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4000000001

第1章

將釋此經略開十門一明教起所由(云云)十隨文解釋初教起所由者先總辨後別顯總者夫大教之興因緣無量(云云)次別顯者略提十義以明無盡何者為十謂由法爾故願力故機感故為本故顯德故顯位故開發故見聞故成行故得果故(云云)六顯位故者為顯菩薩修行佛因一道至果具五位故此亦二種一次第行布門謂十信十解十行十迴向十地滿後方至佛地從微至著階位漸次二圓融相攝門謂一位中即攝一切前後諸位是故一一位滿皆至佛地此二無礙廣如下文諸會所說(云云)九成行故者謂為示此普法令諸菩薩成普賢行一行即一切行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具足慧身不由他悟又云菩薩受持此法少作方便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此亦二種一頓成多行二徧成普行並如下說。

教義分齊章卷中

第三行位差別者於諸教中皆以三義略示一明位相二辨不退三明行相初者依小乘有四位謂方便見修及究竟又說小乘十二住以為究竟及說三界九地十一地等廣如小論說不退者此中修行至忍位得不退故也其行相亦如彼諸論說問何故小乘行位等相不廣顯耶答此中意者以義差別顯教不同而小乘異大乘理無疑故不待說也若依初教亦以三義顯初位相者此中有三一為引愚法二乘令迴心故施設迴心教亦但有見修等四位及九地等名同小乘或立五位謂見道前七方便內分前三種為資糧位以遠方便故後四善根為加行位是近方便故餘名同前又亦說為乾慧等十地第九名菩薩地第十名佛地者以引二乘望上不足漸次修行至佛果故又彼佛果不在十地外同在地中者以引彼故方便同彼又以二乘人於現身上得聖果故不在後也又此位相及行相等廣如瑜伽聲聞決擇及雜集論說問何故瑜伽等所明聲聞行位相而不同彼毗曇等耶答不同相者有二義意一為顯小乘愚於諸法不了說故二為方便漸漸引向大乘故耳是故所明行位等法皆悉方便順向大說故不同也此既非是愚法小乘又非菩薩即知是彼三乘教中聲聞乘也二為直進人顯位相者彼說菩薩十地差別又以十地說為見修及通地前以為大乘十二住義何以故為影似小乘故又彼是地前有四十心以彼十信亦成位故此亦為似小乘道前四方便故是故梁攝論云如須陀洹道前有四位謂暖頂忍世第一法菩薩地前四位亦如是謂十信十解十行十迴向又亦為似迴心教故以信等四位為資粮位十迴向後別立四善根為加行位見等同前問何故此教所立名數多分影似小乘等耶答為隨方便影似引彼有勝方便故若全異彼難信受故若全同彼不名引故問若引二乘可須似彼如為直進何假似彼小耶答有二意故亦稍似小一以始教中直進之人機麤淺故不能盡受大乘深法是故所示位等法相亦似小乘而義理仍別二凡以大乘似小乘說者皆通二義一為引小二為淺機是故說此為始教也即如何等義者如瑜伽說云何已成就補特伽羅相謂諸聲聞先已串習諸善法故若時安住下品成就爾時便有下品欲樂下品加行猶往惡趣非於現法證沙門果非於現法得般涅槃若時安住中品成就爾時便有中品欲樂中品加行不往惡趣於現法中證沙門果非於現法得般涅槃若時安住上品成就爾時便有上品欲樂上品加行不往惡趣於現法中證沙門果即於現法得般涅槃如說聲聞獨覺亦爾何以故道與聲聞種姓同故乃至廣說於菩薩位為似二乘亦立如是三種成就故彼論云若諸菩薩住勝解行地名下品成就住淨勝意樂地名中品成就住墮決定究竟地名上品成就若菩薩住下品成就猶往惡趣此盡第一無數大劫乃至廣說餘二大劫配二成就如是等文類別非一皆具上意可准知之。

二不退位者依佛性論聲聞至苦忍緣覺至世第一法菩薩至十迴向方皆不退也當知此中聲聞緣覺非是愚法是故皆是此始教中三乘人也又亦可菩薩地前總說為退以其猶墮諸惡趣故如瑜伽云若諸菩薩住勝解行地猶往惡趣此盡第一無數大劫如是等也三明位中行相差別者如瑜伽云勝解行住菩薩轉時何行何相或時具足聰慧於其諸法能受能持於其義理堪能悟入或於一時不能如是或於一時具足憶念或於一時成於妄類於諸眾生未能了知調伏方便於自佛法亦未了知如實引發善巧方便為他說法教授教誡勉勵而轉勉勵轉故不能如實知或時虗棄如闇射或中不中隨欲成故或於一時於大菩提已發心而後退捨由意樂故欲令自樂由思擇故欲令他樂或於一時聞說甚深廣大法教而生驚怖猶豫疑惑如是等類名勝解行住解云此是十二住中第二住行相其第一種性住行相更劣及地上行相皆如彼說若依終教亦說菩薩十地差別亦不以見修等名說又於地前但有三賢以信但是行非是位故未得不退故本業經云未上住前有此十心不云位也又云始從凡夫地值佛菩薩正教法中起一念信發菩提心是人爾時名為住前信相菩薩亦名假名菩薩名字菩薩其人略修行十心謂信進等廣如彼說又仁王經云習忍以前行十善菩薩有進有退猶如輕毛隨風東西等在此修行經十千劫入十住位方得不退故十住初即不退墮下二乘地況諸惡趣及凡夫地耶設本業經說十住第六心有退者起信論中釋彼文為示現退也為慢緩者策勵其心故而實菩薩入發心住即得不退也其行相者起信論中說三賢初位中少分得見法身能於十方世界八相成道利益眾生又以願力受身自在亦非業繫又依三昧亦得少分見佛報身其所修行皆順真性謂知法性體無慳貪隨順修行檀波羅蜜等廣如彼說又梁攝論中十信名凡夫菩薩十解名聖人菩薩等其地上行位倍前准知是故當知此中行位與前始教淺深之相差別顯矣問此教豈不通引二乘何故行位不似小乘說答此後諸教並皆深勝所引二乘亦是純就高勝機故不假似彼也若依頓教一切行位皆不可說以離相故一念不生即至佛故若見行位差別等相即是顛倒故若寄言顯者如楞伽經云初地即八地乃至云無所有何次等又思益經云若人聞是諸法正性勤行精進如說修行不從一地至一地若不從一地至一地是人不住生死涅槃如是等也若依圓教有二義一攝前諸教所明行位以是此方便故二據別教有其三義一約寄位顯謂始從十信乃至佛地六位不同隨得一位得一切位何以故由以六相收故主伴故相入故相即故圓融故經云在於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故是故經中十信滿心勝進分上得一切位及佛地者是其事也又以諸位及佛地等相即等故則因果無二始終無礙於一一位上即是菩薩即是佛者此義也二約報明位相者但有三生(云云)(見三生類)。

