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9000000005

第5章

湘军于金陵红旗报捷、江浙军务底定之后,文正奏请尽发欠饷,遣散归农。伟哉,大臣谋国之道,善用所长,善藏所短,非他人所能企及也已。淮军自始至终,每年皆发饷七关有半,而南北设粮台,坐收各省解款,先以解款不到而致欠饷,既到不以发饷,遂积成巨款。李文忠直隶总督任内,淮军银钱所专司其事,历王文勤、荣文忠两公,洎文忠复任,犹存五百馀万两。文忠逝世,项城用以扩充新军,至六镇之多。南北风行,皆练新军,遂屋清社。

曾文正遣散湘军,惟留老湘营。又知先文庄与淮军将领气味不投,终不相合,欲以老湘营隶文庄领之,常驻江宁为防军。致书请于李文忠曰“将使之淬厉湘军暮气,我亦得日以老生常谈勖之,俾成栋梁之器云”。黄昌岐提军持书谒文忠于苏州,文忠不置可否,私谓文庄曰:“往也,惟此老翁,能致人于方面重任。”时文忠家居拙政园,设宴待提军。值春初山茶盛放,文忠曰:“花如此丽,虽仆婢今日折一枝,明日摘一朵,究无损焉。”提军退而备行具,文庄问何若是之速。提军曰:“昨日之言,公不闻与?已示意不欲公往,尚待言耶!”

中兴功臣,多有古大臣风。金陵克后,洪福已逃出,沈文肃遣军追击,获之。奏报擒斩逋寇,而不言其为首逆之子,亦不铺张功绩。刘忠诚督粤,代理海关,是时监督为旗员著名优缺,岁入无算,忠诚悉舍弗取,并未专摺上闻,仅于《京报》中,见数月之中,收数增至十馀万而已。至丁文诚之斩安得海,彰彰在人耳目,内幕之中,尚有人主使,较此犹逊一筹。

世祖亲政,则夺摄政王爵;圣祖年长,则罪四辅;仁宗继业,则斩和┞;文宗即位,则退穆相;两太后垂帘,则诛三奸;醇王摄政,则逐项城;一朝天子一朝臣,几为向例。恭忠亲王为议政王,不及四载,至同治四年三月五日,编修蔡寿祺疏劾王揽权纳贿,请逮治,两宫召见商城、艮峰两相,朱桐轩、万青藜两尚书、吴竹如、王小山两侍郎、桑柏斋、殷谱经两阁学,议治王罪。两宫言王目无君上,妄自尊大。且云王在热河,曾言王欲叛,又出于寿祺参本之外,更有背景。时值同治中兴之后,诸臣守正,不敢唯阿,上怒稍霁,商城请查实据,许之。越二日,倭相等会议于内阁,召寿祺质正,摺中“挟重资而内膺重任,善夤缘而外任封疆”二语,寿祺指出薛焕、刘蓉二人,供称闻之给事中谢增。及质讯增,增言本无所闻,且弗曾与人言及。寿祺俯首无词,薛焕犹追问,不肯息事,诸臣劝解始已。未几,蓉明白回奏,言:“起自草茅,未趋朝阙,亲贵之臣,不识一面,枢密之地,未达一缄。请严究诬枉根由。”寿祺以是降级,其后终身不用。恭王虽受裁抑,无复议政名目,然仍值枢府,屡踬复起,克保令终。较之前朝重臣,则有幸有不幸矣。先文庄于散馆授职后,奉旨往江苏军营。寿祺昏,于朝报亦未之悉,其条陈军营滥保疏中,波及是事,言“庶常投效军营,保举留馆,实为取巧”,当时以事实不符,均不措意,及至文庄赣抚入觐,遇寿祺于江西公宴,调之曰:“某散馆授职后,即奉命出征,在本衙门日浅,于诸前辈多未奉教,向慕不置。”寿祺时已衰迈落托,无复人形,唯唯而已。

陈右铭中丞治乡团,御粤寇,嗣在京为殉节者请恤,义宁一州,多至三千人。刘忠诚抚赣,虽知其粉饰,以中丞当时清望,无如之何也。中丞氵存升府道,军中保案,无足深论,《清史稿》称其走湖南,参易佩绅戎幕,拒走石达开;之江西,为席宝田画策,歼洪福是以保案为功业。中丞有知,谅不乐于有此虚誉。

李季荃观察在淮军,与曾忠襄之在湘军,皆以统帅介弟之亲,将兵独众。忠襄犹能成功,其后在鄂,虽小有波折,亦克自振。观察竟不能终始其事,固由于淮军之团结力不若湘军,致遭排挤;抑亦观察沉毅之性不如忠襄,遇有艰阻,不能坚持故也。

