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5100000007

第7章 別問

問曰。洪荒以前。渾沌先是何狀。九州之際。溟渤終於何底。世數何終。人物何止也。祥符曰。虗空無邊。却數無量。世界無盡。不可思維。詎能擬議。劫之長短。界之勝劣。皆隨心所見。心所種種成就。今就一劫一世界而言。劫之為言時數也。即世也。界之為言方位也。眾生為情界。正報也。方位為器界。依報也。凡界總成住壞空為一大劫。謂之世界。二十小劫成。二十小劫住。二十小劫壞。二十小劫空。一增一減而成小劫。積八十小劫而成一大劫。劫初人壽皆八萬四千歲。身有神光。日月未出。人壽減至二萬歲時。迦葉佛出世。人失神光。日月出照四天下。今世史所稱盤古洪荒三皇。各一萬八千歲。考其時乃迦葉佛之後。第九小劫之末減矣。所云混沌者。乃身光初失。日月未出之時。非真天地開闢也。詳見佛紀中。世界無盡。佛智乃知。今就娑婆世界而言。此世界在華藏莊嚴世界海中。華藏海中央。有香水海。名無邊妙華光。出一蓮華。持一世界種。名普照十方熾然寶光明。中列二十重佛剎。(剎土即界也)其第十三重為娑婆世界。毗盧遮那佛之報土。釋迦文佛其分身。娑婆世界僅當一世界種十九分之一。釋迦化土有百億須彌。百億四天下。僅當娑婆界微塵數之一。然華藏莊嚴世界海。特微塵數世界海中之一海耳。此無盡世界海。悉依虗空。虗空在大覺中一浮漚耳。故楞嚴經曰。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又曰十方虗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於太虗。世界如此廣大。心量如是包容。故曰。法界量同太虗。眾生心智自小。人第知肉團之心。藏於方寸腔中。而抑知性體之心。圓攝無盡邊際乎。須彌(梵語。此云妙高)山深入大海八萬四千由旬。(梵語此云限量也四十里為一由旬)高出大海八萬四千由旬。四方面各為一天下。謂一大部洲。四方為四天下。四大部洲。各一天王統攝。為四王天。人失神光之後。世間黑暗。日月天子。從四天出見。繞須彌山腰。周行照一四天下。諸星宿佐之。便有晝夜。須彌山頂為忉利三十三天。以次而上。有夜摩天。兜率天。變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此名一世界。帝釋為忉利天主。今道教所稱玉皇是也。如此一千世界。一千日月。一千須彌山。一千四天下。一千四天王天。一千三十三天。一千夜摩天。一千兜率天。一千樂變化天。一千他化自在天。一千梵世天。總為第二禪天所覆。名小千世界。一千箇小千世界。百萬日月。百萬須彌山。百萬四天下。乃至百萬梵世天。一千二禪天。總為第三禪天所覆。名中千世界。一千箇中千世界。百億日月。百億須彌山。百億四天下。乃至百億梵世天。百萬二禪天。一千三禪天。總為第四禪天所覆。名大千世界。(億有四等一以十萬為億二以百萬為億三以千萬為億四以萬萬為億今言百億者以千萬為億也)此大千世界。為一化佛世界。當娑婆界微塵數之一。大海之下為金輪。堅八萬四千由旬。金輪之下復水輪。深六十八百千由旬。水輪之下為風輪所攝持。其風輪量廣六萬八十俱胝。(梵語此云百億)風輪之下。乃依空輪。而凝然靜住。空無所依。結業成熟。世界前後左右上下。十方次第安住。圍繞周匝。四大部洲。為南閻浮提洲。又云贍部。