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6000000070

第70章

夫既云约俗假立。心境双陈。开之则两分。合之则一味。今约开义。则互相生。未有无心境。曾无无境心。凡圣通论。都有几境

答。大约有三境。颂云。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性境不随心者。性境者。性是实义。即实根尘四大。及实定果色等相分境。言不随心者。为此根尘等相分。皆自有实种生。不随能缘见分种生故。独影唯从见者。影为影像。是相分异名。为此假相分。无种为伴。但独自有。故名独影。即空华兔角。过去未来。诸假影像法。是此但从。能缘见分变生。与见分同种。故名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者。即相分。一半与本质同一种生。一半与见分同一种生。故言通情本。情即能缘见分。本即所缘本质。言性种等随应者。随应。是不定义。谓于三境中名随所应。有性。种。界系。三科。异熟等。差别不定。又广释云。性境者。为有体实相分名性境。即前五识。及第八心王。并现量第六识所缘诸实色。得境之自相。不带名言。无筹度心。此境方名性境。及根本智缘真如时。亦是性境。以无分别任运转故。言不随心者。都有五种不随。一性不随者。其能缘见分。通三性。所缘相分境。唯无记性。即不随能缘见分通三性。二种不随者。即见分从自见分种生。相分从自相分种生。不随能缘见分心种生故。名种不随。三界系不随者。如明了意识缘香味境时。其香味二境。唯欲界系。不随明了意识通上界系。又如欲界第八缘种子境时。其能缘第八唯欲界系。所缘种子。便通三界。即六八二识。有界系不随。四三科不随者。且五蕴不随者。即如五识见分。是识种收。五尘相分。即色蕴摄。是蕴科不随。十二处不随者。其五识见分。是意处收。五尘相分。五境处摄。是处科不随。十八界不随者。其五识见分。是五识界收。五尘相分。五境界摄。此是三科不随。五异熟不随者。即如第八见分。是异熟性。所缘五尘相分。非异熟性。名异熟不随。独影境者。谓相分与见分同种生。名独影唯从见。即如第六识缘空华兔角过未。及变影缘无为。并缘地界法。或缘假定果。极迥极略等。皆是假影像。此但从见分变生。自无其种。名为从见。独影有二种。一者无质独影。即第六缘空华兔角。及过未等所变相分。是。其相分。与第六见分同种生。无空华等质。二者有质独影。即第六识缘五根种现。是皆托质而起故。其相分。亦与见分同种而生。亦名独影境。三带质者。即心缘心是。如第七缘第八见分境时。其相分无别种生。一半与本质同种生。一半与能缘见分同种生。从本质生者。即无覆性。从能缘见分生者。即有覆性。以两头摄不定。故名通情本。质即第七能缘见分。本即第八所缘见分。又四句分别。一唯别种。非同种。即性境。二唯同种。非别种。即独影境。三俱句。即带质境。四俱非。即本智缘如。以真如不从见分种生故。名非同种。又真如当体是无为。但因证显得。非生因所生法故。名非别种。性种说随应者。性即性境。种谓种类。谓于三境中。各有种类不同。今皆须随应而说。又约八识分别者。前五转识。一切时中皆唯性境。不简互用不互用。二种变中。唯因缘变。又与五根同种故。第六意识有四类。一明了意识。亦通三境。与五同缘实五尘。初率尔心中是性境。若以后念缘五尘上方圆长短等假色。即有质独影。亦名似带质境。二散位独头意识。亦通三境。多是独影。通缘三世有质无质法故。若缘自身现行心心所时。是带质境。若缘自身五根。及缘他人心心所。是独影境。亦名似带质境。又独头意识。初刹那缘五尘。少分缘实色。亦名性境。三定中意识。亦通三境。通缘三世有质无质法故。是独影境。又能缘自身现行心心所故。是带质境。又七地已前有漏定位。亦能引起五识。缘五尘故。即是性境。四梦中意识。唯是独影境。第七识唯带质境。第八识。其心王唯性境。因缘变故。相应作意等五心所。是似带质真独影境

