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1100000033

第33章

天童一禪師法嗣

杭州徑山呆菴敬中普莊禪師

台之仙居袁氏子。依天童左菴芟染。久之不契。出遊參了堂于天寧。堂問何來。師曰天童。堂曰冒雨衝寒著甚死急。師曰正為生死事急。堂曰如何是生死事。師以坐具作摵勢。堂曰敢來者裏捋虎鬚。參堂去。一日室中舉庭前柏樹子話。師擬開口。堂劈口便掌。從此悟入。初出世撫州北禪。後遷雲居。洪武二十六年詔徵天下高行沙門。師應詔。對揚稱旨。是年秋銜命祀廬山。禮成詔主徑山。僧問如何是雲居境。師曰路轉溪迴空院靜。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太平時代自由身。曰。人境已蒙師指示。願聞一句接初機。師曰無毛鷂子貼天飛。問路逢達道人不將語默對時如何。師曰達道者方知。僧曰和尚何得干戈相待。師曰捉賊不如嚇賊。僧曰明眼人瞞他一點不得。師曰情知你不是好心。師嘗勘僧曰。近奉公文務要打點。上座。僧曰某甲不是奸細。師曰也須勘過始得。僧曰和尚莫倚勢欺人。師展手曰把將公驗來。僧擬議。師便掌。一僧曰久聞和尚有此機要。師曰山僧失利。一僧問承聞和尚有打點之機是否。師熟視曰汝來自首那。僧曰學人掀倒禪牀去也。師曰汝是甚處人。僧曰高著眼。師曰者依草附木底精靈。師一日問新到曰。我者裏虎狼塞路荊棘參天。上人到來有何忙事。僧曰特來禮拜和尚。師曰入門一句則不問。脚跟下艸鞋甚處得來。僧擬議。師便喝。又問昨離何處。僧曰廬山。師曰不勞再勘。師鏟艸次。僧問者片田地幾時剗得乾淨。師舉起鋤頭曰未審上座喚作甚麼。僧無語。師拋下鋤頭曰者片田地幾時剗得乾淨。問騎虎頭收虎尾中間事作麼生。師曰渠儂得自由。僧曰只如古人道我也弄不出意旨如何。師曰入水見長人。問。九重天上承恩澤。五髻峯頭據祖關。四海禪流齊側耳。願聞一曲萬年歡。學人上來請師舉唱。師曰須彌頂上擊金鐘。曰。與麼則過量人明過量事。太平時唱太平歌。師曰毫釐有差天地懸隔。曰。和尚遠辭京國近到徑山。如何是不動尊。師曰待盋盂峯[跳-兆+孛]跳即向汝道。曰。適聞疏中道千年枯木逢春。一代曇華現瑞。可謂誠實之言。師曰汝用許多心識計較作麼。曰龍象筵開當此日等閒掣取錦標歸。師曰不是龍門客切忌遭點頟。僧請益。師曰汝自己分上少箇甚麼。却來請益。僧擬對。師曰只知貪程不覺蹉路。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盋盂口向天。曰此是古人底。師曰老僧用得恰好。曰如何是奇特事。師曰千年田八百主。曰學人不會。師曰至今將不去留與老農耕。問如何是道。師曰木落崖石出。曰。只如先德云。山上有鯉魚井底有蓬塵。意作麼生。師曰見之不取思之千里。上堂。舉雲門大師曰。平地上死人無數。出得荊棘林是好手。時有僧曰。恁麼則堂中上座有長處。門曰蘇嚧蘇嚧。師曰。雲門與麼道。雲居則不然。平地上活人無數。入得荊棘林是好手。忽有人出來說長說短。拈拄杖劈脊便打。何故。水流溼。火就燥。