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4100000028

第28章

十回向品(从二十五经一半尽三十三经)

第六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回向。长行中亦二。谓位行位果。行中亦三。谓牒释结。今初牒名征起。谓所修事善皆悉顺入坚固法性故。下文云。则为随顺真实住。本分名入一切平等善根。入即随顺。平等即坚固。平等之理不可坏故。若顺等理则顺诸善根故。下文云。则为随顺佛住等。又本业云。习行相善无漏善而不二故。名随顺平等一切善根。此则不唯事顺于理。理事相顺受平等名。如此平等方名坚固。此约所回善根。及所向实际。以立斯名。亦可名为坚固之善根。坚固即善根。若以随顺望坚固。善根亦通二义。即以无碍善根而为其性。第二依征广释中二。先明行所依身。二具足下依身起行。前中复二。先明得位。后显具德。今初。菩萨行檀之身。随宜万类故置或言。而偏语王者。一则在家是施位故。二难舍能舍举胜策劣故。三者菩萨多为王故。以菩萨位唯有二种。一者法王。二者人王。法王教化人王摄化。具菩萨戒处处为王故。发号施令无敢违故。具能施物遂所求故。帝者主也。王者王也。临者治也。御亦主领千乘之国。即称为大。下言为转轮王。则以一洲已去可称为大。二威德下显具德中二。先统领自在德。后菩萨下正报殊伦德。今初。有十二句。初二句总。有威则下必畏之。有德则下必怀之。故令名振。次凡诸下十句别。初句释威。祖父之仇曰怨。四夷有土曰敌。由威被故敌归怨顺。次发号下释上有德。依正施令物可则也。执持一盖等兼释临御。一盖有三。一则无私万物故。二等教十善故。下施盖中云。为令众生得自在盖。能持一切诸善法故。三慈悲盖。大光王云。如诸菩萨为高盖。慈心普荫诸众生故。以离垢缯释为帝义。于法自在释为王义。不刑已下双显威德。谓不以刑戮征罚之威。但令感德从化。则威而不猛也。又加苦曰刑。削夺为罚。导之以德义莫敢不服。则庶人无刑。齐之以礼乐。莫敢不敬。则大夫无罚。次以四摄下。显是菩萨拣异世王为转轮王。结成有位。一切周给。结有大财即财位果。二正报殊伦德。初句结前义兼生后。有大眷属下具七种果。一宗族果。二离众过失。不亢不骄发言诚实。见者无厌。有慈有慧人所信顺。即信言果。三福德已下显大色果。四获那罗延坚固之身。显寿命果。五大力成就等显大力果。六得清净业。谓得大念慧成就总持。曾事不忘未萌先觉。由斯有上名振天下。即声誉果。七离诸业障显人性果。有业报障非丈夫故。兼上财位具八异熟。是增上生。如是自在是大势生。第二依身起行中三。一明随相回向。二明离相回向。三释回向名。初即回向菩提。及向众生。次即回向实际。后段通二。又初是广大回向。次甚深回向。后兼深广。今随相中分三。初总相标列善根回向。二佛子菩萨摩诃萨随所施下。依标广显善根回向。三佛子菩萨摩诃萨随诸众生下。总结多门善根回向。今初亦三。一列所施物。二其中下辨所施田。三佛子下显行所依心。今初初句总。或施下别。别中若望下。回向应为六十。若直就文数都八十事。初从饮食至床座。为一十。以床座但通是一床。下文别施座故。次房舍至盖为二十。伞至顶髻为三十。以王位为重。为明外财施竟故。结云乃至王位。下文自有王位。后回向中此次后无故。次眼至足为四十。血至肠为五十。厚皮至救损他形为六十。示佛兴至邑为七十。从聚落至终为八十。救狱囚中虽有妻等四事。但为一救囚之行耳。于中前二十七事是外财施。次救狱囚。一兼于内外代囚命。下二十九事唯明内财。下诸门中或兼内外。或但是外可以意得。又前二十七施无乐者。是为慈行。救囚代命等为大悲行。余或通二行。若通相辨皆兼二行。又代命救残害男形。是无畏施。断杀有二。若望所杀是无畏施。若望能杀。令持五戒是为法施。告示佛兴即是法施。财施可知。又此等既并是法门。俱通三施。二所施田中等皆施与者。不拣贤愚等故。悉令满足者随所求故。三显能施回向之心者。望前是能施之心。故云如是施时发善摄心。望后是能回向心故。云发善摄心。悉以回向。故下诸门回向之内皆以此心贯之。文中二。先总明。后所谓下别显。于中所摄有五。