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4600000003

第3章

三乘者菩薩緣覺聲聞也。此三機不等。分教定有。實教定無。等謂齊也。觀者鑒照也。性空者指前即俗之真理也。得道者證中道理也。然權教三人在本乘。但見真俗迢然。理事抗立。教理既權。人亦有異。既為大乘之始。始必有終。故三乘入實。則必觀真俗互融一理無差。故說究竟涅槃常寂滅相。唯一乘法無二無三。今言等觀性空者。此明三乘人同觀即俗之真。故曰等觀性空。證真俗不二中道第一義諦理。故曰而得道也。清涼疏云。始教乃真俗二諦迢然不同。終教則第一義諦該通真俗等。良以權教三乘之人。若信解一義之教。則同用一心三觀。照一境三諦。入實則無異。故曰等觀。約本是稟權而來。猶帶三乘之稱。故賢首云。或攝界外機。令得出出世益者。先以三乘令得益。後乃方便得一乘者。屬同教攝。亦名迴三人入一。此如法華說。由此證知正顯會權入實之義。故說三乘等觀也。若約直進之機。便觀三諦融通。不必須稟前教。今為特顯權須入實。實外無權。故舉三乘而說等觀也。下涅槃論多引法華。破三歸一。定知其旨如此。無性闡提。尚許同歸一性。況三乘聖賢耶。

二釋成所觀二。初正釋。

性空者。謂諸法實相也。

先牒上也。真不異俗。故云諸法也。即俗之真是第一義諦。故云實相。法華亦云。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

二辨邪正。

見法實相。故云正觀。若其異者。便為邪觀。

此約當教辨邪正。若見真俗有異便為邪觀。淨名云。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乃至云同真際等法性乃名正觀。以他觀者非見佛也。今小改其文。正用彼義。

三重通妨難二。一牒難縱破。

設二乘不見此理。則顛倒也。

妨云。若據三乘在權。大小殊隔。何謂於今等觀第一義諦之理耶。此將在權望入實為難也。故今先且縱破。設若二乘到實。不見三諦融通之理。則與在權滯寂無異。故云顛倒也。

二權實對辨。

是以三乘觀法無異。但心有大小為差耳。

三乘入實同觀三諦融通之法無異。但約在權心慕大小。故分差別也。法華云。若我等有樂大之心。佛則為我說大乘法等。下論曰般若虗玄者。蓋三乘之宗極也。誠真一之無差。既曰真一無差。豈詮大小之心。今言但心有大小者。此乃實教引進三乘。呵彼昔日自抑己靈強分大小耳。正如法華淨名所破也。昔人所解。皆云三乘等觀性空各得道果。又以悲智具不具說等觀之人大小心殊。遣文麤通。於宗甚失。遂令教理多合權宗。則五名一義之宗何在。古者云。以深為淺有謗法之愆。得不慎乎。

二約智雙融權實顯一義三。一牒問略釋。

漚和般若者。大慧之稱也。

先假外問云。若云一義為宗本者。則境智皆一。何以智有漚和般若權實之二耶。故今牒釋之也。言漚和是梵音。准康師云。此翻方便。即權慧也。般若亦梵音。正翻曰智。或約因翻慧。以揀擇為義。約果翻智。以決斷為義。今取因果合之。即因果人通具之實智也。或般若通翻智慧。以智實慧權分之。今亦不取。已有漚和目權慧故。下云權慧具矣。又此二智。亦名根本後得如理如量。或真或俗。皆權實之異名。餘至本論釋題中辨。次釋云。大慧之稱者權實互具。悲智兩全。雙觀理事。方曰大慧。大慧一義。具漚和般若。即中道觀。良以權實不二。故稱大慧。實則窮理。權則達事。所照既事理渾融。能照亦權實相即。故亦不過顯前之一義耳。又本無實相法性理上。起權實照用。實則還照於理。權則達緣會事。權實不二。乃契中道一義。故知不離前五名一義。今約智開為別義。立下第三般若無知論之宗本也。

二返覆廣釋有三。一明互具釋大慧。

諸法實相。謂之般若。能不形證。漚和功也。

此下約所辨能。先明般若中具漚和。即俗照真。般若實智也。故云謂之般若。形者現也。此智慧中具方便之功。不棄接化之心。故不現證於理。淨名云。無方便慧縛。有方便慧解。

適化眾生。謂之漚和。不染塵累。般若力也。

次明漚和中具般若也。適者出也。塵以坌污為義。聖人出假導物即方便權用。故云謂之漚和。此漚和中具般若之力。常契真實。故不染能所感應之相。淨名云。無慧方便縛。有慧方便解。此上權實互資。悲智雙運。方曰大慧。即不二之稱。得之者三觀常融耳。

二約二門別釋二名。

然則般若之門觀空。漚和之門涉有。

承上文勢。故云然則。若約二智。為門不同。實智唯照理故觀性空。權智但入俗故曰涉有。而皆云門者。以開通為義。開則二門定異。通則二用相關。實由不二而二。故上辨其通。今明其開。故各曰門也。

