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舍斯多尊者。罽賓國人。姓婆羅門。父寂行。母常安樂。初母夢得神劍。因而有妊。既誕。拳左手。後遇師子尊者付法。
後帝庚辰景曜三年(魏景元元年)。
第二十五世祖婆舍斯多尊者嗣宗統(六十七年)。
辛巳四年。
祖化伏外道潛隱南天。
祖至中印度。國王迦勝。設禮供養。有外道無我尊。先為王禮重。乃於王前論義。冀勝祖自重。謂祖曰。我解默論。不假言說。祖曰。孰知勝負。彼曰。不爭勝負。但取其義。祖曰。汝以何為義。彼曰。無心為義。祖曰。汝既無心。豈得義乎。彼曰。我說無心。當名非義。祖曰。汝說無心。當名非義。我說非心。當義非名。彼曰。當義非名。誰能辨義。祖曰。汝名非義。此名何名。彼曰。為辨非義。是名無名。祖曰。名既非名。義亦非義。辨者是名。當辨何物。如是往返五十九番。外道杜口信伏。祖念師子尊者遇難。即辭王南邁。至南天。潛隱山谷。王天德迎請供養。王有二子。長曰德勝。凶暴而色力充盛。次曰不如蜜多。和柔而常嬰疾苦。王以問祖。為陳因果。王敬信受。有呪術師忌祖。置毒食中。祖知而食之。彼反受毒。遂投出家。
沙門朱士衡於洛講道行般若經(東震講經之始)。
壬午五年。
癸未炎興元年(是歲漢亡)。
甲申(魏咸熙吳興元)元年。
乙酉(魏咸熙二年即晉太始元年吳甘露元年)。
沙門曇摩羅奈譯經。
沙門曇摩羅奈。晉言法護。本姓支。月支國人。歷西域解三十六國語。及書從天竺國賷梵冊來。因居燉煌。遂稱竺氏。後詣洛陽江左。起太始元年。迄永嘉二年。譯出般若法華等經。共二百一十部。合三百九十四卷。
晉(都洛陽司馬氏)。
武帝(諱炎廢魏主奐為陳留王稱帝為世祖武皇帝在位二十五年改元者三)。
武帝丙戌太始二年(吳寶鼎元年)。
丁亥三年。
佛教來東土二百年。
戊子四年。
己丑五年。
庚寅六年(吳建衡元年)。
辛卯七年。
壬辰八年。
癸巳九年。
甲午十年。
乙未咸甯元年。
丙申二年(吳天璽元年)。
丁酉三年(吳天紀元年)。
戊戌四年。
己亥五年。
沙門僧會寂(書僧寂始此)。
武帝庚子太康元年(是歲吳亡)。
辛丑二年。
會稽鄮縣舍利塔從地感見 發明(塔寺不書此書以感異也)。
并州離石人劉薩訶。生畋家。戈獵為業。得病死甦。見一梵僧語曰。汝罪重應入地獄。吾愍汝無知。且放汝。今洛下齊城丹陽會稽。並有古塔。及浮江石像。悉阿育王所造。可勤求禮懺。罪得消滅。醒後改革前習。出家學道。更名慧達。如言南行。至會稽海畔山澤。處處求覓。莫識基緒。悲塞煩惋。投告無地。忽於中夜。聞土下鐘聲。即遷記其處。剡木為剎。三日間。忽寶塔及舍利。從地湧出。靈塔相狀。青色似石而非。高一尺四寸。方七寸。五層露盤。似西域于闐所造。面開窗宇。四周天全。中懸金磬。繞塔身上。並是諸佛菩薩。金剛聖僧等像。狀極微細。瞬目注睛。乃有百千像見。面目手足。咸具備焉。神力聖迹。非人智所及也。今在大銅塔內。
壬寅三年。
癸卯四年。
甲辰五年。
乙巳六年。
丙午七年。
丁未八年。
戊申九年。
己酉十年。
惠帝(諱衷武帝子在位十七年)。
惠帝庚戌永熈元年。
辛亥元康元年。
壬子二年。
沙門法炬等譯經。
炬等前後譯出樓炭等經。共一百四十二卷。
癸丑三年。
甲寅四年。
乙卯五年。
丙辰六年。
丁巳七年。
戊午八年。
己未九年。
庚申永康元年。
辛酉永甯元年(自永寗之後所在十六國五涼四燕二趙三秦大夏并蜀為十六國雜晉魏間)。
壬戌大安元年。
癸亥二年。
甲子永興元年(漢高祖劉淵元熙元年成都王李雄建興元年)。
乙丑二年。
丙寅光熈元年(成都晏平元年)。
懷帝(諱熾惠帝弟在位六年改元者一仁慈短折曰懷)。
懷帝丁卯永嘉元年。
戊辰二年(漢永鳳元年)。
己巳三年。
庚午四年(漢烈宗劉聰光興元年)。
沙門佛圖澄自西竺至洛陽(神異不測。呪鉢生青蓮華。石勒石虎多所感化)。
辛未五年(漢嘉平元年成玉衡元年) (是年帝為劉曜所執遷于平陽)。
壬申六年(帝遷平陽書六年存正統也)。
愍帝(諱業武帝孫在位四年改元者一在國遭憂曰愍)。
愍帝癸酉建興元年。
石佛像浮海至吳郡迎供通玄寺 發明(佛事雲興。塔廣鼎建。神踪異蹟。不可枚稱。昭埀來哲。載有典章。故不具書。此書表異也)。
