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6000000040

第40章

夫初后之位。不离本觉。能所之化。唯是一心。若悟本称觉。则本不可得。若不可得。行位徒施。得与不得。其旨如何

答。得而不得。始本之觉无差。不得而得。妙证之时玄会。如金刚三昧经云。佛言。善男子。五位一觉。从本利入。若化众生。从其本处。舍利弗言。云何从其本处。佛言。本来无本处。于无处本际。入实。发菩提。而当成圣道。何以故。善男子。如手执彼空。不得非不得。论释云。举疑发起云。若本处。应得入。若得入。非无本处。为遣是疑。故引喻释。手执彼空者。手执喻能入之行处。空喻所入之本。不得者。虚空无形可握故。非不得者。握内不无虚空故。本利亦尔。本来无本处性。故不可得。无本之本不无。故非不可得也。斯则悟本称得。非向外求。若有所求即是失本。又若有所得。不得菩提。以无得故。出生菩提故。又无得之法。非在得外。要求一切法。方尽无得之原。如发菩提心论云。于无法中。说诸法相。于无得中。说有得法。如见之事。诸佛境界。然虽求一切法。以了无得故。即无所依。无所求中。吾故求之耳。故大宝积经云。佛问文殊。依何正修行。文殊曰。正修行者。为无所依。释曰。凡有言教所诠。并证一心之义。若心外见法。是邪修行。则有所依故。若正修行。不依一物。所依既寂。能依亦亡。能所俱空。邪正双泯。即正修行矣。无生义云。经言。法离眼耳鼻舌身意。是故六根不能取。故言学者无取。大智度论言。譬如[虫*太][虫*末]虫处处能集。唯不能集火中。众生意识。亦复如是。预是可闻见法。悉皆能缘。而不能缘般若。故知般若性离。意不能取。又能取之人。性复自空。故不能取。若以眼取。如经言。眼性复空。若以耳取。耳性又空。若以手取。手性又空。若以意取。意性又空。人与法共是一如。如不能取得如也。空不能取得空。即是学者无取。故言无得。又一念心起。有二种觉。一约有心者。察一念才起。后念不续。即不成过。所以禅门中云。不怕念起。唯虑觉迟。又云。瞥起是病。不续是药。以心生即是罪生时故。是以初心摄念为先。是入道之阶渐。如诸经要集云。摄心一处。便是功德丛林。散虑片时。即名烦恼罗刹。所以昙光释子。降猛虎于膝前。螺髻仙人。宿巢禽于顶上。乃至森罗不能自触。要须因倚诸根内想感发。何以知然。今有心感于内。事发于外。或缘于外。起染于内。故知内外相资。表里递用。君臣心识。不可备舍。故经云。心王若正。则六臣不邪。识意惛沈则其主不明。今悔六臣。当各惭愧制御六根。不令驰散也。法句经心意品云。昔佛在世时。有一道人。在河边树下学道。十二年中。贪想不除。走心散意。但念六欲目色耳声。鼻香口味。身受心法。身静意游。曾无宁息。十二年中。不能得道。佛知可度。化作沙门。往至其所。树下共宿。须臾月明。有龟从河中出。来至树下。复有水狗饥行求食。与龟相逢。便欲啖龟。龟缩其头尾。及其四脚。藏于甲中。不能得啖。水狗小远。复出头足。行步如故。不能奈何。遂便得脱。于是道人。问化沙门。此龟有护命之铠。水狗不能得其便。化沙门答言。吾念世人。不如此龟。不知无常。放恣六情。外魔得便。形坏神去。生死无端。轮转五道。苦恼百千。皆意所造。宜自勉励求灭度安。于是化沙门即说偈言。藏六如龟。防意如城。慧与魔战。胜则无患。是以意地若息。则六趣俱闲。一切境魔不能为便。如龟藏六。善护其命。起信论云。若后念觉知前念。此虽名觉。犹为不觉。故约有心说。以是初行凡夫故。二约无心者。知初起时即无初相。不待后念更灭。以正生一念之时。毕竟不可得故。如五十校计经云。菩萨问佛言。罪生复灭。何以故。我了不见。佛问诸菩萨。汝曹心宁转不。诸菩萨报佛言。我心转生。设我心不转生。亦不能与佛共语。佛问诸菩萨言。若心生时。宁还自觉心生不。诸菩萨言。我但识见因缘时。不觉初起生时。佛言。如汝所说。尚不能知心初生时。何能无罪。故知不察最初一念因成之假。宁免后念相续成事之过乎。以一切生死烦恼。皆因不觉故。若智为先导。咎何由生。又若了心外无法。则情想不生。不用加功。直入不思议地。如清凉钞云。经明十地法体。心言路绝。释不思议。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据法望情。名不思议。以其法外本无情故。其义云何。情相之兴。原由妄想。妄想故。便有相生。以依相故。复起心想。随名取实。即是觉观。依此觉观。便起言说。依言说已。复起妄心想。取所说法。此即言语。以之为道。心以为行。于是相想炽然不息。今契法实。灭除妄想。相即不生。相不生故。立名心灭。名心灭故。名即不生。名不生故。觉观不起。觉不起故。言说随亡。言说亡故。不复依言取于所说。不取说故。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心行灭故。名不思议。以法出情。心言不及。故不思议。是知妄想心亡。境界缘灭。如炙病得穴。永断病原。可谓觉宝之良医矣