总收上来能施所施。及以施物。言善摄者释随顺义。谓此菩萨若行于施回向之时。于自他五蕴等心无住著。不令驰散故云善摄。如此则与实际相应。便能随顺坚固善根。谓舍住著故随顺施善。无异求故随顺戒善。忍深理故随顺忍善。离色相故随顺进善。不驰散故随顺定善。了无生故随顺慧善。如是乃至一切由顺实际。任运顺于一切称性之善。第二依标广显中。粗相望前略有五异。一伞二顶前有后无。舍宅一种前无后有。即有无异也。二前以法导化。即后禁杀令住五戒。即名字异也。三承事供养前合。后开象马等事。前开。后合。即开合异也。四后文舌居牙齿之后。眷属居妻子之前。骨居肠下。饮于食后。即前后异。五前略后广。其文非一也。余皆大同。然其都门但有六十。由开合故。谓十二段。二二相合。一象马。二幢幡。三宝冠明珠。四耳鼻。五牙齿。六手足。七髓肉。八厚薄皮。九手足指。十僮仆。十一园林。十二妻子。复有二段各五事合。谓一肠肾肝肺四事。及大小肠。合一回向二王位邑聚落宫殿合一回向。故下文。云国土一切诸物。即斯五事都十四门。合二十事。虽缺二事而加二事。谓舍宅及开承事。与供侍别故有六十门。昔光统师。以后都门束前标中。亦唯六十。成一百二十门。皆有十善成千二百。以七施乘之。成八千四百。一一具十回向成八万四千。言七施者。随相有六。谓心有三种。即三时。喜事有三种。即是三轮。入理有一。即照三轮空。又以七圣财乘之。亦得如一施行有八万四千。余一一行皆亦如是。此上且约法门非无有理。若散说者行相无量。如施资具及大会等。不可言一故。次标。云无量无边。后都结。云阿僧祇物。实则皆是法界大缘起门。普贤无碍自在之行故。以一切所有施于一田。一切皆尔。一微尘处即施一切众生。遍法界皆尔。一刹那中顿成此行。尽前后际亦尔。此一菩萨满法界身。备起此行仍有纯杂。若以纯门于一施眼遍上时处。唯见施眼十方无边。初后无际余门如虚空。杂则随一施眼具足诸门。余亦如是。纯杂无碍重重无尽。故知六十八十乃举其大纲耳。文中二。初总标施行。成回向行无量之义。已如上辨。第二所谓下一一别显。六十门内一一皆四。一施行。二回向行。三双结二行。四回向所为。若缺所为则但有三。亦可合后二段为双结所为。此科宜记。下有广略至文当知。若具四段门前多不科判。今第一施食以食为世命。贵贱同依故首明之。文但有三。先明施行。言其心清净者。离施过故。谓不求名利果报为怖畏等而行施故。不贪著者是无贪思。无顾吝者是无悭思。又施时无贪著。施已无顾吝。随所施行与众生共兼于事理。名为具足。此心在初亦贯下诸段。二愿一切下回向行。然其所愿。正为众生令得成佛。即向菩提也。下皆准之。然阿含唯识等说世间食。总有四种。一触。二思。三识。四段。说出世食有其五种。一禅悦。二愿。三念。四解脱。五法喜。今翻四成五。一翻思食成智慧食。即是念食。念慧邻故。二无所贪下。翻于触食以成法喜。触以摄受喜等能为食事故。但愿法喜。其出离食即解脱食。总离四故。三智慧充下。翻于识食以成禅悦。禅则不动故。以法坚住引生功德故。摄取善根能除烦恼故。二身清净并如识食能执持故。四哀愍下。大悲愿力现受段食。今云抟者尚依古译。三是为下双结二行。第二施饮中亦三。初施行。二以此下回向行。于中先牒前起后。后所谓愿一切下别。显愿相下皆仿此。然望食虽异不离五食。望水虽异多同水用。故所愿事。或翻或顺。或敌体相似。或流类以明。不全克定。文中。一如饮无间易得充足。饮法精勤速具大道。余并可知。第三施味文四。加所为故。初施行可知。二以此下回向行中十愿。初愿晋经得上味相。则是三十二相之一。经说佛大牙后有甘露泉。但食入口悉为甘露。约法亦即涅槃。为甘露不死之味。余文并显第四施车乘分三。初施行者。义通马等。以第十六别施车故。回向十愿皆约代步。初一唯果余兼通因。然乘体性通于理智。随义立名。一体性包含。二不可废立。三超劣。四无过。五不历三祇。六十力普运。七兼五度万行。八无漏相应。九发心趣者即名菩萨。第五衣中。瑜伽施衣能感妙色。以衣御寒令颜色润泽故。人新衣成。暂持献佛得无量福。若要期日。数未满而取成取佛物。第六施华文四。初施行中先列施物。后供养下明所施田。下至自身者身为福田。是法器故。依之进道故。故施自身胜施外道无量。