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8800000003

第3章 (附)宗門雜錄四條

拈花

王荊公問佛慧泉禪師云。禪家所謂世尊拈花。出在何典。泉云。藏經亦不載。公曰。余頃在翰苑。偶見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三卷。因閱之。經文所載甚詳。梵王至靈山。以金色波羅花獻佛。舍身為牀座。請佛為眾生說法。世尊登座。拈花示眾。人天百萬。悉皆罔措。獨有金色頭陀。破顏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分付摩訶大迦葉。此經多談帝王事佛請問。所以秘藏。世無聞者。

五問

此蓋當時義學之徒。相與造說。誣罔先聖。非毀禪宗。而自聰禪師問達觀頴和尚。凡五問。欲杜邪謬。故辯詳之。

僧自聰問達觀頴和尚曰。諸經論家多言。西天自迦葉至師子尊者。祖師相傳。至此斷絕。其實如何。

答曰。吁如此說者。生滅心也。不知為法惜人。螢闘杲日。雀填滄海。枉勞形耳。且二十四祖師子尊者。度婆舍斯多。兼出達摩達。其緣具在唐會稽沙門靈徹序。木陵沙門法炬所編寶林傳。并據前魏天竺三藏支疆梁樓續法記。具明師子尊者遇難以前傳衣付法之事。從大迦葉為首。直下血脉。第二十五祖婆舍斯多。二十六祖不如密多。二十七祖般若多羅。付菩提達磨。即唐土初祖也。原支疆梁樓三藏來震旦。祇洛陽白馬寺。時即前魏常道卿公。景元二年辛巳歲也。師子入滅。方二年矣。以是顯知。經論諸師。誣罔後昆。吁哉奈何。

問曰。達磨大師自西天。帶楞伽經四卷來。是否。

答曰。非也。好事者為之耳。且達磨單傳心印。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豈有四卷經耶。聰曰。寶林傳亦如是說。頴曰。編修者不暇詳討矣。試為子評之。夫楞伽經三譯。而初譯四卷。乃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之所譯。次十卷。元魏時菩提流支。與達磨同時。下藥以毒達磨者。是也。後七卷。唐天后代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譯。以此證之。先後虗實可知矣。仰山寂禪師亦常辯此。其事甚明。

問曰。傳法偈無翻譯。槩付法藏傳中無此偈。以致諸家多說無據。願垂至誨。

答。噫子孫支分。是非蜂起。不能根究耳。只如達磨未入此土。已會唐言。何以知之。初見梁武時。對問其事。即可知矣。後又二祖可大師。十年侍奉。以至立雪斷臂。志求祖乘。至勤誠矣。後達磨告曰。吾有一袈裟。付汝為信。世必有疑者云。吾西天之人。子此土之子。得法實信。汝當以吾言證之。又云。自釋迦聖師。至般若多羅。以及於吾。皆傳衣表法。傳法留偈。吾今付汝偈。曰。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因引從上諸祖偈。一一授之。內傳法印。以契證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以此則知。達磨付二祖決矣。此乃單傳口授。何暇翻譯哉。

問曰。天台尊者。一心三觀法門。與祖意如何。

答曰。子若不問。吾難以言也。吾甞見教中云。吾有正法眼藏。付囑大迦葉。且不在三乘五教之內。原佛祖之教。皆有傳授。昔聞大師於藏中。得龍樹所造中論。覽至第四卷。破諸法性有定性則無因果等事。如頌曰。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次頌云。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繇此達一心三觀。曰空曰假曰中。若據教意。大凡一偈。皆有四句。以成其意耳。智者離為三觀。似枝蔓。又未詳傳授。因此便言。遠稟龍樹。以樹為祖。近稟思大。則可知矣。若間世承稟。吾恐後世必有聰利之人。空看佛經。自稟釋迦。豈其然乎。良繇智者具大福德智慧辯才。累為帝師。故成一家之說。辭博理微。而後世子孫。稱傳祖教。乃番毀師子尊者親付法與婆舍斯多。以至此土六祖傳衣付法。以為邪解。嗚呼吾若備論。即成是非。子自詳之。

問曰。自達磨至此土。因何諸祖師言教。與西天諸祖。洎六祖已上不同。牛頭一宗北秀荷澤南岳讓青源思。言句漸異。見解差殊。各黨師門。互毀盟主。如何得息諍去。

答曰。快哉此問。且祖師來此土。如一樹子。就地下種。因緣和合。而生芽也。種即達磨并二祖也。枝葉即道副總持道育之徒也。洎二祖為種。三祖為芽。乃至六祖為種。南岳讓為芽也。其牛頭神秀荷澤等。皆枝葉耳。然六祖下。枝葉繁茂。生子亦多。其種又逐風土所宜。採取得葉。貴葉得枝。貴枝亦猶樹焉。在南為橘。在北為枳。雖形味有變。而根本豈有變乎。又類日焉。在東為朝。在西為暮。日亦逐方而轉。則輪影也。其空必不轉必矣。德何快哉。子但了其內心。莫隨其外法。內心者脫其生死。外法者逐其愛惡。愛惡生則去佛祖遠矣。為子等閑籤出正宗。及橫枝言句。各於後述其繇序。令學者明其嫡庶者矣。