吳郡吳縣松江滬瀆口。漁者遙見海中有二人見。浮遊水上。疑為海神。延巫祝。備牲牢迎之。風濤彌盛。駭懼而返。有奉佛居士。吳縣華里朱膺聞之曰。將非大覺之降靈乎。乃潔齋。共東靈寺尼。及信佛者數人。至瀆口稽首迎之。風波遂靜。浮遊二人。隨潮入浦。漸近漸明。乃知石像。將欲捧接。人力未展。飄然就起。便舁還通玄寺。看像背銘。一名維衛。一名迦葉。莫測時代。而書迹分明。以事表聞朝廷。勅聽留吳郡供養(今蘇州開元寺石像是)。
甲戌二年。
乙亥三年(漢建元元年)。
丙子四年(帝降漢西晉亡)。
西晉二京。建寺一百八十所。譯經一十三人。共七十三部。
東晉。
元帝(諱睿姓牛冐司馬氏在位六年始建國都曰元)。
元帝丁丑建武元年。
戊寅大興元年(漢光初元年)。
己卯二年(漢改號趙後趙石勒建元)。
庚辰三年。
辛巳四年。
壬午永昌元年。
明帝(諱紹元帝子在位三年改元者一讚愬不行曰明)。
明帝癸未大甯元年。
甲申二年。
乙酉三年(趙光初八年後趙七年)。
祖付不如蜜多正法 示寂。
六年前德勝即位。惑外道說。因詰祖曰。師子尊者已遇罽賓國王難。何緣付法。祖出師子尊者所付僧伽黎示勝。勝命焚之。衣出五色光。薪盡如故。勝乃追悔致禮。初勝欲抑尊者。不如蜜多往諫。因囚之。至是立出蜜多。蜜多遂求出家。祖問曰。汝欲出家。當為何事。蜜多曰。我若出家。不為其事。祖曰。不為何事。蜜多曰。不為俗事。祖曰。當為何事。蜜多曰。當為佛事。祖曰。王子智慧天至。必諸聖降迹。即度出家。侍祖六年。後於王宮受具。羯磨之際。大地震動。乃付法偈曰。聖人說知見。當境無是非。我今悟真性。無道亦無理。不如蜜多受偈已。問衣可傳乎。祖曰。此衣為難故。假以證明。汝身無難。化被十方。何假傳衣。不如蜜多作禮。祖見神變。化三昧火自焚。平地舍利可高一尺。德勝王建浮圖閟之。
成帝(諱衍明帝子在位十七年改元者二安民立政曰成)。
第二十六世祖
不如蜜多尊者。姓剎帝利。南印度王子。
成帝丙戌咸和元年。
第二十六世祖不如蜜多尊者嗣宗統(六十三年)。
法師西竺惠理至杭州 發明(杭州建剎。信法之始。故書)。
理自西竺來初至杭。見一山巖秀麗曰。此吾中天竺靈鷲山之小嶺也。不知何年飛來。佛在世時。多為仙靈所隱。洞中舊有白猿。遂呼之。應聲而出。因名其峯為飛來。即其地建兩剎。曰靈鷲靈隱。杭州佛法始此。
丁亥二年。
祖住世傳法。
戊子三年(後趙太和元年)。
己丑四年(是年前趙亡)。
庚寅五年(後趙建平元年)。
辛卯六年。
壬辰七年。
癸巳八年。
甲午九年(趙石弘延熙元年)。
乙未咸康元年(趙石虎建武元年)。
丙申二年。
丁酉三年。
戊戌四年。
己亥五年。
庚子六年。
辛丑七年。
壬寅八年。
廷議沙門敬禮應否尚書令何充等詳議不應致拜。
庾氷議僧應致拜王者。尚書令何充等。奏曰。不變其修善之法。所以通天下之志也。氷復謂矯形違度。抗俗傲禮。非所以示名教也。充等復奏曰。潛操冥修。實有裨於王化。忘身抱一。未嘗見其貢高。直以出世之法。超出情表。歷代明聖。不為之制。無虧王度。氷猶以為不可。復下制。謂國體憲章。尊卑宜陳。略其禮敬。二之則亂。充等三上章執奏曰。漢魏逮晉。不聞異議。尊卑憲度。無或暫虧。沙門守戒專一。不以形骸而慢禮敬。國家待以師法。出於自然禮儀之外。不令致拜。是令專一守法也。冰議遂寢。
康帝(諱岳成帝弟在位二年改元者一溫柔好樂曰康)。
康帝癸卯建元元年。
甲辰二年。
穆帝(諱聃康帝子在位十七年改元者二布德執義曰穆)。
穆帝乙巳永和元年。
丙午二年。
丁未三年。
戊申四年。
己酉五年。
庚戌六年。
辛亥七年。
佛滅後一千三百年。
壬子八年。
癸丑九年。
甲寅十年(符秦健皇始元年都長安)。
乙卯十一年(秦主生壽光元年)。
丙辰十二年。
丁巳升平元年(秦王符竪永興元年)。
戊午二年。
己未三年(秦甘露元年)。
庚申四年。
辛酉五年。
哀帝(諱丕初封瑯琊王在位四年改元者二)。
哀帝壬戌隆和元年。
癸亥興甯元年。
甲子二年。
乙丑三年(秦建元元年)。
帝奕(即位五年改元者一)。
帝奕丙寅太和元年。
法師剡沃州山道林支遁寂。
