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7100000291

第291章

九,断能证无体非因疑。此疑,从上为利生行施而来。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如来所得菩提妙果,如理而证,离於言说。何故累称持说功德,胜馀布施等福耶?然佛无所证而证,无所说而说。所证所说,无不当理。恐善现未达此意,故又告云,是“真实”等语。真语者,说佛菩提也。实语者,说小乘法也。如语者,说大乘法也。不异语者,说授记事也。不诳语者,不诳众生也。古译无此一句。无实无虚者,如来所证之法,本离言说,故曰无实。对机有说,故曰无虚也。

十,断真如有得无得疑。此疑,从前不住相而来。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圣人,以无为真如得名。然真如之体,遍一切时,遍一切处。何故,众生有得者,有不得者?盖心有住法、不住法之异耳。住者,往者也。如行布施,不达三轮体空,名为住法,心既住法,不成檀波罗蜜,如入暗中,则无所见。若达三轮体空,则心无所住,即成檀波罗蜜,如人有目在日光中,见诸色相也。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言未来世中,若有受持读诵者,佛眼佛智,悉能知见。既行胜因,必成妙果。故曰成就无量无边功德也。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初日分者,寅卯辰时也。中日分者,巳午未时也。后日分者,申酉戍时也。如是一日三时,舍无量身,应无量劫,而行布施,世间固无此事。然佛设此喻者,以况闻经生信福德之胜,何况书持诵说者耶!信力曰受,念力曰持。对文曰读,背文曰诵。所谓书写受持读诵者,自行也。为人解说者,化他也。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於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此般若之体,本绝言思。其功德广大,不可得而称量。非乐小乘者,所可得闻。故曰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者说。发大乘者,通指衍门,三教之人也。发上乘者,的指圆顿之人,能生信解者也。如是之人,修行此法则成就不可思议功德,故能荷担如来无上菩提。彼小乘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为著四见故也。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塔为藏舍利之处。若天、人、修罗,固当敬事。此般若经卷所在之处,是真法身。舍利宝塔,可不敬乎?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子,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持诵此经者,人当恭敬。而反被人轻贱者,以宿罪业,合招恶报,由经力故,但被轻贱,被轻贱故,其罪消灭,当得无上佛果。持经功德可谓大矣。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礻氏劫,於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於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於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阿僧礻氏,翻无数时。那由他者,十亿为洛义。十洛义为俱胝。下俱胝为那由他。如来於过去然灯佛前,供养无数诸佛,其功德可谓深且大矣。乃言不及末世持经功德者,盖持经能生理解,得证菩提。供佛虽感福报,但是事相,故持经功德百千万亿分中,不及一分也。又言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者,盖事相之福,是可思议之法。而般若妙智,忘能所,绝待对,不可得而思议者也。须是!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此经,非大乘根器不能持诵。而持诵所感功德,岂常人可闻!闻必狐疑不信,故不具说。盖此经之义趣,与其果报,不可思议故也。

十一,断安住降伏存我疑。此疑,从前诸文无我人等相而来。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善现,初问此义,至是复问者何耶?问辞虽同,其意则别。盖所问不过住大乘,降妄心而已。初之问意,但问能住能降之法。此之问意,若谓我能住,我能降。存此分别,障於真证无住之道,故又兴此问也。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此一节文意,亦与前同,但前是破情显智。所破之情,即我、人等四相,粗执所头之智,即般若真智。自此而下,忘智显理,破我、人等四相细执,由此贤位,渐入圣阶矣。

十二,断佛因是有菩萨疑。此疑,从上实无有法发菩提心者而来。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於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由前云实无有法发菩提心者,意谓无发心者,则无菩萨。若无菩萨,云何释迦於然灯佛所名曰善慧,布发掩泥行菩萨行?得受记耶?佛恐善现潜有此疑,故举以问。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於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现,答意云善慧。彼时都无所得,离诸分别,由悟无法,故得受记。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善现,既会法无所得,佛然其说,乃言如是如是。既而又反覆告之者,要令善现知法无所得,深契至理,故得受记。盖如来所证妙果,乃心地本具法门,离诸名相,无授受中,而论授受者也。