问。三境以何为体

答。初性境。用实五尘为体。具八法成故。八法者。即四大。地水火风。四微。色香味触等。约有为说。若能缘有漏位中。除第七识。余七皆用自心心所为体。第二独影境。将第六识见分所变假相分为体。能缘即自心心所为体。第三带质。即变起中间假相分为体。若能缘有漏位中。唯六七二识心心所为体。又成唯识论枢要志云。真色真心。俱是所缘。所变相分俱名性境。或能缘心。而非妄执分别构画。名为真心。真心缘彼真色等境。所变相分。方名性境。若心缘心所变。相分。相分无实。但带质故。性者。体也。体性是实。名为性境。独影者。独者。单也。单有影像。而无本质。故相名独。如缘龟毛石女等相。或虽有质相分。不能熏彼质种。望质无能。但有假影。亦名为独。如分别心缘无为相。及第八识心所相及。余准此知。带质之境者。质者。周易云。形体也。带者。说文谓之绅也。绅也谓束。又方言云。带谓行也。今云带质。义通二也。若依说文。谓即挟带逼附之义。如绅束也。若依方言。影仗质生。如因其路。行义方有。然此相分。虽有能熏自及质种。然无实用。如缘心相。相分之心。无虑用故。通情本者。情谓见分。本谓质也。显所变相。随见随质。以判种性。二义不定。又境有二。一众生遍计所执情境。心外见法。名之曰境。二诸圣自在德用智境。以从心现故。成其妙用智境。又二。一分剂境。广大无边故。二所知境。唯佛能尽故。又有二种。一是心境。唯心现故。张心无心外之境。张境无境外之心。常含一味故。二是境界之境。谓心境无碍。隐显同时。体用相成。理事齐现

问。心外无境。境外无心。云何又说心说境

答。前已广明。何须重执。一心四分。理教无差。有境有心。方成唯识。如心缘境时。必有相分故。如镜照面时。有面影像也。量云。心缘境是有法。心上必带境之影像。宗因云。心对外质。同喻如镜照面时

问。智境各一。何分多种

答。智因境分。有真俗之异。境从智立。标凡圣之殊。约用似多。究体元一

如起信钞问云。境智为一为异

答云。智体无二。境亦无二。智无二者。只是一智。义用有殊。约知真处。名为真智。约知俗处。名为俗智。境无二者。谓色即是空为真境。空即是色为俗境。由是证真时必达俗。达俗时必证真。了俗无性。即是真空。岂有前后耶。况无心外之境。何有境外之心。是即心境浑融。为一法界

问。一心二谛。理事非虚。证理性而成真。审事实而为俗。皆具极成之义。不坏二谛之门。大小二乘。同共建立。如何是极成之义

答。所成决定不可移易。随真随俗。各有道理。瑜伽论云。一有世间极成真实。二道理极成真实。世间极成真实者。谓一切世间。于彼彼事。随顺假立。世俗惯习。悟入觉慧所见同性。谓地唯是地。非是火等。乃至苦唯是苦。非是乐等。乐唯是乐。非是苦等。以要言之。此即如此。非不如此。是即如是。非不如是。决定胜解。所行境事。一切世间。从其本际。展转传来。想自分别。共所成立。不由思惟筹量观察。然后方取。是名世间极成真实。道理极成真实者。依止现比。及至校量极善思择决定智。所行所知事。由证成道理所建立。所施设义。是名道理极成真实

