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2000000004

第4章 帝系四

皇太子杂录(下)

孝景前三年,梁孝王入朝,是时上未置太子,与梁王言曰,千秋万岁后传于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明年,汉立太子,前七年,上废栗太子,太后心欲以梁王为嗣,大臣及爰盎等,有所关说于帝,太后议格,孝王不敢复言太后以嗣事。(文三王传。)

景帝弟梁孝王,母窦太后爱之,孝王朝,因燕昆弟饮,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上从容曰,千秋万岁后传王,太后欢,窦婴引卮酒进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汉之约也,上何以得传梁王,太后由此憎婴,婴亦薄其官。(窦婴传。)

武帝春秋二十九,乃得皇子,枚皋与东方朔作皇太子生赋,及立皇太子禖祝,受诏所为,皆不从故事重皇子也。(枚乘传。)

孝武皇帝六男,卫皇后生戾太子据,元狩元年,立为皇太子,年七岁矣,初上年二十九乃得太子,甚喜,为立禖,使东方朔、枚皋作禖祝,少壮诏受《公羊春秋》。又从瑕邱江公受《穀梁》,及冠就宫,上为立博望苑,使通宾客,从其所好,故多以异端进者。武帝末,卫后宠衰,江充用事,充与太子及卫氏有隙,恐上晏驾后为太子所诛,会巫蛊事起,充因此为奸。是时上春秋高,意多所恶,以为左右皆为蛊道祝诅,穷治其事。丞相公孙贺父子,阳石诸邑公主,及皇后弟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充典治巫蛊。既知上意,白言宫中有蛊气,入宫,至省中坏御座掘地,上使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等助充。充遂至太子宫掘蛊,得桐木人。时上疾,辟暑甘泉宫,独皇后太子在,太子召问少傅石德,德惧为师傅并诛,因谓太子曰:前丞相父子两公主及卫氏皆坐此,今巫与使者掘地得征验,不知巫置之邪,将实有也,无以自明,可矫以节收捕充等系狱,穷治其奸诈,且上疾在甘泉,皇后及家吏请问皆不报,上存亡未可知,而奸臣如此,太子将不念秦扶苏事邪,太子急然德言,征和二年七月壬午,乃使客为使者收捕充等,按道侯说疑使者有诈,不肯受诏,客格杀说,御史章赣被创突亡,自归甘泉,太子使舍人无且,持节夜入未央宫殿长秋门,因长御倚华,具白皇后,发中厩车,载射士,出武库兵,发长乐宫卫,告令百官曰,江充反,乃斩充以徇,炙胡巫上林中,遂部宾客为将率,与丞相刘屈犛等战,长安中扰乱,言太子反,以故众不附,太子兵败亡,不得,上怒甚,群下忧惧,不知所出,壶关三老茂上书曰,臣闻父者犹天,母者犹地,子犹万物也,故天平地安,阳阴和调,物乃茂成,父慈母爱,室家之中,子乃孝顺,阳阴不和,则万物夭伤,父子不和,则室家丧亡,故父不父则子不子,君不君则臣不臣,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昔者虞舜孝之至也,而不中于瞽叟,孝巳被谤,伯奇放流,骨肉至亲,父子相疑,何者积毁之所生也,由是观之,子无不孝,而父有不察,今皇太子为汉适嗣,承万世之业,体祖宗之重,亲则皇帝之宗子也,江充布衣之人,闾阎之隶臣耳,陛下显而用之,衔至尊之命,以迫蹴皇太子,造饰奸诈,群邪错谬,是以亲戚之路,鬲塞而不通,太子进则不得上见,退则困于乱臣,独冤结而亡告,不忍忿忿之心,起而杀充,恐惧逋逃,子盗父兵,以救难自免耳,臣窃以为无邪心,诗曰,营营青蝇,止于藩,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往者江充谗杀赵太子,天下莫不闻,其罪固宜,陛下不省察,深过太子,发盛怒,举大兵而求之,三公自将,智者不敢言,辨士不敢说,臣窃痛之,臣闻子胥尽忠而忘其号,比干尽仁而遗其身,忠臣竭诚,不愿囗囗钺之诛,以陈其愚,志在匡君安社稷也,诗云,取彼谗人,投畀豺虎,唯陛下宽心慰意,少察所亲,毋患太子之非,亟罢甲兵,无令太子久亡,臣不胜惓惓,出一旦之命,待罪建章阙下,书奏,天子感寤,太子之亡也,东至湖,藏匿泉鸠里,主人家贫,常卖屦以给太子,太子有故人在湖,闻其富赡,使人呼之而发觉,吏围捕太子,太子自度不得脱,即入室距户自经,山阳男子张富昌为卒,足蹋开户,新安令史李寿趋抱解太子,主人公遂格斗死,皇孙二人皆并遇害,上既伤太子,乃下诏曰,盖行疑赏所以申信也,其封李寿为邗侯,张富昌为赵侯,久之巫蛊事多不信,上知太子惶恐无他意,而车千秋复讼太子冤,上遂擢千秋为丞相,而族灭江充家,焚苏文于横桥上,及泉鸠里加兵刃于太子者,初为北地太守,后族,上怜太子无辜,乃作思子宫,为归来望思之台于湖,天下闻而悲之。(戾太子传。)

