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77700000149

第149章 身体类(11)

或问:丹溪言心痛即胃脘痛然乎?曰:心与胃各一脏,其病形不同。因胃脘痛处在心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岂胃脘痛即心痛者哉。历代方论,将二者混同叙于一门,误自此始。盖心之藏君火也,是神灵之舍,与手少阴之正经,邪皆不得而伤。其受伤者,乃手心主包络也。如包络引邪入于心之正经脏而痛者,则谓之真心痛,必死不可治。夫心统性情,始由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脏乃应而心虚矣,心虚则邪干之,故手心主包络受其邪而痛也。心主诸阳,又主血。是以因邪而阳气郁伏,过于热者痛;阳气不及,惟邪胜之者亦痛。血因邪泣在络而不行者痛,血因邪胜而虚者亦痛。然方论虽有九种心痛,终不得圣人之旨,岂复识六淫五邪不一之因哉云云。胃脘痛,亦如心痛有不一之因。盖胃之真,湿土也,位居中焦,禀冲和之气,多气多血,是水谷之海,为三阳之总司,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受气于此。是以足之六经自下而上,凡壮则气行而已,胃脘弱则着而成病,其冲和之气,变至偏寒偏热,因之水谷不消,停留水饮食积,真气相搏为痛。惟肝木之相乘者尤甚,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里急,饮食不下,膈咽不通。食则为食痹者,谓食已心下痛,吐出乃止。

(按:此出《至真要大论》及次注。)又肾气上逆者次之,逆则寒厥入胃亦痛。夫如是,胃脘之受邪,非止其自病者多,然胃脘逼近于心,移其邪上攻于心,为心痛者亦多。(《准绳》)心痛者,非真心痛也,乃心胞络与胃脘痛也。然果何以知之?盖心胞络护捧其心,脉络相系,位居心之四旁。火载痰而上升,碍其所居,胞络为痰相轧,故脂膜紧急而作痛,遂误认以为心痛也。胃脘近心,位居心下而络于脾。饮食过多,不能克化,伤乎胃脘,病根常在,略伤饮食,即闷闷作痛,亦误认以为心痛也。大抵痛而有痰,常觉恶心,呕去痰即宽者,即为之心胞络痛也。痛而作饱,时时嗳气,直至饥而缓者,即谓之胃脘痛也。(《玉案》)胸痹证状(心痹) 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上冲胸间,则胸痹。胸痹之候,胸中如满,噎塞不利,习习如痒,喉里涩,唾燥;甚者心里强痞急痛(按:此下本《肘后》,彼作心中坚痞忽痛),肌肉苦痹,绞急如刺,不得俯仰,胸前皮皆痛,手不能犯,胸满短气,咳唾引痛,烦闷自汗出,或彻背膂,其脉浮而微者是也。不治,数日杀人。(《病源论》)(按:《千金方衍义》曰:不治之数日杀人,极言其证之剧也。病有浅深,不可概以为限也。)思虑烦多则损心,心虚故邪乘之,邪积而不去,则时害饮食,心里 如满,蕴蕴而痛,是谓之心痹。

诊其脉沉而弦者,心痹之候也。(同上)虚极之人,为寒邪所客,气上奔迫,痹而不通,故为胸痹。其证云云(全取《巢氏》),是皆闭塞而不通也。(《圣济》)心腹痛部分 夫心胃痛及腹中诸痛,皆因劳役过甚,饮食失节,中气不足,寒邪乘虚而入客之,故卒然而作大痛。经言得炅则止,炅者热也,以热治寒,治之正也。然腹痛有部分,脏位有高下,治之者亦宜分之。如厥心痛者,乃寒邪客于心包络也。前人以良姜、菖蒲大辛热之味末之,酒醋调服,其痛立止,此折之耳。真心痛者,寒邪伤其君也,手足青至节,甚则旦发夕死。胃脘痛者(原脱胃字,今宜补),太阴也,理中、建中、草豆蔻丸之类主之。腹脐痛,少阴也,四逆汤、姜附御寒汤之类主之。少腹痛者,厥阴也,正阳散、回阳丹、当归四逆之类主之。杂证而痛者,苦楝汤、酒煮当归丸、丁香楝实丸之类主之。是随高下治也,更循各脏部分穴 而灸刺之。(《试效》)凡病心腹痛者,有上中下三焦之别。上焦者,痛在膈上,此即胃脘痛也,《内经》曰胃脘当心而痛者即此,时人以此为心痛,不知心不可痛也。中焦痛者,在中脘,脾胃间病也。下焦痛者,在脐下,肝肾大小肠膀胱病也。凡此三者,皆有虚实寒热之不同,宜详察而治之。(《景岳》)凡痛在心,连两胁至两乳下,牵引背饭匙骨下而痛者,实热也。凡痛在小腹,连脐左右上下 痛,手足厥冷者,虚寒也。(《医鉴》)寒热大实(久新) 诸心痛者,皆少阴厥气上冲也。有热厥心痛者,身热足寒,痛甚则烦躁而吐,额自汗出,知为热也。其脉洪大,当灸太溪及昆仑,谓表里俱泻之,是谓热病汗不出,引热下行,表汗通身而出者,愈也。灸毕服金铃子散(用金铃子、玄胡),痛止服枳术丸,去其余邪也。有大实心中痛者,因食受时气,卒然发痛,大便或秘,久而滞闷,心胸高起,按之愈痛,不能饮食,急以煮黄丸利之(用雄黄、巴豆),利后以 本汤(用 本、苍术)去其余邪。有寒厥心痛者,手足逆而通身冷汗出,便利溺清,或大便利而不渴,气微力弱,急以术附汤温之。寒厥暴痛,非久病也,朝发暮死,当急救之。是知久痛无寒而暴痛非热。(《保命集》)心痛须辨久新。久者由冷热食物,日积月深,自郁成积,自积成痰,痰火煎熬,血亦妄行,痰血相杂(按:以上系凑合丹溪《正传》,丹溪说见下,《正传》文见前),此为难治。

