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1600000026

第26章 譬喻品

是菩萨应闻  地相得修果

为得诸地分  故勤行精进

相者是相貌。因以得知。得者成就。以是法故名成就是法。修名得修行修。常念果者。从因有事成名为果。是菩萨欲得十地行。应善闻相得修果。闻者从诸佛菩萨所闻。及胜己者。为得诸地分者。为得是地分故勤行精进。此中初地相者。如先说

菩萨在初地  多所能堪受

不好于诤讼  其心多喜悦

常乐于清净  悲心愍众生

无有嗔恚心  多行是七事

是故堪受不诤喜悦清净悲心无嗔等七法。是初地相。成就此堪受等七法名为得。复次堪受等七法相。即是初地得。如偈说

若厚种善根  善行于诸行

善集诸资生  善供养诸佛

善知识所护  具足于深心

悲心念众生  信解无上法

具此八法已  当自发愿言

我已得自度  当复度众生

为得十力故  入于必定聚

则生如来家  无有诸过咎

即转世间道  入出世上道

以是得初地  此地名欢喜

是故当知。为菩提故所得决定心。名为初地得修名。从初发心乃至成诸佛现前三昧。于其中间具说诸地功德。能生是诸功德。生已修集增长。名为初地。修果者。先已处处说得若干福德。不回向声闻辟支佛地。今当更说。菩萨得初地果。能得菩萨数百定等。初地分者。所有诸法合成初地。名为诸分。如麴米等合能成酒故。名酒因缘。所有诸法能成初地。名为初地分。所谓

信力转增上  成就大悲心

慈愍众生类  修善心无惓

喜乐于妙法  常近善知识

惭愧及恭敬  柔软和其心

乐观法无著  一心求多闻

不贪于利养  离奸欺谄诳

不污诸佛家  不毁戒欺佛

深乐萨婆若  不动如大山

常乐修习行  转上之妙法

乐出世间法  不乐世间法

即治欢喜地  难治而能治

是故常一心  勤行此诸法

菩萨能成就  如是上妙法

是则为安住  菩萨初地中

问曰。菩萨何用闻是初地相等为。答曰。是菩萨初地相等法中。应善知方便。是故应闻。问曰。菩萨但应于此法中。善知方便。更于余法中善知方便。答曰。是诸法中应善知方便。亦于余法善知方便。问曰。若尔者可略说。答曰

有法能助地  有法违于地

有法能生地  有法能坏地

有诸地相果  有诸地中得

诸地清净分  从地至一地

住地转增益  无能令退者

从菩萨净地  至无量佛地

于此诸事中  应善知方便

请问诸善人  除破于憍慢

助初地法者。所谓信戒闻舍精进念慧等。如是等及余诸法随顺初地者。是名助法。相违法者。不信破戒少闻悭贪懈怠乱念无慧等及余不随顺不能助初地者是。灭地法者。能令此地退失障碍不现。如劫尽时万物都灭。何者是所谓能偷夺菩提心法。是先已说。生地法者。能生能成初地。所谓不偷夺菩提心法。是先已说。地相得果地分上已说。清净法者。用是法能净初地。所谓如先说

初地中七法

菩萨在初地  多所能堪受

不好于诤讼  其心多喜悦

常乐于清净  悲心愍众生

无有嗔恚心  多行是七事

如是七法能净治初地。从一地至一地者。如从初地至二地从二地至三地。余亦如是。从初地至二地得不谄曲等十心故。从二地至三地得信乐等十心故。得如是等种种心种种法故。能从一地至一地。住地转增益者。如初地中檀波罗蜜多第二地中尸波罗蜜多又信等诸法转得势力。第三地中多闻多又布施持戒信等转得势力。余地中亦如是。无能令退者。住是地中。若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及余世间无能转者。何以故。得大功德力故。深入法性底故。大信解故。从菩萨净地至无量佛地者。若菩萨具足清净一切地已则得佛地。于此诸事中皆应善知方便。请问诸善人者。成就正法故名为善人。正法者。略说一信。二精进。三念。四定。五慧。六身口意律仪。七无贪无恚无痴。除舍于憍慢者。自谓我于胜人中胜。名为大慢。于与己等中胜而心自高。名为憍慢。大不如他言小不如。名为小慢。问曰。汝说于是诸法中应善知方便。得是方便何用为。答曰

菩萨若善知  诸地中相得

不得成佛道  终不转初地

相名助诸地等七法。得名相违法有八种。灭等八法不应行。若菩萨善知是法不得佛道终不退转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十二十住毗婆沙论卷第十三

