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1000000008

第8章

後釋義中二。先釋別名。後解通稱。謂因果緣起理實法界唯囑此經故。名為別。宗趣之目。通餘一切。前中四。一因果緣起。與理實法界。分相別顯。二融理實法界。以成因果緣起。三會因果緣起。以歸理實法界。四雙融次前二門無[得-彳]存泯。初中有十法五對。一無等境。此有二種。一在纏。為所信境。二出障。為所證境。二無等心。此亦二種。一大菩提心為主故。二喜捨等心為伴故。三無等行。此亦二種。一差別行。歷位顯故。二融攝行。一即一切故。四無等位。如前行說。五無等果。此亦二種。一依果。謂華藏世界海故。二正果。謂十身故。此上五對。初一是理實法界。次三緣起因。後一緣起果也。

第二中亦十法五對。一所信因果。二差別因果。三平等因果亦是出現因果。四成行因果。五證入因果。此門配經。如第二卷疏科文中說。

第三中亦十法五對。謂即會前理實之因果。而還歸於理實。所以者何。五對因果。莫不皆以無[得-彳]法性而為自性。是故不[得-彳]即相即性也。

第四雙融次前二門無[得-彳]存泯者。謂即於一無[得-彳]法界。而性相混融。自在成就。亦有十義。一由離相故。因果不異理實。即因果非因果也。二由離性故。理實不異因果。即理實非理實也。三由離相不壞相故。理實即因果。以非因果為因果也。四由離性不泯性故。因果即理實。以非理實為理實也。五由離相不異離性故。因果理實二俱泯絕。逈超言念。六由不壞不異不泯故。果因理實。二俱現前。熾然言念。七由上存泯不相異故。常以絕見聞而見聞故。此即無見聞之見聞也。常以離言念而言念故。此無言念之言念也。八由理實性融不可分故。即理實之果。統攝理實無不盡。即因隨所依而在果中。是故佛中有菩薩也。九即理實之因。攝義亦爾。是故菩薩中有佛也。十因果二位。各隨所應。收攝無邊差別諸法。相即相在。微細帝網等。此十義中。初七是理事無[得-彳]宗。後三是事事無[得-彳]宗。

後尺通稱中。義類繁廣。略顯十法五對。一人法相對。謂舉人為宗。顯法為趣。如佛華嚴之大方廣故。或反上。謂大方廣之佛華嚴故。二理事相對。謂舉事為宗。會理為趣。或舉理為宗。融事為趣。如舉具分真性故。三境智相對。謂舉境為宗。成觀為趣。或舉智為宗。攝境為趣。如心性是一等。四行位相對。謂舉位為宗。成行為趣。或舉行為宗。顯位為趣。如圓行成圓位。五因果相對。謂舉因為宗。成果為趣。或舉宗為宗。脩因為趣。然此宗之與趣。及因果緣起。理實法界等。互望融鎔。相即相在。皆無障[得-彳]。謂因之果。果之因。或因即果。果即因。或因果即緣起。或理實即法界。或因果緣起之理實法界。或因果緣起即理實法界。或宗即趣。宗之趣。或因果緣起理實法界之宗趣。或即宗趣。皆准思之。上來四宗相望。寬狹有三。謂初一唯寬後一唯狹。中間別及隨部二部。互寬狹。望前後故。此經於三通宗。是為無為非一異宗攝。於三別宗。是事事無[得-彳]宗收。於三隨部宗中。是因果緣起理實法界宗。於三一隨義宗內。即諸法相即相在相攝相入等宗。於色大小。無增減。於時長短。無延促。餘一切義准應知。第六宗趣門竟。