覺夢堂重較五家宗派序

皇明景德間。吳僧道原集傳燈三十卷。自曹溪下。列為兩派。一曰南岳讓。讓出馬大師。一曰青原思。思出石頭遷。自兩派下。又分五宗。馬大師出八十四員善知識。內有百丈海。出黃檗運大溈佑二人。運下出臨濟玄。故號臨濟宗。佑下出大仰寂。故號溈仰宗。八十四人。又有天王悟。悟得龍潭信。信得德山鑒。鑒得雪峯存。存下出雲門宗法眼宗。石頭遷出藥山儼天皇悟二人。悟下得慧真。真得幽閑。閑得文賁便絕。唯藥山得雲巖晟。晟得洞山价。价得曹山寂。是為曹洞宗。今傳燈却修雲門法眼兩宗。歸石頭下。誤矣。緣同時道悟有兩人。一曰江陵城西天王寺道悟。渚宮人。崔子玉之後。嗣馬祖。元和十三年四月十三日化。正議大夫丘玄素撰塔銘。文幾千言。其略云。馬祖祝曰。它日莫離舊處。故還渚宮。一曰江陵城東天皇寺道悟。婺州東陽人。姓張氏。嗣石頭。元和二年丁亥化。律師符載所撰碑。二碑所載。生緣出處甚詳。但緣道原採集傳燈之日。非一一親往尋討。不過宛轉托人捃拾。而得其差誤可知也。自景德至今。天下四海。以傳燈為據。雖列剎據位立宗者。不能略加究辨。唯丞相無盡居士及呂夏卿二君子。每會議宗門中事。甞曰。石頭得藥山。山得曹洞一宗。教理行果。言說宛轉。且天皇道悟下。出個周金剛。呵風罵雨。雖佛祖不敢嬰其鋒。恐自天皇或有差誤。寂音尊者亦甞疑之云。道悟似有兩人。無盡後於達觀頴處。得唐符載所撰天皇道悟塔記。又討得丘玄素所作天王道悟塔記。賷以徧示諸方曰。吾甞疑。德山洞山同出石頭下。因甚垂手處。死活不同。今以丘符二記證之。朗然明白。方知吾擇法驗人之不謬耳。寂音曰。圭峯答裴相國宗趣狀。列馬祖之嗣六人。首曰江陵道悟。其下江曰。兼稟徑山。今妄以雲門臨濟二宗兢者。可發一笑。略書梗槩。以傳明達者。始知五家之正派。如是而已。

一喝分五教

淨因蹣庵成禪師。同法真圓悟慈受。并十大法師。齋于太尉陳公良弼府第。時徽宗私幸觀其法會。善華嚴者。對眾問諸禪師曰。吾佛說教。自小乘至圓頓。掃除空有。獨證真常。然後萬德莊嚴。方名為佛。禪家一喝。轉凡成聖。與諸經論。似相違背。今一喝若能入五教。是為正說。若不能入。是為邪說。諸禪師顧成。成曰。如法師所問。不足諸大禪師之酧。淨因小長老可以使法師無惑也。成召善。善應諾。成曰。法師所謂佛法小乘教者。乃有義也。大乘始教者。乃空義也。大乘終教者。乃不有不空義也。大乘頓教者。乃即有即空義也。一乘圓教者。乃不空而不有。不有而不空義也。如我一喝。非唯能入五教。至於百工技藝。諸子百家。悉皆能入。成乃喝一喝。問善曰。還聞麼。善曰聞。成曰。汝既聞。則此一喝是有。能入小乘教。成須臾又召善曰。還聞麼。曰不聞。成曰。汝既不聞。則適來一喝是無。能入始教。成又顧善曰。我初一喝。汝既道有。喝久聲消。汝復道無。道無則元初實有。道有則于今實無。不有不無。能入終教。成又曰。我有一喝之時。有非是有。因無而有。無一喝之時。無非是無。因有故無。即有即無。能入頓教。成又曰。我此一喝。不作一喝用。有無不及。情解俱忘。道有之時。纖塵不立。道無之時。橫徧虗空。即此一喝。入百千萬億喝。百千萬億喝入此一喝。是能入圓教。善不覺身起于坐。再拜於成之前。成復為善曰。非唯一喝為然。乃至語默動靜。一切時。一切處。一切物。一切事。契理契機。周徧無餘。於是四眾歡喜。聞所未聞。龍顏大悅。謂左右侍臣曰。禪師有如此玄談妙論。太尉啟曰。此乃禪師之餘論耳。

(附)宗門雜錄四條卷(終)

同类推荐
  • 斥谬

    斥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儿未生胎养门

    小儿未生胎养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寺沙门玄奘上表记

    寺沙门玄奘上表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NOSTROMO

    NOSTROM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嘉定镇江志

    嘉定镇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心理学与交际之道

    心理学与交际之道

    《心理学与交际之道》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人际交往进行全新梳理,别具匠心。它在对著名的心理学效应和心理实验诠释的基础上,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和经典故事,对人际交往中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提供了简单易行的操作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我们在社交中做到剖析自我,认识他人,从而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人脉,成为受欢迎的人,使我们既能够在与人沟通时无往不利,也能够在求人办事过程中如鱼得水。
  • 万事不求人(古代文化集粹)

