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1800000003

第3章 礼集(2)

论气喘上逆 论双蛾 论肾虚大吐 天师曰∶凡逆症甚多,不止厥症一门也。如气喘而上者,逆也,人以为气之有余也,殊不知气盛当作气虚,有余认作不足。若错认作肺气之盛,而错用苏叶、桔梗、百部、山豆根之类,去生便远。方用人参一两,牛膝三钱,熟地五钱,山茱萸四钱,枸杞子一钱,麦冬五钱,北五味一钱,胡桃三个,生姜五片,水煎服。(〔批〕安喘至圣丹。雷公曰∶妙极。然天师止言肺经之虚、肾水大耗之气喘也,而未尝论其肾火之逆,挟肝气而上冲之气喘也。虽其症轻于肾水大耗之病,而气逆作喘则一也。病甚则有吐粉红之痰者。此肾火炎烧,肺经内热,不能克肝,则木寡于畏,龙雷之火愈为升腾,法当清其内热。方用地骨皮一两,沙参一两,麦冬五钱,白芥子二钱,白芍五钱,甘草三分,桔梗五分,丹皮二钱,水煎服,方名清热止喘丹。此方之妙,妙在地骨以清骨髓中之内热,沙参,丹皮以养阴,白芍以平肝木中之火,麦冬以清肺中之火,加甘草、桔梗引入肺经,则痰嗽自除,而气喘亦定,孙真人曰∶何论之奇辟乃尔,我有一奇方以附后。)此方绝不去治肺经,而正所以治肺也。盖人生肺气,夜卧必归气于肾中,此母居子舍之义也,今因色欲过度,肾水大耗,肺金日去生之。久之,则不特肾水虚,而肺金亦虚。譬如家有浪子,日费千金,母有积蓄,日日与之,倾囊倒箧,尽数交付其子,后将安继?是子贫而母亦贫矣。一遇外侮之侵,将何物解纷?而外侮又复恐吓之,逃之子舍,以避其锋;而子家贫乏,无以奉母,又必仍复还家,以受外侮之凌逼,势不至不死不已。今肾水既亏,而肺金又耗,外受心火之伤,中受肝木之横,脾土又下,不来生水,则转辗难藏,于是仍返而上喘。幸有一线元阳未绝、所以不死。苟不大剂急救其肾,使贫子来偷窃,又何以肺金有养哉。况贫子暴富,不特母家亦富,而外侮亦不敢欺凌矣。此不治肺而正所以治肺也。或疑人参乃肺脾之药,既宜补肾,不宜多用人参。不知肾水大虚,一时不能骤生,非急补其气,则元阳一线必且断绝。况人参少用则泛上,多用则下行,妙在用人参至两许,使能下达病源。补气以生肾水。药中熟地。山茱萸之类,同气相求,直入命门,又何患太多之病哉。若病重之人,尤宜多加,一两尚欠也。但喘有不同,有虚有实。初起之喘多邪实,久病之喘多气虚,邪实者,喘必抬肩;气虚而喘者,微微气急耳。余所论乃久病之喘。若初起之喘,若四磨、四七汤。得一剂即止。此病逆而药亦逆之也。

张公曰∶肺金补子之义,已讲透彻无遗,余再出一论以广之。肺气既弱,自然不能克木,肝木无制,必然气旺,气旺必来凌脾胃之土。脾胃即受制于肝木,则何能来生肺金耶。方中十剂之中,或间加柴胡五分、白芍五钱、熟地倍加一两,同前方煎饮,未必无小补也,盖欲平肝,自必旺其土,土旺则金有不生者乎。此亦反治之义耳。

天师曰∶更有人病双蛾者,人以为热也。喉门肿痛,痰如锯不绝,茶水一滴不能下咽,岂非热症,然而痛虽甚,至早少轻;喉虽肿,舌必不燥∶痰虽多,必不黄而成块。此乃假热之症也。若以寒凉之药急救之,下喉非不暂快,少顷而热转甚。人以为凉药之少也,再加寒凉之品,服之更甚。急须刺其少商之穴,出血少许,喉门必有一线之路开矣。急以附子一钱,熟地一两,山茱萸四钱,麦冬三钱,北五味三钱;牛膝三钱,茯苓五钱,煎服,(〔批〕消火神丹。)下喉一声响亮,其火势热症,立时消散。盖少阴之火,直如奔马,凡人肾水大耗者,肾中元阳不能下藏。盖无水以养火,而火必上越也,日日冲上,而咽喉口小,不能任其出入,乃结成肿痛,状似双蛾,实非双蛾也。方中妙在用附子辛热之药,引尤雷之火下藏于窟宅。夫龙雷之火,乃相火也,喜水而不喜火,故药中熟地、山茱之类,纯是补阴之味,使火有所归而不再沸。此因其逆势而逆导之也。

