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9100000085

第85章 癫狂痫总论

《素问》止言癫而不及痫。《灵枢》乃有痫 、痫厥之名。诸书有言癫狂者,有言癫痫者,有言风痫者,有言惊痫者,有分癫痫为二门者,迄无定论。究其独言癫者,祖《素问》也。

言癫痫、言癫狂者,祖《灵枢》也。要之癫痫狂大相径庭,非名殊而实一之谓也。《灵枢》虽编颠狂为一门,而形证两具,取治异途,较之于痫,又不侔矣。徐嗣伯云∶大人曰癫,小儿曰痫,亦不然也。

《素问》谓癫为母腹中受惊所致,今乃曰小儿无癫可乎?痫病,大人每每有之,妇人尤多。今据经文,分辨于后。癫者,或狂或愚,或歌或笑,或悲或泣,如醉如 ,言语有头无尾,秽洁不知,积年累月不愈,俗呼心风。此志愿高硕而不遂所欲者多有之。狂者,病之发时,猖狂刚暴,如伤寒阳明大实发狂,骂詈不避亲疏,甚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逾垣上屋,非力所能,或与人语所未尝见之事,如有邪根据附者是也。痫病,发则昏不知人,眩仆倒地,不省高下,甚而螈 抽掣,目上视,或口眼 斜,或口作六畜之声。赵以德曰∶考之《内经》有痫有癫,以痫而名者,曰心脉满大,痫 筋挛。注云∶心脉满大,则肝气下流,热气内抟,筋干血枯,故痫 筋挛。曰肝脉小急,痫 筋挛。注云∶肝养筋脏血,肝气受病,故痫 筋挛。曰二阴急为痫厥。注云∶少阴也。曰治痫惊脉。王注云∶阳陵泉也,阳陵泉乃足少阳合穴也。曰厥狂颠疾,久逆之所生也。《灵枢》以痫名者,曰足少阴筋病,主痫 及痉。曰暴挛痫眩,足不任身,取天柱。以癫名者,肺脉急甚为癫疾。肾脉急甚为骨癫疾。癫狂篇则曰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候之于颜。取手太阳、阳明、太阴血变而止。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病至,视之有过者泻之,置其血于瓠壶中,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穷骨者, 骨也。

骨癫疾者, 齿诸 分肉皆满,而骨居,汗出烦 ,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筋癫疾者,身倦挛急,大刺项大经之大杼。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脉癫疾者,暴仆,四肢之脉皆胀而纵。脉满,尽刺之出血;不满,灸之挟项太阳,灸带脉于腰相去三寸,诸分肉本输。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癫疾发如狂者,死不治。气下泄不治者,癫本由邪入于阴,阴气满,风闭塞于下而逆上,今气下泄,则自肾间正气虚脱于下故死。癫发如狂死不治者,由心之阳,不胜其阴气之逆,神明散乱,阳气暴绝故如狂,犹灯将灭而明也。虽然未可以一概论也,盖必诊脉而后定。阴下脱者,尺脉不应。如狂者,寸脉不应。

若尺寸俱实,则是阴阳交错。既癫而又狂,则不可与此同语矣。何以言之?《内经》复谓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腹满不得卧而妄言者。盖足阳明者,胃脉也,与足太阴脾为表里,脾为阴,胃为阳,阴脉从足而上行,阳脉从头而下行,二者有更虚更实之变,是故阳明之厥者,由太阴之脉逆上,阳明之脉不得下行而返上故曰厥,厥则蓄积于中,蓄之未甚则癫,甚则为热,热则狂而妄言也。不独阳明之厥有是证,凡足三阳之厥皆然。何则?如经所谓癫疾厥狂,久逆之所生是也。《灵枢》经脉篇言∶足太阳脉所生病者,为狂癫之疾。凡经脉称是动者,为气病。

