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0500000020

第20章

更。互也。問訊者。發言訊問也。謂當先問生年成臘。若長于我者。詢其興居安利否。若少于我者。詢其學業日進否。故云。須知大小也。行護云。若有得失言語。即須乞彼歡喜。不得經宿結其罪累。應互相讚美。不得背相毀說。互相譏誚囗持燈預告者。免彼失儀倉卒故。燈滅預問者。取同房人之便。不敢自便故囗滅燈火不得口吹者。有其二義。一。燈上有微細蟲。飛聚焰上。以火為境界。吾人肉眼不見。若以口吹。則墮焰中而死。失慈悲心故。二。燈乃火神所司。人之生也。莫不仗此破暗開明。成熟活命。若以口吹。則有穢氣。不恭敬故。亦不得以手扇風令滅。當以燈筯却去殘炷。徐隱水盞中。須檢點火燭。弗令失誤。念誦不得高聲。義如前悉。

二存念

若有病人。當慈始終看之囗有人睡。不得打物作響。及高聲語笑囗不得無故入他房院。

病者。謂四大不調。氣息喘迫。身為苦本。誰能免之。出家五眾。無所親倚。故如來諄諄告曰。若欲供養我者。當供養病人。復告諸比丘言。看病須具五種德。一。知病人可食不可食。二。不惡賤病人便利洟唾。三。有慈愍心。不為名利。四。能經理湯藥。乃至瘥或終。五。能為病者說法。令生歡喜。故有慈心者。能看病也。始終者。長遠道心也。善生經佛說偈言。人當瞻疾病。問訊諸危厄。善惡有報應。如種果獲實。世尊則為父。經法則為母。同學者兄弟。因是而得度囗有人睡。不得打物作響。及高聲語笑者。響物應聲也。謂打物作響。高聲語笑。驚亂人寂。失己細行。古云。彼方睡時。當存愛敬。凡有舉動。心必沉靜。笑語高聲。擊物作響。令彼不眠。動彼瞋病。疊障無明。遠却真性囗不得無故入他房院者。謂無有過經請益。問候師承。看病因緣。及常住之事。不可入也。古云。無故入他房院。不是講白話。定是喫疲茶。愚者近之。智者遠之。學佛道者。決不行也。

到尼寺第十七(凡十事囗分二)初正儀(分二)

初遠嫌

有異座方坐。無異座不得坐囗不得為非時之說囗若還不得說其好醜。

尼者。善見云。女也。不稱女而稱尼者。以別世俗故。又令世人信敬尊重故。若還同世俗稱女者。則人所輕薄。不能生信敬也。會正記云。如來成道十四年後。姨母大愛道。與五百釋種女。求度出家。佛不聽許。為滅正法五百年故。大愛道等。步涉足裂。塵土坌身。悲泣不去。阿難為陳三請。如來慈愍。為彼制八敬法。若能行者。當度出家。阿難依教傳宣。大愛道等。三答能持。故聽出家。律云。由尼等能行八敬。如來正法還得千年。此比丘尼始也。尼寺者。亦是漢明帝焚經時。佛法感應。宮女發心出家。建三寺安尼為始囗有異座方坐者。異。特設也。謂非尼常坐之座故。無異座不得坐者。以見男女有別也囗不得為非時之說者。謂非宜說法之時。則不應為說也。然說法之語。不得非言。日臨午後。不得久住囗若還不得說其好醜者。謂不得論其是非好惡。及彼形貌長短也。

二除疑

不得書疏往來。及假借裁割洗浣等囗不得手為淨髮囗不得屏處共坐。

不得書疏往來等者。謂書。以往來達意。疏。以彼此陳情。假。借也。裁割。是縫補。洗浣。即漿洗衣服。等者。未盡之辭。斯皆恐生漸染。招人譏謗。雖戒律冰清心境兩寂。不若杜絕為美也囗不得手為淨髮者。謂離塵脫俗。品格要高。出世法中。僧體須重。若親手為尼剃髮。則尼坐僧立。敗壞法門。終成俗漢矣。成範云。亦不得把手教剃式。不得入厨房教作飲食。非師差使。縱過尼寺門。亦不得擅入囗不得屏處共坐者。有其二義。一。漸生染心。二。令他疑謗。