遁字道林。陳留關氏子。或曰河東林慮人。聰明秀徹。太原王濛。陳郡殷融。甚雅重之。家世事佛。蚤悟真乘。隱餘杭山。沉思卓立。涉講肆。善標大意。而章句或脫略。謝安聞而喜之曰。此乃九方歅之相馬也。王洽。劉恢。殷浩。許詢。郄超。孫綽。桓彥表。王敬仁。何次道。王文度。謝長遐。袁彥伯等。並一代名流。皆深塵外之契。還吳華山。立支山寺。今號支硎。晚欲入剡。時謝安為吳興守。貽書曰。人生如寄。風流得意之事。頃為都盡。終日慽慽。觸事惆悵。唯遲君來。以晤言消之。一日當千載耳。王羲之時在會稽。素聞遁名。未之信。聞遁還剡。詣之。歎服不能已。請住靈嘉寺。俄於沃州小嶺立寺。慮眾怠惰。著座右銘以勗之。晚移石城山。又立棲光寺。木食澗飲。多所撰述。講維摩於山陰。許詢為都講。名流咸集。遁竪一義。眾謂詢無以措。詢設一難。亦謂遁不復能通。至竟兩家辨論。精晰不窮。凡在聽者。無不心折。哀帝頻遣使徵請。出都止東安寺。涉三載。上書皇帝。許還東山。資給發遣。事事豐厚。一時名流。並餞送焉。時蔡子叔先至。近遁而坐。謝安後至。值蔡暫起。謝便移就其處。蔡還舉謝席擲地。謝不以介意。其為時賢所慕如此。嘗有遺遁馬者。受而養之。或問之。曰愛其神駿耳。後有餉鶴者。遁曰。爾冲霄之物。甯為耳目之玩乎。遂放之。以太和元年閏四月四日終於剡。春秋五十有三。遁善草隸。臨寂著切悟章。落筆而逝 發明(像法東垂以後。摩騰入漢以來。晉魏之間。碩德名流。應化如雲。難以悉書。書其道韻泠然。風標可見者。數人以槩之。若廣尋高踪。有列傳可考也)。
祥符蔭曰。年來春秋之際。每登支硎。流覽林麓。坐放鶴亭。撫馬蹟坡。未嘗不追懷高風逸韻於千載之下也。嘗與品松道者。從北峯瞻禮石塔。嵯峨秀出於古松流泉之間。制度精緻。摩挲久之。傳中載窆於餘姚塢。此或公之衣鉢塔也。明末清初。高松汰如。中峯蒼雪。二法師相次說法於其地。二楞堂在焉。趙高士凡夫。勒支硎澗中石曰。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可為公千秋寫照。而汰蒼二公。抑遁潛之流亞歟。
丁卯二年。
佛教來東土三百年。
戊辰三年。
己巳四年。
庚午五年。
簡文帝(諱昱在位二年)。
簡文帝辛未咸安元年。
壬申二年。
孝武帝(諱曜簡文帝子在位二十四年改元者二)。
孝武帝癸酉寗康元年。
甲戌二年。
法師剡昂山道潛寂。
潛字法深。瑯琊王氏。丞相武昌郡公敦之弟也。年十八出家。二十四講法華大品。聽眾恒滿五百。永嘉初。避亂渡江。中宗元皇。及肅宗明帝。丞相王茂弘。太尉庾元規。並欽風德。尋隱剡山。哀帝再詔。暫起應之。時簡文為相。彌敬潛。常於簡文座中遇沛國劉恢。恢嘲之曰。道者何以遊朱門。潛曰。君自覩其朱門。我無分於蓬戶。潛素懷不樂。乃啟還山。時支公道林遣使求買昂山之側。沃州小嶺。欲為幽棲之處。潛答曰。欲來輒給。未聞巢由買山而隱。春秋八十九。寂於山館。烈宗詔曰。潛法師理悟虗遠。風鑒清貞。棄宰相之榮。襲染衣之素。山居人外。篤勤匪懈。方賴宣道以濟蒼生。奄然遷化。用痛於懷。可賻錢十萬。馳驛送葬。孫綽以潛遠大之量。似劉伯倫。而高深之致。劉所不及也(沙門敕葬自潛始)。
乙亥三年。
丙子太元元年。
栴檀佛像到長安。
丁丑二年(太史奏有德星見外國分野當有聖人入輔)。
戊寅三年。
己卯四年。
庚辰五年。
王晞出家答楊氏苕華書(書何。訓俗也)。
晞東莞名家子。天姿秀發。事親以孝聞。年十六聘同郡楊德慎女。字苕華。姿容絕代。墳籍淹通。比玉臨風。鄉鄰馨羨。將欲成禮。晞忽感念世相無常。捨俗出家。更名僧度。苕華聞之。乃貽度書。謂髮膚不可傷毀。宗祀不可頓廢。何不顧世名教。顯自襟期。曜翹爍之姿於盛明之世。遠烋祖考之靈。近慰人神之願。并贈詩五章。其一曰。大道自無窮。天地長且久。巨石故叵消。芥子亦難數。人生一世間。飄若風過牖。榮華豈不茂。日夕就彫朽。川上有餘味。日斜思鼓缶。清音可娛耳。滋味可適口。羅紈可飾軀。華冠可曜首。安事自剪削。躭空以害有。不道妄區區。但令君恤後。晞答書曰。夫事君以治一國。未若弘道以濟萬邦。事親以成一家。未若弘道以濟三界。髮膚不毀。俗中之近言耳。但吾德不及遠。未能兼被。以此為愧。然積簣成山。亦冀從微之著也。且披袈裟。振錫杖。飲清流。詠般若。雖王公之服。八珍之饍。鏗鏘之聲。煒曄之色。不與易也。若能懸契。則同期於泥洹矣。且人心各異。有若其面。卿之不樂道。猶我之不慕俗矣。長當與卿別離矣。萬世因緣。於今絕矣。歲聿云暮。時不我與。學道者。當以日損為志。處世者。當以及時為務。卿年德並茂。願勿以道人為念。而坐失盛年也。又報詩五章。其一曰。機運無停住。倐忽歲時過。巨石會當竭。芥子豈云多。良由去不息。故令川上嗟。不聞榮啟期。皓首發清歌。布衣可煖身。誰論飾綺羅。今世雖云樂。當奈後生何。罪福良由己。甯云遑恤他。苕華得書感悟。亦畢身矢志學道。晞專精佛法。不知所終。
