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曰∶汗孔谓之鬼门,故盗汗不止,久久令人丧魄。考名方五首,而治盗汗之法,大可知矣。临证而权度其宜焉可也。
当归六黄汤
当归 生地黄 熟地黄 黄芩 黄连 黄柏各等分 黄 倍用阴虚有火,令人盗汗者,此方主之。
醒而出汗曰自汗,睡去出汗曰盗汗。自汗阳虚,盗汗阴虚也。曰有火者,谓其证有面赤、口干、唇燥、便赤、声音重、脉来数也。然阴虚所以盗汗者,阴虚之人睡去,则卫外之阳乘虚陷入于阴中,表液失其固卫,故 然而汗出。人觉则阳用事,卫气复出于表,表实而汗即止矣。当归、熟 ,养阴之品也。黄芩、黄连,去火之品也。生 、黄柏,可以养阴,亦可以去火。而黄 者,所以补表气于盗汗之余也。是盗汗也,与伤寒盗汗不同。伤寒盗汗是半表半里之邪未尽,杂证盗汗则阴虚而已。彼以和表为主,此以补阴为主。明者辨之。
黄六一汤
黄 (六两,炙) 甘草(一两,炙)虚脱已后盗汗者,此方主之。
虚脱者,阴虚而形气将脱,如大病之余,新产失血之后也。斯时也,更有盗汗,宁不复伤其气血乎?故用黄 七之六,甘草七之一,大补其气而汗自止。或问∶何以不用养血之药?余曰∶太极之妙,阴生于阳,故无形能化有形,无形者气,有形者血耳。若虚脱之际,而责养阴之药以固脱,是以阴及阴,二女同居,乌能卫外?
正气汤
黄柏(炒) 知母(炒,各二钱五分) 甘草(炙,五分)此治阴虚有火,令人盗汗之方也。
阴虚,则阳独治,故令有火。火益亢则阴益亏。阴亏则睡去之时,卫外之阳乘虚而入,卫虚无以固表,故令盗汗。经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故用黄柏、知母苦寒质润之品以主之,苦能泻火,寒能胜热,质润能滋阴。佐以甘草者,和其阴阳耳。
麦煎散
知母 石膏 人参 白茯苓 赤芍药 滑石 葶苈 杏仁 地骨皮 麻黄根 甘草共为末,浮小麦煎汤调下二钱。
湿热内淫,肺病喘急,以致皮毛之气不充,令人盗汗,四肢烦疼,肌肉消瘦者,此方主之。
《内经》曰∶肺主皮毛。《灵枢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今肺以喘而虚,故皮毛之气不充,气不充,则腠理失肥,开阖失宜,而令盗汗。是方也,滑石、茯苓,可以泻湿;石膏、知母,可以消热;杏仁、葶苈,可以泻喘;人参、甘草,可以益肺。地骨皮、赤芍药,可以去热于里。麻黄根、浮小麦,可以止汗于表。
柴叶
此物能主五脏之风热。故焙干研末,空心米饮调服,能止盗汗,人所罕知。
叙曰∶积聚症瘕,夫人心腹之疾也。凡有此疾者,宜与明医攻疗之。失而不治,复协他邪,不可为矣。譬之奸人蠹国,乘人之危而利之,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尔。
倒仓法
以肥嫩黄牯牛肉三十斤,切成小片,去筋膜;取长流水煮糜烂,以布滤去渣滓,取净汁,再入锅内慢火熬至琥珀色,则成剂矣。令病者预先断肉食淡,前一日不食晚饭,设密屋一间,明亮不通风处行之。置秽桶瓦盆贮吐下之物,一瓷瓶盛所出之溺。令病者入室,以汁饮一杯,少时又饮一杯,积数十杯,寒月则重汤荡而饮之,任其吐利。病在上者,欲其吐多。
病在下者,欲其利多。病在中及在上复在下者,欲其吐利俱多,全在活法而为之缓急多寡也。
