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7100000517

第517章

隐士苏云卿,广汉人,与张丞相德远为故交。五路之陷,避地灌园于南昌东湖之上,人称之为苏公。负锄抱瓮,无顷刻怠,四时之蔬无缺,鬻之易售,夜则织履,履坚而良,人竞买之,然莫知其为士者。一日,张公移书师漕,以访求苏云卿为祝。且致书币,两司物色,久而未得。一日闻其所居,微服过入,与语颇款。延入其庐煮茶饮客,案间亦有《西汉书》一二册。良久客吐实,以张公书币授之。稣色变愠见,二公欲邀致授馆,辞以翌日上谒。明日,候之不至。令人造其庐,庐空无人,独所委书制缄封如故在焉。

【类说】

真宗祀汾阴,登山,望林麓中有亭槛,乃隐士魏野居。当遣使召之,野方鼓琴教鹤舞,闻使至,抱琴逾垣遁去,上叹美。

【江少虞类苑】

陈抟,谯郡真源人,与老聃同乡里生。尝举进士,不第,去隐武当山九室岩,辟谷炼气,作诗八十一章,号《指玄篇》,言修养之事。后居华山云台观,多闭门独卧,经累月,至百馀日不起。周世宗召至阙下,令于禁中扃户以试之,月馀始开,抟熟寐如故,甚异之。因问以神仙黄白修养之事、飞升之道。抟曰:“陛下为天下君,当以苍生为念。岂宜留意于独全呼?”世宗弗之责,放还山。令长吏岁时存问,讫太祖朝未尝召。太宗即位,再召之。雍熙初,赐号“希夷先生”,为修所居观,留阙下数月。多延入宫中书阁内与语,颇与之联和诗什。谓宰相宋璜等曰:“陈抟独善其身,不干势利,真方外之士。入华山已四十年,计其年近百岁,且言天下治安,故来朝观。此意亦可念也!”遣中使送至中书,琪等问曰:“先生得玄默修养之道,可以授人乎?”曰:“抟遁迹山野,无用于世。神养之事,皆所不知,亦未尝习炼吐纳化形之术,无可传授。拟如白日升天,何益于治?圣上龙颜秀异,有天人之表,洞达古今治乱之旨,真有道仁圣之主。正是君臣合德,以治天下之时。勤行修练,无以加此。”琪等上其言,上览之甚喜。未几,放还山。端拱二年夏,令其徒贾德于张超谷凿石室,室成,手书遗表曰:“臣抟大数有终,圣朝难恋,于七月二十九日化形于莲花峰下张超谷中。”缄封如法,至期卒于石室中。启封视之,乃预知也。死七日,肢体犹温,有五色云闭塞洞口,终月不散。见《杨文公谈苑》。陈抟,周世宗尝召见,赐号“白云先生”。太平兴国初,召赴阙,太宗赐御诗云:“曾向前朝出白云,后来信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徵诏,总把三峰乞与君。”先生服华阳巾、草屦、垂纶,以宾礼见,赐坐。上方欲征河东,先生谏止。会军已与,令寝于御园。兵还无功。百馀日方起,恩礼特异,赐号“希夷”,屡与之属和。久之辞归,进诗以见志云:“草泽吾皇诏,图南抟姓陈。三峰千载客,四海一闲人。世态从来薄,诗情自得真。乞全麋鹿性,何处不称臣。”上知不可留,赐宴便殿,宰臣两禁赴坐,为诗以宠其行。见《渑水燕谈》。真宗时,陈抟被诏赴阙下,间有士大夫诣其所止,顾闻善言,以自规诲。陈曰:“优好之所勿久恋,得志之处勿再往。”闻者以为至言。《倦游杂录》。钱文僖公惟滨,生贵家,而文雅乐善出天性,晚年以使相留守西京,时通判谢绛、掌书记尹洙、留府推官欧阳,皆一时文士,游宴吟咏,未尝不同。洛下多水竹奇花,凡园囿之胜,无不到者。有郭延卿者,居水南,少与张文定公吕文穆公游,累举不第,以文行称于乡闾。张吕相继作相,更荐之得职官,然延卿亦未尝出仕。葺园亭、艺花,足迹不及城市。至是年八十余矣。一日,文僖率僚属往游,去其居一里外,即屏骑从,腰舆张盖而访之,不告以名氏。洛下士族多,过客众,延卿未始出,盖莫知其何人也。但欣然相接,道服对谈而已。数公疏爽门岂明,天下之选。延卿笑曰:“陋居罕有过从,而平日所接之人,亦无若数君者,老夫甚惬,愿少留对花小酌也。”于是以陶樽果蔌而进。文僖爱其野逸,为引满不辞。既而吏报申牌,府史牙兵列中庭。延卿徐曰:“公等何官,而从吏之多也?”尹洙指而告曰:“留守相公也。”延卿笑曰:“不图相国肯顾野人。”遂相与大笑。又曰:“尚能饮否?”文僖欣然从之,又数杯,延客之礼数杯盘无少加,而谈笑自若。