问。诸法所生。唯心所现者。若从心现。即自性痴。若执缘。生即他性痴。若心缘和合而生。即共性痴。若非心非缘而生。即无因痴。如何通明免堕四执

答。若论四性实智。于自相门中。俱不可说。若以四悉檀智。于共相门中。亦可得说。如止观

问。心起必托缘。为心具三千法。为缘具。为共具。为离具。若心具者。心起不用缘。若缘具者。缘具不关心。若共具者。未共各无。共时安有。若离具者。既离心离缘。那忽心具。四句尚不可得。云何具三千法耶

答。地人云。一切解惑真妄。依持法性。法性持真妄。真妄依法性也。摄大乘论云。法性不为惑所染。不为真所净。故法性非依持。言依持者。阿赖耶是也。无没无明。盛持一切种子。若从地师。则心具一切法。若从摄师。则缘具一切法。此两师各据一边。若法性生一切法者。法性非心非缘。非心故。而心。生一切法者。非缘故。亦应缘生一切法。何得独言法性是真妄依持耶。若言法性非依持。赖耶是依持。离法性外。别有赖耶依持。则不关法性。若法性不离赖耶。赖耶依持。即是法性依持。何得独言赖耶是依持。又违经。经言。非内非外。亦非中间。亦不常自有。又违龙树。龙树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更就譬检。为当依心故有梦。依眠故有梦。眠法合心故有梦。离心离眠故有梦。若依心有梦者。不眠应有梦。若依眠有梦者。死人如眠应有梦。若眠心两合而有梦者。眠人那有不梦时。又眠心各有梦。合可有梦。各既无梦。合不应有。若离心离眠而有梦者。虚空离二。应常有梦。四句求梦尚不得。云何于眠梦见一切事。心喻法性。梦喻赖耶。云何偏据法性赖耶。生一切法。当知四句求心不可得。求三千法亦不可得。既横从四句生三千法不可得者。应从一念心灭生三千法耶。心灭尚不能生一法。云何能生三千法耶。若从心亦灭亦不灭生三千法者。亦灭亦不灭。其性相违。犹如水火。二俱不立。云何能生三千法耶。若谓心非灭非不灭生三千法者。非灭非不灭。非能非所。云何能生三千法耶。亦纵亦横求三千法亦不可得。非纵非横求三千法亦不可得。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名不可思议境。大涅槃经云。生生不可说。生不生不可说。不生生不可说。不生不生不可说。即此义也。当知第一义中一法不可得。况三千法。世谛中。一心尚具无量法。况三千耶。如佛告德女。无明内有不。不也。外有不。不也。内外有不。不也。非内非外有不。不也。佛言。如是而有。大涅槃经云。有因缘故。亦可得说。谓四悉檀因缘也。虽四句冥寂。慈悲怜愍。于无名相中。假名相说。或作世界说心具一切法。闻者欢喜。如言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造。即其文也。或说缘生一切法。闻者欢喜。如言五欲。令人堕恶道。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即其文也。或言因缘共生一切法。闻者欢喜。如偈言。水银和真金。能涂诸色像。功德和法身。应现处处往。即其文也。或言离生一切法。闻者欢喜。如言十二因缘非佛作。非天人修罗作。性自尔。即其文也。此四句即世界悉檀。说。心生三千一切法。云何为人悉檀。如言佛法如海。唯信能入。信则道原功德母。一切善法由之生。汝但发三菩提心。是则出家。禁戒具足。闻者生信。即其文也。或说缘生一切法。如言若不值佛。当于无量劫堕地狱苦。以见佛故。得无根信。如从伊兰出生栴檀。闻者生信。即其文也。或说合生一切法。如言心水澄清。珠相自现。慈善根力。见如此事。闻者生信。即其文也。或说离生一切法。如言非内观。得是智慧。乃至非内外观。得是智慧。若有住着。先尼梵志。小信尚不可得。况舍邪入正。闻者生信。即其文也。是为为人悉檀四句。说心生三千一切法也。云何对治悉檀。说心治一切法。如言得一心者。万邪灭矣。即其文也。或说缘治一切恶。如说得闻无上大慧。明。心定如地。不可动。即其文也。或说因缘和合治一切恶。如言一分从思生。一分从师得。即其文也。或说离治一切恶。我坐道场时。不得一法。实空拳诳小儿。诱度于一切。即其文也。是为对治悉檀。心破一切恶。云何第一义悉檀。心得见理。如言心开意解。豁然得道。或说缘能见理。如言须臾闻之。即得究竟三菩提。或说因缘和合得道。驶马见鞭影。即得正路。或说离能见理。如言无所得。即是得。已是得无所得。是名第一义四句见理。何况心生三千法耶。佛旨尽净。不在因缘共离。即世谛。是第一义谛也。又四句俱皆可说。说因亦是。缘亦是。共亦是。离亦是。若为盲人。说乳若贝。若粖。若雪。若鹄。盲闻诸说。即得解。乳即世谛。是第一义谛。当知终日说。终日不说。终日不说。终日说。终日双遮。终日双照。即破即立。即立即破。经论皆尔。天亲龙树。内鉴冷然。外适时宜。各权所据。而人师偏解。学者局执。遂兴矢石。各保一边。大乖圣道也。若得此意。俱不可说。俱可说。若随便宜者。应言无明法。法性。生一切法。如眠法。法心。则有一切梦事。心与缘合。则三种世间。三千相性。皆从心起。一性虽少而不无。无明虽多而不有。何者。指一为多。多非多。指多为一一非少。故名此心为不思议境也。若解一心一切心。一切心一心。非一非一切。乃至遍历一切。皆是不可思议境。已上依台教所说。今依华严无碍法界自性缘起。说不思议境界者。如华严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于毗卢遮那庄严藏大楼阁前。五体投地。暂时敛念。思惟观察。以深信解大愿力故。入遍一切处智慧身平等门。普现其身。在于一切如来前。一切菩萨前。