视所出之物,必尽病根乃止。吐利后必渴甚,不得与汤,以所出之溺饮之,非惟可以止渴,抑且可以荡涤余垢。行后倦怠觉饥,先与稠米饮,次与淡稀粥。三日后,方可与菜羹。调养半月或一月,自觉精神涣发,形体轻健,沉 悉能去矣。自后须忌牛肉数年。
丹溪云∶牛,坤土也。黄,土之色也。此以顺为性,而效法乎干以为功,牡之用也。肉者,胃之乐也,熟而液,无形之物也,横散入肉络,由肠胃而渗透肌肤毛窍爪甲,无不入也。
积自非刮肠剖骨之神妙,可以铢两丸散,窥犯其藩墙户牖乎?肉液之泛溢,肠胃受之,其浓皆倍于前,有似乎肿。回薄曲折处,肉液充满流行,有如洪水泛涨,其浮槎陈朽,皆推逐荡漾,不可停留。在表者,因吐而汗,其清道者自吐而涌,浊道者自泄而去,凡属滞碍,一洗而尽。牛肉全重浓和顺之性,盎然涣然,润泽枯槁,补益虚损,宁无精神涣发之乐乎?正似武王克商,散财发粟,以赈殷人之仰望也。其方得于西域之至人,凡人于中年后,行一二次,亦却疾养寿之一助也。
又尝与人书曰∶全在自饮轮回酒十数杯,以却逐余垢,迎接调匀,新宿营卫,使脏气肓膜生意敷畅,有脱胎换骨之功也。多嫌其秽,因致中辍,而功亏一篑。若非明物理造化者,其肯视为美酝良味乎!
肥气丸息贲丸伏梁丸痞气奔豚丸五方总考
东垣,百世之师也。其制肥气丸以治肝积,制息贲丸以治肺积,制伏梁丸以治心积,制痞气丸以治脾积,制奔豚丸以治肾积,率以攻下温热之品类聚为丸,夫五脏积气,辟在肠胃之外,而用巴霜、浓朴辈峻剂以攻肠胃之内,非其治也。人皆曰东垣方,余直以为非东垣之剂也。借曰东垣为之,则无《脾胃论》矣。明者辨之。
肥气丸息贲丸伏梁丸痞气奔豚丸五方总考
《三因》散聚汤
半夏 槟榔 川归(各四分) 大黄(酒浸) 陈皮 杏仁 桂心 茯苓(各一钱) 甘草附子 川芎(各五分) 枳壳 浓朴 吴茱萸(各一钱五分)聚气在六腑,随其上下,发作有时,令人心腹 痛,攻刺腰胁,少腹 胀,大小便不利者,此方主之。
上件皆六腑之病也。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积者五脏之邪,聚者六腑之病也。是方名曰散聚者,所以散六腑之聚气耳。盖中气之道,热则施张,施张弗聚也。寒则收引,收引则气斯聚矣。故桂心、附子、吴朱萸辛热之品也,半夏、陈皮辛温之品也,川芎、当归、杏仁辛润之品也。辛则能散聚,热则能壮气,温者能和中,润者能泽六腑。乃茯苓、甘草之甘平,可以使之益胃。而槟榔、枳壳、浓朴、大黄,则皆推陈之品也。
肥气丸息贲丸伏梁丸痞气奔豚丸五方总考
伏翼屎
此即天鼠之粪也,又名夜明沙。古人治血积,每用水蛭、虻虫辈,以其善吮血耳!然其性毒,人多患之。而伏翼屎者,食蚊而化之者也,蚊之吮血,不减蛭、虻,故亦可以攻血积。
《
古方治积聚药总考
古方有用曲、 者,化水谷也、用 砂、阿魏者,去肉食也、用陈皮、紫苏、生姜者,化鱼蟹也。用丁香、桂心者,腐果菜也。用牵牛、芫花者,攻水饮者。用三棱、鳖甲者,去症瘕也。用附子、硫黄者,除痼冷也、用水蛭、虻虫者,攻血块也。用木香、槟榔者,攻滞气也。用雄黄、腻粉者,攻涎积也。用礞石、巴豆者,攻痰食也。甘遂、甘草并用者,假其相战以去积也。但立方之人,未入神妙,鲜有不类聚群毒以为丸者,此之谓猎不知兔,广络原野,冀一人获之,术亦疏矣。今考古人神异数事于下,以广见闻。
古方治积聚药总考
蛲瘕
