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7800000012

第12章

夫心性虗通。動靜之源不二。真如絕慮。緣計之念非殊。

心性。即真如異其辭爾。虗通。言其體德。此心真如。於三際時。十方處。虗空了無一物。融通毫無窒礙。如大火聚。四邊不可湊泊。爍破一切思慮緣。影故曰心性虗通。真如絕慮。然而現見眾生有緣慮之心。舉則動。息則靜。與心性真如二之殊之者。皆迷而不自覺悟故也。云何謂之迷。又云何謂之悟。須知迷無別迷。祇於諸佛悟處而成迷。悟無別悟。亦祇於眾生迷處而成悟。故一切動靜。遠尋其源。與心性虗通之源莫二。一切緣計。遠尋其根。與真如絕慮之心非殊。楞嚴云。佛告文殊。十方如來與諸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并所想相。如虗空花。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靜明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是則心性虗通。真如絕慮。其猶晴明之空。眾生緣慮昏動。其猶揑目以見空花。方其揑目以成花時。果有花乎哉。果無花乎哉。果有起滅動靜乎哉。果無起滅動靜哉。然而花即空也。空即花也。其猶動靜。即心性之虗通也。緣計即真如之絕慮也。故曰。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苟明此義。則其旨皎然矣。

惑見紛馳。窮之則唯一寂。

此以現事證成上義。苟動靜之源與心性虗通有二。緣計之念與真如絕慮有殊。何以故。若惑見紛馳。用觀法窮之究之。而此惑見。當處銷融。唯是一寂真空。以是驗之。斷非虗也。

靈源不狀。鑒之則以千差。

靈源者。即上所言心性真如之體也。虗通者。以其絕慮故也。故云不狀。方其動靜緣計未狀之時。如鏡臺鑑物不差。莫逃其狀。非以心性虗通真如絕慮而然乎。上句證念起元同。下句證離念廓照。

千差不同。法眼之名自立。一寂非異。慧眼之號斯存。理量雙消。佛眼之功圓著。

此以果德大用現前。以明全是眾生因心本具。如果上法眼能鑒乎俗。全由因心靈源不狀。鑒之以千差。慧眼能照乎真。全由因心惑見紛馳。窮之惟一寂。佛眼之功圓著者。全由因心一寂如理智。千差如量智。雙消中得來。所謂因超果海。果徹因源者以此。

是以三諦一境。法身之理恒清。三智一心。般若之明常照。境智冥合。解脫之應隨機。非縱非橫。圓伊之道元會。故知三德妙性。宛爾無乖。

上文所說。固是得意元談。又不若取質捨文。結歸實際。此正事理不二。簡示偏圓。正修止觀中。深切旨歸。三諦一境之法身。三智一心之般若。境智冥合之解脫也。葢圓伊之道。非縱非橫者。正以所觀之境屬法身。當此三諦圓中之一諦也。譬彼圓[、/(、*、)]最上一點。第此諦。舉一即三故。直法身非法身。以法身必具般若解脫。以此中諦。即真即俗故也。能觀之觀。屬般若。當此三觀真空之一觀也。譬彼圓[、/(、*、)]左邊一點。第此一觀。舉一即三故。直般若非般若。般若必具法身解脫。以此空觀即假即中故也。能所冥合。屬解脫。當此三脫。屬方便淨解脫。譬彼圓[、/(、*、)]右邊一點。第此一脫。舉一即三故。直解脫非解脫。解脫必具法身般若。以此解脫。即法身般若故也。若親切指示。即當人現前一念。性具諸法。依正差殊。即解脫也。居於一念無有差別。即般若也。即一念而諸法。即諸法而一念。即法身也。此為所觀。即是法身。能觀此三。即是般若也。能所冥合。絕思絕議。即是解脫也。

一心深廣難思。何出要而非路。

一心深廣者。則豎窮橫亘。無心不三智也。無境不三德也。無塵不三解脫也。如是微妙。不可思議。逢緣對境。無非出生死之要。舉足生心。何莫入菩提之路。

是以即心為道者。可謂尋流而得源矣。

眾生從真起妄。如從源以出流。行人返妄歸真。如從流以溯源。是故修行善入流者。正在即流得源。不遠而復。其若捨流而別尋源。則愈求愈遠。流者一念識心是也。源者。一念空假中是也。故曰即心為道者。可謂尋流而得源矣。