即此土是。人壽減後。增至二萬歲時。有鐵輪王出。治一南洲。東弗于逮(此云勝身)洲。人壽增至四萬歲時。有銅輪王出。治東南二洲。西瞿耶尼(此云牛賀)洲。人壽增至六萬歲時。有銀輪王出。治東西南三洲。北鬱單越(此云勝處)洲。此洲人與長壽天報等。人壽增至八萬四千歲時。有金輪王出。治東西南北四大部洲。皆有大威力。十善治世。地居天子。治一國為粟散王。九州溟渤。此一國土界也。此世界之略也。詳具華嚴經中。佛住正覺世間為法界。圓周太虗。無欠無餘。法界參合世界。為四法界。謂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如來法身。居常寂光。為法性淨土。亦徧微塵。依於山河大地色相之土凡聖同居。事理交互。不即不離。入四種法界。而攝化眾生。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豈曲士之可談。凡夫之能信哉。積剎那呼吸而成時。積時成日。積日成月。積月成歲。積歲成劫。為增。漸損為減。劫減壞時。有大小三灾。劫減時。有小三灾。人壽減至三十歲時。天不降雨。地大亢旱。草菜不生。思欲見水。尚不可得。何況飲食。人民饑饉而死殆盡。為饑饉灾。人壽減至二十歲時。疾疫大行。種種諸病。染者皆死。死亡殆盡。為疾疫灾。人壽減至一十歲時。人懷鬥諍。見即相戕。手執草木。即成兵仗。殺害無遺。為刀兵灾。大三灾者。劫欲壞時。有七日出見。大地山裂。四海水消。千世界及初禪天。皆悉火熾。洞然無餘。為火灾。初禪天已下。七番火灾之後。世界復成。又於壞劫之時。降霔大雨。滴如車軸。地下水輪。湧沸上騰。大千世界。至二禪天。水皆漂蕩。如水消鹽。壞盡無餘。為水灾。二禪天已下。七番水灾之後。又經七番火灾。世界復成。又於壞劫之時。從下風輪。有猛風起。名毗嵐風。三千大千世界。上至三禪天。悉皆飄散。如空颺塵。為風灾。此大三灾。世數人物之終始也。問曰。儒釋之體用修證既同。所以造極而未盡其量者。可得聞乎。祥符曰。法界皆一心所見。儒釋之修證體用。不出一心。此心無二。豈得不同。大同之原。在於無我。凡夫執我。不達本心。聖人無我。能盡此性。此性盡處。即淺可以資深。無小而不具大。實無極之可造。量之可盡。佛教攝化十方。融通三世。十方三世。一念全該。如來智入三世而無來往。身於十方成等正覺。修行三大阿僧祇劫。誓度一切眾生。盡法界性。佛圓證焉。儒教聖人。以道治世。適可而止。致位育於中和。能參贊乎天地。平常之理。只在時中。喜怒哀樂未發之時。中體原無十方三世之隔。子臣弟友皆道之際。和氣豈有我人眾生之分。儒教聖人。葢世間之佛也。佛葢出世間之聖人也。人在世間。盡聖人之道。尚何處而非佛哉。人出世間。盡佛之道。尚何處而非聖人哉。此心原一體也。此道斯一貫焉。造極而未盡量。悟徹此心。當自知之耳。問曰。世間三教並稱。然乎否乎。祥符曰。率性之謂道。道也者。吾性體之一條通暢大路也。此通暢大路。一任東西南北。各適其適。而歸家者自罷問程。老聃莊列諸子。皆已騰身千仞之上。徘徊瞻顧此大路。欲人不昧南北東西。而自尚不能不滯迹於南北東西焉者也。大士攝化。多密乘權。老聃莊列諸子。當世相紛爭。人心轇轕之際。而以清淨曠達之言蕩滌之。亦如人病熱惱。而醫者下一服清涼散也。其有功於世教人心孰大焉。讀其書得其大意。俱可就路還家。守其言執其知解。只自迷方小歇。若也蕩平南北東西。豁然一條通暢大路。彌貫十虗。見前無隔。