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2800000003

第3章

梵語剎那。此言一念。乃時之極速也。僧祇云。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名一彈指。俱舍云。壯士一彈指頃。有六十五剎那。然念有大小。大念者。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中。有九百生滅。此言一剎那者。小念也。息。即出入息。此息名曰壽命。以一期為壽。連持曰命。一期連持息風不斷。故出入息名為壽命。轉即出已不復更入。名曰命終。此只在一剎那間。即第八識捨前陰。受後陰時。今不言中陰者。以舉前後而該其中也。又中陰遲速不定。遲則七七之日。速則疾於心念。便捨中而受後矣。來生者。總該六道。隨善惡業。而報生其處也。

記曰。本文二句。即釋上剎那異世一句。此明剎那速也。上善生天。中善生人。下善生阿修羅。上惡生地獄。中惡生餓鬼。下惡生畜生。言瞬者。目動也。言中陰者。謂人命終。出入息斷時。第八識捨離前陰身。即有中陰身。在虗空中。冥無所覩。以香為食。於有緣處。即見父母交會。欲火之光。隨念便至。以顛倒想。一剎那頃。攬赤白二點。而成後陰。其中陰即滅矣。若其生方未定。或父母不會。此中陰身。七日一死。乃至七七日。必定托生。不出四十九日。若彼業報已定。或生人天。或墮鬼畜。一剎那間。捨前陰受中陰。捨中陰。受後陰。迅逾電光。非凡所測。唯佛能知。

何乃晏然空過。

何乃猶何為。亦反詰之詞。亦承上轉下之語。以上示知生死過患無常迅速。向下令悟捨俗入道。依法勤修。期出輪迴。晏然者。安然也。總謂光陰迅速。人命無常。何為飽食終日。無所用心。而晏然虗度。不謀上進。以脫生死者乎。

四違俗入道

父母不供甘旨。六親固以棄離。

上句缺反哺。下句缺敬睦。父母者。子之天地也。詩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之恩。昊天罔極。經云。若有供養父母。得無量福。佛言。父母於子。有大增益。乳哺長養。隨時將育。四大得成。若人右肩負父。左肩負母。經歷百年。便利背上。無有怨心。四事供養無乏。此子猶不足報父母之恩。欲報恩者。當勸父母於佛法僧。因果等法。未信者令信。已信者令增長。無淨戒者。勸受持戒。有慳貪者。勸行惠施。無勝慧者。勸修勝慧。令善安住。以自調伏。乃名真實報父母之恩。六親者。父母兄弟妻子也。又曰。一父。二子。三從父昆弟。四從祖昆弟。五曾祖昆弟。六族昆弟。棄離者。經云。菩薩出家。捨離六親。不記不憶。勤修道行。以速成菩提故。

記曰。甘旨者。美食也。猶不足報父母恩者。謂雖色養無違。而不能置親神於上界。欲利親靈於多生者。必須勸持齋戒。廣修福慧。若出家者。父母貧乏。不能自活。佛聽教令信心。授彼三歸五戒。然後乞食供之。南山云。真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厭三界之無常。辭六親之至愛。捨五欲之深著。能如是者。名真出家。則可紹隆三寶。度脫四生。利益甚深。功德無量矣。

不能安國治邦。家業頓捐繼嗣。

上句缺致君澤民。下句缺承業繼嗣。釋子出家。捨生育繼嗣。紹隆三寶種族。雖似忠孝有缺。然立身行道。以報親恩。說法勸善。用羽皇化。如斯報德。孰能加焉。昔宋文帝。謂何尚之曰。若率土皆淳釋化。則朕坐致太平矣。尚之對曰。夫百家之鄉。十人持五戒。則十人淳謹。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則百人和睦。人能行一善。則去一惡。去一惡。則息一刑。一刑息於家。萬刑息於國。此明旨所謂坐致太平者也。

記曰。上文明違俗。下文明入道。

緬離鄉黨。剃髮稟師。

上句離俗。下句入道。緬者遠也。謂遠離鄉俗。趣向無為。即捨家。趣於非家也。剃髮稟師者。棄俗容儀。壞世飾好。倣同如來。具佛德相。稟命於師。從師受學。乃入道之玄規。出世之洪範也。

