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1000000076

第76章

就初文中二。無明治勝。後菩薩如是下。顯離障。前中三解脫門義。五門分別。一辨體。二釋名。三治障。四攝行五差別初體者。以前壞中定教為性。二釋名中二。先得名。後釋名。前中初通後別。前通者通名解脫。即出離涅槃。門者方便之義。謂此定門。是涅槃前方便故。解脫之門。依主立稱。若總言三解脫門。帶數釋也。後別者。若依薩婆多宗。約四諦苦下空無我行。名空門。滅下四行名無相門。所餘十行。名為無願。依大乘中。遍計所執生法無我名為空。緣此三摩地。名空解脫門。相謂十相。即色聲香味觸男女生老死等。涅槃無此法相故。名無相。緣此三摩地。名無相解脫門。願謂求願。觀三界苦。無所願求。故名無願。緣此三摩地。名無願解脫門。具如佛地論說。又智度第六云。知一切地實相畢竟空名空三昧。知是空已。不觀諸法若空不空若有若無等。名無作三昧。知一切無有相故。於一切法。不受不著。名無相三昧。復次十八空名空三昧。於種種有中。心不求。名無作三昧。於一切法相。知破壞。不憶念。名無相三昧。此中釋名。初從解脫行及壞為名。後二皆據無他受稱。餘門分別。如別行章。門中二。先總顯前十門有支皆有此三空觀門。後知無我下正顯。顯中先明空門。論分有三。初三句明生體空。言知無我者。主寄無故。無人者。人以現住為義。觀現住者。不可得故。無壽命者。壽以攝後為義。觀從此壽命與後壽命相攝者不可得。二次一句自性空者。此顯法體空。三後兩句無作者受者者。此顯前生法上用空即得。結名可知。二云滅此事下明無相門亦三義。一滅障者。觀彼有支自性滅故云滅此事。問此與前無我何別。

答前就諸法以明無我。此中欲遣能取相心故。不同也。二得對治者。論經云。常解脫現前。經云在畢竟解脫也。三相念相不行者。見因緣處。無少法相可生故。云餘不相續。遠曰。此三中初滅障者。取性心亡。二得理為治。三取相心滅。不見少法生故。離分別取相之心。前滅取性。不同凡夫。今離取相。不同二乘。三知此下明無願門亦三。一前二則是無願所依故。云依止。二受不樂有者。顯無願故。云體性。三唯大悲等緣出二乘故。云勝。二明離障初中。初離彼我等。是空門所離也。二離有相者。是無相所離也。三離無相者。是無願所離故。云離有無相。以不取無相故。說無願。心無相故。無所願求。論云。如是次第。於前五地下。舉劣顯勝。初舉五地。顯此空門離我之勝。此文是倒。若正應云。以十平等深淨心故遠離。即遠離四地身淨我慢。令以深空滅彼二我故。此勝也。二舉四地離障。此文中離作者受者勝。三此六地等舉此地初十平等處破有無等。顯今地滿無相無願。破遣有無。一切蘊盡故。云勝故。

第二明修行勝中二。初正修行。後即得下明修行勝。前中二。初明勇猛修行。後菩薩如是觀下明丈夫者修行。言勇猛修行者。初修更絕故。丈夫者修行者。果決修成故。前中二。初修行心。謂以三空。觀彼有支。愍諸眾生處而不覺故。云悲心轉增。由悲增進是利他心。未滿菩提等是自利心。下明修行勝中二。先修智不著有為。後他眾生下。修悲不住無為。前中亦二。先知。後厭。就知中。煩惱業生合散具闕有增有減。二既知此法有是過患。即生厭離。不應令合故。云我知有為等故。論云知有為法多過。遠離生業煩惱等。下修悲化生可知。後文者志修行中。先智。後悲。智中。論名厭對觀者。有為名對。見多過觀者重釋成也。滅對者。明有為性滅故。云無性等。後明修行勝中二。先勝相現前。論云。智及大悲勝隨順者。牒前二行中。各有悲智。能上順也。依不住道。無碍般若現前者。明依前悲智不住之道。令佛地無礙智光現前。知有為與涅槃平等。解智悲不住。所以不共住者。解不住義。謂智不共有為法住故。云而亦不住等。又悲不共無為法住故。云亦不住其中等。彼助道行不滿故者。釋不住所為。為滿智助道不住有為。功德助道不住無為故。云欲具足等。