喜水而不喜火。喜水者,喜真阴之水也,而非寒凉之水不喜火者,不喜邪气之火也,而非辛热之火。

日重夜轻,治之最易。用山豆根三钱,半夏一钱,桔梗三钱,甘草一钱治之。一剂立愈,而非逆症可比耳。

张公曰∶阴虚双蛾之症,余更有治法。用附子一钱,盐水炒成片,用一片含在口中,立时有路,可以用汤药矣。后以八味丸一两,白滚水送下,亦立时而愈,可与岐天师方并传。

天师曰∶更有大吐之症,舌如芒刺,双目红肿,人以为热也。不知此乃肾水干槁,火不能藏,水不能润,食入即出耳。法当用六味地黄汤,一料煎服,恣其吞饮,则余火下息,而饮食可入。盖胃为肾之关,胃中之火,必得肾中之水以润之。肾水耗,不能上润脾胃,则胃火沸腾,涌而上出,以致双目红痛,舌如芒刺也。但此症时躁时静,一时而欲饮水,及至水到,又不欲饮,即强饮之,又不十分宽快,此乃上假热而下真寒也。理宜六味汤内,加附子、肉桂,煎汤与饮,始合病源。而今止用六味地黄汤者何?盖肾虽寒而胃正热。温肾之药,必经过胃经,热性发作,肾不及救,而胃反助其邪火之焰,则病势转添。不若竟用六味地黄汤,使其直趋肾宫,虽经过胃中,不致相犯,假道灭虢,不平胃而胃自平矣。此亦逆治之法也。(〔批〕孙公曰∶真绝奇之论。)张公曰∶余立地黄丸,原所治武帝之消渴也,不意可以治此等之症,实有奇功。今又得岐天师畅为发明,将方之功效,尽情表出,余之幸也。不独余之幸也,愿世人留意。此方治上假热而下真寒者,无不神妙,奏功如响,非惟大吐之症宜之耳。

华君曰∶是传予之文,而子之文更多可喜也。然予更有数语,双蛾阴症,最难治而最易治也。不知其窍而最难,知其法而最易。予常为人治此病。用附子一枚,以盐一合,水煮透,令其口含一片,而火势立止。然后以六味汤,大剂饮之,不再发,神方也。

大吐之症,先以手擦其脚心,使滚热,然后以附子一枚煎汤,用鹅翎扫之,随干随扫,少顷即不吐矣,后以六味丸汤,大剂饮之,即安然也。

气喘之症,莫妙用天师方,大剂饮之必生,无他方法也。

孙真君曰∶天师论喘症奇辟,然予亦有方。用人参一两。北五味一钱,麦冬二两,牛膝三钱,胡桃三个,生姜汁三匙,水煎服。(〔批〕天师曰∶妙绝。)此方之妙,妙在麦冬用至二两。盖喘病虽是肾虚,毕竟肺虚不能生肾水也,肾水不能速生,必须补气以生之。然徒用参以补气,未免水亏而火愈旺,今反用麦冬以滋肾水之母,则人参亦从之以生肺,而不去助火矣。肺有养而水自生,又何患火之不能制哉。

往往有气喘而脉微涩者,用熟地一二两,当归六七钱。甘草一钱,治之而愈。此名贞元饮。妇人最多此症。(李子永识。)

