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92400000025

第25章

元世祖时,赵天麟上策曰:「臣闻稻、粱、黍、稷,丝、枲、布、帛,极今古以咸资,贯神人而并用。口非匏瓜,终日不可不再食;身无毛羽,卒岁不可不制衣。一夫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一妇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若使男不逋亩以尽地利,女不下机以尽人力,则岂有饥寒不足之人哉!我圣朝若稽古道,既立司农司,又令临民官兼管内劝农事,凡以当务之为急也。然天下有无田可耕之家,有有田不耕之者,所以冻馁之人尚,乞之人尚多。臣谓四民之劳苦,天下之大本,莫过农家而已。夫士人学以居位,勤而不劳者也;工人作巧成器,劳而不苦者也;商人通财鬻货,末而不本者也。农人之闲暇,惟冬而已矣,于是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以待春阳,播厥百谷,以趁东作。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沾体涂足,瘁身龟手,面尘不遑洗,头蓬不遑梳,丁壮兴功,老弱馈食,披星戴月,夜不安眠,冒雨冲风,昼不启处。耕事未已而蚕事起矣,懿筐采桑,斧戕伐杨,一月之间,古人谓如寇盗之至,非虚言也。至于炎天炽火,午日流金,耘耨荒芜,用齐嘉种,气如微,汗若翻浆。以至秋成而登场筑围,尚未知天意之或水或旱,或丰或歉如之何也。于是父母之仰事,妻子之俯畜,租税之科纳,军民之差役,胥吏之侵渔,徭役之费给,乡里之庆赠,婚嫁之聘会,宿负之还偿,田具之补置,一年之计,但望秋成,一产之资,破散不一。故区区稼穑,汲汲蚕桑,计其经费,选善者而鬻之,而纳之,而折之,其余丝絮之荒秽者自衣之,谷稻之秕粝者自食之。设如年丰,则一年辛苦而一时欢乐,豚社酒,击壤讴谣,尚可道也。傥遭水旱,则号泣旻天,孰救之哉?将并田宅而鬻之矣。虽然,上至天子,下至庶人,不可一日无农家,故曰四民之劳苦,天下之大本,莫过于农家而已也。又按《豳风》有『馌彼南亩,田馂至喜』之语,盖皆百姓劝其事而爱其吏,自愿饎之,非督使供食也。今之劝农者皆自糗糒,往说于田,恐有污滥之官,因劝农而适野,遂恣意以宣骄,饮食非膏粱,先之以怒詈,酒醴非多旨,继之以鞭扑,餍其腹于胥吏,投其馂于鹰犬,名为劝农,适所以扰农也。

臣窃伤农家之劳苦,愤官吏之骚扰,顾天下之大本,伏望陛下轸于睿虑,重此农桑,躬耕籍田,后亲蚕以先之。凡农家之孝弟力田者,乡三老具实举之,免其人当年所耕田租税之半。凡民恃富,无他故有田不耕,有桑不蚕者,乡三老具实举之,就于当年倍科其闲田之租税。凡民老幼,有田不能耕,有桑不能蚕者,令下之后,限一年须要雇停客户,完置农具,违限者如无故不耕蚕例。凡劝农官管内有田桑无故不耕蚕者,委廉访司察劝农官而罚之。凡逃户田桑,令下之后,限一年官为召人耕蚕,违限则委廉访司察劝农官而罚之。凡劝农官皆可自具饮食,若以后复有骚扰农家者,委廉访司察之,如受贿之罪罪之可也。如是则官皆慎劝,民皆力耕,男有余粟,女有余布矣。」(《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十一)