記曰。世以鬚髮為容儀飾好。比丘出家。違俗慕道。棄世所好。絕滅愛情。今時留鬚長髮。號曰頭陀。名既叛而行復乖矣。梵語頭陀。此云抖擻。謂抖擻三界塵勞煩惱。其行則有十二法。今以披髮。號為頭陀者。訛妄之甚也。佛言。鬚髮爪長。是惡比丘破戒之相。若阿蘭若獨住比丘。無人剃者。聽髮極長一寸。爪長如一麥。不得過。捨家趣非家者。棄世俗之家。入無為之舍也。文殊菩薩白佛言。云何如來說父母恩大。不可不報。又言師僧之恩。不可稱量。其誰為最。佛言。其在家者。孝事父母。在於膝下。莫以報生長之恩。以生育恩深。故言大也。若從師學。開發知見。次恩大也。夫出家者。捨其父母生死之家。入法門中受微妙法。師之力也。生長法身。出功德財。養智慧命。功莫大焉。追其所生。乃次之耳。鄉黨者。鄉向也。謂眾人之所向也。黨朋黨也。古以五百家為黨。周禮云。百家之內曰鄉。漢志以五家為鄰。五鄰為里。四里為族。五族為黨。五黨為州。五州為鄉。斯則以萬二千五百家。而為鄉也。稟者。受命也。

內勤克念之功。外弘不諍之德。

上句明念慧。下句明和敬。內切念慧。外闡六和。乃入道之功勳。立德之基本也。肇師云。非真心無以具六法。非六法無以和羣眾。如眾不和。非敬順之本也。

記曰。一戒和同修。二見和同解。三身和同住。四利和同均。五口和無諍。六意和同悅。

逈脫塵世。冀期出離。

上句出世俗家。下句出三界家。欲脫塵俗。須發足超方。期超三界。當斷煩惱。始符出家之本誓也。此二句。總結上文以起下詞。

記曰。上句結父母六親邦國繼嗣鄉黨五句。下句結剃髮內勤外弘三句。逈者。寥遠也。冀者。欲也。望也。

五名利失道

何乃纔登戒品。便言我是比丘。

上句明無作始霑。下句明止德未備。由名行未當。非稱比丘之義。辭親入道。內勤外弘。本為期出生死。何以纔入僧數。即便饕餮名利。放逸恣情。造有漏因。結生死果。違背初心。失出離行耶。纔登戒品者。方稟具足。無作初成也。戒品有四。謂五戒。十戒。具足戒。菩薩戒。前後俱通在家出家。中二唯局出家。我是比丘者。具足戒人也。比丘是梵語。名含三義。一破惡。二怖魔。三乞士。含此三義。不能翻譯。故存本音。

記曰。無作者。亦名無教。又名無表色。乃戒體也。從三羯磨而得。得此體已。任運止惡。任運行善。不用再作。故名無作。言止者。謂止斷諸惡。令不更起也。破惡者。如初得戒。以三羯磨。發善律儀。破惡律儀故。若通就行解。能破見思之惡也。怖魔者。既能破惡。而魔王念言。此人非但出我界域。或有傳燈。化我眷屬。空我宮殿。故生驚怖也。乞士者。乞是乞求之名。士是清雅之稱。謂內修清雅之德。外離四邪之食。淨命自居。福利眾生。破憍慢心。謙下自卑。告求資身。以成清雅之德也。今人多求多畜。豈稱清雅之德。既乖其名。尚得為比丘者乎。

檀越所須喫用常住。

上句明信施。下句明僧物。若無戒德。則寸絲滴水難消。況檀越之四供。僧祗之受用乎。檀越者。檀是西音。此言施。越乃此方之語。謂能行施。則生生越度貧窮苦海也。常住有四。一。常住常住。謂僧寺房舍。眾具。花果。田園。僕畜等。以體局當處。不通餘界。但得受用。不通分賣。故重言常住也。二。十方常住。如寺中供僧常食。體通十方。唯局本處。此二名僧祗物。三現前現前。謂僧現得施物。唯施此處現前僧故。四十方現前。如亡五眾輕物。若未羯磨。物通十方僧。若已羯磨。物屬現前僧。此二名現前僧物。