内治法

论肺痈 论肝痈 论肠痈 天师曰∶内治者,言人有病在脏腑而治之也。人有肺痈。肠痈、肝痈者,必须从内消之也。然而治法不同。肺痈方∶用元参三两,麦冬三两,生甘草五钱;金银花十两,先用水十碗,煎汤四碗,取二碗浸前药,加水二碗,又煎之,煎一碗服之,二剂即愈。其余汤二碗,再煎二煎。(〔批〕救肺败毒至圣丹,妙。)肝痈方。用白芍三两,当归三两,炒栀子三钱,生甘草三钱;金银花十两,水十碗,煎取四碗∶分二碗泡前药,再加水二碗同煎;渣又加水二碗,同金银花汁两碗,煎一碗服二剂愈。(〔批〕救肝败毒至圣丹,妙。)肠痈方∶用金银花八两,煎水二碗,当归三两,地榆一两,薏仁五钱,水十五碗,煎二碗,分作二服。上午一服。临睡一服,二剂愈。(〔批〕救肠败毒至圣丹,妙。)盖痈生胸腹之内,无不生于火与邪,若外用末药调敷,则相隔甚遥,必须内消为得。然痈势甚急甚大,一怀水何能救车薪之火。故必大剂煎饮,而火邪自散,而痈疡自消。倘日以敷药调治于皮肤之外,或以小剂而求散于汤饵之中,吾见其必死而已矣。

张公曰∶疮疡之疾,发于火邪之盛,其由来非一日矣。欲消其火邪,岂是寻常细小之药所能去乎。故必多用重药以劫治之。然而散邪之药俱耗真阴,多用重用皆能取败。惟金银花败毒而又不伤气,去火而又能补阴,故必须此品为君。但此品性纯而正,乃正人君子也。譬如正人君子,必同群攻击于群小之中,始不至偾事而召祸。所以必多加至十两或一斤,始可取胜于眉睫。然徒籍此一味,又觉势单力薄。或用麦冬以滋肺,或用芍药、当归以润肝,或用地榆以凉大肠、或用甘草以泻火、或用栀子以清热,或加薏仁以去湿;相助成功,各有妙理,非泛然而用之者也。

华君曰∶是传余文,然余更有说。肺痈初起,可用此方;倘已成形,必须外治。用刀刺其肺出脓血,而后以神膏敷其口则愈,否则有性命之忧也。想天师后必传方,兹不赘耳。后无传,予当传子。肝痈不可用刺法,须用内消内散。

肠痈之症,此方最妙,但亦治初起之病也。久则内必出毒,更当另用奇方,以助其溃脓。方用生甘草三钱,金银花二两,地榆一两,当归二两,牛膝一两,乳香三钱,没药三钱。水先煎甘草五味,取一碗,调乳香、没药末三钱饮之;渣水再煎一碗,又调乳香、没药末三钱饮之。大约早服头煎晚服二煎,二剂必全好矣。(〔批〕清肠消毒丹)。此天师传予而未传子也,意者留以待予耶,不然,何各以尽言,独此方尚未传完耶。

岐天师曰∶是留之以待华君传子也。

外治法

论阳症痈疽 论阴症痈疽 天师曰∶人有背生痈疽,或生于胸腹之间,或生于头面之上,或生于手足之际,皆是五日之内,犹当内散∶五日之外,必须动刀。内散方∶金银花四两,蒲公英二两,生甘草二两,当归二两,天花粉五钱,水煎服。一剂即消,二剂全愈,不必三剂。金银花专能内消疮毒,然非多用则力轻难以成功;生甘草一味已足够毒,况又用之于金银花内,盖足以散邪而卫正∶蒲公英阳明经药也,且能散结逐邪;天花粉消痰圣药;当归活血,是其专功。血不活所以生痈,今血活而痈自愈。此方之所以奇而肆也。(〔批〕消毒神圣丹。)倘若不曾服过败毒之散。以致成脓奔溃,外口必小,而内宅自大。譬如贼居深山,关隘必窄,而其中巢穴,自必修广。

若不直捣其坚。则延蔓无已,势必民化为盗。故须用金刃,去其口边之腐肉,使内毒之气不藏。刀用三寸长,阔止三分,两边俱利,其锋浓半分,少尖一边。手执定,眼看定,心注定,一刀横画,一刀直画。

