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0200000081

第81章

画说

清华翼纶撰

学有渊源,即画何独不然!余法南宗,就余所知者言之。余生也晚,就余所见者言

之。摩诘、荆、关不可得,不必言矣。宋时盛称李、范、郭,真郭未之见,见真营丘,其笔墨精神,迥出纸上,邱壑浑成,枝木极细而无刻画之迹,潇洒天成,令人有观止之叹。见真华原,格超笔老,枝木阴森,云烟滃郁,笔墨一点一斫,无不精蕴。董巨并称,巨然未之见,见北苑,用笔古劲,设色浑厚,苍莽横逸之气,溢于纸外,不可逼视。虎儿未之见,见大米、房山,大米云气蒸蔚,山势浓厚,无笔墨痕。湿笔之中,间以乾笔破枝,一笔苴下,力可屈铁。用笔如锥,用墨如飞。倏忽变幻而神气仍是闲逸。房山枝本亦似米,而房屋、人物极细,山容峭拔而雄厚,盖顶一笔圆劲而有意趣。元诸大家,皆见真本。子昂用墨大似北苑,子久用笔犹有一二古拙之处,墨薄如纱,笔软如棉,若不用力而力在其中,全以神运,无一点矜能虚矫之气。倪元镇平淡天真,简而厚,淡而有精彩,绝不经意,纯乎天趣。王蒙沉郁古拙,以印泥画沙之笔,写其胸中之邱壑,令

观者如身游其际,有不能遽出之势。梅道人运笔如铁,墨分五彩,古拙异常。其余元人

所见者,不可枚举。大抵非师董、巨,即法四家。

明画所见更多,惟王孟端意趣超逸,抗衡元人痴翁,能守北苑。六如不画南宗而有士大大气。文、沈本家笔甚无趣味,惟法董、巨及元四家,能窥古人堂奥。其及门皆为师所掩,拘守矩度,故无出蓝者。董思翁上追北苑,不屑与文、沈争衡,用笔苍茫,湿而不滞,厚而不俗,五百年来一人而已。

至于我国初诸老,王烟客直接大痴,元照画法诸家,而于巨师尤为深诣,青绿前无古人。耕烟法南宗,笔墨精妙。恽南田以逸胜,吴渔山浓厚而气疏,是得力于王蒙者。恽香山直追北苑,不染明人习气。姜鹤涧近守倪迂,钱茶山、张洽、张篁村能接麓台之传。奚铁生、方环山宗法大痴,王蓬心不失家法,皆为南宗的派。余则不乏法南宗者,然恒不能自成家,故不悉数。惟王椒畦深得梅道人墨法,设色亦古艳。近则王鹤舟、玉璋及其孙鹤孙犹守南宗。余友秦谊亭炳文能法南宗诸家,得其笔意。以余所见,近人画不下数百人,而无能知门径、守宗派者,且皆为时师所囿,不能尚友古人。天下虽大,能画者无几人,世有知画者,必不以余言为狂惑也。

南北宗蹊迳不同,用笔亦大异,作画者罔不知,而下笔时全无的派,其故在勾斫皴

染,未明其意,愈失愈远,是宜澄心静气以参之。画法古人,而法古必先能鉴古,倘以

赝本临摹,泥其迹而遗其神矣。惟知古人用笔之妙,自然一望而知为何人笔,暗中摸索,

犹能识之,赏鉴精则心目与古人相契,一下笔便已神似,无庸摹仿也。取法乎上,仅得其中,今人日以时人为法,所以愈趋愈下。常见近时朱昂之仿董,张研樵仿文犹可言也,而从而和之者,乃竟以朱昂之、张研樵为法。其于所谓董、巨、元四家,目未常覩,耳未常闻,岂复有画?其志但求以画易钱,画道日卑,鄙陋一至于此甚可叹也!