所生病,为血病。血者、阴也。足太阳内与肾少阴为表里,外与诸阳主气,故得为癫,亦得为狂也。

及考越人书于二十难曰,经言脉有阴阳,更有相乘,更相伏也。脉居阴部而反阳脉见者,为阳乘阴也;虽时沉涩而短,此谓阳中伏阴也。脉居阳部而反阴脉见者,为阴乘阳也;脉虽时浮滑而长,为阴中伏阳也。重阳者狂,重阴者癫。详《难经》之言,自阴阳相伏相乘,至于重阴重阳,皆为癫狂之病。以此诸阴阳之交错,尽能致其病,非一因而已。夫如是,始与《内经》之意合。奈何诸家之注,止从重阴重阳为癫狂,于前乘伏则勿论及。按王叔和《脉经》云,阴附阳则狂,阳附阴则癫者,则与《难经》伏匿之意,即是舍己宫观而之他邦者。何以言之?《脉经》论热病条谓,阳附阴者,腰以下至足热,腰以上寒。阴附阳者,腰以上至头热,腰以下寒。盖阴虚气不能治于内,则附阳而上升,阳无承而不下降,故上热而下寒。阳虚气不能卫于外,则下陷附于阴,故下热上寒。及用脉论癫狂,则谓心脉急甚为螈 ,肝脉微涩为螈 筋挛,脾脉急甚为螈 ,脉气弦急病在肝,少食腹满,头眩筋挛癫疾,脉大、脉坚实者癫病,脉洪大长者风眩癫疾,心气虚者精神离散,阴气衰则为癫疾,阳气衰则为狂。及定生死脉则云,诊癫病,虚则可治,实则死。

脉实坚者生,脉沉细小者死。脉搏大滑,久久自已,沉小急实不可治,小坚急亦不可治,脉实而紧急癫痫可治。又有论奇经之癫痫者,前部左右弹者,阳跷也,动苦腰痛癫痫,恶风偏枯,僵仆羊鸣,身强皮痹,取阳跷,在外踝上三寸直绝骨是。后部左右弹者,阴跷也,动苦癫痫寒热,皮肤强痹。从少阳斜至太阳,是阳维也,动苦癫痫,僵仆羊鸣,手足相引,甚者失音不能言,癫疾,直取客主人,两阳维脉,在外踝绝骨下二寸。从少阴斜至厥阴,是阴维也,动苦癫痫。尺寸俱浮,直下直上,此为督脉,腰背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癫病,小儿痫疾。脉来中央浮,直上下痛者,督脉也,动苦腰背膝寒,大人癫,小儿痫也。灸顶上三丸。或曰奇经之癫痫,古今所无,《脉经》独言之何也?曰,岂无所自者哉。按越人《难经》曰,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何也?盖经有十二,络有十五,凡二十七气,相随上下,独八脉不拘于经也。比于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入深湖,故圣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环周,故十二经亦不能拘之。其受邪气,蓄则肿热,砭射之也。今于冲任带且勿论,独用五脉病癫痫者,言督脉者。注云∶其脉之流行,起自下极,循脊中,上行至大椎,与手足三阳脉交会,上至喑门穴与阳维会,上至百会与太阳交会,下至于鼻柱,下水沟穴与手阳明交会。据此推之,实为诸阳之海,阳脉之都纲也。病则脊强而厥。阳维、阴维者,维络一身,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为病心苦痛。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阴跷脉者,亦起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注云∶跷、 疾也,言此脉是人行走之机要,动足之所由,故曰跷脉焉。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然而言二跷之所行,尚未及二脉皆上交会于目内,阳脉交于阴则目闭,阴脉交于阳则目开。若《灵枢》癫狂篇首叙目之外、内、上、下 者,正为癫则目闭,狂则目开之不同也。故大惑诸篇亦曰,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跷满,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由是而推,昼夜荣卫行五十度,而寤寐之机,岂不在二脉乎。二脉者,足少阴肾之别脉也。督与肾之大络,同起于会阴,《脉经》谓阳维从少阳斜至太阳,阴维从少阴斜至厥阴,自其肾肝同在下焦,主地道资生言之。可见五脉皆是辅相天机,动用于形体之要者也,故不随十二经之环周。嗟乎,巢氏方不达王叔和之指,撰为《病源》,不复妆采,于是后失传焉,不独此也。至于圣人之旨,亦不皆及,辄立五癫之说。一曰阳癫,发如死人,遗尿,食顷乃解。二曰阴癫,初生小儿,脐疮未愈,数洗浴因此得之。

