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4100000001

第1章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一千人菩萨十千人俱。复有欲界诸天子色界诸天子及净居天子。并其眷属无量百千周匝围绕。供养恭敬听佛说法。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童子。汝有辩才。善能开演。汝今应为菩萨大众宣扬妙法。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佛今令我说何等法。佛言童子。汝今应说诸佛境界。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佛境界者。非眼境界。非色境界。非耳境界。非声境界。非鼻境界。非香境界。非舌境界。非味境界。非身境界。非触境界。非意境界。非法境界。无如是等差别境界。是乃名为诸佛境界。世尊。善男子善女人。有欲入于佛境界者。以无所入而为方便乃能悟入。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于何等境界而得菩提。佛言童子。我于空境界得菩提。诸见平等故。无相境界得菩提。诸相平等故。无愿境界得菩提。三界平等故。无作境界得菩提。诸行平等故。童子。我于无生无起无为境界得菩提。一切有为平等故。时文殊师利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无为者是何境界。佛言。童子。无为者非思量境界。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非思量境界者是佛境界。何以故。非思量境界中无有文字。无文字故。无所辩说。无所辩说故。绝诸言论。绝诸言论者。是佛境界也。

尔时世尊问文殊师利菩萨言。童子。诸佛境界当于何求。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诸佛境界。当于一切众生烦恼中求。所以者何。若正了知众生烦恼。即是诸佛境界故。此正了知众生烦恼。是佛境界。非是一切声闻辟支佛所行之处。

尔时世尊复语文殊师利菩萨言。童子。若佛境界即于一切众生烦恼中求者。诸佛境界有去来乎。文殊师利菩萨言。不也世尊。诸佛境界无来无去。佛言童子。若诸佛境界无来无去者。云何而言若正了知众生烦恼。即是诸佛境界耶。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如诸佛境界无来无去。诸烦恼自性亦复如是无来无去。佛言童子。何者是诸烦恼自性。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佛境界自性。即是诸烦恼自性。世尊。若佛境界自性。异诸烦恼自性者。如来则非平等正觉。以不异故。于一切法平等正觉说名如来。

尔时世尊复语文殊师利菩萨言。童子。汝能了知如来所住平等法不。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我已了知。佛言童子。何者是如来所住平等法。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一切凡夫。起贪嗔痴处。是如来所住平等法。佛言童子。云何一切凡夫起贪嗔痴处。是如来所住平等法。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一切凡夫于空无相无愿法中起贪嗔痴。是故一切凡夫起贪嗔痴处。即是如来所住平等法。佛言童子。空岂是有法而言于中有贪嗔痴。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空是有。是故贪嗔痴亦是有。佛言童子。空云何有。贪嗔痴复云何有。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空以言说故有。贪嗔痴。亦以言说故有。如佛说比丘。有无生无起无作无为。非诸行法。此无生无起无作无为。非诸行法。非不有。若不有者。则于生起作为诸行之法。应无出离。以有故言出离耳。此亦如是。若无有空。则于贪嗔痴无有出离。以有空故说离贪等诸烦恼耳。佛言童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贪嗔痴等一切烦恼。莫不皆住于空之中。文殊师利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修行者。离贪嗔等而求于空。当知是人未善修行不得名为修行之者。何以故。贪嗔痴等一切烦恼即空故。

尔时世尊复语文殊师利菩萨言。童子汝于贪嗔痴。为已出离为未离乎。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贪嗔痴性即是平等。我常住于如是平等。是故我于贪嗔痴。非已出离亦非未离。世尊。若有沙门婆罗门。自见离贪嗔痴。见他有贪嗔痴。即是二见。何谓二见。谓断见常见。所以者何。若见自身离贪嗔痴即是断见。若见他身有贪嗔痴即是常见。世尊。如是之人非为正住。夫正住者。不应于己见胜谓他为劣故。尔时世尊复语文殊师利菩萨言。童子。若如是者。住于何所名为正住。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夫正住者无有所住。住无所住。是乃名为正住之耳。佛言童子。岂不以住于正道为正住耶。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若住正道则住有为。若住有为则不住于平等法性。何以故。有为法有生灭故。