譬喻品余

问曰。菩萨善知是诸法。未得佛道终不退者。其喻云何。答曰

如大力导师  善知好道相

此处与彼处  转道之所宜

资粮及行具  皆悉令备足

于彼险道中  令众得安隐

得至大城邑  能令众无患

由是大导师  善能知道故

善知诸地转  具足助道法

菩萨善知道  好恶此彼处

自度生死险  兼导多众生

令至安隐处  无为涅槃城

悉令于恶道  不遇众苦患

菩萨方便力  善能知道故

好道相者。多有薪草水。无有寇贼师子狼虎及诸恶兽毒虫之属。不寒不热。无有恶山沟坑绝涧险隘深榛丛林隈障。亦无高下平直夷通少于岐道。宽博多容多人行处。行无厌惓多有华果可食之物。如是等事名为好道相。与此相违名为恶道相。此处名人众止宿食息之处。彼处名从是处至异处。若二宿中间亦名异处。转道名见有岐道。至大城者。是道应行余者应舍。资粮名糗蜜抟等道路所食。大力名大势力多有财物善解治法。备足名多有饮食无所乏少。安名无有贼寇恐怖之事。隐名无有疾病苦痛衰患。大城名多容人众能令多人众得至大城。导师善解道相自无患难。亦令人众无有患难。善谙道故。无有寒热饥渴怨贼恶兽毒虫恶山恶水深坑坎等如是过患。何以故。善知道路好恶相故。以此喻欢喜等十地。如人行路去不休息能至大城。菩萨如是行是十地。得至佛法入涅槃大城。如彼好道多有薪草水等。行者无乏。草名如人乘马路多好草马力强盛。十地道功德亦如是。谛舍灭慧四胜处。助诸功德故名为草。何以故。若人贵于实事乐随谛语。当亲近实语者。见实有利乐随实事。深恶妄语远离妄语。见妄语过不欲乐闻。如是等因缘得谛胜处。舍等三处亦应如是知。如彼好道须诸象马牛驴等得至大城草助成其力。如是谛舍灭慧处。能令至佛法入涅槃大城。薪名多闻思修慧能至大智慧业。如薪能令火然亦令猛盛。如是闻思修慧能生大慧能令增长。如火能烧能煮能照智慧火亦如是。烧诸烦恼成熟诸善根照四圣谛。如火是智慧薪是能生智慧等诸法。多水名多有诸流河渠随意取用充足大众。泉井及池所不能尔

