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38300000234

第234章

又东南过江州县东,朱讹作又东南入汉州江津县东十字。赵云:按此条《经》文误也。《尚书古文疏证》曰,胡朏明曰,《水经》,魏、晋人续成,自后闲有附益,亦未必不及隋、唐。顷读至《漾水》末,有汉州江津县,大惊,曰,此非隋、唐人笔乎?汉乃渝字之 。渝州江津县今属重庆府,本州岛治巴县地。西魏分置江阳县,隋改曰江津。巴县在东,江津在西,汉水不得过江津也。再三推寻,不知其故。及读至《羌水》篇云,出羌中,东南至广魏白水县,与汉水合,又东南至巴郡阆中县,又南至垫江,东南入于江。憬然悟曰,羌水合白水,东南至白水县与汉水合,盖汉水入江之道[二五],即羌水入江之道。自阆中以下《经》文,与此字字相同。今本之误,盖由东南入于江之上,字有空缺,妄庸人率意填补耳。非续《经》也。垫江今合州,汉水流径州东,涪水西自州南来注之,正郦氏所云,涪水注之,庾仲雍所谓涪内水者也。若作渝州江津县,则涪、汉之合,远在上流,《经》、《注》龃龉矣。东南入汉州江津七字,当改作南至垫江四字。入字尤非。

《水经》 次水所径过之郡之县,未有用入字者。潜邱以经文有空缺为妄庸人所填写,非魏晋以后续《经》,真卓识也。东樵既面与论证,及作《锥指》,据《汉书 地理志》陇西西县下云,《禹贡》嶓冢山,西汉水所出,南入广汉、白水,东南至江州入江之文,更定作又东南径江州县东南入于江,而不从阎说。江州、江津俱属巴郡,第江州汉县,而江津则隋置耳。且汉州,唐垂拱二年始立此名,明是不学者妄为填写。潜邱乃改作渝州,以实其为隋唐人之笔,何至曲为之说如此耶?《江水》篇云,又东北,至巴郡江州县东,强水、涪水、汉水、白水、宕渠水,五水合,南流注之。足相证明。东樵以班《志》为据,较《疏证》似长。全依胡氏说改。戴改作过江州县东,东南入于江。

南入于江。戴南上增东字。

涪水注之。守敬按:涪水别有篇。庾仲雍所谓涪内水者也。朱庾讹作故。脱所字。赵据《通鉴 注》[按汉高后三年。]引此文改增,戴同。守敬按:言汉源者,异论纷纭,未有定论。赵氏博引黄文叔、胡朏明等诸说,反复辨论累千言,而未得《汉志》之意,惟金榜礼《笺》,真是发千古之蒙,具言曰,后儒言汉水源者,咸求之于嶓冢,予以《汉志》考之,嶓冢导漾,惟据《禹贡》汉水言耳,《周 职方》荆州汉水则不导源于嶓冢。故《志》于武都沮下曰,沮水出沮县东狼谷,南至沙羡南入江。《说文》、《水经》、《后汉 郡国志》皆云然。盖瀁水辍流,不与汉水相属,由来久矣。《志》言《禹贡》瀁水出陇西氐道县至武都为东汉水,一名沔,过江夏谓之夏水,入江。此明《禹贡》汉水故道,若魏郡邺东故大河、馆陶屯氏河之类。班氏自谓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及秦汉者如是,非谓汉代径流

之道,东汉水仍上受氐道水也。《水经》说西汉水曰,漾水出陇西氐道县嶓冢山,东至武都沮县为汉水,东南至江州东南入于江。漾水既辍东流,势必西入徙,以氐道无可考见,后世莫能定孰为漾水,而与东汉水不相属,得《水经》校之益明。后儒考《汉志》不详,于汉源求嶓冢不得,因旁汉水之山,强名之为嶓冢,亦近诬矣。《汉志》、《禹贡》嶓冢山在陇西西县,西汉水所出,南入广汉白水,东南至江州入江,不见于氐道,然氐道言《禹贡》漾水所出,东至武都为汉,正释《经》嶓冢导漾东流为汉,明氐道亦得有嶓冢山,是山峰岫延长,西氐道皆其盘桓之地,准之地望,氐道当在西县东,《志》已于西县着嶓冢山,氐道例不重出,《水经》言漾水出陇西氐道嶓冢山,郭氏《山海经 注》亦言嶓冢在武都氐道县南,可与《汉志》互明,西汉水郑《书 注》以为《禹贡》梁山之潜,上受汉别,故得西汉水之称。后乃并其上流出嶓冢者名之为西汉水矣。[以上金说。]今水自秦州西南流经西和县,礼县折南,又东南经阶州成县,又南曰嘉陵江,经略阳县、广元县、昭化县、苍溪县、阆中县、南部县、蓬州南充县、定远县、合州至已县,东入江。