記曰。所須者。通食用。喫用者。喫局飲食。醫藥用通衣服臥具房舍等。

不解忖思來處。謂言法爾合供。

上句失觀。下句癡議。以無觀慧故。不解思法。由癡暗故。別生愚見。無慚無愧。慢怠貪嫉。因之而生矣。忖謂計度。思謂籌量也。謂言者。自出非語也。法爾者。理之當然也。合供者有二。一謂他合當供養於我。二謂我當合受他供。來處者。計一鉢之飯。作者功用不少。施者割妻子之分。以種福田。自德不全。豈合受供。眾德雖備。猶須觀行。方消信施。故文殊問經云。菩薩若無思惟。飯亦不應食也。

記曰。迦葉經云。時五百比丘言。我等不能精進。恐不能消信施供養。請乞歸俗。文殊菩薩讚言。若不能消信施之食。寧可一日數百歸俗。不應一日破戒受人信施。佛告文殊。若有修禪解脫者。我聽受人信施食。慈恩法師云。不蠶衣。不田食。織女耕夫汗血力。為成道業施將來。道業未成爭消得。慈受深禪師云。如今有等初學。飽食高眠。任性過口。猶嫌不稱意。不知出家人。如一塊磨刀石。一切人要刀利。便來石上磨。磨來磨去。別人刀利。自家石漸消薄。有等更嫌他人不來我石上磨。有甚便宜處。此語最切。如施金針。中人病處。假其石如金剛。不妨嫌他不來磨。智度論云。思惟此食。墾植耘除。收穫蹂治。舂磨淘汰。炊煑乃成。用功甚重。計一鉢之飯。作夫流汗集合成之。食少汗多。此食作之功重辛苦如是。入口食之即成不淨。更無所直。宿昔之間。變為屎尿。本是美味。人之所嗜。變成不淨。惡不欲見。行者自當思惟如此獘食。我若貪著。當墮地獄。噉燒紩丸。從地獄出。當墮畜生。牛羊駱駝。償其宿債。或作猪狗。常噉糞穢。如是觀之。生厭離想。方堪受食。道安法師云。減割之重。一米七斤。無戒食施死入泰山。燒鐵為食。洋銅灌咽。如斯之痛。法句所陳。所謂學道不通理。復身還信施。長者八十一。其樹不生耳。若也一念回光。忽與道合。萬兩黃金亦消得。

喫了聚頭喧喧。但說人間雜話。

上句總標。下句別釋。以喧喧未審何言。故釋曰。人間雜話。喫了者。飽食已。聚頭者。共相聚首也。雜話者。世俗之言。不涉經律之語。猶無克念。外發言非。不修觀慧。奚解忖思。三業不勤。掉舉由生。遺教經云。若種種戲論。其心則亂。雖復出家。猶未解脫。是故急當捨離戲論散亂之心。求於無為寂滅之樂。欲得寂滅樂者。唯當善攝其心。滅除戲論之患。長蘆賾禪師自警文云。若乃竊議朝廷政事。私評郡縣官寮。講國土之豐凶。論風俗之美惡。以至工商細務。市井閒談。邊鄙兵戈。中原宼賊。文章技藝。衣食貨財。自恃所長。隱他好事。揄揚顯過。指摘微瑕。既乖福業。無益道心。如此游言。並傷實德。坐消信施。仰愧龍天。罪始濫觴。禍終滅頂。何也。眾生苦火四面俱焚。豈可安然坐談無義。古德尚言自警。我等何人好不自思。

記曰。喧者譁也。掉舉者。有三種。一身掉。謂身好遊走。諸雜戲謔。坐不暫安。二口掉。謂好喜吟咏。競爭是非。無益戲論。世間語言等。三心掉。謂心情放逸。縱念扳緣。思惟文藝。世間才技。諸惡覺觀等。宋光孝安禪師。在定中見二僧倚檻相語。初有天神擁衛傾聽。久之散去。俄而惡鬼唾罵。掃其脚跡。詢其故。乃二僧初論佛法。次序間濶。末談資養。安自是終身未嘗言及世事。律云。有二苾蒭。隨路而行。說非法語。時有不信心夜叉。欲吸其精氣。佛言。苾蒭在路行。應思惟善法。有二種事。一作法語。二如聖默然。至止息處。說聖伽陀。今人終日閒談雜話。尚不免神鬼呵責。而況求其擁護。可得乎哉。