新者一时寒热郁滞正气作痛,此为易治。(《士林余业》)九种心痛 九种心痛:一虫心痛,二注心痛,三风心痛,四悸心痛,五食心痛,六饮心痛,七冷心痛,八热心痛,九去来心痛。(《千金》)死血作痛 凡治此证,必要先问平日起居何如。假如心痛有因平日喜食热物,以致死血留于胃口作痛,用桃仁承气汤下之,切记。轻者用韭汁、桔梗,能开提其气,血药中兼用之。(《丹溪》)心痛,饮汤水下作哕者,有死血在中,桃仁承气汤主之。(同上)(按:《正传》有此汤治验曰:男子三十五,胃脘作痛久矣,人形黄瘦,食少而胸中常若食饱。)真心痛 有真心痛者,大寒触犯心君,又曰污血冲心。医者宜区别诸证而治之,无有不理也。(《正传》)或真心痛者,手足青不至节,或冷未至厥,此病未深,犹有可救,必借附子理中汤加桂心、良姜,挽回生气可也。(《绳墨》)(按:经文手足青,青即清字。清,寒也。诸家以为青色者,陋矣。)平素原无心痛之疾,卒然大痛无声,面青气冷,切牙噤齿,手足如冰冷者,乃真心痛也。(《玉案》)若暴疼,手足青黑,神昏者,不治。(《心统》)胸胁痛浮肿 肾虚不能纳气归元,气逆而上奔,故胸膈满痛。以手摩挲,痛走背上,又从背摩挲,则其气循胁泄于后分而痛不作矣,此气之为病固也。奈何肾虚又不能行水,故水随气奔,上乘于肺,头面两手浮肿,气短而喘,由是血化为水,与之俱滞。况其人旧来有风,曰风、曰水、曰血、曰气,四者合而为病,其痛非常,如沉香、木香、乌药、槟榔之类不能施其巧,治法将何如?曰:先以二十四味流气饮,加独活、枳壳、五灵脂、炒牵牛,入姜、蜜、乌梅同煎,咽下养正丹二十粒、雄黄丸十粒,升降水火,引导大便。次用桑皮、紫苏、木通、阿胶、当归、桃仁、青皮、桔梗、炒芫花、生大黄作剂,根据前煎以姜、蜜、乌梅,取尽大便黑物,即收全功。(《直指》)类证 膈间肿痛,不能进食,但喜饮水,或咽肿,人迎盛而气口紧者,当作胃痈治之。(《医通》)治法总说 古方用理中汤,取缓其中气则可也。然背者胸之府,或筑,或悸,或渴,或腹痛,或寒,或腹满,其候不一,治当随宜加损也。(《圣济·胸痹》)《千金》治寒客心痛而用大黄、黄芩,治心痛彻背而用乌头、附子之类,治疗相反如此,要在用之随宜而已。(同上)胸堂气隔,有肺经伏热而气隔者,有痰水在上而气隔者,大概以茯苓、半夏、枳壳、桔梗为治法。其肺热者,如圣汤加桑白皮佐之。心下水气者,小半夏茯苓汤效。胸烦、《活人书》用山栀子。(《直指》)真心果痛,不知能愈否乎?然则执剂之法何如?曰:热者凉之,寒者温之,感受风邪者散之,顺气调血,逐水豁痰,此其要略耳。(同上)痛甚者脉必伏,用温药附子之类,不可用参、术。脉坚实,不大便者,下之。心痛用山栀并劫药止之。