丹水出京兆上洛县西北冢岭山,守敬按:《汉志》,丹水出上雒冢领山。与《禹贡》雒水同出一山,盖雒水出山北,丹水出山南也。今丹江出商州西北境秦岭东麓。

一名高猪山也。朱脱一字,戴增,戴改山作岭。守敬按:《淮南 墬形训》,丹水出高褚。高诱《注》,高褚一名冢岭山。褚、猪形近错出,此山为丹水所出,又疑本作高赭。丹水东南流,与清池水合,孙星衍曰:丹水东南以下十字当是《经》文。会贞按:非也。凡《经》文,水名只一见,如孙说则是重提丹水矣,《经》无此例也。水源东北出清池山,会贞按:今商州北五十五里,有安山,此水所出,谓之荆水。

西南流,入于丹水。

东南过其县南。

县故属京兆,朱属作蜀,《笺》曰:李云,疑作属。赵、戴改。守敬按:汉县属弘农郡,后汉属京兆尹,魏属京兆郡。晋分为郡。守敬按:《宋志》引《晋太康地志》,分京兆,立上洛郡。《晋志》泰始二年分京兆南部置。后魏县仍为郡治。今商州治。《地道记》曰:郡在洛上,故以为名。守敬按:《旧唐志》言在洛水之上,故为县名,及置郡亦然。《竹书纪年》,晋烈公三年,守敬按:今本《竹书》周威烈王九年。楚人伐我南鄙,至于上洛。楚水注之,水源出上洛县西南楚山,朱水源二字作楚水,赵据《名胜志》引此,水下增源字。[按《寰宇记》引同。]全、戴删楚字。守敬按:今有秦望山,在商州西南七十里,乳水出焉,山即楚山,水即楚水也。昔四皓隐于楚山,即此山也。《汉书》王贡等《传》 云,有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此四人者,当秦之世,避而入商雒深山。《一统志》云,《帝王世纪》,南山曰商山,又名地胏山,亦名楚山。《高士传》,秦始皇时,四皓共避世于商山。盛弘之《荆州记》,上洛县有商山,其地险阻,林壑深邃,四皓隐焉。旧志,山在商州东八十里。《水经注》谓即州西南之楚山,非也。其水两源,合舍于四皓庙东,朱《笺》曰:宋本无舍字。赵云:按合舍字屡见《注》中,《笺》说非是。守敬按:《寰宇记》引此亦无舍字。《地形志》,上洛县有四皓祠。《一统志》,四皓庙

在商州西金鸡原。又东径高车岭南,朱《笺》曰:《御览》四十三《高士传》高车山上有《四皓碑》及祠,皆汉惠帝所立也。汉高后使张良诣南山迎,四皓之处,因名高车山。会贞按:《商州志》,山在州西南五里。翼带 流,北转入丹水,朱脱水字,《笺》曰:宋本作丹水岭。赵云:以岭字上属,误。守敬按:《寰宇记》引此作入于丹水。岭上有四皓庙。守敬按:《地形志》,上洛县有高东祠,东乃车之误,以四皓庙在高车岭上,故亦有高车祠之目。丹水自苍野,又东历兔和山,即春秋所谓左师军于兔和,右师军于苍野者也。按:见《左传 哀四年》,兔作菟,杜《注》菟和山在上雒东,苍野,在上洛。《续汉志》苍野聚《注》引杜作在县南。菟和山在今商州东一百十里,亦名资峪岭。苍野聚在州东南一百四十里。