宣帝地节三年,立皇太子,选丙吉为太傅,疏广为少傅,数月,吉迁御史大夫,广徙为太傅,广兄子受字公子,亦以贤良举为太子家令,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宣帝幸太子宫,受迎谒应对,及置酒宴,奉觞上寿,辞礼闲雅,上甚欢说,顷之,拜受为少傅,太子外祖父特进平恩侯许伯,以为太子少,白使其弟中郎将舜,监护太子家,上以问广,广对曰,太子国储副君,师友必于天下英俊,不宜独亲外家许氏,且太子自有太傅少傅,官属已备,今复使舜护太子家,视陋,非所以广太子德于天下也,上善其言,以语丞相魏相,相免冠谢曰,此非臣等所能及,广繇是见器重,数受赏赐,太子每朝,因进见,太傅在前,少傅在后,父子并为师傅,朝廷以为荣。(疏广传。)

太子既壮大,柔仁好儒,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繇是疏太子而爱淮阳王,曰淮阳王明察好法,宜为吾子,而王母张婕妤尤幸,上有意欲用淮阳王代太子,然以少依许氏,俱从微起,故终不背焉。(元纪。)

张婕妤有宠于宣帝,霍皇后废后,上欲立张婕妤为后,久之,惩艾霍氏欲害皇太子,乃更选后宫无子而谨重者,乃立长陵王婕妤为后,令母养太子,后无宠希御见,唯婕妤最幸,子淮阳宪王壮大好经书法律,聪达有财,帝甚爱之,太子宽仁喜儒术,上嗟叹宪王曰,真我子也,常有意欲立张婕妤与宪王,然用太子起于微细,上少依倚许氏,及即位,而许后以杀死,太子蚤失母,故弗忍也,久之,上以韦玄成让侯兄,经明行高,称于朝廷,乃召拜玄成为淮阳中尉,欲感谕宪王,辅以推让之臣,由是太子遂安。(淮阳宪王传。)