若又复发,前药必不效,可用玄明粉,一服立止。胃脘有湿而痛者,宜小胃丹下之。(《丹溪》)(小胃丹用芫花、大戟、甘遂、黄柏、大黄。)凡膈痛,多因积冷与痰气而成,宜五膈宽中散,或四七汤加木香、桂各半钱,或挝脾汤(用麻油、良姜、茴香、甘草)加丁香。膈痛而气上急者,宜苏子降气汤,去前胡,加木香如数。痰涎壅盛而痛者,宜小半夏茯苓汤加枳实一钱,间进半硫丸。(《要诀》)胸痛,木香、郁金二味,气郁痛者倍木香,血郁痛者倍郁金,为末,每服二钱,老酒下,虚者加人参。痰饮痛,轻者小陷胸汤,重者大陷胸丸治之。若痰唾稠粘,则用控涎丹。(《医碥》)胃脘痛:因火者,忌补敛、燥热,宜降、苦寒,甘寒、咸寒、辛寒。因寒者,忌破气、滞腻、苦寒、宜辛温、发散。因宿食者,忌升、补敛、苦寒,宜消导兼降气。因瘀血者,忌补气、酸敛,宜辛温、苦温以行血。

因血虚者,按之则痛止,忌破气,复忌补气、燥热、辛温。因恼怒者,虚弱人忌破气,壮实人忌补气,总忌酸敛,宜降气、辛温。因痰饮者,忌宜俱见痰饮证下。(《本草经疏》)(按:胃脘痛禁辛热,《正传》有说,见上。)近人患心胃痛者甚多,十人之中必有二三,皆系痰饮留于心下,久成饮囊,发作轻重疏数虽各不同,而病因一辙,治法以涤饮降气为主。(《轨范》)补法可否 诸痛不可补气。(《丹溪》)治诸痛不可用补气,气旺不通而痛愈甚,故云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也。(《医鉴》)(互见《腹痛》及《身体痛》中,宜参。)凡胃脘痛,始用攻击涤荡疏散之剂,愈而复作,再三用之,随止随作,或渐甚而脉浮大者,此为虚候,当量其邪正虚实多寡。正气虚多,则多用养正之药,而少佐以除邪。或正气不甚虚,当攻养平半用之可也。又有纯用养正之药,脾气不得营运(按:不字疑),而郁痛遂止。(《医统》)家叔祖(讳守礼)初为太学生,家素封,体气有余,参、术分毫不能用。后因业中微,两手脉时一歇至,或八九至一歇,或二三十至一歇。再后选任平阳,即不歇至矣。比还家,歇至如初。年七十余,忽患胸胀 满之病。因其素性不喜补,他医概以消导药治之,胀满不除。予诊其脉,平素虽歇至,然甚强实。今病脉弱,且高年又必无大有余之理。遂用人参,黄 ,如补中益气之类,倍升麻,服下即瘳。喜曰:吾年已老,未闻补药能消胀者,此何以故?予曰:叔祖年高,年高则气弱,膻中之气所以不能行。且服克伐药过多,气益弱矣。今补则气旺,再用升提药提其清气,清气升则浊气自降。所胀者浊气耳,浊气既降,岂有不消之理哉。(《星海》)逐饮诸方 主簿李述之母,患胸中痞急,不得喘息,按之则痛,脉数且涩。兆曰:胸痹也。因与仲景三物小陷胸汤,一剂知,二剂愈。(《鸡峰》)治胸痹短气方。

(一枚) 陈橘皮(一两) 半夏(一两) 枳实(二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薤白五茎,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圣惠》)治胸痹短气,心中烦闷,宜服此方。

杏仁 赤茯苓 槟榔 青橘皮(各一两) 甘草(半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治胸痹壅闷闭塞短气方。

赤茯苓(一两) 甘草(半两) 陈橘皮(三分) 杏仁(三分)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同上)桔梗枳壳汤,治热气痞满,胸膈两胁按之则痛。

枳壳(去穣) 桔梗(去芦五钱) 半夏(汤洗) 黄芩 栝蒌仁 黄连(去须各三钱)上锉散,生姜、麦门冬去心煎服,利黄涎沫即安。(《得效》)《医林集要》名加味陷胸汤。一法,只用小陷胸汤加桔梗、枳壳。(宜参《伤寒·结胸》。)朱氏,苦寒辛通。

