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7100000706

第706章

【隋书】:天监三年,何佟之议。公卿以下,祭服里有中衣,即今之中单也。案《后汉舆服志》,明帝永平二年,初诏有司,采《周官》、《礼记》、《尚书》,乘舆服从欧阳说。公卿以下服,从大小夏侯说。祭服,绛缘领袖为中衣。绛绔袜,示其赤心奉神。今中衣绛缘,足有所明,无俟于绔。既非圣法,谓不可施。遂依议除之。四年有司言,平天冠等一百五条,自齐以来,随故而毁,未详所送。何佟之议,《礼》:祭服弊,则焚之。于是并烧除之。其珠玉以付中书。七年,周舍议:诏旨以王者衮服,宜画凤凰,以示差降。按《礼》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养老。郑玄所言,皇则是画凤凰羽也。又按《礼》所称杂服,皆以衣定名,犹加衮冕,则是衮衣而冕。明有虞言皇者,是衣名,非冕明矣。画凤之旨,事实均然。制可。又王僧崇云:今祭服,三公衣身画兽,其腰及袖,又有青兽,形与兽同。义应是,即宗彝也。两袖各有禽形鸟,类鸾凤,似是华虫,今画宗彝即是。《周礼》但郑玄云:,虫禺属。昂鼻长尾,是兽之轻小者,谓宜不得同兽。彝冕服无凤,应改为雉。又裳有圆花,于礼无碍。疑是画师加葩耳。藻米黼黻,并乖古制。今请改正,并去圆花。帝曰:古文日月星辰,此以一辰摄三物也。山龙华虫,又以一山摄三物也。藻火粉米,又以一藻摄三物也,是为九章。今衮服画龙,则宜应画凤明矣。孔安国云:华者,花也,则为花非疑。若一向画雉,差降之文,复将安寄。郑认是所未允。又帝曰:《礼》,王者祀昊天上帝,则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又曰:莞席之安,而蒲越藁秸之用,斯皆至敬无文,贵诚重质。今郊用陶匏,与古不异,而大裘蒲秸,独不复存,其于质敬恐有未尽。且一献为质,其剑佩之饰、及公卿所着冕服,可共详定。五经博士陆玮等并云:祭天犹存扫地之质,而服章独取黼黻为文,于义不可。今南郊神座,皆用仙艹席,此独莞类,未尽质素之理。宜以藁秸为下藉,蒲越为上席。又《司服》云:王祀昊天服大裘,明诸臣礼不得同。自魏以来,皆用衮服。今请依古,更制大裘。制可。玮等又寻大裘之制。唯郑玄注《司服》云:大裘,羔裘也。既无所出,未可为据。按六冕之服,皆玄上下。今宜以玄缯为之,其制式如裘。其裳以。皆无文绣。冕则无旒。诏可。又乘舆宴会,服单衣黑介帻。旧三日九日小会,初出乘金辂服之。后周设司服之官,掌皇帝十二服。祀昊天上帝,则苍衣苍冕。祀东方上帝及朝日,则青衣青冕。祀南方上帝,则朱衣朱冕。祭皇地祗、祀中央上帝,则黄衣黄冕。祀西方上帝及夕月,则素衣素冕。祀北方上帝、祭神州社稷,则玄衣玄冕。享先皇加元服。纳后朝诸侯,则象衣象冕,十有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在衣;火、宗彝、藻、粉、米、黼黻,六章在裳。凡十二等。享诸先帝大贞于龟、食三老五更、享诸侯、耕籍,则服衮冕,自龙已下,凡九章十二等,宗彝已下五章在衣;藻火已下,四章在裳。衣重宗彝。祀星辰、祭四望、视朔、大射、飨群臣、巡牺牲、养国老,则服山冕,八章十二等:衣裳各四章,衣重火与宗彝。群祀、视朝、临太学、入道法门、宴诸侯与群臣及燕射、养庶老、适诸侯家,则服冕,七章十二等:衣三章,裳四章,衣重三章。衮山三冕皆裳。重黼黻,俱十有二等。通以升龙为领标,冕通有十二旒。巡兵、即戎,则服章弁,谓以韦为弁,又以为裳衣也。田猎、行乡畿,则服皮弁,谓以鹿子皮为弁,白布衣而素裳也。皇五等,诸俟助祭郊庙,皆平冕九旒。青玉为珠,有前无后,各以其绶色为组缨,旁垂黄主纩,衣玄上下,画山龙已下九章,备五采大佩,赤舄朐履,录尚书无章绶品秩,悉以馀官总司其任。服则馀官之服,犹执笏紫荷。其在都坐,则东面最上。《礼仪志·冕》:三品七旒,四品六旒,五品五旒服三章。七旒者,衣粉米。一章为三等裳黼黻,二章各二六重。旒者减黼一。五旒又减黻一重。正三品已下,从五品以上,助祭则服之。

