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气之溢也 吴云。腥焦香臊腐也。张云。五味之所化也。马云。五脏之气也。志云。五气者。土气也。土位中央。在数为五。在味为甘。在脏为脾。高同。云。溢。泛溢也。简按万历本医说。作土气。志注为是。王意亦当如此。
脾瘅 圣济总录云。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肥甘之过。令人内热而中满。则阳气盛矣。故单阳为瘅也。其证口甘。久而弗治。转为消渴。以热气上溢故也。有方。附于四十五卷。
食甘美而多肥 甲乙。作数食美。而多食甘肥。简按甲乙为是。枚乘七发。甘脆肥浓。命曰腐肠之药。
转为消渴 吴。转。作传。云。传。日久传变也。消渴。饮水善消。而渴不止也。
以兰除陈气 圣济总录。治脾瘅口甘中满。兰草汤。兰草。一两。切。 上一味。以水三盏。煎取一盏半。去滓。分温三服。不拘时候。张云。兰草。性味甘寒。其气清香。能生津止渴润肌肉。故可除陈积蓄热之气。简按李杲试效方。有兰香饮子。兰室秘藏。名甘露膏。治消渴。饮水极甚。善食而瘦。王逊药性纂要云。素问所谓。治之以兰除陈气者。幽兰建兰之叶。非兰草泽兰也。建兰幽兰。古所无。
此袭寇宗 陈嘉谟之谬说耳。
口苦取阳陵泉 此六字。宜据新校正而删之。诸家费解。
夫肝者中之将也 甲乙。肝上。有胆者中精之府六字。与新校正所援异。灵师传篇云。肝主为将。六节脏象论云。十二脏皆取决于胆。本输篇云。肝合胆。胆者。中精之府。(五行大义。引河图。文同。)盖本节主胆而言。甲乙文为正焉。圣济总录。作夫胆为中正之官。清净之腑。十一脏之所取决。咽为之使。
咽为之使 张云。足少阳之脉。上挟咽。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是肝胆之脉。皆会于咽。故咽为之使。
胆虚气上溢 甲乙。无虚字。吴。虚。作嘘。云。嘘气。气上溢也。汪昂云。吴改胆虚。作胆嘘。欠通。气上溢。即嘘字之义。马云。此胆气以烦劳而致虚。张云。数谋虑不决。则肝胆俱劳。劳则必虚。虚则气不固。故胆气上溢。简按数谋虑不决。宜胆气怫郁。甲乙似是。圣济总录云。数谋不断。则清净者。浊而扰矣。
故气上溢。而为口苦也。经所谓是动则病口苦。以气为是动也。有方。附于四十二卷。卫生宝鉴。有龙胆泻肝汤。(与东垣方不同。)胆募俞 吴云。胆募。日月穴也。胆俞。在脊十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简按甲乙云。日月。胆募也。在期门下五分。马以为期门。误。王注腹募背俞。原于六十七难。
治在阴阳十二官相使中 治。吴改作论。注云。即灵兰秘典所论也。张同。简按王云。今经已亡。
未知何是。
有癃者 吴云。癃。不得小便也。癃而一日数十溲者。
由中气虚衰。欲便则气不能传送。出之不尽。少间则又欲便。而溲出亦无多也。简案口问篇云。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陈氏三因方云。淋。古谓之癃。名称不同也。癃者。罢也。淋者。滴也。今名虽俗。于义为得。此说非是。戴侗六书故曰。淋。癃。实一声也。汉殇帝讳淋。故改癃为 。改隆虑县。为林虑县。盖内经。本草经。皆用癃字。作淋皆后人所改。