《史记》曰∶临 女子薄吾病甚,众医以为寒热笃,当死。臣意诊其脉,曰蛲瘕,为病腹大,上肤黄粗,循之戚戚然。臣意欲以芫花一撮,即出蛲可数升,病已,三十日如故。病蛲得之于寒湿,寒湿气郁笃不发,化为虫。所以知薄吾病者,切其脉,循其尺,索刺粗而毛美奉发,是虫气也。其色泽者,中脏无邪气及重病。昆谓仓公以病蛲得之寒湿者,谓寒水湿土之气也。寒水湿土之气,郁极而不能宣发,则化为虫,所谓湿热生虫是也。芫花气身寒而味苦辛,有毒,能下十二经之水而攻积聚,故能下水土生化之蛲。
古方治积聚药总考
鸡子致积
北齐褚澄,善医术,建元中为吴郡太守,民有李道念者,以公事至郡。澄遥见谓曰∶汝有奇疾。道念曰∶果得冷疾五年矣。澄诊其脉曰∶非冷也,由多食鸡子所致。令取蒜一升,服之即吐物如升许,涎裹之动,抉涎出视,乃一鸡雏,翅距已具而能走。澄曰∶未也,盍服其余?从之,又吐十三枚,疾乃瘳。昆谓蒜性辛热,可以壮气,正气壮,则病邪不能容,故上涌而出,乃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之象。经曰∶壮者气行则愈,怯者着而成病。此之谓也。
古方治积聚药总考
发瘕
刘宋时,徐文伯者,徐嗣伯之兄也,笃好医术。宫人有患腰痛牵心者,发则气绝,众医以为肉瘕。文伯视之曰∶此发瘕也。以油灌之,即吐物如发,引之长三尺,头已成蛇,又能摇动,悬之柱上,水尽沥,惟余一发而已。昆谓发者,血气之余也,入腹成蛇者,乃无情而化有情,离形而自成形也。无情而化有情,一腐草可以为萤,离形而自成形,一折枝可以植林。文伯治之以油者,投其先天之宜也,油性善泛,故哇之而出矣。或问∶文伯何以便知其为发瘕?余曰∶人患艺弗精耳,精艺自然入神。
古方治积聚药总考
蛇瘕
隋有患者,尝病吐食,医作噎气、膈疾、翻胃三疾治之,无验。任度视之曰∶非此三疾,盖因食蛇肉不消而致斯病,但揣心腹上有蛇形是也。病者曰∶素有大风,常求蛇肉食,风稍退,复患此疾矣。遂以芒硝、雄黄治之愈。芒硝取其软坚、雄黄解其蛇毒。此《本草》之论,世人之所共识也。
古方治积聚药总考
鳖瘕
宋有温革郎中者,自少壮健无疾,执不信医,见方书有云食鳖不可食苋者,故并啖之。
自此苦腹痛,每作时,几不知人,始疑鳖苋所致,而未审也。复以二物令小苍头并食之,遂得病与革类,而委顿尤剧,未几遽死。舁其尸置马厩,未敛也,忽小鳖无数自上下窍涌出,散走厩中,惟遇马溺辄化为水。革闻,自视之,掊聚众鳖以马溺灌之,皆化为水。革乃自饮马溺,其疾亦愈。巢元方亦谓有患鳖瘕者死,其主破其腹,得一白鳖,鳖乃活,有乘白马来看者,白马遂尿随落鳖上,即缩头,乃以马尿灌之,随化为水。昆谓鳖苋并啖而成瘕者,苋能回鳖之生气故也。瘕成遇马溺而化者,象数克之故也。昔尼父系《易》,系鳖于离,以其外刚内柔,肖其象也。故鳖瘕者,离象;马溺者,坎象也。离为火,坎为水,天地变化,坎离交媾,则火涵乎水,水涵乎火,而鳖生于水,各正性命,象数相制,则火仇于水,水制其火,而鳖瘕化于马溺。然马溺能化鳖瘕,而不能化鳖者,气生者可化,形生者可死而己。他溺不可化,而惟马溺能化者,马得干之刚,其气悍味浓,非凡溺可例故耳!
古方治积聚药总考
京三棱
《本草》云∶昔有人患症瘕死,遗言开腹取之。如其言,得块干硬如石,文理有五色,人谓异物,私取削成刀柄,后因以刀刈三棱,柄消成水,乃知此可疗症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