然則一期趂樂。不知樂是苦因。

上句明逸樂。下句明苦因。謂今生恣情放逸於欲樂。即是當來之苦因。苦因斯集。苦果便至。故云因地不真。果招紆曲。目前交報。歿後沉淪。斯之謂歟。一期者。謂諸眾生受身。雖云壽命長短不同。然皆是一期果報。是則一生逐樂。誠為萬劫之苦殃矣。

記曰。欲樂者。五欲樂也。

曩劫狥塵。未甞返省。

上句明隨塵習。下句明失慧眼。由無始劫來。一向順自惑習。隨逐諸塵妄境。至今熾然胸中。未甞一念返照知非。何能尅修定慧。破彼惑習。而出塵勞耶。

記曰。曩謂曩昔。劫是長時。即無始劫來也。塵者塵垢。是染污義。謂諸妄塵惑習。能染污自心真性。不得見道故也。

時光淹沒。歲月蹉跎。

上句是晝夜失。下句是年月失。淹沒者。湮滅也。蹉跎者。虗過時日也。若不專修定慧。非但埋沒光陰。實乃徒喪百年矣。

記曰。言時光者。是晝夜互舉也。時謂十二支干。光謂三光也。

受用殷繁。施利濃厚。

上句自用。下句他施。他為求福施之無厭。而受者須生慚愧。知量受用。言受用者。身心納潤。恣情享施。殷繁者。四供滋多。百一盈長。施利者。四事供養百一所須也。殷繁。濃厚。名異而義同也。

記曰。惠休法師。三十年著一緉鞋。遇軟地則赤足。甞誨眾曰。汝今種種受用。未饑而食。未寒而衣。未垢而浴。未睡而眠。道眼未明。心漏未盡。如何消得。殷者盛也繁者多也。濃者不淡。厚者不薄也。四供者。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百一者。沙門供身所須之物也。

動經年載。不擬棄離。

上句言時。下句言心。由受用殷繁。躭味不休。故致不覺經歷年載。曾未生一念棄捨厭離之心。

記曰。擬者所謂擬之而後為。即揣度以待也。芙蓉禪師云。為厭塵勞。求脫生死。休心息念。斷絕扳緣。故名出家。豈可等閒利養。埋沒平生。直須兩頭撒開。中間放下。遇聲遇色。如石上栽花。見利見名。如眼中著屑。況從無始以來。不是不曾經歷。何須苦苦貪戀。如今不歇。更待何時。

積聚滋多。保持幻質。

上句畜不堅物。下句養夢幻身。謂積聚四供不堅之財。保持五陰夢幻之質。一朝無常到來。積之何用。四大分散。保之奚在。故淨住法云。生不可保。唯欲營生。死必定至。不知顧死。況此危命。凶變無常。俄頃之間。不覺奄死。然其惡因既積。惡果難逃。形曲影咼。豈虗言哉。

同类推荐
  • 樵香小记

    樵香小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跌损妙方

    跌损妙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途中口号

    途中口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教出兴颂注

    三教出兴颂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法炬陀罗尼经

    大法炬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法医王妃:王爷欠收拾

    法医王妃:王爷欠收拾

    她本是21世纪的一名法医,因为一次事故穿越到了历史没有记载的泽国,成为了宰相之女,可惜她是庶出,在宰相府一点地位也没有。由于政局动荡,诡事频出,不少凶案找不到症结所在,因为相府的一个丫头的死亡,使她走上了寻证探密之路,她利用自己的法医学知识破解了一个个难题,最终赢得了风流王爷的青睐。“这个女人我要定了!”“想什么呢?解剖刀拿来!”看21世纪的女法医怎样斗古代风流王爷,进而破解一个个迷案。
  • 垛口

    垛口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刘邦十讲

    刘邦十讲

    史学大师汤因比将汉高祖刘邦与西方的恺撒大帝相提并论,认为二者是人类文明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历史的相似之处,总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流转着和重复着。历史的声音可以说是人类文化中最深沉的元素。刘邦的一生是平民与贵族较量的一生,也是大用关系资本论的一生,玩弄手腕、实用至上,他虽然看不起读书人,却仍能将其为己所用。所有的一切支持着他走完了从平民到皇帝的路程,终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强汉的雏形。但是,这样的成功却为瘸世诟病,究其根本乃是他的无赖本质。换个角度考量,“无赖”正是他灵活机智的反映。历史上的帝王如不能为此,似乎成就大业难矣。这就是真实的刘邦。历史的真实和刘邦的真实构成了汉朝起始之时的景象。
  • 三国机密(马天宇、韩东君主演)

