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鑑下第二十九世
萬安嚴禪師法嗣
嵩山少室凝然了改禪師
嵩陽金店之茂族也。自齠齔繫念空宗。遂依止少林。年二十始納僧服。初見月印於香山。聞松庭唱道於天慶師遂往參。一日松上堂曰一言迥脫獨拔當時。師言下釋然。尋歸隱二祖菴。洪武二十三年會祖庭虗席。合山敦請。師力辭不獲已而起。上堂。莫向言中取則。直須句外明宗。若能如是。徹古該今。自繇自在。知麼。永樂十九年忽集眾訣別。復說偈曰。吾年八十七。出夕復入夕。撒手威音外。綿綿與密密。泊然而逝。
大鑑下第三十世
少室改禪師法嗣
嵩山少室俱空契斌禪師
平陽府垣曲人。參凝然求示心要。朝夕咨叩。一日覩秦封槐豁然開悟。徑投丈室。然一見遽曰契斌參得禪也。洞上一宗密在爾躳。景泰四年接踵住持。僧問如何是空劫已前事。師曰烏龜向火。
大鑑下第三十一世
少室斌禪師法嗣
西京定國無方可從禪師
洛陽許氏子。禮福先芘峯薙落。初參超化宗。入室請益有省入。後詣少室叩俱空示以綿密閫奧。師罔措。一日偶檢傳燈。見天衣以行者五人俱召實上座因緣。遂默契五位奧旨。即蒙印可。住郟鄏定國。後於成化十年六月示寂。世壽六十四僧臘四十。塔於少室祖墳。
大鑑下第三十二世
定國從禪師法嗣
嵩山少室虗白月舟文載禪師
通州人。世系蔚州廣寧王氏。祖諱才。從太宗靖內難。官至武德將軍。遂家通州。母夢僧投宿覺面生。師從萬安白菴空公芟染。往武林納具。還即掩關。因閱萬松拈提古宿機緣。若面牆者久之忽有省曰。曹洞宗風大播天下。有織錦迴文之工。非鍼綫綿密盤旋回互不觸當頭者。莫能與也。遂出關參無方親。依久之乃承印記。正德改元住少室。上堂。達磨西來。以一乘法直指單傳令人見性成佛。至我少室。如九鼎繫於單絲。汝等諸人趂色力強健。打辦箇事切須努力。莫等閒過日。嘉靖三年甲申師年七十。退居三十六峯之中。
大鑑下第三十三世
少室載禪師法嗣
北京宗鏡小山大章宗書禪師
順德南和李氏子。自幼異於常兒。每嬉戲必作佛事。年十餘歲淹通經史。一日忽掩卷嘆曰。此非出世法也。遂告辭父母往投里之開元祝髮。聞月舟法席之盛往謁。因親炙八載。方蒙印可。嘉靖三十六年少室疏請。師嘆曰先師化後三十餘年。曹洞一宗殆將湮沒。前輩有言。禪林下衰弘法者多。假我偷安不急撐拄之。其崩潰跬可須也。雖慚付囑。其柰付囑乎。遂主之。時方亢旱。河井乾涸。師至泉源復漲。丙寅遷宗鏡。隆慶改元遊西山三學洞。喜其幽深遂居焉。至冬忽示微疾。臘月十六日索筆書偈曰。宗鏡宗鏡。心法成行。即日圓覺。鏡破宗正。書畢危坐而逝。世壽六十八僧臘五十六。茶毗骨分為三。於宗鏡順德少室建塔焉。
大鑑下第三十四世
宗鏡書禪師法嗣
西京少室大千幻休常潤禪師
南昌進賢黃氏子。幼時觀演雜劇有感。遂往伏牛山從坦然平祝髮。居三載茫無所措。質疑不決。南謁萬松於徑山。投誠咨叩。松曰疑是何人措者何物。師益加疑悶。乃往聽講楞嚴。至圓明了知不因心念。忽有省。遂叩大方蓮。問曰忽現鏡中像時如何。方曰直須打破。師不契。復參小山舉前話。山曰何必打破。師曰爭柰鏡像何。山曰即今鏡像安在試拈出我看。師當下釋然。益自奮發。一日室中。山舉洞山我今不是渠話問師曰。既不是渠畢竟是阿誰。師領旨呈偈曰。若要識此人。有箇真消息。無相滿虗空。有形沒踪跡。曾為佛祖師。常作人天則。龜毛拂子清風生。兔角杖頭明月出。山曰。子毋勦說。更須自入悟門。師曰。尚不借緣。從何門入。山曰。既不借緣。汝何為至此。師曰因不借緣所以至此。山曰就不借緣一語其意云何。師曰。彩鳳翻飛身自在。銕牛奔吼意常閒。山曰善哉。翌日辭行。山付偈有定作人天主當思少室秋之句。師曰某是何人敢當此言。山復囑曰。吾道不振久矣。焉能袖手耶。師唯唯。逮山遷化。僉議住持非師不可。師遜謝再三。眾乃舉山付囑語以激之。師遽墮淚不復言。遂領院事。時萬曆二年甲戌秋也。師體貌豐碩。聲若洪鐘。襟度坦夷。荷負大法。朝夕乾乾無少怠。入室弟子二百七十人。萬曆十三年四月二十七日訣眾書偈而逝。