自王公已下服章,皆绣为之。祭服冕,皆簪导,青纩充耳,玄衣纟熏裳,白纱内单黼领。袱冕已下,内单青领。青衤票衤巽裙,革带钩角木世大带。王三公及公、侯、伯、子、男,素带不朱里,皆纰其外。上以朱,下以绿。正三品已下,从五品已上,素带纰其垂,外以玄,内以黄,殂约皆用青组。朱,凡皆随裳色,衮毳。火山二章,山一章。剑,佩,绶,袜,赤舄,爵弁,从九品以上。助祭则服之。

【通志略】:司马筠等议云:按《玉藻》,诸侯玄冕以祭,裨冕以朝。《杂记》又云:大夫冕而祭于公,弁而祭于己。今之尚书,上异公侯,下非卿士。止有朝衣,本无冕服,既从斋祭,不容同于在朝。宜依太常及博士诸斋官例,著白衣绛衤巽中单,竹叶冠。若不亲奉,则不须入庙。帝从之。唐大裘冕者,祀天地之服也。冕者,有事远主之服也。毳冕者,祭海岳之服也。冕者,祭社稷享先农之服也。玄冕者,蜡祭百神,朝日夕月之服也。《唐车服志》名臣卫太史曰:柳庄寝疾,公曰:若疾革,虽当祭必告。不释服而往,遂以之。《记·檀弓》管召不起,每由时祭祀,辄着絮巾衣。在辽东有帛单衣,亲荐馔跪拜,成礼者也。《魏志》

【唐书】:显庆元年九月,太尉长孙无忌与修礼官等奏曰:准武德初撰衣服令,天子祀天地,服大裘冕无旒。臣无忌志敬宗等,谨按《郊特牲》云:周之始郊日,以至被衮以象天。戴冕藻十有二旒,则天数也。而此二礼,俱说周郊衮,与大裘事乃有异。按《月令》孟冬,天子始裘。明以御寒,理非当暑。若启蛰祈谷,冬至报天,行车服裘,义归通允。至于季夏迎气,龙见而雩,炎炽方降,如何可服?谨寻历代,唯服裘章,与《郊特牲》义旨相协。按周迁《舆服志》云:汉明帝永平二年,制采《周官》、《礼记》,始制祀天地服,天子备十二章。沈约《宋书·志》云:魏晋郊天,亦皆服衮。又王智深《宋纪》曰:《明帝制》云:以大冕纯玉藻,玄衣黄裳,郊祀天地。后魏周齐,迄于隋氏,勘其礼令,祭服悉同。斯则百王通典,炎凉无妨。复与《礼经》事无乖舛。今请宪章故实,郊祀天地,皆服衮冕,其大裘请停,仍改礼令。又检新礼,皇帝祭社稷,服绣冕,四旒三章;祭日月,服玄冕,三旒,衣无章。谨按令文,是四品五品之服,此则三公亚献,皆服衮衣。孤卿助祭,服毳及,斯乃乘舆章数,同于大夫,君少臣多,殊为不可。据《周礼》云: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则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冕,诸小礼则玄冕。又云: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之服,衮冕以下,皆如王之服。所以《三礼义宗》,遂有三释,一云:公卿大夫助祭之曰,所著之服,降王一等;又云:悉与王同。求其折衷,俱未通允。但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天子以十二为节,义在法天;岂有四旒三章,翻为御服?若诸臣助祭,冕与王同,便是贵贱无分。君臣不别。如其降王一等,则王著玄冕之时,群臣次服爵弁,既屈天子,又贬公卿。《周礼》此文,久不施用,亦犹祭祀之立尸侑,君亲之拜臣子,覆巢设石折蔟之官,去蛙龟置蝈氏之职。唯施周代,事不通行。是故汉魏以来,下迄隋代,相承旧事,唯用衮冕。今新礼亲祭日月,仍服五品之服,临事施行,极不稳便。请遵历代故实,诸祭并用衮冕。制可之。《唐书》开元十一年冬,玄宗将有事于南郊。中书令张说,又奏称:准令,皇帝祭昊天上帝,服大裘之冕,事出《周礼》,取其质也。永徽二年,高宗亲享南郊用之。显庆年修礼,改用衮冕。事出《郊特牲》,取其文也。自则天以来用之。若遵古制,则应用大裘。若便于时,则衮冕为美。令所司造二冕呈进。上以大裘朴略,冕又无旒,既不可通用于寒暑,乃废不用之。自是元正朝会,依礼令用衮冕及通天冠,大祭祀依《郊特牲》,亦用衮冕。自馀诸服,虽在于令文,不复施用。