身热如炭颈膺如格 吴云。身热如炭。胃主肌肉故也。颈膺如格。胃脉循喉咙。下乳内廉故也。张云。如格者。上下不通。若有所格也。
喘息气逆 马云。其息喘。其气甚逆。张云。喘息者。呼吸急促也。气逆者。治节不行也。
细微如发 甲乙。无微字。
病在太阴其盛在胃颇在肺 马云。此病在太阴。经之不足。观气口微细之脉可知也。其气盛在于胃。
观人迎躁盛之脉可知也。六节脏象论。灵枢终始禁服等篇。皆以人迎三盛。为病在阳明。所以谓之其盛在胃也。
至于喘息气逆。颇关在肺。然肺虚也。非盛也。特邪气耳。简按参之于王说。义尤明晰。吴以太阴为脾。张则为脾肺二脏。与经旨左矣。
此所谓得五有余 甲乙。无所谓二字。
五病之气有余也 甲乙。无五字。
此其身不表不里亦正死明矣 甲乙。无身字。正死。作死证。
巅疾 张云。即癫痫也。本经。巅。癫通用。于此节之义可见。诸家释为顶巅者非。盖儿之初生。
即有病癫痫者。今人呼为胎里疾者即此。未闻有胎病顶巅者也。
母有所大惊 甲乙。母下。有数字。张兆璜云。胎中受病。非止惊痫。妊娠女子。饮食起居。大宜谨慎。则生子聪俊。无病长年。高云。其气上不下。则精与惊气并居。既生以后。故令子发为癫疾也。此癫疾为先天奇病。而属于不治也。
然 。庞 同。玉篇。大也。乃状浮起貌也。庞。又庞杂之庞。故王兼二义而释之。详见于评热病论。马本。 。作 。
身无痛者 吴云。以其病不系于表。故身无痛。
肾风 马云。肾属水。故肾虚则水搐。肾不宜感风。故风在则体浮。风热则脉大。风与水搏。则脉紧。胀满则薄脾。而不能食。虽食亦少。水热穴论云。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成其病。则欲其能食也难矣。高云。水因风动。故名肾风。简按王注风论云。肾脏受风。则面 然而肿。而张则云。非外感之风。乃风由内生者。内风之说未经见。则不可从。
惊已心气痿者死 吴云。肾邪陵心。令人善惊。若惊已而心气犹壮。是谓神正。生之徒也。惊已而心气痿者。是谓神亡。死之属也。志云。肾风非死证。此病生在肾。逆传其所胜。故死。简按痿。马张仍王义。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吴云。前有奇病论。此言大奇论者。扩而大之也。高本。删论字。盖以无问答之语也。
皆实即为肿 张云。满。邪气壅滞。而为胀满也。此言肝肾肺经。皆能为满。若其脉实。当为浮肿。
而辨如下文也。简按王以满为脉气满实。考文理。张注为胜。王注痈肿。必是壅肿。传泻之讹耳。
肺之雍 马云。按甲乙经。雍。作痈。肺肝肾三经。不宜生痈。此雍。断宜作壅。盖言气之壅滞也。
吴张并云。雍。壅同。
喘而两 满 吴本。 。作胁。张云音区。腋下胁也。
脚下至少腹 简按马志据原文。不改脚为 。却非。
跛易偏枯 张云。或为跛。或掉易无力。或偏枯不用。是皆肾经壅滞。不能营运所致。简按易。是痿易狂易之易。谓跛而变易其常。王注恐谬。
心脉满大 张云。火有余也。心主血脉。火盛则血涸。故痫螈筋挛。
痫螈筋挛 甲乙。螈。作 。张云。痫。音间。癫痫也。螈。音炽。抽搐也。挛。音恋。拘挛也。