第三明三昧勝中二。先明空定。後顯餘二。前中先舉十空上首。後結多門。此中一萬。論經名百千萬也。前十空中。論攝為四。一觀是觀解。二不放逸者。依解起行。離過為名。三得增上者。因修成德。得上功德。四因事者。依德起用。三昧是大用本故。故名因事。初中除第四三昧。餘五名觀。一生空觀。二法空觀。三合取二空名第一義。四依本識觀。二種如來藏中。是空如來藏故。云大空。五觀七轉識。不離如來藏。和合而起。皆無自性故。云合空。楞伽云。七識亦如是。以俱和合生。又云不壞相有八。無相亦無相。是也。二不放逸者。分別對修。是自分也。修行無厭足。勝進也。二修滿足故云究竟。三得增上功德者。勝德依空。生起現前故。云生空。四因事去餘三三昧。一依此空定。令智障淨。因是事故。名如實離妄。二依空起悲。不捨眾生。是故論經名不捨空。三依空三昧。願在三有。遠離染著。名離分別。然隨順有離不分別。餘文可知。

等四得不壞心勝中。十句分二。初一總。深心者。深微難動。論經不壞心者。謂堅固不退。餘九為別。一於理信觀。二行堪受調。三於深祕密法。心不驚怖。四自分不失。五勝進無歇。六不嫉他德。不破己戒。二行普淨故。云廣心。七慈普益生。八求上地智。九巧化眾生。

第五自在力緣中三。初標舉信行滿更起進之心。次滿足下正顯。後佛子菩薩以此下總結。標中。云後更等者。修無厭倦故。正顯中。十心分二。初一總。餘九別。總中開出故。一下伏力。二解力。三捨小力。四信深力。五摧魔力。六治惑力。七遍治力八巧他力九治障力。並如論顯。三結可知。

自下第二明位果中。三果同前。初調柔中三。調柔行內。聽受正法。如說行者。論經得三昧慧光。釋以得義持能如說行。因事彼者。因彼義持事。是故說此依勝三昧。得奢摩他。是如實三昧。毗婆舍那。是前智慧光明勝行。行已憶持者。能持彼行故。所練淨中。云是人乃至明淨者。解脫彼障。釋所練淨。證彼義故。釋知佛法藏。釋喻中出世間智增上者。顯證智體淨光明勝者。亦現用勝。以顯體。以教智光勝。顯證智。亦增上乃至以方便智等。釋合喻文。無礙般若是佛智光明也。方便是前不住道智。二釋教智淨中。前地取月輪喻故小。此地取月光喻。寬大故勝前。隨順四流是魔所引故。云魔道。此名惡魔。是彼魔道。三是名下結說相攝報願智。准前可知。

自下第三大段。重頌分中三十四頌分五。初二頌頌前十平等法勝慢對治。二次有十一頌。頌不住道行勝。於中。初有一頌。頌初住地心總觀緣起。二有二頌。頌初因緣分次第觀。三有一頌。頌一心所攝。四有一頌。頌自業差別。五有半頌。頌不相捨離。六有半頌。頌三道不斷。七有一頌。頌三苦差別。八有一頌。頌三際差別。九有半頌。頌生滅轉觀。十有半頌。却頌第八緣起觀。十一有一頌。頌隨順無所有盡觀。十二有一頌。頌結十門名。三次四頌。頌彼果勝。於中。初二頌。頌前對治勝。次一頌。頌修行勝。次半頌。頌不壞心勝。次半頌。頌自在力勝。四次四頌位果。於中初二頌。頌調柔果。後二頌。頌攝報果。略不頌願起果。五後一頌。歎勝結說。第六地竟。

第七遠行地中。釋有二種。一料簡。二釋文。

前中。略以二門分別。一釋名。二來意。

初釋名者。略有三種。一約功用盡故為名。攝大乘云。至功用行最後邊故。世親釋云。謂此地中。於功用行。得至究竟。雖一切不動搖。而於無相猶名有行。二約二義。解深密云。能遠證入無缺無間無相作意與清淨地無相隣接。故名遠行。本疏云。無缺無間遠於前六。隣接淨地近後第八。三約三義。成唯識云。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我道故。故名遠行地。同十地論釋。金光明云。無攝無間無相思惟解脫三昧遠修行故。是地清淨。無障無碍。名遠行地。莊嚴論云。菩薩七地中近一乘道。名為遠行。問誰遠去。答功用方便究竟。此遠能去。由此遠去故。名遠行地。十住論云去三界遠。近法王位故身地。仁王經名遠達地。於遠已達故。

二來意者。今三義。一前寄二乘。今顯菩薩。漸次第故。二於無相觀前地未純。今此觀進入無相故。三前地功用未滿。今此滿故。更有諸門分別。如別行章說。

後釋文中三分。一讚請分。二爾時金剛藏下正說分。三重頌分。

就初讚請中。十二頌分四。初三頌明供讚。於中。前二天眾供寶讚說法主。後一天王香光供佛。二有一頌。天眾自慶讚得聞地法。三有六頌。明佛力令天女樂中讚佛。初一述讚所依。後五正顯讚詞。詞中。初一頌明無住行三業。次一明無取行三業。次一興供三業。梵本中云。由得智慧自在故。剎佛我想皆除滅也。次一二剎三業。後一離過三業。四有二頌。明請法。於中。前一結前供讚生後有欲。後一讚眾請說心得願說有想有欲。