三曰风癫,发时眼目相引,牵纵反僵,羊鸣,食顷乃解。由热作汗出当风,因房室过度,醉饮,令人心意逼迫,短气脉悸得之。四曰湿癫,眉头痛,身重,坐热沐头,湿结脑沸未止得之。五曰马癫,发时反目口噤,手足相引,身体皆然。诸癫发则仆地吐沫无知,若强 起如狂及遗矢者难治。脉虚则可治,实则死。由是后代钱氏方论,遂增五兽所属为五脏之癫,各有其状。犬癫者,反折上窜犬吠,肝也。鸡癫者,惊跳反折鸡叫,肺也。羊癫者,目瞪吐舌,摇头羊叫,心也。

牛痫者,目直视,腹满牛叫,脾也。猪痫者,如尸,吐沫猪叫,肾也。却无马癫。及《三因方》论,则复有马痫者,作嘶鸣搐搦腾踊,多因挟热者,惊心动胆,摄郁涎入心之所致也。诸方皆以初因涎郁闭塞脏气不动,因之倒仆口吐涎沫也。安知口吐涎沫,岂止素积于胸中者哉。大抵癫痫之发,厥乃成。

厥由肾中阴火上逆,而肝从之,故作搐搦,搐搦则遍身之脂液促迫而上,随逆气吐出于口也。盖诸方不察其病源,故论如此。其源何如?大抵虽曰癫由邪入于阴,然如前所云,相乘相附,交错之变,于所病经脉,一一当较量而治。更分其有从标而得者,有从本而得者。标者,止在经脉气不通,眩晕倒仆;本者,深入两肾间动气中,当时肾受伤而虚。肾脏志,志不足则神躁扰。所以《灵枢》云其先不乐也。所谓肾间者,以肾居两旁,各有肾俞一穴,离脊中三寸,又有志室二穴。杨上善谓七节之旁,中有小心者,指此也。越人分之,左属肾,右为命门。命门者,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及论右肾之气与左肾相通,则谓之两肾间动气,是人生命也,系于生气之原,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根本,呼吸之门也。夫如是者,即《内经》所谓肾治于里者是也。

所谓生气者,阳从阴极而生,即苍天之气,所自起之分也。故经曰∶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或经脉引入外感,内伤深入于根本,伤其生气之原,邪正混乱,天枢不发,卫气固留于阴而不行,不行则阴气蓄满,郁极乃发,发则命门之相火自下焦逆上,填塞其音声,惟迫出其羊鸣者、一二声而已,遍身之脂液,脾之涎沫,皆迫而上胸臆流出于口,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筋骨肉,皆不胜其冲逆,故卒倒而不知也。食顷,火气退散乃醒,醒后若邪气从病发而散,生气得复,则颠不再作。或邪不散,仍与生气混乱,或邪虽退而生气之原尚虚,当时不治,则邪易入而复作也。

如此者,多成常证。故《内经》曰∶癫疾者,初病岁一发,不治,月四五发也。或曰子以癫痫之疾,有由邪入两肾间而后作者,此言古今未尝闻,将有所自乎,曰方论未之考尔。《内经》既有二阴之癫,《灵枢》又有足少阴筋病之痫。二阴,非肾之经乎。肾间动气,非肾之气乎。更以胎痫言之,便可推之,肾间动气,本受父母精气,既为立命之门,安得各经引邪深入者,不止于此乎。若夫以胎始论之,则七节之旁,命门穴在其后,脐在其前,肾在两旁,胎在其中,是故子脐系以胞蒂,随母呼吸,母呼亦呼,母吸亦吸,通母之生气,食母谷气,以化育内外百骸之形者,皆是肾间动气所致也。当母受惊之邪,子在母腹,随呼吸得之,与肾间动气混在其中,虽生出腹后一二岁始发,或八九岁后发,盖小儿初生之阳,如日方升,邪不易入,故痫未发。必待复感之邪入深,与所感母腹之邪相搏而后作。夫如是,大人与小儿病此癫疾者,纵得禀质强壮,终因邪害其生命之原,难得中寿。若发频而志愚者,仅至四十阴气衰半而已。小儿质弱目瞪者,则不过岁月,远亦难出成人之年。盖肾间生命之气虚而不复,故不得寿也。诸方中所治,皆不及此何哉。李东垣昼发灸阳跷,夜发灸阴跷,为二跷能行下焦之阴阳,阴阳行则动气中之邪,因而可散故也。