元帝即位,史丹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常骖乘,甚有宠,上以丹旧臣,皇考外属,亲信之,诏丹护太子家。是时傅昭仪子定陶共王有才艺,子母俱爱幸,而太子颇有酒色之失,母王皇后无宠,建昭之间,元帝被疾不亲政事,留好音乐,或置鼙鼓殿下,天子自临轩槛上,隤铜丸以擿鼓,声中严鼓之节,后宫及左右习知音者莫能为,而定陶王亦能之,上数称其材,丹进曰,凡所谓材者,敏而好学,温故知新,皇太子是也,若乃器人于丝竹鼓鼙之间,则是陈惠李微高于匡衡,可相国也,于是上嘿然而笑,其后中山哀王薨,太子前吊,哀王者帝之少弟,与太子游学相长大,上望见太子,感念哀王,悲不能自止,太子既至前不哀,上大恨曰,安有人不慈仁而可奉宗庙为民父母者乎,上以责谓丹,丹免冠谢上曰,臣诚见陛下哀痛中山王,至以感损,向者太子当进见,臣窃戒属毋涕泣感伤陛下,罪乃在臣,当死,上以为然,意乃解,丹之辅相,皆此类也,竟宁元年,上寝疾,傅昭仪及定陶王常在左右,而皇太子希得进见,上疾稍侵,意忽忽不平,数问尚书以景帝时立胶东王故事,是时太子长舅阳平侯王凤为卫尉侍中,与皇太子皆忧不知所出,丹以亲密臣得侍视疾,候上间独寝时,丹直入卧内,顿首伏青蒲上,涕泣言曰,皇太子以适长立,积十余年,名号系于百姓,天下莫不归心,臣子见定陶王雅素爱幸,今者道路流言,为国生意,以为太子有动摇之议,审若此,公卿以下必以死争,不奉诏,臣愿先赐死以示群臣,天子素仁,不忍见丹涕泣,言又切至,上意大感,喟然太息曰,吾日困劣,而太子两王幼少,意中恋恋,亦何不念乎,然无有此议,且皇后谨慎,先帝又爱太子,吾岂可违指,驸马都尉安所受此语,丹即却顿首曰:愚臣妄闻,罪当死。上因纳,谓丹曰:吾病寝加,恐不能自还,善辅道太子,毋违我意。丹嘘唏而起,太子由是遂为嗣矣。(史丹传。)

绥和中,上即位二十五年,无继嗣,至亲有同产弟中山孝王,及同产弟子定陶王在,定陶王好学多材,于帝子行,而王祖母傅太后阴为王求汉嗣,私事赵王后昭仪,及帝舅大司马骠骑将军王根,故皆动上,上召丞相翟方进,御史大夫孔光,右将军廉褒,后将军朱博,皆引入禁中,议中山定陶王谁可为嗣者,方进根以为定陶王帝之子,礼曰,昆弟之子,犹子也,为其后者为之子也,定陶王宜为嗣,褒博皆如方进根议,孔光独以为礼立嗣以亲,中山王先帝之子,帝亲弟也,以尚书盘庚殷之及王为比,中山王宜为嗣,上以礼兄弟不相入庙,又皇后昭仪欲立定陶王,故遂立为太子,光以议不中意,左迁廷尉。(孔光传。)

皇子(杂录附)

太上皇四男,高祖兄伯蚤卒,追封武哀侯,高后七年,追封武哀王,次兄仲名喜,初封宜信侯,汉六年,立为代王,匈奴攻代,仲弃国自归,天子不忍致法,废为合阳侯,楚元王交,高祖同父少弟也,自有传,(本纪及吴王濞传。)高皇帝八男,吕后生孝惠帝,曹夫人生齐悼惠王肥,薄姬生孝文帝,戚夫人生赵隐王如意,赵姬生淮南厉王长,诸姬生赵幽王友,赵共王恢,燕灵王建。(高五王传。)

孝文皇帝四男,窦皇后生孝景帝梁孝王武,诸姬生代孝王参,梁怀王揖。(文三王传。)

孝景皇帝十四男,王皇后生孝武皇帝,栗姬生临江闵王荣,河间献王德,临江哀王阏,程姬生鲁共王余,江都易王非,胶西于王端,贾夫人生赵敬肃王彭祖,中山靖王胜,唐姬生长沙定王发,王夫人生广川惠王越,胶东康王寄,清河哀王乘,常山宪王舜。(景十三王传。)

孝武皇帝六男,卫皇后生戾太子,赵婕妤生孝昭帝,王夫人生齐怀王闳,李姬生燕刺王旦,广陵厉王胥,李夫人生昌邑哀王髆。(武五王传。)

孝宣皇帝五男,许皇后生孝元帝,张婕妤生淮阳宪王钦,卫婕妤生楚孝王嚣,公孙婕妤生东平思王宇,戎婕妤生中山哀王竟。(宣元六王传。)

孝元皇帝三男,王皇后生孝成帝,傅昭仪生定陶共王康,冯昭仪生中山孝王兴。(宣元六王传。)

皇子杂录

五宗。(司马迁传,作五宗世家,师古曰,景帝子凡十三人为王,而母五人所生,迁谓同母者为一宗,故云五宗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末日生存日记