回向十愿前七可知。八赤莲华等不遇日光。翳死无疑。菩萨之行必资乎智。涅槃第九云。譬如莲华为日所照无不开敷。九月开青莲华佛智照行。涅槃二十云。譬如月光能令一切优钵罗华开敷鲜明。十约宝华。后二段可知。第七施鬘者。贯华如环而为首饰。或以缨身故。未见则乐见。正见则爱乐。第八施香中。准下涂香十度万行皆香。此偏语戒者翻破戒之秽故。愿有十二。初一总标。次十别显。少同十藏多同智论。随宜不同但案文释。一具持三聚。二不杂外道。三无染心。涅槃经中乃至染环钏声。亦名污菩萨戒。四不犯重故。犯重之人多生悔恨。五设有误犯深惭愧故。如其故犯数犯不生惭愧。深爱著犯见犯是福。名之为缠。六七定共相应故。无惑热常持如初。八九道共相应离断常边。成出世行。十远离二乘。圆修十度。方名不犯菩萨律仪。是智所赞戒。末句结因成果。谓五分之一。第九涂香十度皆有熏发。资长菩提心义。辟除蔽障。俱得称香。第十施床座中初举施行。下第十八别明施座故。晋译此以为床敷深允当也。回向行中十愿。一即第一义天大智证故。二菩提心是贤圣依。三涅槃解脱。四首楞严定名为究竟如。四禅座能发神通。余六可知。十一房舍中。摄取一切诸佛所住。谓圣天梵等。后言不舍佛最上住者。住大寂室余取事类。例可以虚求。十二住处。谓僧坊等。十三施灯。一明施行。于中列其施物。宝灯者如夜光之类。沉水栴檀用和酥油。无量色者。然膏色白。然漆色赤。然油色黄。然檀色绿。如是种种。如是等下明其施意。二以此下回向行。于中先正显回向愿。后辨回向意。前中十愿。然准瑜伽贤首。皆明施灯得净眼报。然灯功德经。烧灯供养大能灭罪生福。令发愿言。当以大海为油。须弥为炷然大灯明。遍佛刹海供养无休。又愿法门之灯大愿为炷等。今文愿中。具身智光并可思准。后菩萨如是下。显回向意三。是为下双结。四如是回向所为。其回向意。诸文应具。大同所为故略不明。十四汤药中三。一施行施药。近果得无病报。如薄俱罗。远得药王树身等。如十大愿中辨。二回向行。言不重发者。经云世医所疗治虽差还复生。如来所治者毕竟不复发。余可知。三菩萨下。双辨二行所为。言金刚围山所不能坏者。如不思议法品。十种大那罗延幢勇健法中。第一说。坚固满足力。亦是彼品中。十力第七名坚固力。不可夺乐者是常乐故。自在坚固身者即金刚身。金刚为内照之实。非唯金色故云自在。十五施器中文四。初施行中三。一所施物。二或施下对田显施圣僧通三乘。三如是下成波罗蜜。二菩萨下明回向行。十愿。一广。二深。三高。四坚。五胜。六净。七果。八悲。九熏闻纳教。十摄法上首。然随施一器即发多愿。未必一器以对一愿。三结四所为可知(从此已下入第二十六经)十六施车中二。先标列财田。后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如是下。随田别显前中三。一总标所施。二奉施下别举福田。于中先辨类。后此诸人下彰其来意因缘故。来者往昔有缘应受施故。三菩萨是时下。别列所施。以明施行问。瑜伽三十九云。若有众生。来求种种能引戏乐。能引无义所施之物。不应与。今施美色岂不相违。又云。施妻子时。不应施与怨家恶人药叉罗刹凶暴业者。今云种种福田。岂皆施与。答能有二。谓必知能为损恼不施无咎。若不委知。但作利安之心施亦无咎。况菩萨能知无染。又同行之女必不生物染。又女能以法而化彼故。故摄论中。有利有染无利无染有染无利。此三菩萨不行。有利无染菩萨乃行。第二随田别显。约五类田则分为五。一一段中文皆具四。今初。施佛。先施行可知。回向行中有二十愿。初十约所施佛田立愿。后十约所施车立愿。并显可知。但云修安乐行者。法华安乐行品说四安乐行。一毕竟空行。经名行处近处。已入于理而履行之。名为行处故。经云。又复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等。虽未入理能远诸恶。亲而近之。名亲近处故。经云。不亲近国王及外道等。为远恶也。观一切法空为近理也。二名身口无过失行。三者心无嫉妒行。四大慈悲行。广如彼说。然安乐者略有二意。一涅槃之果名为安乐。此行能趣即安乐之行。二住此四行则身静神定。身静神定则外苦不干。故称安乐。又常见外道因果俱苦。