一切善知识前。一切如来塔庙前。一切如来形像前。一切诸佛诸菩萨住处前。一切法宝前。一切声闻辟支佛。及其塔庙前。一切圣众福田前。一切父母尊者前。一切十方众生前。皆如上说。尊重礼赞尽未来际无有休息。等虚空。无边量故。等法界。无障碍故。等实际。遍一切故。等如来。无分别故。犹如影。随智现故。犹如梦。从思起故。犹如像。示一切故。犹如响。缘所发故。无有生。递兴谢故。无有性。随缘转故。又决定知一切诸报。皆从业起。一切诸果。皆从因起。一切诸业。皆从习起。一切佛兴。皆从信起。一切化现诸供养事。皆悉从于决定解起。一切化佛。从敬心起。一切佛法。从善根起。一切化身。从方便起。一切佛事。从大愿起。一切菩萨所修诸行。从回向起。一切法界广大庄严。从一切智境界而起。离于断见。知回向故。离于常见。知无生故。离无因见。知正因故。离颠倒见。知如实理故。离自在见。知不由他故。离自他见。知从缘起故。离边执见。知法界无边故。离往来见。知如影像故。离有无见。知不生灭故。离一切法见。知空无生故。知不自在故。知愿力出生故。离一切相见。入无相际故。知一切法如种生芽故。如印生文故。知质如像故。知声如响故。知境如梦故。知业如幻故。了世心现故。了果因起故。了报业集故。了知一切诸功德法。皆从菩萨善巧方便所流出故。善财童子。入如是智。端心洁念。于楼观前。举体投地殷勤顶礼。不思议善根。流注身心。清凉悦泽。从地而起。一心瞻仰。目不暂舍。合掌围绕经无量匝。作是念言。此大楼阁。是解空无相无愿者之所住处。是于一切法无分别者之所住处。是了法界无差别者之所住处。是知一切众生不可得者之所住处。是知一切法无生者之所住处。是不着一切世间者之所住处。是不着一切窟宅者之所住处。是不乐一切聚落者之所住处。是不依一切境界者之所住处。是离一切想者之所住处。是知一切法无自性者之所住处。是断一切分别业者之所住处。是离一切想心意识者之所住处。是不入不出一切道者之所住处。是入一切甚深般若波罗蜜者之所住处。是能以方便住普门法界者之所住处。是息灭一切烦恼火者之所住处。是以增上慧。除断一切见爱慢者之所住处。是出生一切诸禅解脱三昧通明。而游戏者之所住处。是观察一切菩萨三昧境界者之所住处。是安住一切如来所者之所住处。是以一劫入一切劫。以一切劫入一劫。而不坏其相者之所住处。是以一刹入一切刹。以一切刹入一刹。而不坏其相者之所住处。是以一法入一切法。以一切法入一法。而不坏其相者之所住处。是以一众生入一切众生。以一切众生入一众生。而不坏其相者之所住处。是以一佛入一切佛。以一切佛入一佛。而不坏其相者之所住处。是于一念中。而知一切三世者之所住处。是于一念中。往诣一切国土者之所住处。乃至尔时善财童子。恭敬右绕弥勒菩萨摩诃萨已。而白之言。唯愿大圣。开楼阁门。令我得入。时弥勒菩萨。前诣楼阁。弹指出声。其门即开。命善财入。善财心喜。入已还闭。见其楼阁广博无量。同于虚空。乃至自见其身。遍在一切诸楼阁中。具见种种不可思议自在境界。弥勒三生行菩萨行。八相成道之事。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即摄神力。入楼阁中弹指作声。告善财言。善男子。起。法性如是。此是菩萨知诸法智因缘聚集。所现之相。如是自性。如幻如梦如影如像。悉不成就。乃至譬如幻师。作诸幻事。无所从来。无所至去。虽无去来。以幻力故。分明可见。彼庄严事。亦复如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虽无来去。然以惯习不可思议幻智力故。及由往昔大愿力故。如是显现。释曰。弹指出声。其门即开者。创发明处。豁见性时。名之为开。入已还闭者。所悟如本。非从新得。故云还闭。或云。慈氏菩萨弹指出声。其门即开者。明声是震动启发之义。弹指者。去尘之义。尘亡执去。法门自开。善财入已。其门还闭者。以迷亡智现。名之为开。智无内外中间。无出无入。无迷无证。名为还闭。见其楼阁广博无量。同于虚空者。智境界也。如是自性。如幻如梦如影如像。悉不成就者。总上一切不思议无边佛事境界。以真如之性。法尔随缘。虽即随缘。法尔归性。以随缘时。似有显现。如看幻法。不有而有。犹观梦境。不见而见。若水中之影。非出非入。似镜里之像。不内不外。以无性随缘故。理不成就。以随缘无性故。事不成就。若理事不成。即一切法俱不成。故云悉不成就。但如是如是显现。如是如是证知。了了分明。还同宗镜。光光涉入。影影相含。如十玄门重重无尽。十玄门者。一同时具足相应门。智俨师释云。此约相应无前后说。此十玄门。一一皆具十法。同时具足。一教义。二理事。三境智。四行位。五因果。六依正。七体用。八人法。九逆顺。十感应。随有一处。即具此十法。悉皆同时具足。今且据因果同时。若小乘说因果。即转因以成果。因灭始果成。若大乘因果。亦得同时。而不彰无尽。如似舍缘以成舍。因果同时成。而不成余物。以因有亲疏故。所以成有尽也。若一乘宗明。因果同时者。举疏缘以入亲。是故如舍成时。一切法界皆一时成也。若有一法不成。此舍亦不成。如似初步若到。一切步皆到。若有一步非到者。一切步皆非到也。故经云。虽成等正觉。不舍初发心。所以一成一切成。为一际法门也。二因陀罗网境界门。此约譬说。如帝释殿上珠网一一珠中。互现一切影像。无尽。一宝珠内。千光万色。重重交映。历历区分。况此一心法界中。一切人法境智。重重涉入。以真如性毕竟无尽故。重重复重重。无尽复无尽也。论云。帝网有别者。唯智能知。非眼所见。帝网者。此网乃是众宝丝缕所共合成。其善住法堂。纵广四十由旬。亦是众宝所共合成。其网一一丝孔之中。皆有明珠。其珠体莹净。宝网交罗。互相映现。