人必少厥,不必惊惶,少顷自定。后以末药敷于膏药之上贴之,大约一个膏药,敷末药二钱,粘贴即止痛,败脓尽出。一连三日,即消尽矣。内用煎方∶当归一两,黄 五钱,人参一钱,荆芥一钱。金银花二两,生甘草三钱,水煎服,二剂可已,不须多服。(〔批〕败毒圣神丹。)此治阳症疮疡之法也。阳症疮痈,必然突起寸余,其色红肿发光,疼痛呼号者是。若阴症痈疽,内消之法,与阳症同治,至于破溃之治法,绝不相同。大约阴症痈疽,其色必黑暗,痛亦不甚,但觉沉沉身重,其疮口必不突起,或现无数小疮口,以欺世人。急用附子三钱,人参三两,生黄 三两,当归一两,金银花三两,白芥子二钱治之。麦冬可加三钱,元参不可用也。(〔批〕散寒救阴至圣丹)总阴症宜用温热散之,不可用寒凉解之也。外用膏药,加生肌末药五钱贴之,一日两换始可。盖阴症痈疽,多生于富贵膏粱之客,功名失志之人。心肾不交,阴阳俱耗,又加忧愁抑郁,拂怒呼号,其气不散,乃结成大毒。无论在背在头,在腹在胁,在手在足,俱是危症。若服吾药,又用吾膏药,无不生全。盖阳症可以凉解,而阴症必须温散也。膏药方开后∶金银花一斤,生地八两,当归三两,川芎二两,牛膝一两,丹皮一两,麦冬三两,生甘草一两,荆芥一两,防风五钱,黄 三两,茜草根五钱,人参五钱,元参五两,用麻油五斤,煎数沸,将药渣滤出,再熬,将成珠;入后药∶广木香一两,黄丹二斤,炒飞过去砂,没药一两,乳香一两,血竭一两,象皮为末五钱,麝香一钱,各为细末,入油中,少煎好,藏瓷罐内用之。每一个用一两,大约发背疮必须用一两,其余疮口,量大小用之。(〔批〕阴阳至圣丹。雷公曰∶何论之妙而方之奇也。)末药方∶人参一两,冰片一钱,乳香去油三钱,透明血竭五钱,三七末一两,儿茶一两,水飞过去砂,川倍子一两,藤黄三钱,贝母二钱,轻粉一钱,各为绝细末,以无声为度。此膏药与末药,神奇无比。发背外,其余疮口,不消二个,阴症不消三个。秘之。(〔批〕阴阳至圣丹。孙公曰∶真奇方也。)张公曰∶疮疡吾方已传之矣,可附于末。

痈疽最难治,外尚未现真形,内已先溃大穴。古人云∶外大如豆,内大如拳,外大如拳,内大如盘,信不爽也。

凡人一见背有疮口外现者,不可小视之,急用蒜切片一分浓,贴在疮口上,用艾火烧之。痛者烧之不痛,不痛者烧之知痛而止,切不可不痛即止,而痛者亦止也。此法最妙,世人不识,而我特表而出之,以治发背之初起者。盖一经灸之,则毒随火化,以火攻火,又何疑焉,愿世医留意。

同类推荐
  • 破阵乐

    破阵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亨利四世下篇

    亨利四世下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民公案

    新民公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填词浅说

    填词浅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二十八夜叉大军王名号

    二十八夜叉大军王名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凌霄之上

    凌霄之上

    王雄觉醒前世记忆,重掌人间权柄,携千军万马,发大杀机,重蹬仙界旧地,征伐四方仙神,斗转星移,天翻地覆!
  • 异化天虫

    异化天虫

    延续YY,崇尚幻想,在幻想中将YY进行到底。王浩,一个性格散漫开朗的普通青年,偶然穿越到修真界一只被疯狂追杀的虫子身上,为救一名少女再次来到一个更加奇异的世界。在经过几次偶然奇遇、进化获得强大力量,与一神秘美艳女子邂逅之后,他开始了组建亡灵军团,打造异界魔兽帝国,探寻未知进化的奇异之旅。在这个奇异世界里的魔族和神族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神秘存在?看主角如何成为新一代的宇宙引领者,纵横寰宇、异化无极。出云臂现,碧水寒冰!赤炎臂现,烈焰惊天!探索虫子的惊天秘密,追寻进化的强大力量。——————————————————朋友帮建个群欢迎大家加入:27198387加入注明:虫虫——————————————————第一次写书缺憾多多,请大家多支持,多提意见,谢谢!
  • 鸟尽弓藏

