后,正谓此也。若只读此,则道理孤单,如顿兵坚城之下;却不如语孟只是平铺说去,可以游心。

看近思录,若于第一卷未晓得,且从第二、第三卷看起。久久后看第一卷,则渐晓得。

问蜚卿:「近思录看得如何?」曰:「所疑甚多。」曰:「今猝乍看这文字,也是难。有时前面恁地说,后面又不是恁地;这里说得如此,那里又却不如此。子细看来看去,却自中间有个路陌。推寻通得四五十条后,又却只是一个道理。伊川云:『穷理岂是一日穷得尽!穷得多后,道理自通彻。』」骧。

因论近思录,曰:「不当编易传所载。」问:「如何?」曰:「公须自见。」意谓易传已自成书。

因说近思续录,曰:「如今书已尽多了。更有,却看不办。」

论语或问

张仁叟问论语或问。曰:「是五十年前文字,与今说不类。当时欲修,后来精力衰,那个工夫大,后掉了。」

先生说论语或问不须看。请问,曰:「支离。」

孟子要指

先生因编孟子要指云:「孟子若读得无统,也是费力。某从十七八岁读至二十岁,只逐句去理会,更不通透。二十岁已后,方知不可恁地读。元来许多长段,都自首尾相照管,脉络相贯串,只恁地熟读,自见得意思。从此看孟子,觉得意思极通快,亦因悟作文之法。如孟子当时固不是要作文,只言语说出来首尾相应,脉络相贯,自是合着如此。」又曰:「某当初读『自暴自弃』章,只恁地鹘突读去。伊川易传云『拒之以不信,绝之以不为』,当初也匹似闲看后因在舟中偶思量此,将孟子上下文看,乃始通串,方始说得是如此,亦温故知新之意。」又曰:「看文字,不可恁地看过便道了。须是时复玩味,庶几忽然感悟,到得义理与践履处融会,方是自得。这个意思,与寻常思索而得,意思不同。」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嫡女不狠,地位不稳

    嫡女不狠,地位不稳

    身为谢府长房大姑娘,爹爹不疼,姥姥不爱,她从未想过忍气吞声。庶女欺负又如何?一巴掌打的她满地找牙!继母算计又怎样?掀了她的窝,毒花她的脸!有道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欺我,百倍凌之!原以为人生就是一场搏斗,谁料到万花过后独芳开,属于她的幸福一直都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这世界啊,随他去吧

    这世界啊,随他去吧

    十个月,十五个国家,从东南亚到南亚,从中东到中亚,这是一场穿越亚非陆地的奔走;所以,这并不是一本普通意义的旅行观光猎奇书,作者诚恳地叙述着三十岁来临前的旅途中山河过目的内心转变。等到风景看透长路走完,他逃出困顿,重获新生。这段人生中刻骨铭心的成长,是三十岁到来前最好的礼物。
  • 雅克萨之战

    雅克萨之战

    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1688年),中国军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所进行的两次围歼战。是中俄第一次自卫反击战。《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雅克萨之战》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雅克萨之战的有关内容。
  • 爱走失在成都北京

    爱走失在成都北京

    新书《七生万相》已经发布,可通过点击直通车进入阅读。希望继续支持!谢谢!读者群号:90870377-----------------------------------------------------谁说模范情侣就一定会走到最后?幸福明明就在眼前却也还是能够分道扬镳。回到成都休养情伤的苏白偶遇秦家公子秦靖玺,三番两次在他面前出窘究竟是为哪般?而半路劈腿的前男友陈楠背后似乎还藏着惊天秘密?相继出现的田原、林月、李夏、叶子......又会带来怎样的情感纠葛?这不是一篇小白文,它或许不能够满足网络文学的一般定义,但是我相信它能够感动你。因为也许,你就从文中的他们身上,看到另一个自己。敬请关注碧玺石头首作《爱走失在成都北京》。
  • 凛修传

    凛修传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这是个腥风血雨的时代,这是个玄之又玄的时代,幻气、仙法与护法凝聚在这里,这里便是——天魂大陆!
  • 生活中不可不知的285个错误常识

    生活中不可不知的285个错误常识

    本书分为居家细节篇、饮食营养篇、健康穿着篇、养生保健篇、育儿常识篇、天文地理篇、动植物世界篇和文史常识篇等八个篇章。
  • 妃常伴读:太子,请自重

    妃常伴读:太子,请自重

    穿越醒来,她被一群丫环婆子围着叫少爷。心头一紧,她连忙伸手到怀里,摸一一摸来摸去,她脸色越来越难看。谁能告诉她,为什么这个少爷一一木有小兄弟!爹娘找到她,一顿胖揍!娘说:这么淘气,怎能送到宫里去?爹说:圣命难违啊!还是送去吧!入宫前,爹娘交待:记住,你是莫家唯一的【儿子】!入宫十年,她绞尽脑汁,斗智斗勇,只为隐瞒自己女儿的身份。十年后,太子拦住她,满面纠结的告诉她,他,好像是个弯的!**帝之暮年,招太史令入宫,命其做传,诸国公见证。风太史令:听闻帝后当年,竹马变青梅,不知前事如何?诸国公:这个咱们都能做证,论当年帝后关系,铁瓷啊!文雅唐国公:一起同过窗!后笑曰:没少了挨板子!帝嗔:咋不说太傅换了十个呢?威武齐国公:一起扛过枪!后轻叹: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帝不屑:一眼亡国,便宜他了!许国公脸红红:一起分过脏!后白眼:只得一支发簪。帝深情:绾你一世青丝!打瞌睡的卢国公:一起嫖过娼!后愣,撇嘴曰:大床愣没上去!帝怒:朕的人,谁敢动?皇太孙携妃乱入:爷爷奶奶快一百岁了还秀恩爱?求放过!风太史结语:相爱简单,相处难,不敌帝后一百年!
  • 当娶则撩

    当娶则撩

    他名珩,她名槿因缘生情,因份定此终生无论何时何事,有她信他无论何情何景,有他由她如此一生,方不负深情
  • 城里的呛姑娘

    城里的呛姑娘

    一个清新小村里突然连续发生了好几桩惨绝人寰的命案。所有的受害者均为男性,而且被害前全部都曾在村里的夜店纵情跳舞。警探叶茨和克尔曼奉命监视其中一家夜店,以找出背后的“舞场杀手”。但是,当克尔曼和夜店里一个漂亮女孩打得火热后,事情变得越发扑朔迷离了。没人知道这个女孩是谁,从哪里来,但是所有的男人只要看她一眼,都恨不得立刻带她回家。克尔曼会因为这个神秘女子而让真凶逍遥法外吗?
  • 送客东归

    送客东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