則步步踏佛階梯。時時誕登道岸。何教之有三。然之與否乎。問曰。西竺九十六種外道。及此土諸異端。何也。祥符曰。心外有法。謂之外道。心外有法。則不達本心。諸見橫生。謂斷見。世間一切皆歸斷滅也。常見。世間一切長久不滅也。亦斷亦常見。世間一切亦斷滅。亦恒常也。非斷非常見。世間一切。亦非斷滅。亦非恒常也。此四種見。單複參錯之有六十四種。西天竺修道者。不悟自心。妄自窺測。各執一見。與道相背。所以謂之外道。如南北東西。各爭一路。而不達通暢十虗之當前大路也。此種外道。一經點撥。多有當下知歸者。至於異端遠離道路。別尋蹊徑。多以小術小數。簧惑於人。有墮其雲霧。而不知非者。由不識本心。不逢良導故也。世尊初學道時。亦先歷試邪法。然知非即捨。乃證菩提。廣以大乘而為度脫。若執悋不悔。將來難於救度。如來說為可憐憫者。問曰。即以佛教言。有講有律。今皆並行。何以稱宗統而編年也。祥符曰。道之在人心。如水然。水散流為四瀆百川。而朝宗於海。四瀆百川之水。歸海而成一味海者。四瀆百川之宗也。故言海。而四瀆百川之水統之矣。今夫道一也。而弘道之迹不一。曲順機宜隨時施設。其立法也。必有所宗。久而日淪於迹。漸失其宗。如水汎濫橫行。而以鄰國為壑者有之矣。此宗之不明。無以統之也。宗統創述。必徵乎時。因時明宗。大統斯在。是以釋迦文佛雪山成道之時即欲一切眾生。同證此道。而觀機垂慈。遂有四十九年之教。其教也。一音演說。一一皆宗。而眾生隨類得解。失佛本懷。故於靈山一花拈出。全體付授迦葉。四十九年之大宗。昭然揭日月而中天之統垂於後。唯法身大士。能契此宗。傳持密護。具體而微者。有演佛之經以為教焉。有奉佛之儀以為律焉。其始也皆宗之所攝。而其漸也究妙失宗。遂支離之。教忘其為詮宗之言。律忘其為表宗之行。飲水分河。統斯渙矣。時移世異。隱顯微茫。甚而清濁涇渭。溟涬河漢。統斯淆矣。此皆宗統不明。年歷無徵。以致考信無從。滔滔天下。徒深望洋之歎也。佛祖聖賢。以及諸子百家之道。不外一心。心之全體。圓澄如海。性海湛然。支流遍注。圓湛性海。妙極一心。遍注支流。散周法界。今之畫佛祖聖賢及諸子百家而區別之者。是不曾體究此心量之到極則處。喻猶觀水者只觀其瀾。而未遡其源。若體究此心量之到極則處。則佛祖聖賢諸子百家。歸源又豈有二乎。誠能遡源於海。而萬派千波之迴瀾自消釋矣。今以性海之大宗。統心源之流注。滙四瀆百川而循流知源。一滴全潮。初無二水。杯盎溝涔。江淮濟泗。水無不在。即海無不在也。在在明宗。法法統攝。編年考實。質之今古而無疑。百世以俟後起而不惑。甯有教律之不融。儒釋之不合哉。問曰從上說法不說心。言道不言性。宗門中事。不貴說破。今論列亹亹。豈不令人目為知解宗徒乎。祥符曰。從上無所謂法也。所說之法。因時而已。佛初說華嚴時。豈非稱性而談。直示心體。無如眾生之不能領會也。乃不動覺場而遊鹿苑。因而說四諦法。說十二因緣法。說種種六波羅蜜法。四十九年之間。所說之法。豈有他哉。皆欲眾生了悟此心。修證此心而已。悟證此心。方復本性。末後拈花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明。微妙法門。又付法偈曰。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是佛不但不說心。亦併不說法也。文殊請佛再轉法輪。佛咄曰。文殊謂吾曾轉法輪耶。