二補儀

附 無二人不得單進囗不得彼此送禮囗不得囑託尼僧。入豪貴家化緣。及求念經懺等囗不得與尼僧結拜父母。姊妹道友。

不得單進者。謂遠他猜議故囗不得彼此送禮者。謂絕情平等故囗不得囑託尼僧。入豪貴家化緣等者。謂叢林興旺。雖賴檀門。但出入往來。要須尊重。不得鑽刺謀求。退息施主。如果有道德高隆。行業真實者。則不謀而自至也。如囑託豪強富貴之家化緣。則被他看破。若求念經懺。則失自己清高。自以為榮。他則輕視。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而智者耻之。達者未必信也囗不得與尼僧結拜父母。姊妹道友者。有其二義。一。則為世俗嫌疑。二。則重僧生死之果。大非出家者所為也。古云。父母非親誰更親。昧却真心拜婦人。安得吹毛橫宇宙。鄭風掃盡見天倫。寒山云。離親為出家。出家反結拜。世上雖有緣。僧中却無賴。一頂如來衣。竟被他販賣。出此敗家兒。佛也無可奈。

至人家第十八(二十一事分二)初正儀(分四)

初觀機逗教

有異座當坐。不宜雜坐囗人問經。當知時。慎勿為非時之說。

異座者。上座也。不宜雜坐者。謂不得與俗人共相雜坐也。當自別座而坐。不得蹲坐。箕坐。交脛坐。搖身坐。搖足坐。及數起數坐等囗人問經。當知時者。謂當觀前人根器。宜聞何法。或多或少。不得過說也囗慎勿為非時之說者。若白衣不信三寶。不向禮足。不喜見僧。不願造福。是非其人。勿妄宣說。當重法也。儀則經云。說法不當機。他聞心不重。命終受大苦。大律云。有五種人問法。皆不應為說。一。試問。二。無疑問。三。不為悔所犯故問。四。不受語故問。五。詰難故問。並不得答。若前人實有好心。不具前五。意為欲生善滅惡者。乃隨機方便。好心為說。若自解未明。若于法有疑者。則不得為說。恐令前人有錯傳之失。彼此得罪。大經云。若有受持讀誦。書寫宣說。非時非國。不請而說。輕心輕他自嘆。隨處而說。反滅佛法。乃至令無量人。死墮地獄。則是眾生惡知識也。然具信者。說世間法。即是佛法。不信者說佛法。即成世間法也。

二慎儀嚴制

不得多笑囗主人設食。雖非法會。亦勿失儀軌囗無犯夜行囗不得空室內。或屏處。與女人共坐共語囗不得書疏往來等。同前。

笑者。皆由散心放逸故。出家人。到檀越處時。須護僧體。縱談佛法。到暢快處。發笑亦不得有聲。不得多笑。不得癡笑。狂笑。及無緣笑。假事作樂等。宜自珍重。勿令他譏。如來熈怡微笑。必有發起因緣。凡人秖笑也囗主人設食等句者。謂施主誠心供養。不論大小。皆是福田。若失儀軌。則損他信施也然。道人至處。即是法會。主人信心。即是道場。所施既信。故受供宜誠也。行護云。若入俗家。坐起須具威儀。發言亦要慈善。不得麤獷。勿說世事。當說法語。增其善心。當攝六根。不令放逸囗無犯夜行者。謂出則不宜太早。入則不宜著夜。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則無患也。然道人家。青天白日。正大光明而行。猶遭人撿點。何況夜行耶囗不得空室內。或屏處等句者。謂非處非人。則不應語。何況坐耶。坐則犯過如尼囗不得書疏往來等同前。謂如前入尼寺之義無別也。

三具儀生信

若詣俗省親。當先入中堂禮佛。或家堂聖像。端莊問訊。次父母眷屬等。一一問訊囗不得向父母說師法嚴。出家難。寂寥淡薄。艱辛苦屈等事。宜為說佛法。令生信增福。

詣俗省親者。佛言。世間恩重。莫過父母。若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乃至于肩上大小便洟唾。盡於百年。猶不能報須臾之恩。汝等應當孝敬父母。故有此儀也。當先入中堂禮佛者。謂白衣信心。中堂多有供養佛菩薩像故。問。既然省親。先禮佛者何義。答。辭親割愛出家。父母即是擅越。眷屬即是施主。仗佛法而利親緣。故先禮也。家堂聖像。端莊問訊者。此謂香火神像。只宜合掌低頭。父母等。當加訊問起居也囗不得向父母說師法嚴等句者。謂省親之意。當安慰其親。以進道之言。勸誘父母。娛親于道。而忘于憂也。若說寂寥苦屈等事。即令父母。生姑息之心。于三寶所。不生敬仰之念。遂長淪苦海。非娛親也。若說佛法。則令彼生信重心。增長福慧。超越輪迴。是則度父母出于生死苦海也。故禮記云。為人子能引親至于道。孝之至也。故曰宜為說佛法。令生信增福。