【玉海】:无忌又言:亲祭日月,服五品之服,是贵贱无分也。请诸祭皆用衮冕。自是冕以下,天子不复用。仪凤二年,苏知机上言,请制大明冕,十二章,乘舆服之。如日、月、星、辰、龙、虎、山、火、麟、凤、玄龟、云、水等象;冕八章,三公服之;毳冕六章,三品服之;黼冕四章,五品服之。诏下,有司议杨炯奏议,遂寝知机之请。《六典》大裘冕无旒,冕广八寸,长一尺六寸。《阎立德传》武德初,迁尚衣奉御,制衮冕六服、腰舆伞扇,咸有典法。李德裕《正服箴》:圣人作服,法象可观。汲黯庄色,能正不冠。杨阜慨然,亦讥缥纨。四时所御,各有其官。

【唐会要】:贞元六年正月七日,祭官有衤参服,既葬公除,及闻哀假满者,请许吉服。赴宗庙之祭。其同宫未葬,虽公除者,请依前禁之。国家朝祭,百官冠服,多用周制。每大朝会、侍祠则服之。袜有带,履用皂,绔衣中单,勒帛裙,蔽膝、袍、大带、革带、方心、曲领。佩则用石以代珠玉。冠有三梁、五梁之别。言官、刑法官则加獬豸,所执各用其笏。如导驾除御史大夫、开封牧令出各乘车外,他官员冠服而骑。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上清胎精记解行事诀

    上清胎精记解行事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河流的方向(短篇小说)

    河流的方向(短篇小说)

    邹世杰来云关镇有半年的时间了,他在菜市口开一小店,收购藏地药材、特产,也卖一些藏族人喜欢的货物。他还在街沿边摆了两张在藏区风靡一时的台球桌。五月的一天中午,天空中云层堆集,一阵急风后骤然下起冰雹,小指大的冰雹噼啪砸在地上,打桌球的人四散逃开,街道冷清了,没人游荡。邹世杰顶着冰雹,用塑料膜包好桌球,坐在店里看这阵雹子鼓足了劲,泄愤一般落下来。不过十多分钟,那劲头弱了,化着雪片和雨水,夹杂在一块儿,这预示天气一时半会没法晴朗。邹世杰盛碗饭,拌香辣酱守着小电视吃。店里的光线忽然暗下来,他抬头一看,没料到这样的天气中也有客人上门。
  • 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

    地球上的物质之间循环往复,维持着生态系统之间的平衡与稳定。然而,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参与,破坏了物质循环系统的平衡,导致了地球环境的恶化。温度的升高,臭氧层的破坏,稀有动物的灭绝,海平面的上升,这些都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地球作为人类目前唯一的生存地,爱护地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共同来保护我们的“母亲”——地球。
  • Appendix to History of Friedrich II of Prussia

    Appendix to History of Friedrich II of Prussi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医养脾胃速查手册

    中医养脾胃速查手册

    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如果一个人的脾胃不好,气血生成就会不足,身体各个器官就得不到正常的滋养,而出现“枯萎”现象,接着就会百病滋生。《中医养脾胃速查手册》从体质、饮食、经络、运动、日常细节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养脾胃的各种方案,以及常见脾胃病的对症防治与调养方法。三分治,七分养,养好脾胃身体才健康。一书在手,养生保健,健康无忧。
  • 心开路就开

    心开路就开

    世界著名潜能学大师安东尼·罗宾说: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是环境,也不是遭遇,而是我们持有什么样的心态。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人的心就是一条路,心开,路就开,心死,路就死。我们说: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心态好,一切都好!朋友们,让我们从现在起,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保持积极的心态,让整个身心都充满勇气和智慧,把挫折与失败当成学习的机会。这样,我们就能早日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到达成功的彼岸!
  • 三少爷的剑(古龙文集)

    三少爷的剑(古龙文集)

    天下第一的剑客,神剑山庄三少爷谢晓峰,厌倦了江湖,决定抛弃自己的身份与地位,隐姓埋名,化身为“没用的阿吉”,在社会的最底层打拼。然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即使是做一个“没用的阿吉”,也会遇上无法预计的事,最终他不得不重现江湖。更多精彩,尽在古龙武侠经典巨作:《三少爷的剑》。
  • 斗罗大陆之不灭魔神

    斗罗大陆之不灭魔神

    在这个强者为王的世界,普通人无疑最为可悲,无能无力,最后无端的死亡。要从绝境走出来,走出死亡,最后掌握它。
  • 真龙气1

    真龙气1

    民初,张天师携子南下寻找真龙气,引出一场千古未有的奇事。民国第一相士袁度,为何隐居江南小镇?化外奇人蓝云天,为何踏足中原?天师传人之争,六十三代天师究竟谁来执掌?天下龙脉精华,真龙气究竟在何处?一切的一切,尽在《真龙气》。
  • 诸天时空行

    诸天时空行

    紫禁城中,大战天外飞仙;华山之巅,决战天下五绝;昆仑山上,仙姿缥缈;九天之上,蟠桃盛会。我行走于诸天万界之间,放歌而来,乘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