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痕盡垢除光始見。心法雙亡性即真。祖師西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二祖覓心。了不可得。與安心竟。後來三拜。依位而立。得祖之髓。佛佛祖祖。道豈有二乎哉。六祖從無住生心得悟。於五祖言下。見自本性。開東山法門。大闡般若。未嘗不直示人明心見性也。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眾生妄緣夾雜。知見橫生。知見立知。即無明本。未能洞徹心性。先於心性上。想念紛馳。意識卜度。是以祖師為之直截根源。全提向上。曹溪拈出一相三昧。一行三昧。南岳融為無相三昧。五宗建立。設大法藥。以治方來。名言斷。理路絕。欲人於擬議思量。聖見凡情不到處。命根大死一回。然後却活轉來。有自由分。重著精彩。深入宗旨堂奧。方可入泥入水。為人解粘去縛。使一切人得大受用。一切法得大自在。否則坐在潔淨地上擊石火。閃電光。久久只成得個自了漢。以不透從上大法。單明空劫。不明目前。頭尾不得相稱也。傳至今日。依稀彷彿者。掠得些小光影倚。一棒一喝為躲身計。將麻三觔。乾矢橛等。古德機緣。扭抳扯合。聊略成語。謂之為法。機昧終始。而瞞盰儱侗者。正自不少也。指迷途者引之歸家。救飄墮者令其到岸。今何時哉。從上來事。將草昧矣。而不明揭之以性體心宗。表繫之以法脉綱要。將來大事因緣。荒沉墜於地矣。區區幾句。長語閒言。能令開佛知見。存祖血脉乎。苟明自心。見本性。透徹宗旨。說破不說破。藥出金瓶。為救病也。執藥成病。誰之過歟。今之硬作主宰。法見未亡者。恐望知解宗徒。十步五步耳。汝若知時節。吾寗復再三哉。問曰。心宗無二。佛祖聖賢。諸子百家。既同此心。何以佛法人難信向也。祥符曰。心體喻如虗空。宿障喻如浮雲。浮雲能蔽虗空。宿障能覆心體。浮雲不蔽。則虗空廓然。宿障不覆。則心體自見。宿障不出二種。謂理與事。智者宿習慧業。多為理障。凡夫習近見聞。多為事障。佛法除破理事二障。與眾生初心不合。是以遽難信受。然長空萬古。浮雲一時。真性本覺。理事之障。豈終礙也。時至理彰。良俟因緣耳。蔭初習鄒魯學時。偶見佛經。竊疑曰。使佛果索隱行怪。欺世矯異之徒。亦何能使天下後世。敬奉如此。若非矯妄。則其言字字不虗。如經所說。可不信受。因決志出家。漸入漸深。愈遠愈近。今而知世之疑議佛者。皆猶是最初習鄒魯學時見解也。世豈有饑而見粒食不餐。寒而逢布帛不服者。未之有也。佛法之為益於人。甚於菽粟布帛。而眾生曠劫饑虗。法身凍餒。幸值良緣。信受無庸緩矣。問曰。佛經祖錄。亦浩瀚矣。今諸方出處。亦繁多矣。如編年所載。不掛一漏萬乎。祥符曰。唯唯否否。經錄浩瀚。明其大意。而浩瀚可括以精微。出處繁多。舉其大端。而諸凡亦何能詳盡。孔子作春秋。微辭隱義。時措時宣。撥亂反正而已。二百四十二年之間。列國之事。止於斯乎。茲編聊存宗統大意云耳。諸方出處事蹟煌煌。今古不能磨沒者。自有其錄行世。掛漏之失。愚何知焉。紀蔭博地凡夫。荒田小草。三毒未除。二嚴全缺。見未窺於聖賢。而敢測度聖賢。識未達於今古。而輒衡量今古。愚昧之罪。方自深於慚皇。流通之緣。甯人必其信向。所冀佛祖慈光。不遺圭竇隙影。宥狂妄之多愆。憫顓蒙之一念。野干半偈。帝釋翹勤。私陀一經。輪王給侍。毋以人廢。幸將量容。謹矢十願微忱。仰祈十方昭鑑。一願三途拔苦。