画分时代,一见可知,大抵愈古愈拙,愈古愈厚,渐近则渐巧薄矣。尝见唐人佛像突出纸上,着色浓厚,致绢本已坏,而完处色仍如新。知古人精神远过近人,此时代为之,不可强也。且古人恒思传诸千百年,今人只求悦庸人之耳目,其命意亦有不同者。宋画易辨,其用意构思,断非后人所能及,用笔精微神妙,巨眼自能识别。即浅言之,绢素或缜密如纸,粗如布,制作精良。纸则白净光洁,著墨有晕不飞,皆难伪作。且宋画必宋墨为之,理易明也。浓处千年如漆,淡处薄如蝉翼,神采换发。观此数者,真伪迥然各别,不待观画而已可知矣。

元人自有元人门径,虽皆法北苑,而子久得其闲静,倪迂得其超逸,王蒙得其神气,梅道人得其精彩。总之元人不若宋人之拙,而拙于明人,元人不若宋人之厚,而厚于明人。

北苑用笔稍纵而云林纯用侧笔,此以知作画尚偏笔也。偏非横卧欹斜之谓,乃是着意于笔尖,用力在毫末,使笔尖利若铓刃。竖则锋常在左边,横则锋常在上面,此之谓以笔用墨,投之无不如志,难以言语形容。若用正锋,非卧如死蚓,即秃如荒僧,且条条如描花样,有何趣味?善悟者但观北海之字即知画矣。

观古人用笔之妙,无有不乾湿互用者。虽北苑多湿笔,元章、思翁皆宗之,然细视亦乾湿并行。乾与枯异,易知也,而湿中之乾,非慧心人不能悟。盖湿非积墨积水于纸之谓,墨水一积,中渍如潦,四围配边,非俗即滞,此大弊也。须知用墨二字,确有至理。墨固在乎能用也,以笔运墨,以手运笔,以心连手,乾非无墨,湿非多水,在神而明之耳。

设色必于墨本求工,墨本不佳,从而设之,是涂附也。墨本不足,从而设之,是工匠之流也。故设色必待墨本既成,烟云滃郁,斯愈设愈妙,出即若旧画,乃为有士大夫气。若有一团新色,浮于纸墨,非俗即熟。观王元照青绿有古意,麓台如古鼎尊彝,皆设色之至善者,耕烟已不免于俗熟矣。

画有大家有名家。笔墨隽永,毫无俗笔,自然名贵,是谓名家。浩浩落落,独与天游,不为物囿,虽寥寥数笔,而神气完足,巨幛万卷,千岩万壑,又恢恢有余,是谓大家。

山林有烟霭,无之便是俗笔,而烟霭非但则烘染勾勒而得形似也,贵求其神韵焉。盖用笔得法,自然有烟霭。余九州历其七,行路几及万里,所过千山万水,到处参悟画理。知天阴则烟霭重而轮廓宜轻,天晴则轮廓稍重,而盖顶一笔必明朗有势如突出者。然山坳则赤日中无不有烟霭,且觉天愈晴则烟霭愈深也。大雨山势模糊,云气蒸蔚;小雨云烟淡荡,山色霏微。晓则山坳烟积,轮廓渐分,山顶穿雾而出,如初起者然。晚则烟霭自上而下,轮廓轻微如欲睡者然。大风云气如将飞出,挟山而行;和风则林木渐动,山色晴朗。晴云有瑞气,湿云有痴气。欲雨之云充积弥满,将晴之云游行无几。春山之云明媚,秋山之云洁净,夏山之云蒸蔚,冬山之云寒凝。烟则有寒、暖、深、浅,而无时无地不有。树木一枝一叶必有烟气,多则必有积烟,烟者山之气也,林之气也。有气则生,无气则死。善画者着意于烟云,艺进乎道矣。又能着意于非烟之烟,非云之云,则更神妙矣。