第二正說分中二。先明地行。論分為五。一樂無作行對治分。二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第七地已入無量下。彼障對治分。三佛子此菩薩以深智下。發行分。四爾時解脫月問下。前上地勝差別分。五何以故菩薩從初地下。彼果差別分。初云樂等者。前六地中愛著三空名樂無作。此地隨有不著於空。故名對治。此是地皆修捨法也。二彼障等者。前加行中。雖治前地樂空之心。以其有量有功用故。即復是障。是故初住地時修無量無功用行。以為對治故。以為名。三發行者。垢障既除。上觀俱運故。四前上等者。此地功用過前六地。勝後三地故。五彼果者。地滿足故。前發行究竟故名彼果。自下廣釋。

就前初分內有三。初結前舉後勸修趣入。二何等下正顯行相。三菩薩以如是下結行功能。

初中二。先總舉前地樂無作障。後當修下能治方便者。不捨眾生。法無我智對治。攝取增上行。此治無作行中生樂心也。修十種等者。此行修空不滯空。行有不著有。由此能治一向住無作行故。名方便慧。能成此地智故。云殊勝道因也。又此行。於前世出法中最勝。彼皆劣此故云此勝。即初二三地寄配世間。四五六地寄配出世故。

二正顯中。先徵。後釋。釋中十行。一一皆是權實發行法無我慧。論中明四種功德。攝十行。為四門。謂初三各別一德。後七合為一德。此中。初句云雖善修空等者。論經大同。但無量與助道稍異爾。此初功德。謂財及身勝因事。隨所須隨意取得財及身勝因功德集故。言財及身勝因事者。舉方便智。謂菩薩無盡財果。無碍身根。由不滯寂福行所成。故說方便。為彼勝因。隨所須是財。隨意取是身。謂隨意受生故。二云雖得諸佛等者。論經云入諸法無我無壽命無眾生而不捨。起四無量故。准論。後釋與此經異。謂此文意。顯證得己身之佛平等三慧。然不碍樂常供佛。論經乃是明護惡行因事。得勝無量修。於眾生中。不起妄行。言護惡行因事者。舉方便智。謂慈不惱眾生。名為護惡。方便與此為因。故名也。以即空而起悲。名不妄行。此是有第二功德也。三入觀空等者。此中。先空智。後集福德。論經先起福德。後觀無所取。文雖稍異。大意同也。此是第三功德。謂護善根因事。得彼勝因增上故。功德法增上行。以波羅蜜行。謂以方便智。攝護善根。令得生長。故以為因。下明發起勝行。言得彼勝因增上者。牒前起後。言功德增上等者。正顯勝相故。云廣集等。論主判意。前三句自利行。後七句利他行故。同名攝眾生因事。俱以方便智。為攝生因。七中。初一此云雖遠離等者。隨物受生。次二他令離障下四攝令住善。初中願力受生作彼上首故。云莊嚴三界。論經云。莊嚴三界行故。何故唯作首。以將眾生隨逐受化故。二畢竟下令離煩惱障。說對治故去。斷惑之智。必不見有惑可斷也。故畢竟寂滅諸煩惱焰也。正此不見惑。正是斷之行相故。斷不斷不相碍故。言雖也。三雖知諸法如幻等者。令離智障故。四雖知一切國土等。明為物嚴土集起法會。維摩云。雖知諸佛國及以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諸眾生。同此說也。五知諸佛法身等者。為物現正報三業。先辨自業。法離相何故現色者。為與眾生化生福五緣故。一見。二聞。三親近。四供養。五受法修行故。六知諸佛等者。語業為生轉法輪故。七隨諸佛等者。意業了差別多時不離一念。然不碍隨機種種別說。

三總結勝能。可知。上來釋殊勝。下釋方便智。論云。此十發起勝行共對者。明共方便智對。謂於空不著名方便智。即空之有名殊勝行。今明釋方便智攝取對治者。明不碍空而起有行故。此有行方能對治樂空之心。是為方便智所攝故言攝取。下略舉經。初二句以對顯。餘皆等之也。