十三,断无因则无佛法疑。此疑,从上释迦於然灯行因,实无有得而来。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者?徵起之辞也,由前云,实无有法。得菩提果,故受然灯之记。遂疑既无佛果,岂有佛法耶?释云,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如者,真如也。不伪,曰真不异,曰如。此真如体,贯彻三世绵亘十方。非空非有,不变不迁。名如来性,若有所得,即非佛菩提也。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於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所得者,忘情而证也。无实者,非有为相也。无虚者,是真如体也。然此真如,非别有法。即一切色等诸法,离性离相,名真如体。唯佛与佛,乃能证此。故一切法,皆是佛法。真如之体,虽不离於诸法,然亦不可取著。故云,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上说如来所证真如之体,遍一切处,可谓长大矣。又恐善现起长大之见,故佛又设喻徵之曰:“譬如人身长大。”善现因喻有悟,即曰:“非大身,是名大身”论云:大身有二义,一者遍一切处,即法身。二者,功德大,即报身。此之二身,皆离诸相,故名为非。

十四,断无人度生严土疑。此疑同十二疑,皆从第十一疑中,实无有法发心者而来。须菩提!菩萨亦复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法界混然,身土平等,尚无佛道可成,安有众生可度?是则起度生之心,修行严土,即凡夫见,不名菩萨者,毕竟起何等心,名为菩萨。故云:能通达无我法者,真菩萨也。

十五,断诸佛不见诸法疑。此疑,从上菩萨,不见众生可度,佛土可净,而来。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前说不见彼是众生,不见我为菩萨,不见净佛国土,如是则不见诸法,名为诸佛如来。然而如来具足五眼,岂都无所见耶?五眼者,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也。古得云:“,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法眼唯观俗,慧眼了知空。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此之五眼通该十界,而优劣有殊。如经所说,五眼,皆如来所具者,无非佛眼也。恒沙世界一切众生之心,如来无不知见。然众生之心,种种颠倒。而言非心者,妄识本空也。是名为心者,真如不灭也。所以者何?下徵释非心之所以也。盖三世之心,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不往,皆是虚妄生灭,故求之不可得也。

十六,断福德例心颠倒疑。此疑,从上心住颠倒而来。须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前说众生心,有住著,是为颠倒。然福由心造,岂亦是颠倒若是?何名善法耶?恐潜此疑,故佛断之。福德有实者,住相布施,成有漏因,其福则寡。福德无者,离相布施,成无漏因,其福乃多。是则不住於相,心离颠倒,所作之福,无非善法也。

十七,断无为何有相好疑。此疑,从前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而来。须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上说诸佛所证,乃无为之法。云何佛身有八十种好、三十二相而可见耶?为断此疑,故有此问。善现乃会如来法身,固非色相可见,而未尝离於色相,而不可见。故云:“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诸相,是名具足诸相。”良由全法身无为之体,起应身相好之用。是故应身,即是法身。乃无相而相,相而无相。无见而见,见而无见也。

十八,断无身何以说法疑。此疑,从上身相不可得见而来。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则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既云如来色身相好,不可得见,如何为人演说法耶?然如来悲愿深重,随感而应,无说而说,说即无说。不达此意,是为谤佛。言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者,离性执已,不妨称性而说也。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善现解空第一,与般若空慧相应。以慧为命,故称慧命。前云,身乃非身之身,法乃非说而说。身说俱妙,难信难解,所以有此疑问。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众生,有圣有凡。而凡夫众生,於此般若不能生信。圣体众生,乃能信解。言彼非众生者,非凡夫众生也。非不众生者,非不是圣体众生也。圣体众生,即大乘根器人也。岂可视为凡夫?众生不能生信,尚恐善现未悟,下文又徵释之。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众生众生者,牒上文非众生,非不众生也。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者,言非是凡夫众生,是圣体众生,能生信解者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让学生催人奋进的66个故事