凡平地无不有田,有田乃有村,有村自有溪。山麓必有林,有林斯有屋。余行山中数千里,所见无不皆然。溪以受山水灌田,人必近溪而居,就田而食。林下筑屋,则有庇阴,此一定之理也。而画即借以为山水之间隔,能随地生情,因情生景,得不谓为化工之笔乎?画宜择山水之入画者,因而用之。余观河南、山东无山之处,尘沙满目,或有林木,亦枯壳无味,若以之作画,有何意趣?京西西山云气浮动,空翠堆积,楼台错杂,间隔既多,山尖复如芙蓉簇瓣,虚空粉碎,兼而有之,麓台画皆从此得力。子久耕烟画虞山、椒畦画光福山。余辛亥岁自申阳以至粤西,从征“会匪”,翻山越水,所见入画老居多,盖天地真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自宋、元以至国朝诸名家之笔,深山中之景,有绝似之者,于以知笔墨之道,通乎造化也。子昂、文、沈之青绿,其所画皆是名胜之境,岂恐笔墨不足动人而借景以媚俗乎?若为董、巨、元四家,思翁、烟客辈,只取荒率之景,以写吾苍茫之思。观画之取径而知笔墨之高下矣。

自一尺以及寻丈,总宜一笔鼓铸,枝枝节节而为之,索索无生气矣。古法以木炭朽摹,或用淡墨先定局段,然后画之。余谓独有执滞之思,不若用腹槁,将纸打开一看,略一凝思,布置从而为之,变化在心,造化在手。

画无精神,非但当时不足以动目,抑且不能历久。而精神在浓处,尤在淡处。淡而有精神,斯有精神耳。又一幅之中必有精神团聚处,能于要处著精神,思过半矣。

求奇求工,皆画弊也,妙处总在无意得之,一着意象,便落第二乘矣。于苍莽横逸中,贵有神闲气静之致。

下笔游移便软弱,构局游移便散漫,惟能与古人争衡,则有断制。独来独往,运用在心,自足压倒一切。

画有天趣,当神气闲暇之时,一切烦事皆可不撄吾虑。心忘乎手,手忘乎心,必有佳作。若心绪恶劣,诸务冗繁。强而为之,有颓然欲卧而已。

画乃天生就一种人,岂可学而至?盖学必有绳墨,便死于绳墨中矣。试观师沈、文、六如者,不但不及其师,即与师无异,亦一沈、文、六如而已。今之学朱昂之、张研樵者,何尝有一人能自成家者,此以知画不可学也。必也,其以古人为师乎!

或自己能画,与善画者请论一番,各抒所见,互相砥砺,因而画理日进。时人不可师而能自得师,即三人行之意也。

画有一横一竖:横者以竖者破之,竖者以横者破之,便无一顺之弊。又气实或置路或置泉,实处皆空虚。此王鹤舟为余言之,确有至理。

画不可有习气,习气一染,魔障生焉。即如石涛、金冬心画,本非正宗,习俗所赏,悬价以待,已可怪异,而一时学之者若狂,遂成魔障。石谷画本有徇人之作,仿石谷者遂藉以谋衣食。吁!画本士大夫陶情适性之具,苟不画则亦已矣,何必作如此种种恶态?

画必孤行己意乃可自写吾胸中之邱壑,苟一徇人,非俗即熟。子久、云林、梅道人辈,其品高出一世,故其笔墨足为后世师。此其人岂肯一笔徇人?且如郑逸老、姜鹤润诸人之画,未必即抗驾古人,而物以人重,知立品不可不先也。

俗士眼必俗,断不可与论画,世间能画者寥寥,故知画者亦少。但以自娱可耳,必

为求知于世,是执途人而告之也。且画本一艺耳,人即不知何害?

画既不求名又何可求利?每见吴人画非钱不行,且视钱之多少为好丑,其鄙已甚,宜其无画也。余谓天下糊口之事尽多,何必在画石谷子画南宗者极苍莽,而以卖画故降格为之。设使当时不为谋利计,吾知其所就者远矣。且画而求售,骇俗媚俗,在所不免,鲜有不日下者,若以董、巨之笔,悬之五都之市,苍茫荒率,俗士无不厌弃之,岂复有人间价乎?

