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6100000025

第25章 咳嗽总论

秦子曰∶《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嗽,非独肺也。其词似撇开肺经,然其义实言肺经独多,而他经亦有耳。河间以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音不清;嗽谓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此指有痰之嗽主脾湿,无痰之咳主肺伤,合《内经》不独在肺之句,而发脾脏之令人嗽也。桢细玩之,肺受外感六气所伤,内受湿热燥火煎熬,则肺经痰嗽亦多,急宜清肺,不可一见痰嗽竟治脾湿,有伤肺燥也。

外感咳嗽

【伤风咳嗽之症】憎寒壮热。头痛眼眶痛,自汗恶风,鼻塞涕流,痰结肺管,咳嗽不已,此风伤肺气。即痰饮门风痰咳嗽,今人名曰伤风症也。

【伤风咳嗽之因】肺家伏热,外冒风邪,束于肌表,肺热不得发泄,则肺风痰嗽之症【伤风咳嗽之脉】脉多浮大,浮紧风寒,浮数风热,浮缓风湿,浮滑风痰。

【伤风咳嗽之治】脉浮紧,恶寒发热,羌活汤。头痛,眼眶痛,干葛汤。脉浮数,自汗身热,加味泻白散。表邪尽散,痰结肺管,咳嗽不止者,苏子杏仁汤。肺中伏热,家秘泻白散。

羌活汤羌活 防风 荆芥 桔梗 甘草 柴胡 前胡葛根汤干葛 柴胡 防风 荆芥 桔梗 甘草加味泻白散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 防风 荆芥 桔梗苏子杏仁汤苏子 杏仁 桔梗 枳壳 防风 半夏 栝蒌霜家秘泻白散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 黄芩 石膏

外感咳嗽

【伤寒咳嗽之症】头痛身痛,恶寒发热,无汗喘咳,此寒邪咳嗽之症也。

【伤寒咳嗽之因】时令寒邪,外袭皮毛,内入于肺,不得外伸,郁而发热,则肺内生痰,恶寒无汗,头痛喘咳,而为伤寒咳嗽之症矣。

【伤寒咳嗽之脉】若见浮紧,里未郁热;若见浮洪,肺已郁热;紧而带数,以寒包热【伤寒咳嗽之治】脉浮紧,寒伤肺,未郁热者,冬月麻黄杏仁汤。若三时,恶寒身热,前方加石膏、半夏。寒伤肺,郁而变热者,羌防泻白散。三时,寒伤肺者,通用此方。

麻黄杏仁汤麻黄 杏仁 桔梗 甘草肺热加石膏,头痛身痛加羌、防。

羌防泻白散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 羌活 柴胡 葛根 防风有痰加栝蒌、半夏。有热加黄芩、石膏。

外感咳嗽

【伤湿咳嗽之症】身重身痛,或发热有汗,或面目浮肿,或小便不利,骨节烦疼,气促咳嗽,此伤湿咳嗽之症也。

【伤湿咳嗽之因】或时行雨湿,或坐卧湿所,或湿衣所侵,肺主皮毛,皮毛受湿,则身重鼻塞之症作矣。

【伤湿咳嗽之脉】脉多濡软,浮缓风湿,沉紧寒湿,沉数湿热,沉涩湿郁。

【伤湿咳嗽之治】带表症,防风胜湿汤。湿热壅肺,神术泻肺汤。汗后兼利小便,通苓散。古人有清肺则小便自利,此则利小便,而肺自清也。

防风胜湿汤 家秘治风湿咳嗽。

防风 荆芥 葛根 白芷 桔梗 甘草神术泻肺汤 家秘治伤湿咳嗽苍术 石膏 桑皮 地骨皮 桔梗 甘草通苓散 利湿清肺之方麦门冬 淡竹叶 车前草 赤茯苓 木通

外感咳嗽

【伤暑咳嗽之症】身热引饮,内热烦躁,外反恶寒;或身痛口渴,咳嗽身倦,此暑伤【伤暑咳嗽之因】时值夏秋,或气虚身弱,触冒暑湿;或热甚于中,偶感时行,内外夹攻,蒸酿胸胃之间,上熏于肺,则暑湿咳嗽作矣。