三返覆釋成一義。

涉有未始迷虗。故常處有而不染。

先約權門釋一義。此句據義從便。合云不迷虗而涉有。今取文便也。又連上權門涉有也。今望下段且順義釋之。謂即實之權而權不異實。聖人得之。故能居處於有。而未甞有相可染。古所謂涉有而一道清淨也。

不厭有而觀空。故觀空而不證。

次約實門釋一義。謂即權之實而實不異權。聖人得之。故雖深觀空理。未始棄有而證空。古所謂觀空而萬行沸騰。此上明觀智權實。二而不二。不二而二。成中道觀。還契本無實相法性之理。即光還自照也。故起信中。今依真如門修止。生滅門修觀。二門不二。止觀雙融。即此義也。

三結成心觀。

是謂一念之力權慧具矣。一念之力權慧具矣。

一念者實教行人一念觀心。權實互具。如車二輪。如鳥二翼。同一用而不可互闕。故今上下兩句結之。一念即般若權慧即漚和也。

好思。歷然可解。

勸成心觀一義之旨。思之可解。由解發行則般若現前矣。

三約證雙泯理事顯一義。前雖顯真俗理一。權實智融。但境智之迹未亡。能所之相尚在。今顯聖凡體一。境智皆如。一如無二如。方為至契也。是知前是解悟。今明證悟。於前五名中。即事契本無之理。至本無則事理雙絕。名義兩亡。乃曰證心源之究竟矣。一標華梵以牒問。

泥洹盡諦者。

假牒外問也。妨云。若三諦融通。則理事無二。權實智一。則真俗渾融。何以教中皆令行人斷妄證真。棄事歸理。滅盡業果。方得泥洹耶。故今牒之。言泥洹是梵語。涅槃之音小轉。至本論會釋。盡諦是秦音。即下論主。翻為滅度之義。謂滅大患度四流故。則妄因妄果盡也。亦即第三滅諦。故法華云。滅盡諸苦名第三諦。若會前一義者。於一切緣會法。直顯本性虗無。因果相盡。境智雙亡。方契究竟一義。此為下第四涅槃無名論所宗矣。

二就盡諦以釋成。

直結盡而已。則生死永滅。故謂盡耳。

此先通明權實二教滅盡之義。直者但也。意云豈但也。結者繫縛義。即惑業也。生死即是苦也。三界輪轉不過此三。謂一切眾生本具真常妙性。由不如實知真如法一不覺心動。妄念紛然。強分能所。我法執生。名曰無明。既迷一實。故稱為惑。迷惑既甚。三業熾然。造善惡不動三因。名之為業。由此業故不能出於三界生死。縱脫分段。未免變易。皆因惑業招此繫縛。故指惑業名之為結。下論云結是重惑。是知通以惑業為結也。四諦之中即集諦因。生死是苦諦果。今言結盡永滅者。若三乘人始因師教聞熏。心所中慧。數於見修道中發根。後無漏智力斷三界煩惱。直至無學位中。惑業都盡。生死永滅。證無餘涅槃。方為究竟。故結盡永滅。乃曰泥洹盡諦。若實教行人。始因眾生本覺內熏。師教外熏。惑業心中。乃有始覺智興。具前一心三觀大慧之力。能鑒一境三諦。乃悟惑業生死皆緣會假有。惑業無性。名大菩提。生死性寂號大涅樂。此則於結乃斷而無斷。故云結盡。生死則滅而無滅。故云永滅。是知兩教通以盡惑業苦三。方名盡諦。故今文云。豈但結盡名盡。更須生死亦盡。故謂之泥洹盡諦耳。

三顯一實異三乘。

無復別有一盡處耳。

前雖明權實行人。皆以妄因苦果滅盡。以為泥洹。猶未辨權實斷證。何以為異耶。故今云無復別有妄苦可盡之處以為泥洹也。謂實教行人。但悟心性常寂。元無妄因苦果之相可得。以何為滅盡之處。斯則了妄名滅。實無可滅之相。既無妄可滅。亦無真可證。方為真滅。豈同三乘行人實斷實證。別有真如界。以為妄盡之處。故圓覺云。知妄即離不作方便。又云。知是空華即無輪轉。楞嚴亦云。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妙真如性。而於其中求其去來迷悟生死。了不可得。是則大乘教部究竟所說竝不過此。故今明之。立下第四論之宗本義。上釋宗本義竟。

音切

(力得切)

(普角切)

(古典切)

(眉耕切)

(去例切)

(飢雉切)

(以芮切)

(善音)

龜茲

(上丘音下慈音)

(弋冉切)

(胡革切)

(所鳩切)

(他蓋切)

(則郎切)

(否音)

(奇隕切)

(步項切)

(犬音)

(力荏切)

(於隗切)

(烏見切)

(甫往切)

(公戶切)

(胡檜切)

(於龍切)

(以俱切)

(子全切)

(祖稽切)

(魚據切)

(徒木切)

(溪吉切)

(蒲半切)

(考音)

(所今切)

(雖遂切)

(方復切)