三約行明位則唯有二謂自分勝進此門通前諸位解行及以得法分齊處說如普莊嚴童子等也其身在於世界性等以上處住當是白淨寶網轉輪王位得普見肉眼見十佛剎塵數世界海等若三乘肉眼即不如是故智論云肉眼唯見三千世界內事(云云)問既一位中有一切位及信滿心即得佛者何須更說後諸位耶答說後諸位即是初中之一切也如初後亦爾問若初即具後得初即得後者亦可後亦具初既不得後應亦不得初耶答實爾但以得初時無不得後故是故無有未得後而不得初也問若爾云何說得諸位階降次第答以此經中安立諸位有二善巧一約相就門分位前後寄同三乘引彼方便故是同教也二約體就法前後相入圓融自在異彼三乘是別教也但以不移門而恒相即不壞即而恒前後是故二義融通不相違也問若爾是初門即一切者何不說信位初心即得而說滿心等耶答若自別教即不依位成今寄三乘終教位說(云云)(見三生類)。

同类推荐
  • 龙凤再生缘

    龙凤再生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谷城山馆诗

    谷城山馆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POEMS

    POE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说妙法决定业障经

    说妙法决定业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孙毅庵奏议

    孙毅庵奏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总裁待嫁

    总裁待嫁

    怀孕八月跌下楼梯,鲜血染红了衣裙,也染红了她的眼睛……一朝重生,她匆匆离婚,躲他,越远越好。他却纠缠不放,狂追不舍。她怒:“冷封!你说过,若有来生,定不娶我!”他点头:“对!我说过,来生不娶你,所以——我嫁你!”轰动全球:封天总裁入赘洛家,风光大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月下杜鹃三临

    月下杜鹃三临

    我本神女像上的一只石狐,下凡只为了圆他一世姻缘,却两次看到他生命的终结。这一次,我只想远远的祝福着他,不想冷月如霜的他却问,他是不是表现的还不够明显?
  • 莫向花笺废泪行

    莫向花笺废泪行

    本来是游戏的设计者,却被“孙子”叫去和“儿子”谈恋爱?!有没有搞错诶,犯法的吧……
  • 最强世子妃

    最强世子妃

    莫名穿越,拥有了奇异的系统,完成奇怪的任务,就可以获得系统奖励,面对各种奇异的任务,事情脱离了掌控……与各种帅哥美女斗。最后走上了最强世子妃之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洲幻世行

    神洲幻世行

    九千世界的隐秘,六道轮回的因果。人世间的种种百态,长生路的追求,仙域背后的陷阱,地球的最终演化,有过去、现在、未来。一切都在改变,颠覆正在发生。
  • 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植物大战僵尸:英雄传

    植物大战僵尸:英雄传

    天炎,一个普通的人类,却穿越至一个战乱纷纷的世界,植物与僵尸连年大战,僵尸抢夺先机,植物需要英雄的拯救!而这位英雄,即将降临……
  • 我和末世有个约会

    我和末世有个约会

    莫名其妙穿越到丧尸横行的平行世界,养养狗,再被丧尸养成。本以为这是一个穿越女在末世养成与被养成的简单故事,结果……什么?人类都只是外星人吃腻了的食物?而丧尸是外星人喜爱的新食物,地球未来的新主人?这太不科学了!
  • 所有

    所有

    不是所有真心都夹杂着假意,不是所有付出都期待回报,不是所有物质都承载感情,不是所有言语都出自本心,不是所有朋友都要灌溉,不是所有婚姻都是坟墓。生活中不止亲情、友情、爱情,也不止理想、工作、事业,还有人生在世存在的意义。
  • 鬼话

    鬼话

    警笛声打破了这个依河而建的小村庄的宁静。紧靠河堤的一座砖包皮的四间老房前,聚集了这个三百多口人的小侯村中的一半人。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小子也该死!赌博不算,还经常把媳妇打得死去活来,只可怜他那受罪的媳妇竟和他一起去了。”一位头发有些花白的老人小声说。声音虽小,但却引起在场不少人的共鸣,纷纷点头:“还有那可怜的孩子,平常就可怜兮兮的,现在才十二岁就成了孤儿。” “哎!苏二叔,你可是苏田不远的兄弟,以后,他的孩子就全依靠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