禍福無門惟人自召。示眾。夫為宗師者不得已垂示一言半句。無非為學者抽釘拔楔解粘去縛。譬如善舞太阿自然不傷其手。近代據師位訓學徒。記持文字崇飾語言。誇耀後來增長惡習。不知有自己出身之路。如衣壞絮。行棘林中不能自由。少林直指之宗於此墜地。良可痛傷。汝輩行脚各須帶眼。莫教墮他網中出頭不得。只如古人道入此門來莫存知解。若約山僧見處。直饒知解頓忘猶是門外漢。到者裏須辨緇素始得。珍重。上堂。觸目不會道。運足安知路。古人與麼道。大似勞而無功。山僧見處也要諸人共知。驀拈拄杖卓一下。但得雪消去。自然春到來。下座。浴佛上堂。真佛無形浴箇甚麼。毗藍園裏妄見空華。雲門令行不到今日。驀拈拄杖召大眾曰。今日事作麼生。昆明池裏失却劍。曲江江上撈得鋸。卓拄杖。上堂。老僧開荒時於法堂基上掘得一箇鈯斧子。久聚兄弟若有用得著者兩手分付。若是荷負不去。老僧收得來。著甚死急。不如颺向擸[打-丁+(天/韭)]堆頭。從他日炙風吹去也。驀拈拄杖卓一下。鞭起銕牛耕大地。誰能井底種林檎。上堂。舉盤山和尚曰。心月孤圓光吞萬象。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忘復是何物。洞山曰。光境未忘復是何物。師曰。二尊宿弄物不知名。各與二十拄杖。不見道。見義不為何勇之有。冬至上堂。舉洞山冬夜與泰首座喫果子次問曰。有一物明如日。黑如漆。常在動用中。動用中收不得。過在甚麼處。座曰過在動用中。洞山令侍者掇退果桌。師曰。當斷不斷反招其亂。若是徑山見他道過在甚麼處。便與掀翻果卓。亦使洞山知有宗門向上爪牙。今日兒孫不致寂寥。雖然。也須脚踏實地始得。拈拄杖。不向藍田射石虎。何人知是李將軍。卓拄杖下座。上堂。一迷一切迷。一悟一切悟。一暗一切暗。一明一切明。所以道具足凡夫法凡夫不知。具足聖人法聖人不會。聖人若會即同凡夫。凡夫若知即同聖人。到者裏塵勞煩惱菩提解脫縛作一塊。且道非非想天即今有幾人修因證果。拈拄杖。一年三百六十日。一日日從今日始。拄杖子亦從今日始。卓拄杖。擊碎三玄三要門。普天匝地清風起。上堂。舉玄沙因鼓山至畫一圓相。山曰人人出者箇不得。沙曰情知你向驢胎馬腹裏作活計。山曰和尚又作麼生。沙曰人人出者箇不得。山曰和尚為甚恁麼道得。某甲恁麼道不得。沙曰我得你不得。師曰。玄沙與鼓山。難兄亦難弟。若要出得者箇。總欠悟在。雪竇曰。只知貪觀白浪。不知失却手橈。緇素眼何在。驀拈拄杖畫一畫。一把柳絲收不得。和煙搭在玉闌干。浴佛上堂。舉藥山因遵布衲作殿主。浴佛次乃問曰。汝只浴得者箇。還浴得那箇麼。遵曰把將那箇來。山休去。師曰。藥山能縱不能奪。布衲能奪不能縱。總未具超宗眼在。黃龍南禪師曰。二尊宿一出一入未見輸贏。三十年後不得錯舉。早是錯下名言。徑山見處也要諸人共知。今日殿中普請浴佛。者箇那箇不得動著。杓柄到手更莫顢頇。擊拂子。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永樂元年十月二十三日示寂于不動軒。世壽五十八僧臘四十五。闍維煙焰所至舍利如貫珠。塔于凌霄之陽。