论行籍田公桑礼制

天麟又上策曰:「臣闻祭祀者,人之大端,衣食者,人之常理,上自天子,下至庶人,据此之务,不可阙也。今圣朝天开吉庆,人沐鸿庞,立太常之正卿,设司农之大寺,职尸三礼,望重三农,钦乃攸司,可谓备矣。但以籍田之礼尚未施行,公桑之仪似犹亏阙,至如郊天祀祖,奚为其丰洁之粢盛?有事致斋,何以得鲜明之衣布?则将发仓廪而取粟,向坊局而取衣,是皆农夫之所树艺,红女之所缲织。虽有籍田,而实非陛下之所耕也;虽备服物,而亦非后宫之所出也。以之对越神祇,享于祖祢,道或未尽,礼不徒成,陛下之心,能无少歉?谨按《礼经》之义,远稽前世之文,适三阳交泰之春,当是月上辛之日,祈谷于太微之帝。再择乎吉亥之辰,封人壝宫,掌舍设祇,太仆秉辔,保介从行,缀黛耜于绀辕,冠朱弦之华冕,平秩东作,爰至南郊,具庶府之官僚,耸万民之瞻视,天颜咫尺际,恭就于三推,黎庶三百人,遂终于千亩,公卿以下,随爵秩而亦耕,燕饮之宜,布龙光于既返,内宰献穜于厥后,神仓敛获于西成,一旦用之,中心足矣。此天子籍田之礼也。载按古经之文,周达王后之制,衣服不备,不敢以祭。天子有公桑之地,地逼于川,筑蚕室于其旁,建后宫于其上。宫高一丈,棘绕垣墉,外户扇而掩之,逢大昕而崇此。禁伐桑柘,因具植筐,后妃斋戒而临焉,戕斧由斯而动矣。浴蚕乎水,戾叶乎风,蚕卒眠矣,岁既单矣,吉妇之动就矣,奉茧献于后矣。后于是而言曰:此以为君服欤?遂副祎而受之,因少牢以礼之,复诠良日,后乃亲缲,手既三盆,事终,群下染之以玄黄朱绿,为之黼黻文章。君王致祭,从而服之。此后妃公桑之制也。其文可考,厥义甚明,举而行之,可谓易矣。此礼似轻而实重,此制似小而极大。盖所以答祖宗之功德,尽祭祀之至诚,知稼穑之艰难,先天下以务本也。伏望陛下无怒虢公之直谏,式同汉帝之亲耕,于彼天田,成兹盛事;南瞻北顾,三思粟帛之原,上化下行,一警农民之意,于昭文化,以迓太平,垂诸典章,永示嘉范。更望中宫协圣,大增助日之月光,深尽配干之坤厚,阴功浩浩,阳报明明,守恒德以无疆,获泰亨之常定。如此,则下使田家之赤子效父母以服勤,上获宗庙之灵神喜真诚而垂佑矣。」(《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十一)

树八事以丰天下之食货限田产

元世祖时,赵天麟上策曰:「臣闻天时地利,养万姓于鸿钧,富户贫家,皆一人之赤子,理无轻重,政贵施行。臣谨按井田之法,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凡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办,然后敢治私事。百亩之粪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井百为成,成方十里,成百为同,同方百里,同百为畿,畿方千里。臣尝计方千里之地,提封百万井,山川、城市等除百分提封之三十六外,定六十四万井,为私田五万一千二百万亩。其井中区,除宅居二十亩之余,为公田五千二十万亩。又乘除粟稻等子粒之多寡,每亩岁只率一石五斗而计之,则私田子粒可得七万六千八百万石,公田子粒可得七千六百八十万石。其鳏寡孤独无告者,须先赈惠焉。上下相睦,贫富相均,此隆周所以旁作穆穆迓衡,而孟子所以不惮区区告人也。自嬴秦变法之后,富者田连阡陌,而贫者无置锥之地,回思古道,邈矣哀哉!越至于今,迫于豪富官贵而不能复也。我圣朝东西南北,地境无穷,国家用费之资仅足,下民愁叹之声未绝。且古者方千里之地,得公田子粒七千六百八十万石,方今能得之乎?臣知其断不能也。伏见今王公大人之家,或占名田近于千顷,不耕不稼,谓之草场,专用牧放孳畜。又江南豪家广占农地,驱役佃户,无爵邑而有封君之贵,无印节而有官府之权,恣纵妄为,靡所不至。此而弗治,化实难行。又贫家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荆楚之域至有雇妻鬻子者,虽土风之常然,亦衣食不足之所致也。衣食不足,由豪富之兼并故也。方今之务,莫如兴复井田,尚恐骤然骚动天下,豪富之家宜限田以渐复之。伏望陛下一新田制,凡宗室王公之家,限田几百顷,凡庶族官民之家,限田几十顷。凡限外退田者,赐其家长以空名告身,每田几顷,官阶一级,不使之居实职也。凡限田之外蔽欺田亩者,坐以重罪。凡限外之田,有佃户者就命佃户为主。凡未尝垦辟者,令无田之民占而辟之,且全免第一年租税,次年减半,第三年依例科征。凡占田不可过限,凡无田之民不欲占田者听;凡以后有卖田者,买田亦不可过限也。私田既定,乃定公田。公田之法凡九等,一品者二十顷,二品者十八顷,三品者十五顷,四品者十二顷,其以下俱以二顷为差,至九品但二顷而已。庶乎民获恒产,官足养廉。《易》曰:『君子以衰多益寡,称物平施。』此之谓也。如是而行之,五十年之后,井田可以兴复矣。」(《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十二)