慈悲所緣。緣苦眾生。菩提所度。度盡法界。今茲宗統編年中所述。自賢劫第四尊釋迦文佛以下。西天東土列代祖師。及諸方見坐道場。名山說法諸大善知識。凡為佛祖善知識慈心道念所普攝之眾生。暨十方五濁。已造逆惡重罪。謗毀三寶。墮大邪見。見在三途苦趣中受報者。皆承佛祖善知識慈悲心菩提心。光明之所照注。而一念回光。當下拔苦。拔苦之後。皆修正道。永滅三塗。同成佛果。二願九界齊資。未登佛地。皆有見障。已極圓乘。方為量周。盡十方際。見在聖凡。居菩薩乘者。在緣覺聲聞位者。在天仙籍者。生人倫中者。及滯鬼神修羅趣。墮異類旁生者。皆圓徹一心。進修萬行。直趨寶所。不戀化城。無餘涅槃。一時滅度。妙莊嚴路。不涉輪迴。大解脫門。齊登覺岸。三願普懺罪愆。悟心之士。習氣未除。含識之流。無業不造。況自無始以來。直是等虗空際。債實積於多生。報豈逃乎永劫。從今一念。達本性空。爍重霾於烈日。扇猛燄乎清風。凡有罪業。無不消融。縱屬冤愆。俱相解釋。清淨光明。方處處以無礙。道場佛國。祈步步以先登。四願同修福慧。佛為世尊。以其兩足。道本大備。豈可偏枯。癡報終沉。狂華難果。行解未能相應。理事何以無礙。從今一切。皆發大心。剎剎塵塵。身心奉重。時時處處。正念見前。三身四智以齊彰。六度萬行而普攝。五願共證菩提。本覺之性。生佛無殊。圓證之時。古今一致。直下一心頓悟。當前萬法圓該。生西方而成自性之彌陀。覲兜率而補吾心之彌勒。居娑婆而見住世之迦文。新新作佛。處處成道。無三世去來之分。無彼此自他之別。帝網光舒。寶燈燄照。六願護持正法。智光常照。則迷途不昧。正法住世。則邪見不興。龍華正法住世。年數久長者。慈氏曠劫果純。眾生薰修根熟也。今佛正法。住世僅五百年者。時當減劫。五濁障深也。今當末後又逾五百年鬥諍堅固之時。解脫禪定。既如角中之麟。多聞塔廟。亦等星中之月。正法護持。亦甚難事。然般若智光。運照未息。大乘氣象。隱躍猶存。微言未墮。大旨堪尋。即今宗脉之傳持。庶令慧命以接續。所願持護。以永真機。頭目髓腦。當不靳於愛憐。屏障金湯亦何辭乎捍衛。韋天之杵。摧魔孽以無遺。梵釋之香。熏人天而普利。七願消融諸見。法性波瀾。誰謂涅槃易曉。識情畛域。方知差別難明。魔子披緇。每每獅蟲自食。明眼落井。往往蛙沸爭鳴。各立籓籬。時分牆壍。儒指佛老為異端。釋藐天人為凡界。道流昧昧。妄指青牛度關。釋氏區區。欲與玄門角勝。甚至一室之內。矛盾互施。太虗之中。塗割交受。此皆一時之見。偶有差殊。因而多種之門。謬開同異。豈知佛身充滿法界。無非赴感隨緣。心體圓攝十方。總是分光散影。三清乃覺皇示見。老君是迦葉東來。大士利生。由淨土而肇誕羲農。聖人教世。隱儒童而應生孔孟。世人豈能遂信。古佛豈其我欺。即老即釋。即釋即儒。道並行而不悖。法並化以相資。兩掌何嫌於十指。闔戶原屬乎一家。到極歸宗。一切平等。諸方旂皷。毋閃爍以崩騰。大匠斧斤。貴引繩而正直。貶剝提持。楔出空中之楔。慎弗橛繫枯樁。稱揚贊歎。空印鏡裏之空。何須泥摹死迹。額手斯時。會心千古。八願樹立真宗。真宗淡薄無五味鹽醬之可染指沾脣。而希取一餐者望崖退矣。所以面壁老人。折齒受毒。古德云。若欲舉揚宗旨。法堂前草深一丈。今之浩浩。不道無禪。然謂之樹立真宗。則太遠在。從今稽首。仰祝真師。說真法。行真道。毋狥世緣而乘從上。仰山乘願。不遺風穴以涕零。大慧秉公。直指楊歧之正脉。九鼎單絲。大地含靈命脉所繫。萬年一念。千秋凡聖統緒斯存。九願帝道遐昌。聖皇統馭。