第二出其觀體者

祇知一念。即空不空。非空非不空。

觀者。三觀也。體者。三觀出生安立之處也。祇知一念者。不須緣理斷九。離此一念別求清淨真如也。一念即空。何般若而不具。一念即不空。何解脫而不有。一念即非空非不空。何法身而不圓。此大師所傳。天台一宗。即陰觀妄。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性具之旨。舊注欲改祇字作應字。豈知宗旨者哉。

第三語其相應者

空破見思。與般若相應。假破塵沙。與解脫相應。中破無明。與法身相應。

心與空相應。則譏毀讚譽。何憂何喜。

人逢逆順之境。喜怒縈之於懷。以其心不空也。若得心空。不因讚譽而喜。不為譏毀而憂。以其心空而無所受故也。

身與空相應。則刀割香塗。何苦何樂。

喜怒不形於色。古之高士。及修忍之人。皆能行之。惟刀割不苦。恐不能以強力忍。若忍辱仙人。為歌利王割截身體。節節支解而無煩惱。金剛經云。爾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此則身與空相應。乃能若是也。

依報與空相應。則施與劫奪。何得何失。

依報者。謂人身正報所依一切受用物也。若素位君子。於富貴患難無適而不自得。則已能忘得失略喜慍。矧修禪之人。依報與空相應者。得失能擾其心哉。

心與空不空相應。則愛見都忘。慈悲普救。

愛見俱忘。空之力也。慈悲普救。不空之力也。始則旋假以入空。次則旋空而入假。故能不住無為而利益諸趣。

身與空不空相應。則內同枯木。外現威儀。

與空相應。內則枯木倚寒巖。三冬無暖氣。與不空相應。外則山花若也逢春力。根在深巖也著開。

依報與空不空相應。則永絕貪求。資財給濟。

石壁云。貪求已滅。理順於空。給濟恒施。事符於假。肇法師云。般若之門觀空。漚和之門涉有。

心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則實相初明。開佛知見。

法華云。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開居於初。菩薩無明初破。初見實相。能與中道相應故也。

身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則一塵入正受。諸塵三昧起。

石壁云。一塵諸塵。惟約依報。祇於一塵。即入即出。即雙入出。即不入出。於依報中。一一自在。於正報中。亦復如是。三昧者。此云正受。良以不受諸受。名為正受。

依報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則香臺寶閣。嚴土化生。

香臺寶閣者。自受用身所居實報莊嚴土也。即以之而嚴土自用。即以之而嚴土化生。

第四警其上慢者

若不爾者。則未相應也。

天台約六即以辨圓位。即。故不生退屈。則前二門中事也。六故不生上慢。則相應門中事也。故知相應一門。已當明位矣。

第五誡其疏怠者

然渡海應須上船。非船何以能渡。修心必須入觀。非觀無以明心。心尚未明。相應何日。思之勿自恃也。

喻中雖云。非船何以能度。意在勸人登舟。法上雖云非觀無以明心。意在策人入觀。葢此誡怠。為知觀人說。不為未知者說也。

第六重出觀體者

祇知。一念即空不空。非有非無不知。即念即空不空。非非有。非非無。

祇知。照也。不知。寂也。即照而遮。故即空不空而雙非也。即寂而照。故雙照也。非去非有。乃是照空。非去非無。乃是照有。前出觀體者。且正顯中。重出觀體者。中亦不立。存然亡然。不可得而名焉。斯臻元妙。