断见外道因乐果苦。析法二乘因苦果乐。唯有菩萨因果俱乐故。涅槃云。定苦行者谓诸凡夫。苦乐行者谓声闻缘觉。定乐行者。谓诸佛菩萨。因果俱乐名安乐行。三结文中。加及佛灭后。所有塔庙。塔安舍利。庙置形像。塔者正云窣堵波。此云高显。亦曰归宗之所。言所有者不局佛塔故。长阿含说四种人应可起塔。一佛。二辟支佛。三阿罗汉。四轮王。十二四缘经云。八种人应起塔。一佛。其露盘八层已上。余七谓菩萨缘觉四果轮王。次第减一层。轮王唯一层。见一层塔不应礼拜。非圣人故。僧祇律说凡僧亦许起塔。然不得安露盘。令在屏处。谓一持律。二法师。三营事。四德望。今造塔者宜审此文。泛论起塔总有六意。一为表人胜。二为令生净信。三令标心有在。四令供养生福。五为报恩行毕。六生福灭罪。若造佛塔近招梵福。远脱生死故。无上依经。供佛舍利如芥子许。悉得究竟脱生死苦。二施菩萨中有二十愿。前十约所施田发相似愿。后十约所施车发相似愿。并显可知。三施僧。初施行中显十施心。一财无不舍田无所拣。二了事可不。受畜不净不应施故。三净三轮故。四顺檀行故。五因佛有僧佛难遇故。六依僧知佛故。七依僧知教故。八应景慕。九不局一僧。十由教说僧故。二回向行中。有二十愿。亦前十约田。后十约车。其十三云。乘虚空身者。当其无有车之用故。四施二乘中亦四。初施行中言如来势力生者。设是独觉亦由曾习佛法。后道成无佛世故。六七翻彼三生百劫故。二以此下回向行中。亦二十愿多翻劣显胜。前十多翻缘觉乐独善寂等故。无诤有二。一人嫌我行。我则长立等。二观缘无性无乖违故。后十翻声闻。一翻彼小乘。非究竟灭罪之法。彼犯律仪容可忏灭。犯四重禁为不可救。大乘至教无所不灭。佛名经说。一闻佛名。灭无量却生死重罪。涅槃第十云。若犯四禁及五逆罪。若为邪鬼毒恶所持。闻是经典所有诸恶悉皆消灭。又云。犯四重禁不还生者。无有是处。如是等文处处皆有由曾所未闻大经力故。二声闻虽从佛闻未悟深理故。三不能广传故。四望于大乘犹是邪故。所以诸处多说九十五种。别有九十五种外道邪论经。今言九十六者。自有二义。一依萨婆多律说外道六师。各有十六种所学法。一法自学余十五种。各教十五弟子。师徒合论有九十六。二者外道有二。一外外道。即佛法外。二内外道。此复三种。一附佛法外道。起自犊子方广。自以聪明读佛经书。而生一见。附佛法起故。得此名犊子。读舍利弗毗昙自别制义。言我在四句。外第五不可说。藏中佛说此人不异外道。诸论皆推不受名外道也。又方广道人自以聪明读佛十喻。自作义云。不生不灭。如幻如化空幻为宗。龙树斥言。此非佛法方广。所作亦邪人法也。二学佛法成外道。谓执佛教门而生烦恼。不得入理故。智论云。若不得般若。意入阿毗昙即坠有中等。三以大斥小故。七卷楞伽第一云。大慧云何为外道恶见。谓不知境界自心分别现。于第一义见有见无而起言说。又第二云。复有说。言见一切法因作者有。此是涅槃。大慧。彼无解脱。以未能见法无我故。此是声闻及外道种性。于未出中生出离相。应勤修习舍此恶见故。诸大乘诃彼二乘同于外道。非夺方便之意。今合后三总为一类。成九十六。依此义故。发愿永离。七中得目见者。非闻见故。余可例知。五施诸田。初施行中有悲境故。加以拜跪等言。以有劣田重举妙物。最下乞人等如来故。言袨服者。大盛玄黄之服也。二以此下回向行。亦二十愿。施田非一故。但就车发相似愿。其中亦兼所施女等。可以意得。六云十出离道者。即是十地以十度行。出十重障离十粗故。七乘四轮乘者。文中自列。然庄严论第六名四种不放逸轮。先辨相者。各具五种因缘。一住好国土轮者。彼名胜土轮。言五缘者。一者易求。谓四事易故。二善护王。如法故。三善地处。调和故。四善伴。同戒见故。五善寂。无喧声故。二依止善人轮。五缘者。一多闻。二见谛。三巧说。四怜愍。不贪利故。五不退。无疲倦故。三集胜福德轮者。彼当第四名先福轮。一可乐。由住胜世为因故。二无难。由值善人为因故。三无病。四三昧。五智慧。此三以自正轮为因。四发大誓愿。彼当第三名自正轮。故成实论名自发正愿轮。一善缘。妙法为缘故。二善聚。具福智故。三善修止观。诸行相应修故。四善说。无求利故。五善出所有。上法恭愿修故。然前二就果立称。后二从因立名。虽俱通因果影略互显。