一一珠网之中。皆有珠网全身。及四十由旬宝殿。各各全身。于中互相显现。如珠及网所有影现。其殿一一梁栋。一一椽柱。一一墙壁。一一栱枓。一一镜像之中。皆有全身殿网珠影。重重。互相映现。故云。如天帝网。重重无尽。今此法门。亦复如是。一一位中。一一法中。一一尘中。一一境像中。一一名字中。及以九世十世。一一互周法界。并以真俗二智。互体交参。周遍法界。如法界品中云。善财所参。始于文殊。末至弥勒普贤。五十三善知识。其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男童女。仙人外道。婆罗门。长者居士。天神地神。夜神昼神。国王王妃。诸大菩萨等。各各处大道场。互为主伴。同说舍那境界。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此法界法尔常住。无有变异。又如善财至弥勒佛所。初登一阁。入已。见其阁中。广博无量。同于虚空。别有不可说楼阁布列其中。一一亦等虚空。一一阁中皆闻。弥勒菩萨。转一生菩萨所有法门。一一阁内。境像之中。会三世事无有前后。弥勒是当来成佛。善财即始发心。一念之间而能相会。此乃依于法界智乘成佛。非论前后。以古印今。以今通古。融合无二。又以一阁是总。一智含其万善。多阁为别。体用重重。自在无碍。此是善财。乘本不动智乘。从凡入圣。至此楼阁中。与三世佛。会同无二。总别同异帝网之门。一切众生。有能发心乘者。亦复如是。未见普贤。起等虚空广大心。即闻普贤名字。便见自身。入普贤身。观普贤一一毛孔中。皆有广大刹土。地水火风轮。咸在其中。于一念中。举不可说不可说步。一步。过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如是念念经过不可说劫。不能尽其一毛孔之边际。反观自身一一毛孔。普贤亦在其中。一一毛孔。悉同虚空。不相障碍。斯乃法尔之门。恒真法界。行依理现。用称体周。即是善财常行。普贤行满。如华严经十定品云。佛子。此菩萨摩诃萨。有一莲华。其华广大。尽十方际。以不可说叶。不可说宝。不可说香。而为庄严。其不可说宝。复各示现种种众宝。清净妙好。极善安住。其华常放众色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无所障碍。真金为网。弥覆其上。宝铎徐摇。出微妙音。其音演畅一切智法。此大莲华。具足如来清净庄严。一切善根之所生起。吉祥为表。神力所现。有十千阿僧祇清净功德。菩萨妙道之所成就。一切智心之所流出。十方佛影于中显现。世间瞻仰。犹如佛塔。众生见者。无不礼敬。从能了幻正法所生。一切世间不可为喻。菩萨摩诃萨。于此华上结加趺坐。其身大小。与华相称。一切诸佛神力所加。令善萨身一一毛孔。各出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光明。一一光明。现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摩尼宝。皆名普光明藏。种种色相以为庄严。无量功德之所成就。众宝及华以为罗网。弥覆其上。散百千亿那由他殊胜妙香。无量色相。种种庄严。复现不思议宝庄严盖。以覆其上。一一摩尼宝。悉现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楼阁。一一楼阁。现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莲华藏师子之座。一一师子座。现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光明。一一光明。现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色相。一一色相。现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光明轮。一一光明轮。现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毗卢遮那摩尼宝华。一一华。现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台。一一台。现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佛。一一佛。现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神变。一一神变。净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众生众。一一众生众中。现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诸佛自在。一一自在。雨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佛法。一一佛法。有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修多罗。一一修多罗。说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法门。一一法门。有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金刚智所入法轮。差别言词各别演说。一一法轮。