【伤暑咳嗽之脉】经曰脉虚身热,得之伤暑。又云∶伤暑之脉,濡软者多,大抵右寸口脉或虚或数。

【伤暑咳嗽之治】身热引饮,内热烦躁者,石膏知母汤。身痛口渴,外反恶寒,十味泻白益元散。外冒暑邪,内伤积热者,凉膈散。脉虚身热,气虚身乏之人,清暑益气汤。

石膏知母汤 家秘治暑热伤肺。

石膏 知母 桔梗 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十味香薷饮香薷 浓朴 白扁豆 陈皮 白茯苓 苍术 黄柏 升麻 葛根 桑白皮 地骨皮 甘泻白益元散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水煎调益元散服。

凉膈散山栀 黄芩 川黄连 大黄 桔梗 天花粉 连翘 薄荷 玄参 甘草清暑益气汤 治气虚伤暑、补中救肺之方。

黄 苍术 升麻 人参 白术 陈皮 神曲 泽泻 黄柏 葛根 当归 麦冬

外感咳嗽

【伤燥咳嗽之症】口渴唇焦,烦热引饮,吐痰不出,或带血缕,二便赤,带喘急咳嗽【伤燥咳嗽之因】天行燥烈,燥从火化,肺被燥伤,则必咳嗽。

【伤燥咳嗽之脉】多见躁疾,或见数大,或见沉数,或见浮急。

【伤燥咳嗽之治】石膏泻白散、清燥救肺汤、人参白虎汤。口渴,加门冬饮子。

石膏泻白散 家秘治燥火伤肺喘咳之症。

石膏 知母 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痰多加贝母、栝蒌。

清燥救肺汤桑叶 石膏 人参 麦门冬 枇杷叶 杏仁 真阿胶 甘草痰多加川贝母。阴精虚加地黄。热甚加羚羊角。

人参白虎汤 治口渴唇焦,烦热引饮,脉见沉数。

人参 石膏 知母 甘草口渴加葛根、天花粉。

门冬饮子天门冬 麦门冬 桑白皮 枳壳 桔梗 荆芥 甘草痰多加贝母。大便燥结加大黄。

外感咳嗽

【伤热咳嗽之症】咽喉干痛,面赤潮热,夜卧不宁,吐痰黄浊,或带血腥臭,烦躁喘咳,每咳自汗。此即痰饮门热痰嗽。

【伤热咳嗽之因】湿热行令,热伤肺气,或时令应寒而反温,应凉而反热,皆能令人【伤热咳嗽之脉】右脉洪数,洪为肺火,数为里热,洪数而滑,肺热痰结。

【伤热咳嗽之治】寸口脉大,家秘泻白散。面赤潮热,柴胡饮子,栀连清肺饮,脉数而实,吐痰黄浊,凉膈散加川贝母。烦躁喘嗽,带血腥臭,犀角地黄汤加山栀、黄芩。

家秘泻白散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 川连 黄芩 石膏柴胡饮子柴胡 黄芩 人参 大黄 广皮 甘草 当归 白芍药栀连清肺饮山栀 川连 桔梗 甘草 杏仁 天花粉 黄芩 薄荷凉膈散 见伤暑嗽门。

犀角地黄汤 加山栀、黄芩。

犀角 生地 牡丹皮 白芍药 山栀 黄芩

内伤咳嗽

【肺经咳嗽之症】气急喘咳,痛引缺盆,右胁下洒淅恶寒,或右臂筋吊痛,痰咯难出,或吐白涎,口燥声嘶,此肺咳之症也。肺咳不已,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则遗矢粪水也。