问。离识有色。文义俱虚。心外无尘。教理同证。其奈名言熏习。世见坚牢。若不微细剖陈。难圆正信。只如外色。若粗若细。云何推检。知其本空。了了分明。成就唯识

答。粗细之色。皆从识变。既从识有。外色全空。故经云。色性自空。非色灭空。为未了者。更须破析。直至极微。方信空现。识论云。余乘所执离识实有色等诸法。如何非有。彼所执色。不相应行。及诸无为。理非有故。且所执色。总有二种。一者有对。极微所成。二者无对。非极微成。彼有对色。定非实有。能成极微。非实有故。谓诸极微。若有质碍。应如瓶等。是假非实。若无质碍。应如非色。如何可集成瓶衣等。又诸极微。若有方分。必可分析。便非实有。若无方分。则如非色。乃至虽非无色。而是识变。谓识生时。内因缘力。变似眼等色等相现。即以此相。为所依缘。然眼等根。非现量得。以能发识。比知是有。此但功能。非外所造。外有对色。理既不成。故应但是内识变现。发眼等识。名眼等根。此为所依。生眼等识。此眼等识。外所缘缘。理非有故。决定应许自识所变。为所缘缘。谓能引生似自识者。乃至由此定知。自识所变以色等相。为所缘缘。见托彼生。带彼相起故。然识变时。随量大小。顿现一相。非别变作众多极微。合成一物。为执粗色有实体者。佛说极微。令其除析。非谓诸色实有极微。诸瑜伽师。以假想慧。于粗色相。渐次除析。至不可析。假说极微。虽此极微犹有方分。而不可析。若更析之。便似空现。不名为色。故说极微。是色边际。由此应知。诸有对色。皆识变现。非极微成。余无对色。是此类故。亦非实有。或无对故。如心心所。定非实色。诸有对色。现有色相。以理推究。离识尚无。况无对色。现无色相。而可说为真实色法

问。表无表色。不居身外。内所动作。显现非虚。如成业论偈云。由外发身语。表内心所思。譬彼潜渊鱼。鼓波而自表。此表无表色。是实有不

答。识论云。且身表色。若是实有。以何为性。若言是形。便非实有。可分析故。长等极微不可得故。若言是动。亦非实有。才生即灭。无动义故。有为法灭。不待因故。灭若待因。应非灭故。若言有色。非显非形。心所引生。能动手等。名身表业。理亦不然。此若是动。义如前破。若是动因。应即风界。风无表示。不应名表。故身表业。定非实有。然心为因。令识所变手等色相。生灭相续。转趣余方。似有动作。表示心故。假名身表。语表亦非实有声性。一刹那声。无诠表故。多念相续。便非实故。外有对色。前已破故。然因心故。识变似声。生灭相续。似有表示。假名语表。于理无违。表既实无。无表宁实。然依思愿善恶分限。假立无表。理亦无违

问。经中说有三业。善恶果报。不滥升沉。云何拨无。岂不违教

答。不拨为无。为显识故。推其不实。于世俗门。善顺成立。识论云。不拨为无。但言非色。能动身思。说名身业。能发语思。说名语业。审决二思。意相应故。作动意故。说名意业。起身语思。有所造作。说名为业。是审决思所游履处故。通生苦乐异熟果故。亦名为道。或身语表。由异发故。假说为业。思所履故。说名业道。由此应知。实无外色。唯有内识。变似色生

问。不相应行。是实有不

答。识论云。不相应行。亦非实有。所以者何。得非得等。非如色心及诸心所。体相可得。非异色心及诸心所。作用可得。由此故知。定非实有。但依色等分位假立。此定非异色心心所有实体用

问。二无心定。无想异熟。应异色心等有实自性。若无实性。应不能遮心心所法。令不现起

答。识论云。若无心位有别实法。异色心等能遮于心名无心定。应无色时有别实法。异色心等。能碍于色名无色定。彼既不尔。此云何然。又遮碍心。何须实法。如堤塘等。假亦能遮。谓修定时。于定加行。厌患粗动心心所故。发胜期愿。遮心心所。念心心所。渐细渐微。微微心时。熏异熟识。成极增上厌心等种。由此损伏心等种故。粗动等暂不现行。依此分位。假立二定。此种善故。定亦名善。无想定前求无想果故。所熏成种。招彼异熟识。依之粗动想等不行。于此分位。假立无想。依异熟立。得异熟名。故此三法。亦非实有

问。世间依想建立。有为之法皆虚。俗谛从识施为。无体之门尽伪。且如圣教。文句能诠。乃广长舌相之所宣。妙观察智之所演。云何俱称不实。咸是虚耶

答。诸圣演教谈诠。是依世俗文字。所以佛告三乘学者。只令依义不依语。权藉教以明心。是以文字俱无自性。亦从识变。广百门论云。然诸世间。随自心变。谓有众字和合为名。复谓众名和合为句。谓此名句。能有所诠。能诠所诠。皆自心变。诸心所变。情有理无。圣者于中。如实知见。云何知见。谓彼法。皆是愚夫虚妄识心分别所作。假而非实。俗有真无。随顺世间。权说为有