壽昌源禪師法嗣

明州天童元明原良禪師

寧海周氏子。初住瑞巖。後遷天童。有侑宏聖禪師辭曰。嗚呼。山不讓塵故能成其高。海不讓流故能成其深。師非宿備六度萬行之願輪。則曷由樹斯大法之功于古今。聖人出興作百世師。千載一時惟師得之。巍巍窣堵鎮茲東谷。洞上一宗真規復復。昭告菲訶深勒崖谷。願師再來為法作則。

天界信禪師法嗣

溫州江心覺初慧恩禪師

久依孚中信。中居護龍河上。師甞分座說法。後中示寂。師出世建業之聖泉。次遷永嘉雅山。未幾江心虗席。牧守疏請師主之。所著有三會語錄。

徑山悅禪師法嗣

越州悲谿定水見心來復禪師

南昌豐城人。姓王氏。生而穎異。自幼有脫塵志。至正二年于邑之西方寺祝髮。走雙徑謁南楚。久之乃得證入。命掌內記。無何避兵會稽。遂主慈谿定水。煥然起廢。以干戈間阻不能省母。作室于澗東名蒲菴。取陳尊宿義。遷鄞之天寧杭之靈隱。示眾。舉城東老姥不欲見佛因緣。頌曰。佛身光現紫磨金。大地羣靈悉共欽。兩眼生來不願見。老婆真有丈夫心。舉文殊維摩各說不二法門。頌曰。妙喜天中問疾過。機先勘破老維摩。剎塵常說虗空聽。一默相酬早是多。舉文殊令善財採藥。頌曰。是藥拈來會得麼。神方不必問耆婆。若言殺活全工巧。大地羣生病轉多。舉馬祖遣人送圓相上徑山。頌曰。緘回特地謝殷勤。海月山雲見處親。莫怪南陽太饒舌。乾坤誰是不疑人。舉僧問馬祖離四句絕百非。頌曰。一幅冰綃五色新。玉梭巧織鳳池春。鴛鴦繡出從君看。不把金鍼度與人。舉百丈侍馬祖遊山野鴨子飛過。頌曰。野鴨羣飛過去忙。馬師見處只尋常。直饒扭得鼻頭破。也是喪車後藥囊。舉石鞏張弓接三平。頌曰。石鞏何曾解挽弓。還他有力獲全功。蒿枝不用施金鏃。射透須彌百萬重。一弓兩箭了平生。未發機先毒已萌。殺活要須親破的。扣弦三下是虗聲。舉靈雲見桃華玄沙未徹。頌曰。盡向長安踏早春。紫騮隨處逐芳塵。年年歌管東風裏。解識桃華有幾人。洪武元年以高僧徵召至京。賜食內庭慰勞優渥。適建鍾山大會。勅師陞座說法。復命蜀王椿從師問道。師答蜀王問參禪法要。曰禪宗正脈以心傳心。單提徑示直接上根。不涉言詮不存知解。如擊石火似閃電光。見即便見。了即便了。得即永得。一聞千悟獲大總持。用而無盡體不可窮。若乃展轉思量取捨分別。悉屬邪禪邪道。非菩提智。生死到來總用不著。是則參須實參悟須實悟。良由自證匪假他求。所以達磨西來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謂之教外別傳。其接二祖可大師祇是點示心體使之自悟。及徵所得乃曰了了常知言不可及。達磨方與印證曰。即此是自性清淨心。更勿疑也。當時二祖所言知字。正是親證心體。蓋心是名。以知為體。此知乃靈知之知。具含眾妙。性自神解。不藉緣生不因境起。不是作意運想思慮而知。直是真淨明妙虗徹靈通徧應無窮了然常知。眾生由迷此知即起我相。若了此知剎那成佛。大抵亙古亙今通凡徹聖別無異法。惟是一心。此心即法法外無心。此法即心心外無法。豈不見文殊師利告妙德菩薩言。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沉淪。首楞嚴經亦曰。眾生迷悶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我以玅明不生不滅合如來藏。而如來藏惟玅覺明圓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徧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虗空。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是知欲證菩提即心而已。離心無佛離佛無心。了了識心惺惺見佛。此實玅明真覺圓照無礙。非智可測惟證乃知。大凡參學日用心體不明為境所轉。妄生顛倒。心體若明如晝見色。分明無惑。故先德曰若心馳散即當攝來令住正念。其正念者當知。惟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故。