曾忠襄处事坚决,有过人之处,固已。其将才勇略、学识,操守,未见出于李季荃观察之上,而勋业各相迥殊者,更有遭际不同之故。军中卤获,自古所不能免。将门之后因以致富,以晋之石崇为最知名,馀可类推。淮军所得俘物,以充军实,按诸奏报,较湘军为多。湘军将领富有赀产,颇流露于《湘军志》文字之间。然淮人吝啬,染商贾之习,颇用以营运,与民争利,不似湘人仅供浪用。如蒋湘南方伯,一夕而尽丧其历年所有,无损于人也。曾、李二介弟高下之分,固有地理风俗关系存焉。

文忠至苏,鲁白阳管淮军粮台,使其弟求见于先文庄,述其兄之意曰:“顷见李抚帅,抚帅曰:‘粮台何难于应付,惟李观察、刘学士不得罪焉,可耳。’今李公座营八、公座营六,皆发足饷,可乎?”“李观察”谓季荃观察“刘学士”即谓文庄也。文庄曰:“不可。如我座营得足饷,馀营皆不得,则不为我用,是自损军力十之七也。请从众。”东捻平后,文庄乞解兵柄,求其饷于文忠,争持累日,乃得三关半。时欠饷经年累月,文庄无已,悉移交于继统是军之吴武壮,归洁其身而已矣。当时风俗醇厚,军士罢役回籍,待饷不得,即去而之他,值军务未平,尽有去处,尚不生事。粤捻两役肃清,潘中丞顿军徐州,犹染旧习,迁延不予,军中将拥营弁鲍某为乱。地距亲庆军不远,吴武壮驰骑晓谕。大率同府县城之人,非亲即故,薄给以赀,悉散去。其后鲍某潦倒已甚,遇武壮,尤之曰:“非汝,则我黄袍加身久矣。”

鲁白阳久不得志,知左文襄与文忠意见不协,乃悉以淮军粮台帐簿辇送于彼。文襄曰:“吾属皆军人,奚肯以此中伤同类。”时人皆服文襄之度。白阳后需次于直隶,文忠衔之甚深,屏弗接纳。白阳朝夕站班,使文忠均见之。如是者年馀。文忠怒骂曰:“趣行,毋溷乃公。”给以省外一差而遣之,时人更钦文忠之量。后十馀年,白阳贿得上海道。未几,事发解职,落拓不能自活,双足挛肿,复不能行。又如是者数年,适值文忠至京议和。上书,不答。翌日,白阳以两役掖之行,至文忠所。文忠怒骂,两役惊惧走,遗白阳于地,号兆乞恩。此亦官场之异闻也。

郭善臣军门,出身于陈国瑞部下卒伍,以事触其怒,缚而悬之于门外。时金学亭军门亦在其军,令立而守之。自饮酒,毕,倚胡床而卧。郭体肥,不胜其苦,叹曰:“俟彼醒而释我,吾死久矣。”金怜之曰:“纵汝去,则我应代死,曷若偕行?我无家,途中呼汝为父,汝呼我为子,免人疑问,何如?”郭欣然允诺。逃至凤阳,见郭母。郭母曰:“恩人也。汝辈年相若,何得称为父子?曷结为兄弟,皆为我子。”于是改姓郭,名运昌,从兄复入伍,积功至提督,乃复姓金氏。

李世忠、陈国瑞、詹启纶落职后,横行不法,无复顾忌,中兴之世,良为罕见。世忠故为匪类,国瑞从僧王久,启纶用兵在淮徐一带,多与旗兵相处,放恣之性,不知法纪为何物,抑习染使然。其后世忠、启纶皆得罪以死,国瑞远戍不返,乃其宜也。

曾文正为钦差大臣剿捻匪,先文庄为襄办,献守运河之策:作长墙于岸,限止马足,使不得度,圈之于一隅。李文忠署江督,力争不可,手致文庄书云:“古有万里长城,今有万里长墙,不意秦始皇于千馀年后,遇公等为知音。”文庄将万人渡河,得文忠牍,言饷缺不得增兵。事事干涉,诸如此类。且时上章,条陈军务,文正弗善也。及师久无功,文忠继为帅。文正愧弗忍去,自请留营效力。文忠至军,亟取钦差关防于文正所。文正曰:“关防,重物也。将帅受代,大事也。彼弗自重,亟索以去,无如之何,然吾弗去也。”文忠遣客百端说之回任,弗许。或为调停曾、李计,言乾隆时,西征之师,以大学士管粮台,位与钦差大臣相埒。文正故作不解曰:“何谓也耶?”文庄曰:“今回两江之任,即大学士管粮台之职也。”文忠又私告曰:“以公之望,虽违旨勿行可也。九帅之师屡失利,不惧朝廷谴责欤?”文正遂东归,自是绝口不谈剿捻军事。文忠代为帅,亦无以改文正扼河而守之策。大功告成,文忠疏请加恩从前领兵大臣,文正得加一“世袭轻车都尉”。闻之大怒,谓江宁府涂朗轩太守曰:“异日李宫保至,吾当为之下,今非昔比矣。”