高云。神气不通于心包则痫。神气不行于骨节则螈。痫则筋挛于内。螈则筋挛于外也。简按下文云。二阴急为痫厥。通评虚实论云。刺痫惊脉五。灵经筋篇云。痫螈及痉。寒热病篇云。暴挛痫眩。足不任。内经言痫者如此。(详见通评虚实论注。)玉机真脏论云。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螈。王注。筋脉受热。而自跳掣。故名曰螈。灵邪气脏腑病形篇云。心脉急甚者。为螈 。肝脉微涩。为螈挛筋痹。(螈 。详见诊要经终篇注。)并与本篇互发。
肝脉小急 张云。小。为血不足。急。为邪有余。故为是病。夫痫螈筋挛一也。而心肝二经皆有之。
一以内热。一以风寒。寒热不同。血衰一也。故同有是病。
肝脉骛暴 熊音。骛。音务。奔也。志云。骛。疾走也。又乱驰也。简按后汉光武帝纪注。直骋曰驰。乱驰曰骛。志注据此。
有所惊骇 马云。金匮真言论云。肝之病。发惊骇。
脉不至若喑 张云。此特一时之气逆耳。气通则愈矣。吴云。脉不至。在诸病为危剧。若其暴喑失声。
则是肝木厥逆。气壅不流。故脉不至耳。不必治之。厥还当自止。简按志圈脉上。别为一章。非。
小急不鼓皆为瘕 马云。瘕者。假也。块似有形。而隐见不常。故曰瘕。脉本急矣。而其急中甚小。
又不鼓击于手。则是沉也。必有积瘕在中。故脉不和缓耳。今三部之脉如此。皆可以即其本部。而决其为瘕也。
简按巢源云。瘕。假也。谓虚假可动也。又云。谓其有形。假而推移也。盖 瘕。分而言之。 。积也。瘕。
聚也。然 积亦可称瘕。气厥论。 瘕。阴阳类论。血瘕。邪气脏腑病形篇。水瘕。水胀篇。石瘕。厥病篇。
虫瘕。伤寒论。固瘕。神农本经。蛇瘕。仓公传。遗积瘕。蛲瘕之类。是也。说文云。瘕。女病也。盖根据于骨空论。女子带下瘕聚。误为此说耳。郭璞注山海经瘕疾云。虫病也。此亦因有虫瘕蛲瘕而言。并不可从。李氏必读云。瘕。遐也。历年遐远之谓也。历年遐远之病。岂止于瘕聚乎。
石水 张云。此言水病之有阴阳也。吴云。沉。脉行肌肉之下也。石水者。水凝不流。结于少腹。
其坚如石也。肾肝在下。居少腹之分。脉沉为在里。故肾肝俱沉。为石水之象。马云。水气凝结。如石之沉。
故名为石水也。阴阳别论。有阴阳结邪。多阴少阳。名曰石水。小腹肿。灵邪气脏腑病形篇。有肾脉微大。为石水。起脐以下。至小腹睡睡然。上至胃脘。死不治。水胀篇。黄帝有石水之问。而岐伯无答。必有脱简。皆是积聚之类。简按金匮要略云。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尤怡注云。石水。水之聚而不行也。因阴之盛。而结于少腹。故沉而不喘。吴以为坚如石。误。(张氏医通云。肾肝并沉。为石水。真武汤主之。)风水 马云。蓄水冒风。发为肿胀。名曰风水。见评热论。水热穴论。灵论疾诊尺篇。张云。风水者。
游行四体。浮泛于上也。
并小弦欲惊 张云。肝肾并小。真阴虚也。小而兼弦。本邪胜也。气虚胆怯。故为欲惊。
皆为疝 马云。或结于少腹。或结于睾丸。或结于睾丸之上下两旁。肾肝二脉经历之所。皆是也。
积土以高硕者。曰山。疝有渐积之义。故名。简按说文云。疝。腹痛也。刘熙释名云。心痛曰疝。疝。诜也。
先诜诜然上而痛也。又曰。疝。诜也。诜诜引小腹急痛。颜师古急就篇注云。疝。腹中气疾。上下引也。金匮要略云。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楼氏纲目云。疝名虽七。寒疝。即疝之总名也。
心疝 高云。心脉搏滑急。则心气受邪。故为心疝。脉要精微论曰。诊得心脉而急。病名心疝。少腹当有形也。