    末日生存日记

    我拿着自制的尖木棍,重重刺进那头丧尸的后脑勺中!但是,木棍断了!尖头的部分还留在它的脑子里,另一头则被我握在手里。丧尸非但没事,反而更疯狂了!回身朝我扑过来!
  • 黑龙法典

    黑龙法典

    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会反手给你一记反物质能量湮灭炮。一头魔法无能的黑龙在异世界搅风搅雨的故事。
  • 夜对星空(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夜对星空(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凤合鸣

    凤合鸣

    两个人的感情,两代人的恩怨!她有自己心爱之人,却被迫嫁给一个自己从未见过面的皇帝。一入宫门深似海,她要如何生存。当她被陷害之时,他选择落井下石!当她身边所有的人都因他为她而死之时,她又要怎么选择?复仇是她活下去的唯一心愿,就算是付出什么代价她都要去做到!她倾国倾城,时光荏苒,当他为了她丢了心之后,这一切应该要如何计算呢?他俊朗非凡,时过境迁,当她为了他忘记复仇之后,这一切是不是要重新来过?
  • 侠义榜

    侠义榜

    天降流星,侠义榜出世!一个文弱青年丁耒,从此踏入武林至高道路。这个世界,是为架空。穿梭世界:大明世界,大唐世界,西汉世界,春秋世界,每一个世界,每一部历史,每一部传说,都有我,丁耒。天下之大,没有朋友,没有酒,怎么叫做武侠?这个世界没有妖魔,但别的世界却有。这个世界太多人性复杂,杀戮,孽缘,前世今生。问剑在何方,我丁耒一剑破万法!
  • 卓越领导力法则:全方位解读突发事件中的领导力

    卓越领导力法则:全方位解读突发事件中的领导力

    无论发生什么样的危机,也无论你在什么位置上,都要关注你工作的结果掌握突发事件关键策略,让你抗得过危机,抓得住机遇!领导力不是用来谈论的,更不是用来作为理论的,掌握法则,让你的领导力迅速提升!
  • 妖孽男,巫族女

    妖孽男,巫族女

    前生,她是被那些人称为中看不中用的傻女人,是被那些人称为恶魔的天才严瑶瑶。的确,她这样的女人对那些人来说一直是个障碍。她死了,死于一次意外,一次坠机的意外。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她变成了龙朝的第一美人林苛筵,然而林苛筵居然和她严瑶瑶长得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单单少了眼下的那颗泪痣。林苛筵的身份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她知道。她的身边有一个妖孽男,一个让她自己都自愧不如的妖孽男;她的身边有一个武功高强的丫头,而这个丫头一直拿命在保护她....她以为,她以为她的一生就会这样平凡的过去,她一直是这样以为的。可是,事情的变化太大,大到她竟然都快忘记了呼吸。大到她竟失去了对自己重要的人,她竟失去了自己的一切。
  • 随遇而安的爱情

    随遇而安的爱情

    少年时期经历过家庭变故而被强行送到国外的顾迪凡在毕业几年后,偷偷溜回国内住到了高中同学郑远齐的家里,由此和郑远齐的表妹费苏苏成了一对欢喜冤家,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和接触,两人也慢慢走到了一起,各种啼笑皆非的生活趣事数不胜数,随着顾迪凡的秘密被揭开,危机也一个又一个接踵而来......
  • 从仙界归来的厨神

    从仙界归来的厨神

    一个男人,五年前,老婆跟人跑了,留下一个女儿,自己出了车祸后神秘失踪;五年后,他回到这个城市,在影视城开了家小吃店,蛋炒饭199元一碗,明星来了,态度不好,那就爱吃不吃,吃了不过瘾,还想要?不卖!作为一名厨神,个性很重要……
  • 中国古代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

    古人认为声音是圣洁的,音乐可以洁净人的思想、灵魂,创作和谐的音乐就是要和谐地使用“八音”,所谓“八音”就是指分别由青铜、石头、陶器、木头、竹子、蚕丝、葫芦和皮革制成的金、石、土、木、竹、丝、匏、革八类乐器。中国古人是按照乐器制作的材质来区分不同的乐器,正是这些看似简单却凝聚了无数古人卓越智慧的乐器,在历史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