    鸟尽弓藏

    有些人看见死人会很开心,有些人看见一个可以让任何一个人变成死人的人,就会更开心,韦行规只是个很平凡的人,他唯一的一个好处也就是能让很多比他更平凡的人都变成死人。他十八岁的时候开始做杀手,一张精寒铁弓,百步穿杨。没有人知道弓也能杀人。有时候欲望能让你了解从来没有了解过的事情,正因为韦行规有杀人的欲望和冲动,在韦行规享受弓弦拉破韩辟咽喉的快感的同时,他才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
  • 我还能陪你到天亮

    我还能陪你到天亮

    乔语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嫁给了一个恨她的男人。婚后两年,她日夜守候,费尽心思地讨好,却换来他一句:“离婚,你已经没有利用价值。”她被他赶出家门,意外得知怀孕三月,满心欢喜地想要跟他分享这个好消息,却撞见他和其他女人颠鸾倒凤。那个被她放在心尖上的男人,亲手将她推下楼梯……她失去孩子,如他所愿地在他眼前消失无踪,那个曾经对她厌恶至极的男人,忽然像是疯了一般,满世界地找她……
  • 藏传佛教认识论

    藏传佛教认识论

    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
  • 1、2、3——死(长篇推理小说三)

    1、2、3——死(长篇推理小说三)

    翌日上午九时,我被谷口菊子的电话叫醒。“早上好,承蒙你们的安排,我高枕无忧地睡了一夜。最近我一直没有睡过这么好的觉。”“那太好了,您用过早餐了吗?”“刚才到餐厅吃过了,吃的烤面包、玉米饼、腊肉、桔子汁、咖啡……请问,我难道一步也不能离开房间吗?”我对她的食欲之大感到惊讶。看来她的情绪已恢复正常。我放心了。
  • 妃常穿越

    妃常穿越

    穿越到异世王朝,成为绝色王爷妃。初次结合,两人却互相看不顺眼,他想诱她,她要自由。可是,冤冤相报,他们就是上辈子的冤家,总要在这一次有个了结。宫斗、宅斗,助他夺江山、安四夷!却不小心爱上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热血难凉1

    热血难凉1

    这是一本让人读起来热血沸腾、读后又掩卷深思的青春武侠杰作。一个脑后长有反骨的年轻武者李响,不愿向权势妥协,在濒死之际,得一紫靴高人指点:只要找到七个脑后同样生有反骨者,必将成就功名大业。武者李响和所有年轻人一样,热血、叛逆、充满改造世界、成就自我的斗志和理想。他先后找来逃婚女、小差役、关外狼孩、唐门逆子……手提刀剑、踏入血腥江湖……与我们理解的武侠不同,本书着重描述了关于自我追寻和不向世俗低头的精神。对于青春叛逆思想的阐释深入骨髓,震撼年轻人的心。你想象中的武侠的世界,本该如此洪烈,就该如此深刻。
  • 将军,别追我

    将军,别追我

    她温婉善良,知书达理,却被爱人亲手害死。听说仇人娇妻美妾,儿女成群。听说至亲孤苦无依,不得好死。她不甘心!推翻!重来!!今生,衣袂生风,款款而来,一颦一笑绝代风华。一管笛子惑人心智。三枚铜钱定人生死。这一世,就算逆天而为,也定要将负她的人踩在脚下,搅的这万里河山,风云色变!
  • 抢人

    抢人

    下午五点之前,王关吉就驱车一百公里赶到了平湖县城。他在城里转了几圈,找到一家很上档次的酒店,定了个单间。看看表已经五点多了,就掏出手机给沈燕子打电话。然而,电话没有人接。王关吉想是不是自己拨错了号码,摁一下重现键看看,并没有错。他想,不会错的,因为自己已经对这号码烂熟于心。没有人接,大概是沈燕子还没下班。于是就等。服务员小姐给他和司机沏上茶,自作主张地打开VCD,想让她的客人欣赏一会儿音乐,却被王关吉喝令关上了。他想,这小姐真是不识相,她不知道我正考虑事儿呢。这事儿那么重要,不好好考虑考虑怎么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