    万事不求人(古代文化集粹)

    《万事不求人》涉及到生活的各方各面,如解梦、识人术、住宅观测术、美容奇术等,内容翔实,指导性、实用性强,是居家过日子随手可查的顾问和好帮手。一书在手,万事不求人。
  • 绣口一开:余光中自述

    绣口一开:余光中自述

    本书是当代著名诗人、学者余光中先生的自述文集。包括自述性散文、师友交游、自述性质的序言及后记等几部分,对进一步了解余光中先生生平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本书系余光中先生自述文章在海内外的第一次系统结集。
  • 皇家养生:中国历代皇室养生法揭秘

    皇家养生:中国历代皇室养生法揭秘

    皇家,拥有至高无上的特权,享尽人间万物的极品待遇;皇家,又是最贪生怕死,最注重养生,最追求长寿的群体;《皇家养生》,集几千年皇室养生精华于一身,博采历代名医养生理论之长,带你领略最顶尖、最权威的养生之道。阅读本书你可以了解:大量可直接借鉴的皇家养生法,大量不为人知的巧妙偏方。大量不为人道的皇家养生趣闻——武则天益母草洗面方、宋宫黄精药酒与丹参药酒、永乐公主“沙苑蒺藜”茶、清宫八仙长寿酒、慈禧太后“避瘟丹”……
  • 盛世婚宠:妖孽邪王,接招吧!

    盛世婚宠:妖孽邪王,接招吧!

    裴玥为帝十八载,瞒天过海,无人知晓女子身,斗内臣,杀外戚,集权力,打得敌国落花流水,只待逐鹿中原,问鼎天下。可奈何,偏杀出个帝者师,一眼识破女娇娥之身,一举拿下她的致命点,从此,这斯以下犯上,触龙颜,处处顶撞,无所不用其极。真乃奸臣!”
  • 满地江湖吾尚在:章太炎与近代中国(1895~1916)

    满地江湖吾尚在:章太炎与近代中国(1895~1916)

    章太炎配得上一部伟大的传记,配得上那些苦难。这些苦难在他的文字中愈发纯粹,从未遗失:从《訄书》、《中华民国解》到《俱分进化论》、《五无论》、《四惑论》,之后融入了《齐物论释》,融入了鲁迅的平民性、农人傲骨,在《破恶声论》、《阿Q正传》、《孤独者》中,雄赳赳地联手打败了时间。章太炎人如其名,有一双火眼,游侠气质的火眼,这双火眼是如何观望中国的法律变革的?章太炎是谜一般的革命家,学问好,又有佛学的底子,每以道家文体,写出佛家慈悲,这是怎样的一种风格?章太炎迷恋旧时文化,仿佛一个落难的富家公子,隔着窗棂望见别人在自家旧宅宴乐,总怀着深刻的尊严感。如何看待这种中国知识人阶层常有的尊严感?
  • 老板站住你别跑

    老板站住你别跑

    一觉睡起来,白喵喵发现整个世界都变了,不仅爹妈不见踪影,就连刚找的工作也飞了,原本对她十分和善的邻居也变得不友好起来。原本以为是场整蛊,可发现只有她一个人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罢了罢了,我白喵喵一个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大好青年还能被小小的挫折打败不成。不过,这天上飞的是啥?那跑的比车还快的是啥?那浑身冒火的又是啥?这还是我原来待的世界嘛啊摔!嘤嘤嘤,地球好可怕,我想去火星~
  • 转身遇见爱

    转身遇见爱

    在大街上,帅哥看上一美女,变走过去问:“美女,你有男朋友吗?”美女警惕的看着帅哥,说道:“有了。”“那介意换一个不?”“介意。”“介不介意多一个男朋友?”“不介意。”且看穷小子如何让追到美女的。本书以A签,可以放心收藏。
  • 探索大灾难未解之谜(视觉天下)

    探索大灾难未解之谜(视觉天下)

    《探索·发现》编委会编著的《探索大灾难未解之谜》讲述了:灾难!打破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触动了心灵这块人类共有的柔软之地。面对严重的自然灾难,地震、火山、海啸、飓风等,生命是何等的脆弱,而面对人为的灾难,空难、海难、疾病、爆炸、污染等,人们又是多么愧疚。是什么原因让这些灾难更加猖獗?人类需要探索,更需要反思。《探索大灾难未解之谜》全面、翔实地纪录了危害人类生存的这些惊天灾难。
  • 凡歌封疆

    凡歌封疆

    十年前越朝灭国,四姓家主裂土封疆,而她们是灭国之战中活下来的叛国之臣凡氏一族的后人;十年后,四国各据一方,她们一个成了明国的“阿月”小姐,一个是从死灵渊归来的杀手“小鱼”,背负血海深仇惊世冤情,是为一族亡灵起干戈,还是为黎民立命走江湖。烽烟再起,四国之皇,谁又主得了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