祥符蔭曰。世人狃於習俗。狎於宴私。貪營室家暫時之歡。忘生死長夜之苦。觀晞公此書。亦可以少知梗槩矣。出世大人。法喜以為妻。禪悅以為樂。視世之沾沾聲色者。不啻天人之視蟻。慕羶蠅趨穢也。故書以風世焉。
孝武帝辛巳六年。
帝初奉佛法建精舍於殿內引諸沙門居之 發明(奉佛立寺不書。此書以帝能尊道。而不知所以尊也)。
祥符蔭曰。帝王事佛。當推大道以廣仁風。體一心而周萬事。區區崇奉莊嚴。此有為功德。梁武之所以見絕於達摩氏也。又況建精舍於殿內。引諸沙門居之乎。帝固不知佛法之大端。而當時無僧能以第一義示之者。此達摩氏西來之所以不容己也。
壬午七年。
癸未八年(秦建元十九年)。
秦遣符丕攻晉襄陽釋道安入秦 發明(國事不書。此書以釋道安故也)。
祥符蔭曰。沙門之法。固以弘化為務。然須風規絕俗。與世相忘。道安雖能弘法化。傾動時流。乃至世主勞師勤民。啟端鼓釁。亦可謂不善養晦之機。而於法華四安樂行。曾亦未之深思也已。
釋道安姓衛。常山扶柳人。世業儒。性聰而貌寢。年十二出家。馳役於田。啟師求受經。師與經可五千言。賷入田執勞如常。因息就覽。暮歸更求受他經。師曰。昨經未讀。今復求耶。答曰。已闇誦。師雖異之。而未信。復與經減一萬言。賷還如初。師執經覆之。不差一字。驚嗟而敬異之。遣遊學。至鄴師佛圖澄。與語嗟歎。眾以其形。輕怪之。澄曰。此人遠識。非爾儔也。澄講。安每覆述。眾難鋒起。挫銳解紛。一眾折伏。為之語曰。漆道人驚四鄰。避石氏亂渡河。登陸渾山棲隱。俄慕容俊逼陸渾。遂南投襄陽。宣通佛法。四方學士。競往師之。時習鑿齒以才自負。藉安高名。先書通好。及是聞安至。造之稱四海習鑿齒。安應之曰。彌天釋道安。鑿齒與謝安書云。來此見釋道安。故是遠勝。無變化技術可以惑人之耳目。無重威大勢可以整羣心之參差。而肅肅洋洋。自相尊敬。恨足下不同日而見之。其為時賢所重。類如此。晉孝武皇帝。承風欽德。遣使通問。詔曰。安法師居道訓俗。豈直規濟當今。方乃陶津來世。俸給一同王公。時符堅素聞安名。每欲致之。遣符丕攻襄陽獲之。謂僕射權翼曰。朕以數十萬之師。臨襄陽。唯得一人半。謂安一人。習鑿齒半人也。既至長安。大弘法化。初沙門各依師姓。安以為宜以釋命氏。後見阿含。四河入海之言。遂為定式。安外涉羣書。善文辭。長安中衣冠子弟多依師之。著僧尼軌範。佛法憲章等。天下則之。
甲申九年(姚萇自稱秦王是為後王)。
乙酉十年(秦王丕大安元年)。
丙戌十一年(秦王登大初元年)。
丁亥十二年。
法師江東瓦官寺竺法汰寂。
汰東莞人。與道安同學。才辯不逮。而儀範過之。與安分化南北。沿江東下。時桓溫鎮荊州。遣使迎供至都。止瓦官寺。太宗簡文皇帝深相敬重。王侯公卿。莫不信向。講席之下。名士如堵。黑白填門。領軍王洽。東亭王珣。太傅謝安。尤加欽敬。春秋六十有八。訃聞。烈宗詔曰。汰法師道播八方。澤流後裔。奄爾喪逝。痛貫於懷。可賻錢十萬。曇壹慧遠。皆從學於汰。
戊子太元十三年。
祖至東印度度梵志 付般若多羅正法 示寂。
祖行化至東印度。其王堅固奉外道。師長爪梵志。祖至。王問曰。師來何為。曰將度眾生。曰以何法度。曰各以其類度之。梵志即化一大山於祖頂上。勢且下壓。祖指之。山遽移在彼眾頂上。復以手按地。地動。五百外道。皆不能立。梵志怖懼懺禮。祖復按地。地靜。指山。山滅。王異日大治齋。集諸外道。懇祖預會。祖初不欲行。而知所會地將陷。乃往。王曰。師肯來耶。祖曰。吾非應供。來救死耳。此地已為龍窟。須臾當下陷。王恐。與其眾如高原。反顧其地。已淵然成湫矣。王益敬信。祖為演法。且曰。王國有聖人。當繼我法。先是東印有婆羅門子。年二十。幼失父母。不知名氏。或自言瓔珞。人遂名曰瓔珞童子。丐行閭里。有問汝行何急。即曰。汝行何緩。問何姓。即曰。與汝同姓。人莫測之。一日王與祖同車而出。瓔珞稽首於前。祖曰。汝憶往事否。珞曰。我念往劫中。與師同居。師演摩訶般若。我演甚深修多羅。今日之事。葢契昔因。祖顧王曰。此大勢至菩薩也。繼後出二人。一人化南印度。一人緣在震旦。九年却返此方。即以昔因故。名為般若多羅。付法偈曰。真性心地藏。無頭亦無尾。應緣而化物。方便呼為智。付法已。即辭王曰。化緣已終。將歸寂滅。願王於最上乘。無忘外護。即還本座。見形如日。少頃復呈十八變。出三昧火自焚。雨金色舍利。王以金塔閟之。