(徒聊切)

(可浪切)

(去乾切)

(蒲頓切)

(方味切)

泥洹

(上奴雞切下胡端切)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校草的网恋:丫头,别跑

    校草的网恋:丫头,别跑

    【已完结】--★☆谁的等待,恰逢花开★☆--系列文:他说:“闭上眼睛,我有东西给你。”结果,却是被吻了一下。他说:“转过身来,我有东西给你。”结果,却是被抱了一下。多年后再见,为了惩罚她的不告而别,他说:“你过来,我有东西给你。”结果,被他抱起丢进泳池,挣扎起来,他邪魅的脸以放大般呈现在自己面前。从一开始。“喂,我看见你了。”“你怎么又不告诉我啊?下次再不说我生气了哦!”网上相识,从未见面的两人,却不料男孩考上女孩的高中。从无话不谈的好友变为亲密恋人,他们经历了什么,又错过了什么,那年夏天,在那片漫山遍野的蒲公英花田,他们就这样毫无防备的闯进彼此的生活,成为彼此不变的信念。。。
  • 佛说明度五十校计经

    佛说明度五十校计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沐阳语丝

    沐阳语丝

    《沐阳语丝》包换小米粒历险记、贪婪的指针、泡泡的世界、一半鸡、小鱼鲮鲮历险记、猫鼠大战、玫瑰花精灵、三国手指、我最喜欢的一棵大树、荷花、假如我是魔法师、蚂蚁世界的非凡旅行等篇章。
  • 凰不倾城凤未惜

    凰不倾城凤未惜

    厉未惜本随父入宫,却意外穿越几经波折重回故土,不曾想家遭变故物是人非不及回神,以霞披加身,八抬大轿,即将出嫁赵卿承本是太子,日后的九五至尊因一场阴谋被取而代之,被迫迎娶“傻子”为妻!#赵卿承,道:一纸休书于你,莫要贪念旁的。厉未惜,言:休妻,妄想!休夫,倒是可以。权衡利弊,多了份协议,有了一位协议王妃。#厉未惜:我为你图谋献策,你助我寻恨报仇?赵卿承:成。她以为这是一份协议,一笔交易,若事已成便可全身而退。#然则——赵卿承:协议作废,字据不算,本王无力偿还。厉未惜:莫非这是想耍赖?赵卿承:本王非赖账之人,如今唯有以身抵债!
  • 爱情不设限

    爱情不设限

    力克胡哲在澳大利亚长大,他四肢皆无降临人世,曾心存疑惑,不知道自己能否拥有人生伴侣。在世界的另一端,墨西哥长大的日籍女孩宫原佳苗目睹了父母的分道扬镳,她怀疑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婚姻是否真的存在。两个人经历了感情挫折人,终于不可思议地相遇了。永不放弃的心,给了力克强大的勇气,他说这一生都无法抓住佳苗的手,但他只要抓住她的心,就可以将这遗憾填补。佳苗也终于知道了谁才值得陪伴一生:一个男人,在情感世界里拥有主动、强大、不放弃的精神,将超越一切外在的不完美!
  • 季春纪

    季春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眼超越

    一眼超越

    凌悠穿越了,脑子里多了个魔方。只要有人在他面前展现诸天万法,无论是武道神通,还是副业知识,甚至奇术巧技……都会被他一眼领悟并“+1”超越。从此,凌悠走上了一条打脸的不归路。“通告诸天万界,寰宇天骄。”“无论你是天生圣人,还是大能转世……都,不要和我比。”“否则,我会在你最强的领域,超哭你。”……是的,这是个以彼之道,超翻彼身的故事。
  • 小镇边缘的黑暗

    小镇边缘的黑暗

    劳拉·卡蒂诺手持9毫米口径的手枪,穿梭于僻静的小镇,调查凶案,追击嫌犯,为被害人主持公道。过去孩子们都在户外肆意玩耍,到天黑才回家,如今他们沉迷于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虚拟世界更加自由,也更加危险。移动设备是进入孩子生活的密道,易被别有用心之人所利用。这就是wkkk.net Black获得达芙妮·莫里哀奖提名的惊悚小说《小镇边缘的黑暗》所传达的信息。14岁女孩的尸体在小镇公园被发现。嫌犯狡猾、老到、无迹可寻。
  • Conversation in the Cathedral

    Conversation in the Cathedral

    A frightening and impressive portrait of evil by one of Latin America's leading contemporary novelists. 'A monumentally engrossing novel.' Los Angeles Times
  • 废柴要逆天:邪王追妻路漫漫

    废柴要逆天:邪王追妻路漫漫

    前世,她助他步步为营,终登九五之尊宝座,他却因她家族功高盖主,灭她一族全门,丝毫不念旧情;今生,她要亲手从他手里,将他欠自己的全部夺过来,让他断子绝孙!只是,为什么始终有个腹黑男人一直绕在她身边?看她虐渣,他从旁指点,有人欺负她,他递上刀子,让她百倍还回去。男强女强的碰撞,追逐与被追逐的好戏,谁会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