臼口之败,郭武壮为贼擒,全军覆没,陷俘虏中。贼不知其为统将也,有降卒纵之出,乃得免,旋乞病归。次岁再出,招集旧部,声势复振,克以功名终。综其生平战绩,皆与李文忠俱也。

霆军多容游勇,平时仅给之食,有额则补为正兵。战时常令游勇当先,胜则大军继之;不胜,贼与游勇混斗已久,纪律必乱,乘以锐师,往往克捷。尹隆河之役,纵铭军先战,以当游勇,谑而虐矣。壮肃弃冠而走,鲍忠壮得之,牒于文忠曰:“省三殉矣。省三得头品顶戴,穿珊瑚细珠为帽结,以示异于众,今获于贼手,其殆死乎。”文忠与忠壮,皆以异籍处湘军,互相友好,忠壮出征,文忠在文正幕中,辄为之内主。暨是役之后,文忠与忠壮不无遗憾。《朋僚函稿》中语多微辞,殆有由也。

先文庄率师追捻于鄂、豫之交,逢鲍忠壮。当时各军遇于某所,主帅固宜知之。他日见曾文正,文正问曰:“见鲍春霆欤?”曰:“然。”文正曰:“穿黄马褂耶?”曰:“否。”文正诧曰:“何欤?”曰:“客先问主人:有黄马褂子也无?因知其无,而易着他服,不以其所有形其所无,客敬主人之意也。”文正曰:“叙战功欤?”曰:“主人仰客大名,幸得一见,将谦让之不遑,岂复有可叙之功。客因主人口不言功,而不言己功,亦客敬主人之意也。”文正大笑。观此可知驭将之道,虽在小节,亦不可不知之,审而问之详也。

树军在江苏,每战克捷,靖达、勇烈昆仲,意见渐不合。靖达乃就徐州道任,解兵柄,专属勇烈。移军征捻,曾与周刚敏一军同时奉命,属先文庄相度调遣。潘中丞谓文庄曰:“淮军二海,既不能令,又不受命,吾为子虑之。”既而,两军皆避道而行,无从指麾,当时游击之师,亦无处捉摸也。臼口败后,诸军闻捻踪在鄂,群趋往援救。文庄与树、盛两军遇贼于汉、黄之间,刚敏先见曰:“往日贼逢我军,走避之不暇。今入鄂境,彼连战皆捷,乃敢直前决斗,必有以惩之而后可。”约次日合军迎击而去。至定昏,刚敏遣人来言,贼与树军一遇即走,海柯未回营中。文庄不知何谓。时两营相距约十里程,率两骑执烛往,就询之曰:“海柯未回营,曷故?”刚敏曰:“阵亡矣。”军中讳言之,故云然。翌日驰往视丧,其地土名曰:“倒树湾。”事有先兆,理或然欤。勇烈部众三营,追贼中伏。勇烈以一营当先,一营当后,而自居中策应。以千五百之步卒,当数万人之骑兵,如卵击石,诚非战之罪。勇烈就义时,外着军服,内衬湖绉短袄。身受两伤,一矛刺腰际,一刀断喉,意揣中矛坠马,贼见衷服,知为将领,因而害之。勇烈遗骸入殓,面色如生,其后有人疑其为衣冠葬者,闻文庄时为详述如此。勇烈字海柯,刚敏字海聆,故潘中丞言“二海”云。

曾文正剿捻,未奏速效。捻入鄂时,曾忠襄为鄂抚,遣将御之。贼骑飘忽,非粤匪凭城据守之比,湘军初逢劲敌,屡战失利。李文忠闻之,不免讥刺。时文正疏中,有云“臣不敢以一战之功,遂自忘其丑陋”,疑有所指。他日,文庄见文忠而告之。文忠瞿然曰:“有是哉?”文庄曰:“是则然矣。”命取邸钞视之,果也。是后,文忠谈鄂事,亦稍稍慎之矣。

同类推荐
  • 人本欲生经

    人本欲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ll Roads Lead to Calvary

    All Roads Lead to Calva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游记

    海游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月季花谱

    月季花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江南余载

    江南余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CEO谈管理

    CEO谈管理

    《CEO谈管理》作者以自己二十年私企高管的亲身经历,向大家讲述了奋斗在私企一线的职业人士所经历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决策内幕以及其中的玄机。作者将那些每天发生在管理者身边的平凡“琐事”提炼成一个个具体的管理问题,并且将作者自己的感悟与读者共享,为大家遇到的职场中的管理问题提供解决之道,以此帮助管理者规避职业风险,提高分析判断能力。本书共分为6章40节,根据事件的共性进行分类。书中所叙案例,大多发生在民营企业,是作者从业20年中,以人力资源经理、总经理助理、董事长助理、副总经理和执行总裁等中高层管理者身份亲身经历和处置的一些实例。
  • 3秒钟看准对方性格