第七顯義分齊者。於中有別有通。別謂隨會隨品隨文句字等。一一皆有義分齊故。通謂一部大宗義之分齊。今此所辨。唯通非別。謂即事事無[得-彳]法界宗中。義之分齊爾。於中二。初辨相。後問答。前中三。一體事。二德相三業用。初體事者。即是德用所依。此通二種。一純淨無漏是德相所依體事。二通漏無漏。是業用所依體事。今通前二體事。略舉十法。餘可思准。謂色心時處身方教義行位初色者。謂外器世間能造所造。下至微塵。上至廣剎。及中一切所有事物。二心者。謂佛菩薩及諸眾生。所有染淨心及心法。三時者。謂迦羅時。三摩耶時。大劫小劫。九世十世。下至一剎那等。四處者。謂盡十方世界依色所顯大小方量。上至廣剎。下至一塵毛端等處。五身者。謂佛身。菩薩身。二乘人身。乃至一切眾生身。下至一毛孔。上至全身。六方者。謂東方南方。乃至上方下方。上至盡十方虗空界分。下至一毛端量處。七教。謂能詮名句字聲。及通一切。下至一名一句一字一聲一光香等。上至種種無量差別名句字等。八義者。謂教之所詮一切法門。下至一義。上至一切。九行者。謂諸菩薩所有脩行。無邊行海。下至一行。上至無盡。十位者。謂三賢十地等。上至佛位。下至十住初心等。

第二德相者。第八迴向說真如一百門德。皆名真如相。又起信論云。真如相大者。具足無量性功德故。此德即是相名德相也。今此將顯如所起果。故以如德而名其果。就此門中二。先通辨德相因。後別顯德相果。前中謂佛菩薩從初發意。修諸行時。一一皆與法性相應。常觀諸法。若同類。若異類。若同體。若異體。若雜染。若清淨。相雖差別。其性是一。所謂無性。以無性故。性相無[得-彳]此相彼相。既同一性。相隨性而融通。是故此事彼事。成即在等。無障[得-彳]也。又由大願迴向善根同如相故。證淨法界所感依正。還同真性。具足一切無邊無[得-彳]德相。(普賢行品云何況最勝智三世諸佛法。從於法界生。充滿如來地)真如性既具過恒沙德。真所起事。德量亦然。是故此事及德。同無為性。非相所遷非分限取。唯普眼見。非餘境界。今略舉真如十種德相。以顯此中體事德相。第八迴向云。譬如真如與一切法。而共相應不相捨離。不離諸法。恒守本性。無有改變。無所不在一切法中。性常平等。性常隨順。與一切法。同其體性。常住無盡。普攝諸法。一切法中畢竟無盡。釋曰。此十德相。凡有其一。必具餘九。具餘九。具百。具十。具過恒沙。如八德水。何以故。同體性故。無分限故。法界體事既全如起。是故一一具餘一切。今且依總別分相。略辨十門。餘應思准。謂一由法界體事。一一皆有同法性中。與一切法而共相應。不相捨離德故。一一隨應。同時具足一切體德。二由此彼事。各有同法性中不離諸法德故。相望有相即德。三由此彼事。各有同法性中無所不在德。相望有相在德。四由諸體事。各有同法性中。性常隨順德。及恒守本性。無改變德故。一一隨應有隱顯德。五由此彼事。各有同法性中與一切法共相應德故。相望有主伴德。六由諸體事。各有同法性中與一切法同體性德故。一一即是一切諸法德。七由諸體事。各有同法性中常住無盡德故。一一自具無盡法德。八由諸體事。各有同法性中。普攝諸法德。及一切法中性常平等德故。一一隨應。有純雜德。九由諸事一一。皆有同法性中。普攝於法德故。一一隨應。具微細德。十由諸體事。一一各有同法性中。無所不在德。及一切法中。畢竟無盡德故。互望重重。有如因陀羅網德也。

二別顯德相果者。准前略顯十種德相。餘類應知。

初同時具足相應德者。謂後九門。所有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位上下等。同時具足在於一法。是故此門。為後九門之總。後九是此一門之別。然以總別不相離故。凡舉一法必具所餘一切門者。是此門攝。若舉一法。但具當自一門法者。是餘門攝。(華藏頌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妙嚴品初顯佛法界身德云。譬如虗空具含眾像。舊經性起品云。三世一切劫。佛剎及諸法。諸根心心法。一切虛妄法。於一佛身上。此法皆悉現。是故說菩提。無量無有邊)。