尔时世尊复语文殊师利菩萨言。童子。无为是数法不。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无为者非是数法。世尊。若无为法堕于数者。则是有为非无为也。佛言童子。一切圣人得无为法不有数耶。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非诸圣人证于数法。已得出离诸数法故。

尔时世尊复语。文殊师利菩萨言。童子。汝为成就圣法。为成就非圣法。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我不成就圣法。亦不成就非圣法。世尊。如有化人。为成就圣法。为成就非圣法。佛言童子。化人不可言成就圣法。亦不可言成就非圣法。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佛岂不说一切诸法皆如幻化。佛言如是。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一切诸法如幻化相。我亦如是。云何可言成就圣法成就非圣法。

尔时世尊复语文殊师利菩萨言。童子。若如是者。汝何所得。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我得如来平等无自性境界。佛言童子。汝得佛境界耶。文殊师利菩萨言。若世尊于佛境界有所得者。我亦得于诸佛境界。时长老须菩提。问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士。如来不得佛境界耶。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汝为得声闻境界不。须菩提言。大士。圣心解脱无有境界。是故我今无境界可得。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佛亦如是。其心解脱无有境界。云何而谓有所得乎。须菩提言。大士。汝今说法。可不将护初学心耶。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我今问汝。随汝意答。如有良医欲治人病。为将护病人心故。不与辛酸醎苦应病之药。能令其人病得除差至安乐不。答言不也。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此亦如是。若说法师。为将护初学心故。隐甚深法而不为说。随其意欲演粗浅义。能令学者出生死苦至涅槃乐。无有是处。说是法时。众中有五百比丘僧。诸漏永尽心得解脱。八百诸天子。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复有七百诸天子。闻其辩才深生信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尔时须菩提复白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士。汝颇亦于声闻乘。而生信解。又以此乘法度众生不。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我于一切乘皆生信解。大德。我信解声闻乘。亦信解辟支佛乘。亦信解三藐三佛陀乘。须菩提言。大士。汝为是声闻。为是辟支佛。为是三藐三佛陀耶。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我虽是声闻。然不从他闻。虽是辟支佛。而不舍大悲及无所畏。虽已成正等觉。而于一切所应作事未尝休息。须菩提又问言。大士。汝云何是声闻。答曰。我恒为一切众生说未闻法。是故我为声闻。又问言。汝云何是辟支佛。答曰。我能了知一切诸法皆从缘起。是故我为辟支佛。又问言。汝云何是三藐三佛陀。答曰。我常恒觉一切诸法体相平等。是故我为三藐三佛陀。尔时须菩提又问言。大士。汝决定住于何地。为住声闻地。为住辟支佛地为住佛地耶。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汝应知我决定住于一切诸地。须菩提言。大士。汝可亦决定住凡夫地耶。答曰如是。何以故。一切诸法及以众生。其性即是决定正位。我常住此正位。是故我言决定住于凡夫地也。须菩提。又问言。若一切法及以众生。即是决定正位者。云何建立诸地差别。而言此是凡夫地。此是声闻地。此是辟支佛地。此是佛地耶。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譬如世间以言说故。于虚空中建立十方。所谓此是东方。此是南方。乃至此是上方。此是下方。虽虚空无差别。而诸方有如是。如是种种差别。此亦如是。如来于一切决定正位中。以善方便立于诸地。所谓此是凡夫地。此是声闻地。此是辟支佛地。此是菩萨地。此是佛地。虽正位无差别。而诸地有别耳。