又东南过商县南,又东南至于丹水县,入于均。朱讹作汋,《注》内同。赵俱改 ,戴俱改均,均水别有篇。

契始封商。守敬按:《史记 殷本纪》,契封于商。《鲁连子》曰:在太华之阳。守敬按:《路史 国名纪》引《鲁连子》文。《史记 殷本纪 集解》引郑玄同。太华详《渭水》篇。皇甫谧、阚骃 以为上洛商县也。守敬按:《史记 集解》引皇甫说。《御览》一百五十五亦引《帝王世纪》。《路史 国名纪》引阚云,商州上洛,误。阚本谓上洛郡之商县,不指上洛县也。汉县属弘农郡,后汉属京兆尹,魏属京兆郡,晋属上洛郡,宋、齐属北上洛郡,后魏属上庸郡。在今商州东九十里。殷商之名,朱商讹

作汤,赵、戴改。起于此矣。守敬按:至汤,因以商有天下之号,后盘庚又改号曰殷。《诗 大明》篇兼称殷商。丹水自商县东南流注,历少习,守敬按:《左传 哀四年》杜《注》,少习,商县武关也。故郦氏下就少习、武关交互言之。出武关。应劭曰:秦之南关也,通南阳郡。守敬按:《汉书 高帝纪》应劭《注》文。《史记 始皇本纪 集解》引同。《史记 苏秦传》,秦四塞之国。《小学绀珠》,秦四关,东陕州函谷关,南商州武关,西凤翔府散关,北原州萧关。函谷关见《河水》四,散关见《渭水上》,萧关在今固原州东南,南原郡见《清水》篇。《春秋左传 哀公四年》,楚左司马使谓阴地之命大夫士蔑曰:晋、楚之盟,朱《笺》曰:之当作有。赵云:《左传》是晋楚有盟,朱欲改之字作有,然古人引书,多钞变其词,苟无害于义则可也。戴改作有。好恶同之,不然,将通于少习以听命者也。京相璠曰:楚通上洛阨道也。汉祖下析、郦,攻武关。《笺》曰:淅当作析。《史记》,高祖降析、郦,因袭攻武关,破之。戴改析,下同。析县见下,郦县见《湍水》篇。文颖曰:武关在析县西一百七十里,朱在作右,《笺》曰:谢云,疑作在。赵、戴改在。宏农界也。守敬按:《汉书 高帝纪 注》引文说上句,《史记 始皇本纪 集解》引全文。《括地志》,故武关在商洛县东九十里。在今商州东一百八十五里,武关山下,去内乡县一百七十里。丹水又东南流入臼口,历其戍下。守敬按:当在今商南县南。又东南,析水出析县西北,宏农卢氏县大蒿山。守敬按:卢氏县详《洛水注》。

《隋志》,内乡县有淅水。《元和志》,析水北自卢氏县界,流入内乡县。今内乡县西有淇河,源出卢氏县西南山,盖即析水也。南流径修阳县故城北,守敬按:《宋志》顺阳郡云,《永初郡国》有修阳县,则宋尝置此县,旋废。后魏复置,属修阳郡。当在今内乡县西北,县亦见《均水注》。县即析之北乡也。又东入析县,流结成潭,朱流作统,《笺》曰:宋本作流。赵、戴改。谓之龙渊,清深神异。耆旧传云:汉祖入关,径观是潭,其下若有府舍焉。守敬按:《御览》七十引盛弘之《荆州记》,鱼腹县有神渊,北有白盐崖,天旱,火燃崖上,推其灰烬,下降渊中,寻即降雨。西有龙渊,清深不测。传云,汉祖伐秦,经途于此,见渊中白壁丹柱,状若官府,因名龙渊。《荆州记》当是二条,《御览》误连为一。自有神渊至降雨,郦氏于《江水注》采之。西有龙渊以下,即此《注》所本也。所云西者,析县之西。考《续汉志》析县刘《注》,正引《荆州记》曰,县有龙渊,深不测。当在今内乡县西。事既非恒,难以详矣。其水又东径其县故城北,守敬按:汉县属宏农郡,后汉属南阳郡,魏属南乡郡,晋属顺阳郡,宋废。在今内乡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内乡保。盖《春秋》之白羽也。《左传 昭公十八年》,楚使王子胜迁许于析,是也。守敬按:《春秋 昭十八年》,许迁于白羽。《左传》,楚子使王子胜迁许于析,实白羽。僖二十五年,杜《注》,析,楚邑,一名白羽。今南乡析县。郭仲产云:相承言此城汉高所筑,非也。余按《史记》朱脱记字,赵、戴增。楚襄王元年,秦出武关,斩 五