二相即德者。謂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位上下等相望。此中同異體事相望。但各兩句。謂此即彼。彼即此等。其中同類體上一多等相望。或有六句。謂此一即彼一。多即多。一即多。多即一一即多一。多即一多。乃至餘大小長短位上下等。互望皆爾。異類體上互望相即。當知亦爾。思準可知。(十住品云。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隨於義義隨文。如是一切展轉成。釋曰。既云展轉。即是異體也。四十七云。諸佛知一切佛語即一佛語。知三世一切劫即一剎那。初發心品云。以發心故。即與三世一切諸佛。體性平等。乃至云。真實智慧等者。此顯位上下相即也。七十八云。彌勒告眾云。言餘諸菩薩。經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乃能滿足菩薩行願。乃能親近諸佛菩薩。此長者子。於一生內。則能淨佛剎。乃至云。則能具足普賢諸行。釋曰。此顯行位及時相即也)。

三相在德者。謂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位上下等相望。是故非但一多相容。此中體事。同類自相望。但各兩句。謂彼在此。此在彼。若異類及中一多等相望。各有六句。初六句者。且如身土相望。依中有依。正中有正。依中有正。正中有依依中有依正。正中有正依。餘體事准思。後六句者。謂一中有一。多中有多。一中有多。多中有一。一中有多一。多中有一多。餘大小等准之。(普賢三昧品初說。佛身中有國土及諸佛菩薩等者。是正中有依正也初發心品云。一微塵中無量剎無量諸佛及佛子諸剎各別無雜亂等者。是依中有依正也。現相品云。如來一一毛孔中。一切剎塵諸佛坐。菩薩眾會共圍繞等。七十九云。善財入樓閣。見種種境界。乃至云。又見其中。有無量百千諸妙樓閣。一一嚴飾皆悉如前。廣博嚴麗。同於虛空。不相障[得-彳]。亦不雜亂。於一處中。見一切處。一切處中悉如是見。釋曰。此百千閣分量皆等。不礙內外。互相容在而不相雜)。

四隱顯德者。謂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位上下等。一一隨應。有隱有顯。如見此者不見彼。見彼者不見此。雖不互見。而各收盡。雖各收盡。而不相雜。如見既爾。聞等隨應知亦然。如一人身六親所望。雖各不同。然各全得亦不雜亂。(夜摩偈讚云。十方一切處。皆謂佛在此。或見在人間。或見在天宮。十定品第七定云。或見佛身其量七肘。或見八肘九肘十肘。乃至或見佛身量等不可說不可說世界。如來本身無增無減。譬如月輪。閻浮提人見其形小。而亦不減。月中住者見其形大。而亦不增。釋曰。如佛身隱顯既爾。當知言音依果所有及一切法門教義行位等亦然。諸大菩薩。成就如是法界體事德相者。並準可知)。

五主伴德者。謂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位上下等相望。此中據兩法已去互隱顯相望不同。前門但一法上即有隱顯。(諸會中說。普賢等類輔翼之眾。皆是果海菩薩。更相主助。同遍法界。主主不並。伴伴不俱。主伴伴主同時成就。又脩多羅光明總持三昧。乃至菩薩無邊行海。皆有主伴。如第二中說)。

六同體成即德。謂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位上下等。一一即是一切諸法。此中不同前相即門。前據此彼。相望相即。此約即體。是一即是一切諸法。此中不同造色地。即是一切法如體事能造色地。即是水等。亦即所造香味觸等。亦即異類心心法乃至一切。悉亦如是。餘一切法一一亦然。並應類准。(妙嚴第一云。其身充滿一切世間。其音普順十方國土如來所處。宮殿樓閣充遍十方。第二云。十方虛空可知量。佛毛孔量不可得。又說依即正。謂摩尼幢放光說法菩提樹亦爾。並出菩薩眾師子座亦然。又見毛孔中說法。乃至眼即耳等。不同權宗。諸根互用。夜摩偈讚云。佛坐夜摩宮。普遍十方界。此事甚奇特。世間所希有。七十六說。摩耶夫人。如常之身。能容十佛剎微塵數菩薩。並各乘宮殿。及八萬龍王。皆在胎中。而不迫窄。七十八云。彌勒菩薩謂善財言。汝但遍觀樓閣。則能了知學菩薩脩行菩薩道。釋曰。此色法即是教義也。八十云。善財從初發心。乃至得見普賢已前。中間所入一切諸佛剎海。今於普賢一毛孔內。一念所入諸佛剎土過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如是而行緣盡〔來〕來劫猶不能知一毛孔中剎海次第乃至邊際。釋曰。此顯一毛孔量不增即如是廣大也)。