【肺经咳嗽之因】或真阴不足,劳伤火动;或肺脾素燥,不慎辛热炙 ;或恼怒思虑忧愁动火,三者皆能伤其肺金,乃成肺经咳嗽也。

【肺经咳嗽之脉】右寸洪滑,肺有实痰;或见微弱,肺气不足;或见滑数,肺有热痰;或见沉数,郁火内伏。

【肺经咳嗽之治】右寸洪数,泻白一物汤、清肺饮。脉见迟细,人参补肺饮、人参生脉散、琼玉膏;肺有热痰,青黛海石丸、节斋化痰丸;久嗽肺虚,百花膏主之。

泻白一物汤 即泻白散加黄芩。

黄芩一物汤,治火伤肺之血而嗽者。泻白散,治火伤肺之气而嗽者。气血俱伤,二方合清肺饮桔梗 甘草 杏仁 天花粉 黄芩 山栀 薄荷 连翘人参补肺饮人参 麦冬 五味子 天冬 薏苡 黄 百合 炙甘草人参生脉散人参 麦门冬 北五味三味同煎。

琼玉膏生地 白茯苓 人参青黛海石丸青黛 海石 栝蒌仁 川贝母节斋化痰丸栝蒌霜 天冬 海石 青黛 连翘 桔梗百花膏款冬花 百合等分为末,煎膏蜜收。

内伤咳嗽

【脾经咳嗽之症】咳而右肋下隐隐作痛,痛引心脾;神衰嗜卧,面色痿黄,腹胀黄肿重不可以动,动则咳剧,此脾经咳嗽之症。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甚则【脾经咳嗽之因】或膏粱积热,湿热蒸酿,脾胃之火,上熏于肺;或土不生金,母虚子病,则为脾虚脾损。二者乃脾经咳嗽之因也。

【脾经咳嗽之脉】右寸洪数,肺家有火;右关弦急,积热肠胃;寸口虚大,肺气不足【脾经咳嗽之治】肺有热者,家秘泻白散。脾胃热积,栀连二陈汤。肺气不足,生脉散。土不生金,四君子汤;有痰,六君子汤;虚热,加丹皮,山栀,热甚加栀、连。

家秘泻白散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加白芍、川连。若胃火加石膏。肝火加黄芩。心火加黄连。肾火加黄柏。

栀连二陈汤 见后痰症。

生脉散 见前章肺咳。

四君子汤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加半夏、陈皮,名六君子汤。虚中有热,加丹皮、山栀。热甚加栀、连。

内伤咳嗽

【心经咳嗽之症】咳则心痛,喉仲介介如梗状,甚则舌肿咽痛,此心咳之症也。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

【心经咳嗽之因】焦心劳思,心火妄动,金被火囚,肺叶焦满,为喘为咳;或心血不足,心气亏损,心神不安,上为喘咳。二者乃心经咳嗽也。

【心经咳嗽之脉】左寸洪数,心经有热;右寸洪数,肺家有热;左寸细数,心经虚火【心经咳嗽之治】左寸洪数,导赤各半汤、朱砂安神丸。右寸洪数,家秘泻白散。

导赤各半汤生地 木通 甘草 黄连 麦冬 山栀 赤茯苓 车前子 加灯心。

朱砂安神丸朱砂 黄连 甘草 生地 麦冬 当归 远志 白茯苓家秘泻白散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 石膏 黄芩 川连人参平肺散人参 桑白皮 甘草 地骨皮 拣冬 橘红 川贝母

内伤咳嗽

【肝经咳嗽之症】咳则两胁下痛,痛引小腹,或寒热往来,面青色筋急,此肝经咳嗽。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而口为之苦。