成熟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众生界。一一众生界。有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众生。于佛法中而得调伏。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示现如是神通境界。无量变化。悉知如幻而不染着。夫莲华者。则表因果同时。清净无染。况自性清净心。能起普贤无尽之因门。圆满舍那无作之果海。理事交彻。舒卷同时。起尽随缘而无染着。又十定品云。譬如有人。为鬼所持。其身战动。不能自安。鬼不现身。令他身然。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亦复如是。自身入定他身起。他身入定自身起。佛子。譬如死尸。以咒力故而能起行。随所作事。皆得成就。尸之与咒。虽各差别。而能和合成就彼事。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亦复如是。同境入定异境起。异境入定同境起。佛子。譬如比丘。得心自在。或以一身作多身。或以多身作一身。非一身殁。多身生。非多身殁。一身生。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亦复如是。一身入定多身起。多身入定一身起。佛子。譬如大地。其味一种。所生苗稼。种种味别。地虽无差别。然味有殊异。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亦复如是。无所分别。然有一种入定多种起。多种入定一种起。乃至譬如妙光大梵天王所住之宫。名一切世间最胜清净藏。此大宫中。普见三千大千世界诸四天下。天宫。龙宫。夜叉宫。乾闼婆宫。阿修罗宫。迦楼罗宫。紧那罗宫。摩睺罗伽宫。人间住处。及三恶道。须弥山等种种诸山。大海江河。陂泽泉源。城邑聚落。树林众宝。如是一切种种庄严。尽大轮围所有边际。乃至空中微细游尘。莫不皆于梵宫显现。如于明镜。见其面像。菩萨摩诃萨。住此一切众生差别身大三昧。知种种刹。见种种佛。度种种众。证种种法。成种种行。满种种解。入种种三昧。起种种神通。得种种智慧。住种种刹那际。又入法界品云。尔时善财童子。发是念已。即诣喜目观察众生夜神所。见彼夜神。在于如来众会道场。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入大势力普喜幢解脱。于其身上一一毛孔。出无量种变化身云。随其所应。以妙言音而为说法。普摄无量一切众生。皆令欢喜而得利益。乃至又出一切世界微尘数身云。普诣一切众生之前。念念中示普贤菩萨一切行愿。念念中示清净大愿。充满法界。念念中示严净一切世界海。念念中示供养一切如来海。念念中示入一切法门海。念念中示入一切微尘数世界海。念念中示于一切刹。尽未来劫清净修行一切智道。念念中示入如来力。念念中示入一切三世方便海。念念中示往一切刹。现种种神通变化。念念中示诸菩萨一切行愿。令一切众生住一切智。如是所作。恒无休息。所以漩洑颂云。时处帝网现重重。一切智通无挂碍。如上帝网之行。无尽之宗。若以缘起相由门。则隐显互兴。一多相入。若以法性融通门。则空有镕融。理事相即。乃至一切自在神通之慧。出入妙定之门。皆不离无尽真心。致兹无碍。须归宗镜。法尔照明。更以六相十玄该之。历然可见。三秘密隐显俱成门。此约缘说。是以如来于一念中。八相成道。不出刹那际。以降生时。即是成道时。即是度人时。即是入灭时。何以故。以一切法同时俱成故。一成一切成。所以称秘密。是故隐则一心无相。显则万法标形。性相同时。空有无碍。四微细相容安立门。此就相说。微细有二。一所容微细。以毛孔称性。能容诸刹。诸刹存相。既不能遍。是以所容微细也。二能容微细。以一尘一毛。即能容故。一切理事主伴。一多染净等。皆从一心中齐现。若诸门隐映。互相显发。重重复重重。成其无尽者。即是帝网门中摄。若诸门一时炳然齐现。犹如束箭齐头显现。不相妨碍者。即是此微细门中摄。如经明。一微尘中。见不可说差别净秽国土。又云。无尽佛国。不出一尘。五十世隔法异成门。此约三世说。如是十世。以缘起力故。相即复相入。而不失三世前后短长之相。故云隔法。一切教义理事等十法。相即复相入。而不失始终差别。故名异成。十世者。三世递相即入。即成九世。束为一念。一念即是平等世。合前九为十世。如五指成拳。不失五指。十世一念。不坏短长。华严经颂云。无量无数劫。解之即一念。知念亦无念。如是见世间。无量诸国土。一念悉超越。经于无量劫。不动于本处。不可说诸劫。即是须臾顷。莫见短与修。究竟刹那法。心住于世间。世间住于心。于此不妄起。二非二分别。又回向品颂云。有数无数一切劫。菩萨了知即一念。于此善入菩提行。常勤修习不退转。六诸藏纯杂具德门。此约诸行说。如似就一施门说者。则一切万法。皆悉名施。则是纯。而此施门。即具诸度等万行。名杂。如是纯杂不相妨碍。故名具德。以纯杂义丝毫不滥。主伴互立。能所相生。具德圆融。资摄无碍。七。一多相容不同门。此约理说。如是一多缘起。皆是法界中实德法性海印力用。故得如然。非是方便缘修所成故。随湛寂。则论一义。随智用。则显多门。非一非多。恒不失体。而多而一。岂碍随缘。此大缘起陀罗尼法。若无一即一切不成。所言一者。非自性一。缘起成故。乃至十者。皆非自性。十。由缘成故。是故一切缘起。皆无自性。随去一缘。即一切不成。是故一中即具多者。方名缘起一耳。是以一中多。多中一。相容无碍。仍不相是