同类推荐
  • The Mad King

    The Mad K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苏悉地羯罗经请问品

    苏悉地羯罗经请问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远志斋词衷

    远志斋词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往生礼赞偈

    往生礼赞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没有帆的船

    没有帆的船

    光怪陆离的社会,没头没脑的情感情欲的四溢,失踪毫无音讯的人都在夹缝中寻找着人生的定位。小说展现了香港年轻人为生存打拼的艰辛与无奈,富有香港生活气息。快步穿过办公室的时候,他满面春风地向那些手下打招呼。炎热已经过去,这秋凉,真好……但是他总觉得男男女女的表情有些奇怪,莫非我今早穿得有些怪异?关上经理室的门,他对着镜子照了一照,并没有发现什么异样。管他呢!也许他们中了“中秋金多宝”六合彩巨奖,所以个个变得傻傻的。
  • 有你,时光恰好

    有你,时光恰好

    陶青春的桃花迟来了二十多年。在她的世界中,汽车看轮,男人看腿,所以当须木泽顶着一张让阳光都黯然失色的脸蛋,迈着长腿走向她时,她的人生圆满了。从偶然相遇时的惊艳,到怦然心动后的温暖,陶青春的心不由自主地沦陷下去。可她没有想到,在这关键时刻,大学时的学长居然回国向她表白了!果然桃花不是一朵一朵开的!陶青春姗姗来迟的春天为何如此像冬天……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92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92中篇小说卷

    吴义勤主编的这本《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92中篇小说卷》共收中篇小说八篇,包括贾平凹的《晚雨》、莫言的《红耳朵》、阎连科的《寻找土地》、尤凤伟的《石门夜话》、刘醒龙的《村支书》、池莉的《预谋杀人》等。每篇小说后都有精短点评。
  •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归来

    归来

    儿子站在屋中央,母亲掖着秋衣向灶房冲去。儿子放下行包,大声阻拦,我吃过饭了,刚才在车站等车,吃了碗肉丝面。母亲没理会他,在灶房忙活起来。大门没关,一阵风穿过,头顶那盏20瓦的灯泡摇曳起来,儿子看到自己的影子把一面墙几乎全遮住了。墙根里传出蟋蟀的叫声,近在耳畔,把乡村的夜晚衬托得更为幽静。身上陡然游过一丝不适,儿子飞快地转过身去,掩上大门,将夜色踢出门外。父亲从来都是拖拖拉拉的,这会儿他才从睡房里走出来,打着哈欠,佝偻着大半个身子。你瘦了!走近儿子后他把眼睛瞪得老大。
  • 火影之最强主宰

    火影之最强主宰

    穿越到火影世界,成为木叶三大家族之一日向分家的人,白眼发生变化,获得了内视的能力……在内视状态下拥有主宰体内的一切的能力……偶然间发现先祖的秘密,从此走上和六道仙人不同的路……新书《诸天之出租师尊》已发布,希望大家支持。
  • 太一神墓

    太一神墓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六道可通天,三阶葬浮屠!
  • 解放西双版纳

    解放西双版纳

    1950年春,解放军某部指导员江洪奉命率工作组到云南傣族地区勐垅沙开展工作。当地头人布亢受潜伏的女特务刀爱玲的挑唆,禁止傣族老乡接近工作组,致使工作组的工作难以展开。江洪要战士们克服畏难情绪,深入群众,为群众做好事,以取得他们的信任。1950年1月下旬,滇南战役已经进入尾声。流窜滇南的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兼第八兵团司令汤尧在元江大战中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获,其主力部队被歼灭殆尽,残余势力数千人狼狈向滇西南方向逃窜,企图逃到中缅边界的车里、佛海、南峤一带(即今日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建立一块游击基地,继续与我军周旋。
  • 超写实游戏

    超写实游戏

    “我是浣熊市的幸存者。”“我是潘多拉星球秘藏的寻宝猎人。”“我是下一任的暗夜猎手。”跟着他走吧,我们去切身实地的去到每一个曾经梦寐以求的游戏世界,让那里的历史和剧情,为我们而改变。
  • 异界之我是音乐大师

    异界之我是音乐大师

    谭雅也赶了回时髦来了把穿越,她发现这个世界很有意思。对于一位音乐制作人来说什么样的世界最幸福?当时是音乐气息浓重的世界了!所以,在这个异常注重音乐的世界,谭雅简直就是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