建昌府廩山蘊空常忠禪師
壽昌請問法要。師曰。汝能精進。不肯自欺。便是徹首徹尾工夫。一日聞禪者論金剛經。師訶之曰宗眼不明豈為究竟。昌聞茫然自失。便請問如何是宗眼。師拂衣而起。昌復請益。師曰我實不知汝自看取。昌後於大好山得悟。詣丈室呈所得。師曰悟則不無。却須受用得著始得。恐只是藥汞銀禪也。
大鑑下第三十五世
小室潤禪師法嗣
北京大覺清凉慈舟方念禪師
唐縣楊氏子。年十歲從金臺廣德大慈義公芟染。受具游講席。探性相宗旨。一旦棄去。遂往少林參幻休。休問甚處來。師曰北方。休曰北方法道與此間如何。師曰水分千派流出一源。休見其言異。命充維那。一日游初祖面壁處。忽然契悟。乃曰。五乳峯前好箇消息。大小石頭塊塊著地。詣丈室呈似。休印可之。囑曰。從上佛佛祖祖。以自己所證遞相承襲。欲令一切眾生知有。余得之小山先師。今以授汝。宜體佛祖之心為心。以續慧命。然雖如是。須晦跡林泉待時而出。付以偈曰。無上涅槃心。佛祖相傳付。吾今授受時。雲淨峯頭露。時年二十八矣。遂往五臺掩關。日惟一食不設臥具。後赴東臺請。偶雙目失明。師曰幻身非有病從何來。習定七日雙目復明。南遊補陀還。次越之大善寺。眾請止風塗說法。湛然澄參。師問止風塗向青山近。越王城畔滄海遙時如何。然曰。月穿滄海破。波斯不展眉。師復問洞上宗旨。然呈偈曰。五位君臣切要知。箇中何必待思惟。石女慣弄無鍼綫。木偶能提化外機。井底紅塵騰靄靄。山頭白浪涌飛飛。誕生本是無功用。不覺天然得帝基。師曰。語句綿密不落終始。真當家種艸也。汝後截斷天下人舌頭有分在。乃付以偈曰。曹溪一滴水。佛祖相分付。至今授受時。大地為甘露。咄。五乳峯頭無鏃箭。射得南方半箇兒。壬辰嘉興緇素請住東塔。尋赴雲居之請。萬曆二十二年甲午秋五臺古清凉專使請師開法。緇素懇留。未幾示寂。門人湛然迎遺骨。塔於顯聖之南山。
嵩山少室無言正道禪師
豫章胡氏子。投上藍芟染。年十五遇老宿。知休開示法要。遂從休遊憩南嶽淨缾岩。一日休謂師曰。欲究明此事。須將宗教葛藤穿過始得。乃命往見遜菴。菴語休曰。無言足稱法器。切不可以一知半見障渠胷臆。第令南詢自參自悟。休拈張拙頌驗師。師曰。真如尚不可為。何頌之有。休見其穎利。復命參少室幻休。一日幻上堂。師出問如何是洞上家風。幻曰。月下三華樹。峯前雙桂枝。師曰和尚還別有否。幻曰惟此一事實無二亦無三。師言下大悟即呈偈曰。雲攢絕頂。月鎖幽岩。石人撫掌。木女舒顏。幻即印以偈曰。無言的旨不離言。玄唱玄提玅絕傳。今日單傳親印授。他年雙桂利人天。萬曆十八年庚寅師主少室。僧問。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良久。意旨如何。師曰。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問如何是新年頭佛法。師豎拂子曰會麼。曰不會。師曰。來年更有新條在。不假重重為指陳。一老宿問如何是無言。師曰四時行焉。他日又一老宿問如何是無言。師曰百物生焉。師機用敏捷。襟懷平實。後示寂塔於祖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