第二明彼障對治分中。二種相。一修行無量種。二此無作是念下明修行無功用行。

同类推荐
  • 太上三洞神咒

    太上三洞神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诗经稗疏

    诗经稗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旧闻证误

    旧闻证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尊宿语录

    古尊宿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浪子风流说元曲

    浪子风流说元曲

    也许我们心目中元代及元代文人是这样的——统治腐败,冤案遍地,起义不断;科举被废,做官无望,十儒九丐,苟延残喘。实际上,元代和元代文人也是这样的——赋税轻,衣食足。走入戏台瓦舍,谱通俗元曲,做个铜豌豆、水晶球,也任性,也风流;回到家,竹篱茅舍,扫雪烹茶,当个风月主人;结诗社,开书会,讴歌亡宋,抨击元朝,放浪湖海,把鱼竿逍遥游。元代文人,穿梭在市场、乡场、官场;玩的是文化,是文学,也是人生。是浪子、是隐士,也是斗士。
  • 我不许你这样叫我

    我不许你这样叫我

    《我不许你这样叫我》讲述的是都市中年轻人的情感、奋斗、追求等一系列的故事。现代社会,男女之间的相互暧昧、大龄剩女的不断增多、80后年轻人的艰难奋斗逐步升温,在这种暧昧很近,婚姻却如此遥远的时代,却有许许多多真挚的情感在一点一点的发生着,悲伤、痛苦、开心、快乐……
  • 骗婚:惹上极品CEO

    骗婚:惹上极品CEO

    (文文已大结局!)黑耀爵,他是商业帝国里的王,鬼斧神工般雕刻的五官,阴邪的气息犹如地狱的王者一般,让人只消一眼便臣服与他怖人的气势之下。花解语,她是道上赫赫有名的神偷,只要是她想要的东西,从来就没有失手过。但是面对着那个王者般的男子时,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手了。一个是腹黑的总裁,一个是绝色的神偷,因为一条项链而命运紧紧的纠缠在一起的两人,究竟是谁先失了心?又是谁先爱上了谁?
  • 弑天神帝

    弑天神帝

    将才世家公子,家族一朝被灭,贵公子的富贵生活成虚无。成路人在修炼,成武尊,再次星耀大陆,成神帝
  • 不败刀狂

    不败刀狂

    杀手之王青龙重生于异世,携带一款无敌系统,横空出世,逆天崛起!身怀武神血脉,十大瞳术,绝世神通,拳打至尊大神,脚踩绝代天骄!犼与天狗伴身,狂意纵横,俯瞰天下,就问一声……还有谁!
  • 你还能等我吗

    你还能等我吗

    你有没有有时想起,自己青春里的某一个人,你会不经意间笑了,一天某女生怒气冲冲“你个混蛋,又欺负我”某腹黑邪笑“就是喜欢欺负你,你咬我啊”
  • 有匪1:少年游

    有匪1:少年游

    晋江超120亿积分、大神级作家Priest古言小说扛鼎之作!我心中有英雄,不在朝堂之上,而在草莽之中!动荡江湖,诡谲朝堂,匪寨后人与旧朝遗子乱世横刀,谱一曲荡气回肠的有匪长歌!二十年前,“南刀”李徽奉旨为匪,建蜀山四十八寨,收天下落魄之人。二十年后,一位自称谢允的少年携“安平令”夜闯四十八寨,自此甘棠出山,风云再起。身为“南刀”后人,周翡生长于四十八寨,却从未得见江湖的模样,而这一切都在遇见谢允之后,偏离了原来的轨道。江湖风雨如晦,曾经无忧无虑的少年们无端被卷入一场浩劫之中,而那已经尘封了二十年的秘密,也即将被揭开……
  • 一凰惊天下

    一凰惊天下

    她,本为冥氏家族的三小姐,本借一身修为成为万剑宗的外门弟子,本想以为拥有万剑宗的庇护便能安心修炼,为报父母之仇,她忍气吞声,可到头来,却万万没有想到,父母亲之死却是冥家家主所为,而她也在这斩草除根之中。万剑宗的沉默,冥家的残忍,这些人的嘲讽,她一一刻入心底,恨意滔天!暗暗发誓,若她不死,定要这些人生不如死!冥界万年,她重生归来,这一次,她定会将那些人一一踩在脚下,让他们知道,生如死,死鬼欺,魂魄不宁!
  • l8r, g8r - 10th Anniversary update and reissue

    l8r, g8r - 10th Anniversary update and reissue

    It's time for a new generation of readers to discover the phenomenally bestselling and beloved series, told entirely in messages and texts. With a fresh look and updated cultural references, the notorious list-topping series is ready for the iPhone generation. First published in 2004 (holy moly!), ttyl and its sequels follow the ups and downs of high school for the winsome threesome, three very different but very close friends: wild Maddie (mad maddie), bubbly Angela (SnowAngel), and reserved Zoe (zoegirl). Through teacher crushes, cross-country moves, bossy Queen Bees, incriminating party pics, and other bumps along the way, author Lauren Myracle explores the many potholes of teenagedom with the unflinching honesty and pitch-perfect humor that made this series a staple of young adult literature.
  • 朝暮予君

    朝暮予君

    金风玉露一相逢,朝朝暮暮,便胜却人间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