问。音声可闻。色尘有对。可言心变。只如时法无相。应为实有

答。有相尚空。无相何有。时亦无体。延促由心。以始从一念。终成于劫。念若不起。时劫本空。但有初中后等时量。皆是唯识之时。广百论破时品云。复次是则一切若假若实。皆依世俗假相施设。云何汝等。定执诸法。皆是实体

难。若一切法。皆非实有。如何现前分明可见

答。镜像水月。乾闼婆城。梦境幻事。第二月等。分明可见。岂实有耶。世间所见。皆无有实。云何以现证法是真。觉时所见。一切非真。是识所缘。如梦所见。梦心所见。决定非真。乱识所缘。如第二月。如是虽无真实法体。而能为境生现见心。因斯展转。发生忆念。前后俱缘。非真有境。是故不可以生忆念。证法是真。法既非真。时如何实

难。若缘妄境。生于倒见。境可是虚。见应是实

答。境既是虚。见云何实。如在梦中。谓眼等识。缘色等境。觉时知彼二事俱无。妄境倒心。亦复如是。愚夫谓有。圣者知无

难。有倒心境。二种皆虚。无倒境心。俱应是实

答。世俗可尔。胜义不然。以胜义中心言绝故。若于胜义心言绝者。云何数说心境是虚。为破实执。故且言虚。实执若除。虚亦不有。若实若虚。皆为遣执。依世俗说。非就胜义。胜义谛言。亦是假立。为翻世俗。非有定诠

难。现见心境。可言是无。忆念境心。云何非有

答。现见尚无。忆念岂有

难。若一切法。都非实有。如何世间现造善恶。若无善恶。苦乐亦无。是则拨无一切因果。若拨无因果。则无邪见。岂不怖此邪见罪耶

答。奇哉世间。愚痴难悟。唯知怖罪。不识罪因。一切善恶。苦乐因果。并世俗有。胜义中无。我依胜义。言不可得。不拨世俗。何成邪见。于世俗中。执胜义有。不称正理。是为邪见。今于此中。为破时执。略说诸法。俗有真无。又古释云。凡如来三时说法。或云一时。三世十世等时。皆从能变心生。外无三世之境。离自心外。诸法无体。如世尊说弥勒作佛。即听者于自心上。变作过去相分生起。世尊答云。从今十二年后。必得往生。听者心上。又变作未来相分而起。能变心。即现在也。此过去时。无其实境。尽从心变。但随心分限。变起长时短时。是以时因心立。无有定性。因现在。则有过去未来。因延有促。因一念有大劫。若无现在心。何处立过未。西域记第七云。昔有隐士。结庐屏迹。博习技艺。究极神理。能使瓦砾成宝。人畜变形。但未能驭风云。陪仙驾。阅图考古。更求仙法。遂得求仙方云。将欲求仙当筑坛场。命一烈士。按长剑。立坛隅。屏息绝言。自昏达曙。求仙者。坛中而坐。按长剑。诵神咒。收视返听。达曙登仙。既得此方。数年之间求烈士不得。后遇一人。先为人佣力。艰辛五载。一旦违失。遂被笞辱。又无所得。悲号巡路。隐士见命数加优赠。烈士欲求报效。隐士曰。我弥历多年。幸而遇会。奇貌应图。非有他故。愿一旦不语耳。烈士曰。死尚不辞。何况不语。于是隐士。立坛受仙。依事行之。日暮之后。各思其事。隐者诵咒。烈士按剑。俟将晓矣。烈士忽然大叫。时空中火下。烟焰云蒸。稳士疾引此人。入池避难。问曰。诫子无声。何乃惊叫。烈士曰。受命之后。至夜昏然若梦。见昔所事主人。躬来至傍。感厚恩而不语。被打震怒。而见致害。遂见托生南印土大婆罗门家。受生。乃至出胎。苦厄备受。荷恩不语。洎乎受冠生子。每念前恩思而不语。阖家亲戚。咸见怪矣。年过六十。而有一子。其妻谓曰。汝若不语。我杀汝子。我自怀念。今已隔生。唯有一子宁忍令杀。因止其妻。遂发此言。隐士曰。我之过也。被魔所娆。烈士感激其事。忿恚而死。故知睡梦与觉。所见唯心。延促之时。不离一念。故引梦时。以明觉位。又法华经安乐行品。梦入铜轮。成道度生。经无量时。唯只一夜梦心。所以无性摄论颂云。处梦谓经年。觉乃须臾顷。故时虽无量。摄在一刹那。可证听者心上。自变长短二时。实唯现在心心所也。故义海云。如见尘时。是一念心所现。此一念心之时。全是百千大劫成。何以故。百千大劫。本由一念方成。大劫既相由成立。俱无体性。乃至远近世界。佛及众生。三世一切事物。莫不于一念中现。何以故。一切事法。依心而现。念既无碍。法亦随融。是故一念。即见三世事物显然。所以华严经颂云。一念普观无量劫。无去无来亦无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诸方便成十力。又颂云。始从一念终成劫。悉从众生心想生。一切刹海劫无边。以一方便皆清净。又颂云。或从心海生。随心所解住。如幻无处所。一切是分别。故知横收刹海。竖彻僧祇。皆一念心。前后际断。既无大小之刹。亦无延促之时。以一方便唯心之门。令众生界悉皆清净。何者。以知境唯妄识分别。则不起心。以心不起故。则妄境不现。妄境不现。垢净之法无依粗想不生。长短之时自绝。若教中所说劫量延促。皆是善巧逗机方便。或为怯弱众生。说成佛只在刹那。或为懈怠众生。说须经阿僧祇劫。若成佛之旨。一际无差。延促之诠。尽归权智。又古释云。一方便者。即了唯心也。一念与劫。并由想心。心想不生。长短安在。非长非短。是谓清净。不坏于相。则劫海无边。故知一切诸法。皆无自体。悉不坚牢。唯从想生。若执为实。但是颠倒。所以广博严净经云。文殊师利告阿难言。愚小之人。以日为昼想。无黠慧故。所以者何。若令此昼。是真实者。是常住者。是坚牢者。应有积聚。不应过去。唯应有昼。不应有夜