    3秒钟看准对方性格

    识人难,知人更难,这是不争的事实。要想在生活中把握更多的主动权,那么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准一个人的性格特征,看清一个人的思考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在与人相处时,能够多一点对他人的了解,将会使我们在做事时减少很多失误,将会使我们赢得更多人的认可,以及更多的成功机会……读完这《3秒钟看准对方性格》,你会恍然大悟,那些常常被我们忽略的点点滴滴竟然是那么重要。对照这《3秒钟看准对方性格》,把这些我们平常认为的琐碎的事情归类分析,你会发现原来要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并不是那么困难——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诉说”着他们的性格特征。
  • 十二门论品

    十二门论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宽度

    宽度

    一个人纵然不能决定自己的人生长度,但至少可以拓展自己人生的宽度。——题记一八年前的同一天。周平是带着一颗失落的心离开家的,今天她怀着八年前同样的心情又回到了这座当初令她痛心疾首的城市。当年,她是坐着火车离开的,今天也是。所不同的是,当初她是带着愤懑和希望出走的,今天心里却只有绝望!火车在隆隆的轰鸣中颠簸着,而此时周平的心里却平静如水。自从得知自己得了宫颈癌晚期,经过一个星期的震惊、彷徨、萎靡,已从极度的绝望中渐渐摆脱了出来。
  • 配婚令

    配婚令

    第一女媒官南山是全长安的活户籍,掌握着所有男女的姻缘命运。皇帝下令要婚配,臣子不能不从。适龄男女不婚配则死,原本欢快的红娘业务却面临着大祸临头的危机——南山却又何故淡定?昔日故人裴渠的出现,又让南山卸下那张媒官面具。她究竟是何人?一纸配婚令的背后是皇权争夺和内卫暗杀的大网,欢脱背后是步步为营的阴谋,而这一切才是刚刚开始……
  • 无敌剑神

    无敌剑神

    前世因兄弟背叛,被围攻至死,重生之后,天上地下,只要手中有剑,与我作对之人,概以一剑杀之,荡平一切仇敌!
  • 人生不可不知的100个经典教训

    人生不可不知的100个经典教训

    人生没有不犯错的,可有些错是一次都不能犯的。一位妈妈恨铁不成钢,打了儿子一巴掌,不想把把儿子打成了植物人。有一名女记者,为了帮助男友戒毒,想用亲身体验说明毅力可以战胜自我,结果不但没有帮助男友戒掉毒瘾,自己也成了隐君子,抱恨终生。一位司机喝了一瓶白酒,带着几位好友兜风,结果撞上一辆大货车,车毁人亡……这些惨痛的教训给我们每个人都敲响了警钟。但一个人如果拒不接受教训在同一个地方跌到两次,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恐怕上帝也帮不了他。
  • 如意胭脂铺

    如意胭脂铺

    以中国传统的美容药方、饮食菜谱等为基础,杜撰出的一个个离奇小故事。但,只是故事,不是历史,因此希望读者不要过分在意文中出现的东西是不是唐朝时就有的。大唐天授年间,神都洛阳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有一间装修极为典雅的胭脂铺。店铺女主人姓邢名如意,拥有了可以点化鬼神的能力。她与一只能够说人话的狐妖为伍,偏爱美食,以美容古方为谋生手段,只是这美容古方背后的故事你敢看吗?
  • 死灵术

    死灵术

    高丽王朝国库的下落、沈阳皇寺玛哈噶喇金佛失窃之迷、满清衰亡的风水迷局、最后一个萨满教巫师的命运……警官张扬、王明、丁志成和满清皇室守陵人、高丽王室后裔之间的周旋与搏弈,人性的贪婪、良知的苏醒,在国家利益面前,他们携手同某国文化特工的渗透和威胁进行殊死较量,为维护中华文明最后的证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国家文化执法人员以自身传奇经历演绎,纪实、史实、真实及推理而成的悬疑类作品,文中叙述的故事还在生活中继续着……
  • 孔子是个好老师

    孔子是个好老师

    本书共十三章,全面呈现了一个多面的孔子,以及孔门生动有趣的学习状况。同时,作者让2000多年前的学习和今天的学习型组织之间实现了“穿越”,更让人们看到了孔门的关注问题、注重研讨、激发潜能和发展个性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