又曰迷時人逐法。悟了法由人。蓋迷時是執心為境。被境所奪。法有千差。悟時是了境即心。塵塵合道。法法全真。出沒卷舒一切由我。為是從上已來禪門相傳單提直指。總無許多言解。但了即心是佛。頓紹祖位。便坐覺場。如迦陵鳥在[穀-禾+卵]而聲壓羣禽。似好堅樹出地而高升眾木。且如大乘頓教頓修之人。一念不生即名為佛。豈論積功累德劫號次第而後為證果哉。蓋一切眾生心本是佛。以妄念起故乃為眾生。若一念妄心不生。何為不得佛。又如華嚴經云。佛子。無一眾生不具如來智慧。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則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即得現前。此吾祖所謂圓解圓修一超直入而功高累劫者。豈誑語耶。但今時人多信不及見不親行不到。若信得及見得親行得到。晝夜心無間斷寤寐一如。返照靈源真性顯現。無法不達無理不融。自然應用普周縱橫任運。到者田地不愁佛不解語。雖在生死常入涅槃。雖處塵勞常居淨剎。念念釋迦出世。步步彌勒下生。菩提不修而自成。煩惱不斷而自除。境智雙泯情謂俱忘。當體即真一心不動。今殿下宿具正信佛法緣熟。識詣見超心體已明。有大力量。不用堆堆兀兀竟日窮年。但只圓解圓修。於出入起居語默動靜乃至應事接物發號施令。一切處一切時。念起即覺常覺不昧。澄慮忘情。久而自契。此三祖所謂虗明自照不勞心力。又曰。不離當處常湛然。覓即知君不可見。於此直下薦得徹去。則是無為而為無修而修。無得之得無功之功無證之證。最為切當最為省要。昔閩王請羅山閑禪師開堂演法。山陞座。方收斂僧伽黎乃曰珍重便下座。閩王近前執山手曰靈山一會何異今日。看他羅山作家不假言說。而閩王天鑒自出常情。後來洞山聰曰。羅山忍俊不能禁。大展家風吼一音。紙墨如山書莫盡。衲僧休向義中尋。此古人直捷指示處。宗眼明白與眾不同。正所謂相逢不拈出。舉意便知有。豈在揚眉瞬目鼓唇動舌耶。貧僧恁麼忉怛。早是畫蛇添足冒凟睿聽。然蒙賜問不容緘默。冀國政之暇大圓照中少加垂覽。亦見靈山宿願不忘祖道。不勝至幸也。復答晉王問禪要曰。二月二十日敬奉令旨示諭佛法自心所得者。敢不披露愚衷僭陳萬一。殿下以菩薩應身乘願再來。弘護佛法善世利生。於統理國務之暇常切究竟佛祖一大事因緣。此實不忘本願故也。但於日用放捨諸緣休息萬念。念起即覺常覺不昧。行住坐臥飲食起居應事接物看得力不得力。勿隨事物轉涉他機境。葢世間萬事萬理皆出於心。心若了時無法不了。所以曰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知心無自性緣起即空。不用多工最為省要。法華經曰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與實相不相違背。華嚴經曰不壞世間相而成出世間法。先德曰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此乃佛祖直指示人處。若日用工夫目前事物。莫管他是善是惡是逆是順是淨是穢。譬如寶鑑當臺洞照妍醜。物來即應物去不留。不要起一念分別揀擇心。亦不要問他靜時鬧時苦時樂時。儘與盡力真實做去。若到無理會處却是好消息。便與一時放下。忽然知解兩忘人法雙泯。即是大休歇大自在大安樂時節也。昔有國王問波羅提尊者曰何者是佛。尊者曰見性是佛。王曰師見性否。尊者曰我見佛性。王曰性在何所。尊者曰性在作用。王曰若當用時幾處出現。尊者曰若出現時當有其八。王曰其八出現當為我說。尊者即曰。在胎曰身。處世名人。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齅香。在舌談論。在手執捉。在足運奔。徧現俱該沙界。收攝在一微塵。識者知是佛性。不識喚作精魂。此便是究明自性底榜樣。殿下宿具般若種智。必能照了奚俟鄙言。惟大圓鏡中以心印心。羣生幸甚佛法幸甚。後坐胡黨被逮。受極刑時年七十餘矣。物論哀其無辜。嗚呼。其定業若是耶。所著有蒲菴集及蒲菴外集。