问。一多义门。为一时圆具。为前后不同耶

答。即圆具。即前后。逆顺同体。德用自在

问。所明来去即入之义。其相如何

答。自位不动。而恒去来。何以故。去来不动。即一物故。但为生智显理。故说去来等义

问。为由智耶。法如是耶

答。同时具足故。以一入多。多入一。故名相容。即体无前后。而不失一多之相。故曰不同。又一与多互相生起。且一依多起。则一是所起。而无力也。多是能起。故有力也。以多有力能摄一。以一无力入于多。是故此一恒是多。多依一起。准上知之。是则此多。恒在一中也。以俱有力。及俱无力。各不并故。无彼不相在也。以一有力。一无力。不相违故。有此恒相在也。缘起法界。理数常尔。如大涅槃经云。尔时树林。其地狭小。以佛神力如针锋处。皆有无量诸佛世尊。及其眷属等坐而食。所食之物。亦无差别。八诸法相即自在门。此约用说。若帝网门。即互映重现。若微细门。即一时齐现。若此相即门。就三世间圆融无碍。自在即入而成无尽。如弥勒阁中。现三世之事。如上自在法门。即是其法界缘起。如理实德。非是变化。对缘方便故说也。若是大乘宗所明者。即言神力变化。故大小得相入。或云菩萨力故入。又云不二故入。不同此一乘实教所说

问。若此宗明即入。不论神力。乃言自体常如此者。斯则浑无疆界。无终无始。何缘得辩因果教义等十法耶

答。只以随智差别故。举一为主。余皆为伴。犹如帝网举一孔为首。众孔现中。一孔既尔。一切孔现。亦如是。又如诸方菩萨。皆来证诚。同其名号。一切十方证诚。皆亦如是。所以成其无尽复无尽。而不失因果先后次第。而体无增减。故经云。一切众生成佛。佛界不增。众生界不减。九。唯心回转善成门。此约心说。一切义门无尽等。诸理事。并是如来藏性。清净真心之所建立。显现无碍。若善若恶。若凡若圣。随心所转。世尊。所说华严身。遍七处九会。乃至十方法界虚空界一切尘中毛道。皆不离最初成道处。经云。虽复七处九会。而不离寂灭道场。又云。不离菩提树。而升忉利天。此则万境万缘。皆不出一真心矣。如回向品颂云。如是一切人中主。随其所有诸境界。于一念中皆了悟。而亦不舍菩提行。又颂云。一切诸佛刹。佛子悉充遍。平等共一心。所作皆不空。一切毛端处。一时成正觉。如是等大愿。无量无边际。虚空与众生。法界及涅槃。世间佛出兴。佛智心境界