第二十七世祖
般若多羅尊者。東印度人。
己丑太元十四年。
第二十七世祖般若多羅尊者嗣宗統(六十九年)。
法師道安寂。
正月二十七日。有一異僧出入安室。手指西北。即時雲開。見樓閣如幻出。曰彼兜率天也。二月八日。跏趺而逝。安每疏經義。必求聖證。一日感龐眉尊者降。安出所製似之。尊者欽歎。以為盡契佛心。仍許以密助弘通。安識其為賓頭盧。因設日供。門弟子通其業者數十人。有法遇者傳教長沙。徒眾數百。中有一人私飲。遇縱而不舉。安廉知之。即封荊以寄。遇抱荊泣曰。董眾無狀。遠遺師憂。於是俯伏受譴。安左臂有一肉串隆起如印。捋可上下。而不出腕。時號印手菩薩。
祥符蔭曰。弘願度生之士。非上生內院。親覲慈氏。即往生安養。棲神蓮胎者。葢覲慈氏。則當來輔贊。躬承化儀。而西方。位登不退。再來娑婆。克從本願也。其他奉剎奉塵。雖各密行難思。然兜率西方二途。實當前道岸之捷徑。安遠二公。開方便涅槃門於直指禪宗未來之日。可謂善治般若舟航之先導者矣。
庚寅十五年。
祖住世傳法。
祖因東印度國王請齋次。王乃問諸人盡轉經。師獨為何不轉。祖曰。貧道出息不隨眾緣。入息不居蘊界。常轉如是經。百千萬億卷。非但一卷兩卷。
法師慧遠結念佛蓮社。
遠雁門樓煩賈氏子。幼隨舅令狐氏遊學許洛。博綜六經。宿儒英達。莫不服其深致。師事道安法師。豁然而悟。曰儒氏九流。皆糠粃也。與弟慧持。投簪受業。以大法為己任。安公歎曰。使道流東震。其在遠乎。屆潯陽。見廬峯清勝。足以息心。始住龍泉精舍。繼就法師慧永之招。居西林。刺史桓伊。尋搆東林禪苑。延居之。背負香爐。傍臨瀑布。泉壑清幽。遊者神肅。感阿育王像。自寒溪寺移至。時晉室式微。天下奇才絕俗之士。多隱居不仕。彭城劉程之。豫章雷次宗。雁門周續之。新蔡畢穎之。南陽宗炳張萊民。張季碩等。並依之。遠勵眾精修淨業。共結蓮社。一心念佛。刻志安養。程之著發願文。王喬之等為念佛三昧詩。以見志。
祥符蔭曰。東林淨業。普攝三根。蓮漏芳聲。於今振響。是葢表裏禪宗。廣敷法化者也。然念非口誦。佛豈持名。念即佛。而自性彌陀。不隔西方。佛即念。而唯心淨土。非從外覓。其於禪也。又豈有阡陌之分。水乳之別乎。況慈願深重。不可思議。今之粔籹兒童。井臼婦女。一稱南無。皆決定當來成佛。蓮胎可期。世之浪擲時光。妄營黑業。茫茫苦海。臨溺思援者。其速於念佛一門。作救急上策哉。
辛卯十六年。
壬辰十七年。
癸巳十八年。
栴檀佛像至江南。
甲午十九年(秦符崇延初元年崇為涼滅後秦姚興皇初元年)。
乙未二十年。
丙申二十一年(後魏皇始元年)。
安帝(諱德孝武帝子在位二十二年改元者三)。
安帝丁酉隆安元年。
戊戌二年(魏天興元年)。
己亥三年(秦弘始元年)。
庚子四年。
律僧曇翼感阿育王所造聖像見於長沙寺。
沙門曇翼。事道安。以律行見稱。令分化江楚。締構長沙寺。取材巴陵君山。感山靈見夢。丹誠祈請。感舍利降於金瓶。頂誓之間。光采五色。照滿一室。寺成歎曰。寺立僧集。而聖像未嚴。昔阿育王所造。容儀神瑞。皆多布在諸方。何其無感。不能招致。乃專精懇惻。請求誠應。忽有一像。見於城北。光相衝天。時白馬寺僧先往迎接。不能令動。翼乃往禮請捧接。飄然而起。迎歸長沙寺。見像光上有梵字曰。阿育王造。
祥符蔭曰。精誠所感。無有不通。況大慈弘應。神瑞無方者乎。此之像見。實以翼之願力而然。校之石像浮海。時節因緣異矣。書之以示世之崇願行者。
辛丑五年(秦弘始三年)。
鳩摩羅什至秦長安譯經。
鳩摩羅什。(此云童壽)天竺國人。以後秦弘始三年入長安。共譯經九十八部。合四百二十五卷。
壬寅元興元年。
癸卯二年。
法師東林慧遠著沙門不禮王者論。