复次多水者。如人乘船随水至大城。井泉陂池水则不能得尔。如经说。信为大河福德为岸。如河除热除渴除垢能生势力。善法中信亦如是。能灭三毒热。除三恶行垢。除三有渴。为涅槃故。于善法中得势力。如彼好道多有诸根药草则行者无乏。十地道亦如是。根名深心所爱。如有根故则生芽茎枝叶等及诸果实。深心爱道。生正忆念大愿等诸功德。药草名诸波罗蜜。如药草能灭诸毒诸波罗蜜药草灭贪恚痴毒诸烦恼病亦复如是。如彼好道不失韦婆陀。则行道安隐。韦陀秦言无对义。是符檄。如行者不失符檄则在所欲至无有障碍。十地道亦如是。不失韦婆陀则在所过诸地所集善根则能随意助成。增长现在善根。彼又能教化声闻道辟支佛道欲界色界诸天道众生。令住佛道。若魔若外道不能干乱。是名不失韦婆陀。如彼好道无有蚊虻毒虫之属。十地道亦如是无有忧愁啼哭之声。如彼好道无有贼难。十地道亦如是无有五盖诸恶贼众。如佛告比丘。聚落贼者。所谓五盖。如贼先夺人物后乃害命。五盖贼亦如是。先夺善根后断慧命。则堕放逸而死。如道中无师子虎狼诸恶兽等。十地道亦如是无有嗔恚斗诤。如师子等恶兽好恼害他嗔恚等为恼他故生亦复如是。如恶兽等啖肉饮血。嗔恨等食多闻慧肉饮修慧等血亦复如是。如彼好道无有寒热过恶。十地道亦如是不堕寒冰地狱故无有寒过恶。不堕热地狱故无有热过恶。如彼好道无深坑等诸难。十地道亦如是无有外道苦行等诸难。所谓灰身入冰拔发日三洗翘一足。日一食二日一食。乃至一月一食默然至死。常举一臂常行忍辱。五热炙身卧刺蕀上。入火入水自投高岩。深炉中立牛屎烧身。直趣一方不避诸难。常着湿衣裳。水中卧等。身苦心苦不至正智。无如是等故名为无难。如道无邪径。十地道亦如是无身口意恶业故名为无邪径。如道无刺蕀者。十地道亦如是无诸业障刺蕀故名为无刺蕀。如刺刺脚则废行路。业障刺蕀障行佛法入涅槃。如道正直。十地道亦如是无一切谄曲欺诳故名为正直。如道少岐道。十地道亦如是少于异道。何以故。发大乘者少行声闻辟支佛道。是故少于异道。或有菩萨行二乘道者。当知未到菩萨地。未入正位。行于边行故。如彼好道无诸丛林妨碍。十住道亦如是无有五欲诸恶丛林。问曰。何故不言都无五欲丛林但言无恶林耶。答曰。发大乘者。福德因缘有第一五欲。是故不得言无。但无恶耳。复次如深丛林。难入难过多诸难碍。菩萨五欲则不然。不如凡夫于五欲生诸过恶。如是故但说无丛林。如道宽博多容不相妨碍。十住道亦如是多所容受。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共发无上道心而不相妨碍。是百千万亿众生若一切众生俱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同行此道不相妨碍。如道多人所行。十住道亦如是恒河沙等过去现在诸佛。行菩萨道时皆行此道。如彼好道行不疲厌。十住道亦如是多有因果诸乐。所谓多生人天中受果报。乐离欲故受欢喜乐禅定乐无喜乐现在乐。得是诸乐故无有疲厌。如道多有华果根。十住道亦如是多根华果。根者三善根。华者七觉华是。如经说。七华者七觉意是。果者四沙门果是。无如是等违好道功德过故。名为离恶。如导师知道中是中应食是应宿彼处亦应宿。菩萨行十地亦如是知何处可宿何处可食。可宿名有诸现在佛处。可食名可得修习善法处。如食能利益诸根亦助寿命。诸善法亦如是。能益信等诸根助成慧命。异处宿名从彼佛所至余佛所。复次此佛国土彼佛国土中间亦名异处。善知道转者。如彼导师知道不安隐则转。菩萨亦如是。善知是道至声闻。是道至辟支佛。是道至佛。如是知已。舍声闻道辟支佛道。但行至佛道。如彼好道多有饮食。十住道亦如是多行布施持戒修禅。如彼导师以多财物善能治法有大势力。菩萨亦如是有财物治法故有大势力。财者七财。所谓信戒惭愧舍闻慧。治法者。一切魔种种沙门婆罗门外道论师悉能摧伏。是为威势。如彼大城无有怨贼疫病暴死种种衰恼故。名为安隐。涅槃大城亦如是。无有诸魔外道诸流贪欲嗔恚放逸死忧悲苦恼啼哭故。名为安隐。如彼大城多有饮食故名为丰饶。涅槃城亦如是。多有诸深禅定解脱三昧故。名为丰饶。如彼大城多所容受故名为大城。涅槃城亦如是。多受众生故名为大。假令一切众生不受诸法故。皆入无余涅槃。而涅槃性无增无减。如彼导师能将多众安隐示好道故。名为导师。菩萨亦如是。善将众生示佛法示涅槃。从生死险道得至涅槃故。名为大导师。如彼导师善知道相故。身及余人皆无有恶。菩萨亦如是。自不行贪嗔恚等诸盖诸恶苦行老死深坑。亦不堕寒热地狱饿鬼故。名为自不得恶所随从者亦不得恶。是故偈中说善知道相故。自不得恶余不得恶

同类推荐
  • 玉燕姻缘全传

    玉燕姻缘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云松巢集

    云松巢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圣持世陀罗尼经

    佛说圣持世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将材

    将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OATH

    THE OAT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越战的血

    越战的血

    一个在现代只知道花天酒地的纨绔子弟,来到了他父亲所在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代,他又会怎样面对这样一个血与火的世界,怎样面对自己曾经痛恨过的父亲呢?越战的血,为您开辟一个全新的战场,讲述一段不同寻常的战友之情!
  • 吾名不离