日入辞去,延卿送之门,顾曰:“老病不能造谢,希勿讶也。”文僖乘车,茫然自失,翊日语僚属曰:“此真隐者也,彼视富贵为何等物也!”叹息累日不止。刘孟节先生概青州寿光人,少师种放,笃古好学,酷嗜山水,而天姿绝俗,与世相龃龉,故久不仕,晚乃得一名,亦去为吏。庆历中,朝廷以海上山巨隅山震,逾年不止,遣使求遗逸,安抚使以先生名闻,诏命之官,亦不就。青之南有冶源,昔欧冶子铸剑之地,山奇水清,傍无人烟,丛筠古木,气象幽绝。富韩公之镇青也,知先生久欲居其间,为筑室泉上,为诗并序以饯之曰:先生已归隐,山东人物空。且言:先生有志于民,不幸无位,不克施于时,将著书以见志恳谓先生身虽隐,其道当与日月雷霆相震耀。其后范文正公,文潞公,皆优礼之,欲荐之朝廷,先生辞,二公亦不敢强,以成其高尚。先生少时,多寓居龙兴僧舍之西轩,往往凭栏静立,慨想世事,嘘吁独语,或以手拍栏干。尝有诗曰:“读书误人四十年,几回醉把栏干拍。”司马温公《诗话》所载者是也。田征君告,字象宜,笃学好文,理致高古。尝学诗于希夷先生,先生以诗。授之,故诗尤清丽。平居寡薄,志在经世。太祖建国,思得异人,诏诣公车。会奔父丧,久之,东游过濮正王元之舍,贻书勉进其道。会大河决溢,君推鲧禹之所治,著《禹元经》三篇,将上之。不果,已而得水树于济南明水,将隐居焉。因致书徐常侍铉质其去就,铉曰:“负鼎扣角,顾庐筑金。各因其时,不失其道。在我而已,何常之有?”遂决高蹈之计,发《易》筮之,遇暌,因自号“暌叟”,从之学者常数百人。宋维翰、许衮,最其高第,二子登朝,盛称其师。淳化中,韩丕言于天子,召君赴阙,诏书入门而卒。其后文多散坠。皇佑中,济南崔书耽伯裒其遗逸,得四十八篇,析为二卷。又次其出处,为《暌叟别传》云。邢淳,雍丘人,以学术称于乡里,家居不仕,真宗未,以布衣召对,问以治道,淳不对。上问其故,淳曰:“陛下东封西祀,皆已毕矣。臣复何言?”上悦,除试四门助教,遣归。淳衣服居处一如平日,乡人不觉其有官也。既卒,人乃见其敕,与废纸同束置屋梁间。《涑水记闻》。康定间,益州书生张俞尝献书天子,由是朝延知其名,然不喜仕宦,常隐于青城山白云溪。时枢密使田况守成都日,与诗曰:深惭蜀太守,不及采芝人。又谓僚佐言曰:“斯人用之,便作正言司谏。不用之,则岩谷之病叟耳。”有文三十卷,行于世。韩丕少游学嵩山间,性质朴刻励,著名于时,作《感秋诗》三十篇,人多传诵。后为翰林学士,太宗召问:“当时辈流颇有遗逸否?”以万适杨朴田诰为对,上悉令召之,而诰诏下乃卒。朴至召对,自言不愿仕时,赐束帛遣还,与一子出身。适最后至,阁门拒之不得见,居京城半年,仅至寒饿。丕又出翰林,因表言其事,诏以为庐州慎县主簿。命下数日卒。朴善歌诗,每乘牛往来郭店,自称“东里遣民”。尝杖策入嵩山穷绝处,苦思为歌诗。数年得百余篇。而田诰历城人,好著述,聚徒数百人,颇有进士举,显达称其师,名闻于朝。中宗维翰许衮皆其弟子。诰所著书百余篇,世亦传之,大率迂阔。每注思必匿深草中,绝不闻人声,俄自草中跃而出,则一篇成矣。种放,学明逸,河南洛阳人。父故吏部令史,满调补长安簿,卒官。放七岁能属文,既长,父勖令赴举。放辞以业未成,不可妄动,父卒,兄数人皆从赋,放与母隐终南山豹林谷,结草茅为庐,以讲习为业。后生多从之学问,得其束以自给。著书十卷,人多传写之。工为歌诗,亦播人口。宋维翰为陕西转连使,表荐之,太宗令本州给装钱三万,遣赴阙,量其才收用。放诣府受金治行,素与张贺善,贺适自秦州从事公累免官,居京兆,诣贺谋其事。贺曰:“君今赴召,不过得一簿尉耳。不如称疾,俟再召而往,当得好官。”放然之。即托贺为奏草称疾,太宗曰:“此山野之人,亦安用之?”令本府岁时存问,不复召,其母甚贤,闻有朝命,恚曰:“常劝汝勿聚徒请学,身既隐矣,何用文为?果为人知,而不得安处,我将弃汝深入穷山矣。”放既辞疾,母悉取其笔砚焚之,与放转诣穷僻,人迹罕至。后母卒,无以葬,遣僮奴持书于钱若水、宋氵是。若水、氵是同上言,以为先朝尝加召命,今贫不能葬母,欲以私觌,是掠朝延之美。诏京兆府赐钱三万,帛三十疋,栗三十石。咸平末,张齐贤知京兆府,表荐,召为左司谏,直昭文馆,赐五品服。