靈隱明禪師法嗣

杭州淨慈休菴無旨可授禪師

台之臨海李氏子。年十二從季父沙門仲智于石門寺。十九得度為大僧。參普覺于靈隱。問答之頃疑情頓釋。至元六年出世台州安聖。閱五年遷隆恩。又二年補真如。明年行宣政院選主龍華。一坐十三夏。洪武六年杭之中竺以府侯之命請師主之。至則淨慈諸勤舊相與力爭。屢却不聽。不得已強居二載撾鼓告退。一日示疾。召左右曰吾逝矣。左右進觚翰。師麾去曰吾宗本無言說。泊然而寂。世壽六十九僧臘五十。火浴齒牙貫珠不壞。設利光瑩色如金晶。其徒斂諸不壞并遺骼歸龍華塔而藏焉。

祖芳聯禪師法嗣

杭州普明立中成禪師

郡之錢塘人。姓孫氏。年十三投慈光若山出家。首謁祖芳。一日室中舉臘月火燒山話。師呈頌曰。白雲迷却舊行蹤。臘月燒山火正紅。忽地慈風來扇發。冷冰冰處煖烘烘。聯器之。後於北郭建普明寺以接方來。未幾請歸慈光。正統辛未六月十三日上堂說偈曰。今年八十一。老病隨緣且遣日。今年記著後年事。後年記著今朝日。至癸酉如期坐化。壽八十三。茶毗舍剎無算。建塔于普明。

杭州淨慈照菴宗靜禪師

號恬軒叟。郡之高氏子。自幼薙落本山。適祖芳聯領院事。師依之。久乃得旨。旋典藏鑰。永樂辛卯應選出主護國。尋遷雪竇無何。僧錄以淨慈虗席舉師補之。丁卯朝廷頒賜大藏。師詣闕謝恩。止于彌陀寺。示微疾謂左右曰。吾緣止矣。沐浴更衣危坐而寂。世壽七十六僧臘六十。塔于藕華之祖丘。有三會語錄。

烏石愚禪師法嗣

溫州瑞安護龍太初啟原禪師

日本國人。姓源氏。父官方宰。九歲送入建長寺出家。十八請旨南詢。歷三年抵福州。時吳元之丙午二月進京貢上表物。受齋嚫畢。勅見季潭泐公指令徧參。後謁烏石傑峯。一日峯上堂曰雪覆千山因甚麼孤峯不白。師出眾曰雷聲隱隱雨點全無。峯曰。艸菴上葢瑠璃瓦。石室中藏瑪瑙瓶。師曰大蟲騎却南山虎。峯曰虎生七子阿那箇無尾巴。師曰第七箇。峯曰且放汝三十棒。由是許師入室。後辭出山結茅廬阜。復移石龍。出世廣度。遷羅陽三峯。再遷護龍。甞垂三關語。舜若多神因甚麼向平地上拕泥帶水。金翅鳥王劈海取龍吞因甚麼被泥鰍吞却。三世諸佛說不得因甚麼狸奴白牯念摩訶。一日集眾說偈曰。生也銕面皮。死也銕面皮。一擊百襍碎。白日繞銕圍。擲筆坐逝。