【肝经咳嗽之因】木气怫郁,肝火时动,火盛刑金,则为喘咳;或肝经少血,肝气亏损,则木燥火生,亦为喘咳。二者肝经咳嗽之因也。

【肝经咳嗽之脉】左关弦数,或见弦急,肝经有热;或见弦细,或见弦涩,肝经少血【肝经咳嗽之治】左关弦数,泻青各半汤;寒热往来,宜柴胡饮子。左关弦细,加味泻青各半汤 家秘治木火刑金。

黄芩 山栀 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柴胡饮子柴胡 黄芩 陈皮 甘草 人参 大黄 当归 白芍药加味逍遥散白芍药 当归 白茯苓 甘草 柴胡 白术 广皮 丹皮 山栀

内伤咳嗽

【肾经咳嗽之症】咳则腰痛,五心烦热,涌泉热,阴火上炎,时见干咳,痰味带咸,此肾经咳嗽也。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则遗溺。

【肾经咳嗽之因】有劳伤肺气,则金不生水;有色欲过度,则真阴涸竭,水虚火旺,肾火刑金;有真阳不足,水泛为痰,则肾经咳嗽之症作矣。

【肾经咳嗽之脉】左尺滑数,真水不足;或见沉实,肾经有火;右尺虚软,肾气不足【肾经咳嗽之治】劳伤肺气,金不生水,生脉散,合四君子汤。左尺滑数,知柏天地煎。真阴涸竭,人参固本丸、三才丹。右尺虚软,生脉散。真阳不足,八味丸主之。

生脉散四君子汤 二方俱见肺嗽。

人参固本丸人参 天门冬 麦门冬 生地三才封髓丹天冬 人参 熟地知柏天地煎天门冬 地黄 知母 黄柏八味丸 即六味丸,加附子、肉桂。

内伤咳嗽

【气虚咳嗽之症】面黄肌瘦,气怯神离,咳嗽吐痰,痰色清稀,饮食减少,此气虚咳【气虚咳嗽之因】或劳役过度,肺气有伤;或饮食劳倦,中气有损,脾伤则土不生金,肺伤则气怯喘嗽,此子母俱病,而成气虚咳嗽之症也。

【气虚咳嗽之脉】右寸脉微,肺气有损,右关脉濡,中气不足;寸关皆涩,脾肺俱虚;浮软者生,数实不得卧者死。上气喘急,面肿肩息,脉浮大者死。

【气虚咳嗽之治】土旺则金生,宜四君子汤、参术膏。损其肺者益其气,补中益气汤。润肺即是补肺,琼玉膏、生脉散。久嗽不止,百花丸。

四君子汤 见脾经咳嗽门。

参术膏人参 白术补中益气汤 见前气虚短气门。

琼玉膏 见肺经嗽门。

生脉散 见前肺嗽。

百花丸款冬花 百合等分蒸晒,研极细,炼蜜为丸,每夜噙化一丸。

内伤咳嗽

【血虚咳嗽之症】盗汗自汗,潮热骨蒸,下午嗽多,形体黑瘦,五心烦热,此血虚咳嗽之症也。

【血虚咳嗽之因】形役阳亢,阴血亏损,血虚则内热,煎熬真阴,阴火日旺,肺金被【血虚咳嗽之脉】左寸细数,肺阴有损;中气弱虚,气不生血;左脉弦数,肝火煎熬【血虚咳嗽之治】血虚补血,海藏四物汤、归芍地黄汤、天地煎。虚寒之人,血脱益气四君子汤,合生脉散。虚热之人,肝肾阴虚,龙雷之火刑肺而嗽者,宜敛阴降火,家秘肝肾丸海藏四物汤熟地 白芍药 牡丹皮 当归归芍地黄汤生地 归身 白芍药 枸杞 丹皮 知母 人参 甘草 地骨皮天地煎天门冬 熟地二味同煎。