问。若一切染净万法。皆由心成者。如人先见障外有物。别有人去物时。心犹谓有。尔时物实无。何名由心成耶

答。若随虚妄心中。转此障外物。亦随心之有无。此亦心随去物。不失物而转矣。若论如来藏性真实净心说者。此物不动本处。体应十方。性常不转。纵移到他方。而常不动本处也。又迷时境摄心。悟时心摄境。何者。迷时但随境转。境正心正。境邪心邪。着邪正之缘。成善恶之业。若悟时知唯我心。心有境有。心空境空。不定空有之缘。岂成物我之别。则非空非有。能有能空。一一皆自在转也。所以净名经云。天魔外道。皆吾侍也。此犹约对治教中。为被物转者。方便言转。若直见心性之人。既无所转之物。亦无能转之智。总上十玄门。皆于此唯心回转门。成就。不出一心之义。以平等心。是一义。差别心。是多义。以一心即一切心。是相即义。是同时相应义。以一切心入一心。是相入义。以一心摄一切心。是隐义。以一切心资一心。是显义。以不坏差别心而现平等心。是多中一义。以不隐平等心而现差别心。是一中多义。又微细心不碍广大心。广大心不碍微细心。是一多不同义。以一实心。是纯。差别心。是杂。差别心即一实心。杂恒纯。一实心即差别心。纯恒杂。即诸藏纯杂义。以一心带一切心。还入一心。是帝网义。因心现境。见境识心。是托事显法义。长劫短劫。延促时量。皆从积念而成。一心所现。是十世义。因一心正义。演难思法门。究竟指归。言亡虑绝。即唯心回转义。自心既尔。彼心亦然。涉入交罗。重重无尽。十托事显法生解门。此约智说。以智观照。则万法如镜。能生正解不起邪倒。如经最初举金色世界。显始起于实际之心。所见法界中。一切幢一切盖等事。皆显无生智行。如善财所见楼观园林。皆入法界。如上十玄门自在无碍。皆是缘起相由。具有力无力。有体无体。即入相持。似有显现。此宗镜。是法界大缘起门。皆因即入二义。得有诸门成就。显此一心无碍。以体用二法。成其即入二义。一据体。有空不空。皆同体故。有相即义。二约用。则有有力无力。互相交彻。有力持无力故。有相入义。又以用收体。更无别体。故有相入。以体收用。更无别用。故唯相即。以体用无二故常相即入。又体即是理。用即是事。无分是理。分即是事。分与无分。皆无障碍。各有四句。先理四句。一无分限。以遍一切处故。二非无分。以一法中。无不具故。三具分无分。谓分无分一味故。以全体在一法。而一切处恒满故。如观一尘中。见一切处法界。故四。俱。非以自体绝待故。事四句者。一有分。以随自事相。有分剂故。二无分。以全体得理故。大品云。色前后际不可得。三具分无分。二义无碍。是故具此二义。方是事故。四俱非。以二义融故。以一切缘起。不出理事。以事故非一。以理故非异。于无差之性。随有差之相。则性随相异。此是不异而异。于有分之事。随无分之理。则事随理一。此是不一而一。不一而一。方成其一。不异而异。方成其异。又理事诸法。由不异方得不一。何者。若异。即妄有体。不依真立。不依真故。即不有妄。今有妄者。由不异故。得成不一。以妄无自体故。全依真成。明妄成故。与真不一。如波依水。由不异水。遂得成波。以成波故。与湿不一。又不一方成不异。由有能依所依故。交彻不异。如有波故。说波即湿。由有湿故。说水即波。是故一异无性。全体相收。不坏大小之形。而成即入之势。以理事各无性故。互相成立。以事无定体故。长非长相。短非短相。既无长短。即不用坏。以即相无相故。所以长劫即短劫。短劫即长劫。以无相即相故。大尘入小尘。小尘入大尘。以即故理同。以入故事异。以理即事故。非异即是非一。以事即理故。非一即是非异。由非一即非异故。令此事法。不离一处而全遍十方。由非异即非一故。全遍十方而不动一位。一无性理。自在义成。微细相容。无碍安立。如上理事融通。非一非异。非有非无。不堕边邪。方能悟入。如理无分限。总曰无边。事有分限。故名有边。若依理成事。理性全隐。则无边即边。若会事归理。事相全尽。则边即无边。今则不尔。不失理而事现。云无边之边。不坏事而理显。云边之无边。若定言一异。非一非异。非非一非非异等。尽同戏论。不契真如。故三无性论。复次无戏论故。名为真实。无戏论者。于相等离一异虚妄故。乃至若真如与相等异。即有三过失。一者。此真如则非相等实体。二者。修观行则不依相等为方便。得通达真如。三者。觉真如已。则应未达相等诸法。不相关故也。若真如与相等是一。亦有三过。一者。真如既无差别。相等。亦应无差别。二者。若见相等。即见真如。三者。若见真如。不能清净。如见相等。则无有圣人。无得解脱。无有涅槃。世出世异。是故由离一异等无戏论。故无变异。无变异故。即是真实性也。是知非一非异。非有非空。此宗镜奥旨。自在圆融。谓欲一则一。欲异则异。欲存即存。欲泯便泯。异不碍一。泯不碍存。方为自在。常一常异。常存常泯。名为圆融。又如弄珠铃之者。其珠不住空中。不落地上。不在手里。既不在三处。亦不住一处。不住空中。即喻不住空观。不落地上。即喻不住假观。不在手里。即喻不住中观。既不住三亦不成一。则非一非三而三而一。斯为妙矣。若未偶斯旨。所有见闻。皆堕断常。不成玄妙。若入宗镜。无往不真。昔所不知。而今得知。昔所不见。如今得见。如大涅槃经云。于一心中。则具足现五趣身。所以者何。以得如来大涅槃经。之势力故。是则名为昔所不得。而今得之。乃至于一念中。遍知六趣众生之心。是名菩萨昔所不知。而今得知