第七明其是非者

心不是有。心不是無。心不非有。心不非無。

此章來意。為明重出觀體之所以。葢言心不是有。故即空。心不是無。故即不空。心不非有。故非非有。心不非無。故非非無。

是有是無。即墮是。非有非無。即墮非。

釋前所以。何故心不是有。心不是無。以是有是無。即墮是故也。何故心不非有。心不非無。以非有非無。即墮非故也。

如是。祇是是非之非。未是非是。非非之是。

石壁云。結指是非俱非。對前相待之非。未是絕待之是。

今以雙非。破兩是。

非。不也。即前心不是有。心不是無之兩不者。以破是有是無。

是破非是。猶是非。

是。即是有是無之是。既以不而不去者。豈非非是。猶是非乎。

又以雙非。破兩非。

雙非。雙不也。即前心不非有心不非無之兩不者。以破非有非無。

非破非非。即是是。

非。即前非有非無之非。既以雙不而非去非去。則是存。豈非。非破非非。即是是。石壁云。權立為是。慮犯無窮。向下結成。還成能計。

如是。祇是非是非非之是。未是不非。不不非。不是。不不是。

石壁云。如是下。結上兩重。未是下。釋上一重。破所立能。此亦破之。故云。不非非。不是是。下釋上二重。病去藥存。此亦破之。故云。不不是。

是非之惑。綿微難見。

石壁云。問。此惑為復障理障事。答。能障於理。非障於事。乃由無明不了。橫計是非。陰宰若亡。是非都泯。

神清慮靜。細而研之。

石壁云。是非幽微。其義最細。察之無象。尋之無踪。若非智眼朗然。云何能祛此見。

第八簡其詮旨者

詮。即能詮。旨。即所詮。欲其始則因詮而會旨。終則得兔以忘罤。故須簡之。

然而至理無言。假文言以明其旨。

大品云。總持無文字。文字顯總持。

旨宗非觀。藉修觀以會其宗。

石壁云。理智非行。藉行熏成。圓覺云。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今謂旨即正因。宗即了因。觀即緣因。余謂非也。應以旨作正因。宗觀皆作了因。葢此宗。非五重中之宗。乃宗趣之宗。義屬於解。解之與觀俱屬了因。若明緣因。取助道法門。

若旨之未明。則言之未的。若宗之未會。則觀之未深。

理得之於內。言得之於外。未有形直而影不端。理明而言不當者也。宗會之於心。觀深之於行。未有聲和而響不順。宗會而觀不深者也。

深觀。乃會其宗。的言。必明其旨。

始因宗而觀深。藉旨而言的。終因觀而宗愈會。藉言而旨愈明。

旨宗。既其明會。言觀。何得復存耶。

石壁云。理明則言廢。智會則觀亡。且旨即理。宗即智。言即教。觀即行。應知理顯因言。是以忘言。智明因觀。是以忘觀。得兔忘罤。誠如此也。

第九觸途成觀者

未諳上之入門。則凡有修入。如著弊絮。荊棘中行。觸處罣礙。既解此已。則歷緣對境。觸途成觀。如風行空中。一切無障礙也。

夫再演言辭。重標觀體。欲明宗旨無異。言觀。有逐方移。

石壁云。言移。則設教千端。何乖其旨。觀移。則造修萬種。安易其宗。良由理智同源。機緣異轍。是以言兼權實。觀帶淺深。為明宗旨。元微欲顯。且隨言觀。

移言。則言理無差。改觀。則觀旨不異。

石壁云。言移則教別。理顯無殊。觀改則行遷。智明不異。

不異之旨即理。無差之理即宗。

石壁云。不異之理是宗。此宗全理。故云即理。無差之理。此理全智。故云則宗。理智如如。言觀泯矣。

宗旨一而二名。言觀明其弄引耳。

石壁云。宗旨體一。而立二名。如鏡與光。亦彰二號。因言達理。藉觀契宗。理智既其齊明。言觀即為方便。

第十妙契元源者

夫悟心之士。甯執觀而迷旨。達教之人。豈滯言而惑理。

悟心之士。全性以起修。則旨即是觀。全修而在性。則觀即是旨。故不執觀而迷旨。達教之人。因筌而得魚。決不執筌以為魚。體顯名忘。決不循名而忘體。故不滯言而惑理。

理明則言語道斷。何言之能議。旨會則心行處滅。何觀之能思。

石壁云。言不能議。理本非名。心不能思。智元絕慮。天台云。口欲言而辭喪。心欲思而慮忘。余曰。大師所說妙觀之宗。正以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而為其主。故於第十妙契元源。究竟指歸也如此。

心言不能思議者。可謂妙契寰中矣。

石壁云。事法既虗。相無不盡。理性真實。體無不現。故曰妙契寰中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会说话的人,人生都不会太差

    会说话的人,人生都不会太差

    说话是一门艺术,会说话是一种修养。人生在世,你不可能生活在一个真空里,都无可避免地要和人打交道、与人交往、与人沟通。因此,成为会说话的人,对于你的事业、工作、生活都是会有好处的,也将会受用一生。梁实秋总是以平和豁达的心境,饶有兴致地感受丰富有趣的生活,品尝着人生无穷的况味,做着愉快的文章,其幽默、文雅、犀利、宽容的语言,不仅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超凡脱俗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令人易生亲切、有趣之感。
  • 重生终极进化