四君子汤 见前脾咳。

生脉散 见前肺嗽。

家秘肝肾丸 血虚下午嗽,古云敛而降之,非言酸敛收敛,乃滋阴降火,敛而下降也。

当归 白芍药 天冬 地黄 知母 黄柏黄芩泻白散 见前肺嗽条。

内伤咳嗽

【食积咳嗽之症】每至五更嗽发,嗽至清晨;或吐痰味甜,胸前饱闷,此积痰咳嗽之【食积咳嗽之因】食滞中焦,不能运化,成痰成饮,每至五更,痰火上升,则咳嗽之【食积咳嗽之脉】气口洪大,或见沉滑,或见沉数,或见沉实。

【食积咳嗽之治】脉沉滑,胸满闷者,二陈平胃散、三子养亲汤,若沉数而滑,加栀连。肺火上升,咳嗽汗出,石膏泻白散,加枳、桔。

二陈平胃散熟半夏 白茯苓 广皮 甘草 熟苍术 浓朴三子养亲汤莱菔子 山楂子 紫苏子石膏泻白散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 枳壳 桔梗 石膏

内伤咳嗽

【积热咳嗽之症】面赤烦躁,嗽则多汗,夜卧不宁,清晨嗽多,小便赤涩,此积热咳【积热咳嗽之因】膏粱积热,酒客浩饮,热气聚于中焦,阳明受热,肺被火刑,则积【积热咳嗽之脉】右关长大,或见浮洪,或见洪数,胃脉上朝,肺受火热。

【积热咳嗽之治】家秘清胃汤,以清中焦;咳嗽不已,家秘泻白散。热结大肠,枳壳家秘清胃汤升麻 生地 川连 山栀 甘草 干葛 石膏家秘泻白散 见前伤风嗽。

枳壳黄连汤枳壳 川连 甘草积热咳嗽,得食暂停,少顷复发,嗽而多汗,栀连保和散合家秘泻白散,以多汗而定。

内有积热,不独咳嗽一症;以多汗而以清热主治,亦不独治咳嗽一症。例如胃痛胸胁痛,痛即汗出,亦为火痛,即身表发热,若见多汗,亦用清热主治,如前外感咳嗽条,身热身痛,咳嗽,本表症也,若一见多汗口渴,而在夏秋,不作伤寒表症而治,又作伤暑主治。同一咳嗽,发热恶寒身痛,而应发表,应清里,下手分别,惟以有汗无汗,渴而引饮二症上端的。

又如夏秋热病,若身热身痛,无汗发热,此为内伏暑热,外冒表邪,当服羌独败毒散,或羌活冲和汤;若见咳嗽,兼用荆防泻白散,先散表邪;若身热多汗,口渴引饮,即用白虎汤清里,兼咳嗽者,家秘泻白散、清燥汤清里。

附诸贤论

王节斋曰∶伤风咳嗽,宜辛凉解表,如桑白皮、防风、荆芥、薄荷。伤热咳嗽,宜清凉降火,如黄芩、桑白皮、知母、门冬。伤湿热咳嗽,宜利湿热,流湿润燥,如桑皮、石膏、黄柏、苍术、滑石、甘草。伤燥咳嗽,宜清金降火,润肺清燥,如石膏、知母、桑皮、麦冬。伤寒咳嗽,宜辛散解表,如麻黄杏子汤、小青龙、越婢汤等。若肺素有热者,仍加山栀、黄芩、石膏、知母。又云∶咳嗽皆主于肺,盖肺主气而作声者也。治法须分新久虚实,新冒风寒则散之,火热则清之,湿热则渗泄之,燥热则清润之。久病宜分虚实,若气虚则补气,血虚则补血,精虚则补精。若久而有郁,又宜开郁为主。又云∶因咳而有痰,咳为重,主治在肺。此言素无痰候,今见咳嗽,后乃有痰而嗽也。因痰而致嗽者,痰为重,主治在脾。此素有痰涎,今渐加咳嗽喘急之候,即湿痰痰饮之嗽也。若食积成痰,顽痰胶固,痰气上升,以致咳嗽,只治其痰,消其积,而咳自止,不必治肺。又云∶凡酒色过度,劳伤肺肾真阴,而咳嗽者,不可服参 ,恐阴虚火旺,反助阳气而阴益消也。先以壮水之药,如六味之类,补其真阴,使水升火降,随用参 补肺之药,以助肾之母,使金水相生,则阴自生而阳火退。