七具足無盡德者。謂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位上下等。一一自體。皆無窮盡。如水中文。此不同。後如帝網德。此但當體。即具無盡。彼依互在。重重無盡。又亦不同微細德相。彼據一中多法齊現。此約一一即無盡窮(妙嚴品云。佛身普遍諸大會。充滿法界無窮盡。又云。其菩提樹。恒出妙音。說種種法。無有盡極。十住品頌云。欲具演說一句法。阿僧祇劫無窮盡。而今文義各不同。菩薩以此初發心。六十五說。具足優婆夷。於一小器中出一切資具飲食等。畢竟無盡。然不減少。釋曰。此皆體德自在。非約解脫等業用)。

同类推荐
  • 自遣

    自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本草分经

    本草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月真歌

    月真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William Ewart Gladstone

    William Ewart Gladsto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Carnival of Crime in CT

    Carnival of Crime in C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To Buy a Memory

    To Buy a Memory

    Loretta has loved Lee for years--even following him to South Africa so they could be married. But when she meets Paul Tremayne, a domineering, ruggedly handsome man who happens to be Lee's friend and employer, her attraction to him is undeniable. Loretta gives in to her desire--and finds that behind Paul's severe exterior burns a passion so fierce she is powerless to resist it. Torn between two loves, Loretta must choose--or risk losing her heart and the man she loves.
  • 季总彻禅师语录

    季总彻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斗转江湖

    斗转江湖

    当武林正邪不分,侠义无存,该如何力挽狂澜,打破这局面?唯有斗转江湖,置之死地而后生!且看无心之人,如何颠倒乾坤,重洗武林!(PS:上本书《绝尘逍遥录》已完结,喜欢武侠的朋友们可以去看看,指点一下,多谢!书友Q群:425971558)
  • 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官员商人的故事

    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官员商人的故事

    本套丛书包括《国王皇后的故事》、《王子少年的故事》、《公主千金的故事》、《官员商人的故事》、《庶民百姓的故事》、《能工巧匠的故事》、《女人儿童的故事》、《魔鬼妖怪的故事》、《动物植物的故事》和《生灵怪象的故事》等10册童话故事,其中包括安徒生、格林、豪夫和王尔德的作品,也包括了世界各国许多民间童话故事, 很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相信这套《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丛书,能够启迪儿童的心灵、陶冶儿童的情操、培养儿童的情趣、丰富儿童的知识、发展儿童的智力,成为广大父母和少年儿童们的良好读物和收藏品。
  • 博弈与心计

    博弈与心计

    “每个博弈者在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时,不但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目的行事,还必须考虑到他的决策行为对周围人的可能影响,以及周围人的反应行为的可能后果,通过选择最佳行动计划,来寻求收益或效用的最大化。人在社会上混,如果没有一丁点心计,遇事既不留心也不琢磨,那麻烦可就大了。在人与人的博弈中,你必须意识到,你的上级、商业对手、亲密的朋友、乃至你未来的伴侣都是聪明而有主见的人,是关心自己利益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被动的和中立的角色。一方面,他们的目标常常与你的目标发生冲突;另一方面,他们当中包含着潜在的合作因素。为了自己,也为了与他人更好地合作,你需要学习一点博弈论的策略思维。”
  • 以你为名的花在心底盛放

    以你为名的花在心底盛放

    短篇言情小说集。无论是发生在遥远的古代,还是眼前的现在,都希望能和你相遇,让我参与你的人生,谱写动人的故事。
  • 隐世佛仙

    隐世佛仙

    江湖,一片叶,一飞花,最是佛陀,也无情。强者,掌握命运和规则,弱者何以谈生何以忘死。
  • 文化探谜

    文化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
  • 无厘头网游行

    无厘头网游行

    角色已生成正在进入游戏,征服幻想世界。“来吧,游戏开始了。"
  • 世说人语

    世说人语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