畅八囗以鼓天下之正风节服章

世祖时,东平布衣赵天麟上策曰:「臣闻上古圣人之立制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纪纲万事,雕琢群情,有等有差,无丰无杀,俾华实之相副,庶仪则之可行,至于日用之间,咸有天然之道。降及后世,损益相须,代代殊文,其理一也。今国家官阶各异,服色惟三,贯一统于中央,该二仪而混一,裳衣幅舄,冠冕佩环,尽削兹文,咸遵近世。是故有紫有红有绿有碧者,实唐朝之公服也,意或水一火二木三金四者,用四方之间色也。今又举三等之色而遗其碧者,从当时之宜也。至于玉犀金角之饰带,金银锡锴之殊节,象板以为简,银铜以为章,此在公之品级也。尝悉分其天下之仪刑,犹为未备。昔周室独章于隧道,仲尼尝惜于繁缨,盖将以杜僭越之门,绝觊觎之望,定后民之心志,塞奢侈之渊源。究而论之,可谓大矣。夫中者,乾坤之极致,人物之妙机,不及则逼下而为固,太过则踰上而不逊。若夫中无定体,事在合宜,不可以并而平心,不可以胶权而称物,此乃中之至也。臣谓山节藻梲,复室重檐,黻绣编诸,肩绘日月,皆古天子宫室衣服之制也,今市井富民,臧获贱类,皆敢居之服之,此臣所以惜之也。臣又按车马者,古之命物也。今六合为一,冀、代马多,天下之人皆得乘之,亦无伤也。然大夫不敢徒行,是以有车。今市井之家往往以骖服驾车而乘之,与士大夫无异,此臣所以惜之也。臣又按上自省台,下及州府吏人,前世皆因黛色以别之。今犹阙焉,出入公庭,与庶人无异,此臣所以惜之也。臣又按僧、尼、道士之服,自有其宜。今此等或不遵本教,杂混常俗,以致风化遂伤,伦流难辨,此臣所以惜之也。臣又按古之五十者方得衣帛,七十者方得食肉。今之富人,墙屋被文,鞍辔饰金玉,婢妾曳丝履,犬马食菽粟,每召宾客,一筵之费,其直不赀,竞相推尚,比古者亦以奢矣。古人之俭,是以多寡例均,贫人甚希;今人之奢,是以兼并风行,贫人愈困,此臣所以惜之也。方今之弊,在于下民之心太过,摄御之方未及,须为格例以移之,庶乎贫富各得其正。伏望陛下略从前古,用御方今,凡房室、车马之类,明立节制,截自令下之后,并不得干冒僭越,凡僭制在令前者,随即改之。凡吏员及僧、尼、道士,各从其服色服之;凡墙室鞍辔,器皿衣服,勿用金银、璧贝、文绣、珠翠之饰。凡违令者,有司以违制论其可也。幸从臣言,则奢者虽家积万金,亦无所矜其纷华荣耀之气,而贪惏之志自皆止矣;僭者虽怀骄恣,亦无所启其望外侥幸之心,而陵犯之念自皆息矣。奢僭既绝,而廉让由兴,廉者守洁于己,让者推逊于人,圣人谓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夫奢僭尚存,而欲礼让之化行,两者交战,断不能也。故临民者,贵于明节制。」(《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