太尉桓玄軍經廬山。要遠出虎溪。遠稱疾。玄自入山見之。退謂人曰。實乃生所未見。俄而玄欲沙汰眾僧。教僚屬曰。沙門有能伸述經誥。暢說義理。或禁行循整。足以宣寄大化。其有違於此者。悉皆罷道。唯廬山道德所居。不在搜簡之列。遠與玄書曰。佛教陵遲。穢雜日久。每一尋至。慨惋盈懷。常恐運出非意。淪胥將及。竊見清澄諸道人教。實應其本心。夫涇以渭分。則清濁殊勢。枉以直正。則不仁自遠。此命既行。必二理斯得。然後令飾偽者。絕假通之路。懷真者。無負俗之嫌。道世交興。三寶復隆矣。因廣玄條制。玄從之。昔成帝幼冲。庾氷輔政。以為沙門應禮王者。尚書令何充等。奏不應敬禮。官議悉同充等。門下承氷旨為駁。同異紛然。竟莫能定。玄欲申前議。乃與遠書。令述所以不敬意。遠答書。謂沙門方將以兼忘之道。與天下同往。袈裟非朝宗之服。鉢盂非廊廟之器。沙門塵外之法。不應致敬王者。玄意遂寢。及篡位。即下書曰。佛法弘大。所不能測。諸道人勿致禮也。遠乃著沙門不敬王者論五篇。謂在家奉法。則是順化之民。情未變俗。迹同方內。故有天屬之愛。奉主之禮。出家者。遁世以求其志。變俗以達其道。變俗則服章不得與世典同。遁世則宜高尚其迹。故能拯溺俗於沉流。拔玄根於重劫。遠通三乘之津。近開人天之路。如令一夫全德。則道洽六親。澤流天下。雖不處王侯之位。固已恊契皇極。在宥生民矣。是故內乖天屬之重。而不違其孝。外闕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也。云云。
沙門竺法曠寂。
曠下邳臯氏子。事後母以孝聞。躬耕力養。喪闋出家。事沙門曇印為師。印有道行。曠竭誠事之。印嘗疾篤。曠七日夜至誠禮禱。至第七日忽五色光發棖印體。所苦頓愈。止於潛青山石室。棲風立操。卓爾不遷。謝安為吳興守。步訪展敬。坐林樾間。烹泉論道移日。謝灑然歎服。簡文帝遣堂邑太守曲安遠詔問起居。并諮以妖星。曠答詔曰。昔齊景修福。妖星移次。陛下唯當勤德政。以塞天譴。有頃災滅。興甯中。東遊禹穴若耶。郄超謝慶緒。並結塵外之交。時方疫疾。曠以慈善願力。遊行村里。所至疾除。百姓德之。沙門道鄰。造無量壽佛殿。伐木值旱。不能運材。曠呪之。水發溪漲。孝武皇帝欽風。詔至京事以師禮。止於長干寺。遂寂。散騎常侍顧愷之為傳讚 發明(神僧異蹟。載傳記者多。不勝書。書曠德行昭然。以為世則)。
甲辰三年(魏天錫元年)。
乙巳義熈元年。
沙門法顯還自天竺。
顯以安帝隆安三年發長安。遊歷天竺。遠尋靈跡。求晉所無經律。經涉諸國。學梵書語。抄寫僧祇尼戒本。阿毗曇心論等。共二十四卷。以是年泛海。達於揚都。居道場寺譯經。
丙午二年。
丁未三年。
戊申四年。
己酉五年(魏永興元年秦弘始十一年)。
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寂於長安。
什神情鑒徹。篤性仁厚。應機領會。鮮有其匹。道生僧肇道融僧叡等。皆從什學。姚主以伎女十人侍之。寂後火焚。舌根不壞。
祥符蔭曰。佛教東來。大法草昧。沙門自西竺至者。多以神迹顯化。啟信羣機。譯經詮法者。尚華梵隔礙。未盡其美。迨什廣宣法義。二乘教典。始洽淵源。什之功大矣。特以宿障之累。未罄所蘊。惜哉。
秦以道[契-大+石]為僧正資侍中(立僧統眾始于此) 發明(立僧制眾始于秦。為僧受秩始于[契-大+石]。故書法如此)。
時關中出家者眾。頗多愆濫。秦主患之。乃以道[(丰*力)/石]戒律精嚴。遂置僧正。詔[(丰*力)/石]為之。資侍中。給侍吏。
祥符蔭曰。僧置統制。非法也。梵網經曰。凡國王大臣。好心受佛戒者。勿作是統官制眾。安籍記僧。破壞三寶之罪。葢僧學出世法。自有佛法戒律治之。佛法戒律。自有其宗師主之。國王大臣。但加意護持宗師。而佛法自治。必假王法資秩。是以世間法加於出世間法。倒置甚矣。秦主固一時權宜。而道[(丰*力)/石]遂安受侍中之秩。致使後來碩德高流。多加卿寺之銜。末法比邱。悉行膜拜稱臣之禮。作俑之罪。[(丰*力)/石]其難以懺哉。百丈大智祖定清規。只立法堂。而不立佛殿。表當代主法為尊。其尊法重僧。為何如也。凡主法與為僧者。其當知所以自尊自重。而毋為獅蟲自食。可也。
庚戌六年。
辛亥七年。
壬子八年。
癸丑九年。
甲寅十年(魏神瑞元年)。
法師慧永往生淨土 發明(往生淨土者多。難悉書。書一二以槩其餘)。
永住西林三十年。絕志塵囂。一心安養。鎮南將軍何無忌至虎溪。慧遠從徒數百人。高言華論。舉止可觀。而永衲衣半脛。荷錫持鉢。松下飄然而來。神氣自若。無忌歎曰。永公清散之風。乃多於遠公也。義熈十年示微疾。忽斂衣合掌。求屣欲起。如有所見。眾咸驚問。永曰。佛來迎我。言訖而化。異香七日乃歇。