世之用参 者,不知先壮水以镇火,而遽投参 以补阳,反使阳火愈旺,而金水愈竭矣。《直指》云∶感风嗽者,鼻塞声重。伤冷嗽者,凄凄清怯。寒伤热嗽者,烦热焦心。热郁于内,外复冒寒者,恶寒烦热,声哑。感湿嗽者,身重鼻塞。瘀血嗽者,胁肋刺痛,胸膈腥闷。

水停嗽者,心下怔忡。如肺脉浮紧者,为外感风寒,以发散取汗。如肺脉沉实而数,为内伤肺热,以清利之肺脉濡散者,为肺虚,以补之。肺主皮毛,肺气虚则腠理不密,风邪易入,法先当解表,后乃补虚,肺气实则腠理密,而邪不入矣。肺有火,则腠理不闭,风邪易入,当解表清火,肺火清,则腠理闭而邪不入矣。若肺虚咳嗽,而用清肺之药,则腠理愈加不密,而感邪愈易。肺火而用补肺之药,则腠理愈不闭,而感邪愈甚。夏月喘急而嗽,面赤潮热,其脉大者,黄连解毒汤。烦躁而咳,栀子汤。此实火之治也。咳唾有血者,麦冬汤。吞六味丸,以制阳火,此虚火之治也。张三锡曰∶百病惟咳嗽难治。一咳而痰便出者,名滑痰,属脾湿,宜南星与半夏之类燥之,滋润之味,所当忌也。如连咳数声,痰不出者,名燥痰,属肺燥,宜门冬、知母、杏仁之类以润之,香燥之药,亦当忌也。

丹溪云∶上半日嗽,多胃中有火;午后嗽,多阴虚火旺;黄昏嗽,多阴火上浮,宜敛而降之。又曰,五更嗽者,胃中有痰火,伏积于内,至此时火气生养之时,上潮于肺也,宜知母、石膏、地骨皮、青黛、海石治之。午前嗽者,气分有热,泻白散加知母、石膏。午后嗽者,血分有热,宜养阴退热,加减四物汤,吞六味丸,合滋肾丸。又云,干咳嗽,乃痰郁火邪在中,宜先以甘桔汤开之,随加补阴之味。咳嗽声哑,寒包热,不宜骤用寒凉,宜以辛散桢按∶黄昏嗽,火气上浮肺中,宜敛而降之一法,此敛字,言阴虚火气上升,当养阴滋阴,敛其火气下降,即滋阴降火之法,今人误认酸寒收敛,大谬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穿越霸王花 第一册

    穿越霸王花 第一册

    恶毒的诅咒把她送回了古代--自私而野蛮的皇帝,砸碎了她瑰丽的初恋;追随而至的两世仇人,为她精心设下一个又一个的死亡陷阱;而那个莫名出现的男人,又和她究竟有着怎样的宿命姻缘?面对这步步惊魂的命运轮回之旅,她不肯屈服,誓要战胜诅咒,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于是,她反出皇宫,独闯敌巢,统率大军,抵抗外敌。她一次次战胜了磨难,却一次次错过了命定的情缘,而当他们终于拥抱在一起的时候,诅咒再度降临……
  • 经济学会撒谎

    经济学会撒谎

    本书是一本趣味性经济学读物。通过一些有趣的话题,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经济学,学习经济学,用好经济学。其核心思想仍与经典、传统的经济学思路一贯,但看事物的角度则力求新奇,改变大家对经济学的传统认识,解决一些学习经济学,运用经济学时的观念误区,使经济学能够更好地为我所用。
  • 农家娇女要翻天