當今天子即如來。盛世昌期。見在太平真樂土。仁風蕩蕩。盡率土以同文。至治巍巍。攝三教而無外。振古之化。未若茲也。居今之時。不其盛歟。無疆有慶。歷劫石而難窮。不朽無為。數塵墨而何限。永為眾生。長延覆幬。十願法輪常轉。法住法位。世相常住。天地位。萬物育。中和霶霈以周流。為臣忠。為子孝。君父安樂而悅豫。各安其生。各遂其所。世間之法輪常轉也。法無定相。遇緣起宗。三世熾然。說無間歇。微塵毫端小大見量。出世間之法輪以常轉也。凡屬見聞覺知。無不明心見性。風柯月渚。孰倦流傳。水鳥樹林。時資道妙。以茲十願。盡世未來。見聞隨喜。俱結佛法之緣。讚助修行。具證真常之果。伏惟三寶。咸賜證明。俯及四生。同承攝受。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平行空间

    平行空间

    穆昱宇先生白手起家,创下所谓的成功神话,但他内心却倍感疲惫,对周围的一切缺乏兴趣。有天他偶遇少年时代向自己告白,却遭自己唾弃厌恶的女孩倪春燕,从那之后他莫名开始频繁做梦,梦里他到了另一个空间,有着与现实中截然不同的身份,过着他想象不到的幸福生活。
  • 传授经戒仪注诀

    传授经戒仪注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触不到的你

    触不到的你

    “杀人犯女儿”顾菁菁选择逃避令她窒息的生活,执意出走却又跌进另一个沼泽。 当她决定为于陆出头的那一刻,她和姜炽天的人生轨迹便被命运之神搅在了一起。 原本只是一场打发无聊时光的恶魔的玩笑,却没想到,这个倔强的少女直直地撞进了他的心中。 只是,那些无法抹去的沉重秘密,却让两个人无法靠近……
  • 妻威

    妻威

    她提心吊胆做了一辈子的假公主。帮他锄奸佞,守乾坤,排除异己,篡位成功。可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他的狼子野心!好在上天给了她重来的机会,既如此,她倒想看看那些曾匍匐在她脚下的人,怎么翻身。新书《最娇》已发布,小迷弟追女神的小甜饼,等你来磕!
  • 我的搜查一课

    我的搜查一课

    人世间有太多的不完美,可如果重生一次,又将如何选择?熟悉而相同的世界,陌生而充满差异的世界;失败后的再一次失败,第二次重生之后,又将如何选择?——“我并不想得到更多,只想体验完整的人生。”怀着这样一种理念,他重生于另一个平行世界。一个天空仿佛永远都坏绕着阴霾,人心与人心之间仿佛隔着万重大山的世界。——重生大和皇室。对他而言,权谋,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财富,是唾手可得的事物。当红艺人,财阀公子,贵族小姐,甚至是危险的女杀手……这些一个个出现在他生命中,却又转瞬即逝的身影,最后都成为了登上最高王座的阶梯的一阶。昭和,平成;在那之后的新纪元,将会由谁来命名。烟火散去,夜空重归平静……原来最为美丽,和一直都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从来都只有那一弯明月。……
  • 护你,以爱之名