问。此三世时。既从心变。于八识内。何识所缘

答。古释云。唯意所缘。谓时之一法是假。前五第八俱不能缘。第七又常缘内第八见分为我。兼无分别故。唯第六能缘。又四种意识中。唯明了意识不能缘。时是假故。即定中。梦中。独散。此三俱能缘。若约三境中。是独影境

问。不相应行中诸有为法。似有作用。应不离识。如六种无为。无有作用。应离色心等有其实性

答。有无之法。皆依识变。虚空等五无为。皆依妄识所变。真如无为。是净识之性。亦不离识。乃至有无真假。一切性相。离真唯识性。更无所有

同类推荐
  • 大涅槃经义记卷第四

    大涅槃经义记卷第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Portygee

    The Portyge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溪暇笔

    青溪暇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Short Stories and Essays

    Short Stories and Essay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富在深山

    重生之富在深山

    大元有明君,因而太平百年。老熊岭有熊,因而凶名在外。陆家…有女,因而…鸡飞狗跳!老爹书呆,大哥愚孝,二哥莽夫,三哥腹黑,初来乍到的陆小米欲哭无泪…人家穿越非富即贵,偏偏她就艰苦到吃饭都吃不饱?陆小米表示不服!谁说家住深山不能发家致富,谁说穷山恶水只能出刁民?看她左手大棒,右手美食,带领全家奔小康!不过,这位公子,你要在我家养一辈子伤吗?那伙食费怎么算!以身相许?你真是想得太美了!
  •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运筹帷幄的谋略家(4)》本书分为荀攸、吕蒙、诸葛亮等部分。
  • 斗武战神传

    斗武战神传

    林以宇本是四大家族之一林家族长林南阳的嫡子,说来也是有点名气,只不过这名,不是什么好名威名,也不是什么恶名,而是庸名,他竟是这城中出了名的废材。但是他不甘心,凭什么要遭受陌生的白眼。直到他捡到一枚戒指,他竟然是吞噬体质……
  • 惊艳!呆萌甜心正在变身