    农家娇女要翻天

    先前因为身中媚药,整个人都不大清醒,现在解了毒,脑子里的记忆总算也随之清晰了不少。此时……
  • 盛宠天下:狐妖大人轻点爱

    盛宠天下:狐妖大人轻点爱

    千年前,百花谷血战,各花上仙身归混沌;离悠元神破碎,一句等我令秋狐坚守千年。千年后,离悠已醒,秋狐开始宠妻,给她这盛世的宠爱。一记桃花,情难自禁,耐不住他内心蠢蠢欲动的情意,他把藏在心底的那份情感完完全全以吻烙了她。然而鬼族的动荡,魔族的蛰伏,天各族的纷争;这千年后经历血战的四荒八海还能否保持平静,这份灼灼桃花的盛世宠爱将落入怎么样的轮回?
  • 穿越之冷情女帝魅惑天下

    穿越之冷情女帝魅惑天下

    此为女尊篇,不喜者慎入!因为性格孤僻,所以造就了她冷漠的性格,不喜与人接触,可是,一次意外,使她的灵魂穿越到另一个时空,一个女尊男卑的时代,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女帝,可是,对她来说,在这陌生的时代,危机四伏,她到底应如何应对……
  • 旗袍旗袍

    旗袍旗袍

    1931年,民国第一杀手、“斧头帮”帮主王九洲不满国民党的抗日态度,决定刺杀蒋介石。不巧情报泄露,在生死关头,王九洲被爱国青年梅月堇、岱春风、孟惜之所救。梅月堇崇拜英雄,王九洲爱慕美女,两人暗生情愫。梅月堇出身官宦家庭,父亲是蒋介石身边的红人梅默庵,在父亲的反对声中,她毅然选择了跟随王九洲。但她始终无法摆脱跟父亲血肉相连的亲情,如同她无法割舍对王九洲的恋情一样。暗恋、嫉妒、色诱、纵欲、恩爱情仇,她究竟何去何从?岱春风和孟惜之加入了王九洲的劳工会馆,三人结拜为兄弟,一起杀汉奸,也一起爱上了梅月堇。
  • 篮坛英雄

    篮坛英雄

    因身材受限的篮球天才中学生应雄,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药王传人的医学秘籍和药丸,从此走上了一条称霸篮坛的应雄之路!从CBA到NBA,从边缘人物到核心,不一样的篮球人生!总冠军、得分王、MVP、NBA中华队……应有尽有!
  • 跟巴菲特学投资

    跟巴菲特学投资

    本书总结了巴菲特40多年的投资经验,本着实用、全面的原则,从怎样选股,怎样评估股票价值、怎样找到最佳买卖时机、怎样持股等9个方面,结合具体的投资经典案例,教你在投资中怎样实践操作,让你迅速领会予菲特集中投资、长期持股、价值投资等投资策略、方法和思维。
  • 炎黄战神

    炎黄战神

    炎黄大陆人族、妖族、异族三足鼎立。狂妖五十邦,东海倭异盟,两强联合,攻伐,挤压炎黄上国的生存地位。企图改变大陆已经持续了数千年的格局。可是所有人都忘了万年前上古大战以后,就流传着的一条箴言。时万年,魔族现!神器聚,地覆天!
  • 配婚令

    配婚令

    第一女媒官南山是全长安的活户籍,掌握着所有男女的姻缘命运。皇帝下令要婚配,臣子不能不从。适龄男女不婚配则死,原本欢快的红娘业务却面临着大祸临头的危机——南山却又何故淡定?昔日故人裴渠的出现,又让南山卸下那张媒官面具。她究竟是何人?一纸配婚令的背后是皇权争夺和内卫暗杀的大网,欢脱背后是步步为营的阴谋,而这一切才是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