【宋大事记讲义】

雍熙二年,召隐士种放不至。人言:太极图,周濂溪得之种明逸,明逸得之穆伯长,伯长得之陈希夷。先天之图,邵康节得之李挺之,挺之得之穆伯长,伯长得之陈希夷,愚谓希夷隐者,长于数学,而未必长于理学者也。濂溪之图太极,康节之图先天,此皆二公自得之学,盖青出于蓝而青于蓝者也。咸平五年九月,授种放官,先是诏赴阙,命为右司谏,直昭文馆。明年复还山,有讥放循默者,上曰:“放为朕言事甚众,但外廷未知耳。”因出所上《时议》十三篇。祥符五年六月,赐隐士林逋粟帛。当天下无道之时而隐者,此当隐而隐者也;当天下有道之时而隐者,此不当隐而隐者也。若种放林逋诸公,其不当隐而隐者也,岂生于野者,不愿为公侯,国初风俗淳厚若此乎?然当人主求贤下士之时,而卓然有高士清风义概,岂不动人主歆慕之心?一四皓不仕,可以植西京节义之风;一严光不出,可以植东都节义之风。孰谓隐士无益于世哉!

【续通鉴长编】

仁宗庆历七年,汝州龙兴县孔子四十六代孙孔,隐居县之龙山氵蚩阳城。孤洁喜读书,有田数百亩,赋税常为乡里先。遇岁饥,分所馀,周不足,未尝计有无。闻人之善,若出于已。动止必依礼法。环所居百里人皆爱慕之。见于路,辄敛衽以避,葬其父,庐墓三年,卧破棺中,日食米一溢。壁间生紫芝数十本。州以行义闻,上赐粟帛,又给复其家。盗尝入家,发其廪粟,避之,纵其所取。尝逢羸弱者为盗夺其赀,追盗与语,责之以义,解金畀之,使归所掠。居山未尝逢毒蛇虎豹,或谓之:“子毋夜行,此亦可畏”。曰:“无心则无所畏”。晚年惟玩易、老、净、肇四书,他书不复读。为太元图张壁上曰:“易所谓寂然不动者,与此无以异也。”