四攝念無違

不得與親族小兒等。久坐久立。雜話戲笑。亦不得問族中是非好惡囗若天晚作宿。當獨處一榻。多坐少臥。一心念佛。事訖即還。不得留連。

親族小兒等句者。謂詣俗專為省親。母論。親黨老少至親。皆為擅越。俱當恭敬。若與久坐久立。雜話戲笑。則非出家道品。問族是非好惡。便非好心。古云。俗塵愛網。無有了期。已辭出家。不願再見。況復問事耶囗獨處一榻。防梵行難故。多坐少臥。令生信敬故。一心念佛。離妄想心故。事訖即還。無留連故。若論沙彌。戒力未深。道力未固。不應俗舍住宿。因為省親。不能一言而別。故當作宿也。然亦不得與僕婢。同床被席共宿等。

二補儀(分二)初驅邪顯正

附 不得左右邪視囗不得雜語囗若與女人語。不得低聲密語。不得多語囗不得詐現威儀。假粧禪相。求彼恭敬囗不得誑說佛法。亂答他問。自賣多聞。求彼恭敬。

邪視者。心不正也。古云。欲知其人。觀其眸子。凡眸子不正。其心不端也囗雜語。剽竊流俗之言。如亂絲之絆荊棘。絕無頭緒。若鴞鳥之呌荒丘。且多怪响。未有不厭聽者也。有違正教。故不許也。不低聲密語者。言無有私故。不多語者。發言合則故囗不得詐現威儀。假粧禪相者。謂沙門威儀。本具禪相。而詐現假粧。邀名求敬。故不許也。溈山云。平常習慣自然。何用粧模作勢。寒山云。威儀貴本分。詐現非真實。禪相本無相。無相豈粧得。縱使粧得成。難逃真鑑識。如猿學打坐。外像內心忒。微微境風生。嬉戲偷果食。瞻彼高尚人。澄定久深默。又如在紅爐。真金無變色囗不得誑說佛法者。由不明故。失意亂答。言無宗緒。欲求恭敬故。自賣多聞。然宗緒既無。亂答他問。不但令人輕慢。尤恐果報難酬也。

二惡行遠離

不得送盒禮。效白衣往還囗不得管人家務囗不得雜坐酒席囗不得結拜白衣人。作父母姊妹囗不得說僧中過失。

不得送盒禮。效白衣往還者。謂送往酬還。乃俗家所作。交結世情。非釋子所為。然在家應供養福田。而出家者。反去貢奉白衣。何顛倒之若是耶。況與者喜。而不與者怨。遂生誹謗。故不宜也。其受罪果報。經從詳明囗不得管人家務者。謂天性至親。忍心割愛。為求道故。當屏除一切世緣。猛力參學。庶幾報恩有地。若身雖出家。與俗無異。今日到某老爺家說事。明日到某相公家攀緣。自己本分事。全不提起。一朝老病相纏。臥疾在床。老爺相公多替你不得也囗不得雜坐酒席者。梵網經中。止酒舍。尚且不得。雜坐尤其不宜。謂酒舍之中多猖狂。雖不與之共飲。萬一為彼輕薄。污辱法門。故不可也囗不得結拜白衣人。作父母姊妹者。輔行云。捨所親。棄恩愛。居蘭若。修三昧。更結異姓。為兄弟父母。倒之甚也。皆由出家初念不真。而不自省囗不得說僧中過失者。謂與俗人談論。當以誠諦之語。發其信心。若說僧中過失者。如以利刀。斷其信根也。然人非聖哲。孰能無過。迦葉起舞。堯舜病諸。自無慧目。豈察他非。僧德如海。佛猶親讚。若生誹謗。自招苦報。律云。往白衣家有五過。一。數見女人。二。漸相附近。三。轉相親厚。四。漸生欲意。五。多犯重罪。冥祥記云。宋僧規。為京兆張瑜請在家供養。無疴忽暴死。二日乃蘇。曰。被五人縛我。去至一城。監官執筆觀簿。又一人朱衣玄冠來曰。簿上無此人名。監官曰。殺鬼何以濫將人來。乃鞭之。頃有使者。稱天帝喚。道人即至。帝曰。汝是沙門。何不勤業。而為小鬼橫捕耶。但命未盡。今當還生。宜勤精進。勿遊履白衣家。殺鬼取人。亦多枉濫。如汝比也。語畢。遂遣使送歸。還至瑜家。

乞食第十九(凡十事囗分二)初正儀(分二)