肺疝 志云。肺脉当浮。而反沉搏。是肺气逆聚于内。而为肺疝矣。高云。肺疝。气疝也。简按四时刺逆从论。肺风疝。有目无证。不可得而知。史仓公传云。气疝客于膀胱。难于前后溲。而溺赤。巢源。气疝。
乃七疝之一。腹中乍满乍减而痛。名曰气疝。高以为气疝者。盖肺主气故也。
三阳急为瘕三阴急为疝 志云。此言疝瘕之病。病三阴三阳之气。而见于脉也。子繇曰。瘕者。假也。
假物而成有形。疝字。从山。有艮止高起之象。故病在三阳之气者为瘕。三阴之气者为疝。玉师曰。瘕。在肠胃之外。故三阳急。疝病五脏之气。故三阴急。马云。王注分瘕为血。疝为气者。未的当。知二病为气血相兼也。简按三阳三阴。据下文二阴二阳。王注为是。诸家亦仍王注。
二阴急为痫厥 马云。二阴者。心也。其脉来急。正以心经受寒。寒与血搏。发而为痫为厥。志云。
痫厥者。昏迷仆扑。卒不知人。简按痫厥。唯是痫病。志注为长。
二阳急为惊 张云。木邪乘胃。故发为惊。阳明脉解篇曰。胃者。土也。故闻木音而惊者。土恶木也。
是亦此义。高本。以二阴以下十一字。移于前节若喑不治自已下。非。
为肠 久自已 吴云。外鼓者。脉形向外而鼓也。外鼓。有出表之象。故不必危之。久当自止也。
马云。此言心肝脾肾。皆为肠 。而有死生之分者。以脉与证验之也。肠 者。肠有所积。而下之也。然有下血者。(即今所谓失血。)有下白沫者。(即今所谓去积。)有下脓血者。(即今之所谓痢。)病在于肠。均谓之肠 也。简按高云。肠 。泄泻也。误。详见于通评虚实论。
肝脉小缓 张云。肝脉急大。则邪盛难愈。今脉小缓。为邪轻易治也。
血温身热者死 张云。肾居下部。其脉本沉。若小而搏。为阴气不足。而阳邪乘之。故为肠 下血。
若其血温身热者。邪火有余。真阴丧败也。故当死。
心肝 高云。言心脉肝脉不和。而病肠 也。亦如肾脉之肠 下血也。志云。此承上文。而言阴血。盛者。虽受阳薄。尚为可治。盖重阴血以待阳也。夫心主生血。肝主藏血。是以心肝二脏。受阳盛之气。
而为肠 者。亦下血。如二脏同病。则阴血盛。而可以对待阳邪。故尚为可治之证。简按诸家仍王义。志意略异。王注似妥。
皆鬲偏枯 吴云。凡脉贵于中和。胃脉沉鼓涩。偏于阴也。外鼓大。偏于阳也。心脉小坚急。亦偏于阴也。鬲。阴阳闭绝也。偏枯。半身不用也。以其阴阳偏胜。故为证亦偏绝也。张云。胃为水谷之海。心为血脉之主。胃气既伤。血脉又病。故致上下痞鬲。半身偏枯也。简按马云。
为膈证与偏枯。高改皆作背。并非。志云。鬲者。里之鬲肉。尤误。(张氏医通。赵以德云。胃与脾为表里。
胃之阳虚。则内从于脾。从脾则脾之阴盛。故胃脉沉鼓涩。涩者。少血多气之诊也。胃之阳盛。则脾之阴虚。
虚则不得与阳主内。反从其胃。越出部分。而鼓大于臂之外。大者。多气少血之候也。心者。元阳君主之宅。
生血生脉。今因元阳不足阴寒乘之。故心脉小坚急。小者。阳不足。坚急者。阴寒之象也。夫心胃之三等脉见一。即为偏枯。心乃天真神机开发之本。胃乃谷气充天真之原。一有相失。则不能制其气。而宗气散。故分布不周。不周经脉则偏枯。不周五脏则喑。喑者。肾与包络内绝也。
男子发左女子发右 张云。男子左为逆。右为从。女子右为逆。左为从。此逆证也。志云。从内而发于外。故曰发。简按张注本于玉版论。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