前二外缘后二内因。愿是智因福是福因。此四何因受轮之称。依成实论。以此四轮能摧八难故。谓初住善处能除五难。即三涂北洲。及长寿天。次依善人除佛前后难。三发大誓愿除世智辩聪。四宿植善根除主盲聋哑。前五是恶处。六是恶时。七是恶因。八是恶果。已知四轮。云何总名为乘。瑜伽论说住好国土。谓得人天身出诸难处。以为车体。二由集胜福。诸根完具如车毂轴釭锏。可施脂膏。三发大愿如良牛引重致远。四依善人。谓佛菩萨如善御者。由具此四成大涅槃故。云成满一切清净梵行。因圆必至果也。若依此经。国土即十国土海。善人即十身如来。胜福即性起功德。大愿即普贤愿海。共成无尽大法界缘起车也。余并可知。十七施象马二事。合有十愿。一如性调顺。二如随意所往。三似彼盛壮。四如超步万里。五犹行步平正。六如彼象宝。七似彼如华。八即迅疾如风。九上云调顺通显增于功德。今云具菩萨地名最胜调象马。各有调义故分二愿。十似彼上立金幢。十八施座回向中。言三种世间义如常释。辨法师云。地前为愿乐世间。初地至七地名功用世间。八至等觉名无功用世间。有云。西域相传。众生界中有三世间。一地下世间龙修罗等。二人中世间。三天上世间。若依智论。三世间者。即众生五蕴及器为三。于彼显胜义皆无失。余并可知。十九施盖中。本行经。说编草为盖七宝盖随。况众宝严功报何极。四所为中有十为令二十又欲。皆令众生因圆果满。触理皆盖方显菩萨悲智深妙。可谓随顺一切善根。并可虚求。法门浩大不可具释。二十幢幡二事。合一回向十中初二。幢幡合愿。一建善翻恶。二重法翻慢。次一唯就幡幡书字故。后七皆就幢辨。二十一开藏施宝。回向行中言十六智宝者。辨法师云地前。明得明增印顺无间等四定。地上。光明集。福德王。贤首健行等四定。此八各有自分胜进。依此发智为十六智宝。有云。佛地四智。智各有四。故为十六。以果位自在互融通故。今依贤首即是八忍八智。然此有二。一依观能所取以立十六。一苦法智忍观三界苦真如。正断三界见苦所断分别随眠。二苦法智。谓忍无间观前真如。证前所断烦恼解脱。三苦类智忍。谓智无间无漏慧生。于法忍智各别内证。言后圣法皆是此类。四苦类智。谓此无间无漏智生审定印可苦类智忍。前二观如后二观智。苦下有四三谛亦然。为十六智。二者依观上下谛境别立。谓观欲苦有法忍法智。初即无间道。后即解脱道。次观上二界苦为类忍类智。类同欲故。如苦既然余三亦尔为十六智。广如唯识杂集第九所明。第十愿言无上宝主者。佛为法宝之主故。二十二施庄严具中十愿。初一利他后九自利。于中初三约身次三约语。后三约意。其中言百福相。前文已引涅槃二十四说。依瑜伽五十三。名百福行故论云。复由百行所摄律仪。谓少分。离杀乃至邪见为一十。二多分离杀等。三全分离。四少时离。五多时离。六尽寿离。七自离。八教人离。九以无量门称扬赞述离。十见离杀等深心庆悦。生大欢喜。十门各十。总说为百行所生福量亦尔。此且就同教三十二相化身而说。若依此经十身相海。随一一相无尽因成故。上普兴云幢主水神偈云。清净慈门刹尘数。共生如来一妙相等故。余可知。二十三施宝冠及髻珠二事。合一回向。六智慧明珠等者。体圆德备鉴彻惑亡。为智明珠。极果所宗故名顶上。是秘是妙无能见者。亦以权隐实名在髻中。开权显实故名解髻。文无解义因便故来。若不明解佛有秘藏前后。可知。二十四施妻子等。救狱囚者。上来皆明外施。此下二段明无畏施。初一兼于内外之财。内财为难故。佛本行经说。昔五百长者子。各舍珍宝等施。有一贫人。问求何愿。云欲求佛道。遂自念贫无以蜜涂身。冢间而舍。天帝试之心安不动。知求佛果而称赞云。汝此勇猛过彼五百菩萨所施百千亿倍。当先作佛。彼贫人者即我身是。故知难中之难。施行有三。初睹境兴悲。二如大悲下指同先例大悲即观自在也。以其偏主此门故。下文引例皆准此知。后既救度下施以财法。回向行十愿准思易了。二十五舍身代死囚。一向内财。文四可知(从此已下入第二十七经)二十六连肤顶髻即肉髻也。施行中三。初总标施行。二如宝髻下指物同修。三菩萨是时下正明施行。于中六。一睹乞生欣住种性故。二而语下语意清净。离二障故。三便执下身业正舍。事业胜故。四正念下欣慕上流。意乐胜故。五于诸法下巧安谛理。无相摄故。六是故下决志思齐。依止胜故。