    让学生催人奋进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
  • 我和反派绑定了

    我和反派绑定了

    扶双穿书了,是玄幻男主逆袭后宫文,穿越前商量好了,送到反派的身边,然后……她竟然成了反派脑海中的一堆意识体??那么她该怎么攻略反派?精神慰藉吗?!正准备安慰如今尚是少年的小反派,抚慰他受伤的心灵,结果发现……特喵的她的反派重生了?!看着那个眉眼稚气未脱,眼神却阴狠淬毒的少年,扶双颤巍巍的捂住心口,卧槽这叫她怎么搞?!仇寂——“有的人生来属于黑暗,只有你是我向往的光明,执手扶双,三生有幸。”“我给过你机会离开,你放弃了,那么就永远别想逃走,即便是死。”“如果有一天我要死了,那么我倾尽全力也会先杀了你,因为,我不想离开你啊。”扶双——“我跨过时间,越过空间,赌上性命救你于世间,只因字里行间,命运多舛,触动了心弦。”“多谢神灵让我遇见你,否则我怎会知晓,原来那十八年才是一场梦,真真假假,皆是虚妄,而你,才是唯一的光。”“因为你叫仇寂,所以我叫扶双,你看,我们是命中注定要在一起的。”【男主是重生的偏执小病娇,女主是穿越的外挂小怂包,女主前期意识体,不喜勿入】
  • 权倾天下:病娇王爷倾心爱

    权倾天下:病娇王爷倾心爱

    父皇驾崩,皇兄下落不明,青梅竹马对她避之不及,一夕之间,她失去所有,被迫踏上和亲之路,以抓阄方式下嫁残王!本以为山穷水尽,却不曾想柳暗花明,残王夫君宠她入骨!“你活,我活;你死,我亦活不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逆天小公主我的魔尊夫君

    逆天小公主我的魔尊夫君

    她本是21世纪的王牌杀手,遭遇背叛穿越成了一个貌美如花的废柴公主。本以为有个皇帝老爹便可无忧无虑,不曾想一场变故成了魔尊的丫鬟,从此刻苦修炼,攻略美男,走向人生巅峰!一天,莫魔尊跪在搓衣板上。一个粉嫩嫩的小娃娃笑道:“娘亲,这个男的虽然长得好看,但也太怂了,我不想要这个爹爹……”莫女附和道:“我也这么觉得。”莫魔尊瞬间慌了……
  • 解忧

    解忧

    她叫赵解忧,解了他所有的忧。最后他说:“解忧,为我死好吗?”鬓边残雪几春秋,自说生来不解忧。——宋·王之道
  • 杰克·伦敦短篇小说集

    杰克·伦敦短篇小说集

    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在现代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他擅长以人物的行动来表现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故事情节紧凑,文字精练生动,有相当的感染力。他一生热爱奋斗和冒险,创作了50多部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和故事,其中许多作品堪称短篇小说的经典,为人们了解美国人及其性格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 魂修

    魂修

    在一个遥远的大陆,居住着一群貌似地球人的人类。这块神奇的大陆叫子虚大陆。在这神奇的大陆上,普遍流传着一种修炼的功法,整个大陆也只有这一种功法,这种功法主要靠吸收天地灵气来提升自己的能力。而此种流传甚广的功法的最高境界就是吸收天地星辰之力,撼动宇宙无所不能,穿梭时空都是随心所欲的事。天地再无所限制了,不过那样的境界,从子虚大陆创世以来都从未曾出现,只是从上古流传下来的古书中代代相传。
  • 却上心头

    却上心头

    夏迎蓝以优秀的条件进入远达贸易公司后,她的特质一下子便吸引了阿奇的追求。传说中——远达的秘书们都会成为萧家的媳妇。她相信自己不会再延续这种传统,但当她也对阿奇动心时,却发现——阿奇就是萧人奇、萧家最小的儿子。几番矛盾挣扎之后,迎蓝会接受萧人奇的爱情?还是不愿成为传统的牺牲者呢?
  • 张子正蒙注

    张子正蒙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十月怀胎营养必读(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十月怀胎营养必读(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顺利走过十月怀胎艰苦历程,一朝分娩带来母子平安喜悦。成功妈妈从这里起步,选择最佳怀孕时机,孕期营养的科学安排,孕期用药宜忌,每月胎教方案,分娩知识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