【悦生随抄】

东坡至黄州,邀一隐士相见,但视传舍,不言而去。东坡曰:“岂非以身世为传舍相戒乎?”因赠以诗。末云:“士廉岂识桃锥妙,妄意称量未必然。”此盖用朱挑锥故事也。高士廉备礼请见之,语不答,瞪目而去。士廉再拜曰:“祭酒其使我以无事治蜀耶!”乃简条目,州遂大治,东坡用事之切当如此。皆取隐士相见不言之意也。

【岩下放言】

同类推荐
  • 华严一乘十玄门

    华严一乘十玄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雨过山村

    雨过山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琉璃王经

    琉璃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禅集

    道禅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Sir Thomas More

    Sir Thomas Mor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毒舌宝宝间谍妈

    毒舌宝宝间谍妈

    八年前,卓尔凡告诉孟天晴。“你是我的,永远别想逃走。”孟天晴的回应是夜黑风高,翻墙逃跑。八年后,化茧成蝶,孟天晴携子归来。这一次,再不会让任何人掌控她的人生。
  • 大圣妙吉祥菩萨秘密八字陀罗尼修行曼荼罗次第仪轨法

    大圣妙吉祥菩萨秘密八字陀罗尼修行曼荼罗次第仪轨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款款清歌

    款款清歌

    只要你愿意,哪怕翻山越岭我也要和你在一起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苏州评弹(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苏州评弹(阅读中华国粹)

    苏州评弹之滥觞,大概在明代的嘉靖年间。当时,以吴歌为基调的南曲开始流行。南曲在苏州开花结果,讲究声腔的一路进入贵族阶级,演化成昆曲;讲究叙事的一路进入平民阶级,成为评弹。
  • 小儿诸卒申门

    小儿诸卒申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妃同寻常:蒙君错爱

    妃同寻常:蒙君错爱

    她冷小梦堂堂军区少校,竟然被一颗手雷炸到了这陌生的朝代,倒霉!更倒霉的是摊上一个冷血的夫君,她不喜欢,也不在乎,可是怎么就和夫君的弟弟弄一块儿去了呢?什么?现在你要给我一生一世一双人?夫君大人,我的心己经给别人了……有些爱,最初错过,就意味着永远错过。夫君不放手,爱人更不放手,她一个女人能撕成两半?好吧,那啥什么国的几皇子,你又来添什么乱!!
  • 盛世双姝

    盛世双姝

    京城双姝,一个姿容绝艳草包美人,一个才情无双相貌平平,有一天,两个人的魂换了……女主一:好气啊,还我肤白貌美大长腿!女主二:好气啊,被一个笨蛋上身了,形象药丸!注意事项:双女主文,不是全能女主,有优点有缺点,新文大家多包涵
  • 裂空神诀

    裂空神诀

    小忆书友群正式建立165793651欢迎各位支持小忆的人、落异世红尘,纵横奇才;垮九天大陆,遨游苍穹;引传承誓言,九天震动;炼万魂大阵,魂笑乾坤;想要禁锢我,是天我就捅一个洞出来,是神,我就斩你,是魔,那对不起,裂空斩下不留魔。跟着我,我便让你成神,阻挡我,我便让你成鬼。打破一道道天地禁锢,一次次在死亡边缘突破,一次次徘徊与危险之中,拯救世人与危难之中,他是正义的化身,他是这里的守护者。他身边美女无数,但是他却只为她心动,她为他失去肉体,他为复活他拼杀三界,他为她修炼成尊。十二法则,九千大道,万千道法。。。。。。。一切都在这里上演
  • 带着未婚妻去修仙

    带着未婚妻去修仙

    一个普通男孩,被送进江湖门派因为和好兄弟做好事,救了一个女孩反被那个女孩套路后,成为他的未婚妻。男孩机缘巧合踏入修仙之路,他带着她在修仙的路上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
  • 私人定制:腹黑首席赖上门

    私人定制:腹黑首席赖上门

    都说婚姻不是儿戏,可她糯小米的婚姻就是儿戏!这儿戏不说最后还被冠上不检点,性生活紊乱,红杏出墙!她想这也就算了,反正都是自己计划之内的事!可隔了几年遇着,他逼她墙角,上来就对她动手动脚,还欲要轻薄她!她抵死抗议,却硬被压在身下“你不专门就是给男人解决生理需求的么”他混蛋,他竟然说着这么恶心的话,得了,走着瞧,看她不好好整整他才怪,坚决不让娃认他这个恶心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