    三国机密(马天宇、韩东君主演)

    马天宇、韩东君、万茜、董洁等人主演古装权谋谍战大剧《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3月27日开播。龙难日:东汉末年,灵帝宠妃王美人诞下双生子,因遭何皇后迫害,对外称只生一子刘协,另一儿子刘平则被人偷偷带出。十八年后,一批效忠汉室的志士谨遵献帝临终前嘱托,从温县司马防家秘密迎立献帝的同胞弟弟刘平入宫,命运的齿轮开始运转。潜龙在渊:建安五年,官渡之战拉开序幕。献帝深入官渡战地,曹丕鼎力相随,多次绝处逢生。曹袁两军战况胶着不断,却不知背后操纵者竟是沉迷酒色的郭嘉和隐居东山的蜚先生,只因多年前一场爱恨情仇让二人结下积怨。究竟谁才是终结这场战争的真正王者?
  • 海贼之妖月共生

    海贼之妖月共生

    ……其实海贼的剧场里潜藏着无限可能,而降临的陆离,就准备在其中窥探一番永生的奥秘。
  • 重生未来之宠儿

    重生未来之宠儿

    他——两世的人生,一世为人,成了政治的牺牲品;再世非人,成为野心的反击者。他——两世的人生,一世为人,差点成了末世的陪葬品;再世非人,成为新世界的制衡者。她——两世的人生,两世为人,一世惊情下的坎坷糊涂身不由己,再世失忆下的碌碌无为挣扎生存。当这个世界不再仅有人类,物种各自为政,惊现三足鼎立,当他们苏醒、相遇、相知、协防、共敌,真相那刻,敌友亲情,是纷争?是硝烟?是共处?
  • 重生之太初吞天经

    重生之太初吞天经

    午轩意外身死,重生回到高中时代更是开启太初系统,获得吞天经……前世种种失落不甘……今生定要改变命运,站立在众生之颠……我的前路无人可阻!我的敌人只配化作我境界提升的能量……一人与我为敌我便让这人化为我的能量……一个种族与我为敌我便让这个种族化为我的能量……整个宇宙与我为敌……我就…让整个宇宙化为我的能量……
  • 情难自禁:总裁的闪婚甜妻

    情难自禁:总裁的闪婚甜妻

    夜烬勾勾手指,笑得奸诈无比:“暴力女,欠我的两亿什么时候还?”林小荫别过脸,坚决抵抗:“要钱没有,要命不给!”“好!”大手一拦,软香入怀,奸计得逞。“欠债肉还,我吃亏些!”当林小荫把怀里粉嘟嘟的小肉肉塞到夜烬怀里后,如释重负:“那,肉还你,我们两清了。”抱着女儿的夜烬依旧笑的很是阴险:“谁说的?”“你不是说……唔”还没说清楚嘴巴就被霸道的封上了,缠绵悱恻的吻结束,看着瘫软成一坨的女人,某男理所当然的说:“我是说用我的肉。来,闺女饿了,把衣服脱了。”林小荫仰天长叹,看着笑的咯咯叫的女儿,瞬间觉得早已掉进狼窝了,这大狼小狼怎么会放开嘴边上她这块肥肉呢?
  • 陈清端公年谱

    陈清端公年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红楼媚妃黛玉劫

    红楼媚妃黛玉劫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她原是富家千金小姐,却历尽艰辛,为了爷爷留下的遗产与家中亲人斗智斗勇。一辈子,没有享受过一天亲情的滋润。最终,同父异母的私生子哥哥将她推下悬崖。含恨而终,仍不让活着的恶人有好日子过。遇上警幻仙姑,说她仍有世间姻缘账未销,送她复入红楼。她要做一回林黛玉,决不让一个好人冤死,也定不饶过半个恶人坐享太平盛世。而最后红楼各人将作何归宿,最终绛珠仙子将芳心何属,且看转世黛玉,如何玩转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