金陵靈谷非幻無涯永禪師

衢之西安人。年十二投烏石山傑峯和尚出家。峯問何處來。師應聲曰虗空無向背。峯指鐘示師。師信口成頌曰。百鍊爐中滾出來。虗空元不惹塵埃。如今挂在人頭上。觸著洪音徧九垓。峯大奇之旋為祝髮。居下版服勤積久疑滯盡釋得無礙辯。峯為印可。永樂間擢為僧錄右闡教敕住靈谷。會朝廷建大齋會。禮官董事甚嚴。師若不經意者。左右怪問之。師曰自家有一大事甚緊。無暇他及。沐浴更衣趺坐書偈曰。生死悠悠絕世緣。蒙恩永樂太平年。者回撒手歸空去。雪霽雲消月正圓。投筆而逝。上聞遣中官致祭。茶毗舍利徧布。

同类推荐
  • 叶天士医案精华

    叶天士医案精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宝感应要略录

    三宝感应要略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刚经感应传

    金刚经感应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晋春秋

    晋春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刚般若经挟注

    金刚般若经挟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末日重生:大少请自重

    末日重生:大少请自重

    苏若穿越末世,随身系统异能爆表,拳打小僵人,脚踢大BOSS,杠上妖孽军少萧聿枫,大战白莲花,顺带领队闯荡末日遗迹。生活不完美,少个男盆友?于是她在春天种下一个萧聿枫,不用等秋天就收获了N个男盆友。待尘埃落定,末世王座上的苏若望着萧聿枫,勾勾小指头:“你的世界,我收下。”“一命一世界,送你我不悔。”
  • 全能火神

    全能火神

    古炎,因为救了一个人而加入了八大公会之一的风影公会。随之人生的道路在此改变,在无尽的战斗中不断的提升,为了找寻父母的踪迹踏遍了众多凶险之地,广阔的天空在眼前展开,一些传说中的存在一个个的出现了……
  • 无住词

    无住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手下败将校草殿下

    我的手下败将校草殿下

    什么?那个又瘦又高的电线杆就是让无数花痴尖叫的校草殿下南风礼!肿么度量这么小…她不就一不小心成绩领先他、人气超越他!他就要翻脸宣战!嘿,她可是很低调的提醒他休战了,可他偏偏想尝尝手下败将的滋味,那她可就不客气了让他见识下自己的厉害……当校草殿下PK天才少女,他们两个之间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究竟帅气完美的外表下,恶劣霸道、温柔善良……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他?一切就让大家跟着女主一起去探索吧……
  • The Raven

    The Rav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回梦草

    回梦草

    道门古书记载,有一种植物叫作回梦草。若得回梦草,可使魂魄穿越到以前。但这种植物长在深山之中,相传有山神的使者山魈看护。逆天改命,真的可行?
  • 太上灵宝净明法序

    太上灵宝净明法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沧浪:绝代小姐傲江湖

    沧浪:绝代小姐傲江湖

    西陵下出道七年的巅峰之作!《仙路烟尘》作者管平潮赞曰:简丽朗烈,已具名家峥嵘!著名评论家韩云波评曰:似高山流水,似空谷回响,有余音绕梁之效!前六卷为《沧浪》,第七卷为《沧浪》前传《天下无香》。两部小说均已出版,此为精改版。【唯美情侠】
  • 做人与做事,决定孩子的一生

    做人与做事,决定孩子的一生

    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做人做事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小时候形成的做人与做事习惯,常会阻碍我们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所以,引导和教育孩子养成传统美德和良好的行为方式,应从小抓起。本书特设了36堂课,手把手教您关注影响孩子一生的做人与做事细节,一步步改变和提升孩子做人与做事的习惯和能力。
  • Our Village

    Our Villa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