    护你,以爱之名

    他们的相识从一场异地地震灾区的相遇开始。自那惊鸿一瞥,爱慕的花朵在她的心间悄然绽放。而她却不知,从捡起那个U盘的瞬间,两个人的命运就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所有的危险开始无孔不入的渗入她的生活。她因他而开始变得不幸,危险接踵而至,唯一的亲人也惨遭歹人毒手。原以为生命中最后一束爱情的篝火能够照亮她的未来,却不曾想更大的磨难正在等待着她。面对那布满荆棘似乎总是斩不断的光明之路,面对黑暗势力的重重打击与摧残,他们的爱情能否固若金汤?
  • 别人的故事

    别人的故事

    作品讲述了音乐奇才高牧甫从一个自小酷爱音乐的青年,成长为一个音乐才子的故事。高牧甫乃将门之后,却一改先辈持刀征服世界的做法,笃信“乐使人和”的古训。1962年逃港,赤手空拳、衣衫褴褛,在命运的安排下,渐次成长为横跨新加坡、香港、台湾中乐界的音乐奇才、中乐交响化的奠基性人物。故事以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为切入点,采用浅近的语言娓娓道来,使人流连忘返。正如席容的诗句: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作者深绿洋为广东省作协会员,长篇小说《鸟儿才听得懂》曾获广东省2004年度新人新作提名奖,多部作品发表于各大报刊。
  • 娇妻难养之老公太霸道

    娇妻难养之老公太霸道

    昏暗逼仄的车厢里,她仰起头,眼见男人那张颠倒众生的面容噙着笑。“我和你,我们天生就合适。”她和他的关系,仅限于结婚证上的两个名字,甚至连陌生人都不如。一张结婚证书,绑住她两年。……他出生尊贵,暗藏的野心,注定要为万人追逐。她家境平平,此生与富贵无缘,却阴差阳错卷入这场豪门争夺。暗夜里,她憧憬着未来开口:“傅晋臣,什么样的是好男人?”他笑的邪恶,一字一句信誓旦旦,“好男人就像你老公这样,爱一个女人,爱一辈子!”当她亲眼看到,他将另外的女人拥在怀中诉说绵绵情话,她才知道,彼时他的承诺,不过是个笑话。……名门权贵的傅家,暗潮汹涌。他冷眼旁观,无情的见证她被阴谋吞噬。这场婚姻,她赔尽所有,亦能潇洒走远。而他稳操胜劵,竟在黑暗降临的夜晚,辗转无眠。当爱覆水难收,要拿什么拯救。原来他早已画地为牢,为自己判处了无期徒刑。……【精彩片段一】当她站在豪门权贵的顶尖,光耀满身。那一眼,他便身陷囹圄。面对他的四面楚歌,她淡然处之,道:“傅晋臣哪里需要我来救?他属猫的,有九条命。”众叛亲离中,他输得一败涂地。【精彩片段二】几年后,清晨。沐果果问:“妈妈,爸爸的心和肝生病了吗?”某女皱眉,答:“为什么这样问?”儿子眨了眨眼,疑惑地说:“昨天晚上,爸爸整晚都在喊:唔,我的心肝。”某女:“……”★☆★☆推荐汐奚的完结文:豪门系列:《裸爱成婚》《假爱成婚》完结现代文:《总裁的烙痕》《冷少霸宠妻》推荐挚友好文:圣妖《豪门隐婚》
  • 妈咪营养配餐

    妈咪营养配餐

    《妈咪私房菜丛书》根据家庭一日三餐的营养需求,精选了一千三百多道营养食谱,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有益身心,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妈咪私房菜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家庭主妇的有益参考书。
  • 重生左财右福

    重生左财右福

    麻?重生鸟?她挽挽袖子,即然有这机会,那就别浪费。咱先把家里未来嫁不出去的老姑娘解决掉再手起刀落,快剑暂情丝儿,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然后麻,搓搓手,顺便挣挣小钱,发发小财也是可以滴~什麻?你个死人还想来抢老娘的‘劳动成果’?不用废话,一脚踹飞~咱左手挽着财神,右手拐着福星,带领全家发财致富,奔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