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禀者。奉本州岛转奉 宪台。以卑县境内如有衰老无依。及残废笃疾。应行收养之人。饬即确切查明。筹欵妥议禀复等因。奉此仰见 大人痌瘝在抱。实政仁心。不胜心悦诚服之至。卑职遵查。卑县向有入官田亩一分。岁收仓斗租谷三十六石。额设孤贫五名。每日支谷二升。嗣经前令增添三名。其不敷之数捐廉补给。年终详请核销在案。卑职查。梁邑地广人稠。其残废无告者。断不止此八人。且出一缺。方补一人。垂毙之民。安能久待本年闺七月。卑职到任时。查点孤贫。即见及此。曾于原额八名之外。先后补收一十八名每月十七日。捐廉当堂散给。每人每月钱二百四十文尚有随时酌给一二百文。或数十文十数文者。惟是人数较多。而经费无出。且只可润及附郭之民。其远在四乡者。势难遍及。又其事仅能敷衍于一时。未可经行于久远。若不设法筹欵。妥议章程。听其死亡相继卑职尚腼然为民父母耶。兹奉前因。卑职捐出廉钱三百千文。发交卑县当商生息。并查有库贮湖北营弁。于嘉庆四年移存盐菜支剩银一百五十四两零。似属闲款。经兑出钱一百七十二千五百文。亦发交卑县当商生息。以上二项。均每干每月支息钱一十二文。作为收养额外孤贫之费。可以酌增一十九名。巳另文详请立案。并请此外再增孤贫口粮贰拾名。另行详请于来年地丁正项存留项下。坐支报销。如蒙允准。则原额五名。原增三名。额外捐增一十九名。详请新。增二十名。通共四十七名较之原额。收养稍宽。惟是卑县残废无告。应行收养之民。尚不止此。大约前数之外。尚须收养百十人。方能上赴 体仁长人之至意。而卑职亦稍可扪心。查此等义举。邑内岂无好施乐善之人。该衿耆等如果慷慨捐输。则较之筹款捐增。尤为众擎易举。卑职到任巳五阅月。民情颇能相信。一经劝谕。无不乐从。其劝捐之法。只令好善之家。从优佽助。不愿者听之。断不敢稍事勒派。盖本属爱民之政。乃反以此厉民。本属周恤穷民之举。乃先以此扰累富民。卑职虽愚。断不出。此谨将拟就劝捐告示呈览。一俟捐有成数。即查照捐数之多寡或发商生息或置产收租。或附郭建堂。或分乡设局。或按旬给发。或每月支销。卑职悉心妥议章程。务期经久无弊。毋滥毋苛。另行禀请训示。再囗卑职劝捐。不令书役与闻。绅士则择其殷实者掌收支。勤干者司酬对而巳。总之卑职愚诚所结。祇知仰体 宪慈。勤求民瘼。以期自尽其心。非敢为一身之是非毁誉计也。缘受 大人国士之知。用敢不避琐猥。上渎 宪聪。为此具禀。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卡斯特桥市长:硬汉生死录
《卡斯特桥市长》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他唯一不以农村为背景的小说,写失业的打草工亨查德酒醉后卖掉了妻女,醒后悔恨,从此发愤,成了粮商,当了市长,妻子携女归来,但不久与合伙人吵翻,妻子去世,卖妻丑史被揭发,事业失败,女儿被生父领走,他孑然死于荒原草棚。作者借故事的各种阴差阳错和戏剧性冲突,抒发了“性格即命运”和“幸福不过是一段偶然的插曲”的感叹。在哈代的十四部长篇小说中,《卡斯特桥市长》既体现了哈代创作一贯的风格,又独创了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由此也显现了一位大艺术家与平庸的多产作家本质的不同。至于这部小说的内容,不论是在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认知方面,它至今都有鲜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