乙卯十一年。
丙辰十二年(秦永和元年魏太常元年)。
法師廬山東林慧遠示生淨土。
遠住廬山三十年。影不出山。尅志西方。三覩聖相。沉厚不言。七月晦夕。於般若臺前。方從定起。見阿彌陀佛身滿虗空。圓光之中。有諸化佛。觀音勢至。左右侍立。又見水流光明。分十四支。流注上下。演說妙法。佛告遠曰。我以本願力故。來安慰汝。七日後。當生我國。又見佛陀耶舍。慧持。慧永。劉遺民。在佛之側。前揖遠曰。師志在先。何來遲耶。遠乃謂弟子曰。吾始居此。三覩聖相。今復再見。吾生淨土。必矣。至八月六日。乃端坐入寂。壽八十四。從遠遊者。僧濟。道敬。曇順。皆先後生淨土。遠神韻嚴肅。凡接近者。莫不斂慄。懷才負氣者。每欲發問。輒心悸汗流。至竟不敢出一語。其伏物葢眾如此。羅什入關。遣書通好。什答書。以護法菩薩勗之。秦主姚興。欽仰德風。致書道殷勤。請作大智度論序。安帝自江陵旋京師。輔國何無忌勸遠候迎。遠稱疾。帝遣使勞問。遠致書。帝復詔答。謝靈運負才傲俗。一見肅然心服。所著文集。十卷行世。
祥符蔭曰。淨土之教。肇自遠公。續其芳者。永明壽禪師。而後。雲棲宏大師。實纘東林之緒。一時士夫信向。不減宗劉之儔。公與持公稱難兄弟。而公高風碩德。遠近尊信。上下感孚。葢道德精嚴。內外無間者也。當時陶元亮實預其會。聞鐘攢眉。此正其曠達處。至沽酒延之。決無是事。後世往往以之藉口。故削而不書。
丁巳十三年(是歲姚秦亡)。
戊午十四年。
恭帝(諱德文在位二年改元者一)。
恭帝己未元熈元年。
庚申二年(宋永初元年) (晉亡)。
東晉立寺一千七百六十八所。譯經二十七人。共二百六十三部。
宋(姓劉氏都建康)。
武帝(諱裕在位三年改元者一)。
武帝辛酉永初二年。
壬戌三年。
少帝(諱義符在位一年)。
少帝癸亥景平元年(魏主燾始光元年)。
文帝(諱義隆在位三十年改元者一)。
文帝甲子元嘉元年。
三藏法師求那跋摩譯出沙彌威儀經律分異記七部合三十八卷(戒法至此始備)。
乙丑二年。
丙寅三年。
道人杯渡寂。
渡神化莫測。嘗浮大杯以渡。故呼杯渡。跣足荷一蘆圌。遊吳。擲圌於地。盡力移之不能動。有窺見四小兒者坐圌中。眉目如四天王。見網師從乞魚。網師怒不與。渡乃拾兩小石投水中。俄有兩牛鬥觸。其網碎。不復見牛。吳人朱靈期。自高麗還。阻風至一洲。見一寶寺。拜其僧乞速還鄉。其僧問曰。識杯渡道人否。曰識之。其僧取北壁一囊一錫。及鉢并書。著函中曰。寄杯渡。并授青竹杖。令置舫前。三日便至石頭。渡忽至。開書大笑。取鉢擲空。復接曰。不見此鉢。四千年矣。遂作一鉢歌。廣陵村舍有李姓者。事之甚謹。一日忽索袈裟李辦未至。渡曰。暫出。至暮不歸。合境聞有異香。跡之。見渡敷一敗袈裟於地。晏然而寂。頭前脚後。皆生蓮花。鮮香逼人。數日後有人從北來云。見渡負蘆圌行向彭城。彭城有貧家延麥飯渡甘之如飴 發明(杯渡葢應化聖賢也。本無生死。何以書寂。書寂聊示化迹也。如渡者多。難以悉書。書一二。以存密化之顯著者)。
丁卯四年。
戊辰五年(魏神麚元年) (魏境十月十三日昏星見竟日)。
己巳六年。
庚午七年。
辛未八年。
壬申九年。
癸酉十年(魏延和元年)。
甲戌十一年。
法師竺道生寂於廬山法座。
生鉅鹿人。姓魏。家世仕族。穎悟異常。事汰公為師。解義奇拔。志學之年。便登講席。宿學名流。莫敢抗其詞辯。入廬山幽棲七年。鑽仰大法。不憚勤苦。與叡嚴二公同遊長安。從什公受業。還都止青園寺。太祖文皇深加歎重。常設會。帝親同眾僧午飯。咸疑日向晚。帝曰。始可中耳。生曰。白日麗天。天言始中。何得非中。遂取鉢便食。一眾從之。歎其樞機得衷。王弘。范泰。顏延之。並從問道。生剖析經旨。得意忘筌。守文之徒。多相與競。時涅槃經。先至京都。止六卷。生覽其幽微。乃說一闡提人。皆得成佛。眾未能信。譏擯之切。生於大眾中正容誓曰。若我所說。反於經義者。請於見身。即招癘疾。若與實相不相違背者。願捨壽之時。據獅子座。拂衣遊吳。登虎邱山。旬日之中。學徒麏至。尋返廬山。後涅槃大本至。果稱闡提悉有佛性。與生所說合。生乃陞法座講說經旨。神色開朗。德音駿發。聽者莫不悅悟。法席將畢。忽見塵尾飄然而墜。端坐正容。隱几而寂。顏色不異。宛似入定。葬廬山之阜。