此及回向有七最胜成波罗蜜。前后诸施文多略无。二菩萨下回向行中十愿。一无见顶者。纵穷上界亦有余故。言如塔者菩萨敬故。二坚无中断故。五中静法云。准梵本令得二相发谓室利靺蹉塞缚悉底迦相发。义如前说。六云得佛相发。准梵本却是右旋。余可知。回向所为中。总绾诸发成髻圆满故云尔也。二十七施眼。智论十四说。施有三种。饮食为下。珍宝为中。头目五脏为上。广如彼说。文中施行内有四。一标章引例。二菩萨摩诃萨下发起胜心。三为究竟下明行心所为可知。四佛子下彰施仪式。二回向行愿成十眼。与离世间大同小异。二十八施耳鼻中。二事合明施行。别显回向而文但三。今初。施行有二。一标章引例。二布施之时下安住胜心。一具佛种性即安住最胜。二念诸下事业最胜。三常勤下依止最胜。四随顺下清净最胜。五免济下意乐最胜。六生长下巧便最胜。二回向行中。先耳十愿。初及第七俱名无碍者。准梵本初名无著聩者。从生即聋故为耳王者闻与不闻皆自在故。后施鼻回向中有四。初牒起。二正显中有二愿。前一愿得十鼻。言随好者两孔不现故。善相者。相海品云。如来鼻有大人相。名一切神通智慧云故。随顺鼻者。随宜所现故。后一愿得十面。鼻居面中好丑由起。故相从立愿。一切法者正向诸法故。三是为下结。四为令下回向所为有十。以鼻香气所入故。摄受香故。了知故。住于觉故。如眼见色故。合中知故。不坏鼻根故。不邪分别故。香气严洁故。五分法身香故。二十九施牙齿。初施行中。安住坚固。自在位者。登地已上故。智论十四云。象王施牙是法身菩萨事。广如彼及十轮第四。二菩萨下回向行十愿。唯第三单约心说。谓智能调惑趣于彼岸。如牙调食以资法身。余皆约牙齿说。万字成就者。准梵本但云右旋及有乐耳。放无量光者。即如相海品说。三十施舌愿中。初即相海品广长舌相余可知。三十一施头。初施行中三。初标章引证。引迦尸国王者。又本行经说月光王报恩。第五名大光王施头与婆罗门。具说如彼。次为欲下。显施所为为有十种。皆约佛智随义不同。一入理。二导悲。三见事。四离障。五融事理。六为所依。七超劣。八见无初相。九现用自在。十即事而真故不可坏。后佛子下正显施行。亦具最胜可以意得。二菩萨下。回向行等可知。三十二施手足二事合愿。文但有三。初施行亦三。初标章引证。次以信下标因祈果。信为手因果能雨宝行为足因果普游步等。后佛子下净心正施。于中初施手。心愿力已下明施足心。如足住地能持身故。愿住智地能成智身。离心垢故。能显法身。法身湛然故不可坏智。证永续故无有断。二佛子下明回向行。文二。初广辨一用。手能雨宝足能游刹。次又令下略举诸手诸用。三十三坏身出血施。文亦唯三。施行引例。及下施髓并如智论十四中说。三十四施身髓肉中。二事合愿。初施行中三。初标章引证。次于诸趣下正显行相。后佛子下彰施现益。二回向十愿。三云意生身者。七卷楞伽第二云。譬如意去速疾无碍。名意生身。此乃意是举喻。然此身类有其三种。一三昧乐。二觉法自性。三种类俱生无作行。初者楞伽第四云。谓入于三昧离种种心。寂然不动。心海不起转识波浪。了境心现皆无所有。云何觉法自性。谓了法如幻皆无有相。心转所依。依如幻定及余三昧。能现无量自在神通。如华开敷速疾如意。如幻如梦如影如像。非造所造。与造相似。一切色相具足庄严。普入佛刹了诸法性故。云何种类俱生无作行。谓了达诸佛自证法相。释曰。初身从所依定为名。次身从所依智立称。三自证法相。义兼定慧及法性相。故名种类。由此故能随众生愿种种一时现生。任运而成。云无作行。若依地位。初即五地前。次即八地前。后即八地后。若成唯识第八名为意成。随意愿成故。意明但转变成。非新生故。故论又云。亦名变化身。无漏定力转令异本。如变化故。上皆通因。今即十身之一。义取亦通后一。广如别章。四云百福相身。此举三十二相之通因。若别因者。如涅槃师子吼品五云。八十种好者。谓皆殊妙立随好名。具如瑜伽四十九。大般若三百八十一说。余文可知。十云菩提藏身者。如出现品。如来成正觉时。于其身中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等故。三十五施心。初施行。二回向行中先辨意。后显愿有二十心。初云金刚藏者。藏即名坚。