初出入知禁

當與老成人俱。若無人俱。當知所可行處囗到人門戶。宜審舉措。不得失威儀囗家無男子。不可入門。

乞食者。謂眾食有盡。乞則無窮也。佛弟子受此無窮之食。以修無盡之法也。又有四義。一。福利羣生。二。折伏我慢。三。知身有苦。四。除去執著故佛制也。囗當與老成人俱者。謂持戒可信人也。與此人行。則不生過失矣。所可行處者。聖教論云。乞食五處不可。往。一。唱令家。謂歌唱曲令。但取歡娛。能亂禪定故。二。婬女家。謂行止不潔。聲名不正。障道根本故。三。沾酒家。謂酒是起罪因緣。能壞善法故。四。王宮。謂內庭嚴禁之所。非可干冒故。五。屠殺家。謂殺心甚大。見者傷慈。無有信根故。若無老成人俱。當知離此五家。是可行處也囗舉措者。猶動靜也。謂當觀檀越動靜。若有供養。當如法而受。若無往第二家。不得多立。或有或無。而舉置之。儀不可失也囗家無男子不可入門者。一則令他疑謗。二恐防其失節。故不可入也。

二坐說須珍

若欲坐。先當瞻視座席。有刀兵。不宜坐有寶物。不宜坐。有婦人衣被莊嚴等。不宜坐囗欲說經。當知所應說時。不應說時囗不得說與我食。令爾得福。

同类推荐
  • 规箴

    规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温公琐语

    温公琐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清金匮玉镜修真指玄妙经

    上清金匮玉镜修真指玄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炎凉岸

    炎凉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分别经

    分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世界地理未解之谜(大全集)

    世界地理未解之谜(大全集)

    本书集合了众多的地理未解之谜,我们为喜欢和爱好追问未解之谜的朋友挑选最精彩的奇谜,荟萃世界上最令人匪夷所思、极具探索价值的谜团,再配以丰富多彩的图片对其进行生动的展现和说明,试图为读者创造了一个诡异而又神秘的想象空间:星空世界、地球探秘、天象奇观、地理地貌、江河湖泊、神秘地域、洞穴岛屿、文明遗迹、失落宝藏、神秘海洋、怪兽之谜、自然灾难和南北极谜团。我们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将种种神秘现象客观、公正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以期启迪读者的心智。
  • 续梦思缘

    续梦思缘

    梦也可能是一个个故事,而故事也可依托于梦中,只是生活随笔,想到了就写,谢谢。
  • 坐花志果

    坐花志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主角命的我的异世生活竟然是这样

    主角命的我的异世生活竟然是这样

    一名喜爱二次元的宅男学生一不小心舍命救了个人就升级为大神恩人穿越成了人生赢家,怎么看都是主角设定,但是······
  • 末世之战神再生

    末世之战神再生

    忍冬重生回了末世第三年。不同于末世第十七年的悲怆,她带来的是变数与希望。世界早已荒芜,人性几近泯灭。她曾经也渴望一世安宁,却落得如此下场。重生归来,她不再是那个受人摆布的忍冬,她要活出她自己的未来!她不会再与前世一般,不会再重蹈覆辙。这一世,她要重临巅峰!
  • 激荡百年:大国金融

    激荡百年:大国金融

    这是细述中国金融历史真相的书,深度揭秘扑朔迷离的百年金融内幕。波谲云诡,谁掀起了百年来中国金融的腥风血雨?以史为鉴,逐步与国际接轨的中国金融市场,应该怎样谱写辉煌?
  • 墨菲的世界

    墨菲的世界

    这是一只猫,与它所穿越的世界的故事。。。。。。。
  • 寻觅中华

    寻觅中华

    《寻觅中华》一书,系统的表述了余秋雨先生从灾难时期开始一步步寻觅出来的中华文化史。除了一篇文章之外,其他所有的文章都是第一次发表。全书230千字。一路上写的书已经不少。由于读的人多,遇到了意想不到的盗版狂潮。作者的书在国内的盗版本,早已是正版本的十倍左右。前些年应邀去美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演讲,馆方非常热情地把他们收藏的作者的中文版著作一本本推出来向听众展示。
  • 你渴望现实生活中得到力量吗

    你渴望现实生活中得到力量吗

    作品介绍真的烦,本来打字又慢还要给我加字贼恶心
  • 极简中国史

    极简中国史

    最简洁、最通俗、最幽默、最精辟!极简方式解读三千年中国历史文化!翻开血泪斑斑的历史画卷看一看,你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中华民族跨越千年,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到今天的文明社会,王朝与政权的覆灭和更迭,带来的不仅仅是杀戮,还有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一次次进步和融合,在这个同化的过程中,中华文明有过冲突、矛盾、甚至残杀,但国家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