同类推荐
  • 明伦汇编家范典姑媳部

    明伦汇编家范典姑媳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續夷堅志

    續夷堅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Hidden Masterpiece

    The Hidden Masterpie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域志

    异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前世三转经

    佛说前世三转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谁伤了婚姻的心

    谁伤了婚姻的心

    三个情同姐妹的女人,不约而同地遭遇了小三。婚姻生活就像一场无硝烟的战争,谁赢谁输,谁错谁对,谁能预见谁又能分清。为你讲述现代婚姻中的女人情感。不一样的情感经历,不一样的纷呈人生,唯留静夜里一声慨叹。
  • 彼时少年

    彼时少年

    许多灵感与文字都是在深夜里涌现出来的。它们仿佛是暗黑天幕下不经意绽放的烟花,绚丽而璀璨。
  • 智商潜能激发(婴幼儿3-4岁)

    智商潜能激发(婴幼儿3-4岁)

    本书介绍了开启3-4岁幼儿智商和潜能开发的方法,包括:让孩子拥有演说家的口才、让孩子拥有科学家的逻辑、让孩子拥有艺术家的气质、让孩子拥有交际家的手腕、让孩子拥有道德家的品性、做好孩子的营养师、让孩子在游戏和玩具中激发智慧。
  • 乱魂祭

    乱魂祭

    王朝末年,兵荒四起,匪患横生。受战乱之祸,百姓流离失所,四散逃亡,一路上哀鸿遍野,叫苦连天。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正值多事之秋,一些身怀诡术的尸精鬼怪却偏偏在此当口上纷纷出世,为祸世人。自古以来,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乱世之下,虽有妖魔祸世,同样也出现了一些能人异士,他们身怀异术,在仙家的帮助下将那些尸精鬼怪重新驱逐,封印,甚至消灭。于是,乱世间便拉开了一场善与恶,正与邪的殊死较量。
  • 迷姝

    迷姝

    她,姊妹情薄,母女缘浅,可是她却聪明绝伦,上辈子将自己深爱的男子送到了帝位上。。这辈子重来,她发现,自己深爱过的男人,手帕之交的姊妹,慈爱尊贵的长辈,统统都变了样子。。。重来一次,她这个迷姝,一定要活明白一次!
  • 魔法师

    魔法师

    本书被认为是纳博科夫著名作品《洛丽塔》的前篇,作者本人也说“魔法师”这个名字预示了《洛丽塔》的“着魔的猎人”的主旨。这里,“魔法师”是一位好色的中年男子,他向一位寡妇求爱,为的是要接近她的女儿。但是,魔法师用他的魔法把欲望变成了童话般的梦,从而创造了和《洛丽塔》截然不同的结局。
  • 总裁请守约

    总裁请守约

    7年前的一场意外,她身受重伤,再回国已然失忆。7年前的约定,他依然遵守,然而她却爱上了别人,他如何去夺回她的心。项漠手捧一束蓝色妖姬,站在玫瑰花瓣铺成的爱心桃上,对面商场的落地荧光屏上不断的闪烁着一句话:Mylover,凌雪嫁给我。项漠单膝跪地,举起自己设计的戒指“雪儿,嫁给我。”然而,凌雪却一直紧盯着荧光屏上的Mylover,这一幕好像在哪里见过,低下头困惑地看着项漠……
  • 二哥改河记

    二哥改河记

    后来我经常想,如果不是因为宋三妮子宋春莉,二哥就会进城当工人去了,他的命运或许就是另一种情况,更不会干出那件惊动天地的大事情。后来我也经常想,如果那件大事情没有半途夭折,二哥也不会同宋三妮子私奔,最终让她变成我二嫂。宋三妮子是焦坡村里的一枝花。宋三妮子的美丽就在她的腰肢和鼓胀着的胸脯上,那是让所有男人想入非非、心旌摇荡的。实际上,在我二哥要干那件大事情时,宋三妮子已经有了婆家,未婚夫是村支书焦老六的儿子焦玉柱。
  • 别笑,一本正经的文言文

    别笑,一本正经的文言文

    现代语翻译古代文言文,雷翻宇宙!震撼地球!“《出师表》:你亮叔我跟你讲几句:你爸当年出来混,半道上就给挂了;现在地盘又分成三块了,益州好像咱也罩不住了,这世道眼瞅着要杯具了。但是你爸留下的保镖还很忠心啊,出去砸场的那些二杆子也都不想要命了,这些都是看在你爸往日给钱给女人的份上,现在想报答罢了……”
  • 只给男孩看的青春秘密书

    只给男孩看的青春秘密书

    一本合适父子共读的书。本书从男孩身体的变化、私处、性、健康、女孩、心理、情绪、叛逆、诱惑、父母沟通等10个关乎男孩青春期隐私和特点的方面出发,收集了实际生活中一些男孩的隐秘和心声,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实用的指导建议和措施,帮助男孩平稳、安全、愉快地度过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