其犹树藏金刚亦坚。即佛地智世法莫坏。如不思议品十种勇健法中第一法说。二中外标卍相。表万德吉祥。内智契如名金刚界。界者性也。由契性故坚如金刚不可损坏。由成智故利如金刚坏难坏惑。故十地受职分内。名金刚庄严臆德相。不思议法品及离世间。皆有此心名大同也。第九回向及离世间。又名金刚界根金刚焰根。亦即此名以清净心王。于无分别智有所依增上义。故立以根称。其大勇猛幢取降伏义。言坚固幢。取不为他坏义。被金刚甲是大誓义。余并可知。三十六施肠肾肝肺。四事合一回向。前有大小二肠。今合为一肠言智藏身者。身为智依故余可知。三十七支节诸骨。前云骨髓。髓已前明。而加支节诸骨。若合者但是一事。谓支节之骨。若开支节自是一事。如节节支解等。即前列所无。回向行中言无系界者。即涅槃界。言具那罗延支节大力者。如涅槃校量言普照现身者。如净明镜无不现故余可知。所为中言得智者。智为万德之骨故。三十八施身皮。引例中。清净藏菩萨未见同名。智论十六中。如毒龙受一日戒。被剥五色皮忍而施之云云。言金胁鹿王者。智论及菩萨本缘集经第四说。金胁鹿救于溺者。彼人背恩告王取鹿。大例名同而非施皮。愿中云相好皮者。谓金色等。所为云净佛刹者。皮为外相故。三十九施手足指。回向十愿。纤长者量。佣圆者形。赤铜者色。能摄者力。此以智为指。随好者妙。言十力者随一一指能持一切世界等。齐等者不参差。轮相等者。准梵本云。愿一切众生得十指端。里面皆有千辐轮相。所余节中裹面。皆有本那伽吒及以塞缚悉底迦相。相间庄严准此则圆满之言应云满鉼。右旋之言应云有乐。若准观佛三昧海经。一一指节端有十二轮相现。八中准梵本。愿得大莲华难提迦物多相指。却是右旋。十力业报者。亦十种大那罗延幢勇健法也。相即纤等好即殊妙。有云。卍字旋者约中文也。准三昧海经指端各有万字相。万字点间有千辐轮相。网缦者。经云敛指不现张时即现。如真珠网分明可爱余可知。所为云得清净心者。得指由心故。四十施连肉爪中。言赤铜相者。即是小相。五无比者。事爪则不染尘垢。智爪则不染境相。言善生者善业生故。有云。西域方言。谓善生为端正余可知。所以求法偏语施爪者。一则以引例中有现事故。下入火求法亦准此通。二有所表。以爪能[國*瓜]取顺求义故。下入火求者表难取故。故智论云。般若波罗蜜犹如大火聚。四边不可取。无取亦不取故。四十一求法入火。施行中言七仞者。一仞七尺也。回向行中。初及第九约求法为愿。余约入火为愿。四十二为求法护法受众苦者。如香城粉骨雪岭忘躯。其类非一。四十三求法舍海内所有。即舍王位所统也。回向行中言疑箭者。如涅槃说人中毒箭应速拔之。若妄分别未究而终故。四十四为王断杀等。施行中自住三聚净戒。令他住于五戒。是为法施。五戒杀初故。此偏语。若望所杀是无畏施。四十五救于形残。初施行中具足三施。于中三。初睹境兴悲次菩萨尔时下以法谏喻。后作是语下财法双救。财救所害之现苦。法救能害之当苦。示寂静灭修净业道。灭集因故。俱舍论说。昔有黄门救五百牛毁形之事。善根力故男形具足。二回向行中。修诸梵行未必制心。后离欲心必无身过具男子形。但异女身具大丈夫。必心坏道德。四回向所为中。初令得果。后常勤下令得起行。丈夫行者。涅槃十八云。一切男女若具四法。即名丈夫。一近善知识。二听闻正法。三思惟其义。四如说修行。又四相品具四相故。名为丈夫。又云。虽是女人能信自身有佛性者。即是丈夫故。男子不信即是女人。显示七丈夫道。即丈夫用道字。梵本名为揭底。此云事业。晋本。云丈夫趣与道相近。然七丈夫总有多说。一约世间。瑜伽丈夫有其七义。一长寿久住。二妙色端严。三无病少恼。四非仆非女非半择迦。五智慧猛利。六发言威肃。七有大宗叶。具此七法名为丈夫道。即是彼之因也。即下所列六句小有开合。可以思准。前令具丈夫形即非女等也。二依小乘有七丈夫。即七贤圣。一随信行。二随法行。三信解。四见至。五身证。六慧解脱。七俱解脱。离世间品当说。此应不愿成彼小乘。三依大乘。瑜伽七地即七贤圣。如十住品初说。四依璎珞六位及信即上生贤圣家。复有说言。即七善知。谓知法知义知时知足知自知众知尊卑故。佛丈夫种。所谓大悲成十力等。为佛丈夫。丈夫正教即内三藏及外五明。余文易了(从此已下入第二十八经)。