川连 土栝蒌皮 白芥子 茯苓 炒半夏 姜汁 橘红 竹茹(《临证指南》)滚痰丸,一切男子妇人,大小虚实,久患心疼,下连小腹,面黄羸瘦,痛阵日发,必呕绿水黑汁冷涎,乃至气绝,心下温暖者,并量大小,多至七八十丸,事属不虞之际,至于百丸,即便回生。如未至颠危者,虚弱疑似之间,只服三五十丸,立见生意,然后续续进之,以瘥为度。兼服生津化痰理中理气药,以全其功。

(《养生主论》)温凉并用方法 卜晋公如夫人,产后胸中作痛,痛甚则迫切不能支,至欲求死。医药杂投,略无一效,延至五月,病转危急,求治于余。为诊其脉,两手弦涩少神,察其候,不能转侧,不得言语。余曰:胸中者,阳气所治之位。今为阴邪所入,阴与阳搏,所以作痛。前医破气不应,转而和血,又转而温补,又转而镇逆。不知阴阳适当相结,补之则无益,攻之则愈结。若镇坠之,益足以抑遏生阳而阻滞邪气。惟交通一法,足尽开阳入阴、通上彻下之妙,然后阴归于下,阳治于上,太虚之府,旷然廓然,何胸痛之有哉。时定一方,用人参三钱,肉桂一钱,合仲景黄连汤,一剂痛减二三,三剂宿疾顿释。继进加桂理中汤数剂,神旺如初。

(印机草)饥而心痛者,名曰饥疝。龙胆、附子、黄连分等捣筛,服一钱匕,日三度服之。(《肘后》)《肘后》桂心散,疗卒心痛方。

同类推荐
  • 佛说圣大总持王经

    佛说圣大总持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忠心经

    佛说忠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垣笔记

    三垣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Stepping Heavenward

    Stepping Heavenwar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通占大象历星经

    通占大象历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听李敖讲学问

    听李敖讲学问

    李敖大师满腹经纶、学识渊博且著作等身,“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 妖狐(中国好小说)

    妖狐(中国好小说)

    小说以一起发生在学校的少女遇害惨案为线索,探案人员在寻找嫌疑犯时,为了弄清案情的细节,多次走访排查,结果,在一名普通的宿舍女管理员那里,得到了意外的发现,当案情逐层深入发展后,探案人员突然发现这名中年女性与受害少女之间有着不可若隐若现而且无法解说的关系,她们之间,究竟曾经有过什么,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凶杀案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惨烈真相……
  • 佛说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

    佛说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左宗棠(全集)

    左宗棠(全集)

    帝国不屈的鹰派、晚清不垮的脊梁,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日本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赞许道,“大清帝国有能耐可与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左宗棠是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的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他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成为清朝著名大臣。一生经历了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定陕甘之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对待分裂,坚决打击,收复了占中国将近1/6的领土新疆。对外坚决抵抗,抗俄击法,从不妥协。在当今十面埋伏的国际形势下,我们需要左宗棠这种为了民族和国家主权的大无畏精神。这部小说与二月河的《雍正皇帝》、熊召政的《张居正》、孙皓晖的《大秦帝国》、唐浩明的《曾国藩》并称为“当代长篇历史小说五大名作”。
  • 古今医案按

    古今医案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西游之顽石传说

    西游之顽石传说

    我们生来便是被赋予了某种使命的,而我们为之奋斗的故事,在以后,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传说……致众生(群:157808778)
  • 早夏游平原回

    早夏游平原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云仙杂记

    云仙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为什么有人能接住天上的馅饼,有人却掉进地上的陷阱

    为什么有人能接住天上的馅饼,有人却掉进地上的陷阱

    天上掉馅饼不是天方夜谭,事实上,天上掉馅饼的事每天每分每秒都在我们身边发生着。机遇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可现实是,馅饼似乎只往某些人身上掉,抓住机遇的似乎总是极少数人;机遇似乎也喜欢回头客,幸运的人总是那么幸运,而有些人却终其一生都看不见天上掉馅饼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平凡且继续平凡着。
  • 最伟大的激励:影响20世纪人类的励志文献

    最伟大的激励:影响20世纪人类的励志文献

    在21世纪,中国面对着经济发展与文明崛起的两大命题。相应地,中国人也面对双重的挑战,一方面是创造财富,力争上游,出人头地,另一方面是内心充实,喜乐幸福,能够体会并认识到生命的意义。由于这种双重性,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中国人需要借鉴的激励资源就不应该只局限于“心态”和“技巧”,还应该包括“品德”这一根本。 每个人都守着一扇由内开启的改变之门,谁都不能替他们开门。不过,假如有一些伟大的、深刻的、直抵灵魂深处的敲门声传来,他也许会早一点、快一点给自己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