    惊艳!呆萌甜心正在变身

    她原是惊才绝艳的天才少女,一次意外,让她变身呆萌小萝莉,单纯又单蠢,她总说她是笨蛋,其实,她是无可救药的聪明。危急时刻,她一次又一次绽放绝艳光彩,为他而战,一次又一次站在令人仰望的巅峰,让曾嘲笑她的人自惭形秽,唯独他,一如既往的淡定笃定。
  • 国服最强辅助绝代双骄

    国服最强辅助绝代双骄

    哼!我木姜子也要举起王者荣耀旗帜,做一回荣耀霸主!虽然…‘这个小青铜居然搞直播!666’‘青铜主播,别坑我…’‘菜鸡,死远点儿!’木姜子心流面条泪,怎么宅家里搞直播都被人吐槽,嘤嘤嘤!与此同时,另一个天才王者夜非白直播间,也是吐槽者甚多,不是因为他完美技术以及极致手速,而是…桀骜所致?软萌傲娇女×桀骜高冷王,且看直播夫妇横扫王者世界!
  • 变身少女穿越中

    变身少女穿越中

    当孙某某获得一个坑爹系统,还成为了一只一米五的萝莉。孙某某:“萝莉是不错,就是矮了点...”(本书为穿越变身流,更新时间不定,随缘~)
  • 陌生人经济学

    陌生人经济学

    我们在购物、就餐、休闲娱乐的时候少不了要跟陌生人打交道,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面带微笑,说一些让人内心烫贴的话,力所能及地给予别人帮助,让其成为我们的朋友,从而扩大自己的人脉圈,同时我们也可能从陌生人那里得到不少类似优惠券、最低折扣、升职等好处。本书告诉读者:如果你有成功的念头,你就必须掌握这样十个要义:总是说好话、记住他人的名字、投他人所好、掌握人的从众心理、从不吝啬自己的微笑、真诚待人、善用言论效应、总是热情洋溢、将自己的付出最大化、让感动产生经济效益。
  • 读懂自己,读懂你身边的人

    读懂自己,读懂你身边的人

    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物种,与人打交道的难度超过与任何一种其他生物,因为这个物种有一项最基本的机能,就是伪装。任何一个人都会隐藏自己的内心,或深或浅,或是善意之下的自我保护,或是征服之前的老谋深算。像变色龙一样,随着环境的改变把自己伪装起来,不轻易展现真实的一面。无论是你的亲人、朋友、同事、领导、伴侣,有时候你会觉得本以为已经足够了解他,却发现他只是一位熟悉的陌生人而已。读不懂自己,读不懂别人,只能活得不知所以然。
  • 灵女无双:腹黑大侠宠不停

    灵女无双:腹黑大侠宠不停

    活了这么多年,梦灵好容易开出朵桃花,却发现对方心仪的是自己的亲姐姐。好吧,梦灵觉得自己要注孤生了。谁知某天,天上突然掉下个腹黑大侠,一言不合就告白,不仅如此还四处掐她桃花。反了天了他!于是,某人掐一朵,她就撩两朵,乐此不疲。“我说过,你若喜欢上别人,我就杀了他。”梦灵若有所思,觉得有必要挨个釜底抽薪,于是道:“如此,那你自裁吧。”某男乐了。从此,开始了他的漫漫宠妻之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邪医七小姐

    邪医七小姐

    本文女扮男装,欢迎入坑!她,华夏知名医师,一根银针,活死人,肉白骨,毒术更为神秘。却无故“意外”身亡。“他”,琉璃国废柴少爷,废物,断袖,臭名昭著,遭人算计,死不瞑目。一朝魂穿,当她变成“他”,大陆会怎样为之疯狂? 只是谁来告诉她,背上的那双翅膀是什么鬼? 他,神秘莫测的寒王,容颜俊美无比,实力深不可测,不近女色,世人皆叹,却不知,他的温柔独给了她。当他们相遇,世界又会怎样为之癫狂? 只是为什么他们相遇时,画风有点奇怪? 身世之谜层层揭开,真相又是如何的扑朔迷离?而他们又会怎样携手渡过难关?且看他们二人如何笑视苍穹![男强女强,一对一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