同类推荐
  • 道要灵祇神鬼品经

    道要灵祇神鬼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范村梅谱

    范村梅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熊龙峰小说四种

    熊龙峰小说四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高峰三山来禅师年谱

    高峰三山来禅师年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字轮王佛顶要略念诵法

    一字轮王佛顶要略念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用英语介绍中国这里是广州

    用英语介绍中国这里是广州

    外国人面前,你能否用一口流利的英文介绍自己所在的城市呢?走出国门,你是否能够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广州灿烂悠久的文化?本书为读者奉上原汁原味的人文阅读精华,详细介绍了人们最感兴趣的广州历史文化、城市风景、广州生活、名人逸事等,带您全方位地了解广州。读者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又能品味这座南方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 藏宝图

    藏宝图

    这是一部探险悬疑小说。主人公佳亮应某航海公司请求,寻找一张分散为八份的藏宝图。为凑齐这张价值连城的藏宝图,佳亮和他的兄弟们出生入死,历尽波折坎坷,与几股恶势力展开斗智斗勇的艰苦鏖战,终于使国宝重归国家怀抱。
  • 无限之配角的逆袭

    无限之配角的逆袭

    每个故事都有一个主角,他们无不是天地间的宠儿,好东西是他们的,好妹子也是他们的;每个世界都有N个配角,他们无不是为了衬托主角而存在的,面对主角的强势,他们只能苦逼的送出自己的一切供人挑选;你敢逾越抢主角的东西?抱歉,绝症在等着你,意外在看着你……面对配角们日益艰辛的未来,苏易勇敢的站了出来。伟大的配角拯救者苏易,他一个人代表了穿越者的优良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记住!他不是一个人!“让我们反抗吧!抢光主角的宝贝,抢光主角的气运!”苏易高举农奴翻身把歌唱的的旗帜奋勇向前。新书《从灵气复苏到末法时代》!新的开始,需要大家的支持,请多多推荐收藏哦
  • 恨入骨,爱已殇

    恨入骨,爱已殇

    结婚四年,他羞辱她,逼迫她,折磨她,欺负她,谁叫她为了嫁给他,杀了他原本想娶的女人?可当她真的被他逼死后,他却疯了!但人死不能复生,更何况她是带着对他满腔的恨意去死的。她临死都没有想过要报复,但她不知道的是,她的死,就是对他最大的报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31岁小美女的养颜经

    31岁小美女的养颜经

    是一本有别于所有明星美容书的女性必备养颜真经,作者总结了来自历代中医的养生精髓和个人10年的亲身体会,主张美容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养生,真正的美丽是由内及外、内外双修的,并首次提出“保暖美容”与“经络养颜、呼吸养颜、心情养颜”一招三式新概念,在书中,作者告诉了姐妹们切实并有效的方法。
  • 寄卿汝

    寄卿汝

    你屠我满门,杀我皇族。反过头又对我嘘寒问暖,百般呵护。你说你只想要我,却放不下那江山美人。若那年大雪,我从未认识你多好......
  • 莞然回首

    莞然回首

    叶莞曾认为她的爱情会是一直去追逐于那双温柔的明眸,并乐此不彼。直到满身伤痛,蓦然回首,才发现另一双守候已久的深邃眼眸,一如初衷。“阿莞,我在等你。”他说。彼时叶莞才真正明白,所谓爱情,不只是温柔。
  • 原始之王

    原始之王

    夏穿越到了石器时代。作者:没有系统,没有超能力,你给我建个房子看看。夏眼眸微开:呵呵。作者:没有窑没有煤你烧个砖烧个陶看看。夏眼眸再开:呵呵。作者:没有粮食作物,你建个国家看看。夏眼眸再开:呵呵。作者:鉴于你的态度,你开局连狗都没有了,自己打去吧。夏眼眸大开:那就试试看。
  • 末世之生化战记

    末世之生化战记

    这是一个充满着生与死的世界,处处都是危机,步步都是惊险,主角是一个刚大学毕业的普通人,他将在末世下生存,与感染者和变异兽生死搏杀,并且在一次次生死战斗之间觉醒进化,变得更加强大,最后带领着人类觉醒者们捍卫着人类最后的尊严,展开与变异兽之间的生死战斗。
  • 静水寒:萌女穿越记

    静水寒:萌女穿越记

    纯萌呆腐女一不小心穿越到战国,巧遇千古第一美男,杠上霸道腹黑硬汉,在异世生活的不亦乐乎。直到遇见了那个霸道腹黑的他:“说!你以后只属于我一个人,不许再朝三暮四了。”哟,不让我不朝三暮四的也好,那“老公”过来抱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