祥符蔭曰。世傳生公入虎邱。聚石講法。頑石為之點頭。今點頭石在焉。而本傳不載。同時有肇叡二公。皆講筵義虎。姚興稱叡公乃四海之標領。非獨鄴衛之松柏。肇公著般若無知論。遠公撫几稱歎。又著不真空論。物不遷論。般若無名論。皆妙達真宗。詞義圓徹。什公之門。一時蔚盛。可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矣。
乙亥十二年(魏太延元年)。
丙子十三年。
丁丑十四年。
戊寅十五年。
己卯十六年。
庚辰十七年(魏太平真君元年)。
辛巳十八年。
壬午十九年。
癸未二十年。
甲申二十一年。
乙酉二十二年。
丙戌二十三年(魏太平真君七年)。
魏主燾謬信崔浩毀像法沙門惠始杖錫至魏庭。
發明(像法之興廢者。迹也。無關宗統。曷為書此。書之以埀戒後世也)。
燾先奉佛。因崔浩與道士宼謙之善。謀傾佛法。時太子晃。被讒見疑。晃事沙門玄高為師。令太子懇誠懺罪。崔宼遂[讚-貝+日]太子。并及高。收高縊殺之。後燾偶入僧寺。見有兵器。燾怒誅寺僧浩因進說。盡殺沙門。焚經毀像。宼謙之不從。苦與浩爭。曰卿從今受戮滅門矣。沙門惠始甚有神異。跣行泥塗。初不污足。而色鮮白。世號白足。在山入定。知燾毀法。乃杖錫宮門。有司奏云。有一道人。足白於面云欲入見。屢依軍法。斬而不傷。遂至殿庭。燾大怒。自以所佩劍斬之。體無餘異。取北園虎投之。虎皆潛伏不敢視。燾方禮悔。迎上殿頂禮悔愆。始為說法。明辨因果。燾大生愧懼。遂感癘疾。通身發瘡。痛苦難忍。崔宼二人。次發惡疾。崔後滅族。
祥符蔭曰。佛法之在人心。如月之於水然。水清月見。水濁月隱。人心無妄。佛法全彰。人心不明。佛法不顯。非佛法有隱顯之殊。由人心有明暗之別也。水雖有清濁。澄空之朗月何虧。人自造孽殃。其於佛法也何損。況以法眼觀之。順逆無非佛事。興廢總屬空花。茫茫生死苦趣中。不知何因而得報為人。又不知何因而得為國王。為大臣。乃不究明真心。扶植正道。一念謬信。造孽無端。亦可悲矣。故書之以示儆焉。
丁亥二十四年。
戊子二十五年。
己丑二十六年。
庚寅二十七年(魏太平真君十一年) 六月魏崔浩伏誅滅族。
辛卯二十八年。
佛滅後一千四百年。
壬辰二十九年 魏主燾為中常侍宗愛所弒。
癸巳三十年(魏興安二年)。
魏主成帝濬佛隆奉佛法。
孝武帝(諱駿文帝子在位十一年改元者二)。
孝武帝甲午孝建元年(魏興光元年)。
乙未二年(魏太安元年)。
丙申三年。
丁酉大明元年。
祖付菩提達摩正法眼藏 示寂。
祖至南印度。先是彼王名香至。尊重供餘。度越倫等。又施無價寶珠。時王有三子。曰月淨多羅。曰功德多羅。曰菩提多羅。其季。開士也。祖欲試其所得。乃以所施珠。問三王子曰。此珠圓明。有能及否。月淨功德皆曰。此珠七寶中尊。固無踰也。菩提曰。此是世寶。未足為上。於諸寶中。法寶為上。此是世光。未足為上。於諸光中。智光為上。此是世明。未足為上。於諸明中。心明為上。此珠光明。不能自照。要假智光。光辨於此。既辨此已。即知是珠。既知自珠。即名其寶。若明其寶。寶不自寶。若辨其珠。珠不自珠。珠不自珠者。要假智珠而辨世珠。寶不自寶者。要假智寶以明法寶。然則師有其道。其寶即見。眾生有道。心寶亦然。祖歎其辯慧。乃復問曰。於諸物中。何物無相。曰。於諸物中。不起無相。又問於諸物中。何物最高。曰。於諸物中。人我最高。又問於諸物中。何物最大。曰。於諸物中。法性最大。祖知是法器。以時尚未至。且默而混之。及香至。王厭世。眾皆號絕。菩提多羅獨於柩前入定。經七日而出。遂依祖求出家。既受具。祖告曰。如來以正法眼。付大迦葉。如是展轉。乃至於我。我今囑汝。聽吾偈曰。心地生諸種。因事復生理。果滿菩提圓。花開世界起。祖付法已。即於座上起立。舒左右手。各放光明二十七道。五色晃曜。又踴身虗空。高七多羅樹。化火自焚。空中舍利如雨。大眾建塔收供。
祥符蔭曰。靈丹一粒。點鐵成金。至理一言。轉凡成聖。歷觀諸祖。未承大法之前。種種示見。知見不一。一經法化。如空水相融。初無剩迹。傳佛密印。以紹真宗。授受得人。能事告畢。師資相待。間不容髮。時節因緣固有自在。故曰。苟非其人。道不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