尔时须菩提。复白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士。汝已入正位耶。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我虽已入亦复非入。须菩提言。大士。云何已入而非入乎。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应知。此是菩萨智慧善巧。我今为汝说一譬喻。诸有智人以譬喻得解。大德。如有射师其艺超绝。惟有一子特钟心爱。其人复有极重怨仇。耳不欲闻眼不欲睹。或时其子出外游行。在于远处路侧而立。父遥见之。谓是其怨执弓持箭控弦而射。箭既发已方知是子。其人巧捷疾走追箭。箭未至间还复收得。言射师者喻菩萨也。一子者喻众生也。怨家者喻烦恼也。言箭者。此则喻于圣智慧也。大德当知。菩萨摩诃萨。以般若波罗蜜观一切法。无生正位大悲善巧故。故不于实际作证。而住声闻辟支佛地。誓将化度一切众生至佛地矣。尔时须菩提。又问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士。何等菩萨能行此行。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若菩萨。示行于世而不为世法所染。现同世间不于诸法起见。虽为断一切众生烦恼。勤行精进而入于法界不见尽相。虽不住有为亦不得无为虽处生死如游园观。本愿未满故。不求速证无上涅槃。虽深知无我而恒化众生。虽观诸法自性。犹如虚空。而勤修功德净佛国土。虽入于法界见法平等。而为庄严佛身口意业故不舍精进。若诸菩萨。具如是行乃能行耳。

尔时须菩提复白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士。汝今说此菩萨所行。非诸世间所能信受。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我今为欲令诸众生永出世间。说诸菩萨了达世法出离之行。须菩提言。大士。何者是世法。云何名出离。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世间法者所谓五蕴。其五者何。谓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如是诸蕴。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化。是故此中无有世间亦无诸蕴及以如是言说名字。若得是解心则不散。心若不散则不染世法。若不染世法即是出离世间法也。复次大德。五蕴诸法。其性本空。性空则无二。无二则无我我所。无我我所则无所取著。无所取著者即是出离世间法也。

复次大德。五蕴法者。以因缘有。因缘有故则无有力。无力则无主。无主则无我我所。无我我所则无受取。无受取则无执竞。无执竞则无诤论。无诤论者是沙门法。沙门法者知一切法。如空中响。若能了知一切诸法如空中响。即是出离世间法也。

复次大德。此五蕴法同于法界。法界者则是非界。非界中。无眼界无色界无眼识界。无耳界无声界无耳识界。无鼻界无香界无鼻识界。无舌界无味界无舌识界。无身界无触界无身识界。无意界无法界无意识界。此中亦无地界水界火界风界虚空界识界。亦无欲界色界无色界。亦无有为界无为界。我人众生寿者等。如是一切皆无所有。定不可得。若能入是平等深义。与无所入而共相应。即是出离世间法也。说是法时会中比丘二百人。永尽诸漏心得解脱。各各脱身所著上衣。以奉文殊师利菩萨而作是言。若有众生得闻于此甚深妙法应生信受。若不生信欲求证悟终不可得。

尔时长老须菩提语诸比丘言。汝何所得以何为证。诸比丘言。大德。无得无证是沙门法。所以者何。若有所得心则动乱。若有所证则自矜负。动乱矜负堕于魔业。若有自言我得我证。当知则是增上慢人。佛言。诸比丘。汝等审知增上慢义不。诸比丘答言。世尊。如我意者。若有人言我能知苦。是不知苦相而言我知。我能断集证灭修道。是不知集灭道相。乃至而言我能修道应知此是增上慢人。所以者何。苦相者即无生相。集灭道相。即无生相。无生相者即是非相。平等相是诸圣人。于一切法得解脱相。是中无有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如是等相而可得者。若有众生得闻如是一切诸法平等之义。而生惊怖。应知是为增上慢者。

尔时世尊即告之言。善哉善哉。诸比丘。如汝所说。如是如是。须菩提。汝等当知此诸比丘。已于过去迦叶佛所。从文殊师利童子。得闻如是甚深之法。以闻法故疾得神通。今复得闻随顺不逆。须菩提。若复有人于我法中。得闻斯义生信解者。皆于来世见弥勒佛。若未发大乘意。于三会中悉得解脱若已发大乘意者。皆得住于堪忍之地。