    吾名不离

    今生,若有缘,再相见,那时,愿执手,到白老。我们的孩子,不论男女,都名不离。
  • 独宠代嫁王妃

    独宠代嫁王妃

    她,林静儿!名扬天下的静水医仙,依居柔然,万民敬仰!却生性恣意洒脱!随心所欲做自己喜欢的事!什么世俗礼教?什么三纲五常?自己开心才最重要!隐去绝世的容颜,也只因不愿做那貌美却薄命的红颜绝世!他,慕容烨!名震宇内的不败战神,十年沙场,叱咤风云!终灭七国,一统天下!却传言,他貌比恶鬼,其丑无比!残虐暴戾,生饮人血!不近女色!尤其厌恶女子的接近!世间女子无不避之如洪水猛兽!那一日,云山深处,丛林幽幽!他被骷髅教数百杀手围攻!本可凭一己之力荡平黑衣人!却不想体内的寒毒突然发作,身负重伤,命悬一线!她,却如零落凡尘的九天玄女般自万仞绝壁凌空而下,仅凭一支娇娆桃枝,诛杀所有骷髅教众!短暂的邂逅,转瞬话别离!却将一种名为爱恋的情愫悄然种下!百花宴上,一道圣旨,他与右相之女柳凝嫣婚事落定!却是落花无意,流水无心!各有算计!她只想做太子妃!而他,只想娶那个淡若烟月,恣意洒脱的女子!为偿前债,静儿欣然决定代替柳凝嫣嫁与世间女子皆避而远之的陵王!貌比恶鬼,其丑无比?静儿微微撇了撇嘴,容貌美丑不过是一幅皮相罢了!残虐暴戾,生饮人血?切!凭着本姑娘的身手还用担心会被人觅食了不成?不近女色,厌恶女子?那不更好!当个挂名王妃,清闲度日,逍遥快活,岂不妙哉?待哪日休书到手,她便可以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洞房再见,他的面具取下,她的容颜转变,他们,都没有认出对方!可是,精明睿智如他,又岂会被一副面容迷了眼?她的容貌可以改变,可是,她那淡然随意,恣意慵懒的气质却改不了!那双自初见时,便深深烙印在心底的秋水明眸不会变!那股似桃之娇娆,似兰之清遐的气息不会变!原来,他魂牵梦绕的女子,竟一直在他的身边?还是他的王妃?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么?不过,既然她冒名代嫁,他也不愿拆穿她!如今她已经在他的身边了,他唯一要做的便是宠她爱她护她便好!于是,世间纷传,陵王不仅相貌绝世,风华无双,而且情深温柔,宠妻无度!世间女子无不望之心叹!太子妃梦碎成空,柳凝嫣亦被陵王风姿所迷,竟无耻反诬静儿瞒天过海,阴谋代嫁!静儿懒懒的撇了撇嘴,本姑娘人也嫁了,心也动了,他,只能是本姑娘的!你就别想了!不然——红唇轻勾,慵懒一笑,敢窥视本姑娘东西的人,都已经去排队投胎了!
  • 厘俸:傣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厘俸:傣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厘俸》是一部叙述古代英雄海罕和俸改之间的战争的史诗,展示了从原始社会解体到奴隶制初期傣族先民广阔的社会生活。当傣族先民进入“英雄时代”以后,创造了剩余的生活资料,私有制观念和私有财产的产生和存在成了可能,阶级分化出现,随之而来的便是无休止的掠夺战争。战争的起因和目的就是为了掠夺对方的财富包括妇女。海罕的妻子被俸改所掠夺,为了夺回爱妻,海罕和桑洛的联军包围了勐景罕,天上的天神也来帮助海罕攻打俸改,经过旷日持久的激战,海罕打败了俸改,夺回了爱妻。力量和勇敢成为这个时代的道德风尚,形成了整个社会崇尚武功赞扬英雄的风俗。
  • 都市巅峰武神

    都市巅峰武神

    一枕黄粱,重返故土,有愁必消,有仇必报。我有一剑,谁人可阻。闻我之名,天下低眉。一名绝世武帝,重生少年的传奇之旅。......
  • The Naturalist on the River Amazons

    The Naturalist on the River Amazo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全世界还有谁,比我们更绝配

    全世界还有谁,比我们更绝配

    本书是一本讲述年轻恋人之间相爱日常的青春文学作品。本书由“驯夫记”“恋爱未解之谜”“那些甜到齁的日常”“她们的爱”几大部分组成。作者以深情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和爱人相识、相恋、结婚的一些小故事,同时对生活,事业,成长也有一些正面、积极的思考,全文充满了温馨和美好。作者笔调幽默风趣,选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来生发出一些相映成趣的小故事,令人读起来会心一笑,读后有所思考。
  • 神女令音传

    神女令音传

    她是一介凡人,为寻慈父的魂魄,以人身修成神。“我身在地狱,护你人间天堂。我要你人世平安无虞,我永坠地狱。”
  • 心中有鬼

    心中有鬼

    究竟是阴魂不去,还是妖言惑众?鬼魅真的存在吗?如果存在,它藏在哪里?难道是……
  • 最甜毒夫

    最甜毒夫

    谁说女尊男子都是谨遵三从四德、以妻为天的?出来!陪她一起跪搓衣板!她家公老虎给她订了家规:晚归,跪搓衣板;看别的男子一眼,跪搓衣板;敢给老公发火,跪搓衣板!废物女主奋起:我要重振妻纲!公老虎:你说什么?废物秒变狗腿:没什么,只是觉得搓衣板太旧,该换换了。ps:新文开坑,希望各位帅锅美女手下留情,作者菌很玻璃心,人参公鸡会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