    重生终极进化

    未来的世界,是凶兽与感染者横行的世界。唯一能够与其对抗的不是核弹,而是人类中的进化者。 一次意外,林锋来到三十三年后。与他随行的还有一枚储存了超级进化资料的科技芯片。 “劈空手,裂天拳,无畏狮子印,高达,变形金刚,自爆机器人,开天斧,万魔剑,北斗七星阵,太上凝元丹,九转炼胎丸,隐身符……” “等等等等,你这乱七八糟说的些什么呀?” “奖励啊。” “什么奖励?” “超级进化的奖励啊。这可是来自天界的东西。” “其中包含绝世神兵,高科技装备,超级武学秘籍,异能天赋,进化药剂以及神话物品六大分类。” “仙人养成计划听说过没有?……神马?没有?好吧,告诉你,你已经被选中了,只要按照要求完成任务,早晚有一天让你进化成仙人。”
  • 蒲公英的约定

    蒲公英的约定

    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熟悉了,却还是要说再见……无论结局如何,都应该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
  • 重生校园女神:帝少,放肆宠

    重生校园女神:帝少,放肆宠

    【重生、甜宠、1v1】前世,她本是天之骄女,岂料红颜薄命死于非命。意外重生,她成了人人唾弃的丑肥婆,怒打白莲花,脚踩贱渣男是日常,她恶名远扬,人人避她如蛇蝎。可权势滔天的他却独独对她宠爱,替她挡风遮雨。再摇身一变,她成为了人人艳羡的漠太太,有记者不怕死的问:“听闻漠少是您霸王硬上弓才得到的男人,请问是否属实?”“……”夏七七一个眼刀递向台下矜贵的男人:去他喵的霸王硬上弓
  • 代号27

    代号27

    武汉的冬天不仅冷,而且阴湿,把空调开到最大挡,也抵御不住丝丝寒气。光谷基地2号楼的一间办公室内,七夏穿着三件毛衣,手缩在长袖子中簌簌发抖。“猫哥,我想好读者见面会的名字啦,叫‘代号27’,既表示参加聚会的有27个人,又烘托出神秘感。”“嗯。”某猫深沉地微微颔首。他年近三十,瘦高个,沉默寡言,脸上像打多了肉毒杆菌无丝毫表情。这种酷大叔范儿很能吸引一些小女生,新来的七夏便对他十分崇拜,总围着转。
  • 宠物小精灵之世界传说

    宠物小精灵之世界传说

    有毒别看????不骗你们,你们千万不要看。。。。。。。。。。。。
  • 八零学霸蜜恋攻略

    八零学霸蜜恋攻略

    【八十年代架空,勿考据~】重生归来,她再不愿做那只被骗的小羔羊。她要逆天改命,当学霸,虐渣渣,再不受人束缚!
  • 健康体检和常见疾病的检验结果解读

    健康体检和常见疾病的检验结果解读

    为了帮助健康体检者、患者及家属、亲友解读健康体检的检验结果,由温州市老卫生科技工作者协会检验病理专业委员会牵头,会同温州医学院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实验诊断中心等单位,组织老专家和在一线忙碌的同道共同编写了《健康体检和常见疾病的检验结果解读》这本科普性读物,其内容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专业性、普及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妖女驾到:弃妃难再求

    妖女驾到:弃妃难再求

    前世她身怀异能,却死在了流弹之下。一朝穿越,魂魄归来。却被困在了一个小小的王府之中。什么?王爷不喜欢她?那走!什么?王爷不让她走?那揍!什么?王爷爱上她了?边走边揍!
  • 半步多客栈之忘世

    半步多客栈之忘世

    门外鬼,进门人。一步嫌多,半步恰好。欢迎来到半步多客栈......赠送特制往生酒,由一寸相思,两份痴心,三两天真,四钱欢愉,五盏爱意,六尺离愁,七仗怨憎,左以人世八苦,融入九分忘川之水酿成,留下你的不死魂。情本是缘,缘本是怨,怨本是恨,恨本是劫,劫本是命,命本是悲,悲本是空,空本是无。一杯往生酒,几曲断肠殇?嘘,什么都不要问,在这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当时空可以自由穿梭时,一段段滴血灵魂的爱恋就此拉开锥心刺骨的泪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