同类推荐
  • 丹道吕洞宾

    丹道吕洞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赠刘景擢第

    赠刘景擢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张积中传

    张积中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角遗编

    海角遗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我崇拜我的草根爹妈

    我崇拜我的草根爹妈

    这是一部散文随笔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纪念文章8篇,分别为《苦海蓝天》《家中爹是大将妈是帅》《舔犊情深》《不一般的育子方法》《爹妈重男不轻女》《爹妈在周边乡亲中的名声好得不得了》《爹妈两情相悦生死相依》《爹妈坦然面对生命终结》。
  • 女人说:欣赏他、鼓励他、包容他

    女人说:欣赏他、鼓励他、包容他

    对女人来说,有一件很可悲的事情,是,假装你不需要爱,但是其实你需要得很。我们的身边,有越来越多的女孩子表现得很不需要婚姻,她们甚至炫耀自己选择单身的生活,但是,我很想问一句——“她们快乐吗?”
  • 厉少你老婆开挂了

    厉少你老婆开挂了

    【爽文+宠文】前世,顾彤识人不明,含冤而死,成为人人唾骂的第一毒妇。重生后,顾彤徒手撕表妹,胸口碎小三,铁锅炖渣渣,她成为了提壶济世的第一医师,欠她的一个都别想跑。幸福美满的新生活正式起航,顾彤喊起响亮的口号,“亲亲,抱抱,举高高,老公,我们生宝宝,欧耶。”
  • 苏阳夏梦

    苏阳夏梦

    中考后全家出游却遭遇车祸,14岁的少女韩夏梦失去了父母,葬礼上未曾谋面的叔叔韩苏阳带她回家,开始了二人剪不断的情缘。随着感情日益加深,他们陷入困惑,这一切是亲情还是爱情?面对内心的矛盾,世俗的眼光,他们该如何选择?是理智还是感性?勇敢面对自己内心,他们能够幸福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装满健康的菜篮子

    装满健康的菜篮子

    本书收录多种食材与饮品,分别从性味功效、宜忌事项、营养成分等方面作出详细的描述,以传统中医药理指导日常餐饮之道,既经济又快捷且易于操作。读者从中不仅对食疗可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又能轻松掌握简易的食疗方法。丰富的内容、简单易懂的文字表述、精美的图片及系统化的编排,使本书成为最实用的食物疗效手册。
  • 荒岛求生之杀出重围

    荒岛求生之杀出重围

    一场意外,我和我的朋友乘坐的船发生了触礁,我们被困在一座岛上,为了食物,为了生存,他们尔虞我诈,互相抢掠,互相厮杀,人性的丑陋变得赤裸裸,但是我不会屈服,为了我的朋友和我爱的人,我要变强,我要变强,我要——群号:426476388
  • 魅花纪

    魅花纪

    本文女主出身于名门,不愿当皇妃,手拿花神剑,发出鲜花伤敌,乘坐荷花和月季花。
  • 早秋送台院杨侍御归

    早秋送台院杨侍御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帝重生之邪神

    大帝重生之邪神

    一位上位者大帝被惨遭敌人毒手,但是天不亡我,老子又重生了,哼,等着吧,我会报仇的。
  • 公子大人求放过0a

    公子大人求放过0a

    ①秋青尧:“我去!原来你就是那个变态面具男!赶紧撒手,放开小爷!”巫大公子:“呵呵。”②秋青尧:“传闻倾城三公子之一的大公子有龙阳之好,是不是真的啊??”巫大公子:“呵呵,本公子只好你。”秋青尧:“……”③巫大公子:“嫁不嫁给我。”秋青尧:“不嫁不嫁!爷可是要娶媳妇儿的人!”巫大公子::“呵呵,本公子今天就让你知道谁是小媳妇儿。”说完一把抱起某人往床上一丢(河蟹一万字)……看秋小爷如何带着吃货妹妹闯荡江湖!本文宠宠宠,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