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問孔子曰。人有遷家而忘其妻者。有諸。孔子曰。又有甚焉。桀紂則忘其身。若以道眼觀之。今人皆忘其身矣。何則。自早晨開目離寢。至夜就寢閉目。無非塵勞。未嘗暫省吾身。是皆忘其身也。且人之於身。以日言之。莫大於飢渴。必為飲食之備。以歲言之。莫大於寒暑。必為裘葛之備。以終身言之。莫大於生死。而不為之備。何愚之甚哉。非真愚也。特不知有修淨土之法。可為生死之備耳。譬如人至遠地。必先覔下處。然後出去幹事。則抵暮昏黑。有投宿之地。先覔下處者。修淨土之謂也。抵暮昏黑者。大命將盡之謂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蓮華中。不至沉淪惡趣。受諸苦惱之謂也。由此觀之。念佛而修淨土。修淨土而往生。經言壽命無量。有樂無苦。其為終身之備。不亦大哉。乃今猶有知而不修者。其故何歟。噫。吾知之矣。或因家無靜室。或因不能茹素。或因事煩心勞。殊不知念佛。正要在鬧處鍊。不拘行住坐臥。嘈雜之所。能一心不亂。則一聲勝似數聲。所謂心淨即土淨也。如念佛必長齋。固屬甚美。然惟出家則能。若在家而有出世之心。亦必求全責備。直苦人之所難。非所以勸人也。苟能晨起至誠念佛。今生既可滅罪消愆。命終亦得超生淨域。至於念佛之數。清閑者固。多多益善。若事冗而發無上菩提之心。亦必例此。是強人所不能。亦非所以勸世也。蓋終日雖忙。豈無片刻之暇。何不挪一茶之頃。心不外馳而念佛。在勞心者可藉以養心。勞力者亦可藉以蓄力。事之有益無損。孰有過於此乎。況不特獲驗乎壽終。并可見功於現世。經云。若人受持我佛名號者。見世當獲十種功德利益。一晝夜常得諸天大力神將。并諸眷屬。隱形守護。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薩。如觀世音等。及一切菩薩。常隨守護。三常為諸佛晝夜護念。阿彌陀佛。常放光明。攝受此人。四一切惡鬼。若夜叉羅剎。皆不能害。一切毒蛇毒龍。悉不能害。五一切火難水難冤賊刀箭牢獄杻械橫死枉死。悉皆不受。六先所作罪。皆悉消滅。所殺冤命。彼蒙解脫。更無執對。七夜夢正直。或復夢見阿彌陀佛。勝妙色身。八。心常歡喜。顏色光澤。氣力充盛。所作吉利。九。常為一切世間人民恭敬。供養禮拜。猶如敬佛。十。命終之時。心無怖畏。正念現前。得見阿彌陀佛。及諸菩薩聖眾。手持金臺。接引往生西方淨土。盡未來際。受勝妙樂。佛切戒人妄語。必不自妄語以誑人。世人之妄語者。非以規利。則以避害。佛無求於世。何規利之有。佛視生死。如刀斫虗空。何避害之有。是佛無所用其妄語也。苟信佛無妄語。宜熟玩四則勸言。修生淨土。并須藉以勸人。自度度人。功德無量。切弗置之高閣。視為無稽之談。負此婆心。設無佛緣不信者。尚祈轉送流通。遞相化導。使在在齊登覺路。人人共出迷津。是所望於諸君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我与白起走过杀神岁月
一只染血的古董酒杯,竟是数千年前武安君白起饮下毒酒的那一杯。握住酒杯的那一刻我竟回到了秦国统一之前!一段庙堂,一段江湖,就此展开。 新书《青阳长歌》已经在起点中文网连载,还支持的老朋友来看新书吧,别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