树八事以丰天下之食货停淫祀

同类推荐
  • 大乘百法明门论疏

    大乘百法明门论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白朴元曲集

    白朴元曲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本草衍义

    本草衍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再生缘

    再生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续济公传

    续济公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醉里梦中多少事

    醉里梦中多少事

    大唐末年,星图变幻,天下大乱!乱世带来不仅是兵戈与战祸,也带来了寻常无法触及的仙魔世界。都说修真者,盛世归隐,乱世下山。那正走在求道寻仙路上的少年们,面对滚滚的洪流,是否能够在乱世中历劫证道?
  • 把你的脚放我鞋里试试

    把你的脚放我鞋里试试

    年轻时,我与妻子爱争吵,算是一对丁当夫妻。遇见鸡毛蒜皮的、不足挂齿的任何一件小事情,都会丁丁当当地争吵一番。争吵变成解决夫妻之间所有问题的唯一办法。一天三小吵,三天一大吵,是我与妻子年轻时的家庭生活常态。夫妻间争吵,越争吵越起劲,像一对斗红眼的公鸡,不能见面,一见面就争吵,不争吵就无事可干,无话可说。人们说,家庭是一个表达爱的地方,不是一个说理的地方。夫妻争吵时,哪里还能顾及到爱的表述,恨不得一口吞下对方,相互指摘,相互伤害,成了唯一的表达模式。那个时候,闺女小,上幼儿园。我们吵起架来,不会顾及到她的存在,更不会想到对她的伤害。
  • 诛天仙尊

    诛天仙尊

    神州大陆,万族林立,弱肉强食,实力为尊!万年前,超级强大的灵族突然衰落,沦为了无人知晓的小族。然万年后,灵族外殿弟子偶获‘仙书第一卷’强势崛起。披荆斩棘,闯龙潭虎穴,重振灵族雄威!登上大道巅峰!
  • 祭流年

    祭流年

    崭新的人生,巧合的开始,命运的齿轮,开启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乱世之旅。尴尬的身份,血腥的过往,将会编织出怎样一个女子?“非他不可吗?”“是,非他不可……”她赌上了一切来换取的自由和真心,到头来全变成了一场笑话。只剩下羽箭的寒芒,如雨的红雾,迷蒙了眼帘。我不怪你曾经想杀我,我只怪自己痴心妄想,以为你绝不会再杀我第二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6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佛说最上秘密那拏天经

    佛说最上秘密那拏天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是九洲

    最是九洲

    “我外冷内热,你外热内冷,咱们互补,刚好凑一对。”男人似笑非笑的清冽嗓音响起。殷漓不理他,转过身去,耳尖却在悄悄变红,大腹黑狼,哼,谁要和你凑一对……
  • 结婚后我被宠上了天

    结婚后我被宠上了天

    “做季太太,必须要符合三点:1喜欢被宠2喜欢被爱护3喜欢被照顾。”被算计的成人礼,醒来后她发现自己户口本多了个已婚栏,配偶——季靳深!婚后,季靳深化作宠妻狂魔,各种轮番秀恩爱花式虐狗,他什么事都可以宠着她,由着她。
  • 留住客户的20条准则

    留住客户的20条准则

    军法云:攻心上。同样,要想留住客户,首要的任务就是了解客户心中所想,进而通过各种努力留住客户的心。本书从不同的角度选择了最常用,也是为有效的20种武器,教会你更好地武装你的企业,助你守卫阵地,留住客户的心。
  • 弄堂

    弄堂

    时间一晃就跨过了一个世纪,现在我已是四十好几奔五十岁的人了。这个年龄段的人,被世纪之河分成了两半,一半河东一半河西。按理也不算老态,但是麻白的头发,已经乱七八糟像经冬的枯草。发呆成了标志。在许多静谧的场合,我们总可以看到一张靠椅上躺着一个试图理清头绪的人,像是睡觉一样眯着眼睛,边上放着一杯浓茶,在深沉地想很多很多的心思。