尔时善胜天子白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士。汝常于此阎浮提中。为众说法今兜率天上有诸天子。曾于过去值无量佛。供养恭敬种诸善根。然生在天中耽著境界。不能来此法会而有听受。昔种善根今将退失。若蒙诱诲必更增长。惟愿大士。暂往天宫。为彼诸天弘宣法要。尔时文殊师利菩萨。以神通力即于其处。忽然化作兜率天宫。如其所有悉皆备足。令善胜天子及此会中一切人天。皆谓在于彼天之上。具见于彼种种严饰。园林池沼果树行列殿堂楼阁。栋宇交临绣柱承梁雕窗间户。攒栌叠栱磊砢分布。称宝为台庄严绮错。其台极小犹有七层。或八层九层。乃至高于二十层者。一一台上处处层级。皆有众天女。盛年好色手足柔软。额广眉长面目清净。如金罗网常有光明。亦如莲华离诸尘垢。发言含笑进止回旋。动必合仪丽而有则。譬如满月人所乐见。笙篌琴瑟箫笛钟鼓。或歌或啸音节相和。妙妓成行。分庭共舞。如是等事宛然备瞩。时善胜天子。见自宫殿及其眷属欢娱事已。心生疑怪。白文殊师利菩萨言。奇哉大士。云何令我及以大众瞬息之间而来至此。

尔时长老须菩提。语善胜天子言。天子。我初亦谓与诸大众皆共至于兜率陀天。而今乃知本来不动。曾不共往彼天之上。如是所见皆是文殊师利菩萨三昧神通之所现耳。时善胜天子即白佛言。世尊。文殊师利菩萨。甚为希有。乃能以三昧神通不思议力。令此众会不动本处而言至此兜率陀天。佛言天子。汝但知文殊师利童子神通变化少分之力。我之所知无有量也。天子。以文殊师利神通之力。假使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种种严好各各不同。能于一佛土中普令明见。又以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集在一处状如缯束。举掷上方不以为难。又以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所有大海置一毛孔而令其中众生。不觉不知无所触娆。又以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所有须弥山王以彼众山内于一山。复以此山内于芥子。而令住彼山上一切诸天。不觉不知亦无所娆。又以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其中所有五道众生置右掌中。复取是诸国土一切乐具。一一众生尽以与之等无差别。又以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劫尽烧时。所有大火集在一处。令其大小如一灯炷。所有火事如本无别。又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所有日月若于一毛孔。舒光映之普令其明隐蔽不现。天子。我于一劫若一劫余。说文殊师利童子三昧神通变化之力。不可穷尽。

尔时魔波旬自变其身作比丘形。在于会中却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闻说文殊师利童子神通之力。不能信受。唯愿世尊。令于我前现其神力使我得见。尔时世尊知是恶魔变为比丘。欲令众生善根增长。故告文殊师利菩萨言。汝应自现神通之力。令此会中无量众生咸得善利。

同类推荐
  • 维摩经抄

    维摩经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石霜尔瞻尊禅师语录

    石霜尔瞻尊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答洛阳主人

    答洛阳主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游雁宕山日记

    游雁宕山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Autobiography of a Quack

    The Autobiography of a Quac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天衣修仙记

    天衣修仙记

    朱天衣其名,根据其父的解释就是,老天第一你第二,故名天一字第二。然其母觉得此名太大不好养活,遂改为天衣,只求其能觅得仙缘,平平安安多活几百年就好。然仙路艰险,平安二字却是奢望,第二更是难以望其项背,可一入修仙路,再无回头日,只得向前再向前!
  • 老鱼的梦

    老鱼的梦

    夏老鱼十点才从睡梦中醒来,趿拉着鞋走到村东井边,在那里洗了一把脸喝了几口水。井边有块磨盘大的石头,他坐下,摸出身上的烟口袋。村里如今没人卷旱烟了,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手里拿的都是中南海,要不是离了婚,夏老鱼不会重新捡起来。这是早春二月的一天。村里人都下地查看墒情,几只麻雀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趁夏老鱼不注意落到井边喝水。夏老鱼对着井口发愣。村里一对年轻人经过,手牵着手,连看都没看他一眼。他一抬头,麻雀飞走了。一个胖得像水桶一样的娘儿们快步从井边走过,用怪异的眼光看了老鱼一眼,发现老鱼看她立刻把脸扭开了。这是村会计韩二旺的老婆。
  • 演艺技巧100问