同类推荐
  • 西山亮禅师语录

    西山亮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宗己任编

    医宗己任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Laddie

    Laddi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金柜玉镜延生洞玄烛幽忏

    太上金柜玉镜延生洞玄烛幽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耳新

    耳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的一部巨著,是尼采智慧的结晶,是晚期尼采思想的起点,几乎将尼采所有的思想囊括其中。全书借助“超人”查拉图斯特拉之口,宣讲世界。不管是在哲学史上,还是诗歌史上,其地位都是不可撼动的。
  • 转识论(从无相论出)

    转识论(从无相论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锦绣之贤妻的万里庄园

    锦绣之贤妻的万里庄园

    宅女元笙穿越成上有老下有小的农家女元笙,吃好穿暖虽不说是奢望,但日子总归过得紧巴巴的。这不,元笙带领全家人勤勤恳恳奔小康。刨田地,种果树,开作坊,懒洋洋地享受着自己双手努力的成果。上一世的自己娴静安然,这一世的元笙佛系洒脱。只是,能不能远离凶巴巴的将军呀。元笙有些小苦恼。
  • 心噬

    心噬

    地震孤儿莫可言梦到自己因为失恋而跳楼,醒来后发现自己忘记了下午在学校被同学逼得跳楼的事。当晚莫可言在自己的房间里看见窗台上的景象和她梦里的场景一模一样。心理医生沐阳为莫可言做了心理测试后告诉她,她失去了一段一年前的记忆,而且她应该有过一段恋情。莫可言爱上了收养她的莫微然,向他告白被拒绝。莫微然告诉她他爱的是柳桑榆,为此莫可言伤心不已。不久后她的QQ上有个网名叫“幽魂”的人威胁她不要再纠缠莫微然,还有人在她的房间门外摆放安魂香……莫可言找到了自己一年前的日记本,想要从中找出心理医生沐阳说的那个她曾经爱过的人。她发现日记本被人动过手脚,怀疑做这件事的人是莫微然,于是去他办公室找原来的日记本,却找到了一份“心像法记忆删除术”的病人卷宗,里面说到的跳楼情景竟然和自己梦到过的一模一样……
  • 销售管理实用必备全书

    销售管理实用必备全书

    本书以销售流程为背景,以对销售流程的管理为主线,通过对销售渠道、销售方法、价格政策、销售计划、有效开展销售活动、完善销售管理体制,加强对销售活动的控制和管理、销售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展开论述,应用了大量的事例,意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本书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处方,这种方案也许不是最佳的,但肯定适用于绝大部分企业,能让使用者对付可能出现的绝大多数问题。因此,本书具有很大的出版价值。
  • 狐恋之还你一世情缘

    狐恋之还你一世情缘

    她本是血巫族最年轻,最强大的血巫圣女,因被最爱的人背叛出卖,不得不斩断情丝,以灵魂为引,以鲜血为媒,启动血巫族最强大的禁咒,阻止魔族入侵。他本是狐族之王,只因在哪落英缤纷的桃花林里,那不经意的一瞥,为她放弃了万年修为。
  • 沧弄玉

    沧弄玉

    同历年间,荣逸王朝开始由盛转衰,西北,西南,及东南地区的国家开始崛起。边疆战事频繁,樊帝为拉拢右相,将四公主许配给右相的嫡长子。四公主为逃婚与青梅竹马私奔。樊帝当即派人追回。逃亡途中公主被救,却也身受重伤,而此时,四公主已身怀六甲……
  • 读三十六计悟做事之技

    读三十六计悟做事之技

    聪明人与糊涂人做事的区别在于:前者用脑子做事,懂得谋事与谋势;后者为做事而做事,光做不想。国魏救赵——从痒处动手,在要害楔钉;以逸待劳——精力越充沛,胜算就越大;笑里藏刀——不妨以柔制人,谈笑决断大事;借尸还魂——善于借力,会借者赢;金蝉脱壳——留住退路,才有生路;指桑骂槐——间接暗示,恰到好处;苦肉计——能吃第一等苦,乃能做大事。
  • 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

    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盛世闲女

    重生之盛世闲女

    她才华横溢,谁知天妒英才,从小被病魔折磨,无数次她渴望时间能走慢一点,让她好好看看眼前这个世界,她想活着,她渴望拥有一具健康的身体,她希望遇到别人口中那些让她羡慕的爱情。只是事与愿违,每每看到家人强颜欢笑的模样,她的心仿佛被刀绞过一般,也许是老天听到她内心的呼喊,当她以为自己就要离开这个的世界的时候,老天给了她重活一次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