    演艺技巧100问

    这是一套提高青少年音乐素质的指导性丛书,全套书目前推出五个音乐类专业方向,全套体例以100个一问一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音乐专业知识,语言风格口语化,时尚化。本册为演艺技巧方向。
  • 培养孩子好性格就这么简单

    培养孩子好性格就这么简单

    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一位教育家曾说:“性格所具有的一切特质是人的成功与幸福最根本和最直接的影响因素,而帮助孩子发现自我价值并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一个具有良好性格的孩子,往往比别人更容易获得成功。”但性格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正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如果父母注重对孩子进行积极的性格培养,那么孩子长大成人后就会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天下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父母。但是,任何父母只要用心就能找到一些培养孩子好性格的方法,让孩子从小就自信、阳光、活泼、乐观、坚强……
  • 乱世歌,情字丹书

    乱世歌,情字丹书

    偏逢乱世,情谱难书。奈何情起,将归何处。她初次见他时,他眼含悲悯告诉她活着才是最大的资本。她双眼腥红尽是仇恨,却将此话铭记于心。而后,无论身处什么境地,她也会努力的活下去。他再次见她,她薄情,狡黠,媚色,凌厉,冷硬,嘴里说出十句话也难得一句是真的,真真假假每一张面孔却也都是真的她。再后来,不知是谁先撩拨了谁的心,彼此情动却难以磨合。他记得她一双星眸冷硬决绝道:君临,于你而言,天下重要,可于我而言,我最重要,我不怪你,你……也别怪我。她薄情,却深情于自己!他深情,却深情于天下!乱世红尘情,谋夹缝而生!
  • 邪王腹黑日常

    邪王腹黑日常

    扮得了猪装得了逼杀得了人的废材小姐VS令人闻风丧胆结果人后闷骚人前禁欲的尘王殿下!强强联手,腹黑对腹黑,究竟谁撩谁?被腹黑殿下壁咚?被按在墙壁上的花恋勾唇,伸手抬起那妖孽的下颚,帅气的抬鄂杀!和太子殿下有婚约在身?大婚之日,花恋一席白衣,全身上下就连盖头都是白的!说她是废材?如果掌管世人生死轮回,一统冥界的冥王是废材的话,那么全天下怕是没有天才了!
  • 神仙到来:废材小姐要翻身

    神仙到来:废材小姐要翻身

    云浅,神仙界的高级神仙。竟遭妹妹陷害,醒来时已到另一个世界。难道说我云浅……一个神仙也能穿越!既然老天爷给了我一次重生,那我非要弄个风起云涌。魂力?我可是神仙这可难不倒我。炼丹?世人称我最尊贵的天医还不够吗?神兽?我家小猫可是圣兽。哈哈,就让全部人看我一统江湖吧!
  • 真火焚天

    真火焚天

    中医世家、军医世家,品尝生死药魂穿万灵大陆!先天寒体能怎样,借尸还魂又如何?家人神秘失踪,因谣言被迫浪迹天涯。从小城的四大家族到与大陆的八大巨头有着怎么的蜕变?大陆的变动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阴谋?无名之火引发的种种,且看真火焚起的一片太平天!
  • 告诉你一个富兰克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富兰克林的故事

    精选了富兰克林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富兰克林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我的舰娘世界

    我的舰娘世界

    建造舰娘?开什么玩笑啊!陈安看着眼前那么多无家可归的流浪舰娘,心中暗自下定了一个决心。他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她们尽可能的接到自己的镇守府。(本书不建造!前面写的不是很好,请大家耐心的看完,不会让你们失望的,谢谢大家。)这是一个亚洲提督在舰娘世界的故事,这是只属于我的舰娘世界。(萌新作者,求收藏,求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